沁县江都郭村镇镇信用社咋样给村民贷款

主流媒体 新闻门户
主流媒体 新闻门户市委书记马天荣深入沁县郭村镇端村下乡住村
市委书记马天荣深入沁县郭村镇端村下乡住村
【 】 【来源: 长治日报】 【网络编辑: 蒋亚春】
干部下乡住村要沉下身子切实解决问题
市委书记马天荣在沁县郭村镇端村与村民们共话发展。   本报记者朱健摄
本报讯记者张海霞报道:8月28日,市委书记马天荣轻车简从,深入沁县郭村镇端村下乡住村,访民情、问民需、解民忧,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谋划改变端村面貌、改善群众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办法。
端村位于沁县西部山区,交通便利,水资源充足,人均占有耕地3亩,具有实施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开发的有利条件。但苦于土地贫瘠、技术缺乏、产业单一,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面较大,全村人均收入2300元以下的有108户、329人,占全村人口的51%。
端村老百姓生活得怎样?有哪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怎么帮助大家尽快脱贫致富?马天荣十分牵挂。一进村,马天荣就直奔村里的酸枣林,了解酸枣种植林的规划实施情况,与村干部、种植户细算经济收入,要求村“两委”利用资源优势,争取形成规模种植。走进困难党员、群众陈俊良、田贵明的家中,马天荣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经济收入,鼓励他们树立脱贫信心,谋划致富门路,探索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晚上,马天荣邀请老党员、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全面了解村里的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等情况,详细听取村委主任、群众代表、党员代表和沁县、郭村镇有关同志的发言,为端村今后的发展把脉支招。马天荣指出,多年来,端村种植单一、经营渠道不多,加之土地贫瘠,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要正视困难,也要看到端村的优势所在,这里土地平坦,生态优良,又有蔬菜大棚、酸枣林种植、手工编织等产业基础,这些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当前,市委确立的“五五”战略、沁县确立的“六条路径”,都把扶贫攻坚列为重要内容,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增收问题。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用智慧和汗水共同描绘端村致富奔小康的美好蓝图。
针对端村的发展现状,马天荣强调,要深入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村情民意,认真分析比较核桃林种植、酸枣林种植、蔬菜大棚和养鸡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在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中反复研究,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模式,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科学制定符合端村实际、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路径。一是要切实克服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切实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传统种植向特色种植发展。二是要发挥现有产业优势,通过国有大企业和民营资本的带动,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扩大规模,努力实现单一种植向特色种植养殖业转变。
得知端村历史悠久,但村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的情况后,马天荣指出,端村要彻底改变贫困面貌,没有文化是大问题。文化低,思路就打不开,思想就不解放,有了文化才会有好的思路、好的设想。今后,要不惜代价投资教育,努力提升村民整体素质,通过知识改变家庭命运、改变家乡面貌。
马天荣最后强调,干部下乡住村活动,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践行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市、县、乡三级党政班子要认真贯彻执行,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农民群众中去,沉下身子和大家一起商量农村发展大计。要把干部下乡住村包村作为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重要途径,作为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引向深入,确保取得实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州郭村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