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窝的搭建图片高峰期的鸡做h5 h9的疫苗用量

引起蛋鸡无产蛋高峰及应对措施_鸡病防治_疫病防治_资讯_中国兽药网,,网上兽药都
引起蛋鸡无产蛋高峰及应对措施
  近段时间以来,养殖户普遍反映饲养的蛋鸡都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开产以后产蛋高峰上升的特别缓慢;二是达不到理想的高峰大约只有80%;三是高峰期维持时间过短;四是产蛋率忽高忽低。针对以上情况现做一下诊疗分析:
  1种源方面因素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严,其种鸡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至育成期尽管死亡数减少,但仍有零星死亡,造成鸡群的均匀度大大地降低。至成年鸡时,造成蛋鸡开产推迟1~2周,产蛋率降低10%~30%,无法达到产蛋高峰,蛋壳质量差,破壳蛋、软壳蛋增多。
  解决此问题的办法:种鸡场淘汰阳性鸡,加强环境消毒可以有效地控制此病。对于感染的雏鸡可用黄芪多糖+氧氟沙星来饮水治疗,同时注意保肝护肾即可。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对以后生产性能的影响。建议在进雏时最好选择规模较大的、信誉良好的、自己有种源的种鸡场。只有好的种源才能让蛋鸡发挥出好的生产性能来。
  2营养方面因素
  一是育雏料、青年料以及产蛋高峰料更换不及时或不合理;二是饲料配比不合理导致营养不平衡、原料质量差、饲料变质、或经常改变等,导致鸡过肥或过瘦,使鸡群不能正常开产或不能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解决方案为:在育雏料换育成料的时候不宜过早。一般鸡的体重在0.7千克时最为适宜;在育成期料换产蛋高峰料时产蛋率在20%最为适宜,过早由于营养过剩容易出现脂肪肝,从而影响产蛋率。过晚由于营养成分不足导致鸡群发育不一致,而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在饲料配比的过程中最好按照科学的配方来配比,在高峰期也不要随意的变更饲料原料和配方。鸡才能摄取足够且均衡的营养来维持产蛋高峰。
  3饲养管理方面因素
  由于在育雏、育成过程中鸡的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光照控制不合理、没有及时分群转笼、饲喂不合理、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导致体重不达标,或均匀度极差等,最终表现开产不同步,导致产蛋无高峰。蛋鸡生长、生产所需要的最理想温度是18℃~23℃,低于18℃鸡用于维持体温的饲料消耗增加,低于13℃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及产蛋。
  解决方案为:加强饲养管理,选择优质饲料。
  4疾病方面因素
  4.1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主要侵害鼻腔,造成主要损失是育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10%~40%。由于环境不良加重了此病的流行。治疗时临床常选用磺胺类药物,但对产蛋影响较大。
  解决方案为:治疗时对产蛋影响最小的方案为甘胆口服液或辛夷散+硫氰酸红霉素效果最佳。传染性鼻炎是一个条件性传染病,只有鸡舍保持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没有过多的有害菌加入并发,即可杜绝本病的发生。严重流行地区使用灭活苗防疫。
  4.2禽流感
  一般在刚开产不久或刚上高峰鸡群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大群表现有 “咯咯&声和青蛙样的怪叫声,采食量剧减,大群精神委靡,排黄白绿色稀粪,产蛋率下降40%~80%不等。
解决方案为:可用大剂量双黄连+阿莫西林+黄芪多糖治疗即可。必须在开产前免疫H5和H9灭活疫苗。
  4.3传染性支气管炎
  一种是呼吸型主要症状是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产蛋鸡发病以后产蛋数量和蛋品质下降,刚开产时一但发病直接会影响蛋鸡的终身产蛋性能,成为低产鸡。
  解决方案:应根据当地疫情选用针对本地区较为适宜的毒株疫苗免疫。在开产前和产蛋期间,每间隔60天左右使用一次传支活疫苗饮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本病的发生。在产蛋高峰期的鸡最好选用H52,可以减少疫苗应激。
  一种是肾型传支:一般在60天以前发病,发病日龄越早对鸡以后的生产性能影响越大。它主要破坏鸡的输卵管,使输卵管伞口黏连无发进行正常的生产,直接造成了开产以后的卵黄性腹膜炎。
  解决方案为:疫区首选的是免疫肾传支疫苗;治疗时可用银黄口服液+阿莫西林+黄芪多糖,同时用小苏打等泄肾药物排除尿酸盐即可。
  5药物方面因素
  许多化学药物都会对蛋鸡的产蛋性能产生影响,使用不当会造成蛋鸡绝产。例如:被国家禁用的金刚烷胺,经常或长时间的使用对蛋鸡来说,将不会出现产蛋高峰,并直接影响蛋壳的质量。磺胺类药物:由于人们对磺胺类药物缺乏认识,大剂量长时间的滥用而引起中毒.产蛋鸡使用了磺胺类药物,通过与碳酸酐酶结合,使其降低活性,从而使碳酸盐的形成和分泌减少,导致软壳蛋和薄壳蛋增多。因此这类药只能用于雏鸡和青年鸡,对产蛋鸡禁用。此外,含有磺胺类成分的药物都会抑制产蛋,故不应用于产蛋鸡。氨基糖苷类也会影响产蛋,主要原因是氨基糖甙类药物干扰了卵黄蛋白的形成,其中新霉素、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影响严重,庆大霉素次之。痢菌净是我国自行合成的抗生素,对蛋鸡可因中毒造成产蛋率下降。驱虫药丙硫咪唑大剂量应用时会导致30%的产蛋下降等等。
  所以说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要因为治疗用药而进一步的破坏鸡的产蛋性能,给养殖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集团 于松林
客服电话:0&&&&&&&&邮箱:&&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 Reserved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假兽药信息.供应过期兽药.劣质兽药等产品信息
免责声明:为方便用户浏览查阅,本站部分信息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使用禽流感疫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 15:43
点击:次 字体:
  目前,用于禽流感强制免疫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Re-4株)、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不论是活疫苗还是灭活苗,影响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实践中应对疫苗种类的选择、防疫程序的制订、接种途径、操作方法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尽量减少免疫失败或不良反应。
  1、禽流感疫苗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一般在制订禽流感免疫程序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①当地禽流感疫病的流行情况;②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③免疫间隔时间;④鸡的免疫应答能力;疫苗的种类;免疫接种的方法;⑤免疫对鸡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等。
  鸡禽流感疫苗首免日龄在12~15d,如果日龄太小,鸡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会造成免疫系统损伤,影响免疫效果。另一方面,母源抗体高滴度时,免疫不仅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抗体反而会被中和,结果免疫失败。最好通过实验室检测禽流感母源抗体水平来确定首免日龄。说明书中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保护期为4个月,这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SPF鸡检测得出的数据,而实际生产中影响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如饲养管理、营养水平、日龄大小、健康状况等,导致疫苗的保护期长短不一。所以,不能机械地照搬说明书中的保护期来推测免疫时间,有条件的,应根据HI抗体检测结果来指导何时免疫。
  1.2了解禽流感疫苗 要选择合适的疫苗对鸡群免疫接种,由于禽流感病毒血清型众多,不同亚型之间不能完全保护。在生产实践中应针对当前和本地流行的疫情来选择血清型、病毒株相同的疫苗。如果疫苗毒株的抗原性与感染病原的差异较大,很难取得良好的防疫效果。疫苗要妥善保存,禽流感疫苗是生物制品,对温度要求很严格,切忌随便存放,否则对疫苗有直接影响。灭活疫苗要保存在低温、干燥、阴暗的地方,适宜温度为2~8℃,活疫苗为冻干苗,则在冰箱冷冻室-15℃以下保存,切忌反复冻融。
  有些养殖户将禽流感疫苗随意丢放,甚至被太阳暴晒,这样会使疫苗效价下降,有的还可能失效。
  疫苗使用前例行检查,仔细核对禽流感疫苗抗原亚型、毒株、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失效期,有出现包装破损、活疫苗瓶非真空、油苗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的疫苗,严禁使用。疫苗的用量不能随便降低或超剂量使用,剂量太低,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剂量过大,可能产生免疫麻痹或副反应。稀释液的选择与用量要掌握好,注射、点眼、滴鼻免疫接种时,可选用蒸馏水、生理盐水。饮水免疫时,最好用凉开水,其次是干净新鲜的深井水,不能用含消毒药物的水。稀释的浓度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制,浓度不准确,免疫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灭活苗使用前应预温在25℃左右,预温可使油乳剂苗粘度降低、稀薄、易注射、吸收好,否则注射的局部易出现游离肿块。
  1.3其他 参加免疫操作的人员必须经验丰富,能熟练掌握疫苗的配制、免疫操作方法,确保每只鸡有
  足够的疫苗用量,同时疫苗较快地用完。禽流感疫苗注射前,应核对连续注射器刻度容量和实际容量之间的误差,以免与实际注射量偏差太大,对注射器可能出现的故障能及时维修。注射活疫苗用的针头为7号,油苗用9号针头,针头太细,注射时费力,注射器也容易损坏;针头太粗,注射后疫苗会从针孔溢出。同一鸡舍的鸡群,每注射1000羽至少换针头一枚,针头使用前严格消毒,防止疫情传播。鸡群健康是禽流感免疫的基础,只有健康的鸡群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鸡群不健康时接种会造成免疫失败。
  2、免疫操作
  2.1滴入免疫法 滴入免疫法是指滴鼻、点眼、经上呼吸道或眼结膜进行免疫的一种方法。500头份的疫苗用25ml稀释液稀释,把鸡头颈提起,呈水平位置,用手堵住一侧鼻孔,然后将疫苗滴入眼、鼻各一滴,待疫苗吸入和在眼内扩散后才可将鸡轻轻放回,谨防漏滴、重滴或未吸入等细节失误。
  2.2饮水免疫法 为避免污染物或有机物对疫苗中禽流感病毒的影响,先清洗饮水系统,再将疫苗与鸡日引水量30%左右的水量混合,并使含有疫苗的水迅速充满饮水器,以免鸡群饮水量不足或饮用疫苗的量不均。疫苗饮水时间最好在喂料时,因为鸡群采食时沾水率比平时高很多,此时疫苗能与鸡的黏膜更好地接触。根据天气情况或鸡舍温度对鸡群停水2~4h,确保疫苗在2h内饮完。
  2.3注射免疫法 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较少采用注射免疫法,而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具有产生抗体水平高、维持时间长的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实际操作中,灭活疫苗注射不当引发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雏鸡采用颈部皮下注射;青年鸡、成年鸡虽有颈部皮下、胸部肌肉、腿部肌肉三个部位可供选择,但最好不要采用腿部肌肉注射。腿部肌肉面积小,可容纳油苗体积少,不易吸收,影响免疫效果;疫苗中油佐剂还易引起注射部位肌肉短期内一定程度的肿胀、增生和坏死,不利于鸡的站立和采食,造成淘汰增多,生产低下。
  2.3.1颈部皮下注射 颈部皮下活动区域大,皮下血管丰富,注射疫苗后不影响颈部的正常活动,吸收均匀、快速,所以颈部皮下注射是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接种的最佳方法。颈部由于肌肉较少,如果将油乳剂灭活疫苗注射到颈部肌肉中,会引起鸡颈部肌肉肿胀,颈部不能伸直,颈部活动、采食、饮水受到影响,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可导致鸡逐渐消瘦、死亡。颈部注射如果太靠近头部,随着油乳剂灭活疫苗在皮下的游离,5~7d后,鸡只出现肿头、肿脸的现象。颈部皮下注射的正确方法:小鸡一人操作,大鸡两人操作,一人保定鸡,一人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后1/3处皮肤捏起,使皮肤和肌肉分离,注射器针头朝背部方向,以小于30&的角度刺入捏起的皮下,注射速度不宜过快。注射时要防止刺穿另一侧皮肤将疫苗注射到体外,也要防止注射到肌肉内或刺伤颈椎。
  2.3.2胸部浅层肌肉注射 胸部浅层肌肉注射也是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时常用的方法。鸡的胸部肌肉丰满,相应的血管和神经较少,注射时操作方便、简单,但其吸收较颈部皮下注射稍微差一些。如果注射过深,容易刺破肝脏导致鸡猝死。浅层胸肌注射的方法:注射部位在胸部的前1/3处,两侧均可。针头与注射部位大约成30&,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切忌垂直刺入或在后部刺入,一定要浅层注射,避免深层注射。
  3、禽流感疫苗免疫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活疫苗瓶启封后2h内用完,灭活疫苗瓶启封后当天用完,夏天4h内用完。认真做好免疫记录,如免疫日期、免疫数量、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免疫方法、剂量及工作人员。周围鸡场出现禽流感疫情时,应考虑紧急预防接种,注意鸡群的接种顺序,先免疫健康鸡群,再免疫假定健康鸡群,最后免疫病鸡群。疫苗接种过程与疫苗本身的双重应激,能严重影响蛋鸡产蛋,因此应尽量避免对产蛋鸡群,特别是处于产蛋高峰的鸡群注射禽流感疫苗,确实需要注射免疫时,选择下午多数鸡产完蛋时或晚上进行,这时鸡舍光线较暗,不易造成惊群,应激相对小一些。
  4、禽流感免疫后的处理工作
  免疫接种后所用的器械,要严格消毒,包括疫苗空瓶等在内的废弃物应放于火中焚烧或深埋。
  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接种3~5d后产生免疫力,油乳剂灭活苗接种14d左右才能产生免疫力,在此期间若出现剧烈的应激反应,将直接影响鸡群免疫力的产生。因此接种疫苗后要切实加强饲养管理,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等,减少应激反应对鸡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禽流感活疫苗免疫接种14d,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接种21d后,进行免疫效果的监测,根据鸡群免疫抗体水平的高低,决定是否需要补免或者或者对免疫程序调整。
中国养鸡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和专家供稿,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养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关键词:
【】【】【】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相关文章
>> 图文阅读
技术支持:南京农业大学 Email地址:,将#换成@;友情链接联系QQ: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5 h9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