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手机一卡通与大学手机校园卡的利弊,哪个好

银行争买单 “校园一卡通”缘何风靡高校?
银行争买单 “校园一卡通”缘何风靡高校?
页面功能&&【】【】【】【字体:&&】【】&【】
图为两位学生正在查询。(石洪涛/摄)
  无论吃饭、借书、上网,还是去小卖部买瓶牛奶,只要带上一张小小的卡片就行了,用“一卡通”管理澡堂,不仅省去了卖澡票和收澡票的麻烦,每天还节约三十吨热水。
  好几家银行争着抢着为一所高校的“一卡通”买单,原因不只是“培育潜在客户”这么简单。
  哈尔滨新中新集团为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高校建设了“校园一卡通”项目。该公司董事长宁爱华说,广大师生的感受就是“校园一卡通”的试金石。
  “最近,我们都忙着签合同了!”见到记者,中国校园卡产业的龙头企业、哈尔滨新中新集团董事长宁爱华高兴地说:“一个月来,我们连续拿下了20多所高校的‘一卡通’项目。”
  20多所高校还只是冰上一角。据悉,全国目前有几百家高校已经实施或正在筹备实施“一卡通”项目。人们不禁要问:“一卡通”为何会风靡大学校园?
  学生:“一卡通”方便了学习和生活
  自从学校用上新中新集团的“一卡通”之后,中山大学中文系学生小王的口袋里就再也不装钱包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小小的卡片――校园卡。现在,小王每天都要用这张卡上食堂吃饭、去图书馆看书、到电脑机房上网……就是去小卖部买瓶牛奶,也要刷这张卡。小王说,只要在学校里,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他都离不开这张卡了。
  为什么会对校园卡产生依赖?小王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方便。在没有“一卡通”之前,他每天都要随身携带一大堆卡片和证件――饭卡、储蓄卡、上机卡、学生证、图书证等等,当然还有现金;麻烦不说,还经常会丢失。现在完全不同了,校园卡不仅具备原来饭卡的功能,而且记录了学生的身份信息,可以替代各种证件在学校里畅通无阻。不带现金也没有关系,只要用校园卡的“电子钱包”功能,直接刷卡就行了。小王还与银行签署了一个委托协议,当“电子钱包”的余额少于30元时,自动从对应的银行账户里转300元进入校园卡。这样既防止了“电子钱包”里金额过大不安全,又不用担心里面没钱吃不上饭。
  浙江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陈建乐博士体会到的则是新中新“一卡通”带来的另一种方便。陈建乐告诉记者,浙江大学完成四校合并之后,他们就经常在不同的校区上课,起初各个校区的饭卡都不一样,他经常要为吃饭问题发愁。直到学校上了新中新“一卡通”系统之后,才彻底没有这个烦恼。
  在已经将图书馆管理纳入“一卡通”系统的中山大学,学生们普遍感受到了图书借阅的便捷。只要持有校园卡,中大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3个校区的图书馆借阅图书,这就相当于每一个校区的学生同时拥有了3个图书馆。以前,有的学生从南校区到北校区上课,中午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时间,现在只要去图书馆就行了。据悉,中山大学“一卡通”二期工程实施以后,将把所有院系的图书馆纳入“一卡通”的范畴,到那时,学生们就会真正拥有中山大学所有的图书资源了。
   新中新集团占据了国内校园卡市场70%的份额。该公司董事长宁爱华说,目前许多学校上的“一卡通”系统基本上只是一期工程,主要解决售饭、图书借阅等问题。如果把“一卡通”的功能全部开发出来,学生在学校里的几乎所有的交往,如门禁、考勤、医疗、存车等,都会与“一卡通”相联。
  “校园一卡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由于实现了校内联网,学生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分布在中山大学校园里的自助查询终端,能让学生十分方便地查询校园卡的账户和使用情况。学校:“一卡通”促进了管理和服务
  事实上,“一卡通”在方便学生的同时,也为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便利。中山大学副校长许家瑞教授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学生拖欠学费的现象在一些大学较普遍,以前学校往往束手无策。实施“一卡通”后,我们对学生的信息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管理,如果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故不交学费,那么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他的校园卡失效。而一旦校园卡失效,学生在校园里就会寸步难行,到时候就只好主动来交学费了。
  记者在浙江大学看到,学校把澡堂管理也纳入了“一卡通”的范畴,学生洗澡必须插卡才能出水,并根据时间收费。这样,不是学生、没有“一卡通”的人就不能在学校的澡堂洗澡了。让学校领导高兴的是,这项措施不仅省去了卖澡票、收澡票的麻烦,而且全校每天还比原来节约了30吨热水。
  “一卡通”不仅帮学校管好了学生,还使一些十分棘手的事情变得简单了。比如,凡是涉及到收费的项目,都通过“一卡通”支付,而学校的“一卡通”项目一般都是和银行直接结算的。这样,学校各个部门接触不到现金,以前困扰学校的“小金库”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中山大学财务处副处长曹康平看来,“一卡通”除了促进学校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服务功能。曹康平告诉记者,上了“一卡通”之后,中山大学将金融结算完全委托给银行来处理。现在中山大学大部分的财务结算都直接通过银行划拨,结算速度大大加快。同时,校园卡的续费工作也交给银行来做,学校已经没有人直接面向学生收费了。曹康平说:“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银行的优势,把学校人力物力节约出来,用在亟需改进的事情上。”
  曹康平认为,现在学校最应该改进的是服务。她说,实施“一卡通”后,学生的每一笔消费都能很方便地查阅到,使学校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比如,通过查阅消费资料,可以看出各个食堂受欢迎的程度;另外,也能知道学生的经济情况,从而为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补助。据悉,目前中山大学正准备在校园卡的基础上发行信用卡、校友卡。
  银行:“一卡通”发展了业务和客户
  作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学生和学校欢迎“一卡通”并不难理解。然而,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在“一卡通”风靡校园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推动者――银行。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高校的“一卡通”项目,绝大部分都是由银行投资建设的。那么,银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浙江大学“一卡通”项目是由中信实业银行投资建设的。说到投资的目的,中信实业银行杭州分行的刘建经理指出,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推广业务,二是培养潜在用户。目前,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吸引客户。刘建说:“对银行来说,大学生毕业生是一批非常理想的客户。如果能让大学生在学校体验到中信银行的服务,我们就多了一批潜在的客户。因此,即使我们短期内不会从‘一卡通’项目上赚到钱,这笔投资也是很划算的。”
  不过,现在经常出现好几家银行争着抢着为一所高校的“一卡通”项目买单的情况,背后的原因恐怕不会只是“培养潜在客户”这么简单。一位专家指出:高校是信誉最好的用户之一,而且随着教育产业的发展,科研经费、各种贷款也在不断增加;如果银行拿下高校的“一卡通”项目,就等于拉近了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从而也更有机会获得各种金融服务的机会。也许,这才是最吸引银行的地方。(记者 陈建栋)
  来源:[光明网]
页面功能&&【】【】【】【字体:&&】【】&【】
■相关新闻
请发表您的看法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托福全选包括单词、词组集粹、听力习语、黄金句型等四项服务。欢迎订阅
- 网站建设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如果说已经有手机卡了,可不可以不办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就是学校所发的手机卡吗?_百度知道
如果说已经有手机卡了,可不可以不办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就是学校所发的手机卡吗?
提问者采纳
必须不是手机卡,应该相当于银行卡,预存款,然后校园内刷卡消费可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手机卡是学校发给学生的学校集团内电话卡,而校园是学校内一卡通系统的 卡,是用来你平时生活消费时付钱用的,比如说在食堂吃饭,校园购物,校园洗澡洗衣服,等
不是,学校发的手机卡可以不用,但是一卡通起到饭卡,水卡等作用,在校内使用更方便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校园一卡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校园一卡通的经济效益与问题探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校园一卡通的经济效益与问题探析
​ ​如​今​,​数​字​化​校​园​管​理​日​趋​成​熟​与​完​善​,​校​园​一​卡​通​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切​入​点​,​极​大​的​便​利​了​校​园​的​综​合​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其​功​能​覆​盖​了​教​学​、​后​勤​管​理​、​校​园​生​活​等​各​个​领​域​,​其​经​济​效​益​之​大​不​言​而​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谁来监管校园一卡通强绑手机乱象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与运营商之间合作分成,强推手机和校园一卡通绑定的事儿。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校园历来是三大运营商血拼竞争的激烈战场,每到9月开学季,三大运营商在校园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厉兵秣马:比套餐价格优惠、比营销策略优秀、比礼品丰厚、比宣传造势、比摊位气势……三大运营商使出浑身解数扩张校园版图,而和学校官方合作无疑成为最合适的方式。
  从2010年至今,运营商的血拼上升到了“绑架”地步,其中中电信成为最大胜利者,就如同《焦点访谈》所报道的一样,不买电信指定的手机,不但无法报道入学,还进不了宿舍,吃不上食堂的饭,甚至洗不上澡……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重点大学到普通职业学校,全国众多高校学子遭遇了强制消费命运,这种强制消费背后存在怎样的利益?
  电信成“校园配送手机”最大赢家
  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新生刚到学校就会被新生接待员告知,所有新生入学都必须先购买个250元的电信手机,以后出入学校、宿舍、食堂、购物都必须要用,这是校方和电信的合作项目“一卡通”。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换成电信指定的电话卡,要不然以后上课点名,去食堂吃饭、洗澡、图书馆借书,包括学校大门、宿舍都进出不了。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报到时拿出录取通知书夹带的“电信天翼智能手机卡”领新手机后,似乎就被手机“绑”在一起了:刷手机新生登记、刷手机复核专业、刷手机确认已缴费、刷手机缴纳生活费上卡、刷手机缴纳班费和保险代收费……这个手机承载的功能更为霸道,新生的学习生活都被“卡”在手机上。丢了它,进不了宿舍、打不了饭、借不了书,打开水和上课考勤也不行。学习通知、考试信息、成绩发布、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今后就业招聘这些重要信息都必须依靠这个手机来获得。
  湖南工程学院。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并收到一张储存了校园信息的手机SIM卡,且被告知在学校里吃饭、进图书馆乃至选课、查成绩,都将依赖这张“一卡通”。
  除此之外,扬州职业大学生不买电信手机不给进宿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到学校报道时,却又被强制购买了一款中国电信的天翼手机,否则就没法办饭卡;同时,被中电信垄断的高校如天津外国语学院、对外经贸管理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江汉大学、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江西旅游商贸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山东联合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警察学院、山东杏林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宿州卫校、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等高校,当然,全国被中电信用此法垄断的高校也远远不止这个数量,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
  是便捷还是垄断
  对于中电信和学校强推天翼+一卡通的做法,对错之间众说纷纭,运营商和学校的说法是,一卡通有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手机号码信息,这与任何手机号包含的信息一样;二是学生在校门禁、考勤、消费等各种信息。
  按照各大高校和中电信的相关宣传资料,手机一卡通拥有一个可代替钱包、钥匙和身份证的全方位服务平台。运用RF_UIM技术将“校园一卡通”的所有功能移植到手机上,这样广大师生只需携带一部手机即可实现校园生活手机替代多卡证,实现包括校园卡管理、校园信息查询等功能的多平台交互,同时师生前端手机刷卡消费、门禁、考勤、借书等形成的数据又可通过手机菜单获取、完成校园生活中相关信息流的闭环处理。
  各大学校新生报到时,第一或第二步往往不是缴学费等常规流程,而是购买中国电信的手机,否则无法继续接下来的报到流程,没法分班,也没法办理住宿手续。“购买手机成为新生报到必选动作。新生报到办了一卡通才分班,要是不办一卡通,后面的流程就进入不了。甚至在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的“新生入学程序单”中,购买电信手机一卡通就排在了第一位。
  按照一卡通相关规定,在校期间学生手机必须持续在网,也无法兼容别的手机卡,一直要等到毕业后才能换手机和号码,中间不能停机,否则消费、门禁等其他所有功能就无法使用。
  事实上,在众多的学生看来,这是高校联合电信剥夺了作为消费者的选择权。“我有自己的手机,为什么现在要换?更何况无论手机型号和运营商都没得选。”这是大部分学生的观点,而绝大部分新生在入学前都有自己的手机。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会否认强制学生买手机,称“自愿购买”。对学校“自愿购买”的说法,我感觉也是匪夷所思,一般学生进出教学楼、餐厅买饭、图书馆借书都要一卡通手机,没有手机的就不能去餐厅吃饭和打水了,这算什么“自愿”?这是变相的强制执行和强制消费。
  同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购买电信手机一卡通的学生,享受到了“数字校园“的便利了吗?
  如果手机不小心欠费停机、丢失或损坏,那么相应的它的刷卡功能也将终止。也就是说,即使学生身上带着饭卡、水卡、图书卡、学生证、身份证、以及停机的手机,门卫还是可能以没有刷卡的理由将学生拒之门外,也同样吃不上饭,进不了宿舍和图书馆。
  另外,对学校和运营商来说,面临的问题不仅如此。很多学生本来都有手机,再买一部手机太浪费了,有学生现在已有两部手机,靠自己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持三部手机的月租。而且他们进入校园时曾办理过餐卡、借书证等各种卡,现在让他们废弃这些卡,很多学生会质疑当时办理的费用谁来补偿。
  监管成最头疼问题
  从价格战到不正当竞争,从违规行为到违法行为,这些年,校园市场战的规格在不断升级。电信运营商各显神通,对学校领导、分管学生工作的部门攻坚,慷慨地赞助学校各类新生入校活动,从而取得宣传推广的便利。更有甚者,不惜花巨额经费作为“封校费”,从而取得在高校的排他性“垄断权”。
  我也从一些渠道得知,运营商一般会将学生消费的30%分成给学校,或者学校以收学费的形式收取30元作为电信一卡通的费用,帮电信卖一张卡,学校就会有8元左右的提成。有的学院会将更换天翼手机作为各部门的年终绩效考核,还有的学校甚至成立了“校园一卡通推广办公室”,这些,也在说明学校与运营商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纠葛。
  对学校而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高校向在校学生收取服务性收费时,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严禁高校强制服务。但事实却是,无论是此前高校和银行卡的合作,还是现在高校和运营商的合作,无不彰显学生已成高校牟取利益的最大也是最好工具。
  事实上,为破解校园通信监管这个“老大难”,早在2010年,湖北就曾在全国第一个出台“十条禁令”,给高校通信市场的竞争设立了一条条“高压线”。同时推行目标责任制,将省市两级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规范高校通信市场秩序的责任人。此后,又结合工信部《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校园市场监管工作机制,加大了沟通协调和现场巡查力度。
  但是,这一道道“紧箍咒”虽然让运营商的违规行为有所收敛,但依然难以遏制住运营商恶性竞争的步伐。除了监管力量不足,处罚手段薄弱,缺乏法律支撑以外,深层原因是业绩考核高指标的层层重压,迫使几家运营商陷入不正当竞争的泥潭。
  校园电信恶性竞争之所以愈演愈烈,部分高校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有的学校为眼前利益所惑,收取校园进场费,从2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与电信企业合作,签订排他性协议;有的学校将数字化建设完全交给运营商投资建设,不得不拿学生利益作交换,学生便成了任人宰割的“唐僧肉”。
  年复一年的“血战”,两败俱伤的厮杀,不仅成为业界一块心病,也埋下校园安全的隐患。理性竞争、强势监管是电信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学校则不要沾染太重的商业习气。
  企业间的竞争必须严守道德底线,要靠完善服务来竞争,一个成熟的企业靠社会责任感来赢得市场。高校吸引社会化资金办学是好事,但要用机制来规范运行,保障公开、透明。解决问题还需要通管、教育、公安、工商等多部门形成统一协作机制,合力排解电信不正当竞争困局,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
  央广国际连线嘉宾,江苏电视台财经评论嘉宾,反锤联盟发起人,微博号@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微信个人号,公众号jrxwzx、qiaozhong1206,欢迎交流互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 一卡通 校园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