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什么的区别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大小:1.3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意思是水停止流动时间长了会生虫,人长时间闲着会生病,这启示我们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说法正确;A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材料强调的运动的主旨不符;C强调的运动离不开物质,题干强调的是物质离不开运动,不选;D强调的是运动是有规律的,与题意不符。考点:本题考查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福建宁德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为了缓解民众“看病贵”的问题,我国对基本药物实行政府限价,但由于企业利润得不到保障,一些低价药屡屡“玩失踪”,导致部分群众购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为了解决低价药物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
)①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宏观调控②明确规定企业负有保障低价药物供应的责任③加大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经营管理干预的力度④以税收优惠等政策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提供支持A.①②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江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据新华社消息,动画片《熊出没》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熊出没》的下载铃音,一般为每首2元。下载的彩铃是(
)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人的需要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浙江杭州地区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之为“药源性致死”,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药吃死的。这当中,40%死于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以挽救人的生命,而不合理的滥用却会助长细菌产生耐药性。这说明(
)A.事物间联系条件不同,事物状态也不同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们无法改变C.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D.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对此无能为力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浙江杭州地区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日,某海域一搁浅的海豚,因市民救护不当呛水致其肺功能衰竭而死亡。市民的做法(
)①否认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②忽略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③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④没有做到主客观具体统一A.①③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山东青岛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哲学书籍,它不仅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心与思考,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走向觉悟,提供了一盏明灯。这样一部优秀的书籍,非常值得一看,我们在阅读之后一定有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请在给出的每一个经典哲学观点的后面填上哲学家的名字。(6分)(1)他说“知善者必能行善”,他的意思是人只要有正确的见解,就必然会采取正确的行动。也唯有行所当行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德的人”。我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何者是对的。他是
。(2)他假设有些人住在地下的洞穴中。他们背向洞口,坐在地上,手脚都被绑着,因此他们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堵高墙,墙后面有一些人形的生物走过,手中举着各种不同形状的人偶,由于人偶高过墙头,同时墙与洞穴间还有一把火炬,因此它们在洞穴的后壁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穴中居民所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这种“皮影戏”。他们自出生以来就像这样坐着,因此他们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便只有这些影子了。他是
。(3)他认为除非我们能够清楚分明地知道某件事是真是的,否则我们就不能够认为它是真的,应该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哲学思考。主张在一开始时我们应该对每一件事都加以怀疑。他怀疑每一件事情,而这正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由此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是,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他是
。(4)他的墓碑上刻着一句他最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他是
。(5)他的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他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他是
。(6)他指出,我们必须了解我们梦中的情节并不代表梦的真正意义。 他把实际的梦境——也就是我们所梦见的“影片”或“录影带”——称为“显梦”(manifestdream)。他认为梦中的情景总是与前一天发生的事有关。但这个梦也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是我们的意识无法察觉的。他把它称之为潜梦意念。这些真正表现于梦境的隐藏意念可能来自很久很久以前,也许是从童年最早的时期。他的“精神分析法”影响深远。他是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山东青岛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对这段话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A.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D.真理是客观的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山东青岛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第二阶段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此,我们参与经济生活时要充分认识(
)A.参加存款储蓄的必要性B.投资债券的必要性C.参加商业保险的必要性D.买卖股票的必要性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运动是物质的(
A.根本属性B.唯一特性C.外部现象D.内部本质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运动是物质的(
A.根本属性B.唯一特性C.外部现象D.内部本质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8.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8.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8.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你可能喜欢的
[] [] [] [] [] [] [] [] [] [] [] []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分别是?
A.客观实在性、运动
B.客观存在性、永恒性?
C.客观存在性、运动
D.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A? ccooco. 组卷网&
物质的根本特性与根本属性分别是客观实在性和运动,因此A是正确的。本题主要是把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区分开来。?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单选题: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_百度作业帮
单选题: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
单选题: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2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主讲教师: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这就是说,哲学讲的运动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运动一般”,不能把它归结为某种具体的运动形式.2、运动的绝对性质和相对形式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从宏观的天体到微观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无一不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如影响并支配了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牛顿就认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自然科学证明了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以及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等等.总之,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体,把运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感觉等主观意识的运动,认为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化,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仅此而已.客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绝对精神”、“天命”、“理”、“道”之类的所谓客观精神的运动.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运动是纯粹精神的活动.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运动的同时,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有二种基本情形:其一是指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事物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事物没有发生质变.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把运动和静止割离开来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都是错误的.4、运动形式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还认为,同物质的多样性相联系,运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根据当时科学达到的水平,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和复杂程度,把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划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等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物理运动包括声、光、热、电、磁、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的运动.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运动形式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的分类和对物质运动的认识已有很大的发展,但恩格斯所阐述的基本思想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运动规律,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它们混淆起来.另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在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扬弃的方式保留着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仅低级运动形式可以转化为高级运动形式,而且高级运动形式也可以转化为低级运动形式.5、时间和空间的含义时间的涵义及特性: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即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流逝总是沿着“过去&现在&未来”这一直线前进,并且是一去不复返的.古人常以“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的至理名言,来说明时间的不可逆性,要人们十分珍惜时间.空间的涵义及特性: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和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6、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总之,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7、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它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涵义: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当然也就不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而把它们看作是观念的产物.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使事物具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马赫则断言,时间、空间仅仅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是“判定方位的感觉”.唯心主义的上述看法否认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既违背科学,也不符合事实,是应当批判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涵义: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人们对此的时空观念也是可变的和发展的,因而又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已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证实.总之,科学发展的事实证明了时空特性和人们关于时空观念的可变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设想的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主观的、空洞的抽象.唯心主义妄图利用人们对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也是完全错误的.8、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时间和空间不仅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是有限的和无限的,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涵义: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时间和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无限由有限组成,无限通过有限而存在.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宇宙学为哲学上论证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它表明,有限与无限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并相互转化的情况不仅在微观和宏观世界普遍存在,而且在宇观世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没有时间和空间哪里来的物质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