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铁耳机低频用了densen消磁,低频变少了,能抱回来么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Verdi歌剧“命运之力”序曲-Riccardo Muti指挥柏林爱乐-2009-
杨松斯 斯美塔那:《被出卖的新娘》序曲
大提琴版 维尼亚夫斯基:塔兰泰拉谐谑曲
理查施特劳斯 《玫瑰骑士》1979年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 卡洛斯克莱伯
它令音乐有生命了Siltech(银彩)Ruby Hill Ⅱ电源线
文/魏珏  由一群年轻的科学家怀着对音乐的热诚以及对音响技术痴迷的追求,凭借丰富的材料学、电子学、冶金学和电声学知识于1983年在荷兰成立Siltech线材导体研究所,今天Siltech已发展成享誉世界的音响线材制造商。Siltech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得出金、银是音响传导的最佳材料与组合,在导电能力方面,银是最好的,而纯金的化学特性又最稳定,还具备优秀的微信号传输特性。虽然金的导电能力不如银,可是由于其结晶的特性,使得金的可塑性很高,金也能够与银结合得很好,当金与银结合起来之后,电阻比银还低,有更佳的导电能力。在此基础上,Siltech又进一步从微观层面展开研究,深入到导体的原子结构间隙,并成功发明出了一种特殊的冶金技术,该项专利技术名力Generation 6,即&第6代冶金技术&。在纯银冶炼过程中,由液态银变成固态银的瞬间会形成许多不同形态的原子,Siltech可在这一瞬间把液态24K金注入银原子之间连接的空隙,令金原子进入这些空隙,当所有金属凝固后,G6金银溶合金属便产生了,经G6处理的纯银,于晶体交接空隙间的24K金充填率高达近100%。
  另外,在Siltech线材当中,还有一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名为Siltech Advanced Thermal Treatment(简称SATT)的冷冻处理技术,SATT冷冻处理技术是针对成品线材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处理工艺。处理对象包括了线材的绝缘体和插头,处理过程则包含了三道主要工序:冷却、加热、再冷却。首先是将成品线材缓慢冷冻降温至-198摄氏度,然后再将温度缓慢提升上来,并控制在800摄氏度的范围以内。第二步则是通过提升音频电流来产生热量,进而获得完美、自然的结晶体。最后一步则是在没有谐振的条件下进行缓慢的冷却,直达到室温为止,整个过程大约耗时68小时。线材在经过SATT冷冻处理以后,不仅是电容和阻抗降低了,就连绝缘质量也提高了,由于整道工序也包含了插头在内,因此线材的总体失真被控制在了几乎为零的水平上。除了线材的音质提高以外,同时获得提升的还有导体的柔韧性,它确保了线材即便是在实际使用中经历了多次弯折,也照样能够保证持久稳定的高品质信号传输。Siltech 的SATT加工技术与一般的低温处理技术不同,这也是为什么Siltech线材是无法被模仿与超越的原因。
  刚带回Ruby Hill Ⅱ电源线那几天吃完晚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试听室调整、测试再调整,直至方才,不知是耳朵已经麻木,还是累了(前两晚都试听到一、二点),终于觉得,声音对了&&它有Siltech甜美柔韧浓郁色彩。回忆起当时在杂志社试听室听到的声音,那个空间感和满室的堂音现在正是我努力的目标。我把Ruby Hill Ⅱ电源线接在音源上,表现真是厉害,刚上去时马上可以听出它的低频速度比用前更快、冲击力也更强。不仅如此,中频依然保有同样的厚度,没有变薄, 而高频转折处更美了。Ruby Hill Ⅱ电源线的两端延伸极佳, 重要的是接上之后,它令系统忽然变得轻松起来, 低频的量感也变多, 这一点在杂志社试听室之前听它时就发现了。不会因为是银线, 为了延伸更好, 声音就变得紧了,在 Ruby Hill Ⅱ电源线身上完全没这种情况。宽松的量感, 往上和往下都相当成功, 中低频的力道明显得比较好, 和之前的线材相比,是透明度进步很多, 浑厚和凝聚的中低频相当好,音乐好似厚厚的羊毛地毯, 很柔很密。
  我还把它接在放大器上面,听起来的音质也有极大改进的幅度,甚至比CD机还多,经Ruby Hill Ⅱ电源线后音质立即变得干净透明许多,歌者的咬字更清晰了、伴奏也听得更清楚,原来以为是录音不良的模糊感不见了,总之,一切令声音变得好听的要素都提高了一些。在聆听歌剧女神卡拉丝高音处竟然不见一点的分叉,音色的悠扬感不但明显提升,连几十年前唱片的录音都有了提升一级的感觉。听一些老交响乐的唱片,发现弦乐声不但更细腻,定音鼓击点的清晰度也提升不少,连老唱片在经过Ruby Hill Ⅱ电源线后也变得好听极了。看来Ruby Hill Ⅱ电源线居然有让声音变得更活灵活现的功效,这样的效果实在是太惊人了,因为多数的电源线只是提升音乐背景的宁静感,或者是让音乐中的细节突显出来,但是Ruby Hill Ⅱ电源线却是把音乐赋予了新的生命一般,让音乐不再是平面的、呆板的,它是把音乐变得灵动感人。
  只要是电源线我都爱用投影机来试试看它的效果,因为结果是看得见的。所以在听完了Ruby Hill Ⅱ电源线对声音的影响之后,紧接着就是看它对画质的影响,结果又是令人大吃一惊。在使用了Ruby Hill Ⅱ电源线之后,投影机的画质竟然又更上层楼,不但画面更稳定、噪动感更小,连影像边缘的清晰度及细节、层次都更清楚了,我120英寸的画面不但看起来更清爽、更透明、更真实、更有立体感,而且完全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感觉,因为在画质变得更清晰之后,丝毫没有加强锐利度(Sharpness)或边缘修饰(Edge Enhance)的不自然感。甚至连一款平价的液晶电视都拿来实验,结果都相当一致,画质都立即看得出改善。生鱼片好像才刚刚切出来,鲜花变得栩栩如生,皮肤光泽也变得活生,看来Ruby Hill Ⅱ电源线不但能锦上添花、还能雪中送炭。也许,Ruby Hill Ⅱ电源线在音质改善方面的功效,还不能说100%能让每一位发烧友满意,但是Ruby Hill Ⅱ电源线对投影机画质的改善,却肯定是正面的,特别是对画质要求极严苛的AV发烧友,更一定要见识一下,原来电源线对画质也有这么大的影响。
结论  用上Ruby Hill Ⅱ电源线之后的系统音乐性高了很多,声音开阔而有质感,延伸性本来就是它的专长, 还有很好的包围感,。无论你是把它接在音源也好、DAC也好、放大器也好,立刻会让声音变得更嫩活、有生命,粗糙感不见了,音质更丰润,更有临场感,细节更细密,三度空间的感觉也更好,为一遗憾的是,好的东西价格不会便宜。
十四年一个轮回(下)——雨后初晴音箱深入研究之“总结篇”
日 由 李鹏展 发布于
我经常对朋友说:一个人不管他玩音响的时间再长久、玩音响的档次再高级,假如他从来没有被音响音乐所吸引和感动过那才是最悲哀的,因为他始终就不知晓音响的魅力是什么!一个被音响音乐所吸引和感动过的人,他/她的后半辈子是不可能会再离开音乐的。 音响的魅力就在于:吸引、吸引、再吸引&&;感动、感动、再感动&& 文/摄影 李鹏展
音响专卖店存在的问题
我去过一些经销雨后初晴(Harbeth)的音响专卖店,就&器材搭配&这一环节而言均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能出好声的则不多。什么原因呢?再此我不妨举出几个例子: A专卖店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试音室/陈列室,房间的四个墙面均整齐有序的陈列着多个品牌型号的音响器材,超5音箱就摆放在房间长边的1/3处,音箱对面则放着一排沙发。我在这个试音室中听了很久很久,自始自终就好像是在听&音箱&而没感觉是在听&超5&,因为根本就听不到超5的声音特点或迷人之处,为什么呢?房间太大了!超5的声音与魅力早就被这个诺大的空间给稀释掉了。 由于没有陈列其它多余的音响器材,B专卖店这间约20平方米的房间算是相对比较&纯粹&的试音室了,现场展示开声的是一对M30,本想借此机会好好感受一下M30,可是无论我如何得&忍让&,M30就好像有意跟我过不去似的&&&嗡嗡&声响个不停的中低频驻波最终硬是让我放弃了听M30。无耐只好把M20接上去听,哇!没想到声音竟是如此的平衡自然、准确流畅!比M30的声音要好听多了!为什么呢?由于房间没有做必要的声学设计和处理,中低频驻波对于200mm中低音单元的M30就会有较大的影响;而对于只有110mm中低音单元的M20影响就会相对要小一些。 广州某音响专卖店的试音室不大,也就是20平方米左右吧,在这里我曾经同场试听比较过超5、M30和C7ES-3,看得出该试音室也是做了对应的声学设计和处理的,所以在这里基本上是听不到明显的驻波现象的,高、中、低频的衔接非常自然和平衡,最其码在这里我可以非常轻松明确地听出三款音箱不同的声音特点与区别,而且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此时是在听&雨后初晴的声音&。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发现:试音室容积的大小一定要与音箱的大小相配合,试音室一定要经过必要的声学设计和处理后,音响器材才有可能会发出传真又传神的声音。比如说,一款5英寸中低音单元的两音路书架音箱在50平方米的试音室中,其中高频还能表现出极强的质感、透明度与密度感,那么把它放在20平方米的试音室中试听时,中高频肯定会飙出来的,明亮、锐利、刮耳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说,同样的一款书架音箱,在50平方米与在20平方米的听音环境中最终的试听测评结果将会有着很大的区别,甚至是误导都有可能。基于此,器材评论人员(也包括音响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的知识与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烧友存在的问题
我去发烧友家听音响音乐时,基本上是让主人挑选他们最喜爱、最常听的一些CD唱片放给我来听的,而且功放的音量大小也是交由主人来掌控的,通过此举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主人对于音响音乐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他们的个性和喜好。 在我去过的一些使用超5的发烧友那里就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他们都是喜欢使用小音量来听音乐,尤其是当听一些大部头的音乐时更是如此。然而当换上诸如M20或P3ES-2这样的小型书架音箱时,他们又会把音量开的很大声来听,即使去听一些大部头的音乐亦然,与使用超5这样的&大&型书架音箱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几番聆听下来我就发现了问题的根结所在:听超5时中低频的驻波非常严重,&嗡嗡&声响个不止,低频浑浊拖沓;在听人声时尤其是女高音时,齿音较重;在小提琴强音时,中高频都有刮耳现象。记得当时在听一张国内录音的管弦乐作品时,由于音量开的很小,音场都缩成一小团了,即使这样个别乐器的共鸣声还是很严重,所以也就没有兴趣再听下去了。不过当换上M20或P3ES-2来听时,上述现象就会大为减轻。这说明小型书架音箱由于中低音单元比较小,低频的延伸与量感就会受限,受到房间的影响也就会相对比较小一些,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平衡自然的声音。 不过当回到我自己的聆听环境再来听这一张CD唱片时才发现不得了:音场宠大,气势恢宏,每个乐器的音色录制的细腻准确,音乐韵味与感染力非同一般,真是一张难得的演录俱佳的CD唱片。 上面的事例无不在说明:问题就出在房间上,听音室如果不做声学设计和处理,音响器材如果不与听音环境有机的配合使用,其好声的机率将是非常低的。
M20的声音特点与搭配
提到M20我的第一反应:这是一款&优秀&的音箱!音色准确,平衡感好,是一款不挑音乐类型的所谓&监听音箱&。但是声音又不会过于直白无味,血统里还是带着&雨后初晴&淡淡的味道的。人声表现既不妩媚也不煽情,很中性也很理性。讲到平衡感,M20的中低音单元虽然只有110mm,但用来听大型交响乐时一点都不会感觉到中低频的不足与平衡感的失衡,除了规模感略为缩小以外,其它方面都满意极了。M20的瞬态反应与速度感都非常快捷,没有一丝的赘肉与拖沓之感,正因为如此,无论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能应对自如,非常对味。
从我的使用搭配经验中发现,M20尽量还是以音质细腻、音色中性、反应快速、功率储备充足的功放为上,至于是晶体机还是电子管机则不受限。要知道,M20是一款非常大气的音箱,它可以唱得很大声既不会失衡、也不会失真,基于此,如果是搭配小功率的功放使用,M20就只能出70%的效果。
有两款功放我认为与M20的搭配比较对味:一款是艺术家№16.6电子管合并机;另一款是瑟顿A21SE晶体管合并机。以听弦乐为主的、追求中性味道的,就选№16.6。反之,以听人声为主的,又想追求感性色彩、表现全面一点的,就上A21SE。
P3ES-2的声音特点与搭配
1995年深圳有一位发烧友张金华先生从香港抱回来一对P3,在经过多方搭配试听后,最终选择的是极典MP-2100电子管功放。在MP-2100的推动下,P3的声音轻盈、欢快,又很顺滑、流畅,很有一种朝气蓬勃、年轻向上的感觉。记得当时把张先生给乐坏了,连声说道:找到啦!找到啦!这就是我要的声音! 当时已是红透半边天的LS 3/5A与P3都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但是两者的声音风格与特点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区别的,假如以人做比拟的话,P3就像是一位25岁的女人,而LS 3/5A则就像是一位35岁的妇人。P3的声音轻盈欢快,LS 3/5A的声音则沉稳厚重。在当时我对LS 3/5A是相当的了解和熟悉的,然而P3这样一种音乐气质反而给我留下了更为深刻难忘的印象。 随后P3ES上市,基本上还是维持着既有的声音风格:温暖的声底,暗淡的音色,中高频比较内敛柔和,但是整体的声音框架已由向&全面型&转化的苗头了。 我曾经听过用金嗓子(Accuphase) E407晶体管合并机推P3ES-2,全频段均有着坚实的声音密度和能量感,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规模气势感根本就不像是在听一款小型书架音箱,可见P3ES-2已开始变成一款非常&全面型&的音箱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或许这更像是金嗓子的声音而非P3ES-2的声音。
在我看来P3ES-2最主要的变化是:中高频已由过去的&内敛、柔和、暗淡&,演变成现在的较为&锐利、明亮和突出&了,所以在功放的选择搭配方面其难度明显是增大了。只要功放搭配稍微不到位、或是在硬调的听音环境中使用马上就会出现:中高频明亮刮耳不耐听。实际上只要是使用过P3ES-2的发烧友都会有此感受的。 使用P3ES-2关键在于搭配,或者说,搭配不好容易出问题是在中高频,搭配好了最容易出彩的地方也是在中高频。基于此,P3ES-2比较适合有味道、有个性的功放来推,比如像300B甲类推挽放大电子管功放就非常合适,听音范围更窄的可以选择300B单端甲类放大电子管功放。不管是300B甲类推挽机、还是300B单端甲类机,其声音最有魅力的地方均是在中高频,这正好与P3ES-2最出彩的地方是相吻合的。 搭配到位的P3ES-2别有一番风味:音质很细致、很精致,中高频非常亮丽和娇艳。弦乐表现细致轻盈飘逸,很有一种娓娓道来、飘飘欲仙的感觉。听邓丽君的歌曲时,好像笑脸多了,人也年轻多了,音乐也动情好听多了。
超5的声音特点与搭配
&温暖、饱满、宽松、柔软&是超5的声音写照。无论听何种类型的音乐,这一声音写照都将会贯彻始终的。超5很像是一位温文而雅的谦谦君子,音乐气质非常优雅。基于此,超5最适合用来播放古典音乐、西洋歌剧以及抒情人声,而古典音乐中尤其适合用来播放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巴洛克的音乐风格就是以&优雅、平稳、没有很大的冲突和起伏&而著称的,所以用超5来听时味道对极了。
超5的低频表现很软、很甜,有一股很深的向下延伸的暗力,弥漫在空气中的包围感很强烈,这种低频风格用来听比较舒缓的室内乐、小协奏曲时非常舒服到位。但是如果用来听诸如伯辽兹《幻想交响曲》这样比较发烧的CD唱片时,低频表现就会显得太文雅书生气了,那种凶狠、猛烈的冲击力就出不来,进而把整个音乐的意境都给改变了。
听人声或许是超5的最强项了,我甚至可以把超5称为&人声王&。除了M40.1我没有直接对比试听过外,M30、M20、P3ES-2、C7ES-3都无法与超5在人声方面比肩,超5真像是在与您面对面的&倾诉&一样,那种感染力真是无法抗拒。虽然M30的音乐表情也很丰富,在声音的密度、细节、质感方面还要好于超5,但却不如超5的声音&感性和宽松&;诚然,&感性与宽松&并不是音响市场上的主流声音,但是随着音响音乐阅历的增长,我相信您会越来越钟性于&感性与宽松&这种声音风格的。 1993年至1996年间的深圳,记得当时几乎所有的音响专卖店及发烧友都在听《蔡琴老歌》,除了少部分人是真正用于欣赏外,大部分人听的真正目的其实都是在用做&试音&的,即用来检测所购买/使用的音响器材重播人声的优劣。记得刚开始我还是&主动&的去听《蔡琴老歌》,可是后来90%的时间我都变成是&被动&的在听了,没办法,由于从事音响这份工作,无论走到哪里,听到的都是《蔡琴老歌》的声音,以至于后来的七、八年时间里我基本上再也没有&主动&的去听过《蔡琴老歌》这张CD唱片了,物极必反嘛!
在使用超5以前,我也曾偶而地听听《蔡琴老歌》,但却发现她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吸引我的魅力了。我在想:或许《蔡琴老歌》真的是太老了吧&& 自使用超5以后再来听《蔡琴老歌》,我却突然发现完全不一样了&&蔡琴怎么唱得这么好听啊!蔡琴怎么唱得这么有感情和味道呢?自此以后,《蔡琴老歌》就成了我每天常听的CD唱片之一。 十张一套的《邓丽君歌曲精选专辑》的录音水准参差不齐,但是第九张CD唱片中的几首歌曲如:&忘不了&、&心里多轻松&、&情湖&、&珍惜&等都是我非常喜欢听的,现在用超5来听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和享受,声音美极了。每每听到这些歌曲时都会让我再一次深深的感受到,邓丽君真是把情歌给唱绝、唱尽了! 用超5听人声最毒的地方在于:你不会急于一张接着一张的去换CD唱片听,而是乐于把一张CD唱片是听了一遍又一遍&&整个身心全部都被音乐所吸引和感动了!几乎天天如此&& 以超5沉稳厚重、细腻优雅的音乐气质,在功放的搭配上应该选择同种类型的功放为上。单端300B之类的电子管功放虽然可以让超5发出迷人的中高频,但就全面性来说还是受限,真若如此,听音乐的范畴也将会缩小的。 就我使用搭配的结果来看,下面两款功放与超5的搭配最为对味:一是马兰士PM-14SA晶体管合并机。在我看来,PM-14SA与超5的声音风格与音乐气质应该是很相投的,两者都是属于&温暖、饱满、宽松、柔软&的声音风格,故两者搭配无论去听何种类型的音乐都能彰显出&沉稳厚重、细腻优雅&的音乐气质,尤以听人声时最具韵味和感染力。
二是和弦(CHORD)CPM 2600晶体管合并机。实际上CPM 2600与PM-14SA的声音风格与音乐气质都非常接近,但是声音相对要更暗、更暖、更厚、也更为宽松一些,耐听度要更高,低频的量感与控制力也要更好,弦乐合奏时的弱音表现则更加丰富。还有,CPM 2600在全频段的声音密度与能量感都非常强,这方面要好过PM-14SA很多。再就是如果说PM-14SA的乐器形体感是以&平面&的形式出现的(低端器材则是以&点&的形式出现的),那么CPM 2600就是以&立体&的形式展现的,这两个方面交融在一起,它会让音乐听起来更有血有肉、音乐表情更丰富多彩,音场定位与层次感更加扎实。在我目前有限的搭配实例中,CPM 2600与超5可谓&绝配&! 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物。当听多、听久了PM-14SA或CPM 2600推超5的声音后,似乎又会觉得声音太平淡、太平和、不够刺激了,总想换换胃口调剂一下&&然而,一旦听过那些比较明亮、锐利、单薄、张扬的声音后,再回过头来去听PM-14SA或CPM 2600推超5,又会猛然发现这种朴素、暗淡的声音真是准确又自然、舒服又耐听、养耳又养人啊!
超5普通版与30周年签名版的不同魅力
相对于普通版的超5,30周年签名版的超5音色要暗淡一些,中高频更阴柔,中低频与乐器的形体感都比较扎实和紧凑,整体的声音表现更加细致柔顺、甜美鲜活,最终使得30周年签名版的超5变得更好听,也更耐听了。我个人对于30周年签名版的超5是持正面肯定态度的,因为正使这种改变,它让30周年签名版的超5变得更有味道和音乐魅力了。
C7ES-3的声音特点与搭配
客观地讲,30周年签名版C7ES-3的声音是进步了,尤其是在音质纯度、透明度、细节再生、速度感、瞬态反应、低频的解析力等方面均是质的提高,或许这个进步90%都是正面的,但只有这10%是负面的却就要了命,而这10%的负面东西就是&中高频过于明亮和突出&,它把整个平衡感都给破坏了,无论是人声还是独奏乐器都显得特别明亮和突出,很难与整个乐队融为一体,音乐也就此失去了和谐之美。比如在听《SVALANDE VIND》这张专辑时,用超5听时就非常自然和迷人,但用30周年签名版C7ES-3来听时就不大对劲了,过于明亮突出的中高频却让这张动听的歌曲专辑变得很不耐听。
在此我要做一说明:2007年12月我在广州某音响专卖店曾认真仔细的听过普通版的C7ES-3,那是一种非常自然和谐、高、中、低频浑然天成的平衡感,声音的质感、密度感、解析力等并不是十分突出和强调,但若论及声音的流畅性、连贯性和音乐性,甚至比同场试听比较的超5、M30还要好,这种声音风格与我原来听过的C7ES-2应该是一脉相承的,但与后来所听到的30周年签名版C7ES-3的声音竟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以我玩味音响这么多年的经验,听音环境与器材搭配的影响不至于大到这个离谱的程度,由此我想到了南京周先生所说过的:C7ES-3普通版与30周年签名版之间的声音差别却有40%~45%左右。看来问题应该是出在这里了?
百宝仕(Pathos)古典一号(Classic One)晶体管合并机与30周年签名版的C7ES-3搭配比较和谐对味,过于明亮突出的中高频好像也有所收敛似的。古典一号并非属于厚声一类的器材,但是声音比较中性、精致、低频控制力比较好。
或许有一些发烧友不解:C7ES-3不是被日本《Stereo Sound》杂志给予高度的评价吗?该杂志社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菅野冲彦与柳尺功力不都给予C7ES-3三颗星的最高评价吗?不错,这些都实事。或许问题要么是出在C7ES-3的版本上(普通版与签名版),要么就是欣赏口味的问题了,因为自HL Compact 7系列(C7ES-3的前身)上市以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在日本受推崇的程度一直都是大大高于HL-5系列(超5的前身)的。 &写到这里,也许你会认为我是一个Mclntosh粉丝,因此,为了避免误解,我必须加上一句,对于我本人而言,Mclntosh的音响本身并不能说是符合我的口味。我本人绝对不喜欢将Mclntosh的放大器用作自己的音响,以前我购买过C-28和MC-2105,现在还在,但是并不常用。Mclntosh之声的那种大块头的厚重感,让我感到与我的口味有所不同。尽管如此,我仍然不惜给Mclntosh的产品以最大限度的好评和称赞。也许这就是Audio的困难所在吧。当然,这不仅仅限于音响,例如在汽车上也是一样。&&&摘自《现代音响技术》2008年第十二期。看完这段文字摘录后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吧:推荐给别人使用的器材与自己使用的器材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大、小书架音箱的不同魅力与选择
客观地讲,小型书架音箱的&信息量&是无法与大型书架音箱相比的。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听弦乐还是人声,尤其是听人声时,大型书架音箱肯定要比小型书架音箱的感染力强很多。至于一些音响专卖店、发烧友所说的:M20或P3ES-2的人声要好过超5,而且听邓丽君时不会有烦人不停的中低频&嗡嗡&声响等。我认为那是听音环境出了问题,要么是房间与器材的配合不到位,要么就是房间没有做必要的声学设计和处理。我曾经同场进行过无数次的AB比较,在一个经过声学设计和处理听音环境下,大型书架音箱的音乐感染力始终要高于小型书架音箱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大型书架音箱比如超5的声音魅力主要体现在:音箱是主角,就像是一个&熟女&,听者是次角,听者是被征服者。小型书架音箱如M20、P3ES-2的声音魅力则主要表现在:听者是主角,音箱则是次角,就像是一个&少女&,音箱是被欣赏者。 在搭配到位的情况下听超5时音乐是弥漫在整个空间的,人是被整个动听的音乐所包抚着,就像是在洗桑那浴一样,在这种情境下,人是很容易被音乐所左右和感染的。小型书架音箱由于声音密度和能量感不如大型书架音箱,人与音箱之间的&距离&就会显得比较&远&,给人以小家碧玉、&天上人间&梦幻般一样的感觉。 超5、C7ES-3不太适合在较大的听音环境中使用,20平方米左右最为合适,只有在这种听音环境下,超5、C7ES-3那种特有的&弥漫&在整个房间的音乐包抚感才会更具有魅力与杀伤力。相反,我所喜欢的小型书架音箱的声音表现应该是:柔美的、柔顺的,甚至是柔弱的。基于此,我个人倒是希望M20、P3ES-2能在15-20平方米左右的听音环境中使用,而不是通常的15平方米以下的听音环境中使用,只有在这种&较大&的听音环境下使用时,才能把&娓娓道来、飘飘欲仙&的那份柔弱少女的形象给表现出来。小型书架音箱由于受物理条件所限,再怎么搞,也不可能在声音的宽松感、规模感、乐器的形体感方面与大型书架音箱比肩,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小型书架音箱的特点给搞出来为上。这也是我为什么如此喜欢早期P3声音的缘故,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小型书架音箱的声音应该是:柔美的、柔顺的,甚至是柔弱的原因所在。不过现在市场上主流的小型书架音箱已是越来越&全能型&了,个个都像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小巨人&一样,这除了说明现代音响技术高度进步的同时,小型书架音箱&固有&的音乐气质与艺术形态却已是所剩无几了。 使用大、小书架音箱听音乐时,人的&角色&和&心态&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欣赏音乐时以大型书架音箱为上;享受音乐时则以小型书架音箱为佳。两者有什么不同呢?&欣赏音乐&是需要近距离的、是需要用心的,或许还需要正襟危坐的,此时的音乐更能反映出&写实&的一面。&享受音乐&则不然,他是需要&远&距离的、是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浮想联翩的,他也不需要正襟危坐,躺着就可以,此时的音乐更具有&写意&的特征。当然了,不同的&角色&和&心态&下,音乐给人们所带来的则是完全不同的精神享受与生理抚慰,其音乐感受与音乐意境则是完全不同的。
雨后初晴的发展变化
如今雨后初晴音箱的声音开始变得有些清丽、淡泊了,也可以说是变得更为中性和准确了,然而其感性的色彩就没有以前那么浓郁了。或者说,作为音响产品,透明度与韵味、解析力与厚度、大动态与耐听性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完美结合与统一的技术问题。 雨后初晴音箱是一个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产品,但却不是一个&全能型&的产品,尤其是超5。正因为如此,喜欢雨后初晴音箱的人会非常喜欢它,而不喜欢的人怎么也不会喜欢它。如果把音响产品当作&文化艺术品&来看待的话,我认为它就应该具备&有个性、有特点&这一声音特征,这样它才会有市场、有追捧者。但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人亦然。现在的雨后初晴音箱似乎有向&全能型&发展的势头,只是这种变化是渐进式的而已,不是那么特别明显罢了。 雨后初晴音箱适合选用音质比较细腻、温暖、软质的功放来搭配。请记住: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否则,如果功放搭配不当、或在比较硬调的听音环境中使用时,声音尤其是中高频就有可能会变得比较吵。由于大部分使用雨后初晴音箱的发烧友多会去选择电子管功放或一些有味道的英国晶体管功放来使用,故这一问题还不会显得那么突出罢了,然而这一&隐性&问题确实还是客观存在的。
音响的魅力是什么
我经常对朋友讲:一个人不管他玩音响的时间再长久、玩音响的档次再高级,假如他从来没有被音响音乐所吸引和感动过那才是最悲哀的,因为他始终就不知晓音响的魅力是什么!一个被音响音乐所吸引和感动过的人,他/她的后半辈子是不可能会再离开音乐的。 音响的魅力就在于:吸引、吸引、再吸引&&;感动、感动、再感动&& &吸引&就是有一种让你把一张CD唱片听了一遍又一遍、欲罢不能的魔力。&感动&就是每一次去听这一张CD唱片时都能让你陶醉忘我。被&吸引&和&感动&的客观主体是音乐本身,而不是一些音响性元素。你会发现CD唱片的故事性很强、音乐性很美,好像非常能引人入胜一样,亦即:能忘掉音响器材的存在,而完全沉醉于音乐之中。即使暂时离开了音响器材,在你的脑海中仍然会回荡着优美的音乐主题和旋律,你无时无刻都在想着赶快回家去听音响音乐&& 法国 Jadis 老板 Jean Paul Caffi 是这样阐述音响魅力的:&我用来监听一项产品的好坏是持续听个一至两个钟头。过了这个时间我若还想再听,我就认为它是好产品。&&&摘自台湾《音响论坛》第63期P280。 从理论上讲,&全能型&音箱肯定更合常理,也更会有市场,但在我看来,现在一些所谓的&全能型&音响产品,其实大都存在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声音直白无味且锐利冷硬,致使产品缺少了&活的灵魂&。而事实上往往是那些&极具个性与特点&的音响产品反而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长期追捧,或许音响文化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吧,因为往往是这些&极具个性与特点&的声音,反而让音响产品更具有了活的灵魂一样。正如美国 Wilson Audio老板David Wilson所说的那样:&如果您的系统里有一种能让您为之著迷的地方,不要轻易让它走!即使您不知道它为什么令您著迷,您只要相信它即可。因为为什么并不重要!&&&摘自台湾《音响论坛》第64期P318。这个&能让您为之著迷的地方&就是活的灵魂!只不过它不是那么容易的被我们所听到而已。
听音响器材越多、听音乐范围越广,音响音乐阅历越深、文化修养品位越高,对音响魅力的认知与理解也就会越深邃。就像优秀的摄影作品讲求的是&明暗、虚实&对比一样,音响的魅力也在于&阴阳平衡&;摄影可以通过调整相机的光圈、快门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而音响则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器材与搭配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实际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在维系着&明暗、虚实&这一&阴阳平衡&法则在运作的。 说到音响魅力的极致表现,我则可以坚定自信的说: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所谓&十全十美&的音响器材,大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问题,所以说,一套音响器材肯定是不行的,至少要同时拥有两套才能满足基本的要求。而且&明暗、虚实、阴阳&的声音特性现实也再次决定了器材选择与搭配绝不可能是那么的单一和纯粹了。比如说:用两台不同声音风格的功放去推同一款音箱;或用一台功放去推两款不同声音风格的音箱;或用一台功放去推一大(落地)、一小(书架)两款音箱;或用电子管功放与晶体管功放各一台去推同一款音箱&&由此才能实现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声音表现,即:听人声是一套;听弦乐是一套。听沉稳厚重、宽松大气是一套;听轻盈飘逸、欢快流畅是一套。听写实是一套;听写意是一套&& 我不是在害人!我讲的都是实情、实话!现实生活当中为什么很多发烧友老是不断地在进行器材&升级&呢?说白了,就是在追求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声音表现!或许这正是每当&沉稳厚重、宽松大气&的声音听多了,猛然间再来听&轻盈飘逸、欢快流畅&的声音时就会觉得是那么的赏心悦目啊;每当听&明亮锐利&的声音多了,再来听听&暗淡柔和&的声音时就会觉得是别有一番滋味一样&&接下来,升级换器材也就在所难免了! 如果有朝一日发烧友们终于明白了音响的终极魅力无非就是&明暗、虚实、阴阳&这一声音平衡法则的再现时,那么接下来的器材选择与搭配不就显得非常简单和容易了嘛&&一步到位,同时拥有两套及以上完全不同声音风格的音响器材。或许玩音响听音乐的心态与心境也就会由此变得平和、平静了,被音响音乐所感动和陶醉的时候就会大大增多了,再不像以前那样的盲目、浮燥和不安了。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为此做了两年多的准备工作。我还自己掏腰包先后购买了超5、30周年签名版超5、30周年签名版C7ES-3、M20四对音箱,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在自己所熟悉的听音环境中对这些音箱进行同场一对一的测评工作。即便如此,我仍是觉得意犹未尽&&
从血统上讲,雨后初晴诸多音箱大都维系着一个比较相近的声音风格;然而只有在同一个听音环境下进行AB比较时才会发现,其实每一款音箱在骨子里都是那么的泾渭分明。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在同一听音环境下进行AB比较的重要性所在;同时,亦是在长期的、长时间聆听下的AB比较。 雨后初晴的设计师Alan Shaw说过&我在设计新喇叭时,主要是以说话的重播为主。如果可以把说话的重播弄对,其它的也自然对了。不过,我也承认如果你想要惊天动地的低音,我恐怕不能做到,因为要做到那种低音一定会影响到中音域的表现。我要给你的是非常干净、忠实的中音&。其实,雨后初晴音箱的声音特点以及最擅长的音乐表现形式,Alan Shaw已经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了&&那就是人声!!!如果不在同一听音环境下进行AB比较时,你会觉得其实每一款雨后初晴的音箱用来听人声都是相当不错的;然而一旦在同一听音环境下进行过AB比较后,你才会发现:原来超5的人声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感性又宽松、传真又传神啊! 不过假如时间能够倒流,再给我一次选择机会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去选择HL5ES这款音箱的!一是我非常喜欢两分频、两单元的大书架音箱;二是我非常喜欢50Hz-18KHz这样的技术指标;三是我非常喜欢HL5ES这种以泛中频带为核心、为灵魂的声音表现。 如今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币又在升值,然而,令人非常遗憾的是,仅以进口音响产品为例,中国大陆的老百姓并没有从这次全球性的美元、英镑、欧元贬值大潮中得到什么经济实惠,至到如今,由香港代理商所掌控的进口音响产品的价格,不但依然是&坚挺&无比,而且据说有些产品的价格还不降反升。 在此我只想说明一点:13亿中国大陆人民所消费的99%以上的进口音响产品,则全部是由只占中国大陆人口0.07%还不到的香港人所垄断和控制的。这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吗?基于此,中国大陆的老百姓与发烧友要想真正享受到一个&正常、合理&的进口音响产品的价格,看来恐怕很难!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十多年前我就说过,我只对售价在1.5万元及以下的音箱/功放有兴趣,如果超过这个售价了,我认为其推广的实际意义就不是很大了。&现在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币又升值了&,音箱/功放的售价可以由此上升到2.5万元及以下,正因为如此,M40.1音箱也就不在本此的测评之中了。至于M30,虽然我在不同的场合听过很多次了,但由于并没有在我自己的听音环境中进行过AB比较,为严肃、严谨起见,也不在本此的测评之中。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雨后初晴音箱的认知与测评,也是我个人音响文化观与声音取向的真实反映,纯粹是个人性质的,读者们也仅供参考而已。这是我在此一定要明确和强调的!
十四年一个轮回(中)——雨后初晴音箱深入研究之“试听篇”
日 由 李鹏展 发布于
上面重点所介绍的PM-14SA、№16.6、Mira 3合并机以及Kolektor前级与LK140后级都是笔者自己长期使用,对其性能和特点均十分熟悉和了解的功放,之前也是经过多方搭配使用、经过筛选后被最终确定留下来的功放。以此为基准与各款音箱所进行的搭配和测评,就可以比较清晰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各款音箱的声音风格与特点。 文/摄影 李鹏展
事隔14年后,当我把HL-5的&进化版本&&&超5(Super HL5)音箱从原包装箱中取出时,原来那种&硕大&的感觉没有了,现在看起来不就是一款不大不小的中型书架音箱嘛!14年前HL-5的箱体尺寸为:高635mm&宽324mm&深314mm;如今超5的箱体尺寸为:高638mm&宽322mm&深300mm。其实箱体尺寸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不大。 初步聆听完全未&煲&的超5,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宽松优雅、温润甜美、平衡流畅。而&煲&了半年以后的超5则是更加圆润丰满,无论听何种类型的音乐,都能让人高度满足。
老伴谈不上是一个发烧友,但由于受我的影响,也时常会听听音响音乐,而且我会经常主动与老伴进行音响、音乐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久而久之,老伴对音响、音乐一来有了兴趣,二来也就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准确到位的认识。再就是,玩音响是需要资金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占用室内的生活空间,这一切只有在与家庭的另一半&股东&&&老伴的关系搞好了,并取得高度的谅解和认可的前提下,&资金问题&与&空间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质的解决,我们这些发烧友也才能得以玩得痛快和开心。 通过这两年多与超5的近距离接触,老伴对超5的整体感觉是:此音箱的最大特点是声音很松软、让人听着很舒服、很自然、很放松,这种感觉真好像是在听现场音乐一样。声音的厚度、低频的量感都能出来,且清晰、流畅,高频决不会刺耳,平衡感非常好,听此音箱真是一种享受,确实比较容易感动人,让人有一种满足感!
听人声时,超5的特点和魅力就更容易被充分表现出来了,尤其是在听邓丽君、蔡琴这类流行歌曲时,能明显地感受到歌者是用情感在歌唱的,歌者的声音也真是甜美动听,所演唱的每一首歌曲都能深深地感染你,真是越听就越是为邓丽君的英年早逝而倍感惋惜了。
PM-14SA推C7ES-3与超5
用马兰士(Marantz)PM-14SA晶体管合并机推C7ES-3音箱听弦乐类音乐可谓一级棒&&细腻、华丽、富有光泽;但若是听人声时就要逊色一些,主要问题是声音收得有些紧,而且声音的基调有点上仰,即中高频段有些明亮突出。正是由于中高频段的明亮突出,连带着好像中频及中低频段的厚度及量感也出不来似的(与超5相比时)。通常来讲,一般人听C7ES-3绝对不会说它的声音&尖薄、刺耳&,但总体听下来就是有一种不太耐听的感觉,听女声时尤其是听女高音时更是如此,说的夸张点,女中音都快要变成女高音了,或许这正是由于中高频段的明亮突出所带来的结果吧。
用超5听人声真是一绝!有厚度、有变化、有感情,尤其是在听诸如邓丽君、蔡琴之类的抒情歌曲时,超5的感情表现非常丰富,像是在近距离与你&倾诉&一样。而C7ES-3就像是在舞台上演唱了,音色很甜美,很华丽、很有光泽,歌者也显得年轻了许多,但就是阴仰顿挫的变化少了,所以歌者的感情也就显得很平直、平淡化了。如果说超5&是用情感在歌唱&、是靠情感来感染听者的话,那么C7ES-3就是靠华丽的音色去打动听者的。 在听NAXOS版的莫扎特第一、二长笛协奏曲这张CD唱片时,一下子就把超5与C7ES-3这两款不同声音特点的音箱给区分开了:超5所表现的单簧管音色特别温暖厚润、朴素自然,但音质也略有变粗的倾向。而C7ES-3所表现的单簧管音色相对要明亮、富活力、有光泽一些,音色的准确性要更高一些。不过还是存在上面所谈到的一些问题,即:C7ES-3的声音虽然谈不上&尖薄、刺耳&,但听的时间长了总是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里面,就是没有超5听着舒服和自然。而且听超5时,是越听越想大声听,好像只有这样才会听得更过瘾似的!
听谢林演奏的舒曼/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这张CD唱片时,超5的小提琴音色比较暗淡、朴素,小提琴与整个弦乐队的音色非常和谐;动态与瞬态的变化虽然没有C7ES-3凌厉,但声音要显得更加沉稳和厚重,低频的量感也要更多一些。C7ES-3的小提琴音色很华丽、很有光泽,但与此同时,也显得比较明亮和突出;尤其是独奏小提琴的声音显得特别明亮和突出,与整个庞大的乐队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听NAXOS版的海顿第61~63弦乐四重奏这张CD唱片时,听超5时更像是在近距离的听现场演奏,从流淌的音乐之中能明显得感觉到乐手与乐手之间在互动,乐手与听者之间仿佛也有互动,此时最能体现出超5的&倾诉&特征了。当听C7ES-3时就好像是在观众席上远距离的听现场演出一样,乐手之间、乐手与听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十分微弱了,乐手们也仿佛变得非常冷艳和孤傲了。
在此做一个比喻:假如超5的宽松度为3、温暖度为3、饱满度为3的话,那么,C7ES-3则分别为2、1、2。从中可以发现,正是由于C7ES-3的中高频十分明亮和突出,才使得泛中频段的温暖度下降了,C7ES-3的声音也由此变得中性有余而亲和力不够了(相比于超5而言)。
№16.6推C7ES-3与超5
艺术家№16.6电子管合并机在8欧姆、五极管接法时中低频段明显要厚重很多,音场比较靠前,但声音也略显朦胧和粗糙一些。在8欧姆、三极管接法时音质的细腻度、质感、细节开始提升。最终在4欧姆、三极管接法时的声音最靓,音质的提升则最为明显和彻底&&音质细腻甜美,中高频轻盈飘逸,音色的准确度也要更好一些,音场比较靠后。实际上,№16.6也只有在4欧姆、三极管接法时的声音才比较有音乐性,骨子里那种&硬朗&的感觉才会稍微淡泊一些。与之相比,PM-14SA的声音则更显温暖、饱满、松软、顺滑的特质,音场也比较靠后。
C7ES-3的声音非常有活力、冲劲,音色明亮,乐器的线条感、质感很好,音场比较靠前,整体的速度感与瞬态反应要大大好于超5,听弦乐类音乐比较有吸引力,但人声就不及超5那么厚重和感人。此时我把隆宇LY-208-1电源净化器接上去后,能明显感觉到整体的音色尤其是中高频要比以前又顺滑甜美了很多。
相对于PM-14SA,№16.6推超5,音质就要显得清丽、清纯一些,但比C7ES-3的音色要暗,声音也要更深沉、内敛一些。好在№16.6让超5的速度感、瞬态反应都变得更加快速、凌厉了,音乐的活生感、跳跃感也变得十分热烈,如在听《奚秀兰经典歌曲》第10首时最为明显:人声的质感、光泽感、空气感表现的尤为突出,曲调激昂,细节多,线条清晰,没有一点多余的脂肪。 与之相比,PM-14SA推超5时的音色就要暗淡很多,声音也更加圆润、饱满,但质感、线条感略显朦胧,光泽感没有了,曲调往下沉了,速度感慢下来了,听弦乐时缺少了那份激情和跳跃的感觉。
№16.6与PM-14SA推M20和超5
用№16.6推M20,在4欧姆、三极管按法时的声音最佳,音质细腻甜美,中高频轻盈飘逸,整个声音的美感也能出来了。在4欧姆、五极管接法时音质开始变得比较&粗糙&了;而在8欧姆、五极管接法时音质就变得更加&粗糙&了。不过音质变得&粗糙&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质变与量变的程度都是很有限度的;但与此同时,中频及中低频段的厚度及量感则明显是在增强了。 用PM-14SA去推M-20,马兰士的声音特点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温暖、饱满、圆润、松软。这一声音的最大特点或最吸引人之处就是怎么听都不会吵人、涨耳;但是声音的质感、细节与透明度、解析力均不如№16.6好。不过虽然№16.6在这些方面要明显好于PM-14SA,初听时的感觉也非常好,但是在声音的松软度方面就不及PM-14SA了,听的时间越长,这种感觉就会越加明显。 最终经过反复搭配试听的结果仍然是:M20还是与№16.6的搭配最合适、最靓声,而且只有在4欧姆、三极管按法时的声音最好听,也才能把M20柔美的一面给推出来,而且两者都是以细腻、通透的音质及凌厉的动态与瞬变见长的器材。
综合来讲,M20音箱可用&优秀&两个字来概括。听弦乐类作品应该是M20的最强项,中高频细腻甜美、轻盈飘逸,中低频有质感也有厚度,弦乐群奏的质感与层次感特别出色,密度感非常好,各种乐器的音色非常准确,铜管乐听起来非常舒服养耳、自然和逼真;速度感与瞬态反应均要好过超5。因是所谓的&监听音箱&,耐听性就比较好,即使用较大的音量去听也不会失真和刺耳。
M20的中频表现相当不错,人声表现的很温暖、很理性、很内敛,既不妩媚也不煸情,很有&监听音箱&的风范,但是不若超5那般感性及感染人。 在PM-14SA推动下,超5真是一对超级好箱!温暖、饱满、圆润、流畅的声底非常适合长时间欣赏音乐,尤其是用来听人声时更是觉得有血有肉、音乐表情特别丰富多彩、感染力极强,听来非常舒服、自然,美不胜收。它有让人听了一遍还想接着听第二、第三遍,不想换CD唱片的吸引力,高、中、低频浑然一体,让音乐的包围感发挥至尽。听古典音乐也一样,饱满丰润,沉稳厚重,绝妙的平衡。 当换用№16.6推超5时,听弦乐、古典类音乐时非常吸引人,但听人声时就没有那么饱满、煽情了,人声的感染力要相对淡薄一些。 两者相比,№16.6的中高频要细腻甜美、轻盈飘逸很多,质感强烈,细节也多,总之№16.6的声音如果能再&松软&一些就非常完美了,因为乐器的本质就是&松软&的。与之相比,PM-14SA的声音就显得格外温暖、饱满、圆润、松软。我个人认为,PM-14SA推超5应该是最佳搭配。但是推M20时就觉得不是最佳之选,主要问题是声音要朦胧一些,活生感也差一些,要知道M20的整体声音风格要比超5细腻、通透的多,动态与瞬变也要快很多。
Linn(莲)推超5
听来听去、比来比去,就与超5的搭配来说,还是觉得Linn Kolektor前级加LK140后级比较吸引我:声音轻盈、轻快,很有朝气,有一种年轻向上的感觉,但又不失稳重,亦即在稳重中有朝气,在朝气中有稳重。Linn把这种声音特点拿捏把握的非常平衡和到位。
反过来再去听马兰士PM-14SA,却是另一番不同感受:少了Linn的那份轻快鲜活,则更加彰显出了PM14SA的沉稳厚重与饱满圆润。
玛雅3推超5
君子(Rega)玛雅3(Mira 3)晶体管合并机(&玛雅&即是过去的&爱神&,代理商更换后中文译名也随之更换了)的音色阴柔,中频温暖、饱满,质感、细节虽然不是其强项,但是声音极其自然流畅、音乐性极佳,是一款靠音乐性而非音响性取胜的功放,声音的基调是往下沉的,故特别适合用来听人声,阴阳顿挫的丰富表情,其感染力非同一般。非常适合与超5搭配。
上面重点所介绍的PM-14SA、№16.6、Mira 3合并机以及Kolektor前级与LK140后级都是笔者自己长期使用,对其性能和特点均十分熟悉和了解的功放,之前也是经过多方搭配使用、经过筛选后被最终确定留下来的功放。以此为基准与各款音箱所进行的搭配和测评,就可以比较清晰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各款音箱的声音风格与特点。 除了上面介绍的功放以外,我还搭配使用过力士(LUXMAN)L-550AII、瑟顿A21a Series Two/A21SE、百宝仕(Pathos)古典一号(Classic One)、丹麦王子B-110合并机、乐林Continuum合并机、和弦(CHORD)CPM 合并机以及德国SAR Luna 6电源分体式合并机等,另外还有两、三个大陆品牌的五、六款不同型号的电子管合并机,最终感觉搭配效果比较好的是L-550AII、A21SE及CPM 2600这三台合并机,有关详细的测评内容将在下一期的&总结篇&文章中再作介绍吧。 上面的试听报告或许在文字表述方面有许多雷同或重复之处,但经我考虑再三还是觉得非常有必要的。使用不同功放去推各款不同型号的音箱,所得出的具有&雷同&甚至是&重复&的试听感受,这恰恰说明了这些音箱声音风格与特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让我们对这些音箱的认知变得更加准确和到位了。
十四年一个轮回(上)——雨后初晴音箱深入研究之“交流篇”
日 由 李鹏展 发布于
令人惊讶的是,那些爱用者对于所追捧产品的声音特点都有着近乎一致的认知和感受,比如,超5的声音宽松大气且极富情感;M30的声音细腻饱满且密度高;M20的声音准确耐听;P3ES-2的声音甜美通透;等等。或许这正是雨后初晴音箱能如此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吧。也说明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发烧友来说,听音感受就像技术测试一样,也可以达到高度的一致。 文/图 李鹏展
雨后初晴缘份
第一次长时间、近距离、全面认真的接触HARBETH的HL-5音箱,是在1993年12月份深圳维克斯公司的试音室中,记得当时把HL-5音箱从包装箱中取出时,感觉这款书架音箱的体积是那么的&硕大&啊!这款音箱的声音太迷人了!除了白天之外,每天晚上我几乎都是在试音室中听到后半夜2点左右才离开。当时只是觉得HARBETH的香港代理公司为其取曰&雨后初晴&这个中文译名真是太贴切了,它的声音与其译名可谓高度的符合。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不知有多少品牌型号的音箱又来到了这个世界,尤其是在特别讲求透明度与解析力的今天,很多音箱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HL-5,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总是娇枉过正,有得必有失,声音的厚度与韵味也随之失色不少。一句话,能在声音的透明度、解析力与韵味、厚度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点的音箱还少有超过HL-5的;也说明作为音响产品:透明度与韵味、解析力与厚度、大动态与耐听度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完美结合统一的技术问题。HL-5可以让您长时间坐在皇帝位上尽情享受近乎现场般透明逼真的音乐之美,所以说,我一直认为HL-5是最具性价比的经典之作,是懂得音乐欣赏和鉴赏者的首选音箱。 在事隔14年后的2007年3月,我再次与HL-5的&进化版本&&&超5(Super HL5)音箱以及其它几款型号的音箱进行了长时间、近距离、全面认真的接触,超5现在的音质如何?声音风格与过去的HL-5又有什么不同和变化呢?雨后初晴这个品牌的声音走向有什么延续或改变呢?为此我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深入研究,即便如此,仍觉得意犹未尽&&下面就步入本文的主题吧。
2007年杭州周先生
杭州周先生做音响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直接做雨后初晴的地区经销也有六、七年了。5月21日下午3点左右我与周先生通电话,询问交流有关雨后初晴音箱方面的一些问题,周先生说:雨后初晴好卖的产品型号为:超5(Super HL5)、M30(Monitor 30)、P3ES-2(HL-P3ES-2)这几款音箱。M20(Monitor 20)比P3ES-2的声音要好,主要体现在动态与场面更大、声音也更开阔,而且一开声就有一种&煲好了、非常甜美&的感觉。
2007年昆明崔先生
昆明崔先生做音响已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了,对音响文化有着非常独到的认知与见解,而且还从事录音工作。精通音乐及乐器,又是一位汽车发烧友,对红洒、服装、鞋类等都有着很精到的认识与研究。我对崔先生非常尊重,也经常感叹他&生不逢地&,如果换做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那些有人文背景的音响产品放在崔先生手上,销售量肯定会成倍增长的。在我看来,崔先生那里是在卖产品啊,他分明是在卖文化、卖品味,客户在买产品的同时,更多的时候是在&买&他所讲述的该产品的人文附加值。 6月25日上午11点我给崔先生通电话询问交流有关雨后初晴音箱的一些问题,崔先生说:超5/30周年签名版音箱是最好的;M30是生产资料,声音准确但不&媚&人;C7ES-2(HL Compact 7ES-2)的声音最美,是属于80年代传统英国声的风格,但线条、场面都比较小,艾仑 肖(雨后初晴设计师)曾想把此型号去掉不生产了,但因为有定单及客户认可,故才继续保留之;M20是后期制作使用的音箱,前期制作不太适用,因为喇叭太小了,而M30的8英寸单元就非常适合和完美了。
12月27日下午4点我又打电话,崔先生说:C7ES-3/30周年签名版音箱的声音非常好、极度自然,非常喜欢它,自己都想留一对玩玩。
2008年南京周先生
南京周先生既是一位资深的发烧友,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经销商,他的心血与精力几乎都用在了音响上,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在南京的音响市场上,他的经营场所面积是最大的,经营的音响产品大多是世界上的一线品牌。 1月21日下午2:10我与周先生通电话,就雨后初晴音箱的使用搭配情况进行交流,周先生说:丹麦王子(Densen)功放的气势虽有,但略微缺少汹涌澎湃的规模感。英国瑟顿(Sugden)功放与雨后初晴音箱的搭配不算太班配,什么都有,但气质上不是太相投。与雨后初晴音箱搭配最好的应该是美国乐林(Jeff Rowland)的前、后级,两者在气质上是最相投的。 2月14日4:50我再次与周先生通电话,周先生说:超5/30周年签名版与普通版音箱之间的声音差别只有5%~10%左右;C7ES-3/30周年签名版与普通版音箱之间的声音差别却有40%~45%左右。他最喜欢M30,其次为C7ES-3,接下来才是超5;超5高、低频两端的延伸好些,声音松些,但密度感要差些;M30主要是密度高、很耐听。 3月14日下午3点我又与周先生通话,周先生说:相对于M20,P3ES-2的声音要松一些,但M20的声音要更工整一些;整体来说,专业版(灰色箱体)的M20声音要更好一些,也更耐听。
2008年北京刘先生
北京刘先生是一位非常活跃的发烧友,在音响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目前使用丹麦王子(Densen)B-200前级、B-305后级,丹拿声学(Dunaudio Acoustics)M1.5音箱。 据我所知刘先生身边有使用HL-5ES音箱的,所以与刘先生通话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一下丹麦王子功放与HL-5ES音箱的搭配情况,并想听听刘先生对于这样的搭配是什么看法。 1月26日下午1:30我与刘先生通电话,先是询问丹麦王子功放的一些情况,刘先生说:B-150功放声音很好;前、后级与合并机声音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故障率挺高的,目前使用的这一套前、后级都出现过问题。 1月27日早上8点我给刘先生发手机短信,让他有机会使用丹麦王子功放搭配HL-5ES音箱,听听是什么情况?上午11点刘先生回短信说:丹麦王子功放推HL-5ES音箱非常好。晚上8点多我打电话给他,刘先生说:这个搭配声音非常好、很全面,是他听过的HL-5ES中声音表现最好的(据说这款HL-5ES音箱是最有味道的)。
2月12日晚上9:30我再次打电话,刘先生说:单端300B胆机的音色、味道都不错,但不够全面。老外都是使用大功率晶体机去推HL-5ES音箱的,但一定要选细致、透明的声音为上。丹麦王子功放推HL-5ES声音多少有点紧了,其它方面表现均不错,安静度非常高,这点好过胆机太多了。
2008年昆明崔先生
2月16日中午11:50我与昆明崔先生通电话,就雨后初晴音箱的使用搭配情况再次进行交流,崔先生说:玫瑰木的价格合7~8万元/立方米;樱桃木的价格则减半,所以说,使用玫瑰木皮制作的箱体其价格就要贵上很多,而雨后初晴30周年系列音箱包括:超5、M30、M20、C7ES-3音箱均是使用玫瑰木皮饰面的。 M20不错,声音的准确性很高,过去小看它了。C7ES-3是一款好箱、真棒,现进货了2对,已卖出去了1对,留下这1对不舍得卖了,留着自已用吧。超5/30周年签名版与普通版音箱的声音差别主要是在低频上,低频的质感与清晰度都提高了,更有了乐器往下延伸的神韵了,可以说是HL-5系列中其低频表现最好的,其它方面的变化不是太大。 &宽190mm、深160mm、高302mm&是书架小音箱箱体的最佳尺寸比例,雨后初晴设计师艾仑肖都承认这是一大设计&密决&。至今,全世界建立语言(声音)标准的国家就是英国BBC公司,没有第二家了,所以说,&BBC的声音&尤其是M系列的音箱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雨后初晴与思奔达(Spendor)都是立求让箱体的谐振与发声更像或更接近乐器发声原理的音箱,在音响界,这样的设计者与设计厂家是极其少见的,单是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这种类型的音箱是多么得弥足珍贵了。
2008年济南陈先生
在济南、在山东的音响圈及发烧友中,应该没有人不知晓陈先生的,足见他做音响的名气与影响力有多大了。陈先生主要做两声道的Hi-Fi音响,经营场所不是很大,经销的产品品牌与型号也不是很多,但均是精挑细选的音响精品。
2月19日下午1点我给陈先生通电话,就雨后初晴音箱的使用搭配情况与之进行交流,陈先生说:要是我自己在家使用,我会选择超5和P3ES-2这一大一小两对音箱,一对是不行的。超5听大型、全面的东西;P3ES-2主要是用来听人声。听人声,P3ES-2是最棒的,或许超5都不如它。M20比P3ES-2的分析力要高一些,但韵味就要差一些,听人声时没有P3ES-2感人;用P3ES-2听人声会显得更加甜美和晶莹剔透。C7ES-3的声音密度提高了,但却没有超5那么宽松、大气和自然。P3ES-2的高频没有C7ES-3好,但中频却是P3ES-2好。 百宝仕(Pathos)的贵族(Logos)合并机推超5的效果非常好,欧博M100S胆机(300B推挽机)推P3ES-2的效果也非常好,欧博R5.5胆机(单端并联300B)的声音没有M100S的美,推力也不如。百宝仕功放声音的透明度、分析力、推力都好过胆机,但声音多少嫌瘦了一些。
红木30周年签名版与普通版音箱的声音差别不大,或许是一种&炒作&吧。 2月21日上午11点再次给陈先生通电话,陈先生说:书架音箱售价在1万元左右比较合适或合理,再贵就没有价值了。现在自己家里就是使用P3ES-2音箱、欧博M100S 胆机、欧博2.3 CD机,这套组合的声音非常好,又有性价比,听人声非常甜美和通透。并再次强调说:自己使用时一定要选择一大一小两对音箱,大的超5用来听音乐;小的P3ES-2用来听人声。
2008年杭州周先生
2月20日下午2点我与周先生通话,周先生说:普通版的M20与P3ES-2的声音差别不大,但30周年签名版的M20声音要好上很多,音场更大。听邓丽君,P3ES-2会更加甜美一些,如用超5听时,有时中低频会显得太混浊了,但使用P3ES-2时就没有这个问题。
2008年杭州邵先生
杭州邵先生是一位在音响网站上非常活跃的发烧友,他的音乐软件收藏非常广泛和丰富,是一个玩音响听音乐都非常认真和投入的人。 2月20日晚上我与邵先生前后通4次电话进行交流,邵先生说:M30表现全面,低频密度高,但感情与味道就不如HL-5ES。我同时拥有过这两对音箱,并同场对比试听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留下了黑檀木版的HL-5ES音箱。 刚开始听贵族(ProAc)1SC(Response One SC)音箱时就会觉得HL-5ES没听头了,它的高频太漂亮了;但听过两、三个小时以后就会觉得它的高频太突出了,还是HL-5ES耐听。 音乐之旅功放的高频做得很漂亮,低频的控制力也不错,但中频不行,不如A-21SE好。前者声音软,后者声音暖。 3月16日晚上10:30邵先生来电话说:Jadis这款胆机(KT88推挽机)的声音非常华丽,活生感十足,擦弦质感非常强烈,声音非常美;但Jadis的声音个性太强了,与HL-5ES搭配时更像是在听Jadis的声音。听来听去,觉得还是瑟顿与雨后初晴最班配。 斯巴克A-300P合并机(300B推挽机)推LS 3/5A音箱的解析力很高,瑟顿A21a都不如,虽然推动力不算太够,但还是要好过A21a。A-300P听弦乐一流,A21a的意境好,A21SE则表现全面,听爵士乐一流。
2008年北京毛先生
毛先生在北京做音响已有很多年了,对各种品牌型号的音响器材都很了解,应该具有很丰富的实战搭配经验。3月12日上午与昨天下午我两次与毛先生通电话进行交流,毛先生说:M30的声音比较中性,与A21SE搭配最好;超5声音比较宽松、有情感,与A21a搭配最对味。P3ES-2与A21a的声音都较富情感一些;相对而言,M20与A21SE的声音都比较中性一些。个人最喜欢超5的声音,像是与您在交流,很有感情。 5月17日下午4:30我打电话给毛先生,毛说:A21a与A21SE的信噪比差不多,但后者的推力与低频表现要好很多,但味道却不如前者。新、旧款A21a 声音差不多,稍微觉得新款的A21a Series Two推力还会更大一些,推P3ES-2不错,在不大的房间使用,声音非常舒服,主要是两者的味道与声底都是一样的。个人更喜欢老款的A21a,手动(音量控制钮)的感觉非常好。
2008年长春于先生
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长春市的音响市场并不好做,与南方的城市相比,内地北方的文化消费真的要清淡很多,十多年了,于先生还是坚持下来了,真的不容易!
3月17日上午10:46我打电话给于先生交流雨后初晴音箱的使用搭配情况,于先生说:斯巴克胆机推雨后初晴音箱应该比瑟顿功放更有味道和韵味,我更喜欢用胆机推出来的味道,但瑟顿要更全面一些。 下午3:30于先生在电话中说:斯巴克A200P比A300P的声音厚,但是用A200P推雨后初晴音箱不太合适,声音会有太过浓郁的感觉。如果讲最佳搭配,斯巴克的单端300B推P3ES-2声音最合适,9084D推超5最好。
4月19日我问于先生:如果您自己在家使用,您会选择哪款音箱以及选择的理由?于先生说:M30吧,其特点是,密度高、细腻、饱满,听着舒服。
6月30日中午给于先生打电话,于说:其实使用单端300B推超5足矣!声音非常美,在这方面,同价位的进口功放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2008年广州骆先生
与杭州的邵先生一样,广州的骆先生也是一个悟性很高的发烧友,玩音响的时间不算太长,算不上&资深的发烧友&,但对音响的认识和理解都非常精辟和到位,具有较高的驾驭音响的能力。同时,邵先生与骆先生又都是一等一的摄影发烧友,尤其是骆先生拍摄的音响展照片我非常欣赏,是少有的能把音响器材的&意境&给展现出来的摄影作品。 骆先生曾经在自己的家里对超5普通版与30周年签名版音箱进行过现场对比试听,10月10日下午2:33骆先生回复我说:超5/30周年签名版音箱的灵敏度感觉比普通版要低一点,听感上更为内敛一点,但总体风格不变。 现在感觉普通版还是比较正宗的雨后初晴声音,30周年签名版似乎多了一点音染,少了一点真实&&但却相对比较讨好耳朵。还有普通版的木皮(樱桃木)具有&官方色彩&。 超5/30周年签名版的高频稍比普通版的要暗,毛刺少一点(不知道是内部用线换上了无氧铜线的功效,还是分频器做了&手脚&&&)中低频段比较扎实,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还有做工似乎要好上一点,还有多了一个铭牌。
2008年网上摘录
摘录一:&我曾经很喜欢雨后初晴的音箱,也曾经短时间拥有过超5,刚好同小区的朋友有M30,所以对M30和超5很认真的对比过,现在印象最深的是:M30对音乐刻画的深刻程度是超5所无法比拟的,超5重放的音乐比M30宽松,但对音乐的刻画总让人感觉轻描淡写,后来了解是单元的特性原因,最后还是没留下超5(当然原因很多)。不过就功放搭配而言,M30要苛刻的多,M30确实不好搞,它的中低单元推好了气势磅礴,推不好了有气无力的,再加上高频较暗。&
摘录二:&今天在朋友家听了一下瑟顿推M30,声音密度感好、动态不错,放交响乐层次感很好,很多方面强于超5,但是感觉听得时间长了没有继续想听的意思,声音的耐听度不如超5以及我的HL-5ES。看来当初艾仑 肖(雨后初晴设计师)开发雨后初晴的两个系列&&HL系列和M系列确实走的是不同风格的路线,M系列监听味道足些,HL系列听感更好些。& &同感!我就是在超5 和 M30之间反复比较后才上的超5,超5播放音乐是在向你诉说,而M30是在同你谈话。&诉说&是带着感情的,&谈话&是客观的、直白的。台湾《音响论坛》总编刘汉盛认为Harbeth的HL-5系列中声音表现最好的是HL-5ES版,新出的Super HL-5(超5)除了在高、低频延伸方面胜出外,声音的厚度与韵味均不及HL-5ES。&
与上面各方人士的电话交流,每次通话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长达一、两个小时之久,其目的就是想籍此了解和找出各方人士对于雨后初晴音箱的一个&共性&认知。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雨后初晴每一款型号的音箱都有着独特的声音特点,也都有着各自的追捧者和爱用者。令人惊讶的是,那些爱用者对于所追捧产品的声音特点都有着近乎一致的认知和感受,比如,超5的声音宽松大气且极富情感;M30的声音细腻饱满且密度高;M20的声音准确耐听;P3ES-2的声音甜美通透;等等。或许这正是雨后初晴音箱能如此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吧。也说明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发烧友来说,听音感受就像技术测试一样,也可以达到高度的一致。
历史上公认排名前80的收音头
1 PLUS: -C- Accuphase T-109V - Very natural sound, good bass. Pinpoint imaging. Lifelike, three-dimensional sound, smooth extended highs. 1加,金嗓子T-109V:非常自然的声音,低音很劲,精确的成像,逼真的三维声场,高频延 伸非常润滑。 1: -C- Kenwood L-02T - Most natural sound, good bass. Pinpoint imaging. Lifelike, three-dimensional sound. 1 建伍的L-02T,最最真实自然的声音,低频劲,结像非常精确,逼真的三维声场。 2: -C- Sansui TU-919 - The prince who could be king. 2 山水的TU-919,最有希望成为帝王的王子。 3: -C- Sansui TU-X1 - Very good sound top to bottom. Big soundstage, three- dimensional. Very slight diffuse sound. 3 山水的TU-X1,全频段的声音表现都很好,非常宽的三维声场,但是有轻微的漫射声。 4: -C- Audiolab 8000T - Good bass, natural but diffuse sound, sweet extended highs. 4 AUDIOLAB的8000T,低音劲且自然,但是有些漫射声,高频延伸得很甜。 5: -C- Philips AH6731 - A very natural, neutral sound. Stereo separation best with a good signal. 5 飞利浦的AH6731 非常非常自然得声音,在较好的接受信号时立体声的分离度无与伦比。 6: -C- Revox B760 - Great bass, lifelike midrange and extended highs. 6 Revox B760,低音很棒,逼真的三维空间,高频延伸很好。 7: -M- Kenwood KT-5020 - Great bass and midrange and extended, sweet treble. Again, why pay more? 7 建伍的KT5020,巨好的低频和中频延伸,高音甜。超值? 8: -M- Kenwood KT-990D - Smooth, clean sound that always pleased. Why pay more? 8 建伍的KT-990D,顺滑、干净的声音,让人听上去非常愉悦。超值? 9: -M- Meridian Model 104 - Excellent, natural sound, good bass, no to DX games. 9 Meridian Model 104,非常优秀自然的声音,低频表现好,但不适合玩远程。 10: -M- Meridian Model 504 - Good bass, excellent midrange with smooth, just- right highs. 10 Meridian Model 504,低音表现出色,中频表现非常出色,而且更为顺滑。 11: -M- Kenwood L-1000T - Good bass, punchy midrange, sweet extended highs. 11 建伍的L-1000T,低音劲,中频突出,高频延伸得很甜。 12: -M- Sansui TU-X701 - Great-sounding midrange, bass OK, softer highs next to the L-02T. 12 山水的TU-X701,中频非常通透,低音也很好,高音甚至比L-02T更软更甜。 13: -M- Luxman T-117 - Very good-sounding tuner. No real faults, top to bottom. Not as three-dimensional as the L-02T and gives up some bass richness. 13 力士的T-117,非常好声的收音头,从高频到低频几乎没有缺憾,三维声场不如建伍的 L-02T,而且也放弃了一些低频的浓郁度。 14: -M- Sansui TU-717 - Good bass and midrange with nice "depth" to the soundstage. More forward than the L-02T. 14 山水的TU-717,低频劲,中频饱满而富有漂亮的&深度&,可以表现较好的声场,其风 格更加倾向于建伍的L-02T。 15: -M- B&K TS-108 - Very nice midrange, good bass and nice, extended highs. 15 B&K TS-108,非常华丽的中频,低音劲,高音延伸好。 16: -M- Technics ST-9038 - Very good bass, nice midrange, smooth treble. 16 松下的ST-9038,低频劲暴,中频准确,高频甜滑。 17: -M- Magnum Dynalab MD-108 - Bass OK, very good imaging and realistic midrange, extended but forward highs. 17 密林的MD108,低音好,非常好的结像度,真实的中频,高音延伸好但是就是有点前 冲。 18: -M- Kenwood KT-917 - Good bass, midrange and treble. A very pleasant sound but more one-dimensional when placed next to the L-02T. 18 建伍的KT-917,高中低频表现都很好,听感让人愉悦,但是和L02T比较三维就不突出 了,好像变成了单维。 19: -M- Sansui TU-S9 - Smooth, natural sound. A budget bargain. 19 山水的TU-S9,甜滑自然的声音,而且价廉。 20: -M- Kenwood KT-1100 - Quite tuneful, but flatter soundstage than the L-02T. 20 建伍的KT-1100,音调十分的谐美,但是和L-02T比声场方面就显得有些扁平了。 21: -M- McIntosh MR 80 - Good bass, lively midrange and pleasant highs. More one-dimensional than the L-02T. 21 麦景图的MR80,低音好,中音活泼,高音让人愉悦,和建伍的L-02T比,三维感就比较 单一了。 22: -M- Sanyo Plus T35 - Good bass, laidback midrange and extended, pleasant highs. 22 三洋的T35,低音好,中音有些散,高音让人愉悦。 23: -M- Technics ST-G7 - Very nice bass, articulate midrange, forward but nice upper range. 23 松下的ST-G7,低音非常好,中频清晰,有点前冲,但是高音华丽。 24: -M- Pioneer F-99X - Follows behind the big bass dogs but the midrange and treble are where it's at. Sweet, clean, quiet and to be copied. 24 先锋的F-99X, 跟随着大低音狗(不解,??)但是中高音还是甜美干净安静。 25: -M- Kenwood KT-3300D - Very good bass, slightly diffuse light mids and pleasant extended highs. A laidback, nice listen. 25 建伍的KT3300D,低音好,中音有些轻微的漫射声,高音延伸得很好,让人愉悦,松散 得声音听感很好。 26: -M- Pioneer F-90 - Great sonics with a slightly lighter sonic presentation than the top dogs. Upper midrange and treble are top-notch. 26先锋得F-90,非常好声的机器,声音有些偏亮,中音的上限和高音的衔接不是很好,有 缺口。 27: -M- Sansui TU-D99X - Good bass. Bass, midrange and treble work well together for a balanced sound. 27 山水的TU-D99X,高中低表现的很好,非常平衡的一台机器。 28: -M- Sony ST-J88B - Good bass, pleasing midrange, slightly forward and sweet treble. 28 索尼的ST-J88B 低音好,中频很讨人喜欢,高音甜但是前冲。 29: -M- Restek Metric - Excellent imaging, bass and highs. Midrange gave up some to other tuners. 29 Restek Metric 优秀的结像和高低频。相对于其他的收音头中频有些损失。 30: -M- Perreaux TU-3 - Nice balanced sound. Gives up some richness and dynamics to the L-02T. 30 Perreaux TU-3 平衡度很好,相对于建伍的L-02T损失了一些细节和动态。 31: -M- Magnum Dynalab FT-101 - Good all-around sound, treble very slightly forward. 31 密林的FT-101 全频表现很好,高音有些前冲。 32: -M- Kenwood L-07TII - Good all-around sound but loses some inner detail. 32 建伍的L-07T II,全频表现很好,但是缺乏一些内在细节。 33: -M- Accuphase T-109 - Great bass, dry midrange, pleasant but slightly forward treble. 33 金嗓子的T-109 低音好,中频有些干,高音很讨人喜欢但是有些前冲。 34: -M- Magnum Dynalab FT-101A Etude - A good, balanced sound, but slightly dry. 34 密林的FT101A练习曲,很平衡的声音,略微有些干。 35: -M- Technics ST-8077 - Good bass, midrange OK. Nice treble presentation. 35 松下的ST-8077,低频好,中频也不错,高音很华丽。 36: -M- Technics ST-8080 - Good bass, good midrange, forward highs but not unpleasant. 36 松下的ST-8080,中、低音都很好,高频有些前冲但也不讨人嫌。 37: -M- Nikko Gamma V - Very good bass, good imaging, treble forward but not unpleasant. 37 日光伽马V(没听过这牌子),低音很好,很好的结像度,高频前倾但不讨人嫌。 38: -M- Kenwood KT-8300 - Good bass and dynamics, with a slightly forward upper midrange and treble. 38 建伍的KT8300,低音好且富有动态,中频上限和高频略微有些前冲。 39: -M- Onkyo T-4500 - Slightly lighter but a pleasing sound. Neutral, top to bottom, with nice highs. 39 安桥的T-4500 有些亮但还是让人愉悦的声音,从头到尾都很自然,高音甜美。 40: -M- Onkyo T-9090II - Pleasant sound, good bass, but not as dynamic as some tuners. Great DX machine. 40 安桥的T-9090 II 令人愉悦的声音,低频好,但是动态不如其他一些收音头,但是远程 接收是大大的好!! 41: -M- NAD 4155 - Good, punchy bass. Light, articulate mids with well-mated highs. 41 NAD 4155 强有力的低频,亮而清晰的中频和高频相得益彰。 42: -M- Pioneer F-91 - Very good bass punch and control, articulate midrange with forward highs. May be a good tuner for a large room. 42 先锋的F-91 强有力的低频而且控制力好,清晰的中频,高音前倾,但对大房间来说可 能是台不错的收音头哦! 43: -M- Pioneer TX-9800 - Rich bass presentation. Good midrange with a treble slightly forward that took away from the total picture. 43 先锋的TX-9800,丰富的低频,漂亮的中频,高音有些前冲好像从整幅画面中突出来一 样。 44: -M- Tandberg 3011A - Good bass, midrange a little light, sweet treble. Very good imaging. 44 TANDBERG 3011A ,低频好,中频有些亮,高音甜,成像很好。 45: -M- Sansui TU-417 - A most pleasant sound, bottom to top. Needs good signals. 45 山水的TU-417 彻头彻尾是最令人愉悦的声音,前提必须要好的信号。 46: -M- Carver TX-11b - Punchy bass, clean highs and treble. 46 卡佛(没听过)TX-11B,强劲的低音,干净的高音。 47: -M- Sumo Charlie - Punchy bass, good midrange, slightly rolled-off treble. Sumo Charlie 强劲的低音,很好的中频,高频略微有些收敛。 48: -M- Revox B260 - Rich bass and lower midrange. Good imaging. Three- dimensional. The highs are a little too much for my personal taste. The high rating reflects its other positive sound qualities. 48 Revox B260 丰富的低音,中频有些衰减,很好的结像度,三维突出,高音有些太讨好 我个人的口味了,高级别的反应了它正确的声音质量。 49: -M- Yamaha CT-7000 - Warm-sounding bass, pleasant midrange and highs. Highs a little rolled-off. 49 雅马哈的CT-7000 温暖的低频,令人愉悦的中高频,高频有些收敛。 50: -M- Sequerra Model 1 - Harmonically rich bass and lower midrange. Very seductive, but if you want accuracy, shop elsewhere. 50 Sequerra Model 1 和谐而丰富的低频,较低的中频,非常诱人,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精 确度,你还是另谋好机吧。 51: -M- Magnum Dynalab FT-11 "NEW" - Good sound, natural midrange, treble nice, loose bass. 51 密林的FT-11新版,好声机,自然的中频,华丽的高频,松散慵懒的低频。 52: -M- Onkyo T-4310R - Pleasant, inoffensive sound, good imaging. Good digital DXing tuner. 52 安桥的T-4310R 愉悦而不讨人嫌的声音表现,结像度好,非常好的数调远程接受机。 53. -M- Magnum Dynalab FT-101A - Pleasant light, airy sound. Lacks bass dynamics. 53 密林的FT-101A 轻快愉悦而富有空气感的声音,缺乏低频动态。 54: -M- Realistic TM-1001 - Sweet treble, pleasant mids, but the bass is not as full and dynamic as the big dogs. 54 Realistic TM-1001 甜美的高音,令人愉快的中频,但是低音和大狗们(比较烧包的机 器)比缺乏全面和动态。 55: -M- Yamaha T-2 - Very pleasant and listenable. This may be the cutoff tuner between the keepers and the also-rans. 55 雅马哈的T-2,非常令人愉悦和具有可听性,
56: Revox B261 - Punchy bass, pleasant enough but slightly forward mids and highs. 56 Revox B261 强劲的低音,非常令人愉悦的但是微微向前倾的中高音。 57: Pioneer TX-9500II - Clean, articulate sound. Lighter sonic presentation against the L-02T. 57 先锋的TX-9500Ⅱ 干净而清爽的声音表现,相对于建伍的L-02T声音表现较亮。 58: SAE Mark VI - Inoffensive sound, good background music. A mini-Sequerra. 58 SAE Mark VI(没听过)不讨人嫌的声音,较好背景音乐表现。 59: Denon TU-850 - Good sound, midrange just right, treble sweet, slightly bass-shy. 59 天龙的TU-850 好声机,恰如其分的中频表现,高音甜美,低频有些放不开。 60: Sansui TU-217 - Good sound when reception is strong. 60 山水TU-217 当接收型号强劲是是部好声机。 61: Kenwood L-01T - Good sound, midrange slightly forward, good bass. 61 建伍的L-01T 好声机,中频稍稍前倾,低音表现好 62: Phase Linear Model 5000 Series Two - Bass-shy, pleasant midrange and treble. 62 Phase Linear Model 5000 Series Two 低音有点放不开,中高音令人愉悦。 63: Magnum Dynalab FT-11 "OLD" - Good bass, dry midrange, treble OK. 63 密林 FT-11 &老版&,低音好,中频干,高音好! 64: Quad FM4 - Very nice midrange, good resolution, extended treble, rolled off bass. 64 国都 FM4,非常华丽的中频,很好的解析力,高频延伸好,低频比较收敛。 65: Technics ST-9030 - Inoffensive but bland. 65 松下ST-9030 不讨人嫌,但是缺少激情。 66: Naim NAT 01 - Bass OK, midrange OK, treble sweet. 66 Naim NAT 01,低音OK,中音也OK,高音甜。 67: Luxman T-115 - Good bass, midrange OK, treble slightly forward. 67 力士T-115 高音表现好,中音也不错,高音有些前倾。 68: Nakamichi ST-7 - Muffled bass, forward midrange, highs soft and inoffensive. 68 中道ST-7 低音有些压抑(蒙),中频前冲,高频软不讨人嫌。 69: Marantz 2130 - OK bass, midrange and treble forward and "light" sounding. 69 马兰士2130 低音不错,中频和高频前倾,属亮声机。 70: McIntosh MR 78 - Good bass, slightly electronic sound. 70 麦景图MR78,低频好,有轻微的电子声。 71: Fanfare FT-1A - Best through the low-output jacks, clean but bright midrange, lacks bass power. 71 Fanfare FT-1A 通过低输出端子表现最佳,干净但过于明亮的中频,缺乏低频力度。 72: Kenwood KT-7500 - Flat soundstage, better sound can be found. One-note bass. More boring than unpleasant in a long listening session. 72 建伍的KT-7500 平坦的声场,但可以找到较好的声音表现,单音符低频,在较长时间聆 听后感觉烦躁。 73: Kyocera T-910 - Pleasant sound, but what's that ringing in my ears? 73 京磁 T-910,欢乐的声音表现,但是总有铃声在我耳边萦绕的感觉(我把它翻成肯定 句) 74: SAE 8000 - Not irritating but not involving, either. Too much background noise. 74 SAE 8000 既不恼人也不喜人,但总是有太多的背景噪音。 75: Kenwood KT-815 - Bass thin, treble forward. It cries out for a new audio stage. 75 建伍的KT-815 低频太瘦,高频前倾,这突出了新的声场。 76: Denon TU-600 - Good sound, but not recommended because of reception problems. 76 天龙的TU-600 好声机,由于接收问题而不被人推荐。 Yamaha T-2 Yamaha T-70&
格林卡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杰基耶夫指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
肖斯塔科维奇 Op. 96 Festive Overture (1954) (普雷特涅夫指挥)
小提琴大师经典视频,Sarah Chang,Vitali Chaconne
大号独奏《查尔达斯舞曲》
【Edwin】快闪不一定是舞蹈!丹麦哥本哈根中央火车站管弦乐古典音乐快闪世界名曲---波莱罗舞曲!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机低频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