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业行业分析怎么杜绝轴承进水

防止轴承紧定套与转轴间磨损的方法--《纸和造纸》1990年01期
防止轴承紧定套与转轴间磨损的方法
【摘要】:正 转轴磨损,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机械故障,特别是在庞大笨重的胶辊、石辊、圆网笼等两端带紧定套的滚动轴承,在维修中更难于处理。产生这类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1、滚动轴承紧定套与转轴的配合公差不符。2、紧定套与滚动轴承的锥度配合接触面不均。3、紧定套与滚动轴承在装配中的紧度不适。4、滚动轴承缺油、润滑脂变质硬化等。维修处理方法通常采用:1、堆焊复原法。其结果:堆焊过程中容易造成转轴变形,尤其是磨损位于中间,如果堆焊后退火处理不当,还会导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转轴磨损,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机械故津,特别是在庞大笨重的胶棍、石棍、圆网笼等两端带紧定套的滚动轴承,在维修中更难于处理。 产生这类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1、滚动轴承紧定套与转轴的配合公差不井。2、紧定套与滚动轴承的锥度配合接触面不均。3、紧定套与滚动轴承在装配中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松鹤;;[J];渔业现代化;1993年02期
刘小成;孙健;;[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6期
罗永顺;李玉忠;;[J];轴承;2007年08期
宋京伟;梅秀庄;郭云;;[J];轴承;2005年12期
谢燮揆;[J];机械工程材料;1984年03期
赵文功,管继生,李永泉;[J];铁道车辆;1986年01期
H.K.Lor?A.K韩才元;;[J];国外内燃机车;1986年11期
姚松官;孟起;;[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李成刚,余俊,陈继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张全;[J];造船技术;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惠群;闻邦椿;王德友;杨积东;;[A];2003大型发电机组振动和转子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冯明时;胥永刚;马海龙;高立新;;[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张鹏;;[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朱泉;;[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苏钢;姚成宝;;[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李健宝;彭涛;;[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张俊杰;;[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刘健海;温诗铸;;[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蔡素然;李国仁;邵凤常;;[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谢荣华;罗贵火;;[A];第八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范增军;[N];中国汽车报;2004年
;[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洛阳轴承研究所总工程师
杨晓蔚;[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周俊 宋爱华;[N];中国质量报;2010年
刘伊婷;[N];中国质量报;2008年
郭志坚;[N];中国工业报;2008年
杨一;[N];中国建材报;2007年
本报特约记者
孙烈根;[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机 讯;[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绍江;[D];重庆大学;2012年
涂文兵;[D];重庆大学;2012年
陈仁祥;[D];重庆大学;2012年
刘永斌;[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吴昊;[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周宇;[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潘玉娜;[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冯栋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隋文涛;[D];山东大学;2011年
唐云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浩;[D];中南大学;2010年
肖洁;[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黄辉;[D];中北大学;2010年
赵长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梁志红;[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马金山;[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袁方;[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杜秋华;[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李少军;[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潘娟娟;[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全国服务热线:<font color="#FF6-6629
热门轴承关键词搜索:
当前位置: &
哈轴集团资讯
哈尔滨轴承集团济南销售有限公司
400热线:400-086-6629
公司电话:6
公司传真:6
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188-1号
全国服务热线:400-086-6629网址:
电话:6 传真:6
轴承购买咨询轴承批发咨询轴承售后咨询
轴承咨询热线 :
400-086-6629造纸企业的用电安全管理
&#9678;赵云云(华中科技大学)
造纸生产企业电气设备多,分布面广;供电系统比较复杂:既有高压又有低压、既有直流又有交流;电线、电缆几乎遍布每一个生产岗位,每一个工作人员天天都与“电”在打交道。因此,发生电气伤害和灾害事故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由于生产所产生的高温加速了电气设备绝缘的老化,许多腐蚀性介质造成电气绝缘的损坏,潮湿的环境使电气设备绝缘电阻降低而发生漏电等,增大了人体触电的危险性、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几率。一旦发生电气安全事故,将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经济财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1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1.1
违反操作规程
安全距离不够&&&
为避免触电,各等级电压均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如果少于这个距离,就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发生。因安全距离不够而导致的触电伤害事故常见于6kV以上的高压系统。如工作人员在对部分停电的设备进行检修时,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造成设备短路及人员触电;非电气工作人员在变电所工作时,所携带物品(如架杆、梯子等)距离高压线路或母排太近,引起放电造成触电等。
1.1.2 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是导致触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类事故在造纸企业中屡见不鲜。国家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严禁带电作业。但有些电工为图省事,抱有侥幸心理或盲目自信,在检修电气设施时不采取停电措施,也不具备其它必要的安全条件,违章工作,造成触电、短路或高处坠落。
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企业员工的工作服、绝缘鞋、绝缘靴、绝缘手套等不按规定着装的相当普遍,特别是夏季天气比较湿热,这种现象更加严重。遇到危险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特别是跨步电压触电。即当架空线路一相断落碰地或绝缘损坏造成一相接地时,尤其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或水中,都会产生以接地点为中心向远处扩散的电位,越靠近接地点,电位越高,此时人靠近接地点就会产生很高的跨步电压,跨步越大,电压就越高,危险就越大。
1.2 电气系统故障
虽然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外壳间是绝缘的,但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在严重潮湿、腐蚀性气体侵蚀、高温、有导电尘埃环境(俗称危险用电环境)中,电气的绝缘比正常用电环境易受到破坏而形成泄漏电(简称漏电),可以分为相间和相地间两类。存在漏电故障时,除了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耗电量增加外,随着漏电程度的加深,会出现类似过载和短路的现象,如熔体经常烧断、保护装置易动作及导线和设备过热等。一般来说,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电气电导元件对机壳的电阻大于0.5Ω时,对人和设备没有危害。当绝缘电阻较差时,接触会有麻木感觉;当绝缘电阻很差时,对人身有危险。引起漏电的主要原因有:线路和设备的绝缘老化或损坏;电气的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恢复的绝缘层不符合要求。
1.2.2 错误接零
保护接零在380/220V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零线连接起来。保护接零属于“过电流”保护范畴。采用保护接零时切记应使用电器的保护零线并接到零干线上,否则,设备漏电时不能切断电源消除危险。但这点恰恰容易为许多用电者所忽视,特别是在临时用电或短期作业时,错误接零。除了容易出现一些电气的错误接零外,还容易出现一些常用电气设备,如电焊机、电风扇配电箱等的虚接或假接零线现象,这样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1.2.3 保险选择不正确
电气设备有了保护接零后,一旦相线碰连设备外壳,即形成单相短路。单相短路电流使过电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电源。保护接零中缩短故障时间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关键,它决定于保护装置的类型和短路电流的大小。保护装置通常是熔断器和自动开关,按照规定选择熔断器作保护时,其单相短路电流不得小于其熔件额定电流的4倍;选用脱扣器(或继电器)作保护时,其单相短路电流不得小于其换算到一次测的动作电流的1.5倍;自动开关作保护,单相短路电流不得小于瞬时动作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一些企业保险选择不当,造成故障时间过长或线路先行损坏而保护装置尚未动作,引起触电死亡及设备烧毁事故。
1.3 施工和接线不规范
穿线管不接地&&&
电路走线和施工中,无论明敷或暗设的穿线管,要求都必须可靠接地。但有些企业走线和施工不规范,为省事穿线管不接地,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场所,如澡塘、泵房、地下室等,当这些场所的管内电线发生破皮损伤时,电流就会通过穿线管、墙壁直至传到地面,使这些地方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单相三孔插座接错线&&&
单相三孔插座的保护接零柱头是专门用于连接用电设备外壳的。它在系统中是一个独立的接地系统。但在许多企业的大部分场所却没有按规范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从而使三孔插座的保护接零形同虚设。在施工中,一些水平较低的电工就有可能将相线接在插座的保护接零柱头上,初次送电并不能引起事故,但当用电设备与之相连时,就会使设备外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
1.3.3 导线连接不规范
按规定,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导线与导线连接都必须采用接线鼻子或接续管,而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为图省事,在进行导线与设备连接时把多股导线剥掉绝缘后直接与开关或用电设备等接线柱连在一起,这样,当负荷达到一定值时,连接部位开始发热、氧化,时间一长便会烧坏设备甚至发生火灾。特别是在进行导线与导线连接时采用码股的方法,容易致使零线烧断,造成用电设备烧坏或人身伤害事故。
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2.1
电火花及电弧&&&
一般电火花温度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可高达;。因此,它们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危险的火源。电火花可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两类。
2.2 过度发热
产生危险温度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电气设备运行时总是要发热的,电流通过导体时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其大小为
这部分电能使导体发热,温度升高。电流通路中电阻R越大,时间t越长,则导体发出的热量越多,一旦到达危险温度,在一定条件下即可能引起火灾。电气设备过度发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过载。是指电气设备或导线的电流超过了其额定值。过载后电流增加,时间一长,就会引起电气设备过热。
(2)短路。是电气设备最严重的一种故障状态,电力网中的火灾大都是由短路所引起的,短路后,线路中的电流增大为正常时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使温度急剧上升,如果到达周围可燃物的引燃温度,即可引发火灾。
(3)接触与散热不良。主要发生在导体连接处,例如固定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表面污损都会增加绝缘电阻而导致接头过热。可拆卸的电气接头因振动或由于热的作用,使连接处发生松动,也会导致接头过热。各种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时都会有一定的通风和散热装置,如果这些设施出现故障,也会导致线路和设备过热。
(4)漏电。电气线路或设备绝缘损伤后,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漏电,漏电电流一般不大,不能使线路熔丝动作,因此也不易被发觉。当漏电电流比较均匀地分布时,火灾危险性不大;但当漏电电流集中在某一点时,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局部发热,而引起火灾。
烘烤与摩擦&&&
电热器具(如小电炉、电熨斗等)、照明用灯泡在正常发热状态下,就相当于一个火源或高温热源,若安装、使用不当,均能引起火灾。例如白炽灯泡表面温度随功率增大而增大,当200W灯泡紧贴纸张时,十几分钟就可将纸张点燃。如果选用的灯泡功率过大,与易燃物距离太近,散热不好,都可能引起火灾;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型电气设备,轴承出现润滑不良、干枯产生干磨发热或虽润滑正常,但出现高速旋转时,也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3 预防措施3.1
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导因素,要运用教育与法制相结合的手段规范人们的安全行为,预防、控制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首先,企业要根据安全用电的客观要求,建立健全用电安全法规,使人们的用电行为有章可循。其次,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电气安全技术知识,认真学习和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用电章程。最后,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和监督,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制度的实施,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生产安全,比如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操作规程和停电措施等;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奖惩严明。
3.2 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企业员工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杜绝违章操作。从事电气作业的人员必须按要求配备配齐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时按规定佩带。如作业时佩戴安全帽、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高压作业中,还要配备绝缘棒、高压验电笔、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正确使用绝缘品和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定期试验,使之保持绝缘性能。根据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等因素选用不同的电压等级,以减少触电死亡事故的发生。
选用防爆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特别是正常运行时易发生火花的设备,应尽量布置在危险性较小或非爆炸性环境中。火灾危险环境中的表面温度较高的设备,应远离可燃物。火灾危险环境下不宜使用电热器具,非用不可时应用非燃烧材料进行隔离。在易爆环境中应选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可在建筑上采取措施,把爆炸性环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如采用隔墙法等。(1)防爆电器必须具有EX防爆标志和标明防爆设备的类别、级别、组别的铭牌和防爆合格证号。防爆面经清洗后应涂磷化膏、电力复合脂或防锈油,禁止涂漆。电器内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相应电压等级的安全规定,外壳无损伤、裂纹,弹簧垫圈齐全,坚固螺栓完整,接地完好。(2)电缆与防爆电气设备的接线,应在电缆用弹性密封圈挤紧后,再拧紧固定电缆的螺栓。在室外的防爆电器,对于电缆保护管的管口应严密封堵。(3)爆炸性坏境中的电气设备的外壳、金属构架、电缆金属护套等非带电的裸露部分均应可靠接地。(4)电气线路应尽量在爆炸性危险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
按规范安装配置辅助设施&&&&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的瓦斯、烟气、蒸汽、液体及其它有害介质中,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烘烤的场所,如果无法避免,须做特殊防护处理;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漏电开关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电气设备(含插座);配电箱、开关箱中的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时间应小于0.ls;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ls。
保持良好的通风&&&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通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通风装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从而降低环境的危险等级。通风系统应用非燃烧性材料制作,结构应坚固,连接应紧密。通风系统内不应有阻碍气流的死角。电气设备应与通风系统联锁,运行前必须先通风,通过的气流量不小于该系统容积的5倍时才能接通电气设备之电源。进入电气设备和通风系统内的气体不应含有爆炸危险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爆炸危险环境内的事故排风用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设在事故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地方。
屏护和保证安全距离&&&
屏护措施主要应用于电气设备不便绝缘或绝缘不足的场合,如用遮栏、护罩、护盖、箱盒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减少人员直接接触的可能性,从而防止触电事故发生。为了防止人身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工具或其他物体碰撞和接近带电体,以及防止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等,在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均应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由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及安装方式等因素决定。
保护接地与接零&&&
保证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是防范触电事故的重要手段。保证绝缘性能就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使之不能对人体产生威胁,但要注意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与设备的电压、载流量、周围环境、运行条件相符合。同时要做好电气设备、线路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试验工作,防止绝缘老化、损坏,以保证绝缘性能。保护接地就是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结构用金属导线与大地紧密的连接起来,其作用是通过接地把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触电事故。
防雷与接地防爆&&&
雷电是引发触电、火灾及电气爆炸等事故的主要诱因。大型、敞开式或在易爆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必须在机体或其建筑物上安装防雷、避雷装置,并采取接地防爆措施。(1)接闪器(避雷针、环、线)一般可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长度、截面积、厚度应符合安全规定。(2)接地装置在腐蚀性较强的区域内,应采取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3)防爆区建筑物内的所有大型金属设备、构件、线路应与防雷系统紧密连接,不得有放电间隙。(4)避雷器的电压与安装点的电压等级相同,放电记数器密封良好。(5)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规定。
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防护警示牌&&&
漏电保护是在低压电网中发生电气设备、线路漏电或触电时,可以立即发出警报信号并迅速自动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中,要按规定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在低压电气作业中要严禁带电作业。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警示,如局部停电作业时要做好相邻高压带电体的安全防护,可用绝缘板隔离带电体或设置警示标志;施工中有高压线通过时,要将线路封闭起来,防止物体特别是金属物触及线路导致事故发生。在停电作业中,必须按规定在作业前进行验电,确认无误并做好接地后方可作业。
4 电气火灾的施救4.1
触电危险和断电
发现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有时,为了争取灭火时间,防止火灾扩大,来不及断电;或因灭火、生产等需要,不能断电,则需要带电灭火。带电灭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应按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用水枪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
充油电气设备的灭火&&&
充油电气设备的油,其闪点多在130~140&#8451;之间,有较大的危险性。如果只在该设备外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火势较大,应切断电源。如油箱破坏,喷油燃烧,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有事故储油坑的应设法将油放进储油坑,坑内和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扑灭。发电机和电动机等起火时,为防止轴和轴承变形,可令其慢慢转动,用喷雾水灭火,并使其均匀冷却;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但不宜用干粉、砂子或泥土灭火,以免损伤电气设备的绝缘。
4.3 电气灾害危险源辨识
所谓危险源,是指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与能量。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的存在并确定其危险等级的过程。因此,电气火灾爆炸危险源的辨识,对预防电气火灾爆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气火灾爆炸危险的防护原理从根本上来说是消除火灾爆炸危险发生的条件,控制点就是根据危险物质级别和组别以及危险场所的判断与区域划分,选择防爆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因此对电气火灾爆炸危险源的辨识就是辨识是否正确划分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级别和组别;是否正确判断火灾爆炸危险场所进行危险场所区域划分;是否正确选择合理的电气设备和线路。
触电和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往往都是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的重大事故,因此,造纸生产企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安全用电,预防和控制触电和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察队伍;其次,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思想认识;第三,加强监督检查,做好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检查,把常规安全生产检查与突击检查结合起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用电。目前,造纸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在迅速扩大,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企业应高度重视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认真作好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完善各种电气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避免因电气装置的不正常状态引起事故的发生。
&&&&&&&&&&&&&&&&
本文选自《中华纸业》2009年第2期,敬请查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造纸业行业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