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调节光量有关的结构光通量是什么意思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传粉和受精,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解答:解:(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生活细胞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或细胞质).(2)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在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五步,盖片时现将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然后慢慢放下盖玻片,否则,就会出现气泡,(3)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叶片中散发出来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意义是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高大植物的树冠部分水的获取,主要是依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蒸腾作用促进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和叶片的温度.(4)呼吸作用是生物的生活细胞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施用的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加强,光照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越多.(6)玉米是异花授粉的植物,是风媒植物,主要依靠风力传播花粉,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可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来弥补.故答案为:(1)线粒体(或细胞质)(2)盖片 (3)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4)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5)光合作用 (6)人工授粉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传粉和受精,光合作用的原理理解,是中档题,难度中等.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生物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巢湖)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真菌分解有机肥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3)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加光照,那个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来和大家分享:多步行或骑自行者,少乘汽车;少开空调等.
科目:初中生物
(2012?宜城市模拟)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生物圈中的动物和植物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进行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或细胞质).(2)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在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五步,如果制作后出现气泡,可能是哪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盖片.(3)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4)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5)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加光照,那个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6)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
科目:初中生物
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如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度)的影响曲线.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要释放二氧化碳.(3)曲线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
科目:初中生物
(7分)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3)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加光照,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可使&&&&&&&&&&&&&增强。(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的方法。(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来和大家分享:&&&&&&&&&&&&&&&&&&&&&&&&&&&&&&&&&&&&&&&&&&&&&&&&&&&&&&&&&&&&&&&&&&&&&&&&&&&&&&&&&。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2年安徽省巢湖市八年级学科学业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10分)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3)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加光照,那个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可使&&&&&&&&&&&&&增强。(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的方法。(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来和大家分享:&&&&&&&&&&&&&&&&&&&&&&&&&&&&&&&&&&&。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分析解答.图中1目镜,2镜筒,3转化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13镜臂,14镜柱.
解答:解:(1)取放放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是,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稍偏左的位置,从图中可看出,10为镜座,13为镜臂;(2)在显微镜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1]目镜和[4]物镜,而且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越大.(3)显微镜的使用操作中,通过调节[11]粗准焦螺旋和[12]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4)在显微镜结构中,[9]反光镜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反光镜分为平面镜和凹面镜,如果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光线强时,使用平面镜.(5)遮光器是载物台下面的圆板.遮光器上有直径不同的圆孔,叫光圈.转动遮光器,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不同光圈具有不同的进光量.大的进光量多,视野明亮,小的进光量少,视野较暗.根据需要调整光圈.光圈可以调节,大小是可以控制亮度的.光线弱就调大,光线强就调小.(6)显微镜对光时,反光镜和遮光器都起到调节光线的作用.如果光线较弱,应运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和遮光器的大光圈,若光线强时,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和遮光器的小光圈;(7)为防止压破标本,需要将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物镜;(8)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上”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9)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答案为:(1)(13)镜臂;(14)镜座.(2)(1)目镜;(4)物镜.(3)(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4)(9)反光镜;(5)(7)遮光板;(6)C;(7)物镜;(8);(9)左上方.
点评: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要想做好此类题目,要激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在实际操作中,总结规律,掌握使用技巧.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生物
把左右相关的用线连起来&&
科目:初中生物
如图为子房结构与受精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1)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到黏液的刺激,就开始萌发,生出[].它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并释放出精子.(2)随后,精子与[]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3)受精完成后,图中[③]发育成种皮;图中[⑦]发育成;整个发育为果实.
科目:初中生物
科目:初中生物
如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是肌.②是肌(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和.(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①处于状态,②处于状态.(4)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的.
科目:初中生物
如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表示在.(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气体便被吸入.(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肺内容积,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气体便被排出.
科目:初中生物
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血管是;判断的依据是:①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呈通过;②管壁极薄,只有构成.(2)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时就会出现的症状.(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作用进入血液,由系统排出体外,其他废物主要由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科目:初中生物
飞机的机翼末端前缘加厚是模仿苍蝇的翅痣结构制造的..(判断对错)
科目:初中生物
“打针比吃药快,打针比吃药好”.. (判断对错)当前位置:
>>>如图为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显微镜各个结构名称[5..
如图为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显微镜各个结构名称[5]______、[9]______、[2]______、[7]______.(2)显微镜中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结构是______和[______]______.(3)显微镜中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象形状是______.(5)如果我们把一片叶子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清它的内部结构吗?为什么?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1镜座,2镜臂,3镜筒,4目镜,5转换器,6物镜,7粗准焦螺旋,8细准焦螺旋,9载物台,10通光孔,11载物台,12反光镜(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光圈和反光镜.(3)显微镜放到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在图中与观察物像的放大倍数有关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4)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将字母“d”写好,旋转180°后得到的是字母“p”(5)不能,显微镜的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一片叶子太厚不透明,所以看不清它的内部结构.故答案为:(1)转换器;载物台;镜臂;粗准焦螺旋;(2)遮光器;[12]反光镜;(3)4目镜;6物镜(4)p(5)不能,因为显微镜下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几乎透明的【或能被光线穿透的】(4分)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为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显微镜各个结构名称[5..”主要考查你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放大成虚像)→眼特别提示: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是物镜和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显微镜的使用:1. 取镜和安放取镜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安放时,动作要轻,一般放在实验台左侧,距实验台边缘7理米左右处。安装物镜或目镜时,镜筒向前,镜臂朝向操作者。用毛巾擦拭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 2. 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逆时针),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③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3. 观察①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a.放置标本: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b.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让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距玻片2~ 5毫米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用手反方向(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 c.低倍镜的观察: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相乘所得的积即为原物被放大的倍数。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到视野中央,再适当进行调节。 ②高倍镜的使用 a.定位目称:先用低倍物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的位置,再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轻轻移开,在原位置小心地换上高倍物镜(操作要卜分仔细,以防镜头碰击玻片)。 b.调焦:正常情况下,当高倍物镜转正之后,在视野中央即可看到模糊的物像,只要沿逆时针方向略微调到细准焦螺旋,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小、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通过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镜来增大。4. 整理将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向两旁,取下目镜放进镜头盒,反光镜与水平面垂直,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回箱内。5. 整理(1)在镜筒下降时,眼髓一定要注视物镜,以防物镜碰到玻片而损伤物镜或将玻片标本压碎更换物镜时血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着物镜转动。(2)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3)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所以,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例如,物像偏左上方,则应往左上方移动玻片。(4)显微镜下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5. 辨别镜头的放大规格①目镜: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②物镜: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6. 迅速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污点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者玻片标本上。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肯定在物镜上;若污点在反光镜上则不会在视野中看到。7. 正确使用准焦螺旋:准焦螺旋有粗细之分。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位于镜臂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上下移动,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位于镜臂的下方,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8.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9. 根据需要使用光圈、反光镜以调节视野的亮度①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②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观察细胞的结构知识梳理:易错点:在显微镜的使用中,对光操作上的差错:在对光前应先使低倍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根据环境中光线的强弱正确选择光圈的大小和反光镜的平面或凹面。对好光后,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但不刺眼的视野。
误认为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同:&& 由于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是一个倒像,且物像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完全颠倒。所以物像和玻片的移动方向一定相反。如果物像偏右,应向右移动玻片;如果要想让物像向右移动,则需向左移动玻片。
误认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视野大小是不变的,如果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增大,原来视野边缘的细胞就到了视野之外,细胞数目就一定比原来少了。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为显微镜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显微镜各个结构名称[5..”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617221663118460422735204266192279(1)叶绿素含量低&& 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2)氧气&& 增多
(3)低&& 高
(4)类囊体(或基粒)&& 类胡萝卜素
(5)②&& 右
试题分析: (1)分析表格中信息,B的新叶正在展开中,叶片的面积还没有达到最大,其叶绿素含量较少,叶片表面的气孔数量还没有达到最大,这些都会影响净光合速率,其中叶绿素含量低会影响对光的吸收不足;而气孔开放度相对低,导致CO2供应不足。(2)A、D比较,A的新叶还没有展开,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所在的容器中氧气将逐渐减少;D已经完全成熟,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光反应速率达到最大,一段时间后[H]含量将增多。(3)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叶,因此与B相比,C合成生长素的能力低,但光的饱和点高。(4)与D相比,C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基粒或类囊体结构偏少。如果缺乏光照,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少,叶片会发黄,黄色是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5)若测定叶片D的CO2释放量,最好选择能抑制光合作用的实验材料,这样由于叶片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会被NaOH溶液吸收,墨水滴将会向右侧移动。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提取正确信息的能力,考查理解能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河南洛阳高三12月统一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表为某植物发育情况不同的A、B两组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回答下面问题:
(1)叶片A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最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B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与A相比,B合
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______。
(3)用浇灌该植物,在温室大棚的CO2中检测到放射性的18O,这是因为水参与了有氧呼吸过程的__________阶段。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表为某植物叶片发育过程中,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相关指标的变化。(注:“---”表示未测数据.)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
(u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1&&&&&&&&&&&&&&&&&&&&&&&&& ---&&&&&&&&&&&&&&&&&&&&&&&&&&&& ---&&&&&&&&&&&&&&&&&&& -2 .9
B&&&&&&&&&&& 新叶展开中&&&&&&&&&&& 85&&&&&&&&&&&&&&&&&&&&&&&&& 1.1&&&&&&&&&&&&&&&&&&&&&&&&&& 56&&&&&&&&&&&&&&&&&& 1.7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8&&&&&&&&&&&&&&&&&&&&&&&&&& 80&&&&&&&&&&&&&&&&&& 3.1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3&&&&&&&&&&&&&&&&&&&&&&&& 100&&&&&&&&&&&&&&&& 5.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D分别置于光照、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一段时问后,A所在的容器中&&&&&&&&&&&&
将逐渐减少,D的叶肉细胞中NADPH含量将&&&&&&&&&&&&&&&&&&&

(2)与B相比,C合成生长素的能力&&&&&&&&&&&&&&
,光饱和点&&&&&&&&&
(提高或降低).
(3)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①总叶绿素含量较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②气孔开放度相对低.导致&&&&&&&&&&&&&&&&&&&&&&&&&&&&&&&&&&&&&&&&&&&&&&&&&&&&
,植物激素中&&&&&&&&&&&&&&&&
可以调节气孔开度。
(4)与D相比,C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偏少的结构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的SO2对植物的危害表现在能直接破坏植物的叶肉组织,使叶片失绿,严重危害植物的生长发育,浓度高时,会使植物枯死。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SO2对不同植物生长影响的相关实验。
材料用具:无水亚硫化钠和稀硫酸((1:4),新鲜菠菜、油菜、青菜,330mL矿泉水瓶若干个,计时器,温度计,透明胶布等。
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第一步:取5个矿泉水瓶,分别编号1至5号,分别称取0.1g、0.2g、0.3g、0.4g无水亚硫化钠(下表中对应的SO2浓度) ________;
第二步:选取5片大小相当的菠菜叶,按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固定好叶片。
第三步:向1至4号瓶内各注入适量的稀硫酸(注意不要弄到叶片上),立即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
第四步:重复第一~第三步分别处理油菜叶和青菜叶。
第五步:________。
表:不同浓度的SO2对菠菜/油菜/青菜生长的影响(室温:18℃)
SO2浓度(g/L)
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min)
大面积变黄
7 / 24 / 20
28 / 30 / 28
39 / 38 / 35
49 / 54 / 43
3 / 17 / 13
6 / 25 / 20
10 / 32 / 24
20 / 46 / 31
2 / 7 / 11
4 / 22 / 18
9 / 28 / 22
15 / 34 / 28
3 / 10 / 12
7 / 15 / 16
13 / 24 / 20
(1)请完善实验步骤:&&&&&&&&&&&&&&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a.&&&&&&&&&&&&&&&&&&&&&&&&&&&&&&&&&&&&&&&&&&&&&&&&&&&&&&&&&&&&&&&&&&&&&&&&

b.&&&&&&&&&&&&&&&&&&&&&&&&&&&&&&&&&&&&&&&&&&&&&&&&&&&&&&&&&&&&&&&&&&&&&&&&

(3)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曲线图,表示出SO2浓度为0.282g/L时三种植物叶片变化与受害时间的关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二理综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2009年初,我国北方大旱,极大的影响了冬小麦的生长。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冬小麦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小水分散失,但也会抑制自身光合作用的__反应,直接导致产生的________含量下降,造成光合作用减弱。
(2)人们发现一些抗旱植物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从生物进化角度看,抗旱类型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我国科学家正在积极克隆荒漠植物甘草的一系列抗旱基因,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抗旱能力更强的冬小麦已为期不远,这也体现了生物________的直接价值。
(3)冬小麦必须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结实,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高温、缺氧和缺水等均可以解除春化。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春化处理的研究结果,请回答:
①从表中可以看出,冬小麦能够抽穗开花与经低温处理产生________有关。春化作用产生的物质是否由突变基因引起?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家发现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冬小麦,可以使冬小麦不经过低温处理也可以开花,为了确定赤霉素对冬小麦进行春化作用的适宜浓度,某同学以未经春化过程的冬小麦幼苗为材料,用两种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处理冬小麦幼苗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没有开花。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实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改进方法: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赤霉素溶液的基础上,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一系列________的赤霉素溶液进行验,然后分别处理冬小麦幼苗,从而找到促进冬小麦春化作用的适宜浓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通量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