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特列定理原理能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Ⅰ.⑴K=c2(C)/c3(B)c(A)⑵ ③④ ⑶大于。Ⅱ.(1)&&&b ,&&<&。(2)&<&。Ⅲ.①&&CO32 -&&&,②&&&D&&,&&C&&。 ③&&&C 。 Ⅳ&&&夺去ZnCl2·xH2O中的水,同时生成HCl,它可以抑制ZnCl2的水解&。试题分析:Ⅰ.⑴反应3A(g)+B(g)2C(g)的平衡表达式为K=c2(C)/c3(B)c(A);(2)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v(A)=3v(B)不能作为其标志,因为整个过程都是v(A)=3v(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其达到平衡的标志,因为整个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有3 mol A消耗的同时有1 mol B生成和C的浓度保持不变可以作为判断其达到平衡的标志,所以本题的答案为③④;(3)温度越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越大,根据勒夏特勒原理,可以知道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Q大于0;Ⅱ(1)pH=2的盐酸和醋酸,相同体积的条件下,醋酸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但当两者与锌反应时,由于醋酸不断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比较慢达到pH=4,所以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b,且醋酸消耗的锌的质量较大;(2)pH=2的盐酸和醋酸,相同体积的条件下,醋酸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所以加水稀释后使pH=4,醋酸所用水的体积较大;Ⅲ(1)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pH越大则说明结合H+的能力越大,所以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CO32 - ;盐溶液中的阴离子,pH越小,说明其酸性越强,所以CH3COOH 的酸性最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将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 pH变化最小的是苯酚;(3)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可以知道CO2+H2O+2C6H5 ONa=Na2CO3+2C6H5OH不能够成立,因为碳酸根的酸性比苯酚弱,故产物不能出现Na2CO3,所以答案选择C;Ⅳ因为SOCl2 (氯化亚砜)极易和水发生如下反应:SOCl2+H2O=SO2+2HCl,产生的HCl有利于抑制锌离子的水解,且可以抢夺ZnCl2·xH2O中的水,即SOCl2的作用是夺去ZnCl2·xH2O中的水,同时生成HCl,它可以抑制ZnCl2的水解。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化学平衡、强弱电解质、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该题综合性强,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该题有一定的难度。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已知2A(g)+B(g) 2C(g),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050 mol A和0.025mol 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C)="0.040" mol·L-1,放出热量Q1kJ。⑴能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写序号)a.v(C)=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A)=2v正(B)&&&&&&&&&&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⑵若在相同的容器中只加入0.050 mol 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2kJ,则Q1与Q2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用含Q1、Q2的代数式表示);⑶500℃时,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⑷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填“放”或“吸”)热反应;若反应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⑸某温度下,A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化学平衡常数K(A)&&&&&&&&&K(B)(填“>”、“<”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速率差值[即v(正)—v(逆)]与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与曲线①相符的反应为(&&&&)A.2SO3(g) 2SO2(g)+02(g) B.H2(g)+I2(g) 2HI(g)C.C(s)+H2O(g) C0(g)+H2(g) D.N2(g)+3H2(g) 2NH3(g)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压强/MPa体积分数/%温度/℃1.02.03.081054.0ab915c75.0d1000ef83.0&①b<f&&&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ΔS>0&&④K(1000℃)>K(810℃)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把a、b、c、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H2SO4中,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原电池。a、b相连时,导线上电子由 a→b;c、d相连时,电流由 d→c; a、 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b、 d相连时,d极发生氧化反应。这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2)王同学想在钥匙上镀上一层铜,设计电解实验时,钥匙应和电源的&&&极相连。(3)碳作阳极,铜作阴极电解MgC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碳作阴极,铜作阳极电解硫酸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源供给0.2mol电子时,停止通电。若此时溶液体积为2L,则所得电解液的pH是&&&&&&。(不考虑气体的溶解)(5)将含有0.4mol Cu(NO3)2和0.4mol KCl的溶液1 L,用铂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极析出0.3mol红色物质,则另一个极上放出气体(标准状况下)为&&&&&&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10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构成可逆反应体系,其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4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min-1 B.由T1向T2变化时,V正>V逆C. 此反应的正反 应为吸热反应D.其它条件不变,加压,达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高锰酸钾(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B.使用催化剂,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C.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D.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 CO (g) Fe(s)+ CO2(g)&△H&0(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温度升高,达到新的平衡后,高炉内CO2与CO的体积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已知1100℃时,K= 0.263。某时刻测得高炉中c(CO2)=" 0.025" mol·L-1,c(CO)=" 0.1" mol·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或“处于化学平衡状态”)。(4)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已知氢气中H-H键能为436 kJ/mol,氧气分子中 O=O键能为498 kJ/mol,则水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kJ/mol&。若1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时放热2.5 kJ,则反应H2(g) + 1/2O2(g) ==&H2O(l)的\△H=&&&&&&&&&&kJ/mol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Br-+Ag+═AgBr↓,溴离子浓度减小,使平衡Br2+H2O?HBr+HBrO正移,溴水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能;B、H2、I2、HI三者的平衡,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则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能;C、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用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正方向为体积减小的方向,加压有利于平衡正移,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能;D、Fe(SCN)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SCN-?Fe(SCN)2+(红色),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Fe3++OH-═Fe(OH)3↓,溶液中Fe3+浓度降低,平衡向生成Fe3+的方向移动,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能;故选:B.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把锌粒放入盛有硝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氢气的产生速率加快B.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熵变有关C.一定条件下0.1molN2与0.3mol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小于0.2mol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酸碱溶液混合后,要均匀搅拌,并记录体系达到的最高温度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c2=1: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mol?L-1<c1<0.14mol?L-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反应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溶液浑浊常加入少量稀盐酸B.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D.合成氨工业采用高压条件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为______mol/(L?min).(2)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平衡向______(填“左“或“右“或“不移动“);(3)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与 (1)的平衡中的X的转化率相比较______.A.无法确定B.一定大于 (1)C.一定等于 (1)D.一定小于 (1)(4)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2SO3(g)?O2(g)+2SO2(g),在一定条件下n(SO3)和n(O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B.点b的正反应速率比点a的大C.点c的逆反应速率比点e的大D.点d(tl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SO2)一样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10 L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温度升高,K增大,则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v正(H2O)=v逆(H2)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C.消耗n mol H2的同时消耗n mol COD.容器中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3)该反应的v正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在t2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4)实验测得t2时刻容器内有1 mol H2O(g),5 min后H2O(g)的物质的量是0.8 mol,这5 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c(CH3OH)为0.2 mol·L-1。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5 min,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min)-1B.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的ΔH<0C.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化学平衡与勒夏特列原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化学平衡与勒夏特列原理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都可以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相似的试题还有:
科学研究表明,不少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能同时进行.(1)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_____,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2)外界条件的变化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破坏和新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由条件改变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当v(正)>v(逆)时,平衡向右(正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向左(逆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平衡移动的规律(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s)&2C(g);△H<0达到平衡.现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时,试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移动)1增大C的浓度_____&&②减小A的浓度_____③增大压强_____(3)已知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试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说明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_____.
科学研究表明,不少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能同时进行.(1)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_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______,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2)外界条件的变化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破坏和新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由条件改变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当v(正)>v(逆)时,平衡向右(正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向左(逆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平衡移动的规律(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s)&2C(g);△H<0达到平衡.现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时,试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移动)1增大C的浓度______&&②减小A的浓度______③增大压强______(3)已知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试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说明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______.
科学研究表明,不少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能同时进行.(1)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_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______,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2)外界条件的变化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破坏和新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由条件改变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当v(正)>v(逆)时,平衡向右(正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向左(逆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从大量实验事实中总结出平衡移动的规律(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s) 2C(g);△H<0达到平衡.现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时,试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移动)1增大C的浓度______
②减小A的浓度______③增大压强______(3)已知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试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说明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