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那些国家是怎么把世界人均gdp2014排名弄的那么高的?

世界发达国家有多少个?是哪些国?
世界的发达国家
  划分发达国家的标准
资料来源/newbbs/dispbbs.asp?boardid=1&star=1&replyid=&id=1336153&skin=0&page=1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GDP的人均值和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发达国家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从前南斯拉夫解体出来的一个国家)、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
和捷克(最后边的这两个国家是东欧剧变的参与国)。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美圆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 卢森堡(69,056美圆)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爱尔兰 (46,335)
丹麦(45,015) 冰岛 (44,133) 瑞典 (38,451) 英国 (36,977) 奥地利 (35,861)
荷兰(35,393) 芬兰 (35,242) 比利时 (34,081) 法国 (33,126) 德国 (33,099) 意大利
(29,6 48) 西班牙 (24,627) 希腊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国):美国(42,076) 加拿大 (32,073)
    亚洲(2国):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 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 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 (19,008) 巴哈马 (18,190) 斯洛文尼亚 (1 7,660) 以色列(16,987) 韩国
(14,6 49) 马耳他(13,144) 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
  以下全部是1995年的人口数据.自然也是1995年的人口密度.
  资料来源/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03300
  中国,面积960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12.11亿(不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地区)。人口密度为126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为1100美圆。世界排名109。
  卢森堡,面积2586平方公里。人口40.7万。人口密度为158人每平方公里。
  挪威,面积38.69万平方公里,人口440万。人口密度为11人每平方公里。
  瑞士,面积4.1万平方公里,人口700万。人口密度为1 71人每平方公里。
  爱尔兰,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360万。人口密度为51人每平方公里。
  丹麦,面积4.3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格陵兰)。人口520万。人口密度为121人每平方公里。
  冰岛,面积10.3万平方公里。人口26.7万。人口密度为2.6人每平方公里。
  美国,面积937万平方公里,人口2 6310万。人口密度为28人每平方公里。
  瑞典,面积44.99万平方公里,人口880万。人口密度为20人每平方公里。
  英国, 面积24.42万平方公里,人口5850万。人口密度为240人每平方公里。
  日本,面积37.7万平方公里,人口1.2527亿。人口密度为332人每平方公里。
  奥地利,面积8.38万平方公里,人口810万。人口密度为97人每平方公里。
  荷兰,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万。人口密度为419人每平方公里。
  芬兰,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口510万。人口密度为15人每平方公里。
  比利时,面积3.05万平方公里,人口1016万。人口密度为333人每平方公里。
  法国,面积55.16万平方公里,人口5810万。人口密度为105人每平方公里。
  德国,面积35.69万平方公里,人口8190万。人口密度为230人每平方公里。
  加拿大,面积997万平方公里,人口2973万。人口密度为3人每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面积768 .2万平方公里,人口1810万。人口密度为2 .3人每平方公里。
  意大利,面积30.1万平方公里,人口5814万。人口密度为193人每平方公里。
  新加坡,陆地面积6 41平方公里,人口310万。人口密度为4844人每平方公里。
  西班牙,面积50 .59万平方公里,人口3920万。人口密度为77人每平方公里。
  新西兰,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6 4万。人口密度为13人每平方公里。
  希腊,面积13.19万平方公里,人口1050万。人口密度为80人每平方公里。
  葡萄牙,面积9.2万平方公里,人口990万。人口密度为108人每平方公里。
  这是世界原来24个发达国家的概况.排列顺序按照GDP大下从上往下排列.人口密度超过中国的有9个,国家数量超过了三分之一.人口特别稀少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加拿大在这24个发达国家中,排名比较靠后.在加一个人口相对稀少的美国.这四个国家,是欧洲白人的原殖民地,是成功的殖民地,导致人口密度相对才稀少.而在欧洲本土,除了部分寒冷国家,其它国家人口很稠密.这些寒冷国家,有许多领土在北极圈里.其人口分布在这些国家的南部.这些国家的北部几乎没有人.这就是著名的斯堪的纳威亚半岛三国,与北极圈上的冰岛.这里环境恶劣,养活不了多少人,人口数量不多.除了这4个国家.其它的发达国家都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国家,虽然这些国家在以前,曾经大量的移民美洲.爱尔兰人口密度也不大,这与爱尔兰有广大移民分布于美国有关.爱尔兰在美国的移民比爱尔兰人口要多几倍,是移民人口远比母国多的国家.如果没有大量的人口迁移到美国,爱尔兰的人口密度也会很大.
  在欧洲的这些发达国家,居民较为纯的北欧国家,人均GDP较高.因为这些国家没有什么自己的殖民地,也就没有来自殖民地的大量移民.
  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家,都有一些殖民地,有来自殖民地的大量移民,这些来自殖民地的移民,有时能占到这些国家人口比例的10%左右.估计这是这些国家人均GDP相对不高的原因之一.德国虽然没有什么殖民地,但是也来了大量外来移民,也占其人口的重要比例.这应该也是德国人均GDP不是特别高的原因之一.南欧国家总是竞争不过其北部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上也是如此.这应该是希腊、葡萄牙与西班牙人均GDP不高的原因.
  孤悬海外的国家,由于人口总量与人口密度太小,也没有战争的破坏.但是其人均GDP就是不如前宗主国.比如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这两个国家的居民主要是英国移民,
英国移民比例,占各自国家的人口比例很高,特别是澳大利亚,当地土著人占的比例非常少,没有拖这个国家的后退.但是其人均GDP依然不太高.原因可能与人口密度小,及人口规模小有关.如果要有其它原因,估计应该是,这里的英国移民是在英国混不下去,才到澳大利亚的,其天赋没有母国人天赋高.
  美国与加拿大在经济上连为一体,人口总量极大,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效益.虽然这里有大量非洲后裔,但是其人均GDP依然比大洋州的那两个同类国家高一些.虽然这两个国家的大部分人依然是在欧洲混不下去人口的后代.加拿大与美国的人均GDP差别确实大,这两个国家经济上、地理上都连为一体.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确实令人费解.那个认为国家人口数量越少,越可能买飞机的人,不知能不能理解这一点,飞机在地球上的价格一样,有一个统一的价格.能不能买飞机,是看人均GDP的.人均GDP高了,能买起飞机的希望就大.美国人比加拿大人买飞机的能力大,虽然美国的人口密度是加拿大的十倍.就是人口稠密的日本,其人均买飞机的能力也比加拿大人均大.
  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以汉族人为主的发达国家.这是一个伟大的标志.这标志着汉族人的国家,可以成为发达国家.有这一个例子就可以了.说明汉族人有建设世界一流国家能力.你可以看看世界的发达国家.基本都是欧洲的白种人与他们的后裔建立的国家.非洲人基本没有能力建设发达国家.也基本没有能力较快达到发达国家的综合水平.
  发达国家中没有一个是以穆
斯林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南亚与东南亚的土著人,也没有这个能力.看来除了欧洲白种人之外,东亚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也可以实现自己的发达国家梦想.日本通过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新加坡也证明了这一点.韩国又一次证实了这一点.这说明,东亚人有能力把自己国家建设成发达国家.这需要一个前提,社会制度要适宜.其实就是,私有制度加自由市场经济就可以了.人口密度是次要的因素,事实上东亚民族建设的这三个发达国家,人口密度都很大.韩国是480人每平方公里,日本是338人每平方公里,而新加坡是4400人每平方公里.这三个国家,在这么大的人口密度条件下,可以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发达国家.其他的东亚国家,人口密度都比这三个国家小,如果埋怨自己的人口密度大,实在愚蠢、无知.
  新加坡人均GDP较小的原因,主要与自己的人均军事负担太大有关.新加坡人均军事开支几乎与以色列一样.另一个原因是,新加坡有25%的非汉族人口,这对新加坡的人均GDP影响很大.
  以下是新进入发达国家水平行列的国家,共8个.
  韩国,9.92万平方公里,人口4485万。人口密度为451人每平方公里。
  塞浦路斯,面积9251平方公里。人口73.5万。人口密度为80人每平方公里。
  斯洛文尼亚,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人口密度为100人每平方公里。
  以色列,面积1.49万平方公里(1947年联合国划分的。)人口546万(1994年),人口密度为370人每平方公里。
  巴哈马,面积1.39万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口密度为20人每平方公里。
  匈牙利,面积9.3万平方公里,人口1025万。人口密度为110人每平方公里。
  捷克共和国,面积7.886万平方公里,人口1030万。人口密度为131人每平方公里。
  马耳他,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37万。人口密度为11 70人每平方公里。
  以色列能成为发达国家,主要是由于以色列人的前辈,是在欧洲进化的.巴哈马不知道是什么人,离美国很近,可能受益不少.如果古巴没有哪次革命,估计现在的古巴也应该能成为发达国家.古巴与巴哈马是海上的邻居.
  这是2005年新加入的一批发达国家.基本都算小国.韩国无论从面积还是从人口上看,都是这8个国家中,最大的国家.韩国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比其它七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加起来都多.
  这八个国家与中国对比.有4个国家人口密度比中国大.估计其人均资源应该比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少,象以色列、韩国、马耳他这三个国家,人均自然资源可以肯定比中国少.剩余的4个国家,除了巴哈马人口相对稀少外,其余三个国家,人口密度基本与中国较为接近,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应该与中国类似.
对于任意一个国家,在人均自然资源一定时,人口越多越有规模效益,就越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这可以被证明.
  看了这8个国家,你有什么感想呢?人口密度大了也可以成为发达国家,并且这样的例子不少.那些人口稀少的国家,如拉丁美洲与非洲人口稀少的国家,依然相对这些人口密度大的国家很落后.
  这些发达国家全部是自由市场国家,没有一个例外.这说明自由市场的重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准确的说,自由市场与私有制度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威力.
  这32个发达国家.除了新加坡不算民主国家外,其余的都是民主国家.新加坡是法制国家,是私有制加市场经济的国家.以上国家全部是私有制加市场经济国家.
  可以参考的内容
发达国家为什么成为发达国家/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311303
  从这32个发达国家看,是否成为发达国家与人口密度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也与人均自然资源没有什么关系.虽然人均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可以影响富裕程度,但是这些石油国家依然不属于发达国家.
  如果某个国家宣称自己是由于人口密度大,导致自己发展缓慢,或者落后.这个国家完全是欺骗自己人民.这个国家一定在其它方面出了问题,故意拿人口密度做掩盖.我们已经看到,人口密度不影响一个国家是否成为发达国家.
  这个国家,出问题的是社会制度.这个国家引进了劣质的社会制度模式,这是这个国家,落后的唯一原因.从人口数量问题上着手,解决不了这个国家的发展问题.只有从社会制度上着手,才可以彻底解决这个国家的各种棘手问题.从人口数量角度解决问题是南辕北辙.只会加重这个国家的其它问题.
  在老的24个发达国家中,以及新的8个发达国家中,都可以显示出,人口密度不影响一个国家是否成为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对于现在的国家,想成为未来的发达国家,限制条件,不是人口密度的大小,而是社会制度与种族特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整体人均gdp(2014/美元)  大陆8000
台湾21000   江苏13189  浙江11801  内蒙古11318  辽宁10611  广东10278  附件10271  山东9877  吉林8088  湖北7635  各大城市(2013)  上海
台北31434美元  北京
香港38074  广州
19604  深圳
22198  天津
16419  各大城市,台北似乎还找不到2014的,所以,各大城市的话,暂时先罗列2013的数据。  人均GDP是个参考值,不是基尼系数,也不是中位数,不代表贫富分化情况。同样的,也不代表购买力。以跑两地的经验,我认为,不考虑污染等环境因素的话,实际购买力,两地差距应该更小一点。  大陆地大,比台湾一个地方难管制。我认为,如果大陆沿海省份人均GDP都接近台湾,大陆发达城市GDP都接近台北,那么可以看作平均水平超过台湾了。按照现在的趋势,两地差距毫无疑问会逐步缩小。这个其实是正常情况。台湾、香港、韩国之所以长期比大陆强(至少是人均),是因为大陆开放之前,走了一条极错的路,错失了30年。  而东亚的格局,大陆地区太庞大了,只要大陆的路子不太错(能那个五六十分),基本完爆其他地区。  不过,数据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某些人,偷换概念,以大陆某些核心城市,来和整个台湾岛对比,是很不要脸,很缺乏自信的表现。  最后,再给一组,某些人看了,可能很不喜欢的数据  中国工资占GDP 16.36%(2013年 工资总额:93064亿元(人民币)——GDP 568845亿元人民币)  台湾工资占GDP 约40%(我只找到这个说法“台当局“主计处”表示,台湾产业持续外移,薪资涨幅受限,近年受雇人员报酬占GDP比重呈下降态势,由1990年的51.4%递降至2005年的45.8%”)。  另外,根据台湾主计处公布数据月月均46786新台币;年薪人均工资18012美元——根据这个数字计算,似乎错的很离谱。
楼主发言:67次 发图:
      
  楼上的新闻,放到大陆,也是常见的事情。
  100步笑50步。  拜托,来点有技术含量的。  现在我有一个疑惑——台湾公布的收入数据的问题——如果按照2013年算,占了GDP的 百分之八十多了。很奇怪。
  @乐追   楼主真是勇气可嘉啊!台湾GDP严重造假灌水,在台版去年就被揭露过了  而且,台湾媒体也查证落实过,台湾中研院等多位经济学者也说明了原因  台湾人均GDP近20年大涨了70%,民众薪资却倒退16年,你还不应该怀疑其原因吗?!  把岛外台商海外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算进去了!(海外部分超过50%)  并没有相应的税收。就业等实质帮助,只收获了账面数字  这就是台湾GDP的真相!  台湾岛内真实GDP也就约12000美元
      
  台湾2014年平均薪资4.7万新台币 实质倒退16年  /15/0226/20/AJDIHAEE.html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主计总处”表示,去年12月工业及服务业受雇员工每人月经常性薪资平均为3万8725元,年增2.39%,含经常性与非经常性薪资的平均薪资为4万6461元,主要是因为部分厂商提前发放年终奖金及绩效奖金。  ===================================  这个有点奇怪。按照这个数据,月均为 1491.4美元。年收入美元17896  占了GDP的很多啊。
  楼主是新人?
新人要多学习 开阔视野
你才发现祖国的生活多姿多彩
  GDP鸡的屁:同样材质配套的100平方三房一厅广州GDP200万;台湾GDP800万;香港GDP2000万。楼房还是那栋楼。  大陆人说:你整个家没我厕所大。  香港人说:你整个家没我厕所值钱。  只有实打实的享受才应该叫GDP,否则叫“鸡的屁”!  
  来混台版之前,先做做功课,这里可是什么数据都有的,要想被打脸是很容易的。
  购买力是另外一个问题。  如果算上房价,香港绝对比大陆惨
  看你们两辩论速度,不过说实话、现在大陆的生活真的挺好 我福建五六线小城市 福安。
周边人生活总体还行  
  @乐追   没有用的。。。要看实际的生活水准。。。  举个例子讲大陆农民有地有宅基地,按大陆的gdp计算方法,农村建房都是不计入gdp的。。。那如果遇到征地拆迁,那得到的房产是可以马上变现的。相同的,大陆城市1998年前绝大多数房子都是无偿分配的,经过房改,拆迁等,最后也是可以个人变现的。。。而这些东西,有多少计入了gdp呢?很少。。。但是实际老百姓又拥有多少呢??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其他还有很多,譬如收入统计,如果你是大陆人你就知道大陆统计收入的问题。。。所以要比较还是要实地走走看看,其实现在两岸走动也很方便,去过台湾的大陆人和到过大陆的台湾人心里都有杆秤。。。这才是最实际的。。。
  市容市貌,是另外一个问题——台湾已经步入了滞涨的周期,发展的瓶颈。  类似的,还有日本。  大陆也迟早会走到那步。并且,差距越少的时候,发展越缓慢。
  不满意,你先把数据拿来啊。  或者,你提供个台湾人均收入的数据?
  楼主小心,你这台湾的数据首先有很多水分,其次有很多未统计,小心被秒抽颜。  
  台湾人均GDP近20年大涨了70%,民众薪资却倒退16年,你还不应该怀疑其原因吗?!  主因是把岛外台商海外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算进去了!(海外部分超过50%)  并没有相应的税收。就业等实质帮助,只收获了账面数字  这就是台湾GDP的真相!  台湾岛内真实GDP也就约12000美元
  至于台湾的受雇劳动者平均薪资,查过台湾主计处的数据,70%人拿不到,而且能拿到的还有不少是在大陆工作的
  我也有好多台湾朋友,他们在工厂上班工资也才台币  
  楼主有点弱智
楼上说了这么多 都没看懂
  说不过,骂街了?
  看出了,楼主是台湾人,想来找回点台湾的面子还不成功!  提供网友的帖子:台湾GDP的真相  
  我跟马云平均下,我是不是也是土豪了?  
  @乐追   台湾独特的这种GDP算法,致使  台湾财政收入/GDP比例只有约12%  比台湾人均GDP高3000美元的韩国的相应比例则是24%,大陆是约23%,日本是约34%  福利超好的北欧诸国可是超过50%  在IMF所公布的187个国家和经济体相应数据中  台湾这数据只高于危地马拉,全世界倒数第二  因为分子财政收入是实打实的,台湾的税率和征收范围不可能是世界倒数第二低的  只能说明在分母GDP上,台湾政府造假灌水了  因为台湾不是IMF的正式会员,上报数据也没人管  拿与台湾各方面相似度较高而且互为竞争对手的韩国做比较  结论是:台湾真实人均GDP只有约12000美元
  台北才是个核心区,区区200万人,非拿去和2000万人的北京上海比人均,区区2000万人,又非拿去和13亿人比平均,楼主和湾湾一样脑壳灌屎。就如你所说,大陆只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拿更多的钱搞建设,既要花钱冲刺高端技术防止受制于人,也要维持低端的产业解决就业,所以不可能跟台湾一样几乎拿一半GDP去养闲人,也不可能丢掉农耕花钱买粮养活13亿人,不管从衣食住行哪个行道,我们必须做到门类齐全,百花齐放,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不可能像湾湾一样手里有个小玩意就觉得自己掌握了全部高技术。中国不是走错路,准确讲是走了弯路,这也是当时情势所迫,我们辛辛苦苦搞了30多年,从南到北老早把台湾陋烂的基建比下去了,不管湾湾号称有几万人均4万月薪,我们同样大大方方地嘲笑他们住铁皮屋开机车,小姐脾气丫头命。哥每月拿到手也就3000元,照样住新房换新车,没有贷款养老无忧,中国的问题一是人多就业难,二是地域广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三是经济结构如何转型升级,但都需要时间和更多的财力才能解决,配的上我们的对手是西半球的美国,不是岛民湾湾。
  台湾山区小学        
  楼主所列工资总额9.3万亿是201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总额,而201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的数据是1.81亿,所以并不是全部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
  豆瓣上的数据,据说,直接引用国家统计局。  人口是13亿  @bgxrmh2013   
  /view/cda?pcf=2&bd_source_light=1550401#image/fullimageview/5
  楼主先不要转移话题:  先把台湾真实人均GDP12000美元问题承认了再说其他的  ----------------------------------------------------------------------------  台湾独特的这种GDP算法,致使  台湾财政收入/GDP比例只有约12%  比台湾人均GDP高3000美元的韩国的相应比例则是24%,大陆是约23%,日本是约34%  福利超好的北欧诸国可是超过50%  在IMF所公布的187个国家和经济体相应数据中  台湾这数据只高于危地马拉,全世界倒数第二  因为分子财政收入是实打实的,台湾的税率和征收范围不可能是世界倒数第二低的  只能说明在分母GDP上,台湾政府造假灌水了  因为台湾不是IMF的正式会员,上报数据也没人管  拿与台湾各方面相似度较高而且互为竞争对手的韩国做比较  结论是:台湾真实人均GDP只有约12000美元
  /view/31e171fefa92?pcf=2#page/1/6工资总额,上个是人数
楼主到底是什么东东
他想说明什么呢
  @一杯清茶in嘉州  内蒙古多少人?多大的土地面积?
  @赏善罚恶令使者  出处!?
  所以别有用心的人只盯着工资总额9.3万亿你表,而故意不看人员数1.81亿的表,更有甚者偷换概念说这9.3万亿是13亿人的,老共再励害也不可能统计到13亿人的工资总额,能统计出1.81亿人的已经相当牛了
  并不是中国走了三十年弯路那么简单,你要想到当年还有两大阵营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战争打的是总量,不是人均  
  现在能统计到占GDP16%的工资总额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前几年纳入统计的人员更少,统计出工资总额只占GDP的8%,被郎咸平拿着到处去说哗众取宠
  @乐追   楼主现在可以承认台湾GDP造假灌水严重,真实人均GDP只有约12000美元吗?
  @乐追 你在讲什么?你是大陆人吗?这么起码的常识不知道?什么叫按照市价比都不会赚???拜托,你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前面讲农村民房无法变现,那拆迁后得的房子当然可以变现啊(有时间限制而已)。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如果大陆都像台湾那样拆迁的早就起义了。像台湾那样拆迁在大陆是不可能拆动的  @: @bgxrmh2013
@绿茶擦擦擦:   我为什么严重怀疑楼主不是大陆人,就是因为包括拆迁、13亿人的人均收入、地区差异等诸多问题,  发现楼主对大陆很多最基本普通的常识都不了解!  网络上打着简体字的台湾人见多了
  @乐追    23:49:41.11
评论  @ 征地拆迁,据我所知,如果按照市价比,都不会赚(买不起同区二手房),至少广州、佛山都是这样。上海好像是例外  -------------------------------------------------------------------------  当楼主讲出这种话,楼主的真实身份基本就彻底暴露了
  台湾GDP严重虚高,灌水  文章提交者:雪狼湖00 加贴在 环球风云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3-0-1.html  罪证一:只见GDP涨,不见薪资涨!  台湾十几二十年来,GDP逐渐提升,但是薪资不涨反降。这个足可以说明,台湾的GDP是严重造假的。台湾当局通过巧立名目,修改GDP计算方法,让台湾GDP虚高。但是由于这部分虚高的GDP根本就是假的,根本不是在台湾发生的,所以GDP的成长并没有反映在台湾人的薪水上。  按道理,GDP是一个地区所辖区域内创造的社会生产总值。GDP增长,势必会反映在薪资上面。  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国大陆:过去30年,大陆GDP年均成长8%到10%,相应的薪资也以这个速率成长。所以大陆人民生活水准逐年提高。只要从这点来看,说中国大陆GDP造假就站不住脚,因为大陆GDP成长,如实反映在人民薪资水准的提升。  反观台湾,只见GDP冰冷的数字在一直涨,但是薪水不升反降,退回到20年前——这就是台湾GDP造假的铁证之一!  罪证二:税收占GDP比重严重偏低!  台湾财政收入3500亿人民币,北京财政收入9300亿,上海9800亿,深圳4500亿,台湾全省税收都比不过上面几个城市。大家还可以看看各国税收占GDP的比重:  美国 28.2,韩国 26.8,大陆 17.0,台湾 12.4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在全世界,按道理讲,作为发达经济体,税收占GDP比重一般偏高,而台湾则是严重偏低。竟然比开发中经济体中国大陆还要低!!!像是在欧洲一些最发达的国家,税收比例都是高达40%的,而台湾这个税收占GDP的比例显然只有东南亚落后国家的水准。  究其原因,到底是为何?一般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人均20000美金的地区,不可能有这么低的占比。  如果意识到,台湾GDP严重造假的本质,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台湾岛内接单,岛外生产的GDP台湾当然抽不到税,所以税收占GDP的比例当然低了!  罪证三:城建市容落后,到处铁皮屋!  与其他人均20000美金国家/地区严重不符。城市建设落后,台湾人说是台湾太民主,但是台湾电视节目我想大陆朋友都可以看到,很多抗议拆迁的,而且也有很多人被强拆。什么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的口号大陆人民都已经知道了。看看其他所谓人均20000美金的地区,哪个像台湾这样落后的市容?人均10000美金的马来西亚也比台湾市容好看。  大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只要意识到台湾GDP严重造假的事实,这个问题也是迎刃而解,海阔天空。  罪证三:满街机车,且汽车销量很低!  任何一个人均GDP在10000美金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没有像台湾这样满街机车的。中国大陆各地区马路上看到也是汽车多于机车,或者可以说大陆人民币严重低估,所以不能反映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但是可以看看人均GDP同样10000美金的马来西亚,人家的街道上也不可能像台湾那样满街跑着机车。  台湾年汽车销售才30万台,保有量却高达700万台,可见平均车龄达到23.3年;试问,23.3年车龄的车还能开吗?可见台湾数据严重造假!  台湾汽车年销售量,即使算人均都低于大陆沿海省份。试想一下,一个人均GDP20000美金的地区,连人均汽车销量都输10000美金的地区?  答案只有一条:就是台湾GDP的数据是造假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  罪证四:大量台劳外出务工!  约200万台湾人,占台湾总人口约1/10的人(占劳动力人口比重更高),去人均GDP只有台湾二分之一的大陆沿海打工。而且愿意是在大陆沿海领的薪水比台湾高。足以说明,台湾所谓GDP严重造假,不然的话也不会去一个人均GDP只有台湾一半的地方打工,并且领到比台湾更高的薪水。  看看,只有东南亚老公去台湾打工,哪里有台湾老公去东南亚打工?原因很简单,因为台湾薪水比东南亚高。  但是台湾人会啥回去中国大陆打工呢?原因同样很简单,因为他们在中国大陆领的薪水比台湾高,而且高不少。试想一下,如果薪水一样,会有人愿意出远门去外地打工吗?我想哪怕只是高一点,都不愿意外出打工,只有薪水高不少,才会愿意去。  罪证五:人均GDP多两倍,但是人均薪资只高30%!  台湾人均GDP20000美金,大陆沿海省份平均10000美金,台湾差不多是沿海省份的两倍。  但是对比平均薪资:台湾也就是7、8千人民币,沿海省份是5、6千人民币。如果考虑物价房价等因素,两者体现出的购买力,生活水准是差不多的。但是我们就是仅仅比较平均薪资的绝对值好了。  一个号称人均两万美金的已开发地区,平均薪资仅仅比人均GDP只有一半的地区多出30%,这是为何?  难道台湾人仅仅靠一个冰冷的20000美金这个数字意淫来获得优越感,而不想想自己在台湾岛内长期低薪不能涨的心酸?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台湾的GDP严重灌水,严重虚高!  综上所述,按照薪水的差异来算,台湾平均薪资比沿海省份高30%,那么其实人均GDP也就比沿海省份高30%。  沿海省份人均GDP10000美金,可以计算出台湾实际的人均GDP也就是在13000美金左右!
  一看就是台独分子反串,台版的数据早就罗列过了,台湾政府GDP数据造假灌水,世人皆知,按购买力算,人均8000不到,台湾省真实GDP,不及江西省,楼主别瞎扯啦,好好上功课再来YY  
  呵呵呵  
    问一下:台湾的包子都这么贵吗?
  又来这里算人均了?台湾的大企业基本都在大陆的懂吗?赚到的钱其实都是大陆人拿到了工资,和台湾人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是却算到了台湾的人均里面。  我在山东生活过几年,那里的平均工资要比广西高出大概3份之1左右,但是我并不觉得那的生活要比广西要轻松,在柳州5-6块钱我就能吃饱1顿了。但是在山东却不行,当然你硬要说我拿5块钱买馒头就白开水也能吃饱,但是那有味道吗?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他们生活的方式(以我身边朋友为例),他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是消费了就索要发票,那怕是坐个出租车,或是小馆子吃顿几十块钱的饭,都一律索要发票,不然是不给钱的。但是我在广西观察到的没人会要发票,除非买的是那些电子产品,如果换的时候有个凭证,不然是没人索要发票的。  说这个例子你还要比人均吗?
  至今,有说服力的一点:  台湾ZF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较低。  但根据我搜到的数据,台湾的工资收入,还占GDP比例很高呢(70%~80%,有出处,但估计有问题)。  直接按照这个推算,倒不如说,台湾居民收入占了GDP的大头。
  @乐追   关于GDP工资占比的结论楼猪是奇怪,这表示大陆生产了很多产品,制造业是中国大陆的根本,难道要GDP工资占比达到百分之百才好?? 没有制造业,全是泡沫
  LZ,最重要的问题是:大陆的统计数据是不实的!  
  关键是楼上说的那话,我们自己故意报低了  
  你是真的不知道老共的腹黑啊  
  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没读书,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我国外去过二十多个地方,国内只有青藏没去过,你懂得数据报少多少吗?  
  不夸张的说,我们的GDP平均肯定超过老美了!这你不懂吧?  
  大陆占比这么小是不是说明还有很大的涨幅空间,台湾占比那么大工资还22K,没希望了。。
  台企在大陆不敢虚报瞒报,本地企业可不会管这些,要省税就瞒着,要上市就乱吹,这是常识吧?  
  人均两万美刀不应该是那种生活水平啊!虽然服务业不错,但硬件不对劲啊!
  我们这有个案例,因为被拆迁户是地位太好,还是自己的海景别墅在开餐馆,然后就要价非常高,好像是要价几个亿软妹子,结果是政府用偷漏税这条让他服软的  
  @乐追 我老家浙江兰溪山区镇小学              
  楼主啥意思不明白。大陆拆迁返还房屋他也不知道,宅基地免费申请也不知道,要么是台巴子冒充的,要么是轮子愤青洗脑的,要么就是学生,啥都不懂  
  楼主就这么跟你说吧 新加坡人均GDP比美国高..
大陆因为地方大 各有不一
并且是2年前的数据 跟现在有很大差距...不过大陆人均在赶超
相信不到 几年 就完全赶超
  如果按照某些网友所质疑的,认为台湾的人均GDP,只有12000美金/年——那么,他们的人均收入,官方数据大概18000美金/年——人均收入超过人均GDP?  哪怕打个5折,9000美元/年——也很不得了啊,占GDP的75%?
  @qq   工资占GDP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国民在经济发展中分得的份额——你觉得这个份额越低越好,那是你的自油了,我不打算说服你。
  还免费分得宅基地——请先搞清楚,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哪怕是TG自己原本的说法再说。
  在大量数据面前,楼主无法面对,又开始扯人均收入  但是很简单的道理: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装不明白?!  请别忘记,在大陆的近300万的台商台劳!他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绝大多数与台湾的真实人均GDP无关,但他们的个人收入是被计算在台湾,他们的收入是远高于岛内的台湾人(否则就不会来了)他们拉高了整体的平均数值  台湾真实GDP==台湾官方造假灌水后公布的GDP--海外生产活动产生的GDP(2014年该数字超过54%)  但是台湾人均收入计算时,是将所有台湾人(近300万在大陆台商台劳+其他岛外台商台劳)和在一起计算的  GDP计算首先是个地域概念!  岛内民众薪资为什么会倒退16年,GDP却大涨70%,这就是原因!
  ~~~    
  再提供个台湾主计处2014年发布的受雇劳动者薪资数据: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去年全國受僱就業者有41.6%的月薪不到三萬元;  70.1%月薪不到四萬元;  三十歲以下的青年人  61.3%月薪不到三萬元;  87.9%月薪不到四萬元;  主計總處調查,去年五月全國受僱就業者共858.2萬人,平均每月主要工作收入(主要工作之經常性收入,未計入獎金、紅利、加班費等非經常性收入)為35551元,僅較前年增加175元。  其中,月薪不到二萬元有69.6萬人,占8.1%;  月薪不到三萬元有357.1萬人,占41.6%;  月薪不到四萬元更有602萬人,占70.1%,等於逾七成上班族月薪不到四萬元。  30歲以下者 近9成月薪不到4萬  而且,年輕人的「薪情」最差,月薪不到四萬元高達一七七萬人,占87.9%,等於近九成年輕人月薪不到四萬元;且二十至二十四歲平均月薪僅二萬四二六九元,「窮忙族」與「青貧族」現象未改善,勞工過得慘不慘,數據已說明一切。
  @乐追   面对大量数据和分析解释之后  楼主不继续胡扯了?!
  数据出处——新华网,当然,是引用台湾数据。  /tw//c_.htm  台当局“行政院主计总处”今(26)日发布2014年全年平均薪资为4万7300元(新台币,下同),为历年最高;不过,如果扣除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數上涨1.20%后,以2011年价格衡量的全年实质薪资平均为4万5494元,仍不如40元的水平。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主计总处”表示,去年12月工业及服务业受雇员工每人月经常性薪资平均为3万8725元,年增2.39%,含经常性与非经常性薪资的平均薪资为4万6461元,主要是因为部分厂商提前发放年终奖金及绩效奖金。  2014年全年经常性薪资平均为3万8208元,为历年最高,较2013年增加1.81%,也是2001年以来最高增幅;非经常性薪资(含年终(节)奖金、绩效奖金、员工红利及加班费等)为9092元,年增11.74%,主要是因为去年景气稳健回温,厂商全年发放的年终及绩效奖金增加所致;两者合计后的全年薪资平均为4万7300元。  主义:这里的4万7千台币,指的是全年月均,从前后文可以看出。  这个数据,我也觉得和 全民平均 有所区别。但,全民平均的话,该是这个数据的多少呢?
  @乐追   楼主胡搅蛮缠,只见局部不见大局  各种概念、经济学常识以及大陆的普通常识都不明白  真不知有何勇气在这里胡扯乱扯!徒增笑料而已
  根据台湾官方数据,平均收入(按照全年算),是4万7新台币/月  约18000万美元每年。  这个数字,也许是统计在职的,也许是统计了部分。应该不是全民平均值。如果算有800万人纳入,那么就是1/3的台湾人。另外2/3假设没有收入,那么台湾平均收入,就是6000美元/月  如果按照2.1万人均GDP来比较, 工资占 GDP 收入比,为35%
  2014年中国的人均收入7476美元约4.7万人民币世界排名94位。  而全国月薪超过3500元合年薪4.2万元的人居然只有2800万!  这说明全国有近99%的人收入在人均线以下。还不计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这1%多点的人收入都该是多少!这令人震惊的贫富差距!  =========================================================  这个是国内的数据。实际情况,应该比这个数据好一点,因为存在不保交个税的情况。  但事实而言,低于3500收入的人,应该也不少。
  真正能衡量生活水平的是可支配收入,就是你的工资能买到多少商品和服务
  @绿茶擦擦擦 3楼
22:45        ------------------------------  发你麻痹图,你爹的流量,艹
  哦,楼主加油啊。
  根据台湾官方数据,平均收入(按照全年算),是4万7新台币/月  约18000万美元每年。  这个数字,也许是统计在职的,也许是统计了部分。应该不是全民平均值。如果算有800万人纳入,那么就是1/3的台湾人。另外2/3假设没有收入,那么台湾平均收入,就是6000美元/月  如果按照2.1万人均GDP来比较, 工资占 GDP 收入比,为28%——不过这里有个问题了——如果按照6000美元算,台湾人每个月收入,是500美元,折合人民3000元左右——这个显然不符合认知了。
  对老百姓来说应该看同一消费水准和个人收入
  看过,的确不错。谢谢楼主  
  @乐追 &&只要大陆的路子不太错(能那个五六十分),基本完爆其他地区&&  本員要開示樓主,這是不可能的事。  這世上沒有極權國家不走錯路的。  一個都沒有。  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人類歷史上不曾發生過。  所以樓主前提錯誤,後面「完爆」云云就是夢想了。
  爱死你了,这么好的帖子要顶的  
  我只想说,中国的私营个体户的数量是6000多万户吧【估算3亿人口,包括老的小的】保守一点50%的个体户老板的资产至少10万美刀或以上吧,剩下的就算10万美刀以下好了,什么叫做农民?!做小老板的基本是农民吧,当然专门靠种地的也有估计有5000万户吧【估算2。7亿人口,包括老的,小的】这5000万户里面的农民至少有50%以上有在当地的工厂上班的,算第二职业吧。
所谓的GDP根本就算不到农民小老板的头上,除非个体户的生意做的大一点的,中国的税收对待个体户比较松的,GDP只是个笑话罢了,看看每年2000多万辆汽车的销量就明白了。
  中国的私营企业是1400多万个,包括:【大,中,小,微企】,国企50多万个,外企5万多个
  @乐追 哈哈 不真实拉 , 台湾人自己估计都不相信自己GDP这么高
  我们这,小徽企业和个体户根本不征税,私人企业(一千人以上大工厂除外)工人工资全瞒报(免缴个税),每个企业两本帐,你懂的。应该说,大陆每个私人企业认真去查,都存在偷漏税现象,这是半公开的秘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欧人均收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