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熟悉高通quick charge 2.0协议的人进来看下

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高通快充技术Quick Charge 2.0鉴赏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高通快充技术Quick Charge 2.0鉴赏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高通Quick Charge 2.0快速充电原理+QC2.0快充识别IC,支持苹果|电子学堂 - 数码之家
查看完整版本: [--
赞助商链接
QC2.0诞生原因: 手机的体验好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点就是能量问题。手机的能量来自于电池,电池性能直接影响手机的使用时间。除了电池性能本身,手机的使用方式也影响手机电池性能对手机体验的影响。10年前常见的诺基亚智能机或MTK功能机,1000mAh左右的电池足以保证这些手机一天以上的使用。300-500mA的充电电流足以让这些手机以较为合理的速度充电。采用标准的USB供电或者专用线充已经能够满足这些手机充电的需求。5年前,Windows Mobile智能机和早期安卓智能机,电池容量增加到了1500mAh左右。这时出现了USBBC1.1协议 提供了DCP(专用充电端口模式)利用USB的数据引脚对充电器进行识别和区分,从而将标准USB端口的500mA电流扩展到1.5A,满足了这些设备的充电需求。 时代在变迁,大屏幕的智能手机的耗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远远超过了10年前。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与世界沟通(包括但不限于上网、通话),与自己内心沟通(包括游戏等)的工具。手机实际使用的时间比率大大提高了。这对手机电池能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手机设计趋向轻薄,不支持快速更换电池,能量输入完全依赖充电、数据端口来进行。然而,手机的充电端口大小非但没有任何增加,反而朝着不断微型化的方向发展。端口电接触面积的减小,随之而来的是接触电阻的增加和散热能力的下降,这使得端口能够通过的电流降低。端口的输入功率=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由此可知,端口电流容量降低与端口输入功率的提高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提高端口输入电压来解决,这就是高通QC2.0 HVDCP(高电压专用充电端口)诞生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USB 3.1 PD和MTK PUMPEXPRESS PLUS也运用了同样的解决方法。高通QC2.0 握手协议(1)QC 2.0快充的充电器与手机通过micro USB接口中间两线(D+D-)上加载电压来进行通讯,调节QC2.0的输出电压。握手过程如下:当将充电器(+QC2.0识别芯片FP6600)端通过数据线连到手机上时,充电器(+QC2.0识别芯片FP6600)默认通过MOS让D+D-短接,手机端探测到充电器类型为DCP(专用充电端口模式)。此时输出电压为5v,手机正常充电。 若手机支持QC2.0快速充电协议,则Android用户空间的hvdcp进程将会启动,开始在D+上加载0.325V的电压。当这个电压维持1.25s后,充电器将断开D+和D-的短接, D-上的电压将会下降;手机端检测到D-上的电压下降后,hvdcp读取/sys/class/power_supply/usb/voltage_max的值,如果是9000000(mV),设置D+上的电压为3.3V,D-上 的电压为0.6V,充电器输出9v电压。若为5000000(mV)设置D+为0.6V,D-为0V,充电器输出5V电压。 (2)QC2.0快充识别芯片:FP6600FP6600是高通Quick Charge 2.0(QC 2.0)快速充电协议控制器。可自动识别充电设备类型,调整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使之获得设备允许的安全最高充电电压,在保护充电设备的前提下节省充电时间优点:●完全支持快速充电QC 2.0:●A:5V、9V、12V输出电压。●B:5V、9V、12V、20V的输出电压。●支持USB 充电规范BC1.2。●支持中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Supports USB DCP applying2.7V on D+ line and 2.7V on D- line.●Supports USB DCP applying1.2V on D+ and Dlines●支持苹果Apple设备●支持三星设备●可以直接PIN对PIN&&CHY100●SOP-8无铅封装 FP6600这个QC2.0识别芯片,功能最齐全的。在本身就支持QC2.0的情况下。还加了USB自动识别功能:APPLE,三星,BC1.2协议。&&&&&&&&若手机支持QC2.0快速充电协议,充电器就会以QC2.0模式充电;若手机不支持QC2.0快速充电协议,FP6600能自动识别插入的手机,自动调节D+,D-电压,使能手机自身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给手机充电(简单理解就是:就是相当于原装充电器给手机充电)原装充电器的充电效果跟普通充电器的充电效果差别不用介绍大家都可以了解的。 &&&&&& FP6600可以应用在很多地方:充电器,移动电源,车载充电器。。。。。一般只要是给手机充电的设备都可以。FP6600一级代理商:深圳市百盛新纪元半导体有限公司郑琼锋&&&&&&欢迎咨询!!!TEL:QQ :QC2.0充电实测:这里我们使用的是YZXstudio充电头定制版红表,直观测试QC2.0充电器电压识别改变过程。插入USB接口可以检测到用于侦测QC2.0信号的D+ D-电压,同时还能显示输入输出的电压、电流。内置库仑计,精度可达万用表级别。(1)开机通电,插手机之前:DCP模式,只不过有下拉电阻存在所以电压比较低,但两路电压基本相同。
[attachment=6240007](2)插入手机后的一瞬间,手机会在D+上加0.6V的检测电压,因为此时D+D-短路的所以D-电压也跟随变高。[attachment=6240008]
(3)D+上的申请电压维持超过1.25秒后,充电器会把D+和D-的短路断开,D-变成0,D+还是手机给的识别电压。
[attachment=6240009] (4)手机检测到D-变成0,说明充电器支持QC2.0,发送改变电压的申请。[attachment=6240010]
至于充电器输出多少电压给手机,参看这个表格。需要留意的是,所有0.6V代表0.325-2.000V ,所有3.3V代表大于2.000V,在此范围内即可正确申请QC2.0握手协议。
赞助商链接
FP6600快充shibie&&IC&&高通Quick Charge 2.0快速充电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82379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OFweek电子工程网
,获取最新资讯
  三、TI MaxCharge快充技术  搭配机型:暂无    叫阵高通和联发科,TI也推出了移动快充协议MaxCharge;TI将绕开手机处理器,在电池和充电器端曲线实现快充。TI计划于2015年春季发表自有快充通讯协议MaxCharge,将会带来快速充电性能及锂电池控制效能,抢攻快充应用商机。大多数常见的墙式适配器在输出电压为5V时的功率小于10W。通过引入高压/可变电压适配器,充电器行业正在突破输入功率限制。TI的MaxCharge充电器和适配器能够处理充电器和适配器之间的协商,这一功能节省了系统资源并减少了成本。当实现成功信号交换时,适配器将在标准电源接口上输出高电压(例如9V、12V);如果充电器IC不支持MaxCharge,适配器将保持在标准的5V电压输出。  四、Apple 20V快充技术  搭配机型:iPhone 6S    今年年初,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新近公布的一项苹果专利申请文件显示,未来 iOS 或将配备输出 6V 到 20V 的充电器,打破现在 5V
的充电器限制。这意味着苹果要在 iOS 设备中配备&超级电池&,苹果的目标或许是让 iOS 设备充电更快。也许在明年秋天发布的 iPhone 6S
中就会配备这款新的充电器。苹果在专利申请描述中表示,造成目前充电时长从1小时到12小时不等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5V
的电压。随着未来更大容量的电池将会成为标准配置,5V 明显不能满足顾客快速充电的需求。专利示意图中显示,iPhone 可以使用最高 20V
的充电器来充电。这一项专利申请是2013年第四季度提交的,苹果是否会在来年就上市 6V 到 20V 的充电器,一切皆有可能。  五、USB 3.1 PD充电规范  搭配机型:诺基亚N1    USB标准化团体USB应用者论坛(USB-IF),在2014年4月于深圳举行的英特尔开发者会议&IDF14
Shenzhen&上公开了&Type-C&的解决方案。USB 3.1
Type-C是全新设计的接口样式,大小有些类似MicroUSB,但是上下两端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不再区分正反面,两个方向都可以插入。这和苹果的Lightning闪电接口是一个思路,今后插入USB设备的时候,再也不用摸索方向了。
USB 3.1 Micro-B虽然名字和现在类似,但也发生了变化,更宽了,不过依然可以兼容现有的MicroUSB数据线。
另外,Type-C还支持较以往提高了供电能力的&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 (USB PD)&。USB
PD根据可供给的电力设定了10W、18W、36W、60W、100W五级规格,据USB-IF介绍,Type-C连接器支持100W(20V、5A)的供电。
责任编辑:Benson
还不是OFweek会员,一大波支持高通Quick Charge 2.0的充电器来袭 - 推酷
一大波支持高通Quick Charge 2.0的充电器来袭
感谢充电头的投递
1995年,第一代USB接口USB1.0(5V 500mA)正式发布,经过后续的2.0、3.0升级迭代,到现在该标准已经统治数据和充电连接器市场近10年。手机充电是基于USB接口的一种通用标准,数码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解决续航时间,智能手机厂商只能不断增加电池容量和充电电流。
而手机5V充电器,电流上限是2A(10W),电压不变增加电流会让Micro USB接口带来过热隐患。现在智能手机配备了3000mAh甚至更大容量的4000mAh电池,单纯的增加充电电流已经让不堪重负的Micro USB接口力不从心。有没有一种既保留Micro USB充电接口,又能缩短充电时间的技术呢?2013年高通Quick Charge 1.0充电技术诞生了,不过当时用户对快充还不感冒,市场反响并不好。
现在高通在中高端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决定了他在推动标准过程中的话语权。2014年4月,高通升级了第二代Quick Charge充电技术,在Quick Charge 2.0中,设计了两种方案,即A类和B类。A类可以提供输出5V、9V、12V三种电压。通过提高电压的方式,让电源适配器能够提供更多的电量给到手机终端。
这件事情听起来很简单,但问题是如何向前的兼容呢?电源适配器直接输出9V、12V,可能会导致手机过压保护了。所以还是需要有这样一个机制,在手机和电源适配器之间,手机能够识别电源适配器是标准的5V输出,还是有更高的供压能力。在手机授权的情况下,再做一个动态的调整,接受更高的电压和电流。这就是Quick Charge 2.0最主要的特性。
从总功率方面来讲,Quick Charge 2.0已经完全考虑到未来终端发展的趋势。乃至到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融合的趋势,在总功率的规划方面,规格已经做的相当高了。现有的A类方案,可以支持到36W。未来的B类方案,电压将支持到5V、9V、12V、20V四种电压,功率可以达到60W。因此基本上笔记本电脑,和多节电池串联的构架,都可以得到满足。
现在高通已经为联盟伙伴提供了完整的兼容性测试,这个测试是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评测的,待到测试通过之后,高通会给一个认证LOGO(如图)。这些技术对于所有的手机厂商来说都是免费的,当然测试可能会花一些费用,毕竟那是第三方的测试费。显而易见,手机厂商为用户做的这些努力,用户也能切实看到。并且用户家里有那么多条数据线和电源适配器,这小小的LOGO也能让用户明确知道自己手中产品有何过人之处。
下面让我一起看看,有哪些厂商推出了支持高通Quick Charge 2.0技术的充电器。
一、Motorola Turbo ChargerPower up fast
型号:SSW-2680US
售价:34.99美元
输出:5V 1.6A/9V 1.6A/12V 1.2A,14.4W Max
二、HTC Rapid Charger 2.0
售价:35美元
输出:5V/9V/12V,15W Max
三、三星NOTE4充电器
型号:EP-TA20CBC
售价:115人民币
输出:5V 2.0A/9.0V 1.67A,15.03W Max
四、Ktec冠德 VP001
型号:KSC15B
输出:5V 2A/9V 1.67A/12V 1.5A,18W Max
五、小米4充电器
型号:MDY-03-EB
输出:5V 2A/9V 1.2A/12V 1A,12W Max
已发表评论数()
&&登&&&录&&
已收藏到推刊!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uick charge 2.0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