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教育局育秧工厂给别的种田大户插秧多少钱一亩

您的当前位置: & 新闻资讯
安徽怀宁县积极推进水稻育秧工厂建设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互联网
阅读次数:10151
眼下虽已进入冬季农闲时节,可怀宁县高河镇平安村种粮大户孙实中却为育秧工厂建设而忙碌着。"工厂化育秧秧苗质量好,成苗率高,能省种、省工、省秧田。尤其对于早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比小棚育秧可提前7-10天,实现了提前插秧,赢得栽插时间"。孙实中侃侃而谈,"如今劳动力越来越紧缺,大户种田离不开机械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大趋势,趁着眼前农闲时节我要抓紧时间完成育秧工厂建设"。近几年来,怀宁县以水稻育秧工厂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广水稻机插秧,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是政府推动,县政府将粮食生产列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内容之一,要求乡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县农委将机插秧增长率列入乡镇农业站考核指标,多次召开现场演示会、观摩会引导农民使用机插秧技术。二是农机农艺联动,县农委牵头组成农机农艺专家组,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农艺联手形成合力共同解决机插秧技术难题,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三是项目拉动。运用项目建设示范效应,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拉动作用,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农田基本建设、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等农业项目列支一定的机插秧作业补助资金,激励农户使用机插秧技术。今年以来,已新建育秧工厂6座,全县共建成育秧工厂14座。
手机APP·二维码认证平台·移动APP
09-23
09-23
09-23
09-23
09-23
09-23
09-23
09-23
09-23
09-23
09-23
09-23
07-29
07-29
07-29
07-29
07-09
07-06
07-06
07-06
06-29
06-29
06-27
06-24
06-24
06-24
06-24
06-24
06-18
06-15
06-15
06-15
06-15
06-13
06-13
06-13
06-13
06-13
06-13
06-13
06-13
06-13
06-11
06-11
06-11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05-15
05-11
05-11
05-11
05-11
05-11
05-11
05-11
05-11
05-11
05-09
05-09
05-09
05-09
05-09
05-09
05-09
05-09
05-09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8
05-04
05-04
05-04
05-04
05-04
05-04
05-04
05-04
05-04
05-04
05-02
05-02
05-02
05-02
05-02
03-01
03-01
03-01
03-01
03-01
02-28
02-28
02-28
02-25
02-25
08-07
08-07
08-07
08-07
08-07
08-07
08-07
08-07
07-28
07-14
09-22
09-12
06-13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10-22
07-09
07-09
07-09
07-09
07-09
07-06
07-06
07-06
07-06
10-18
09-25
09-02
07-09
07-09
06-25
06-25
06-25
06-20
06-15
10-10
10-07
10-07
09-27
09-22
09-21
09-17
09-13
09-12
09-02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坝上蔬菜农业信息网管理中心
&  网址【0313TV】官网&  项目:中国张北县蔬菜网络管理中心推广招商农业公益网站
版权所有:张北蔬菜网
& 技术支持:
张北蔬菜网
& 管理运营:浅谈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有效示范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集机电化、标准化、自控化为一体,农机与农艺有效结合的农业技术工程。它通过先进科学的应用,创造适应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环境,克服低温阴冷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解决早稻育秧因低温阴冷因素造成死秧、烂秧问题,培育均匀健壮、不夹杂质、质量较高的秧苗,并缩短育秧周期,使早稻提前栽插,从而延长水稻生长周期,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通过工厂化育秧促进育秧专业户、种田大户的形成,实现水稻规模化生产。可见,水稻工厂化育秧不仅是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关键,而且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区水稻工厂化育秧处于示范阶段,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示范活动的开展问题多阻力大,示范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为抓好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活动的经验做法,对在活动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开展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有效示范,谈一些看法。一、示范活动存在的...&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南方山区主要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为主,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左右,无霜期220天,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南方山区春季长达4个月,2-4月常年平均气温12℃左右,并先后进入早稻播种育秧大忙季节。此时,冷空气活动频繁,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降到12℃以下现象时常发生,低温冷害天气对早稻安全育秧影响非常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早稻烂秧和死苗。而水稻工厂化育秧能较好地解决早季育秧期间低温冷害天气育秧难的问题。福建省宁化县地处闽西北,地形和气候等特征属典型的南方山区。2014年宁化建设了6个温室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基地所育秧苗机插后,普遍长势良好。早稻温室集中育秧(软盘机插)平均每亩产量可达500公斤以上,比非集中育秧亩增48公斤,增幅达6%。本文结合宁化县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实施对南方山区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1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流程温室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中育秧的生产方式,它集机电一体化、...&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村土地的流转,根据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土地经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促使绝大部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此,当前水稻生产必须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现状,全程实现机械化生产。水稻工厂化育秧是一种节本省工的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专用育秧设备,在育秧盘内播种,然后再进行科学催芽及出苗,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既能为水稻大田机插秧提供高素质秧苗,又能为水稻高产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水稻工厂化育秧栽培技术具体介绍如下。1材料准备引进江苏盐城ZBL-280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1台,按每667m2大田需要20~22盘的比例备足育秧专用塑料硬盘,同时每667m2秧田需用1.6m宽的无纺布10~20kg,并在钢管大棚内搭好铺放支架。2营养土的配制2.1营养土的准备营养土要选择上年冬季的、土壤团粒结构良好以及细、松、肥、无草籽的土,取回后放在露天场上冻酥,利用低温进行杀菌消毒,以减少...&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1建设地点基本情况江西恒湖垦殖场座落在赣江下游,鄱阳湖畔新建县境内,水田面积3467hm2,以种植水稻为主,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早春寒潮频发,伏旱秋干,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8.5℃,活动积温5760℃,年平均降雨量1609.8mm,太阳实际日照时数800~1900h,无霜期279天。年,在江西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的支持帮助下,实施了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温室大棚建设和工厂化育秧示范。两年共示范育秧面积9600m2,供大田机插秧面积122hm2,示范结果调查表明,工厂化育秧机插稻能促早熟、增产、省工省成本,比一般直播早稻提前成熟5~7天,比人工移栽稻节省成本元/hm2,增收稻谷375kg/hm2。2薄膜温室连栋大棚设计与建设2.1设计原理温室大棚建设是利用成套设施或综合技术,使水稻育秧能最大限度地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实...&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江西省新余市地处赣西中部,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全市总人□1 1 5万人,其中农村人□7 6.5 9万人,农村劳动力4 6.0 5万人。全市现有耕地面积8 1.1万亩(1亩=1/15 hm2,下同),其中水田面积6 8.3万亩,农业生产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要作物的市,全市水稻播种面积13 8.2万亩。近几年,经过农机部门大力推广,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服务新余市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保障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水稻生产中,机插秧一直制约新余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影响了新余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为全面提高新余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近几年在全市开展了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示范,经过几年的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1示范总体情况水稻机插技术是近几年新余市重点推广的一项农机实用技术,技术要求高,推广难度大。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加大试...&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地处浙闽赣皖4省边界,素有“衢通4省”之称,地域优势明显,全区总人口近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19万人,耕地面积1.796万hm2,人均承包耕地0.05hm2。2008年,水稻播种面积3.25万hm2,预计粮食总产达到18.7万t。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更为迫切,促进了农机化的较快发展。几年来,通过实施中央、浙江省财政购机补贴政策,全区农机化装备水平和机械化作业程度得到稳步提高。预计2008年农机总动力达30万kW,机耕作业面积1.2万hm2,机收面积1.3万hm2,机插面积333.3hm2。水稻生产机耕率和机收率分别为54.4%、45.6%,可是水稻机插环节却是“短腿”,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和总体结构的优化。1.1建设目的(1)以突破衢江区水稻机械化插秧和配套育秧技术的瓶颈,促进粮食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为出发点,依靠农机、农技人员...&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育秧工厂串起“四大链条”
|作者:|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双脚浸泡在水田里的农民,终于能够彻底挺直腰杆种粮,彻底从辛苦沉重的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
&&&&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中,机插秧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严重梗阻,必须要“啃下来”。或快或慢,或在“江浙”或在“两湖”,各地的探索相互借鉴,也早晚要汇成潮流。
&&&&机插秧技术在监利县的推广,领先全国,率先打通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链条。至此,水稻播种、育秧、插秧、耕整、防治、收割、烘干等所有环节,全部可使用机械操作,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去年达到83.8%。
&&&&传统水稻种植,采取一家一户大田育秧,育秧床占地与插秧面积比为1∶10;改为大棚旱育秧后,比例一般为1∶150以上,大大压缩了育秧床占地面积,节省土地。
&&&&机插秧的突破,让监利县县长黄镇有许多兴奋点:解决了季节性劳动力缺乏的难题,有效化解新时期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粮食生产效率,推动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带动现代农业的整体推进。
&&&&一批粮食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理事长们,一下子觉得天宽地阔、心情松弛。福娃集团副总经理方冰说,举一个例子,过去每到插秧时节,大面积土地经营者用工贵、用工难,十分头痛;更为苦恼的是,花高价请来的部分“插秧工”偷工减料,只管按插秧亩数获得劳务费,把秧苗行距、株距拉得离谱。采用传统的“扔草帽方式”进行验收,一顶草帽扔到田里,变魔术般没影了,再扔一顶只露出个帽沿儿。
&&&&的确如此,各种原因导致手工插秧难以保证每亩的秧苗数量,插下的秧苗参差不齐,每亩株数只有1.2万株以下,而“公正的”机械插秧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确保株数达到1.4万~1.5万株,从而为保证粮食亩产创造了条件。按每亩增产25~50公斤计算,对于拥有240万亩播种面积的水稻生产大县来说,汇成了一个大数据。
&&&&“眼睛盯着水稻田”的县农业局局长李家模告诉记者,水稻“单改双”的数据,也年年往上蹿,去年有80万亩了。周振涛和他的三丰农技专业合作社,通过早稻早播、晚稻选用生长周期短的品种,探索出适宜在监利县推广的双季稻种植模式,双季稻综合亩产比单季稻要高出600斤以上。
&&&&“育秧工厂”同时推动土地大面积流转,去年流转土地80万亩,预计今冬明春新增土地流转20万亩;监利县水稻种植大户增加到上万家,家庭农场也从400多家增至2320家;现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2家、农业专业合作社640家。
&&&&“育秧工厂”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搭建起全新的要素集聚平台,从生产源头上统领社会化服务体系,拎起完整稻米产业链条
&&&&1月11日下午,周振涛来到福娃集团,商讨签订农田作业服务的合作协议。
&&&&一年前,福娃围绕稻米全产业链战略,组建了包括福天下、三丰等十多家合作社在内的福娃三丰合作联社,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公司+基地+农户”到“公司+合作社+农业工人”;从“稻鸭共育”到“稻虾共育”和“稻虾鳖立体养殖”;从单项农事服务方式到“四代一管”的农机综合作业服务,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到统一的经营服务体内。
&&&&如果说育秧工厂、合作社是一艘艘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舰船,那么由福娃领衔的合作联社则是全县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航母。在福娃集团等实力企业的强势带动示范下,每一个育秧工厂,都成为新型经营服务主体的“领头羊”,及综合的现代农业服务平台。
&&&&监利县43家育秧工厂,都深度介入了农资供应、水稻种植、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还先后衍生出了5家测土配肥站、15家统防统治合作社、9家粮食烘干储存网点。
&&&&采访中记者也有疑问: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同时也是服务主体,已经构建起较为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育秧工厂能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一经出现便“执牛耳”,确立其统领全局的地位吗?
&&&&监利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邹海滨向记者解读:“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不奇怪。”同样是一个“前置驱动”效应,从水稻生产全产业链的第一道关口切入,剩下的事情“顺流而下”、整体打包了。
&&&&育秧工厂兼有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化服务组织和涉农企业属性,它本是市场化产物。在这个全新的要素集聚平台下,重新孵化或收编合作社,将原来合作社“几统一”服务优势笼而统之,把经营与服务“两张皮”彻底粘合在一起,把稻米产业所有链条彻底打通。
&&&&位于尺八镇的尚禾育秧工厂,囊括了10家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有300多台大型机械,在尺八、三洲两镇设立办事处;水稻种植合作社有12个联络组、200多人;农资合作社有8个分社,覆盖全镇所有村庄;育秧工厂有6个网点,辐射4万亩农田;测土配肥有3家网点,设有专业农技服务人员;统防统治2个网点,粮食收购、烘干储存、土地托管、蔬菜种植等都建立了合作社。尚禾老板欧阳斌说,育秧工厂是个“双主体的服务龙头”,合作社反倒成为产业链上的各个专业服务环节。
&&&&昊天合作社流转3700多亩农田,以育秧工厂为带动,网罗68名农机手,组建专业的耕整、机插、收割队伍,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湖北机王”肖基虎,2013年加入昊天合作社后,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他在合作社担任技术指导老师,每年工资5万元,加上每亩15元服务提成,去年收入近30万元。肖基虎说:“合作社对农机手和订单信息进行有效调配,哪里需要就指向哪里,农机手不会在路上浪费时间,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目前,监利县6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344个归在了育秧工厂名下,承载集中育秧、农机服务、统防统治、农资供应、水稻种植、蔬菜生产等多项功能。当然,其他专业合作社与专业技术服务组织,也依然发挥着作用。
&&&&而在福娃集团董事长谢松柏看来,构建合作联社、推进粮食生产全产业链的融合,能够实现合作社之间优势互补,进行统一调度、分配和管理,继续提升服务功能;同时拥有更大的农资采购议价权,加工销售定价权。有龙头企业做后盾,能够为合作社提供融资担保的金融服务创新,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问题。
&&&&监利县委常委胥金普告诉记者,这两年监利县以补贴、金融服务和政策支持三种方式全力扶持育秧工厂发展。资金扶持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县财政对每个标准化育秧工厂一次性补贴20万元左右;金融服务实行竞争分配贴息贷款,2014年对全县7000家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贴息2900万元,融资3亿元;政策支持方面,对土地连片流转500亩以上的受让者每亩给予30元的奖励。形成了“政府+银行+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三农金融创新模式。
&&&&育秧工厂深度介入了水稻种植、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大大地节本增效,串通了农民增产增收的效益链条
&&&&市场主导的经济新常态下,没有效益的事情不会长久。无论育秧工厂,或是合作社、龙头企业,串通起来的农业产业链,必须是利益链、效益链,才可能牢靠。
&&&&监利县委副书记张道毅说,从社会资本源源不断进入监利农业、投建育秧工厂这个现象,看得出“工厂”牵头、各“车间”利益链条的合理构建。“育秧工厂”这个平台磁力的强劲释放,创造出新的巨大市场。
&&&&育秧工厂的客户、市场在哪里?在农民那里。先来解剖一个案例:
&&&&尺八镇双红村农民何伯文,自有12亩承包田,以低廉价格从亲戚邻居那里流转了97亩,合计种植109亩水稻。2013年每亩生产成本如下:整田、收割150元,插秧210元,农药与除草剂150元,种子60元,肥料160元,水费50元,合计780元;外加土地流转租金、家庭劳动投入,综合成本至少千元以上。每亩收入情况:亩产1100斤湿谷,每斤1元。老何的结论是:基本没赚钱。
&&&&2014年,何伯文在把插秧和打药施肥等田间管理,打包交给尚禾育秧工厂,插秧和种子节省20元,农药和化肥节省130元,平均每亩节省成本150元;平均亩产在1300斤往上,增产效果明显,“赚了几万块”。
&&&&“每亩节省的成本,实际上超过150元,否则育秧工厂岂不是白干。”欧阳斌说,“节本这一块,农户得2/3,育秧工厂得1/3;增产增收那一块,全归农户了。”
&&&&投入降下来,产量却能提上去,这本账还要细算:第一,机插秧代替人工育秧、插秧,节省劳动力成本;第二,统一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多买优惠,集团采购价格降低10%以上;第三,专业测土配方施肥,因地施肥,对症下药,减少化肥施用量;第四,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一喷三防,减少用药量及喷洒次数;第五,好种、好肥、好管理、好技术,取得良好增产效果。
&&&&过去水稻收获赶上阴雨天,农户不得不把湿谷低价卖给粮食经纪人,自认吃亏。育秧工厂实行“粮食不落地”一条龙收割、烘干、储藏,又解决了一道题。
&&&&“没想到育秧工厂节本增效的作用这么大!”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钟涨宝教授专程到监利县调研农民收入问题,他得出结论:育秧工厂所提供的综合服务,让农民亩均增收500元左右。
&&&&种粮大户得实惠,育秧工厂自身也要追求经营效益。尚禾通过为周边两个乡镇1.7万亩水稻提供机械插秧和统防统治,去年共实现利润收入300万元。刨去春夏5个月育秧时间,每年8月初至次年2月底,正好利用育秧大棚种植蔬菜。记者看到,尚禾育秧工厂的塑料大棚里,香菜、菠菜、藜蒿等各色蔬菜郁郁葱葱;一个不到0.6亩的菠菜大棚,每年毛收入5000元以上。
&&&&多数育秧工厂都是这样的种植模式,让农民农闲时有事可干,又增加一笔收入。监利县农业局正在积极撮合,让部分育秧工厂与尺八镇巨象农业有限公司、朱河镇花园蔬菜合作社对接,由已经成规模的蔬菜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肥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收购,打造监利新的“菜篮子”。
&&&&福娃集团规划了5万亩“稻虾共育”模式,采取“反租倒包”、加盟合作等方式,把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按照“稻虾共育”模式建设好后,再返租给农户,并为农户提供水稻种植“四代一管”及龙虾种苗饲料防疫等全方位服务,并负责回收稻谷和龙虾。这样,农民不仅可以得到土地流转收入,还有4万~5万元的务工收入。离土不离乡,体面有尊严。
&&&&监利县育秧工厂的服务范围已扩散至洪湖、江陵、潜江等县市,今后需要逐步规范,稳步发展。
&&&&监利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石必成告诉记者:县政府牵头成立了农业担保公司,通过注入担保基金,按2∶3∶5比例实行政府担保平台、保险公司、金融机构风险分担,按1∶15比例协议撬动金融资本1.2亿元。人保财险监利分公司探索开发水稻秧苗、大棚、农用机械、种子附加等保险新品种,基本实现水稻大田、设施农业保险全覆盖。
&&&&以育秧工厂为突破口,用市场机制倒逼水稻数量、质量“双安全”实践,用生态安全种植经营模式,打造稻米安全生产链条
&&&&正因为监利是水稻生产大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推销种子、化肥、农药的经销商趋之若鹜,在乡镇集市上扯横幅,田间地头“走猫步”,走村串户软磨硬泡,花样手段齐全。
&&&&李家模说,监利水稻播种面积220多万亩,是一个巨大的农资投入品市场。过去,遍布监利县300多家农资厂家品牌、1200家代理点,水稻品种最多时达200多个。各种农资品牌让农民无所适从,假冒伪劣品种不乏其中。
&&&&监利县年年召开水稻主推品种推荐会、实施“优质稻米工程”,在众多品种中优选出几个具有合法法、优质性、高产性、抗逆性的主推品种。然而《种子法》规定了农民有自由购种权,农民买种一看上年、二看邻居、三问米厂,不一定完全听从政府引导。2012年,部分农户选种植的超级稻“准两优608”、“两优1128”,这两个品种本质不差,亩均产量较高,但是未必适宜监利县的种植条件,其质量不高,壳大米小,虽然每斤1.10~1.15元的低价定位,仍然有价无市。
&&&&育秧工厂的发育,迅速扭转了这一局面,从源头上把住了种子关口。2尺见方的育秧盘上,孵化出高质量的水稻秧苗。随着机械插秧的推广,全县水稻优质率达99%,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80%。
&&&&育秧工厂服务面广,有合同上的“风险赔偿”约束,不敢对水稻种子掉以轻心,雇佣专业技术团队仔细甄别市场上的种子,县农技部门也积极参与到水稻品种筛选推荐过程中。工厂化育秧经过浸种、清洗、脱毒等步骤,育出的秧苗病菌少,秧苗均匀、健壮、整齐,提高了粮食安全系数。
&&&&在汪桥镇华洲育秧基地,记者见到了回乡务农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刘应文,他那双冰冷而粗糙的大手,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育秧时节,为了抢时间下秧,整天不停搬动育秧盘,手上可能布满血口子。”刘应文说。
&&&&早年在外搞建筑挖到第一桶金后,刘应文敏锐地扑捉到育秧工厂的市场机遇,2012年果断携带资本和“知本”下乡,已办起两家育秧工厂。“研究生回乡种田”在监利传为美谈。
&&&&在刘应文看来,工厂化育秧只是第一步,由工厂化育秧带来的对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的整合作用,无疑蕴藏着提升农业效益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去年夏收后,他与一些知名大米加工、运营商洽谈,探索共建大米质量安全追溯机制。他认为:“农村土地经营高度分割、经营主体高度分散,造成农业生产散乱,谷贩子混乱收购,又造成销售混乱,几者相加,导致农业生产无法做到质量安全回溯。这对粮食安全和大米品牌都是损害。”
&&&&方冰对记者说:“大米加工企业就怕有些农民自行选购非适宜性品种,种出来的稻米品质不达标。”根据福娃集团规划,在3~5年时间内,要培养3000名掌握有机稻生态农业种养技术的职业农民,把建设有机稻生态农业基地与集团品牌建设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让粮食值钱,让农民致富,让消费者吃得更安全。
&&&&育秧工厂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也让生态水稻种植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董新发认为,作为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监利县有责任从品种、质量、加工、品牌上取得新突破,靠自己主宰命运、赢得市场。育秧工厂对稻米产业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发挥了“定盘星”作用。
责任编辑:王伟
|||||江苏农业|||福建农业|||湖北农业||||海南农业|重庆农业|||陕西农业|||宁夏农业|||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中国农产品网|||中国牧草网|||中国种植技术网|||云农网|农产品加工网|||灌溉网||
制作单位:农民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我市建设小型育秧工厂项目,推广“集中播种催芽、分散育秧管理”模式,不仅是我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创新,更是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这是解决我市水稻机插秧千家万户育秧难的这一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
&&&&柳北区沙塘镇上垌村的水稻种植户覃开义,自已种有10多亩水田,今年年初在市农机管理站的项目支持下建立起了小型育秧工厂,不仅满足了自己田地育秧问题,同时也为同村其农户提供有尝服务,两季下来,共育秧2400多盘,解决120亩水田秧苗问题。
&&&&有了第一年这工厂化育秧的经验,覃开义说:“工厂化育秧,由于采用机械播种,播种均匀,秧苗长得好,又采用优质种子,一亩水稻增产了100多斤”。
&&&&根据我们农机管理站了解,沙塘镇上垌村的水稻插秧机已经不少,但农民分散育秧很难育出适合机械化栽插的秧苗,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农民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没有插秧机代替人工劳作,劳动强度大,“没有插秧机,种田真累”,一些农民常这样说。
&&&&小型育秧工厂采取“集中播种催芽、分散育秧管理”模式,农民直接购买工厂秧,就不用自己播种育秧了,育秧问题解决了,机械插秧问题迎刃而解,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高的今天,也就是解决了“谁来种田问题”。下一步,如何利用工厂化育秧的优势来吸引更多周边农户来应用“集中播种催芽、分散育秧管理”,这是种田大户覃开义以及村委要考虑的,也是我们思索的问题,相信这一过程是从“求人来育秧”到“人求我育秧”。
&&&&发展工厂化育秧,农民有需求,大户、专业合作社有积极性,但目前需要政府推动,沙塘镇上垌村小型育秧工厂项目示范点初见成效,为今后项目实施积累了经验。
 文档附件
 相关链接
柳州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版权所有:(C),柳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 网站维护:柳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Email:njglj@
建议读者在分辨率, IE5.0以上浏览
网站设计:柳州市网中网络策划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机械插秧育秧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