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业务费包括哪些些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关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供应链管理研究.pdf4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研究,是从供应链的控制决策方面、库存与运输的一体化
问题、信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以及供应链成员协调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
目前关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对策与委托实现机制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本文意在从
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工作。本文的研究方法将供应链管理
中的很多模型都放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分析,并且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型
框架下加入对最优合约的讨论。两者的结合研究为委托代理理论提供了更广阔的
应用空间,同时,更为供应链管理研究提供了更深入和有效的手段。
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部分,分别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出处――台约经济学的
概况,驵及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概念及职能,并随之介绍两者关系。在第二、第三
章中,分别对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部分,道德风险模型和逆向选择模型进行了详
细的综述。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第二、第三章的应用。第四章的《两阶段供应链
中的一个道德风险问题研究》,作为对道德风险模型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一个应
用,意在寻找最优合约,并对信息不对称、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成本作出分析。第
五章的‘基于服务满足率的两阶段供应链的一个逆向选择问题研究》,作为逆囱选
择理论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一个应用。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下,一个制造商通
过对其供应商的服务满足率信号的观察和预铡来确定自己的最优订货量。本章也
随之讨论了供应商的最优生产量以及系统最优合约的情况。
关键字:委托.代理理论供应链管理合约博弈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及激励监督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及激励监督问题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制造商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两种模型:即纯激励模型和加入了监督惩罚策略的激励监督模型。通过这两种模型的分析比较,得出了这两种模型各自的适用范围,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如分销商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系数、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制造商的监督成本系数对最优激励强度、最优监控强度的影响,为供应链企业间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F274【正文快照】:
现代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从系统、合作的角度出发,将资源合理分配,以提高最终用户的满意度为目标,通过整条链的增值以实现全体企业的共赢。虽然供应链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协同生产的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但是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个体,都采用不同的策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和金生;李军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黄湛冰,万迪昉;[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李善良;朱道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5年12期
李明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徐海波,赵西萍;[J];预测;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官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廖楚晖,薛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王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周健生,张冬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陈晓昱,周敬华,朱道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李传军;;[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姚佐文;[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曹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孙文静;;[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杨亚达,徐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三(女牙);刘震宇;苏钟人;王红卫;;[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邹璇;;[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谭绍鹏;隆重;;[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C];2006年
黄国石;;[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肖条军;盛昭瀚;;[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李丽君;黄小原;;[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孟力;王崇喜;汪定伟;张爱玲;;[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张琳;施建军;;[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陈绍刚;高兴佑;唐小我;;[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郁培丽;蒋国伟;;[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勇;[D];重庆大学;2005年
杨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程艳霞;[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曾勇;[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孙建胜;[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刘亮;[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魏纪泳;[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陈璇;[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池国华;[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肖曙光;[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伟;[D];浙江大学;2002年
苏珊;[D];浙江大学;2002年
叶炜宇;[D];浙江大学;2002年
王永昌;[D];浙江大学;2005年
曾志浩;[D];华东交通大学;2003年
殷薇;[D];同济大学;2006年
郭文举;[D];重庆大学;2005年
刘璠;[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张晖;[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乔鹏涛;[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张佶,董超,吴新宇;[J];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02期
易海燕;叶怀珍;于洋;;[J];商场现代化;2006年34期
李晓英,陈维政;[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09期
李善良,朱道立,王斌;[J];物流技术;2004年11期
丁伟东,刘凯,贺国先;[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杨红芬,吕安洪,李琪;[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舒俊辉;李健;;[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张喜征;[J];系统工程;2002年01期
牛芳,乔卓,董颖颖;[J];工业工程;2003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存金,侯光明;[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1年03期
刘兵,张世英;[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梁巧转,马建欣;[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张新华,任玉珑;[J];软科学;2003年04期
徐玖平,陈书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曹廷求,于建霞;[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雷,席西民;[J];管理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臧国平,孙林岩;[J];管理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于维生,金成晓;[J];统计研究;1998年04期
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J];物流技术;1998年03期
林勇,马士华;[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江若尘;[J];财经研究;2000年07期
许淑君,马士华;[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0年06期
徐贤浩,马士华;[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林勇,马士华;[J];科学管理研究;2000年05期
王来生,侯云先;[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维生;;[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肖条军;盛昭瀚;;[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邓绩;陈杰;;[A];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论文集[C];2002年
张爱;袁治平;张清辉;;[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 Handling & Logistics Systems[C];2002年
马士华;;[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朱少英;何正文;徐渝;;[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朱嵋;张庆洪;;[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张彤;;[A];第三届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2年
陈文静;何刚;叶阿忠;杜玉明;;[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许泽勇;刘志学;;[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科技日报;2001年
本报记者 木力;[N];计算机世界;2002年
记者李思源通讯员于江;[N];北京日报;2003年
于江;[N];国际商报;2003年
本报记者 刘星;[N];计算机世界;2003年
本报记者 小白;[N];计算机世界;2003年
李芃;[N];国际金融报;2004年
黄快生;[N];国际商报;2004年
黄快生;[N];国际商报;2004年
本报记者 赵槿;[N];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江天;[D];天津大学;2004年
张亚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余砚新;[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胡敏;[D];浙江大学;2004年
袁光华;[D];清华大学;2005年
肖条军;[D];东南大学;2000年
齐海燕;[D];天津大学;2004年
陈跃刚;[D];南昌大学;2006年
陈维义;[D];东北大学;2006年
周嘉南;[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志勇;[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朱欣;[D];湖南大学;2001年
徐忠;[D];重庆大学;2001年
胡松筠;[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吴心茹;[D];中南大学;2002年
冯春花;[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张传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赵海洋;[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罗延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刘炜;[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浅论新经济时代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2)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多阶段动态模型。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供应链企业问的合作强调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关系,这与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有所不同。例如:在一般的商品交换市场上,买卖双方之间就构成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一般而言,卖者对商品的信息掌握的比买者多,买者是委托人,卖者是代理人。买卖双方的交换关系是一次性的、暂时的,买卖双方会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卖方会尽可能以次品或抬高价格等方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买方作为消费者则会想方设法与卖方讨价还价,以达到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但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与一次性交换关系不同,企业需要进行长期交易,道德风险的问题相对而言不是很严重。企业或许可以从短期的欺骗中获得好处,但是从长期看,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企业会发现短期的欺骗虽然得到了好处,但是合作关系也会随之终结,而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收益的贴现值会远远大于短期利益。因此,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多阶段的、长期的动态博弈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制度设计和激励才显得更为重要。
(3)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是多任务委托代理。传统的企业间的购买策略是以价格为基础而展开的竞争,企业通过在众多供应商之间通过价格竞争来获得最低价格的产品。然而随着竞争全球化、产品需求多元化、技术创新加快,市场对产品质量、服务、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可能单凭价格获得竞争优势。同样,供应链企业间的供应商不仅仅是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而且还要在技术创新、质量改进、缩短产品周期、提供服务等方面做出响应。供应商在采取行动时可能会产生冲突,如降低成本与质量改进、提高服务。因此,在有限的经济资源和时问资源约束下,供应商需要在多目标问作出权衡。而采购商的评价和报酬标准则是供应商决策的依据。例如,如果采购商把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那么供应商将会对技术创新和改进质量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因此采购商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和报酬激励应该具有综合性。
(4)供应链企业问的委托代理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存。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客观上要求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建立稳定的供应体系。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涉及到逆向选择问题,如果供应商希望加入供应链那么它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采购商传达信号,采购商根据这些信号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甄别。这就是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供应商与采购商目标的不一致,供应商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谋求利益,这在客观上会一定程度地损害采购商的利益,因此,订立最优激励合约的对供应商和采购商双方来说都有必要。
三、供应链企业委托代理机制设计
信息不对称引起供应链企业问的委托代理问题,在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供应商一采购商的关系进行管理并设计最优的机制,以解决双方的委托代理问题,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供应链企业的委托代理机制设计问题
1.供应链企业问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根据上面的介绍可知,事前信息不对称包括逆向选择、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等方面。实际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同逆向选择是一回事,因此我们用逆向选择总括这三种模型。所谓逆向选择是指在委托代理问题中,代理人完全了解自己的信息,知道自己的类型(如是高能者还是低能者),委托人不了解代理人的信息。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发出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察到的代理人的信号并据此判定代理人的类型并与其签订代理合同;或者是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采取行动。在供应链企业间,逆向选择是供应商将自己所具有的私人信息向采购商传递。
查看更多相关论文:&&&&
热点推荐: &&&&&&
在职读研实用信息
&&& 凡本站稿件类型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启文教育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均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发表,违者必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资讯文章
热点推荐简章
交流吧热帖&
在职研究生热门专业
专业名称详情
| 联系我们
常年法律顾问&&华泰律师事务&&毛亚斌律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论新经济时代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doc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浅论新经济时代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3:33: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论新经济时代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doc
官方公共微信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供应链管理:物流供应链:中国企业培训网
&如果您访问本站较慢,可以根据所在地区选择访问&[] / []
免费注册 ???
| 把本站加入到您的
专属栏目=&  |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         主要城市: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信息不对称引起委托代理问题。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也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从商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特征,研究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结合实际提出风险分担和激励机制设计的方案。本文还对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的未来研究做出了预测和建议。
一、引言委托代理(Principal-Agent)概念的最早提出是为了研究股份制公司的治理体制问题。在股份制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公司的经理阶层代表股东行使管理职能。由于股东和经理层在利益上有时会不一致,而且经理比股东更了解公司的信息,因此可能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代理问题就是研究如何进行制度设计,使经理层在按自身利益最大化行动时,最大程度地实现股东的利益。委托代理问题是由当事人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拥有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方(Agent),缺乏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方(Principal)。信息不对称可以从时间和内容上划分。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ex ante),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ex post);从非对称的内容上看,非对称可以是某些参与人的行动(actions),也可能指某些参与人的信息(information)或知识(knowledge)。因此,委托代理的模型可以分类如表1所示。委托代理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只要当事人各方在拥有的信息上具有不对等性即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政府和纳税人、公司和雇员、买方和卖方等都存在代理问题。
表1 委托代理问题的模型分类
隐藏行动(hidden actions)
隐藏信息(hidden information)
事前(ex ante)
逆向选择模型
信号传递模型
信息甄别模型
事后(ex post)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
在市场交换中和顾客的信息存在不对称引起委托代理问题。Nelson(1970)研究认为,许多和服务具有经验属性(Experience Attributes),其质量只有在购买之后才能发现。由于顾客通常不能够正确地辨别的质量,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不具备提供某种质量水平或服务的能力,而可能做出错误的质量承诺,顾客不能正确辨认的能力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问题(Akerlof,1970)。第二,可能在签约后采取欺骗行为,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Holmstrom,1979)。Debi Prasad Mishra(1998)指出,逆向选择问题通常可以采用信号理论的方法解决,利用某种信号来揭示参与者的私有信息。例如在汽车修理市场上,通过进行某些不可回收(Non-salvageable)的投资如标志等,来显示其拥有较高的质量。因为低质量的不会愿意进行这方面的投资(Kelein & Leffer,1981),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高质量的和低质量的区分开来。道德风险问题则通过采用激励机制(如价格补偿),来约束的欺骗行为。
二、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1、企业间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根据管理的概念,的活动是其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物流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到达最终用户的过程,它是一个包括、制造商、分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直到最终用户的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由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存货、产成品构成的物流和企业间数据信息组成的信息流在上流动。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这里的可能是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或产成品),下游企业再向它的下游企业提供,由此构成了以物流为中心的一条。在中,位于上游的提供(或零部件)的企业叫做(Supplier),位于下游的购买(或零部件)的企业叫做商(Purchaser)。
企业间的和商由于占有的信息不对称,也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上的企业以最终用户的满意为目标,协同组织。但是与纵向一体化不同,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企业的投资者负责。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企业的行为也可能会损害其它企业的利益。根据波特(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与其和商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了在中获得优势,企业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如原料或的、质量、企业的能力等。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样会引发委托代理问题,我们从-商的供求关系出发,将委托代理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起的逆向选择问题(AdverseSelection)和由于事后隐藏行动或信息的道德风险问题(MoralHazard)。
2、企业间委托代理问题的特征企业存在着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但是由于的一些特有的性质,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具有以下的特征:①的企业间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的本质强调处于上的企业间的合作,强调企业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而对非核心义务通过外包等与其它企业的协作的形式完成。的思想与传统企业模式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改变了对上的其它企业的看法,企业不再把它们看作是竞争对手而是当作合作伙伴,为实现最终顾客满意的目标而进行协同,活动按整个实行优化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本企业的利益。企业间虽然强调合作,但是利益冲突也是存在,企业之间为分配合作带来的利益会展开竞争。因此说,企业的基础和目标是合作,但是它们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也存在竞争。研究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通过代理理论的分析通过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②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多阶段动态模型。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企业间的合作强调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关系,这与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都有所不同。在商品交换市场上,买者和卖者构成一对委托代理问题。一般而言,卖者对商品的信息掌握的比买者多,买者是委托人,卖者是代理人。买卖交换关系是一次性的、暂时的,买卖双方会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比如说卖方可能以次充好或抬高价格。而在企业间,企业需要长期进行交易,道德风险的问题相对而言没有那么严重。企业或许可以从短期的欺骗中获得好处,但是从长期看,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企业会发现短期的欺骗虽然得到了好处,但是合作关系也会随之终止,而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收益的贴现值会远远大于短期利益。但是同时,正因为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多阶段的、长期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才显得更为重要。
③企业间的委托代理是多任务委托代理。传统的企业间的购买策略是展开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企业通过在众多之间通过价格竞争来获得最低价格的。然而随着竞争全球化、需求顾客化、技术创新加快,市场对质量、服务、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可能单凭价格获得竞争优势。同样,企业间的不仅仅是提供价格低廉的,而且还要在技术创新、质量改进、缩短提前期、提供服务等方面做出响应。在采取行动时可能会产生冲突,如降低与质量改进、提高服务。因此,在有限的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约束下,需要在多目标间作出权衡。而商的评价和报酬标准则是决策的依据。例如,如果商把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那么将会对技术创新和改进质量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因此商对的评价和报酬激励应该具有综合性。
④企业间的委托代理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存。企业的合作关系客观上要求减少的数目,建立少而精的供应体系。对的选择和评价涉及到逆向选择问题,如果希望加入那么它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商传达信号,商对的资格进行甄别。这就是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
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研究信息不对称引起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在合作的前提下,对-商的关系进行管理并进行制度设计和优化,提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研究的对象和目标有:企业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不确定性和企业的风险分担;商对的激励机制设计。
1、企业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根据上面的介绍可知,事前信息不对称包括逆向选择、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实际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同逆向选择是一回事,因此我们用逆向选择总括这三种模型。所谓逆向选择是指在委托代理问题中,代理人完全了解自己的信息,知道自己的类型(例如高质量还是低质量),委托人不了解代理人的信息。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代理人选择发出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察到的代理人的信号判定代理人的类型签订代理合同;或者是委托人提供多个合同供代理人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采取行动。在企业间,逆向选择是私有信息向商的传递。实施管理客观上要求减少数目,为了加入体系,建立与商持久的供求关系,就必须展开竞争,以获得为数不多的供应资格。因为的能力是其私有信息,商不可能通过观察得到,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措施向商发出信号,以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在环境下的评价标准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价格因素,而且涵盖了价格、质量、服务、交货期等诸多要素。相应的,的发出的信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的报价信息体现了其控制的水平;企业进行了ISO9000系列的认证,或者是做出一定期限内退货、保修承诺的信号,表明具备提供高质量的能力和信心;制定的服务标准和以前的服务记录,反映的服务水平;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的投资力度,向商展示其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树立企业的品牌和良好声誉。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市场竞争是不是企业和企业的竞争,而是和的竞争,如果被淘汰出,竞争地位将非常不利。但是同时向商发出信号是要付出的,过度的信号支出也是不利的,应该在二者之间加以权衡。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事后的信息和行动不对称,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可能做出有损委托人利益的行动。道德风险问题在企业间也是存在的,当按自身利益行动时,有时会给商带来损失,如采用低劣的原材料以获得降低的好处。特别的是存在经验属性,的质量在短期内难以辨别时更有可能采取这种方式;不愿意加班而采取延迟交货,因为加班可能增加额外的;在供不应求时故意隐藏其技术和质量水平,不愿意为改进质量做出努力。Kelein和Leffer(1981)在研究汽车修理商和顾客的委托代理行为后提出,道德风险可以通过顾客给予修理商一定的价格补偿(Premium)来解决。对企业,由于联系更加紧密,减少道德风险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如:①与企业建立密切的、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系,使实施道德风险的机会增加。在可预期的长期利益的诱导下,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作出冒险。②额外增加订货需要加班时,应给一定的价格补偿。③引导在为自己提供专门方面进行投资,增加其转换。④建立长期而全面持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的进行鼓励,如增加订货、给予更优惠的价格折扣等。
2、不确定性和企业的风险分担由于市场需求变化,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从来源上划分,企业的风险有两个方面:来自源头的供应风险和来自顾客最终需求的风险。在上,企业之间以订单的方式进行的委托代理。以订单形式的信息传递会引起信息的扭曲,特别的是,订单的变动程度往往大于量的变动,扭曲趋势随信息向上游的移动而扩大,这种现象称为放大效应(BullwhipEffect),当上游企业以订单为需求信息时,会误导上游企业的和库存决策。需求变动会影响和商的决策,为了消除不确定因素企业之间必须分担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合作:①对于放大效应,企业间应该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来消除信息扭曲,理查森(Richeson)指出了六个可以加强信息交流的方面:更自由地交换有关、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取消每次装运的定单;在设计阶段让参与进来;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制造商工厂互访;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②通过合同设计,为企业需求提供柔性。市场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商订单的变化,应该为其提供数量和质量柔性。在环境下,柔性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在双方进行交易。如分期中,商预定一定的数量,并按预定数量的一定百分比购买一个期权,实际购买数量可以在预定数量上按期权数量波动。当然,商必须为这个期权支付价格。
3、商对的激励机制在企业间,商为了鼓励,应该采取一些合理的机制,激励的行为。从理论上讲,一个好的的激励机制要具有激励兼容(IncentiveCompatible)或者是自我强化(SelfEnforcing)特征,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条件下,也愿意自觉实施,因为它能够符合的利益最大化。商可以采用的激励机制有:①供应合同的设计。供应合同是和商为进行交易而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供应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合同条款的设计,以书面的形式规定了各自的责任,利益的分配,可能出现的以外情况及处理方式,风险的分担。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学者YehudaBassok,RaviAnupindi等人对合同设计中的柔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几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模型,如:备货(Backup)合同,最低购买价值/数量合同,带期权的分期承诺合同,滚动水平柔性合同等,这些合同将数量柔性作为一种商品在和商之间进行买卖,共享合作利润和共担风险,实现合作总体利益的最大化。②由于需求的顾客化、多样化,企业不能靠单一的在市场上竞争,差别化(Differentiation)构成企业竞争优势。为了适应这种要求,企业从最终装配到原材料的提供都必须考虑顾客的需要,应该向商提供顾客化的零部件。但是,这种变化需要进行设备投资、流程设计、人员培训、技术更新等方面的投资,单靠有时难以独立完成。因此,商从整体利益出发,对进行这方面的投资。这种投资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获得顾客化的供应;二是的利益与商捆绑在一起,增加其转换。③优惠激励。企业也可以采用传统企业激励方式,如增加定货数量、给予更优惠的价格和更灵活的支付方式、增加对的投资、在技术更新和人员培训方面对进行援助等。
四、结束语企业间存在着由信息不对称引起实际运作中出现的某些败德问题,而由于固有的某些特征,其委托代理问题又不同于传统企业模式下的委托代理。本文主要站在商的角度讨论了商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如何进行激励机制设计。实际上,制造商与零售商、制造商与分销商的委托代理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
资讯频道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培训网(以下简称“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若被其它网站多次转载则注明来源不详字样。
&&2、本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3、本网转载是出于传播海内外优秀管理理念之目的,纯属公益性质,无任何商业目的。
&&4、本网转载的所有作品均为公众作品,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5、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速来电来函联系,在此,我们首先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将尽快予以改正。
&&&&&&&&&&&&&&
&&&&&&&&&&&&&&
&&&&&&&&&&&&&&
&&&&&&&&&&&&&&
&&&&&&&&&&&&&&
&&&&&&&&&&&&&&
ChinaCPX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企业培训网(中培网)版权所有 常年法律顾问:陈军律师  
 Powered By: 中国企业培训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应链模式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