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汉能光伏发电小型发电设备能赚钱吗

汉能李河君身价超马云 薄膜发电如何造首富
  (来源证券日报)
&&&&坚定拥护薄膜路线的汉能总显得有点“另类”,“把晶硅比作台式机,将薄膜比作笔记本”的言论,更“得罪”了不少光伏同行。
  ■本报记者 于 南
  根据研究院于2月3日发布的《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截至日,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身价”达到1600亿元,一举超过了[]和,至此,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又多了个头衔――“中国首富”。
  尽管李河君对此只是淡淡回应,“我不知道哪来的,大家不用太当真”。而有意无意间,“首富”身份还是为其一直振臂高呼的“薄膜发电”,做了次效果极佳的“广告”。
  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由此认识了光伏,知晓一种被统称为“薄膜”,具有轻柔特质的可发电组件,能够应用在建筑上、汽车上、帐篷上、手机上,甚至是服装上,为人们提供可移动的清洁能源。
  不过,在中国光伏界,由于坚定拥护“小众”的薄膜路线,汉能总是显得有点“另类”;李河君“把晶硅比作台式机,将薄膜比作笔记本”的言论,更是不经意间“得罪”了绝大多数选择晶硅路线的光伏同行。
  在这场由来已久的关于“光伏技术哪家强”的争论中,李河君坚称,“薄膜”因具有轻柔的特质,相较晶硅产品的应用市场更为广阔;而代表晶硅路线的一方则驳斥,薄膜的性价比无法与晶硅媲美,晶硅才是光伏“王道”。
  CIGS产业化条件愈发成熟
  “胡润全球富豪榜”给予李河君的上榜理由是,截止到日,其在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的持股市值为800亿港元,另外加上汉能控股非上市部分水电、太阳能及其它资产,李河君的财富合计达到了1600亿元。
  可见,李河君之所以问鼎中国首富,全赖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暴增。而“薄膜发电”正是支撑汉能薄膜发电市值的商业逻辑。截至2月9日收盘,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达到1749亿港元,继续稳居全球单一光伏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大。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汉能、李河君以及薄膜发电的怀疑,并未因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大涨而减弱。
  一方面,汉能薄膜发电存在“软肋”――主要仰仗关联交易;另一方面,出于种种目的,“薄膜发电”也时常遭到业界的“口诛笔伐”。
  “薄膜发电”的未来究竟有没有李河君说的那般美好?又或者它会不会只是一个梦?
  对此,南开大学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以铜铟镓硒(CIGS,一种薄膜技术)为例介绍,“从技术成熟度和生产成本上看,CIGS的产业化前景十分明朗,且其很多优势(轻柔等)是晶硅所不具备的。不过,考虑原材料的储量和成本(主要以铟与硅对比),以及光伏要成为替代性能源的远景目标,CIGS替代晶硅并不现实,但即便如此,我认为,未来CIGS的全球市场规模也能够达到80吉瓦-100吉瓦”。
  但据记者了解,正在制约薄膜发展的问题也颇为棘手,仍以CIGS为例,“由于CIGS的生产工艺、流程十分复杂;直至今日,除日本的Solar Frontier外(其对生产成本保密),全球仍没有一条吉瓦级的CIGS产线。”某不愿具名的科研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正是由于缺乏产业化样本(),CIGS量产后的成本究竟能够达到多少,仍然是个迷”。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获取的实验数据显示,CIGS的产业化前景十分明朗。”为证明这一点,该科研人士向记者独家透露了其尚未公开的实验结果,“例如,除了薄膜弱光性强、综合发电效率高等特点外,我们还在试验中发现,当日照条件越好时,CIGS的功率便越高。同等条件下,CIGS每瓦比多晶硅可多发8%的电。这就意味着CIGS比多晶硅的发电收益高出了8%,其可抵消薄膜占地面积大、安装成本高的劣势”。(该人士拒绝向记者透露实验采选样本的品牌,但称样本并非由汉能提供)
  此外,“近三年来,CIGS的实验室效率由逾19%上升到了21.7%,超过了多晶硅的20.4%;而组件效率(量产)也达到了14%-15%,基本与多晶硅(15%左右)持平了。”上述科研人士还表示,“CIGS的潜力很大,1年-2年内,我认为其有机会将组件效率提高到16%以上”。
  孙云也认同这一观点,“晶硅提升转化效率主要依靠规模效应以及技术掌握的成熟度,目前却也达到了某种极限。相比之下,CIGS的提升空间还非常大”。
  虽然CIGS的生产成本目前尚无法估算,但根据CIGS生产设备制造商――MNNZ公布的预测性数据,“CIGS的生产成本可低至0.4美元/瓦-0.45美元/瓦,也就是说其售价可以与多晶硅持平,或较多晶硅略高。”上述科研人员介绍,“同时,CIGS与晶硅一样,衰减极少;能耗回报率(生产能耗回收期)甚至比晶硅更低(晶硅为2年,CIGS为1.5年)。”
  汉能承诺探索更多第三方业务
  几乎与孙云教授的看法一致,上述科研人士向记者表示,“薄膜项下细分的技术路线还有很多,哪个最终能成功走向产业化并引领光伏技术升级换代,我不确定,但目前来看,CIGS的确最有希望。若能够实现0.4美元/瓦-0.45美元/瓦的生产成本,哪怕较此略高,凭借轻柔的特质,CIGS便能拥有较晶硅更广的应用前景”。
  “目前的情况是,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CIGS研究的科研机构有很多,细分技术路线也很多(真空工艺:共蒸法、溅射后硒化等;湿法工艺:电镀法等)。但每家都有优势,也都有缺陷。而主要囿于资金投入的匮乏,CIGS在产业化上一直没有显著突破。”
  “汉能先后收购了德国Solibro、Global Solar Energy和Miasole,掌握了CIGS共蒸法和溅射法技术,前不久还宣布收购美国Alta Devices公司的GaAs砷化镓柔性薄膜技术,并表示推进相关技术的整合与优化;而除了技术储备,从资金角度看,在中国,想要尽快实现CIGS产业化,恐怕也只有一直潜心于此,又具有相当融资能力的汉能做得到。”在该科研人士看来,“光伏技术一定会升级换代,扶持一些新的技术对中国光伏有利无害。这对中国光伏非常重要。我们经历了太多国外以先进技术控制中国产业发展,随后又以新一代技术迫使我们重新‘交学费’的教训。希望在CIGS上,中国不再落后”。
  不过,想要实现李河君的薄膜梦,汉能薄膜发电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日前,在回应媒体有关关联交易的质疑时,汉能薄膜发电首席执行官代明芳表态,“汉能薄膜今年第三方业务的前景非常乐观。我们将进一步努力,拓展全球薄膜太阳能的下游市场,并在下游业务中从第三方客户那里探索新的收入来源”。
  孙云向记者透露,目前,汉能已于其在广东省河源市的生产基地安装了一条Miasol规模为100兆瓦的CIGS生产线。
  此外,刚刚完成并网的广汽?汉能17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也让市场看到了汉能未来将开拓更多第三方业务的希望。据悉,在该项目中,汉能首创了在PVC柔性屋面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定方式,而作为投资主体,汉能获得了由(5.54, -0.07, -1.25%, 实时)提供的“70%贷款”。这一贷款比例,在现如今的分布式项目中甚为罕见。
02/06 08:5002/02 08:0301/26 16:1801/26 08:19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24日《第一财经日报》4个整版刊发有关汉能5篇报道后,两家的撕逼大战在周末又有下文。昨晚汉能和第一财经日报相隔约半小时分别发出声明,互指对方问题,称保留追究对方法律责任的权利。这事还没完呐。不过,看官你真的认为汉能是在和媒体撕吗?其实不是。股价跌了,汉能急了汉能声明中最主要的反击是媒体报道失实,切肤之痛当然还是资本市场。眼睁睁看着自己财富蒸发的感觉,肯定是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整个人都不好了“这种有计划、有组织、精心策划的密集报道,严重违反新闻采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定,内容严重失实,采用影射、猜测、臆造等方式恶意误导公众,对证券市场和广大投资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汉能集团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当天市值损失约280亿港元,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和汉能集团的利益。”汉能薄膜股市走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汉能的主要反击点,是指责媒体报道内容失实。至于引用多个匿名消息源、记者署笔名、没有对当事人汉能集团进行采访核实等问题,理论上可以作为论战中的攻击点,但其实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汉能声明中,针对认为媒体报道内容失实的观点,举了三个例子:1. 文章称,“资本高手”才是对他的真正定位,李河君不是在靠太阳能赚钱,而是靠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的股价发家。事实是,汉能过去20年一直坚持做清洁能源,坚持做实业,已建成水电权益装机超过600万千瓦,已建成300万千瓦产能的薄膜太阳能生产制造基地,在建4个全球领先的CIGS薄膜太阳能生产基地,直接解决了1.5万人就业,带动了2000多家中小企业发展,间接解决了30万人就业。而且,汉能的产业基础是水电,并非所谓靠股价发家,实际上,截至目前,李河君及其一致行动人从未减持过上市公司股票,从未从股市套现获利。2. 文章称,汉能旗下九大太阳能制造基地的建设或生产目前处于暂停或被延迟的状态。事实是,除南京基地由于技术路线更改为更先进的CIGS路线(汉能德国Solibro技术),调整了建设计划,目前正在抓紧施工外,其它基地全部建成并投产,目前都在满负荷生产。今年春节期间,全部基地都没有放假,员工加班加点生产,并且受到了四川双流、浙江长兴等各地政府领导的节日慰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明同志前往汉能长兴基地视察慰问。河北曹妃甸、山东淄博、江西共青城等新增CIGS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中。3. 文章称,青海汉能目前工程建设停滞。事实是,青海项目去年年底主厂房已全部完工,是完工项目,而非停工项目。日柔性封装生产线已经搬入,并且试生产,青海省省长郝鹏同志在当地考察工作时,也见证了我们第一片柔性薄膜组件的下线。媒体说已经给你留面子了第一财经日报针对上述质疑,在声明中回应称,报道是在事实基础上的疑问和建设性提醒,已经留有极大余地:近一个月以来,实地走访了汉能在海南、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山东、青海、黑龙江等九大基地,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事实确凿、依据充分的基础上,对汉能集团在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疑问,同时进行了建设性的提醒。对于第一财经日报这组基于客观事实,同时留有极大余地的报道,汉能方面在4月26日发表的“汉能针对《第一财经日报》失实报道的严正声明”(下称“声明”)中,不仅回避了自身宣传的生产规模、投产进度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问题,而且在声明中断章取义,蓄意歪曲,同时用缺乏新闻专业性的大量泛意识形态语言,对本报的报道进行臆断和攻击。针对汉能声明中提到的报道内容质疑,第一财经日报回应称其是断章取义:汉能方面在声明中称,本报报道严重失实,比如“文章称,‘资本高手’才是对他的真正定位,李河君不是在靠太阳能赚钱,而是靠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的股价发家。”声明的指责完全断章取义。本报报道的原文是:“对于李河君,政府、合作伙伴及同行均存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相信,眼前的李河君就是传说的那个‘做大事’的人,但外界对他并不了解,他的宏图韬略也未吃透。而另一种声音也从未停止:‘资本高手’才是对他的真正定位,李河君不是靠在太阳能赚钱,而是靠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的股价发家。人们在努力接近真相。”对于汉能基地的真实情况,第一财经日报声称手中有大量实地采访获得的资料证据,偷换概念不实本事,不服来辩,谁怕谁?本报对汉能旗下九大基地的实地探访,旨在如实反映汉能方面基地建设和项目投产的实际进展与自身宣传方面的差异。仅就汉能在声明中提到的南京基地、四川双流、浙江长兴以及青海的情况,本报记者不仅收集了大量的公开信息,同时通过实地采访,从当地施工方、汉能员工、相关园区管委会以及光伏项目办的人员获得大量一手信息,掌握有大量的影像、访谈等资料证据。本报报道呈现的是现实与承诺之间的巨大差异,而汉能方面在声明中却仅针对现有的生产、产能予以反驳,不惜偷换概念、混淆是非,同时还以同样的方式断章取义进行指责。资本市场怎么看?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此次汉能系列报道之前,最早发掘重庆啤酒和中环股份,曾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的神秘自由投资人马仁辉,3月6日,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题为《没读懂汉能(市场)的人,都赔得很惨!》的文章。他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认为汉能是特定时机和特定对手在市场里特定博弈的结果,到底谁是最终的胜利者,还得继续观察。分析汉能,能够帮助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更客观的看待市场,事物的对和错永远都是相对。这种观点代表了资本市场的第三方,相对撕逼大战的当事双方,更为客观。马仁辉把汉能作为投资的好案例。他在文章中说:00566汉能薄膜太好玩了,一个主要依靠关联交易的公司股价从2001年低点以来涨幅近60倍,其基本面和技术面可以算得上经典的投资总结好案例。从汉能股价走势充分体现市场的残酷性,最残酷的也可以说最大悲剧在于市场里看空做空汉能的人,其观点也许就是正确的,但现在不得不面对在很高位置回补或者爆仓的危险。可以说是做了正确事情却得到错误的结果。当然,到底谁是最终的胜利者,还得继续观察。汉能是特定时机和特定对手在市场里特定博弈的结果。从汉能薄膜走势中体会趋势的力量,以及分析常识是投资人耐心与智力的挑战。汉能老板李河君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没读懂汉能的人,都赔得很惨。”同理,没有读懂市场的人,违背市场规则的人,最终的确会赔得很惨。分析汉能,能够帮助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更客观的看待市场,事物的对和错永远都是相对。图片来自原博马仁辉认为,汉能事件催化剂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方面:1、里昂证券(CLSA)发布研究报告称汉能是被低估、有远见的高科技公司,称投资者仍然可能严重低估了汉能的成长潜力。(真如里昂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吗?)2、汉能控股集团通过水电项目每年拥有10亿美金的现金流,而且通过银行等渠道获得的大量贷款,这些资金都在支持汉能下游业务的发展,对上市公司极为有利。3、沽空盘挟仓,不少机构如加拿大对冲基金BHP InternationalMarkets早前巨额沽空汉能股票,惟在近日升市下已陆续被迫大量补仓,进一步推升股价。4、汉能薄膜发电市值已经达到3039亿港元。而在2014年12月底,汉能薄膜发电市值才刚刚突破1000亿港元,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11年汉能薄膜发电市值才40亿港元。汉能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光伏股,公司的市值是其最大对手、美国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FirstSolar的三倍,并且超过中国所有其他太阳能上市企业的市值总和。光伏业内笑称汉能这市值已经可以收购整个中国光伏行业了。(常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成为笑谈。)5、对投资实业的人而言,技术路线选择失败是最大的失败!虽然他并未对上述因素展开分析,但这几句话已经留下无限想象空间。汉能和资本市场的故事,还没完。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专栏《汉能利用了香港股市监管的漏洞》骚年玩儿心吗?快快加入能见派炒股群!体验一把牛市气势如虹,玩儿一把心跳噗通噗通!~长按二维码扫描加入~(二维码5月1日过期,加紧哦)新浪财经能见派,只为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每天的微信只提供高端与前沿的信息,我们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需要您输入数字获取:1、每日能源新闻:全面及时,持续更新,回复数字1获取;2、热点能源事件及时评点:权威观点,行业辣评,最全的能源微信公号大搜罗,想要哪款有哪款,回复2获取;3、能源行业最新最IN的新趋势:国内国外,天上地下,给你最新的能源科技信息、最颠覆的能源创新模式介绍,回复3获取;4、最高大上的能源企业家专访:傅成玉、里夫金、王计、斯泽夫、李河君、瞿晓铧等等大佬专访,回复4获取。动动手指,就这么简单~~
10小时前一天前一天前一天前一天前
19分钟前20分钟前20分钟前36分钟前36分钟前
社交媒体运营经验交流,行业动态讨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汉能-全球分布式小型光伏发电系统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汉能-全球分布式小型光伏发电系统
上传于||文档简介
&&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未​来​几​年​的​热​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
“566”蜕变记 由玩具公司到前首富的汉能薄膜发电(00566)
  根据最新消息报道,&566&蜕变记 由玩具公司到前首富的汉能薄膜发电。
  新浪讯 7月22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六年前,即便是最乐观的券商都难以对香港交易所(HKEx)代码为&566&的感到兴奋。即使在外国投资者迫切想要投资中国繁荣的经济之际,红发集团(RBI Holdings)也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它是一家亏损的塑料玩具公司,产品包括一款讲西班牙语的教育机器人(97.580, -1.95, -1.96%)。
  到2012年,&566&已经完成蜕变。玩具机器人出局,该公司这时销售的是太阳能电池板设备,与当时并不知名的中国内地商人李河君以及他的汉能集团(Hanergy Group)签署了巨额协议。
  三年后,这家原本不受待见的玩具制造商,爆炸性地蜕变为香市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400亿),使李河君在账面上成为中国首富。
  但如今,汉能薄膜发电(Hanergy Thin Film Power)的股票已被暂停交易,而且在香港证监会[微博](SFC)调查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期间将一直停牌。香港证监会本月已正式下令港交所停止汉能薄膜的交易。今年5月汉能薄膜股价暴跌时,仅一个小时李河君身价就缩水超过一半,他已经成为中国公司股票残酷暴跌的象征,而此番暴跌也已在全球股市引起震颤。
  李河君与汉能的兴衰历程也照亮了香港股市的阴暗角落,在这里,数以百计的小上市公司一夜之间悄悄地更改了名称与商业模式,而它们的股价也在悄悄地飙升和下跌。
  对于长期以来一直需要途径将自己的进行投资(或隐藏)的中国内地企业家而言,香港股市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获取财富的途径,还提供了投资于外币资产的途径,这些外币资产可以放在英属维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之类的避税港。
  调查人员试图了解一家失败的玩具制造商,如何在短时间内变成香港最大的企业成功故事时,一个很好的起点是一栋远离香港繁华中心的低矮建筑。一栋位于熙熙攘攘的沙田、名为康健科技中心(Town Health Technology Centre)的办公楼,是2010年&566&开始蜕变的地方。
  名为康健科技中心的办公楼,是2010年&566&开始蜕变的地方。图片来源:彭博社  在这里,它加入了少数几家小型上市公司的行列,这些公司销售的产品几乎无所不包,从保健品、金融服务到软件,其中一些公司买卖彼此的股票,并相互提供,交换高管。
  此类交易的复杂性及其背后的动机常常使外国投资者困惑。香港富事高商务咨询(FTI Consulting)的破产业务专家罗德&萨顿(Rod Sutton)说:&有可能,香港股市以及这些上市的小型公司为欺诈以及(或者)可疑的交易提供庇护,因为无法执行交叉持股及关联方交易方面的法规,而交叉持股及关联方交易常被用来掩盖或伪造不诚实或虚构的资金流动。&
  在数十名在康健科技中心注册的公司工作的董事中,有一个人非常突出。许家骅(Ronnie Hui)是康健国际医疗集团(Town Health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oup)行政总裁,该集团是这栋办公大楼的所有者。他曾担任汉能薄膜行政总裁,后又担任财务董事,直至去年。
  一头银发的许家骅医生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儿科专家,他活跃于忠诚于北京的政党之中。过去10年,他在10家香港公司担任行政总裁或董事,其中部分公司位于康健科技中心。
  他选择工作过的公司都曾令人兴奋。除了在他任职期间股价上涨超过一倍的汉能薄膜之外,许家骅担任董事的其他几家公司也经历了市值的暴涨及随后的下跌。
  许家骅对自己在汉能薄膜成功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得非常谦虚。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他说,在众多他在香港担任的职位上,他都努力专注于战略,而非股票价格。
  许家骅曾任职的四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图片来源:彭博社  &我的角色是,只要一些大老板因为想让我有所贡献而要我加入公司,而我认为自己可以,我就会加入。如果我认为自己不能,或者如果我没有更多的事情可做,我不会留下来,&他说,&老实说,我从不关心幕后的事情,(所有者)是否有关系或什么。这不关我的事。&
  公司股价的大幅波动也不是他所关注的。&投资者必须承担购买和持有股票的风险。他们可以让我对企业运营负责,但不能让我对股价波动负责,&他说。
  蜕变背后
  一位驻香港的咨询顾问表示,2010年,当李河君拿着一笔价值25亿美元的太阳能设备协议突然出现在香港公众视线中时,他还是一个&无名之辈&。&在香港,没有人(银行家、律师、会计师)听说过这个人,也不知道他是谁。&他旗下的新太阳能公司与在康健科技中心注册的公司之间的关系,后来证明对于这位无名大亨是有用的。
  一家在康健科技中心注册的公司向汉能集团提供了一笔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贷款,以李河君的持股作为担保。该公司在15年里更换了7个名字,现在的名字是君阳太阳能(Jun Yang Solar)。尽管多次改名,但该公司的股票代码一直是&397&。
  2007年至2009年,许家骅曾担任&397&公司的执行董事,当时该公司名为香港体检及医学诊断公司(Hong Kong Health Check),是一家医学诊断服务供应商。在该公司改名为中国保绿(China GoGreen)、专注于太阳能之前,许家骅离职。
  在李河君对前玩具制造商&566&持股之际,许家骅被任命为该公司行政总裁。不到几个月,&566&就把康健科技中心作为公司地址,开始了向汉能薄膜的蜕变。
  于是,许家骅的新东家不仅与他之前的雇主&397&共用一处办公地点,而且还开始与其他在那里注册的公司进行商业交易。中国保绿曾是&566&的主要客户之一。汉能薄膜还曾购入&397&部分股权(当时&397&的名字是君阳太阳能),后来以亏损价格出售了这些股票。
  之后,2013年,李河君的汉能集团从君阳太阳能获得1.2亿港元高息贷款。在此之前,君阳太阳能已决定从太阳能向其他业务多元化,并摇身成为一家贷款机构。
  复杂的关联交易。图片来源:FT中文网  但李河君和汉能薄膜为什么选择与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小公司换股并以高利息从这家小公司借款,而这家小公司曾以另外一个名字聘用过李河君的财务董事许家骅?
  许家骅表示,他不知道这些交易背后的原因,协议都是由李河君的得力助手代明芳(Frank Dai)签订的,代明芳与身在北京的李河君关系更为密切。许家骅表示:&你得问他,我什么都不知道。&代明芳拒绝置评。
  位于康健科技中心的几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包括代码为&566&、后发展为李河君的汉能薄膜的公司)一直与金融服务公司金利丰金融(Kingston Financial)合作,金利丰由澳门赌场所有者朱李月华(Pollyanna Chu)领导。
  朱李月华和金利丰曾在不同时期成为与康健科技中心相关的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同时还担任代理,将这些公司的股票出售给投资者。最近几年,金利丰旗下的证券经纪机构也持有这些公司的大量股票。
  金利丰和朱李月华拒绝置评。香港西京投资(Atlantis Investment)主席刘央表示,金利丰是向香港大亨提供保证金融资的香港公司中的&翘楚&,从中赚取丰厚利润。&它是一家非常擅长赚钱的公司。&西京投资认购过金利丰销售的股票。
  朱李月华是香港顶级富豪之一,在香港股市为她本人和金利丰创下了好坏参半的名声。2003年,香港监管机构在调查衍生操纵交易之后对她实施了处罚。今年5月,监管机构对金利丰处以50万港元(合6.5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涉及一些澳门账户的&适当性&。
  汉能薄膜与康健科技中心相关公司、及该中心的所有者之间的渊源已持续了许多年。像君阳太阳能一样,中国天然资源有限公司(China Natural Resources)也无数次改名,并调整业务模式,从制药企业转型为公关公司,最近又变身为贸易与矿物加工公司。尽管中国天然资源并未注册于康健科技中心,但它与在该中心注册的多家公司有着多名共同董事,许家骅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至2009年中国天然资源还在使用其他公司名称时,许家骅曾在该公司工作。
  同时在两家公司任职高管的人数。图片来源:FT中文网  包括许家骅在内,有三名中国天然资源的前董事曾担任康健国际医疗集团的董事,两名前董事曾担任君阳太阳能的董事。还有一名前董事曾任职于玩具生产商红发集团的董事会,红发集团后来变身为汉能薄膜。另外一名前董事胡美珠(Wu Mei Chu)曾是E Finance的所有者,而E Finance又向汉能集团提供贷款。
  中国天然资源还拥有一家公关公司&&亚洲公关有限公司(PR Asia),该公司的客户包括汉能薄膜、君阳太阳能的前身香港体检及医学诊断公司,以及中国天然资源本身。金利丰是中国天然资源的公关客户,根据香港清算数据,金利丰作为经纪机构,持有中国天然资源35%的股权。
  在汉能薄膜股价暴涨之际,李河君以本人所持公司股票作为抵押物,取得了大量贷款。2015年3月,当李河君想针对他的一架湾流(Gulfstream)私人客机达成售后回租协议时,他把该机出售给了仁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Noble Century Investment Holdings)。仁瑞投资是一家价值不到1亿美元的香港上市公司,其他主要资产是一艘干散货船。
  达成协议时仁瑞投资的行政总裁陈志远(Chan Chi Yuen),自2005年以来在&397&担任董事。仁瑞投资的三名独立董事之一季志雄(Kenneth Chi Hung-chi),在2003年至2007年曾任&397&董事长,目前也是中国天然资源的独立董事。这两人都曾担任金利丰的董事。
  汉能关联公司的商业交易。图片来源:FT中文网  面临亏损
  李河君的大起大落也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见顶的标志,两地股市已经过热到危险的程度。汉能薄膜股价暴跌后的几周里,一些新闻媒体曾问汉能薄膜是否是&中国的安然(Enron)&,但李河君坚称,汉能薄膜的经营仍很健康。然而,汉能薄膜的部分最大私人投资者已通过场外交易出清汉能薄膜的股票,蒙受沉重损失。那些接受汉能薄膜股票作为抵押物向李河君贷款的人,看到抵押物的价值在缩水。
  汉能薄膜7月20日表示,它将取消一项向母公司购买太阳能电池板的、价值22亿美元的3年期&公平价格&协议。尽管汉能薄膜遭遇了香港股市最大的跌幅之一,但许家骅仍对自己跟这家公司的联系感到乐观。他认为,自己担任一系列公司高管的职业生涯可以继续下去。
  &职业经理人应该是一名能够管理各类企业的经理人,不管领域涉及医疗保健、实验室体检、太阳能还是其他业务,&他说。&有一天,或许你能看到我在一家银行做职业经理人。或者房地产集团。谁知道呢?&
  投资者可以对汉能薄膜发电进行关注,从而进行有利投资。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能薄膜发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