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要听一些专家指导专业人士的指导,有的人又说不应该,投资者要有自己判断的能力

·1.我认识一位制造钓钩的人,他制作了一些闪闪发光的绿色和紫色鱼饵。我问:“鱼会喜欢这些鱼饵吗?”“查理”,他说,“我可并不是把鱼饵卖给鱼的呀”。
·2.我想自己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典范,我是自己学会通过阅读而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的。我一生中常常如此。我经常是更喜欢已经作古的杰出导师而不喜欢仍在人世的老师。
·3.在遭遇一件令你难以接受的悲剧时,你永远也不能因为摆脱不掉它的困扰、在生活中再屡遭失败而让这一件悲剧变成两件、三件。
·4.生活就是一连串的“”,你要与你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人结婚,投资与此何其相似啊。
·5.我喜欢资本家的独立。我素来有一种赌博倾向。我喜欢构思计划然后下赌注,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能泰然处之。
·6.一个素质良好的企业和一个苟延残喘的企业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好企业一个接一个轻松地作出决定,而糟糕的企业则不断地需要作出痛苦的抉择。
·7.如果你的思维完全依赖于他人,只要一超出你的领域,就求助专家建议,那么你将遭受很多灾难。
·8.有一些盲点,他过低估计事实,而那些事实值得花大本钱投入。
·9.我从不为股票而支付内在价值,除非像沃伦·巴菲特那种人所掌管的股票,只有很少人值得为了长期利益投资一点,投资游戏总是蕴含考虑质量与价格,,很简单。
·10.不要同一头猪摔跤,因为这样你会把全身弄脏,而对方却乐此不疲。
·11.人们低估了那些简单大道理的重要性。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伯克夏·哈萨维是一个教导性的企业,它教会一种正确的思维体系。最关键的课程是,一些大的道理真的在起作用。我想我们的这种渗透已经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因为它们是如此简单。
·12.所谓投资这种游戏就是比别人更好地对未来作出预测。你怎样才能够比别人做出更好的预测呢?一种方法是把你的种种尝试限制在自己能力许可的那些个领域当中。如果你花费力气想要预测未来的每一件事情,那你尝试去做的事情太多了。你将会因为缺乏限制而走向失败。
·13.我与巴菲特工作这么多年,他这个人的优点之一是他总是自觉地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从数学的排列与组合的角度思考问题。
·14.分散投资只会令自己分身不暇,宜重锤出击,集中火力专攻少数优质企业,创富路上便能一本万利。
·15.人类并没有被赋予随时随地感知一切、了解一切的天赋。但是人类如果努力去了解、去感知——通过筛选众多的机会——就一定能找到一个错位的赌注。而且,聪明的人会在世界提供给他这一机遇时下大赌注。当成功概率很高时他们下了大赌注,而其余的时间他们按兵不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16.如果你把葡萄干和粪块混合在一起,那它们就都成为粪块了。
·17.“要记住那些竭力鼓吹你去做什么事的,都是被别人支付和酬金的,那些初涉这一行、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不如先从入手,因为它们毕竟由公共机构管理,个人化的因素少一些。一个投资者应当掌握的基本投资方法,并且对商业经营有深入的了解,你要树立一个观念:对任何价值进行量化,并比较不同价值载体之间的优劣,这需要非常复杂的知识架构。”
·18.来自""“许多IQ很高的人却是糟糕的投资者,原因是他们的品性缺陷。我认为优秀的品性比大脑更重要,你必须严格控制那些非理性的情绪,你需要镇定、自律,对损失与不幸淡然处之,同样地也不能被狂喜冲昏头脑。”
·19.“我很喜欢读传记,”芒格说,“我认为,如果你想把一些伟大的有用的思想教给人们的话,传记是一种更易于使人们将思想创立者的生活与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如果你同亚当·斯密交朋友,你会把经济学学得更好。'同那些已经过世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荒唐。但是如果你一生中总是与那些有远见卓识的'故人’交友的话,那么你将生活得更好,更有教养。这比仅仅讲一些大道理强多了。”
·20.安全空间归根结底是得到比你出价高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在。
·21. 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会比成为一个鸟类学家要难。
·22. 嫉妒是最大的坏习惯,因为当你嫉妒一个人的时候,你是无法快乐的。而其它的坏习惯如暴饮暴食,你还是可以快乐的.&
·23. 我的投资策略很合适我自己,但其中的部分原因,是我非常善于面对损失,我具备在心理上承受它们的能力。另外,我几乎没有过什么损失。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 每个人必须找出你的长处,然后你必须运用你的优势。
·& 如果你试图在你最差的方面获取成功,我敢肯定你的事业将会一团糟。
·我们没有涉足高科技企业,是因为我们缺乏涉足这个领域的能力。非科技股的优势在于我们很了解它们,所以我们宁愿与那些我们了解的公司打交道。我们为什么要在那些我们没有优势而只有劣势的领域进行竞争游戏,而不去我们有明显优势的领域施展本领呢?
·25. 如果我来到某个偏僻的地方,我也许会在商店里同时找到箭牌口香糖和Glotz口香糖。我知道箭牌很不错,同时我对Glotz一无所知。如果前者卖40美分而后者卖30美分,那么我会为了省下区区10美分而选择把自己从未听说过的东西塞进嘴里吗? 这无数个“区区10美分”加总在一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规模效应在心理学上还有个渊源,就是“社交证明”(social proof),因为人总是有意无意受到其它人喜好和行为的影响。如果人们都簇拥去买同一个东西,我们就通常会认为它质量更好,于是也亦步亦趋。
&&& 又例如报业,除了一些超级大城市,美国每个城市都只剩下一家日报。当这家日报拥有很大的发行量,也就意味着有很大量的广告。一旦两者结合起来,哪个读者还愿意看那些薄薄的,信息量少的报纸?所以,这就是阶梯式的“赢者通吃”,也是规模效应的一种。
·&&规模效应可能造就行业占据绝对优势的少数大公司,但并非无懈可击。他说:并不总是越大越好,大规模的弊病就是官僚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的激励机制会失效。例如早期的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那样的垄断大公司下工作,谁还会在乎股东的利益?你的工作从你的文件篮(IN-BASKET)转到别人的文件篮中,你就以为已经解决问题了。所以它逐步演变成臃肿、麻木的官僚机构。
所以生活就是两种力量的无止境对抗——一方面取得规模效应的优势,一方面就是踩着美国农业部的脚后跟行事(芒格认为美国农业部没干几件有用的事,却忙得不亦乐乎)。
·&&说到规模效应,连锁店值得一提。连锁店具有巨大的规模效应。例如沃尔玛,在面对零售巨人西尔斯.罗巴克(西斯连锁百货公司)时,他们在城市的郊区一步步打败小的供应商,直到最后开始进军城市区,去毁灭“大人物”。占尽优势的西尔斯百货公司却在长期的优势下逐步陷入官僚化,在这样的体系下,如果你有新点子,保不准会成为这个系统的敌人(既得利益者阻碍了创新和变革)。
·&&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下的“囚徒困境”:少数(特别是行业只剩下两个巨头)寡头竞争时,似乎表面竞争激烈,实际上都在试图维持一个“平衡”,主动进攻者可能会导致激烈的反击使得两败俱伤。
所以,我们对某些行业仅剩余两家寡头的垄断竞争行业,需要格外注意: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会非常稳定。
·26. 从本质来讲金融衍生品是一种肮脏的交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金融手段。
·27. 只有购买那些能长期获得较高资本收益的大企业才是赚钱的最佳途径。
·28. 当牛市来临: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29. 以理智消费者的观点,整个证券行业是疯狂的,它聚集了一批有才华的人物但却从事着对社会无实际贡献的交易活动。
·30. 我所见过的一些最差劲的业务决策都是有关未来预测和折价的。更高深的数学加上精确过了头的数据看似应该对你有所帮助,但却没有。教师们在商学院里教授这些知识,因为他们必须找点事做。
·31. 就金融业来说,性情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智商。
如果你在小事上缺少节制,你将同样在大事上无法节制自己。
·32. 巴菲特这样的人,他的优势之一,就在于他思考问题时,总是能自动地考虑到决策树,以及基本的排列组合知识。
·33. 虽然我已经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却发现自己对经济的未来越来越感到乐观。
·&&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时,我决心要成为一个富有之人。这并不是因为爱钱的缘故,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我喜欢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
·34. 逆向思考,总是逆向思考。
·35. 当你因为某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而买入它,那么当它的价格接近你所认为的内在价值时,你就必须考虑把它卖掉,这太难了。但如果你购买一些伟大的公司,你就可以坐享其成,那真太棒了。我们准备将大量资金投向我们无须作其它决策的地方。(投资有时越主动,结果可能越被动!)
·36. 首先将一只股票看成是对这家企业的所有权,根据竞争优势来判断这家企业的持久度,寻找那些比你所支付的价格更高的贴现未来现金流价值。只有当你拥有优势时,才能采取行动,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你必须了解赔率,只有当赔率有利于你的时候才下注。之后我们只需保持低调,并尽可能不受顺境或逆境的影响,几年之后就会有收获。
你们可以辨别出谁能正确地“理解”,有时那会是一个几乎没有投资经验的人。
·38. 找到你最擅长的,然后集中精力不断努力。
·39. 假如我是对的,相信你是会接受的,因为你是聪明而智慧的。
·40. 人们总是算得太多,想得太少。
·41. 大多数人习惯于在一个学科或者模型下思考问题,例如经济学,这和一句老话:“对于拿着大锤的人而言,世界就像一枚钉子”,这是非常不明智的方法。
·42. 如果既能理解复利收益的威力,又能理解复利收益的艰难,那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许多事情的精髓。
·43. 尽力遵守永恒的真理:基本的生活常识,基本的恐惧感,基本的人性分析,这使得我们对人的行为能进行预测。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点并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你就会在投资业做得很好。
·44. 最好是掌握其它人已经总结出的知识,而不是坐在哪儿自己去苦思冥想出个所以然来。
·45. 永远用最基本的方法去寻找答案——这是一个伟大的传统,也为这个世界节省了很多时间。
·46. &我相信人类快乐的秘诀在于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47. 想要最终赢得第一,你必须抢占先机,不要走回头路。有机会时要牢牢抓住。
·48. 我就想知道我会死在何处,然后我永远不去那里。(研究人生的失败,比研究成功更重要。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你想获得成功,首先就要研究失败。)
·49. 第一准则是不要欺骗自己,并且你自己就是最容易欺骗自己的人。
·50. 我相信人类快乐的秘诀在于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我迅速地这样做了。
·51. 嫉妒是七宗罪中最愚蠢的一项,因为它非但不会带来快感,反倒会使嫉妒者感到绝望。防止嫉妒的最有效途径是你名副其实。
·52. 如果你想精通某一件事就要大量思考,大量练习。每天上床睡觉时总是比早上起床时进步一点点,这样尽管缓慢,但长期下去你就肯定进步很大。从你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要开始不断问自己,什么做法有效,什么做法无效?
·53. &我始终相信从别人那里学到现成精华的道理,不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空想。因为还没有人能聪明到那种程度。
·54. 当你的年龄一天天增大的时候,你会越来越多地容忍你的老朋友们,同时,却会越来越少地容忍你的新朋友们。
·55. 把对美国的衍生品的说明看成一条下水道的说法,是对下水道的侮辱!对衍生品的说明真是一桩让人作呕的差事,它就像一条下水道,如果我是正确的,届时将会有严厉的惩罚在等待它,你所要做的,就是准备当这些衍生品崩溃时该怎么办?
·&&我们对那些使用财务杠杆的金融公司尤其担心(银行也属于使用财务杠杆较大的金融公司),如果他们开始讨论自己在控制风险上做得如何出色,这会让我们感到紧张。我们比其它人更早感到焦躁不安,每当出现这样的焦躁情绪,我们就会把钱放在桌子上(芒格意为清仓),你只能适应这种做法。
&&& 衍生品是个非常不负责任的系统,这个系统过于复杂,你无法相信数万亿美元参与其中,你无法相信它有多复杂,你也无法相信有多么大的动机会让人对价值和清算能力产生一厢情愿的想法。
&&& 一开始人们只是试图对冲利率带来的风险(本身这就是非常复杂困难的),之后对冲操作让(公布的盈利)出现了波动,他们又发明新的工具来消除这些波动,此时你已经陷入了谎言之中,很多大企业都出现这样的情况。
&&& 衍生品有很多条款,例如一方的信用被调低,信用被调低的一方必须提供更多的抵押品,你可能因此破产(如果使用了足够的财务杠杆),但当公司伸手去拿(对方的抵押品)的时候,钱并不在那里,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引入了不稳定因素,似乎没有人意识到他们发明的系统会带来灾难,这是一个疯狂的系统!
·&&我极其憎恨GAAP(公认会计准则)应用于衍生品和掉期和约中,摩根大通利用了这个会计准则,我认为它应该为此感到丢人。这些模型创造了奇怪的衍生品,结果这些会计盈利都不是真实的盈利,当你希望拿到真金白银的时候,它就消失了,这些钱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我们试图卖掉GEN RE(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衍生品业务,但没有成功。我可以信心十足的预测,大型银行无法按照账面价值清算这个国家的多数衍生品。我不知道这些衍生品何时走向灭亡以及情况会变得多糟糕,但我担心最终的结局会非常可怕。
·&&如果未来5-10年内没有出现与衍生品有关的崩盘,我将会感到不可思议。我认为我们是美国唯一一家可以逃脱衍生品影响的大公司,对于伯克夏尔而言,从事这样的业务是一种疯狂的想法,对大银行而言,这是一项疯狂的业务。
·56. 在企业界,如果你拥有分析师,进行了尽职调查且不具备普通常识,你所描述的这一切就像是地狱!
·57. 我们的投资纪律就是等待一个可以放手一博的机会。
·58. 我们的经历往往证实了一个长期坚信的观点,即时刻准备着在人生中的一些时刻马上采取大规模行动,通过做些简单而合理的事情,我们经常会大幅提高人生财富。
·59.& &一些清晰可辨的巨大机会通常会出现在那些不断寻找和等待,并有着热衷于判断多种变量的充满好奇心的人面前。之后就是要求你当赔率非常有利的时候愿意大举押注,你所使用的资源就是审慎和耐心。
·60.&&我们的游戏规则就是当机会出现时,认出潜力巨大的投资标的,这种机会不常出现,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61. &我始终相信从别人那里学到现成精华的道理,不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空想。因为还没有人能聪明到那种程度。
·62.&&格雷厄姆使用的方法,我和沃伦都喜欢,但格雷厄姆方法在那个年代(30年代)适用,现在而言,如果一家企业陷入危机,资产负债表上的东西也会随之消失。而且你无法完全撇开员工,将公司营运资本打包带走。而且,目前类似格雷厄姆标准的“廉价股”也都消失了。
·63.& &一个让很多人着迷的技法就是“板块轮转”,你在心中推测石油股价超越零售股的时间表,然后满场转悠,往市场最热门的板块中钻,以为长此以往,你就能作出比别人更高明的决策,跑在市场的前面。也许真有这样的人,但我认识的那些有钱人,没有一个人是靠这个发了财的。(——能够抓住市场的每一个热点是神!不是人!)
·64.& &很多人根本不能区分,哪些是可能害死你的科技,哪些会有益,而巴菲特这个家伙却非常明白。
& & & &芒格讲了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有一天,有个人跑去跟巴菲特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织布机,效率可能是我们机器的两倍。巴菲特听了后跟芒格说:伙计,我希望这不是真的,否则我们就要关门大吉了。
& & & &芒格理解他的原意是:纺织业是个竞争过度的行业,改进机器会促使商品生产率大幅提升,但好处只会落在客户身上,而厂家捞不到一点好处。
·& & &而相反,芒格说:如果你在奥什科什拥有唯一一家报社,有人发明了更有效率的排版术,你使用这种技术,花费的成本都会从客户那儿系数返还。
& & & &芒格的意思很明确:只有对于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科技的提升才能将带来的成本降低效果留在公司。
·65.& &投资对象分为三类:可以投资、不能投资、太难理解的投资。投资必须快速剔掉自己无能为力的部分,然后将精力全部集中于“简单且可以理解的投资标的”。
·66.& &一家价格公平的伟大企业好于价格高高在上的好企业。
·67.& &后续仍需要对当初判断的因素进行考察,因为所有因素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最终这样的评估过程并不是“数学计算”,而是哲学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和人生经历以及认知技能结合,最终形成一种“感觉”。
·68. 摘录耐人寻味的精彩论断:
1、坚持给假定的风险提供适当的补偿
2、避免犯大错误,避免资本金持续亏损
3、要做到客观和理智,必须进行独立思考
4、记住这一点,即你正确以否与别人是否认同你无关,唯一能决定你正确以否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
5、模仿多数人的做法会导致均数回归。
6、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成为一生的自学者,培育求知欲望,努力让自己一天比一天聪明。
7、如果你想变得更聪明,那就一直问自己:“”。
8、明智的谦虚是识别不确定的证据,抵挡对得出错误的准确性、确定性的渴望,更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欺骗自己,记住自己是最容易被欺骗的。
9、最好记住显而易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深奥难懂的。
10、要成为商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师或者证券分析师。
11、进行前后思维——总是反过来看事物。
12、金点子非常少——如果赔率对你非常有利,就下重注。
13、避免不必要的交易税和摩擦成本,永远不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采取行动
14、享受投资的过程吧,因为你就生活在这个过程中
15、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就是股票的游戏规则
16、认识并适应你周围世界的真实本质,不要寄希望于世界会适应你。
17、认清现实,即使你不喜欢现实——尤其是你不喜欢它的时候。
18、避免狂妄自大和厌倦效应。
·19. 考虑所有的风险及其影响;总是关注潜在的二阶效应和更高程度的冲击。
·69. 查理芒格的投资原则清单(摘录主要原则)
1、风险——所有的投资评估必须首先从风险开始,尤其是声誉风险
2、独立——“只有在童话故事中,国王才会被告知自己其实是赤身裸体的”
3、准备——获胜的唯一途径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并希望获得一些洞察力
4、明智的谦虚——承认自己的无知能让人更有智慧
5、严格分析——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清单能将错误和遗漏降低至最低
6、配置——合理配置资本是投资者的首要任务。不要沉溺于投资——根据具体情况和机会进行投资。
7、耐心——克制人类对行动的偏好。
8、果断——当适当的情形出现时,果断且深信不疑的采取行动
9、改变——与改变共存并接受不可消除的复杂性。不断挑战并愿意改进你“最喜欢的想法”。
10、专注——让事情保持简单,记住你要做什么。不能因专注于细枝末节而忽视了显而易见的东西。小心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小小的渗漏也能让一艘大船沉没。”
70. 五个解决问题的普遍原理:
第一。最好先决定那些最不费脑筋的事情来使问题简单化.
第二。力图用数学表达。
第三。不仅考虑未来,还要逆向思维.
第四。以多学科方式进行思考,最基本的理论 。
第五。许多种因素的组合产生巨大效应。
71. 如何确保一个人过上悲惨的生活:
a、摄取化学药品以努力改变情绪或者是感觉;
b、尽情享受嫉妒的感觉
c、陷入到不满和忿忿不平中
& 72. 如何保证成为一个失败的人:
a、成为一个靠不住的人
b、只是从你自己的经历中学习而不是从他人的经历中学习
c、在你的第一次,第二次,或者第三次逆境降临时放弃努力
d、屈从于那些模糊失真的想法
·73. 查理·芒格论投资
1、性格、耐心和求知欲
应当说一下,为避免在焦躁中拥有股票而需要磨练性情,但是单独依靠个性是无法取得投资成功的,你需要在很长的时间内拥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长此以往,这种性情能逐步提高你关注现实的能力,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性格,注定会失败,即便你拥有很高的智商。
2、多样化投资
过度多样化投资的想法真的很疯狂。我从不相信四处出击的多元化投资能带来优秀的回报。回头看我们做出的前15大决策,你会发现我们获得了平均的回报,不需要太多活动,只要有耐心就可以了,你应该严守自己的规则,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全力出击,过去伯克夏尔就是通过押注那些肯定要发生的事情而赚钱的(注意芒格的措辞很多和赌博有关)
3、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
当你因为某项东西的价值低估而买入,在价格接近你认为的内在价值时抛出,这太难了!
4、伯克夏尔的投资失误
错误有两种:第一种是什么都不做,沃伦称为“舔大拇指”,第二种是没有足额购买应该大量购买的东西。伯克夏尔因为错失的机会成本高达几十亿美元,例如我们因为股价大涨错失了沃尔玛,一个价值上百亿美元的失误。
5、能力范围及其界限
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能力范围,然后专注于这些领域。如果你拥有了能力,就应该知道自己的界限,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界限,那你就根本没有拥有能力。
但投资的游戏规则,就是不断学习,例如沃伦(巴菲特)学了很多,扩大了他的能力范围,所以才能够对诸如中国石油等公司进行投资。
·74. &找到好配偶的惟一的最佳方法是你首先必须值得拥有好配偶。赢得财富的青睐的唯一最佳方法是你首先必须值得拥有财富,即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75.& &正是能辨认出一些公司管理的优势和内在动能,才能使得自己对于一些高出账面价值2-3倍的公司做出更好的判断:它们仍可能是被低估的。
·76.& &从长期来说,一只股票的回报率跟企业发展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一家企业40年来的盈利一直是它资本的6%,那在长期持有40年后,你的年均收益率不会和6%有什么区别——即便你当初买的时候检的便宜货。如果该企业在20-30年间盈利都是资本的18%(芒格指的ROE),即便你当初出价过高,回报依然会令你满意!芒格这个判断得到过西格尔教授的数据支持,即便在1973年泡沫最高峰买入漂亮50股票的人,在20年后依然能超越市场,取得不错的回报。但,这并不成为“任何价位下都可以买入伟大公司”的理由。
·77.& &一种方法是在他们成长的时候就慧眼识珠,瞄准进入,例如在山姆沃尔顿将沃尔玛上市的时候。如果你很年轻,这样做乐趣多多。
·78.& &有效市场理论大体上是正确的,对于一个聪明的,循规蹈矩的选股人来说,市场是非常有效的,要战胜市场相当困难。但别忘了这个世界的“铁律”:只有20%的人才能跻身前15%(二八效应)。
·79.& &每个人都来下注,赔率根据赌资变化。尽管一个傻瓜也能看出一匹记录辉煌、步履轻快的赛马获胜概率高,但别忘了前者的赔率是3:2,而一匹记录糟糕的马赔率是100:1。股价也是如此,所以战胜系统非常艰难。
&&& 更糟糕的是,赛马场主要收取17%的赌资作为佣金,于是不幸的是,一个聪明的,研究颇深的赛马者,也仅能努力将亏损降为10%(因为有17%的佣金)。无论如何,很少人能在交纳17%佣金后还能持续赢得比赛的。
·&&我曾碰到过在这个游戏中能活得滋润的人。这些人将赛马作为自己的职业,但他们只是在看到一些实用的,价格偏离的赌注时,才偶尔下注。
&&& 尽管人类并不是生来就具备通晓才能的,但上天赐给那些孜孜不倦的人一项才能——他们在观察并寻找世界上错价的赌注,机会不太多,但偶尔会有一个。既然上天赐给良机,聪明的人就会重金下注,但其它时候,却始终按兵不动。
·&&对我来说,赢家必须有选择性的下注,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我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对许多人来说却如此难以参透。
& & & &&80.& &有些人的个性天生就不适合投资,他们要么过于焦躁,要么缺乏耐心。只有当你具有较好的个性(主要是指你非常有耐心),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后,势必进行大规模进攻,然后就会慢慢学会游戏规则,部分通过实践,部分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显而易见,你能从别人那儿获得的启发越多,你的情况就会越好。
·81. 由错误导致的心理倾向所具备的超级力量:偏见来自于人们对前后一致和坚守承诺的倾向,包括对避免或迅速解决认知不和谐的倾向,以及对所有结论——尤其是对已公开表达或者来之不易的结论——自我确认的倾向。
无论你在哪里,这种前后一致和坚守承诺的倾向都在影响你。换言之,你的想法可能会改变你的做法,但更为重要的可能是,你的做法将会改变你的想法。你可以说,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我想要告诉你的是,我本人没有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道理 。
喜好扭曲所导致的偏见,包括特别喜欢自己、自己这类人、自己的知识架构,还以及极度容易被自己喜欢的人误导的倾向,以及不会从你不喜欢的人那里正确学习的倾向。
一旦你意识到你不能真正接受某些思想——你能接受一小部分,但世界上的很大一部分你是难以接受的——那你就学到了生活中非常有用的一课。萧伯纳的小说《医生的窘境》中有一个角色说:“说到底,每一种专业都是针对外行的共谋。”不过它说得并不非常正确,与其说是共谋,倒不说它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更为贴切。
因此,你在这世上从付费顾问那里得到的建议充满了可怕的偏见。对你来说真是悲哀!有两种解决方式:你可以雇佣你的顾问,但对其加以纠偏,就和你射击瞄准时要考虑到风向的影响是一个道理。或者你可以学习你顾问这个行业的基本原理,而且你不用学太多,因为你只要学一点,你就能让他解释为什么他是对的。
当变化一点点靠近你时,你很可能无法查觉。(温水煮青蛙)所以,如果你要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判断力的人,你必须对于这些因为对比在你脑中所产生的扭曲有所反应。
·82. 人类的思想跟人类的卵子很相像。卵子有一个“关闭”机制。当一个精子进入后,它就“关门”了,其余的精子就进不来了。人类的思想普遍有这类特征。
·&&人类天生具有服从权威的倾向,即使这服从是错误的。你也许会喜欢下面这个例子:有两个飞机驾驶员,一正一副,正驾驶员是一个权威人物。他们没有在飞机里,而是在模拟状态下完 成了这个实验。副驾驶员在模拟状态下被训练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知道他的职责就是防止坠机。实验过程中,那个正驾驶员做了一些连傻瓜都能看出来足以导致坠机的操作。但副驾驶员只是安静地坐在那儿,因为正驾驶是权威角色。25%的情况下,飞机都会坠毁。
·83. 我们都认识一些考试不及格的人,他们把试题背下来,重新考一次,但接着再次失败……就是没有用,大脑不是按那种方式工作的。你必须把事实纳入自己的理论架构,你要问自己“为什么”。如果不这样,你就没法应对这世界。
·84. 说到经济学,在我长长的一生当中,一次又一次看到人们身上发生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你有两个产品,假设它们都是很复杂的技术类产品。现在你就会想,根据经济学原理,如果A产品的成本是X元,Y产品的成本低于X元,那么,Y产品若定价超过X就会销路更差。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很多情况下,提高替代产品的价格后,其所获得的市场份额,要大于让价格低于竞争产品时获得的市场份额。但事实上,经济学界直到最近才发现这个再明显不过的道理。《芒格在哈佛法学院的演讲》
·85. &既要理解复利的重要性,也要理解复利的艰难。
·86.&&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对经济的基本活力造成威胁。我这辈子做事不是根据我对宏观经济的预测来下赌注的。我们来评测我们的投资对象比别人游的更好,而不是去赌潮起或潮落。现在有点疯狂的事已经太多了。这样的时期你不应该把自己置于可能导致灾难的风险中。(如果这时候还)负债,我认为是愚蠢的。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好企业,我们还会去买,我们一路以来就这么做的。
·87. &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很多。如果某家企业40年来的资本回报率是6%,你在这40年间持有它的股票,那么你得到的回报率不会跟6%有太大的差别——即使你最早购买时该股票的价格比其账面价值低很多。相反地,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资本回报率是18%,那么即使你当时花了很大的价钱去买它的股票,你最终得到的回报也将会非常可观。
·88. 如果我要拥有一种观点,如果我不能够比全世界最聪明、最有能力、最有资格反驳这个观点的人更能够证否自己,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
·89. 聪明的飞行员不会忘了使用他的检查清单,无论他拥有何等突出的天赋或者丰富的经历。
·90. 很明显,这里的人们期望在离开时多多少少会比来时更聪明,智慧是不能仅仅通过聆听他人而获得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好的教育都是极其逼真的。举个例子,在二战期间,为了训练士兵,教官不得不将真的子弹射向他们,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些新兵老老实实地趴在地上。
·&&不少教训都是在可怕的经历中通过艰苦的方法获得的。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抓住猫尾巴把它拎起来要比其它的方法更能了解这只猫。但这种学习的方法是可怕的。有的喜剧演员认为人应该间接地学习——你不必通过尝试就可以知道不要向带电的篱笆撒尿。
·91. 一个人要有真正出众的竞争力,心里就得有多元的思维模型,掌握多种工具的组合。任何单个经验或信息只有嵌入如此形成的智慧框架里,才会产生意义,才能形成洞察力,才可以指导未来的选择决策。
·92. 我想我和巴菲特从一些好的商业杂志中得到的比从其它地方多,阅读每一期各类的企业报道,便能轻松且快速地获得各种企业经验,而且如果你能养成一种思考习惯,将所读到的内容与这些想法的基本架构结合在一起,你可以逐渐累积一些投资智慧。在这浩瀚领域中,若没下过扎实的阅读工夫,我不认为你可以成为真正优秀的投资人,而我也不认为有哪一本书可以为你做到这一些。优秀的书籍能启迪你的理解,凝练你的智慧,是网上的浏览所无法企及的。
·93.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很多。如果某家企业40年来的资本回报率是6%,你在这40年间持有它的股票,那么你得到的回报率不会跟6%有太大的差别——即使你最早购买时该股票的价格比其账面价值低很多。相反地,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资本回报率是18%,那么即使你当时花了很大的价钱去买它的股票,你最终得到的回报也将会非常可观。
·94. 一个人要有真正出众的竞争力,心里就得有多元的思维模型,掌握多种工具的组合。任何单个经验或信息只有嵌入如此形成的智慧框架里,才会产生意义,才能形成洞察力,才可以指导未来的选择决策。
·95. 要是你以为股市暴跌,我们就会深陷绝境的话,那说明你对市场投资没有什么了解。
·96. 但这不妨碍你针对市场做对的事情,最终仍然还是业绩说话。
·97. 即使世上真有这类点石为金的门道,也无从学起。
·98. 90%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得知市场在周期的哪个位置。投资者要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听他人的说法,也不要被他人吓到。投资就是低价买有价值的业务,然后长期持有。
·99. 股市只有2%的时间是可知的,其余98%的时间,水晶球都是模糊不清的。
& & 100. 沃伦的成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没有哪一种因素相比较而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让我们逐个分析这些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心理适应性。沃伦虽然非常聪明,但他不可能击败所有的竞争者。沃伦总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
另一个有利的因素是沃伦十岁就从事投资了。人们应该尽可能早地开始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强烈的兴趣和及早开始是成功的不二法则。
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沃伦是这个世界上最佳的持续学习机器。乌龟最终战胜兔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一旦你停止了学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沃伦很幸运,直到今天,即便是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他仍可以有效地学习,持续地改善其技巧。沃伦的投资技巧在65岁后更是百尺竿头更上一层。作为一直从旁默默关注的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沃伦停留在其早期的认识水平上,这个纪录也就不过如此了。
高度执着于一个想法。虽然包含了其它的收入,但伯克夏·哈撒韦依然能表明一个简单而伟大的想法所带来的巨大的贡献。约翰·沃顿曾经是一位最伟大的篮球教练,他执教纪录的改善得益于一个伟大的想法:即去平均化。由12人组成的球队中的最末5位从不上场比赛,他们是无用的参与者,他集中注意力于球队的尖子运动员。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伯克夏——高度集中的时间和精力。
这不像我们平时的生活方式,在一个民主社会里,可以轮流掌舵。但如果你想要许多智慧,最好的办法是把决定权和处理权交到一个人的手里。新加坡发展得如此之好,甚至比美国还要好,不是偶然的,在那里,权力被集中于一个名叫李光耀的人的手里,他非常有天才,是新加坡的沃伦·巴菲特。
不少人都能在晋级测试或快速计算中表现得极为机敏,但他们接二连三地犯愚蠢的错误,这仅仅因为脑海中层出不穷的疯狂念头。尼采曾说过:“总会有人以自己拥有跛脚为荣。”如果你曾遭受失败而不思悔改,将以自己的方式滑向浅薄。妒忌、太多的自我怜悯、偏激的思想、强烈的愚忠,所有这些作为一个明显的标志,表明你已经失去大脑并将被铁锤所痛击。你会发现沃伦·巴菲特是非常现实和客观的。
当某种心理得到强化时,所有人都能做得更好。当你能稳定地收获回报时,即便你是沃伦·巴菲特,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再也没有比成为伟大的投资者回报更高的,金钱滚滚而来,人们敬仰地望着你,甚至有人会嫉妒你。如果你买进一些企业,这些企业也会因你而声名远扬。你的心理会有所强化,通过学习,你会知道如何通过(心理)强化作用使你身边的人走向成功。如果你想婚姻美满,可以尝试让自己变得更像一个配偶而不是企图改变你的另一半。沃伦早已知道这一点,并且这一认识帮了他的大忙。
阿尔弗雷德·诺斯·威德海德早已指出,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以GDP为代表的文明就变得进步神速了。这是极具洞察力的观点。当人类在如何学习上找到好方法后,从理论上说,每个个体也应受益。教学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教会人们如何学习,但很明显,他们失职了,他们用填鸭式的方法教育学生,教学生出色地通过各种考试。相比较而言,名副其实的学习者能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并击败现任者,哦,至少在某些场合是如此。我不推荐你这样做,因为一般情况是失败居多。然而,我一生中至少三次进入新的领域并获得了成功。
莫扎特因疯狂而被摧毁的一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莫扎特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天才,其成就不可磨灭,然而一生悲惨。终其一生,他挥霍无度,这个习惯也会使在座的你不幸(当然,这屋里都是一些另一个极端的人,太节俭的人)。莫扎特只要感到有人境遇比他好,哪怕是那人应得的,也会让他感到妒忌和猜忌,最终他被妒忌榨干了生命。他有太多的自悯自怜,没有比他更蠢的人了。即使你的孩子奄奄一息,你也不要自悯自怜,抱怨世道不公是于事无补的。Marcus Aurelius(罗马皇帝——译者注)就认为每一次困境都是一次机会,可以去学习,去揭示人性,或随便做什么你想得到的。对于他来说,面临困境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沃伦从没有在自怜、妒忌上面浪费过哪怕一丁点时间。
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完全呈现为一种病态。如果通过痛击别人来立威或许可以阻止他人来伤害自己的办法可行的话,那么看看中东的现状,它让我想起一个有关爱尔兰人Alzheimer的笑话:当你什么都忘记的时候,嫉妒依然存在。
这是一门为你们开设的课程,我认为几乎所有的人都能从巴菲特在伯克夏所取得的成就中学到许多东西。然而有趣的是,当你走进顶级商学院,却发现没有人在研究和传授巴菲特的经验。自然科学甚少有疯狂的事,但在软科学或文学艺术中则充斥着疯狂,比如经济学。那些不可理喻的人仅仅挑选和自己相似的人作为继任教授,这要归咎于阿尔弗雷德·诺斯·威德海德所指出的问题:致命的各学科间互不关联性。当人们在各自学科里招募未来的博士时,其结果通常会很糟。
另一方面,如果你有意识地使自己在思想上成熟,你可以胜过比你聪明的人。你只需要从各学科中而不是其中的几门汲取关键的几点,你的智慧就会大大领先。但我个人的早期经历可以告诉你,这种领先并不能带来了不起的利益,迎合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认为那专家仅是个极其丑陋的小孩,都不是赢得社会恩赐的方法。我年轻的时候曾经遭受了许多次重创,可以说我是被迫进入投资界的。
会计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它诞生于北意大利的威尼斯,然后扩散开来,成为当今标准会计的一部分。那些举着火把做账的会计是可敬的,但他们也给我们弄来了一个安然公司。你就是走进一家精神病院也要比进安然好,然而会计师赞美它,所以才会导致太多的失败。我曾经和一个会计界的领导交谈并告诉她,让那些公司往自己的商业模式里添加许多填充物是没有任何道理的,那将导致灾难。她盯着我看,仿佛我已精神失常了,然后她说:“你不是要最新的数据吗?我的系统中数据最,因而也是最好的。”这种智力也许可以在智商测试中得高分,但几乎不可能用来清除垃圾。
有两个条件是交叉起作用的:(1)你需要通用性;(2)你应该建立一套系统以防止人们欺骗他人或仅仅是自欺欺人,即使有许多激励促使人们想这样做。如果你无法完美地区分孰轻孰重,你没有资格去建立一套会计系统。
如果你走进文学艺术教育领域,同样能发现这里的教育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希望自己有两到三条命,其中一条用于改善大学教学的质量。大学有些是好的,有些简直糟透了,自从我65年前离开后,只有稍许的改进。
你也许会说其它人的功能缺失对我有利。确实如此,那也是你们在这里的原因。你们都想由于理性行事而回报多多,谁不想呢?
在生活中,信任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快乐。我的一个孩子是个计算机迷,他所在的学校允许他访问整个学校网络,这个巨大的信任给他带来了超级的快乐。如果你的朋友托孤于你,你一定会做得不错。被信任真美妙!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一致性的检查和程序,道德的优点就将最大化。在伯克夏,我们有低一级的程序,我们尝试运作在相互信任的组织中并慎重选择新来者。梅奥诊所也是如此运作的,想象一下他们如果不是如此运作,大多数病人将要死去。
好啦,我已经竭尽所能做完演讲了。帐篷中的投资福音——芒格在2007年威斯科年度股东大会上的演讲
101. 你需要记得,事实上,大部分小企业不会变成大企业。同样,大部分大企业会持续地变成中等或更糟。所以,这是艰苦的比赛。而且,所有的参赛者都会死去。这就是游戏规则,你必须适应它。我们只是抓住了一个变成了大企业的小企业,那就是再保险部门。阿吉特杰恩和沃伦,还有其他人,从空气中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有价值的企业。
102. 商业的标准不应该建立在是否“合法”的基础上。在你应该做和你能做的事之间有一大块地带,它们是不受法律约束的。我认为,公司不应该在那附近活动。
103.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以道德检察官自居,参照标准就是自己的行为。不过我们从来都不认为在为保险投资组合购入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票时,也应该以全世界的道德检察官自居
104. 某股东代表问:你们的根本人生准则是什么?芒格答:务实,以不同于他人的方式来做事,这符合我们的性情。恪守本性,对于我们更加有效。我们把这称为人生的根本算法。
105. 许多IQ很高的人却是糟糕的投资者,原因是他们的品性缺陷。我认为优秀的品性比大脑更重要,你必须严格控制那些非理性的情绪,你需要镇定、自律,对损失与不幸淡然处之,同样地也不能被狂喜冲昏头脑。
106. 不要用培根的方法教你学科学的方法来看年报——顺便说一句,你也不应该用那种方法来学科学——那样做的话你只说在搜集无穷无尽的数据,要很久以后才能弄明白这些数据的含义。(注:我以前用的便是科学的方法看年报。罗列了很多数据,都不去深思数据背后的意义。做了不少无用功。)
107. 就华尔街44年的经营和研究,我从来没有看过任何关于股票价值或投资策略的可靠计算公式超过简单运算或基本的几何范围之外。当需动用微积分或高等几何时,应该把它视为一个警讯,这表示操作的人正冀图以理论来替代经验,也通常意味着投机被披上了一层投资的外衣。
108.(威廉姆斯提出了现金流模型,认为普通股的价值应该是其所有未来股息的现值。) 困难在于,为了得出威廉姆斯所说的股票价值,人们必须做出一些重大的假设,包括未来利率变化的轨迹,企业利润的增长率以及当增长停止时股票的终值。某人可能会问,这些必要而又随意的假设,与那些基于他们的精确的数学方法相比,差异是否过大。这种保守性并不包含在作者的公式之中,然而如果更为高深的算术能够说服投资者采取明智的态度,我愿为这种更为高深的算术投下响亮的一票。(注:格老认为企业的平均盈利能够提供对未来的粗略参考,盈利趋势相比之下则不太可靠。例:分析师根据历史数据可能会预测:1.1,1.3,1.55。2000年初基于未来预测,微软股价涨到了50美元,但2001年的每股盈利是72美分,2002年为50美分,股价也被戴维斯双杀下跌到20元不到。▲在1998年当市场对可口可乐的未来盈利极度乐观时,股价见顶,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下跌,从1998年的86元跌到了2006年的40元。▲格老统计:在1951年,格老观察到道指每年都会跌破200点的规律已经存在了55年。那年夏天,格老的得意门生巴菲特就要毕业了,格老建议其将其投资事业推迟到道指跌破200点之后。但巴菲特拒绝了格老的建议,道指在那一年没有下降到200点,从那以后也从来没有。)
109. 你在买股票的时候并不赚钱,卖股票的时候也不赚钱,你是通过等待来赚钱。(所以一个价值投资者所拥有的最大优势不是智商,而是耐心和等待——等待最好的进入时机。)
110.“挑选股票是处世艺术的一个分支”、“将不同学科的思考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起融会贯通的格栅,是取得最佳投资回报最有效的方法。当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模式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时,这样的投资决策会更正确。这是最好的回报――理解越多越深会使我们成为更聪明的投资者。”
111. 即使在华尔街,很多专业经理人对此(价值投资)也还将信将疑,他们的确难做到位。至于经济和金融学的教授们以及商学院的课程不顾实际,误导也很严重,但这不妨碍你针对市场做对事情,终了还是业绩说话。
112. 别自欺。毕竟自己是最容易糊弄的对象!
113. 巴菲特经常吹捧我,因为他很聪明,他知道得不到批评的人最终会失败的,否则他早就把我开出了。他很正确,我们的确从格林厄姆那里学到了很多,但是巴菲特最终超越他的老师,格林厄姆永远不会买某些巴菲特投资的公司的股票。巴菲特对于自己的目标更加执著,格林厄姆喜欢被美丽包围,巴菲特也喜欢,但是他不去行动。
114. 巴菲特是最真实自然的人,你的所见就是你的所得。
115. 投资世界是一个凭常识就可胜出的地方——原因就是“它并不太寻常”。
116.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这就是一场灾难。
117. 阅读速度的重要性被夸大了,慢点也没事,读得快又怎么样?
118.跟中间人说再见
119. 那些MBA学生学到的预测方法弊大于益。这种所谓的“精确”其实错得离谱,我们则经常进行粗略的预测。
120.人们应该在即将发生的事情上下注,而不是在应该发生的事情上下注。
121.&从玩扑克牌中你就知道,当握有一手对你非常有利的牌时,你必须下大赌注。·&&&我喜欢先将事情理解透彻,然后再赌上一把。
122.&也许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券商和共同基金重新审视。芒格说,整个资金管理业业绩平平、手续费又高,并未给客户提供增值。「他们就像赌桌上收钱的人,从整个系统中拿走利润。
& & & & &123.&选择常识、放弃数学
  再一次打击专业人士?芒格认为热衷于统计分析就像「无聊的沙里筛金」,反而遮蔽了双眼去发现有潜力的公司。「这些人喜欢计算,但是路过大金石却浑然不知。」相反,他和巴菲特「只是做一些显而易见的决定……我们从不跨越7呎的篱笆」。& & 124.像本?富兰克林一样思考
  芒格相信人应该自我教育,愈深愈好,愈博愈好,这便是「侵入他人的领地」建立一个「理论的智力方格」,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他推崇本?富兰克林。芒格说:「他是一个自我教育者,博采众长、无所不包。他感到自己需要提高数学,于是开始学代数……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我就是这么做的。& &&125.尽量长期持有资产  大部分投资者都认为巴菲特和芒格善于找到价格便宜的好股票,芒格指出,质量可以战胜价格。他说:「如果你买进被低估的股票,那么当它接近你计算出的内在价值的时候,你就必须考虑卖掉它。这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你买进一些好公司,你就可以一直持有它们。这是好事情。& & & & & &126.为中国让路
  芒格说,中国相对美国的竞争优势愈来愈大,但是他对此满怀希望。他说:「如果哪一天中国人取代了芒格们,我的态度就是『再见』。」关于美国,他补充道:「我们在经济上的地位曾经高得离谱。现在只是稍微高一截。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家指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