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升粮差二斗全猫粮是什么意思思

赵尔丰其人(八)
中国甘孜门户网站 www.
日 来源:摘自《落日余晖――赵尔丰康区改土归流记》
赵尔丰《改土归流章程》
(宣统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一)改革:巴、理两县,正副土司业经正法,从此永远除土司之职,改土归流,勿论汉人蛮人,皆为大皇上百姓。
&(二)设官:巴塘从此改设汉官,管辖地方汉蛮百姓及钱粮诉讼一切事件。
&(三)裁撤土司:从前所设马e、协廒、更占、百色、古噪等名目,一概裁撤不用。
&(四)小差:闻从前每遇大差一次,而马e、协廒等皆向百姓需索支应,名为小差,民间苦累无穷,所以有&汉差易支,蛮差难支&之语。现在马e等虽已裁撤,而供办差使,不能不用人役,一概由官发给盘费,不准丝毫扰及百姓。倘有仍前需索者,准百姓随时喊控地方官惩究。
&(五)公举:每村令百姓公举各公正者一人为头人,管理村事,小村或合数村十数村公举一人为头人。公举后,禀报地方官存案。每年百姓按贫富分别多寡,共摊青稞三十克与本村头人,作为办公薪水之费,此外不准需索分文。头人三年一换,仍由百姓公举。如从前人办事公正,百姓愿将此人再留三年,亦可准行,仍报明地方官存案。如头人办事不公,百姓随时禀知地方官,另行公举更换。凡公举头人,文武衙门,不准有丝毫使费。
&(六)保正:地方官衙门,设汉保正三名,蛮保正三名,所有汉民蛮民钱粮词讼等事,统归汉蛮保正合管。汉蛮保正工食薪费纸张等项,由官筹给,不准向乡间需索规费。惟此汉蛮语言不通,殊多窒碍,以后汉保正必能通蛮语,蛮保正必能通汉语,方为合格。
&(七)正粮:巴、理两塘全境,皆为大皇上地土。凡种地,无论汉蛮僧俗,皆应纳正粮。何谓之粮,民收为租,官收为粮也。惟地好坏,即粮有多寡,今将地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按八成纳粮,中等六成,下等四成,如种土地一块,下种一斗,一季收粮八升,是谓八成、六成、四成,照此类推。
&(八)差粮:查差粮原为支应大差而设,从前章程,或出乌拉而不纳粮,或出青稞而不出乌拉,头绪纷繁不一。今既一切改归地方官管辖,自宜变通办理,以期简便易行。以后差粮概收入官,与租粮同等同时交纳,各村牧养驮牛骑马之家,遇大差来时,由官饬该管保正,预先告知用数多少,届时到站当差,由官按站给予脚价。仍照从前分出何处乌拉,应支何项差使,进出一律,勿任浑乱,至于车马纤夫马步明亮汤打役等差,一照从前何项差使,归何处支应,并由官发给工价,其帏帐床垫锅灶炉盆等项,官为制备待用,不扰百姓。
&(九)僧粮:凡在巴、理两塘全境喇嘛寺院,皆属大皇上地土。凡喇嘛无论自种佃种之地,皆应与百姓一律按等完粮,不得以庙地稍有歧异。
&(十)粮限:查纳粮必有一定期限,方能整齐,巴塘四乡寒暖不同,有种两季者,有种一季者,两季者如春季之粮,统限六月内交纳,秋季之粮,统限九月内交纳。其余各乡,种一季者,统限十月内交纳。如到期不交不齐者,即派保正往催。春季七月初十日派人,秋季十月初十日派人,所有该保正食用盘费,皆由欠粮人供应。若催后不交,传案严惩。派人催粮,则不免扰累,即为内户自罪,总以按限及早完粮为正规。
&(十一)纳粮:该百姓等于应征税银,须用银藏元,不准以首饰等件抵销。
&(十二)逆产:查抄丁宁寺正副土司,及各匪首逆产,由官招人佃种,其粮皆按五成上纳,不在三等之例。如佃户懒惰,或有别故,官即起佃另招。
&(十三)垦田:查巴塘及乡间荒地甚多,自三十二年起,皆归官招垦,无论汉蛮僧俗,不准私自垦种。如有愿垦此荒地者,无论汉蛮僧俗,皆准到官府承领执照,方准耕种。如由官日给工食者,其地垦熟,并所出稞麦,一概归官。第三年若能自备口食,官只借给籽种,准照五成纳粮外,再将籽种还官,平出平入,不取利息。第三年后,即照章按等完粮,其自备口食开垦者,第一年免其纳粮,第二年后即照章按等完粮。惟此项垦田,作为官佃,准其世世耕种。若犯有不法等事,官即立时追佃驱逐。
&(十四)杂支:查巴塘百姓及丁宁寺佃户,每年有与土司喇嘛交纳猪、羊、鸡子、酥油、葱姜、蜂蜜、核桃、石榴、缰绳、毛绳等项,实属苛扰。自三十二年起,百姓除应纳正粮差粮外,此项杂派,永远裁免。无论何人,不准妄行需索。嗣后各衙署如有所需,皆照市价购置,丝毫不令民间供应。
&(十五)佃户:百姓为大皇上之百姓,他人不得而有,即当日土司,亦系大皇上命其代为管理百姓之人。尔等不明此义,遂自认系土司之百姓,已属糊涂已极。更有谓为喇嘛百姓者,尤属荒谬绝伦,不知事理。喇嘛乃出家僧人,家既不应有,又安有百姓。即尔等有种喇嘛田地者,只得谓为该庙之佃户,不谓为喇嘛之百姓。嗣后凡有种喇嘛庙地者,只云某庙佃户,不得称为某庙百姓。除与喇嘛纳租外,所有一切差粮词讼,仍归地方官管理,不得向喇嘛诉讼。
&(十六)干预:喇嘛有佃户,只准向佃户收租,不得管理他项事务。如词讼账项等类,更不准干预地方公事,即其佃户与人争讼是非,自有地方官为之审理。该喇嘛不得过问,并不得向地方衙门求情等事。
&(十七)词讼:凡汉蛮僧俗教民人等大小词讼皆归地方官审理,无论何人不得干预其事。
(十八)命案:蛮俗杀人,向以赔银赔茶了事,人命甚重,岂能若此轻易了结。以后杀人,必须抵命,其中或有情节轻重之间,听官审断,自能为之剖白,断不准私自赔银了案。
&(十九)劫案:凡有夹坝抢人谓之劫,拿获即予正法,无论其有无杀人。
&(二十)窃案:夜间乘人熟睡,或扒墙、或挖洞、或撬门入人家偷物,谓之窃。被人拿获送官,除追还原赃外,初犯者杖,犯二次者责枷,犯三次者罚永远为人奴,犯四次者充军。
&(二十一)奸案:男女有别,一夫一妇谓之正。若与他人妇女苟合谓之奸。犯奸者男女皆有罪,男杖责一千,罚银两平,女掌嘴五百,罚银两平。无银者罚作苦工三年。犯两次者男女责罚皆加倍,犯三次者责罚递加后,仍予充军。如女不愿,而男子强奸,男子正法,女子免罪。
&(二十二)常案:凡因户婚田土买卖账项控案者,谓之常案。官有审判曲直,以理开导。如无理者过于狡诈,即于杖责重惩。
&(二十三)案费:百姓词讼,每案原被告各给汉蛮保正银三元,以为纸笔之费,不准再有丝毫勒索。如有格外需索者,准百姓喊禀,或当堂面诉。索少者立予责革,索多者并将该保正充军。
&(二十四)原告:控案被告必待传而后到,然传案则不免有需索扰累之弊,今设一法,极为简便。原告递禀后,本官即为出票,按道里远近,限定日期,将票即交原告带回,付给被告所住之村保头人。该头人当日将票交给被告,催其按票限日期来案报到,将票当堂呈缴,原告亦必于是日到案。官即立为审断,不准迟延。如被告逾限不到,然后派保正催传,所有食用盘费,一切皆由被告支应,原告不出分文。惟保正盘费,一站只准向被告索银二元,两站索银三元,三站以后只准递加半元,只算去站,不算回站。如有多索,准被告当堂禀官惩治。如被告实系有故,不能如限到案,准该头人将其情由具禀,交原告带呈。该被告不具限状,于某日到案听审,届期不到,再饬保正往传。凡头人传票,原被告各给银半元,以为饮食之费。
&(二十五)限期:传审传限日期,离巴塘一站者,即四日到案,两站者限六日,照此每多一站,加限两日,皆以出票之第二日起限。
&(二十六)展期:传审之票,交与原告,难保不有意延压,以害被告。该头人接票时,须与原告当面将投案日期注明票上,如原告迟延日久,仍按票到该村之日起限,如离一站者,限四日。初一日出票,初二起限,原告应初二日送票到村,被告应初五日到案。今原告乃迟至初四日送票到村,则以初四日起限,以四日计被告应展至初七日到案,余可类推。
&(二十七)销案:传审后,被告按限投到,而原告不来,案候审过三日后,即将案注销,饬被告回村,原告再控不准,以防诬控之弊。
&(二十八)换票:原告如实系有故不能到案,应先具禀呈明,并具限某日来案投审,如限在三日内者,被告即在此等候,如限期遥远,被告即先回村等候,原告到日,另行换票传询,惟保人纸笔费及头人传票饮食费,一案只准一次,换票传审者,不能多索。
&(二十九)纸张:凡传案出票送审堂单,以及录供等纸张,皆由保正预备,即在纸笔费内摊出,不得再向原被两家需索。
&(三十)修建:丁宁寺现已剔除巴塘地面,自应由官建立载在祀典庙宇,其余无稽之庙,概不准修建,亦不准再有喇嘛在内居住。其各乡村之喇嘛,并未滋事,自应照旧,如喇嘛有愿还俗者,听之。
&(三十一)僧额:查定例,一庙喇嘛不准过三百人,今各庙多已违例逾格,若遽令其裁减,势亦为难,惟有将各喇嘛名数年岁注册存案,已过三百者,以后不准再行续添,数十年后,有日减,无日增,自能适符三百之数。
&(三十二)学堂:蛮民于事不知道理,不知轻重,若能明道理,审轻重,亦无杀害凤大臣及法司铎之事,安能遭此次大兵。重者害及身家性命,轻亦伤损财物粮食。此皆由于不学之故,俟将来筹有余款,官为立一小学,无论汉蛮,凡小儿至五六岁,皆送入学堂读书,不惟明白道理,将来并可为官,荣及父母,荫及妻子,岂不甚美。将来立学堂时,再定详细章程示知。
&(三十三)葬亲:汉人于父母之死,必殓之以棺,埋之于地,不忍见其父母之尸损坏。蛮俗则或弃其尸而听犬食,或焚其身而谓火葬,或舂碎其骨扬撒以喂鸟雀,且谓天葬。此等恶俗,实堪痛恨。凡人犯大罪,乃有碎尸挫骨之刑,今其父母无罪,而为子女者乃火其尸并碎其骨以喂犬喂鸟,汝于父母,有何仇恨,而用此极刑,试思人生幼小之时,其父母何等爱惜保护,惟恐其被火烧,并恐其为犬咬也,惟恐其磕碰伤坏其骨也。今父母死而其子女乃故使火烧犬食,且舂碎其骨,何于父母爱子之心,大相反也。嗣后尔蛮民,务宜改此恶习,亲死则以礼葬,庶有别于禽兽之行。尔等但知念经以为求福,夫念经何能有益于人,如果有益,丁宁寺喇嘛终日念经,何以遭此杀戮。西藏达赖称为活佛,被洋兵打败,各处逃命,彼身且不保,安能保佑尔等,为之加福哉!汝等之愚,实觉可怜,故本督不惜反复开导也。
&(三十四)剃发:巴塘全境百姓,既为大皇上百姓,即应遵大皇上制度,以后人人皆须剃发梳辫,不得再如从前之披头散发,与活鬼一般。
&(三十五)净面:人以洁净为主,所以每日早起,人人必须梳头洗脸,再言做事吃食,方称洁净。若终日囚首垢面,不知辜负此生为人,须改此习。
&(三十六)冠服:地方既经改革,汉番不分,冠服亦不宜独异。但立法之初,断难强同,凡尔蛮民有愿改汉人冠服者听之,不愿者亦从其便。
&(三十七)着裤: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知羞耻明礼义也。尔等男女皆不穿裤,自问是何形象。易于犯奸,亦实由于此。嗣后尔等如能穿裤更妙,否则于儿女小时,即令穿裤,彼自幼习惯,久则且知不穿裤为可耻,自不便作犯奸之事,尔作父母者,脸上亦有光彩。此即为知羞耻明礼义之人,本督爱之喜之,自当与汉民一样看待,决无有汉蛮之分。
&(三十八)平等:蛮地旧俗,无论大小头人,皆有小娃子和奴仆之类,一世为奴,即世世为奴,殊非持平之道。试思汉民与蛮民,此时尚视为平等,蛮民与蛮民,岂有不平等之理。以后永除此例。凡有小娃子者,与雇工同。
&(三十九)戒烟:鸦片烟之害人最深。能吸人精血,故吸烟者无不瘦;能软人筋骨,故吸烟者无不懒;能耗人银钱,故吸烟者无不穷。此烟真是毒药,汉人受之最多最甚,本督见尔蛮民多不吸烟,心甚喜之。但愿尔等不沾染此坏习气,乃是大皇上真好百姓,即汉民亦当深以此为戒。
&(四十)粪除:街道各路,最宜洁净,且牛马骨殖,猪羊粪草,尤宜焚化收检,用以肥田。以后责成汉蛮保正,随时督率街坊百姓,扫除街道,免致秽气中人,染生疾病。
&(四十一)坟墓:汉人义冢,多在甲炮顶一带,一望垒垒,殊不雅观。以后无论汉蛮百姓埋葬棺木,须在低凹僻静之处,免致敞露窒碍,其已葬者勿迁。
&(四十二)中厕:凡蛮民无论男女,随便出恭解溲,不择地,不避人,最为恶习,以后大街小巷,皆立中厕,分别男女,既免污秽,且可积蓄粪水以肥田。如有不在中厕大小便者,从重责罚。
&(四十三)辨族:蛮民向无姓氏,久后即不识为何人之子孙,有负古人辨族之义。以后蛮民各家,宜各自立姓,或按居住之地,或藉家长之名,皆取首一字为姓,以便世世遵守,庶后世有发起为官与绅者,不至不能自详其世系也。兹议定百字,名曰百家姓,先由巴塘试行,如尔等甘愿一字为姓,即在上纳粮税票上,注明在案,以为根据,不愿者亦不强勒。惟所立各属学堂学生,均按姓氏名取,俾始有姓,以免奇异。
附百家姓:
巴康于古初,黄苗汤沐国,强梁夏商周,游牧司广泽,通贡盛汉京,班范纪陈籍,唐宋及元明,沙门满戎狄,宁边劳王师,高口振金石,武侯管乐曹,文翁经史席,了钱别廿辛,莲麻区黑白,胡服习牛马,风雷凌松柏,吴楚晋诸姬,安危计万叶,岳公盖代双,平城贺魏阙。
注:第三条马e、协廒、更占、百色、古噪等名目,藏人普通称带兵官为e,协廒亦名协傲,官职九品,系管理地方缉捕事宜。更占为头人名称。百色亦名黑色,系村长名称。古嗓即名为古曹,巴塘土司制度所辖地方,分设古曹,约束百姓,三年一换,如内地之流官。新订乌拉章程(宣统二年九月一日)第一条关外土司藏民向支边藏差使骑驮乌拉,不领脚价。自光绪三十一年巴塘肇乱,大兵出关,需用乌拉过多,百姓劳苦,始给脚价。而章程未能划一,民间应雇乌拉,虽领脚价,仍沿旧称,名曰支差,仍照土司旧章摊派,苦乐不均,兹另订划一章程,以照公允。
第二条各属乌拉驮价,无论牛马,暂定每站驮程给藏元半元,背夫、汤、打役,每名给银一咀。俟道路平治之后,勘丈里数,树立记里石桩,每乌拉一只,一里给驮价铜钱四文,背夫一名,一里给工资铜钱二文,按里计算。客商往来,应自行议价雇用,不在此章程之内。
第三条牛一只,只准驮库秤一百二十斤。背夫一名,只准背六十斤,至多不过加六斤。倘有过重者,百姓不能应雇,如不足一百二十斤、六十斤者,凡用乌拉一只,背夫一名,仍照章按站给价。
第四条马一匹,无论人之大小,只准乘一人,随带行李,至多不过二十斤。
第五条骑驮乌拉同路,在五只以上者,只准照章支给乌拉脚价;只骑驮一、二匹,马夫势必同路照料,照章按价给脚价外,须加给马夫一名,按站每日工食银一咀;三匹、四匹者,每日按站须加给马夫二名工食;五匹骑驮以上者不加。
第六条边民应雇骑驮乌拉,各有疆界,不准官弁兵差人等将乌拉骑驮过站。倘有特别军事,恐前站乌拉不齐,贻误要公,非奉有边务大臣命令允准通融公文,一概不准过站。
第七条乌拉脚价,照章发给,已于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初八日经前任边务大臣与四川总督会奏,凡出入差使,地方官只可为之催雇乌拉,由各该员自行发给脚价。惟钦差驰驿支给乌拉,应需脚价由地方官按照等级开支报销。边务大臣出关进关并巡阅各地,乌拉脚价均系自行发给,以后即按照自发之案办理。
第八条无论大小官弁雇用骑驮,倘在途倒毙,边民就近报由地方官查明牛、马价值若干,令其赔偿。惟所赔银两,马一匹不过二十两,牛一头不过十两,以免借端需索。地方官亦不得以非其所管百姓,置之不问,干咎。
第九条边民应雇乌拉,其骑马鞍鞯,大半恶劣,如有失落,每套赔银不过三两;笼缰一套,赔银一两五钱;驮牛鞍鞯,赔银一两五钱。均由雇乌拉之人赔出。
第十条各属地方官如有公事下乡,或往来何处,所用骑驮乌拉、背夫等项,均照章发价,不准私用民夫,干咎。
第十一条民间承认乌拉,于催雇之时,往往互相推诿。兹明订章程,照所种地亩多寡,所养牛、马多寡,分别定明,轮流应雇,以免贻误。
第十二条凡百姓上纳官粮六斗者,承认乌拉一只;纳八斗者,认一只半;一石者,认二只;每四斗加一只,照此类推。至此纳官粮不及六斗者,免认乌拉,只认汤、打役、背夫;纳粮二斗者,认一名;四斗者,认二名,不及二斗者免。
第十三条凡汤、打役、背夫,边民多以妇女认之,今暂仍其旧,徐图改良。惟此后无论男女,须年在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为合格。不合格者,不准滥派。
第十四条边民未种地亩,只有牛厂者,以养牛、马十只,认雇乌拉一只;不及十只者,仍充汤、打役、背夫等项,照第十三条办理;十只以上,每多养十只,加认乌拉一只。凡草场养牛十只者,须养马一匹,以便承认乌拉骑用。
第十五条边民草场,有概行养羊者,不认乌拉,亦属不合。凡养羊一百只者,认乌拉一只;一百只以上,每养羊五十只,加认乌拉一只;不及一百只者,仍派汤、打役、背夫,照第十三条办理。
第十六条民间如有种地又有牛厂者,照地亩认雇乌拉之外,仍照草场所养马、牛、羊章程认雇乌拉。
第十七条种地百姓,如所种之地,照上纳官粮合算已认雇乌拉十只者,牛厂百姓如所养之畜,以马、牛、羊合算已认雇乌拉十只者,此外尚有多数地亩或马、牛、羊等,均免认乌拉,以为勤耕种善牧养者劝。
第十八条现在各处设治,疆界已分,各归各地方官管理。大道乌拉,如骑驮在千只者,合属应雇,由地方官调用;若仅数百只,则分别何路,由何路若干村应支;若再不足之乌拉,则分别邻村轮流应雇。
第十九条大道差使由地方官令保正、村长公议,某几村应认雇何路乌拉,商同百姓议定后,由地方官传讯大众依认,即出认晓谕,俾众周知,以免推诿。
第二十条一村之中,共若干户,由村长查明,以能认乌拉十只者为上等,五只以上为中等,五只以下为下等,由上等至下等,分别第一户,第二户,挨次将全村认雇乌拉人名开齐,报知地方官立案,并开单粘贴村内。遇有乌拉,由第一户派起,至末户止。派完之后,又轮至第一户,照前应雇之数办理。村长必须照章公平派定,不准强者少派,弱者多派,干咎。
第二十一条乌拉既照章发给脚价,该百姓等宜以肥壮牛、马应雇。如以老弱病瘦充数,当发还另换,以免倒毙,索赔价值。如雇用乌拉之人,当时不验壮疲,在途倒毙,即照章赔偿,不准以病疲借口。
第二十二条催雇乌拉百姓,地方官应查明远近,定明期限,有逾期不到者,致先到之乌拉必须等候。应罚后到者,按日赔先到者口食,每只银八分,以为迟延者戒。
第二十三条官差来往,所用骑驮乌拉若干,驮牛若干,背夫若干,于何日起行,须开明实在数目,实在日期,交地方官代雇。如多开数目,临时不用,亦照发脚价;少开者,自误免议。凡沿途需用乌拉传牌,由各处地方官发给,以归一律。
第二十四条除钦差过境,所需乌拉传齐三日外,倘三日后仍令乌拉等候,在五月至十月期间,各处有草牧放牛马,每日应帮每只乌拉口食银四分;在十一月至四月期间,无草牧放牛、马,每日帮乌拉口食草料银八分。无论何项官员,如定于初二日起行,乌拉于初一日到齐,官员不行者,乌拉等候一日,即应帮一日口食,仍按有草无草月份,每日帮给口食草料。
第二十五条边民不知利害,偷窃官物,如有犯者,交地方官或追原赃,或赔价值之外,另行照例治罪。
第二十六条章程定于八月内宣布百姓。九月初一日实行之后,从前乌拉章程一并取消。
(注:赵尔丰于宣统元年(1909年)颁发《开差雇用乌拉章程》,后鉴于官弁头人侵吞脚价,鞭打乌拉娃、牛马倒毙等情况,于次年复颁《新订乌拉章程》,由傅嵩公布施行。)傅嵩请建西康行省折(宣统三年闰六月十六日)窃查边地界于川藏之间,乃川省前行,为西藏后劲。南接云南,北连青海,地处高原,对于四方皆有建瓴之势,非特与川滇辅车相依而已。因鄙陋在夷,我朝版图式廓,未及经营,仅以羁縻之方,官其酋长,作为土司,俾之世守。以数千里之地,分二三十部落,皆同封建之规,虽有朝贡之名,而无臣服之实。如咸、同年间,瞻对土司工布朗结并吞五土司土地,夜郎自大,顽梗跳梁,其地卒为藏人夺去。于是各处土司、喇嘛,只知有西藏,不知有朝廷。光绪二十年以来,乡城则据邑而抗杀长官,乍丫则入藏而围攻钦使,泰凝以开矿而拒毙武弁,巴塘以垦地而戕害大臣,叛乱迭兴,屡烦兵力。
光绪三十二年,理、巴两塘经建昌道赵尔丰勘定。朝廷注重边疆,为长治久安计,特简赵尔丰充边务大臣,镇抚其地。以军府之责,管理地方,规制已殊。但蛮荒甫辟,其时又仅理、巴改流,郡县无多,系属权宜办理。然边地辽阔,或曾有土司,或尚属野番,蛮族错居,争斗角逐,民不聊生,赵尔丰乃力图改革。光绪三十四年,奏请驱剿德格逆匪。宣统元年,肃清德格土司,即请改土归流。高日土司亦相继而起,春科土司故绝无后,曾经一律奏明改流,同于理、巴等处。仅择冲要繁庶地方,奏设道、府、厅、州、县十余缺。宣统二年,收回江卡、贡觉、桑昂、杂瑜等处,奏明派委员管理。三岩野番,亦经剿平设治。宣统三年,收服得荣、冷卡石,并改流麻书、孔撒两土司。察木多、乍丫亦改设理事官,瞻对现已收回。又奉民政部行文,本年二月奏准各省土司改设流官,令行办理。赵尔丰适因奉旨署理川督,由边入川,即将林葱、白利、朱倭、东科、明正、鱼通、咱里、冷边、沈边等九土司,概予改流。此时关外未改流之土司数名,未投诚之野番数处,臣已陆续办理就绪。总计地面,已奏定府、厅、州、县者十余缺,已奏设官而未定府、厅、州、县者十余处。近日改流及从前应行添设郡县之处犹多,已成建省规模。而星使非常设之官,形同寄处,亟应及时规划,改设行省,俾便扩充政治,底定边陲。
查边境乃古康地,其地在西,拟名曰西康省。建设方镇,以为川滇屏蔽,藏卫根基。虽建省之事,关系重大,非臣所敢轻议。而光绪三十三年邮传部尚书岑春煊有统筹西北全局之奏,即请改边地为行省,奉旨饬议。以其时番人顽梗,未识兵力能否荡平,赵尔丰未敢议复。幸承朝廷威德,拊循诸番,谕以明诏,彰善瘅恶,百蛮同风。建省之计,惟此时为然。臣在边六年,既有所见,不敢缄默。谨将管见所及暨应行建省各节,缮单胪陈,仰祈采择。
谨拟边务应改行省条陈缮单恭呈:
一、边地与西藏毗连,西藏与强邻逼处,外人狡焉思启封疆,几不以藏为中国属土,殆因藏未建省,名义未定之故。兹地既系康地,康藏原有攸分,应将疆界照旧划定,以康建省,俾定名义,而占领土地,此应建省者一。
二、边地未开办以前,藏距川远,藏人时有不轨之谋。光绪二十九年西藏有洗汉之议。三十年乍丫率兵入藏,围攻驻藏大臣。及英兵入藏,汉官亦受制于外人,藏人愈以中国为不足恃,遽萌携贰之心。三十四年闻驻藏大臣兼边务大臣赵尔丰督兵入藏,藏人即起而梗阻,且呈称藏地直抵邛州。宣统元年川兵进藏,藏人又断驻藏大臣供给,沿途拦阻入藏之兵。倘非边地早有布置,派边军护送川兵前进,大局何堪设想。即如本年夏间,波密猖狂,驻藏之兵败退,犹幸就近有边军援应,藏人未致附和。兹将边地改设行省,编练重兵,建威即可消萌。守康境,卫四川,援西藏,一举而三善备,此应建省者二。
三、边地东自打箭炉起,西至丹达山顶止,计三千余里。南抵维西、中甸,北至甘肃、西宁,计四千余里,应设州县八、九十缺。若无一定行政总机关,措置失宜,又酿后患。川督距离太远,不能遥知情形,遇有变故,徒事铺张,糜费帑款,不可胜计,此应建省者三。
四、边地所设府、厅、州、县,各管地面,皆地足以养民,民足以养官。所征粮税,可敷各属员司廉俸办公之用,此应建省者四。
五、建省之后,应设长官,即将原有之边务大臣、收支局、学务局、康安道、边北道,更改名目。所有廉俸公费,照原有薪公,分别定明,无须增加。事举而款不费,此应建省者五。
应改官制名目如下:
(一)边务大臣,改为西康巡抚。
(二)原设边务收支局,改为度支司。
(三)原设关外学务局,改为提学司。
(四)原设康安道,改为提法司。
(五)原设边北道,改为民政司。
以上各官廉俸公费,边务大臣向由川省拨解,其余系由边务经费项下开支。建省之后,即由四川解款项下支给。查四川解款,边务大臣年支公费银三万两;新军五营、西军三营、炮队一营、卫队二百名,遇闰之年,由川解银三十五万余两;又转运费银五万两;又理塘、巴塘、乍丫、江卡、察木多等处台兵裁撤。将原数银两全行解边,计银六万余两,每年共解银四十九万余两。又川省奏抽油糖捐,年计银五十余万两,总共计银百万两之谱。建省后,仍请饬四川以一百万两为定额,分春夏秋冬四季于正月、四月、七月、十月每期解银二十五万两,以作练兵、行政、驿站、办学之费。
以上各条,系就西康应建行省而拟,其设官办事章程,将来另拟,分别奏咨核办。
相关链接&&
---市州网站---
---各县(市)网站---
---各部门网站---
甘孜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甘孜州旅游发展委员会
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甘孜州教育局
甘孜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甘孜州公安局
甘孜州监察局
甘孜州司法局
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甘孜州国土资源局
甘孜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甘孜州交通运输局
甘孜州水务局
甘孜州林业局
甘孜州商务和经济合作局
甘孜州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
甘孜州审计局
甘孜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甘孜州外事侨务和台湾工作办公室
甘孜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甘孜州工商行政管理局
甘孜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各企业网站---
中国电信甘孜分公司
里伍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甘孜州康旅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康定机场集团公司
版权所有: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号“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是什么意思?
说的职业是老师吗?
提问者采纳
是家里有二斗粮食 也不去当老师教小孩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孩子王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兔粮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