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锻炼坚持不下来速写游戏 就是给一张图片 计时两分钟要把它画下来两分钟后换图片 这个游戏叫什么?在哪里

如何纠正含胸,驼背,头前伸?&br&&br&(原创文章,转载请经本人同意,注明引用)&br&摘要/A&b&bstract&/b&&br&&br&&br&&br&&br&下面有一个视频是我们于 &br&&img src=&/6ee024b9e229c_b.jpg&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1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br&&b&人鱼线VS马甲线&/b&&br&&a href=&/p/673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br&
1月份拍得,各位可以看看咯。&br&&br&&a class=&video-box& href=&/v_show/id_XOTM1ODc4NTUy.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530DBE-BFC6-8659-CC3B-2FFB998A3604&&&div class=&content&&
&div class=&title&&林烁昊叔健康课堂-含胸驼背头前引体态纠正&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div&
&div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OTM1ODc4NTUy.html&/div&
&/a&&br&&br&&img src=&/5b21bbfde378_b.jpg&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5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5b21bbfde378_r.jpg&&&br&&br&上交叉综合症是由詹达于80年代提出的一个由于肌肉不平衡进而导致的上肢体态问题。 一个平衡,良好的姿势决定了你的脊柱是否健康,上交叉综合症由于一系列软组织问题导致动作的变形,体态的变形进而困扰着许多现代人,并引发系列身体疼痛。&br&&img src=&/1bd535e73fc77d1df92ac_b.jpg& data-rawwidth=&737&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1bd535e73fc77d1df92ac_r.jpg&&&br&&br&成因/Cause&br&
Upper Cross Syndrome 上交叉通常是一种局部肌肉不平衡,日常行为姿势的不正确。具体我们可以理解为以下(下图)4个特征:&br&1,头前伸&br&2,颈椎前凸增加&br&3,圆肩&br&4,胸椎后凸增加&br&&br&相关肌群的不平衡 &br&&img src=&/9f0d4fc83fa1a50229f5_b.jpg& data-rawwidth=&214& data-rawheight=&2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4&&&br&相关结构的不平衡 &br&&br&&br&过于紧张,张力过大的肌肉&br&1,胸段伸肌-胸椎后凸-头向前
2,胸大肌/胸小肌-圆肩&br&3,上斜方肌-肩上提
4,肩胛提肌-肩上提&br&5,咀嚼肌/翼状肌
6,胸锁乳突肌-颈椎前凸增加&br&7,斜角肌-颈椎前凸增加
8,枕骨下肌
-头过伸&br&9,上肢屈肌群-圆肩 &br&过弱的肌肉&br&1,上肢伸肌群
2,中/下斜方肌&br&3,前锯肌-翼状肩胛
4,菱形肌&br&5,颈深屈肌群&br&&br&
结构/S&b&tructure&/b&&br&&img src=&/182c0fed75f83ab07cf883_b.jpg& data-rawwidth=&279& data-rawheight=&3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9&&&br&&br&&br&
有研究发现,姿态有时又是下肢结构出现问题之后上肢才会进而出现反馈,当骨盆在中立位或是稍微前倾的情况下胸椎会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平常的坐姿可以在下背部选择垫一个垫子(枕头)来维持腰椎的曲度,保持上肢的生物力学完整。&br&呼吸模式/Breath &br&&img src=&/83b638aed987ca79436e38_b.jpg& data-rawwidth=&229& data-rawheight=&2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9&&&br&
研究显示上交叉或许跟呼吸模式不正常有关,在呼吸时持续性的提肩运用到导致上交叉综合症更加严重的肌肉进行呼吸,所幸的是在接下来的放松中可以减轻此症状。具体操作我将在未来再写一篇&br&&br&&br&好发人群/People&br&&b&办公室人群, 学生&/b&&br&&img src=&/11fb2d6e91ecf3ffa8aa5_b.jpg&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2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br&&b&训练肌群不平衡者&/b&&br&&b&过度强化加重上交叉综合症的肌群&/b&&br&&br&&img src=&/56e90e38fe022f8af9e97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56e90e38fe022f8af9e97_r.jpg&&&br&心理因素 &br&沮丧/疲惫/青少年的快速长高期的不适应/文化因素&br&&br&&br&&br&&br&可能造成的危害:&br&1,肩关节疼痛&br&&img src=&/cdbaf9fd6a4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2,颈椎疼痛&br&&img src=&/ad4190f4fff5e669ca7d_b.jpg& data-rawwidth=&432&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 data-original=&/ad4190f4fff5e669ca7d_r.jpg&&&br&3,胸廓出口综合症(手臂麻)&br&&img src=&/7dccb6eb3d22db1ee83dcf167e6ace8b_b.jp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7dccb6eb3d22db1ee83dcf167e6ace8b_r.jpg&&&br&主要由低头弯腰,一般来说是胸小肌和前中斜角肌,锁骨下肌持续性收缩造成臂丛神经持续性受压造成&br&&br&4,头疼(肌紧张性)&br&&img src=&/9cdcdd33be0b66_b.jpg&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2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br&颈肩部软组织过于紧张,诱发颈椎小关节紊乱,造成椎动脉受压迫引起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层血管收缩痉挛引发头疼。&br&5,颈椎生理曲度变直&br&&br&当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或是长时间的劳累、颈椎缺少活动、脊柱损伤、脊柱钙化等就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br&&img src=&/e9c579b18baa805cf082_b.jpg& data-rawwidth=&232& data-rawheight=&3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2&&&br&&br&&br&处理方法/Treatment&br&1,纠正训练&br&2,肌内效贴 &br&3,矫正带&br&4,按摩&br&5,拉伸&br&6,日常生活习惯的改正&br&&br&&b&可用的评估介绍/Assessment&/b&&br&&b&可用的动作评估很多,简单的一个选择是站立拉套索&/b&&br&&b&&img src=&/9e420e544d14b4ec23c1_b.jpg&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9e420e544d14b4ec23c1_r.jpg&&&br&动作评估:站立拉套索&/b&&br&&b&观察点-&/b&&br&&b&1.拉的过程中出现耸肩&/b&&br&&b&2.拉的时候肘关节外翻(肩内旋)&/b&&br&&b&3.拉的时候头往前倾&/b&&br&&br&&br&&br&&br&纠正训练/Corrective exercise&br&&br&0, 运动前的设置/SET&br&&ul&&li&挺胸&/li&&li&将肩膀后缩下沉&/li&&li&肚脐往脊柱之间缩&/li&&li&重量平衡于双脚上&/li&&li&不要将头过度往前伸或是倒向一边&/li&&li&下巴内收并且想象你的大脑是一个气球,气球的浮力将你的脑袋拉向天空,颈椎伸展。&/li&&/ul&&br&1,软组织松懈&br&&b&软组织松解的维持时间是30-60秒&/b&&br&&br&&br&胸椎灵活性 &br&&img src=&/68ddfeae9a60d_b.jpg& data-rawwidth=&285& data-rawheight=&1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5&&&img src=&/37305aaac5afb8293a2ebec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37305aaac5afb8293a2ebec_r.jpg&&&br&选择泡沫轴,或是花生球置放于胸椎(简单理解:中背-上背)部分进行滚压。&br&&br&&br&&p&枕后肌群&/p&&img src=&/ffce0a373ff99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ffce0a373ff99_r.jpg&&&img src=&/ffce0a373ff99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ffce0a373ff99_r.jpg&&&br&&p&将花生球,或是网球置放于颈部后侧,进行滚动放松。&/p&&p&(如何制作花生球?
搜索下我微博关键字
花生球 ,2年前有提到)&/p&&br&&br&&br&&p&&strong&胸小肌&/strong&&/p&&img src=&/74a71f8eacab4b268b45a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74a71f8eacab4b268b45a_r.jpg&&&br&&p&&strong&工具:&/strong&一个网球还有瑜伽砖&/p&&p&&strong&引导:&/strong& 将网球置放于最上方胸小肌解剖学位置便可,利用身体压力往前推送。将手水平外展延长肌肉以更好的与网球接触。&/p&&br&&br&&br&咀嚼肌按摩松懈 &br&&img src=&/52c4ae33a459ba63e12e342a3ad9d154_b.jpg&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3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br&&br&背阔肌筋膜放松&br&&img src=&/bedc1ef9136_b.jpg& data-rawwidth=&338&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br&手往前伸,掌心向上进行背阔肌的筋膜滚压&br&&br&&br&胸大肌 筋膜放松&br&&img src=&/2fb5926610cadc32aabb9f_b.jpg& data-rawwidth=&269& data-rawheight=&1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9&&&img src=&/db5efa6bf7e19d26e7cb514_b.jpg& data-rawwidth=&1936& data-rawheight=&2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6& data-original=&/db5efa6bf7e19d26e7cb514_r.jpg&&&br&以右侧为例,上身向右侧微扭转,将泡沫轴放在右胸外侧的位置右手伸直于肩上方,掌心向上;左手肘屈90度支撑于地面右腿伸直,左腿膝屈髋屈90度支撑于地面左手用力,带动身体向上移动,使泡沫轴滚动至胸部略&br&&br&&br&2,修正软组织张力,长度&br&牵拉的时间 一般为 &b&30-60秒&/b&&br&&img src=&/0f3fe57a6ddd2e35dc23_b.jpg&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2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0f3fe57a6ddd2e35dc23_r.jpg&&&br&&br&&p&拉伸斜方肌上部、斜角肌,肩胛提肌&/p&&p&动作功效:缓解长时间伏案工作颈部的酸胀、疼痛等不适感。&/p&&p&拉伸斜方肌上部、斜角肌,提升寰枕关节的屈曲灵活性。&/p&&p&动作流程:1.抬头挺胸立腰正坐,转头至身体左侧45度,收下巴至锁骨中段,右手后背于体后,左手缓慢触压头顶一侧至最大拉伸耐受程度。保持15s后换至另一侧,重复2-3次。&/p&&p&易错动作:耸肩、触拉压力不足。&/p&&br&&br&&br&&br&&br&&br&&br&&br&Wall Angel&br&&img src=&/f6f098e5e7d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6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f6f098e5e7d_r.jpg&&&br&一个非常好的动作用于防止办公室人群的上交叉综合症(含胸,驼背)动作从不同角度牵拉了紧张的胸大肌,胸小肌。你可以找一面墙,身体往后靠,将手臂外展,大臂与前臂呈90度。然后试着将手指以半月形的轨迹往中间靠拢,上背,手臂,头在动作过程中尽量贴紧墙面&br&15-20次&br&&br&&br&&br&&br&屈肘胸大肌中上束门框牵拉&br&&br&&img src=&/5d3ba770ed690ca2ab2a3d4_b.jpg& data-rawwidth=&732&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5d3ba770ed690ca2ab2a3d4_r.jpg&&&br&背阔肌牵拉&br&&br&&img src=&/10c58d6f0f1e47b6e7c3f1e49eeb3b9c_b.jpg& data-rawwidth=&279& data-rawheight=&1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9&&&br&胸椎旋转灵活性&br&&img src=&/37a39b40b119abb164de6094f45adeea_b.jpg&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2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37a39b40b119abb164de6094f45adeea_r.jpg&&&br&&br&&br&&br&&b&3,激活受抑制&肌力弱的肌肉&/b&&br&深层颈部屈肌强化&br&&img src=&/11e9dce9bbb_b.jpg& data-rawwidth=&212& data-rawheight=&2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2&&&img src=&/2ddfd7ec1c53_b.jpg& data-rawwidth=&225&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br&运用弹力带或者小阻力球做深层颈屈肌的等长收缩,全程保持好颈部姿势-收下巴 &br&保持15-30秒&br&&br&没钱了(no money drill)&br&&img src=&/2ceee11ad9bfa4ec3e7a79d15efad9f9_b.jpg& data-rawwidth=&434&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4& data-original=&/2ceee11ad9bfa4ec3e7a79d15efad9f9_r.jpg&&&br&主要的动作过程是肩关节外旋活动。双手横握住一根弹力带,大臂贴紧体侧,肩膀下沉,肩胛骨于中间靠拢。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肩关节外旋,也就是拉开弹力带。 &br&&br&&br&站立水平外展或者X外展&br&&img src=&/05c4adbb781f697dda8ca_b.jpg& data-rawwidth=&233&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3&&&img src=&/dff48d9d133d752dcaccbbd668f7e7c4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弹力带前推——前锯肌&br&在之前设定好肩胛骨的情况下,将弹力带往前推,或者是图二进行动态环抱&br&&img src=&/2cfee9d3b59fe_b.jpg& data-rawwidth=&307& data-rawheight=&3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7&&&br&&br&&b&4,神经肌肉激活技术&/b&&br&&p&YTWL&/p&&p&动作功效:重点强化肩胛骨的稳定性及改善肩胛肱骨节律,预防肩部撞击综合征、矫正驼背姿态及上交叉综合征。&/p&&p&目标肌群:斜方肌中下束、菱形肌、三角肌后束。&/p&&p&动作流程:1.运动员姿态站立-----屈膝屈髋各90度,膝关节位于足尖正上方,抬头挺胸收腹立腰。2.大拇指朝上,水平侧平举至大写T,后转至Y,最后收至W。依次完成动作若干次。&/p&&p&易错动作:耸肩、大拇指未朝上、弓背。&/p&&br&&br&&img src=&/ce0e765f3703aec61a47a_b.jp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2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ce0e765f3703aec61a47a_r.jpg&&&br&&br&&br&&br&&br&&br&&br&&br&&b&哈哈哈,有人说我写得太难了,我看了下也是哦~
&/b&&br&&br&知乎毕竟还是初学者的平台,烦请选下面的做做吧。
&br&&br&1修正软组织张力,长度&br&牵拉的时间 一般为 &b&30-60秒&/b&&br&&img src=&/0f3fe57a6ddd2e35dc23_b.jpg&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2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0f3fe57a6ddd2e35dc23_r.jpg&&&br&&br&&br&&p&拉伸斜方肌上部、斜角肌,肩胛提肌&/p&&p&动作功效:缓解长时间伏案工作颈部的酸胀、疼痛等不适感。&/p&&p&拉伸斜方肌上部、斜角肌,提升寰枕关节的屈曲灵活性。&/p&&p&动作流程:1.抬头挺胸立腰正坐,转头至身体左侧45度,收下巴至锁骨中段,右手后背于体后,左手缓慢触压头顶一侧至最大拉伸耐受程度。保持15s后换至另一侧,重复2-3次。&/p&&p&易错动作:耸肩、触拉压力不足。&/p&&br&&br&2深层颈部屈肌强化&br&&img src=&/11e9dce9bbb_b.jpg& data-rawwidth=&212& data-rawheight=&2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2&&&br&&br&3屈肘胸大肌中上束门框牵拉&br&&br&&img src=&/5d3ba770ed690ca2ab2a3d4_b.jpg& data-rawwidth=&732&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5d3ba770ed690ca2ab2a3d4_r.jpg&&&br&4背阔肌牵拉&br&&br&&img src=&/10c58d6f0f1e47b6e7c3f1e49eeb3b9c_b.jpg& data-rawwidth=&279& data-rawheight=&1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9&&&br&&br&5胸椎灵活性 &br&&img src=&/68ddfeae9a60d_b.jpg& data-rawwidth=&285& data-rawheight=&1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5&&&br&&br&&br&这文章从微薄写到现在得有一年多快两年了,暂时不更新了。&br&&br&&br&&br&&br&&br&&br&如果真能达到5000个赞&br&X,O型腿的矫正和扁平足。
&br&&br&我大部分时间在微博
,有机会可以关注下,还有我的微信号
林烁nathan&br&&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br&&br&Refer
:&br&MANAGEMENT OF UPPER CROSS SYNDROME THROUGH THE USE OF&br&ACTIVE RELEASE TECHNIQUE AND PRESCRIBED EXERCISES&br&&br&Kinesio Tape's Effect on Musculature Associated with Upper Cross Syndrome&br&&br&[&Round back&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br&&br&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senile round back. [in Japanese]&br&&br&Aaras,A,M.B.Veierod,S.Larsen,R.Ortengren,and0.
Ro.1996.Reproducibilityandstabilityofnormalized
&br&EMGmeasurementsonmusculustrapezius.Ergonomics39(2):171-85.&br&&br&Abdulwahab,S.S.,andM.Sabbahi.2000.Neck retractions,cervical root decompression,andradicularpain.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30(1):4-9.&br&&br&Abrahams,V.C.1977.The physio
their role in head move mentand maintenance of
&br&posture.Can J Physiol Pharmacol55(3):332-8&br&&br&Akalin,E.,O.El,0.Peker,O.Senocak,S.Tamci,S.Gtilbahar,R.Cakmur,andS.Oncel.2002.Treatmentof&br&carpaltunnel syndrome with nerve and tendong liding exercises.AmJPhysMedRehabil81(2):108-13&br&&br&Upper crossed syndrom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ervicogenic headache&br&MK Moore - 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 2004 - Elsevier&br&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 – July 2004 (Vol. 27, Issue 6, Pages 414-420, DOI: 10.1016/j.jmpt.)&br&&br&&br&&br&&br&&img src=&/76eeebe6f94f6d4fbcfb42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76eeebe6f94f6d4fbcfb42_r.jpg&&&br&&br&&img src=&/96c0aaf1421c62dfd3d7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6c0aaf1421c62dfd3d7a_r.jpg&&
如何纠正含胸,驼背,头前伸?(原创文章,转载请经本人同意,注明引用)摘要/Abstract下面有一个视频是我们于 人鱼线VS马甲线 1月份拍得,各位可以看看咯。上交叉综合症是由詹达于80年代提出的一个由于肌肉不平衡进而导致的上肢体态问…
澳洲时差党来交流经验。 家里两个孩子,3岁女儿和6岁的儿子。 朋友单亲,孩子有时白天会呆在我家,是个比儿子大3岁的男孩。 从小女儿满月起就时常我一个带3个。 最希望就是老人千万别来帮忙。 真心的越帮越忙。 不单大幅度增加我的工作量,还闹是非。 非常讨厌, 但是从家庭和睦来看又无法拒绝。 &br&跑题了, 转回来。&br&&br&背景提示:&br&&blockquote&朋友的孩子在我家每次呆的时间大概就是3-7点,4个小时左右。他是被教养得非常好的孩子,不但可以自理,还是帮忙带娃的一流能手。所以不对照顾他过多描述了。文章主要讲我自己的两个孩子。&br&两次生娃后,我都有“产后忧郁症” ,还不轻,几次都有自杀倾向,自己察觉出来后,就转移注意力,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带娃,和学习带娃中。所以,带娃的方式有近乎变态的严苛。大家挑选能接受,有帮助的地方看吧。&/blockquote&&br&&b&目录:&/b&&br&&ul&&li&&b&国外自己带娃要点&/b&&/li&&/ul&&b&&ol&&li&善用各种工具和功能&/li&&li&必须合理安排时间&/li&&li&孩子们的协助(给年幼的孩子合理的安排家务)&/li&&li&严格执行的家规&/li&&li&尽量在家里创造适合孩子的环境&/li&&/ol&&ul&&li&规律安排新生儿的起居&/li&&/ul&&/b&&br&===========================================================&br&&ul&&li&&b&在国外自己带几个娃的要点:&/b&&br&&/li&&/ul&&u&1:必须善用各种工具和功能,尽可能开发电器更多的使用方法。 &/u&比如洗衣机的预约洗涤。 早上7点洗完第一缸衣服,拿出去晾晒。比如电饭锅的预约煮饭, 早上起床有煮好的粥或者热汤下面非常重要。 下午5点有做好的米饭和蒸菜。 还有煲汤功能,临时充当烤箱等等。孩子自己进食的餐椅,洗碗机。扫地机还能夹块布,在后边,还能顺带拖地。 这几样电器运作下来, 自己实际要做的家务很有限了。另有焖锅,这一大神器! 老火汤,炖汤,出门做婴儿粥都是小儿科。&br&&br&&u&2:必须合理的安排时间。&/u& 娃休息和玩乐的时间,穿插各种家务都必须合理。(后面在新生儿部分还会在详尽解释)&br&&br&&u&3:孩子们的协助非常重要。&/u& 孩子从1岁起, 开始做简单的家务,例如饭后把自己的盘子放进洗碗机; 2岁左右可以开始训练他们把衣服分颜色,学会放进洗衣机,并且基本操作。 擦桌子和地板更是每天做好几次的事情。 5岁的孩子帮忙做简餐也是必要的。 孩子参与做饭,吃饭会变得有趣。 挑食也会改善。 (补充一点,我身边的各位妈妈都不太去超市买现成的婴儿食物,米糊之类的, 大多自己在家做, 我的就是全部自己做的,习惯以后就不觉得难了)现阶段在训练大儿子(6岁)去安排大家的伙食,参与买菜。 暂时他负责安排每天的饭。 就是安排每天吃什么,买什么菜,什么是超市特价,每星期花多少钱。 正在进行中。
还有就是大的孩子会自觉带弟弟妹妹。讲故事做游戏都是一个带一个。 花园剪草,修理花草也是孩子做的。&br&&blockquote&家务这部分,我们家里都争议不断。我自己最早开始也并不看好这件事情能坚持下来,只能一边观察一边继续,看到问题,随时做调整。这里非常希望大家能提供尽可能多的不同意见,或者修正方案。&br&关于家务的一些想法:&br&首先,家务并不是只”属于“妈妈一个人的,而是全体家庭成员需要共同分担,一起商议并完成的事情。家庭生活的重要部分。一起做家务,或者在自己意愿内合理的分担家务,需要大家不停的磨合,调整,以达到整个家里大家都基本满意的状态。有助于发展家庭成员的同伴意识,合作意识,出现问题,需要大家商议解决,改善沟通。这些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也算一种感情投资吧。所以,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能力发展阶段,我会安排孩子负责部分家务。执行方法上,都是口头奖励机制。不打算在现阶段采取任何强制措施。&/blockquote&&br&&br&&blockquote&实施方法:&br&教育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并不会跟大孩子一样。 而是需要同样简单的小事每天重复示范,到放手让他们慢慢完成, 会有失败-鼓励-再试, 这样的发展顺序。 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br&家里有一面”星星墙“ 上面有孩子每天需要达成的目标,做到的得到星星,做不到的明天加油。每星期清空一次。&/blockquote&&br&&br&&blockquote&关于盘子: 孩子使用的盘子都是塑料的,很轻也很薄,基本上每3到6个月会换一批儿童餐具。(塑料总是没法让人放心)。杯子和刀叉也是同样。得颜色鲜艳,又不怕摔,只能这样了。&br&&br&现阶段看到孩子是非常乐意分担家务的,明显看得出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 能够带给孩子很多自信,和快乐。两个孩子自己收拾好的房间,折叠自己的衣物,以及整理花园。女儿这两天看到我摘菜,还自己搬凳子站过来帮我摘菜洗番茄,(额外的)。 &/blockquote&&u&&br&&br&&u&4:严格执行的家规&/u&。&/u&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早上起来自己换衣服,整理床,刷牙,吃饭必须好好的坐在凳子上, 一顿饭只有40分钟,过期不侯,家里也没有零食。 除非全天都很忙,表现很好,晚饭有一小碗冰淇淋。 等等。 时间长了,孩子都习惯了, 也不用大喊大叫,该怎么样就怎样。 哭闹难免, 但是他们知道制定规则的原因和执行标准。 并不会有太多无谓的反抗。 &br&&br&&br&&u&5:尽量在家里创造适合孩子的环境&/u&。比如孩子的桌子椅子都是孩子的高度, 他们可以随意的坐着吃东西或者画画。 孩子用的抹布,毛巾也挂在他们舒服的高度里, 书架和玩具架就更是以他们的标准来安排。 家里每个洗手台和马桶旁都会各有一张小凳子给孩子垫脚的。家里大人的家具相对比较少, 茶几,方角的矮柜子我们家都没有,唯一的电视机柜所有的角都包起来了。 还是以方便孩子活动为第一前提。电器电源都小心处理过,也反复给孩子做安全教育。这样的好处,就是家里尽可能的安全,大人不用一眼不错的盯着孩子活动, 可以解放出来,跟孩子在同一个房间做点自己的事情。 &br&&br&&br&做到以上几点, 在哪都能一个人带几个娃。 原因很简单, 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孩子是最好的帮手。 我家两个小朋友还挺有安全感的。 每天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在他们掌控范围内,没有太多变故,所以孩子都蛮自信。 也独立。 分摊到我身上的家务并不太多, 而且大家一起做家务也变成游戏一部分,一边工作一边聊天,亲子关系非常好。 孩子也还蛮有耐心等待。
&br&&br&&br&反过来看, 就明白,我在国内没办法这样带孩子。 首先老人会形成非常强烈的反对党, 老人可能让孩子做这些家务吗? 看到这样用电器几个老人能接受得了? 所以孩子不难带,难带的是老人。 &br&&br&孩子还小,现阶段发展还不错。 以后继续努力。 &br&&br&&br&--------------------------------------补充新生儿阶段带两娃时间安排要点----------------------------------&br&&br&&br&回复 张小茜 :新生儿的养育方法里, 规律作息非常重要, 养老大时还能偷懒, 到了老2,我必须有一套每天精确到分的时间表才能安排妥当,因为家里除了新生儿还有一个3岁的幼儿。 &br&对于大家都说好的按需哺乳我根本做不到, 只能画了个表格,每天孩子几点吃奶每顿多少,几点挤奶和产量(这词真是!),孩子几点大小便和大便量及颜色,几点起床几点睡觉,体重变化全部都有详尽的记录。新生儿每星期食量和睡眠时间都在变, 我得调整自己也要调整两个孩子的时间表来相互配合。 所幸,新生儿到了12周大小,我的煎熬就彻底过去了。 她开始整夜睡眠,连续12小时的。 晚上8点到早上8点,两个孩子都在睡觉, 我也有足够的休息,一切就进入轨道了。 &br&&b&总结:&/b&&br&按时喂养,一切按照计划来,其实并不会像专家们说的那么一无是处,首先,规律进食中孩子不会养成吃小顿的习惯,刚开始是间隔两小时一顿,(两个孩子自己的规律,)慢慢变成3小时。 两顿之间确保孩子肚子里确实饿了,每次吃进去的量都非常大。母乳也有足够分泌的时间,基本上每次都能完全排空,产量得到保持。 其次,孩子有神奇的生物钟,每次到进食时间,就突然就醒过来, 哼哼唧唧的闹吃,慢慢的也不爱哭了。 两个孩子都不太哭着闹吃的, 因为他们知道饭点到了就会有吃的。累了就会有床。 醒过来妈妈就在身边。他们会很有安全感吧。这样的孩子会更爱笑,身体健壮,也不容易病。 &br&新生儿白天睡眠时间比较长,其中上下午睡眠时期,可以安排3岁的孩子的活动, 比如念读本,画画等等,甚至可以一起洗衣服,洗奶瓶,千万不能冷落大的孩子。 反而更要大事小事都以老大为重。这样老大会更热情帮忙带小BB。&br&&br&==============================器具类其实可以尽情淘2手====================&br&&br&本人是非常忠实的器具党,家里帮助带孩子的各样器具很齐全。 很多东西都是2手,或者N手买回来的旧货。 比如婴儿餐椅,孩子的旧衣服,还有不少玩具, 尿布台,婴儿床,婴儿辅食机都是2手的。 汽车座椅就稍微讲究,买的新的。 很多家务没有器具帮忙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比如洗碗, 洗衣服,制作婴儿辅食,扫地等现在都是可以通过电器去完成。
澳洲时差党来交流经验。 家里两个孩子,3岁女儿和6岁的儿子。 朋友单亲,孩子有时白天会呆在我家,是个比儿子大3岁的男孩。 从小女儿满月起就时常我一个带3个。 最希望就是老人千万别来帮忙。 真心的越帮越忙。 不单大幅度增加我的工作量,还闹是非。 非常…
赞 &a data-title=&@波斯基&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ab4ee6ebf014f87e055& data-hash=&6ab4ee6ebf014f87e055& data-tip=&p$b$6ab4ee6ebf014f87e055&&@波斯基&/a&&br&&p&我本人对汉字叔叔的精神,是百分百钦佩的。我也荣幸远在美国的他,能够 20 年如一日地喜欢我们民族的文字并且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他对汉字的热爱。&br&&/p&&br&&p&但是,在表示钦佩之余,我并不经常使用他的网站。倒不是因为题干所言「汉字叔叔的研究是否属于民科范畴」。因为汉字叔叔只是把四本书上的古文字字形扫描到了电脑上,并且公布在网络上供大家自由使用,期间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古文字的考释与研究,无所谓「汉字叔叔的研究」,也就无所谓「民科」不「民科」。&/p&&br&&p&个人不推荐他网站的原因如下: &/p&&ol&&li&汉字叔叔所扫描的《甲骨文编》和《金文编》,是上个世纪中叶的作品。这两套古文字编放在今天看来,有很多漏释、误释的成份,已经不太适合今天的古文字学研究。过时的说法,会把不明所以的研究者引向歧途。(所以请不要忽略古文字学家从上个世纪至今的所有劳动成果,抱着上个世纪的书不放)&/li&&li&汉字叔叔并没有对古文字中的缺字(比如笔者提到的「?柰又」字(见&a class=&internal& href=&/hanzi/&&文字学研习网站推荐(一)&/a&)),做出很好的处理。这也是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制作的索引系统的最大不同。&/li&&li&汉字叔叔的网站,只列出了从《甲骨文编》、《金文编》、《六书通》、《说文解字》上摘录下来的古文字字形,并没有把古文字学家的考释列上来(哪怕是索引都没有),客观上助长了「民间科学家」[1]漠视古文字学家的劳动成果,自行歪解、戏说汉字的行径。&/li&&li&古文字学的新兴学科——简帛学,研究的是战国、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而这种文字,上接两周金文,下启汉代隶书,是当今古文字学研究的热门和重点所在。
汉字叔叔使用的,仍然是上个世纪的文字学资料,所以对于战国简帛文字这一块,完全没涉及,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民间科学家」[1]事事以「甲骨文」、「金文」为本,漠视简牍文字字形的事实。(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吧)&/li&&li&检索系统长时间缺少专人维护,存在很明显的错误。如「夏」的甲骨文,明显是「秋」的古文字形错放了字头。如「春」的甲骨文,也是极不可信。&/li&&/ol&&p&汉字叔叔所扫描的四本书中,真正对笔者有用的,只有
《六书通》这一本。因为这本书是明末清初的学者撰写的古文字编,搜集的是古代(自汉代以降)发现的先秦文字字形。鉴于这本书的特殊性质,已经没有再作更新
的必要,所以现代人引用《六书通》是没问题的。但是《甲骨文编》、《金文编》,面向的是近现代考古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献资料,这类书籍是要跟着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常常更新的(至少十年一更新)。&/p&&br&&br&&p&另附上 &a data-title=&@波斯基&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ab4ee6ebf014f87e055& data-hash=&6ab4ee6ebf014f87e055& data-tip=&p$b$6ab4ee6ebf014f87e055&&@波斯基&/a& 老师对汉字叔叔字源网的评价:&/p&&ol&&li&里面的字形来自《甲骨文编》和《金文编》。但是网站没有列出「哪些学者将哪些字形释为该字」也没有对应的「释文理由」。&/li&&li&《甲骨文编》和《金文编》里错误的收录及过时的论点也没有及时更新,全盘接受了错误。如「夏」的甲骨文,明显是「秋」的古文字形错放了字头。如「春」的甲骨文,也是极不可信。&/li&&li&生僻字无法查询&br&&/li&&/ol&&br&&p&所以各位要是把汉字叔叔的「字源网」用作「小学堂」的补充的话,只要看《六书通》即可,其他古文字字形其实已经过时了。&/p&&br&笔者再次建议对汉字感兴趣的知友们,使用台湾研究机构和高校研发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小學堂&i class=&icon-external&&&/i&&/a&做古文字查询,免得走弯路。&br&&br&另参拙作&a class=&internal& href=&/hanzi/&&文字学研习网站推荐(一)——小学堂 - 汉字 - 知乎专栏&/a&&br&&br&[1]:为避免误会,此处「民间科学家」,笔者指代的是这样一群人,并不指对文字学进行过系统学习(或自学)的汉字爱好者:&br&&blockquote&&p& 对古文字的考释,是正正经经的学术研究,而不是对着字形讲故事说大道理。可惜现在很多对汉字感兴趣的同志们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喜欢歪解汉字,喜欢根据字形(或为说文小篆讹形,或为楷书字形)做一些有利于阐发他经学思想的解释(比如这个题干:&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中国上古时期,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取士,在十个青年中选一个优秀的出来,就叫作“士”。士字不是上十下一吗?&/a&);或者歪曲黑白,怎么有噱头怎么来,「&b&使古文字研究变成一种哗众取宠或借以吓人的把戏&/b&」(可参考我在&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如何系统地学习小学(文字、音韵、训诂)&/a&中列出来的三个典型例子)。&/p&&br&&p&笔者一直认为,对于汉字古文字字形的释形、释义,应该交给专业的古文字学家来做。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而他们也是这个领域的权威。&/p&&br&&p&事实上,他们做得非常出色。只是因为古文字学这个学科离老百姓的生活太遥远,所以这个学科及其自上个世纪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直不为大众所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漠视古文字学家们做出的贡献,拿着个网上扒下来的「甲骨文」就开始大谈「造字本意」,继续在他们歪解、戏说汉字的民科忽悠之路上越走越远。这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吧。&/p&&br&&p&关于这些漠视古文字学家卓越贡献的言论,诸君可看&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zt2012/living/uncleCC.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留住汉字叔叔_《活着》&i class=&icon-external&&&/i&&/a&底下的评论:&/p&&img data-rawheight=&166& data-rawwidth=&785& src=&/8fcf321e84e2cb0fe7f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5& data-original=&/8fcf321e84e2cb0fe7f6_r.jpg&&&img data-rawheight=&242& data-rawwidth=&792& src=&/563abe020da1871dbfdd4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2& data-original=&/563abe020da1871dbfdd44_r.jpg&&&img data-rawheight=&86& data-rawwidth=&785& src=&/b335ce9d1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5& data-original=&/b335ce9d15_r.jpg&&&img data-rawheight=&90& data-rawwidth=&788& src=&/835431ace981d67dedb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8& data-original=&/835431ace981d67dedbd_r.jpg&&&p&——《&a class=&internal& href=&/hanzi/&&文字学研习网站推荐(序) - 汉字 - 知乎专栏&/a&》&/p&&/blockquote&&br&最后借用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ab4ee6ebf014f87e055& data-hash=&6ab4ee6ebf014f87e055& data-tip=&p$b$6ab4ee6ebf014f87e055&&@波斯基&/a& 老师的回答作为结尾。&br&&blockquote&不要再盲目拔高和赞美汉字叔叔了,他很不容易,90年代的程序员,荒废了20年时间,没有更新他的技术,在文字学领域也没有做研究整理工作,身体也不好了。&br&&br&你们不要以为我在黑汉字叔叔,技术上和学术上我并不认可他,但是精神上我本人是敬仰他的。&br&&br&祝汉字叔叔身体健康,开开心心。&br&&br&祝汉字长盛不衰,受到更多人的喜爱。&/blockquote&
赞 我本人对汉字叔叔的精神,是百分百钦佩的。我也荣幸远在美国的他,能够 20 年如一日地喜欢我们民族的文字并且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他对汉字的热爱。但是,在表示钦佩之余,我并不经常使用他的网站。倒不是因为题干所言「汉字叔叔的研究是否属于民科范…
说点关于绘画的吧。&br&(一)&br&我记得在之前有个回答里说过女儿同班有个同学,从小酷爱自然科学,对植物有浓厚的兴趣,开始的时候只是简单收集,妈妈鼓励他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他就开始痴迷于用绘画记录研究过程。每找到一棵不同的植物就把它画下来,从2岁到6岁,他画的树也从简单的画轮廓变成了枝繁叶茂的写真。&br&&br&其中他特别酷爱蘑菇,爸爸妈妈带他走遍了全国各地,几年下来他采集和购买了上百种蘑菇,研究它是否可以吃,形态特征,生长条件,并把它们画下来,后来他能准确地画出每一种蘑菇和他们的生长环境,制作了好几本蘑菇图谱。&br&&br&他看到恐龙化石,开始画恐龙,但开始总也画不好腿,后来爸爸就给买《伯里曼人体结构手册》,开始研究动物的骨骼,渐渐画出了恐龙的骨骼和肌肉特征、血盆大口、锋利的爪子、结实的肌肉。&br&&br&因着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画了大量速写,7岁考中国美院的速写考级,直接过了5级,之后他又开始画水粉,爸爸妈妈在假期带他出去玩,他每去一个地方都会把风景画下来。在学校的课堂接触到了国画,马上就被吸引了,在学校里画、回家画,去年在全国比塞里得了北京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银奖。&br&&br&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我不好讲未来这个孩子会怎么发展,但是他现在已经进入艺术之门了。&br&&b&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引导推动了兴趣的深入发展。&/b&&br&&br&(二)&br&孩子们在2、3岁、第一次拿起笔在纸上画出稚嫩的线条时,他们那会儿是绘画的天才,完全不被束缚地、充满了童趣和天真。&br&&br&我记得女儿那时的画经常让我这个自觉有艺术细胞的妈妈汗颜,她是在创作。我把她那个阶段的画一张张装进塑封画册,足足有5大本。赞赏、给她成就感、对画的内容不加任何束缚,是我在那个阶段能做的。&br&&br&我不敢教她画画,怕教坏了她,给她请了一个专门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老师,实际上那个老师在之后的2年之内,几乎没教她画任何造型的内容,任由她在画纸上涂抹,种类倒是很丰富:炭笔、水彩、油画棒、彩铅、水墨,还有各种手工。有的时候就是几种颜色随便一挤就是一幅,我其实对老师有点抱怨,明明就是带着玩儿,没教什么。&br&&br&现在回想起来,我有点庆幸当时的未加干预,至少保护了女儿的创造性,她直到现在都是说画就画,画得很快,带着天真,这些都是我已经丧失的才能。&br&&br&&b&鼓励孩子创作,赞赏和成就感会激发兴趣。如果不能有更好的引导,不加干预和束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b&只要兴趣没有被抹杀,孩子有创造力,任何时候一旦发现有想深入的兴趣,家长就可以顺其自然地为孩子提供条件。&br&&br&(三)&br&在我们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美”是个很奢侈的东西。我的艺术启蒙是家里的一本挂历,封皮是著名的油画《打破的花瓶》,后来我在卢浮宫找到了。直到现在,这个美丽的姑娘仍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br&&br&让孩子从小就接触“美”,从为孩子挑选第一本漫画书开始,我们就应该考虑它的画面是否精美。&br&从蓝天、白云、小草、花朵、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的色彩。&br&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衣服颜色和式样。&br&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小细节,很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审美。&br&&br&&b&创造条件让孩子看“美”的事物,多和好东西在一起。&/b&&br&&br&(四)&br&虽然我喜欢绘画那么多年,但是直到那次欧洲之行,看过了若干艺术博物馆、美术馆之后,才真正开启了我的艺术之门。在一个有艺术氛围的世界,和大师的画近距离接触,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它吸引我想探究得更深入一些,无论是大师的心理还是当时作画的场景。&br&&br&&b&带着孩子去看各种画展吧&/b&!国内也经常有世界著名艺术馆大师级的巡回展。比如今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在北京、上海的展览。&br&&br&(五)&br&一本好书,也会激发绘画的兴趣。&br&&br&我记得中学时代,第一次在新华书店看到丰子恺的小开本画书时就被吸引了,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意境和生趣来。我当时做过不少仿他漫画的剪纸贴,这对我后来的审美有着深刻的影响,喜欢简单、质朴的风格。前几天看到读库老六出了一套他的宣纸画册,立马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到手时,心里是有点小激动的。&br&&br&现在物质极大地丰富,有那么多优秀的艺术书籍可看,去三联书店吧,哪怕不买只看看呢。我购买了很多艺术类书籍,包括艺术史、名家画册、画传、甚至俄罗斯美术学院的专业教材,书房里堆满了这类书籍。女儿喜欢画漫画,我就给她买了一些漫画风格的绘画书,就放在那儿,她时不时过来翻翻看。最近拿到一本理想国出的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觉着很不错,很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br&&br&引用书上的两句话结束回答吧:&br&&b&“对于孩子来说,艺术和创造是多么自然而然的事。”&/b&&br&&b&“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是如此亲近。”&/b&
说点关于绘画的吧。(一)我记得在之前有个回答里说过女儿同班有个同学,从小酷爱自然科学,对植物有浓厚的兴趣,开始的时候只是简单收集,妈妈鼓励他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他就开始痴迷于用绘画记录研究过程。每找到一棵不同的植物就把它画下来,从2岁到6岁…
我曾经连钢笔字都写不好,毛笔画条直线都画不出来,但现在,至少我用毛笔写出来的字,能够被别人看清楚了。学写字这几年,我几乎犯尽了所有的错,所以我写的这个答案,可以让咱们绕开这些不必要的弯路。答案太长,想尽快看完的话&b&,可以只看黑体字;&/b&如果有时间,当然是全文看完,便于了解到更多东西啦。&br&&br&&br&&b&0.
&/b&&b&传统方法:手把手,请专业老师一对一指导&/b&&br&&br&大家都听说过&b&手把手&/b&教学吧。实际上,“手把手”这个词,最初的时候,就是形象地形容书法教学方式的。小孩子懂事的时候,就会有家里最德高望重的大人帮忙,帮助孩子把五只手指的位置都放妥当了,再抓牢孩子的手,一点一划地把字写出来。写字的过程中,孩子的手应该是完全放松的,让大人负责发力;小孩子则专心去感受每一个笔画,应该是如何发力运劲写成。到了真正开始读书识字的时候,学校的先生依旧会用这种手把手的练习方法进行启蒙,去让学生熟悉笔法。&br&&br&与我们日常学习几何学、地质学之类的知识学习不同;书法的学习,更加强调的是&u&动作技能的习得&/u&。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强调的是得到示范和反复练习。&br&而手把手教学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孩子最深地领会到正确的动作映像,能够极精细而又最有效率地教会孩子该如何握笔,如何运笔,对不同笔画,又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学习方法,比起野路子来说的话,能少走很多弯路。&br&&br&有条件的话,当然还是建议能跟到一位好的老师,认真地跟着学上几年。 &a data-hash=&62d4e1d717ad1df264de480& href=&///people/62d4e1d717ad1df264de48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带三个表& data-tip=&p$b$62d4e1d717ad1df264de480&&@带三个表&/a& 表哥说了,“6岁的时候正好”。我觉得还要打个折,3岁的时候正好。&br&&br&不过知友们都过了手把手学写字的年龄了吧?没关系,&b&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玩法!&/b&&br&&br&&br&&b&0.1 自学
&/b&&b&追求扎实而高效的练习方法&/b&&br&&br&我就是从野路子中间走的,基本上大部分的弯路都走过了;虽然写得不好,但是练起来一样能练得很欢的!&br&&br&比如这个最近练的:&br&&br&&img src=&/caf0d0b65a2de5bcd5e56098_b.jpg& data-rawwidth=&2192& data-rawheight=&16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92& data-original=&/caf0d0b65a2de5bcd5e56098_r.jpg&&&br&&img src=&/f6dc9c6b8879_b.jpg& data-rawwidth=&1910& data-rawheight=&20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10& data-original=&/f6dc9c6b8879_r.jpg&&&br&&i&(等我练到能驾驭1公分*1公分的小字的时候,以后签名我就用毛笔签了!哇哈哈哈!)&/i&&br&&br&以一个不成功的过来人的身份,给身边想练字知友一点小建议吧:&br&&br&&br&&br&&b&1. 执笔&/b&&br&&br&既然没有家长手把手教写字了,那首先就来讲执笔方法。这个问题,本来我是准备直接在百度上面搜幅图上来就解决掉的,但是发现它涉及到一些前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误区,就一并拿出来讲啦。&br&&br&&br&&b&1.1 误区:过分用力握笔&/b&&br&&br&很多朋友在学写字之前就已经听说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之类形容运笔有力的词语了,于是就先入为主,自然而然地认为写字的时候,就应该用力握笔,死死地把笔抓牢。&br&&br&因为握笔过分用力,写起字来就会不够灵活、运笔艰难,写出来的字显得生硬而没有灵性。&br&&br&这个误区流毒甚广,远至东晋著名书法家都被黑了。&br&&br&&blockquote&王献之幼时学于父(王羲之),其次学张芝。据说,羲之曾经从背后掣拔其笔,试测他的笔力,叹云:“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可见王羲之很早就对他寄予厚望。&/blockquote&(摘自:&a href=&/wangxianzhi-985-4921774.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博宝艺术网:王献之《中秋帖》&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居然是有来历的!&br&&br&&blockquote&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晋书·列传第五十 王献之传》&/blockquote&&br&事实上,学过初中物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手指握笔的时候,为笔提供的仅仅是对笔管的压力,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这个压力仅仅影响手指对笔的最大静摩擦力。而笔的静摩擦力,只要与笔的重力和纸面对笔的弹力两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够了。无论人怎么用力握笔,都不会影响这个竖直面的受力情况。&br&&br&简单说来,只要手能把笔握住就行,握得再紧都不可能对运笔产生影响,反而因为肌肉紧张,影响运笔流畅性。握笔越松,字越活。&br&&br&&br&&b&1.2 正确执笔方式 &/b&&b&
五指执笔法&/b&&br&&br&图中所示的是五指执笔法。(图源自网络)&br&&br&&img src=&/afea8ad89c1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过往书家对五指执笔有文字上的说明,但相对不直观,故不作重复。如果这一幅静态的图片未能让你了解执笔的方法,可以待会拖到后面看书法家在写字的时候如何执笔的视频。在此说明的是,运笔过程笔左右挥舞是正常的,但不应当歪斜,倾倒到一边去。&br&&br&&br&&b&1.3 执笔位置
&/b&&b&字越大,执笔应当越高&/b&&br&&br&执笔的位置和所写字的大小相关,一般而言,字越大,笔所需挥洒的范围越大,执笔就应当越高。通常而言,同等大小的字,行书执笔位置比楷书高,草书执笔位置比行书高。&br&&br&就像拿筷子一样,筷子拿得越高,挥舞的范围越大;但同样越难控制。所以需要根据字体和字的大小去决定执笔的位置。&br&&br&执笔位置低时,手腕可以枕在纸上;&br&执笔位置略高,手腕枕在左手手背;&br&执笔位置高,则手腕离开桌面,手肘支撑桌边书写(&i&这个姿势不舒服,不适合我,没试过,不负责)&/i&;&br&执笔位置更高的话,则应该悬腕书写了&i&(通常配合站姿)&/i&。&br&&br&&br&&b&1.4执笔发力
着重运用腕力&/b&&br&&br&将手等效为杠杆去看的话,支点距笔越远,发力效果越明显;支点距笔越近,越便于操控。所以一般写一到两寸的字(约3-7cm)的时候,主要用手腕发力,手指辅助控制完成笔的精细运动。两寸以上(7cm以上)则还需在此基础上辅以手臂发力。&br&&br&是否能有意识地使用手腕发力完成书写过程,几乎成为了书法入门的判断条件了。腕力强劲者,笔画遒劲有力;腕力不足,则笔画绵软。&br&&br&我当年练习腕力有些偏门的办法,就是跑出去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保龄球。这个大家可以酌情参考,反正我自己是当作运动来做,实际上单纯练习腕力,多些几个字的效果可能更明显。&br&&br&(&b&执笔方法的延伸性阅读欢迎戳这里&/b&:&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样有效的练字?
字体的好坏和拿笔的姿势有必然关系吗?&/a&)&br&&br&&br&&br&&b&2. 文房四宝
为避免不良用笔习惯,需慎重选择书写用具&/b&&br&&br&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真写字之前,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文具吧。我们对书法了解未深入的时候,不太容易买到高质量的文具;但恰恰趁手的文具,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有效地锻炼我们的正确书写习惯。否则,拿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具来使用,只会让自己养成错误的习惯;而肌肉对这些错误的习惯,记忆力却是非常牢固的,要去更正它,比从头学起更花时间。&br&&br&书法文具,古代称为文房四宝,指的就是:笔、墨、纸、砚。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初学者应该如何挑选自己的文房四宝,以便大家尽早入门。&br&&br&&br&&b& 2.1 笔&/b&&br&&br&&b&2.1.1 毛笔标准
尖、齐、圆、健;&/b&&br&&br&合格的毛笔有四项标准:“尖”、“齐”、“圆”、“健”,合称为笔的四德。&br&&br&尖指笔锋要尖,才能写出细劲的点画及运笔变化;齐指笔毫铺展开时是齐平的,而且毛色比较均匀整齐,保证笔画轻重匀称;圆指毛笔蓄满墨时候的外型成圆锥形,感觉圆而饱满,体现的是毛笔的贮墨能力,贮墨足时,笔画饱满有力,能避免不当的飞白;健指笔锋的弹性,弹性好才能让笔能自如表现。&br&&br&&img src=&/d2f7bffb42d8c6_b.jpg& data-rawwidth=&111& data-rawheight=&1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1&&&img src=&/96ffe0bc350e5db7ff3d39_b.jpg& data-rawwidth=&111& data-rawheight=&1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1&&&img src=&/244c1bd63b72ce2bc4c8_b.jpg& data-rawwidth=&111& data-rawheight=&1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1&&&img src=&/1835fc25aeaaca091c82640_b.jpg& data-rawwidth=&111& data-rawheight=&1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1&&(图源:豆瓣&i&(之前存上的,哪个小组就真的忘了,sorry)&/i&)&br&&br&&br&&b&2.1.2 毛笔分类
宜用硬毫或兼毫&/b&&br&&br&从笔毫上分,毛笔粗分成硬毫、软毫、兼毫三种。&br&&br&市面常见的硬毫多由黄鼠狼毛或兔毛制成,分别称为“狼毫”“紫毫”。弹性足,贮墨性能稍差,需掌握好吸墨量,方能使用自如。&br&&br&软毫则多由羊毛制成,柔软圆润。优质软毫贮墨能力强,表现力丰富;劣质的则可以差得没有下限。&br&&br&兼毫常以软毫为芯,硬毫长而覆在其上。取硬毫的弹性和软毫贮墨的优点。优质兼毫两者皆取其长,劣质兼毫两者皆取其短。&br&&br&很多朋友出于价钱上的考虑,常常推荐初学者买10块钱以下的,诸如大X云之类的羊毫笔。其实,这类羊毫笔尚未能达到毛笔对“健”的要求。它的弹性不足,按下去以后就很难弹起来,初学者无法顺利完成笔画提按处的一些细节操作。&br&&br&况且,从经济方面去考虑的话,也不至于使用这些不适宜新手的笔。毕竟保养得当的话,一支笔是可以使用很久的。&br&&br&我的建议是:萌妹子用兼毫,糙汉子用狼毫。&br&&br&或者这样说吧:笔画清丽多变的,适合使用兼毫;笔画刚劲有力的,用狼毫表现力更强。&br&&br&另外,去买笔的时候记得问清楚卖笔老板如何开笔,如何保养。一般的笔,通常应该用水浸泡新笔的笔毫,水尽量不要浸没笔根,把笔上的胶水浸开就可以抹干使用了。平时写完字,就把毛笔洗干净,挂到阴凉通风处让其自然晾干即可。&br&&br&泡笔的水温选择可以戳这里:&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新毛笔如何开笔?&/a&&br&&br&&br&&b& 2.2 墨
无沉淀残渣,书写流畅,墨色均匀,气味清香;滞笔时可加酒精&/b&&br&&br&墨锭、墨汁均可,从便于使用的角度来说,还是推荐开始练习时候使用墨汁的。&br&&br&好的墨汁和差的墨汁性能差别非常悬殊。适合正常使用的墨汁至少需要无沉淀残渣,书写流畅,墨色均匀,气味清香(这个是必要项,有臭味的墨汁通常意味着已经变质,有腐败菌落积累,长期使用对毛笔有损害)。&br&&br&值得推荐的有:&b&曹素功,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b&&br&&br&其中,曹素功墨汁可能因为是油烟墨,用料较为考究;相对其它含动物胶质较多的墨汁而言,其分子结构较小。因而具有写完字,风干后第二天即可装裱的特性。用其它墨汁写出来的字,隔上半个到一个星期再进行装裱会比较保险。&br&&br&&i&&b&2.2.1抖点私货&/b&&/i&&br&&br&很多朋友都喜欢在墨中兑水,我刚刚玩的时候也有这种习惯。未兑水的时候,写起字来显得滞重;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在比较干燥的秋季中,写字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如果是北方气候更干旱地区的朋友,这种感觉应该会更明显吧。&br&&br&但是如果用墨汁兑水的话,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墨色过淡,甚至晕开的墨迹浓淡不均,笔画边沿会有淡淡水迹。这种现象在胶质较重的墨水中体现得较明显。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以给墨水兑少量白酒,效果非常好。墨色能保持光亮,同时能保证墨迹均匀晕开。&br&&br&据知友@李坚说明是因为有机物相似相容原理,乙醇既能溶于水,也能溶解动植物胶,故有此奇效。&br&&br&&br&&b&2.3 纸
用生宣&/b&&br&&br&从制作工艺上分,宣纸分两种,一种叫生宣,制作过程未经明矾加工,吸水性强,能化墨;一种叫熟宣,加明矾制成,质地硬,相对难化墨。&br&&br&通常而言,写字用&b&生宣&/b&。行笔运笔的每一个细节,在善于化墨的生宣底下效果都会成倍放大。每一处犹豫不决,行笔怯懦,顿挫不清,偏锋运笔,敷衍了事,都会在这张纸上表露无遗。因此能够清楚暴露书写者运笔过程的不足。初学者本身运笔很有可能有细节未能处理到位,如果使用普通的纸,则很可能自己没办法看出这些行笔过程缺点,长久形成陋习。&br&&br&同样,正式的作品,也是应该使用宣纸进行创作的,能形成”屋漏痕“式墨色氤氲的艺术效果。&br&&br&从原料的分类上来说,宣纸还分成纸浆原料以檀树皮为主的”净皮“&i&(现代人所说的特净也是炒作出来的净皮)&/i&和以稻草为主的”棉料“,从书写角度看两者性能上差别不会太大,选择哪种则参照自己所临摹的书家而定了。通常棱角分明、线条直硬的书家字迹,适宜用净皮表现;相反的则更适合用棉料。&br&&br&初学者应该坚持使用生宣练习,等到适应宣纸特性,能自如驾驭的时候,可以兼而使用元书纸、毛边纸等类似的纸张进行练习,但仍应取宣纸练习为主。&br&&br&有朋友提到使用宣纸习字时,感觉化墨太严重,导致不习惯、不舒服。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买什么价位的生宣纸、墨汁适合毛笔书法的初学者?&/a&这个问题上有一点简单的补充,如果有时间,不妨移步一看。&br&&br&&b&2.4 砚
(扩展阅读区)&/b&&br&&br&用墨汁的朋友,请不要买砚台了,买个酱油碟子就够用了。真的。&br&&br&欧体字在国内顶尖的田英章老师,条件有限的时候也不过是用个小碗来装墨水的。有视频为证。&br&&blockquote&&a class=&video-box& href=&/v_show/id_XMzI3NDkwNjcy.html?firsttime=0&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ED4CC3540FCBB95CA3-B8C-517DB38A2D59&&&div class=&content&&
&div class=&title&&田英章老师高清书写视频&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div&
&div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zI3NDkwNjcy.html?firsttime=0&/div&
&/a&围观完墨砚,咱们再拉上去重新看一遍吧。&br&&br&这个视频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按了好多次暂停才看完的。在这边推荐给大家,不只只是让大家围观墨砚,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这个视频足够清晰,能让大家清晰地观察到书法大家在写字时是如何运笔的。尤其是长笔画运腕、欧体钩笔出锋处理、捺画的顿挫、转折处捻管等技术细节,都是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但是看完以后能得到直观感受的。&br&&br&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在其它问题下面具体讲讲这些运笔技法的问题;但由于自己还是处于半桶水晃悠的状态,在这边就先不展开了。&/blockquote&&br&复习完运笔,回归正题,讲砚台吧。墨砚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研磨墨锭,书画调色的。传统认为,以坚硬而滑润的石材制成的墨砚为佳。对其要求更高的呢,就是要光滑细腻,不失水。听说好墨配好研,磨出来的墨水分外细滑。&br&&br&作为广东人,如果硬要我做一个推介的话,我必然是首推端砚。端砚主要取材于肇庆名山七星岩附近,一向声名在外,位列四大名砚之首。(参考资料:&a href=&/link?url=GWoMoJKv0nLUF7mXIOV1woWQweS_jAlyeVtoNDIysv0hzbsBGa2bIGzGYuaaGi4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砚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古人形容它“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很适合对收藏方面有雅趣的朋友。&br&&br&&br&&br&&b&3. 临帖
唐代楷书古帖&/b&&br&&br&如果想认认真真地学书法的话,建议从楷书入手开始进行练习。原因有二:&br&&br&1.楷书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从小在学校学字启蒙的时候就是使用楷体的。&br&&br&2.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从隶书中独立发展而成,于上承接隶书,于下则便于我们掌握与楷书相近,但技法更为复杂多变的行书。掌握了楷书,就基本能掌握毛笔书写技法,对学习其它书体大有裨益。&br&&br&&br&至于临习什么时期的书法帖子,有知友认为,书法应该尚古。这个说法我大体是同意的。古字经历更充分的时间的考验。但是,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想补充一下。&br&&br&首先,由于古代保存书法作品的工艺不成熟,纸质的作品大多已经损坏严重了。哪怕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的作品,也没有真迹存世。&i&(王羲之的临摹本倒还不少&/i&&i&)&/i&就其易得性而言,古字已不便于初学者。&br&&br&况且,书法作为艺术,哪怕是一门传统艺术,它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后世的书法家总结前人经验,在其基础上创作,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br&&br&但是,我自己也不赞成初学者学习现代书法家的作品。因为很多书家还未经历足够长时间的考验,现代书法也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br&&br&所以,建议初学者初学应该从&b&临楷书古帖&/b&入手。首选唐代的楷书书家。&br&&br&原因在于,科举制度在隋代形成,出现了以书求仕的倾向。社会上从上而下地形成了崇尚书法的学习风气。唐代有过一段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科举取仕被时人看重。&br&&br&在书法史上,可以说,唐代的书法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当时由国家设立的最高等教育机构,负责统一培养顶尖人才的学校称为国子监,里面只分设了6门学科,但书法就被单独设立为一个科目,称为“书学”,专门负责教授汉字。(资料来源:《唐六典》)&br&&br&有这样的教育制度支持,保证了唐代书法的鼎盛。同时,随科举制度发展,唐宋时期对楷书书写要求也较为严格,有森严法度,便于上手,便于掌握结字规律。更为难得的是,盛唐的文化氛围又容许其在细节上寻求突破精益求精;与明清时期沈度等书家形成的过分整齐划一的“台阁体”相比,更活泼可喜。&br&&br&掌握唐人书法,可上溯魏碑的灵动清丽可人,下探明清书法的进一步突破。&br&&br&所以坚持推荐各位,初入门的时候,还是应该学唐楷的。&br&&br&其中比较适合初学者的书法作品有:&br&&br&&b&颜真卿:《多宝塔碑》&br&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br&柳公权:《玄秘塔碑》&/b&&br&&br&建议初学者先临习其中一帖,直至精通;再学其它书体求突破。精通指的是,需要不看字帖写出来的字,与原帖有八分相似,方可达标。因为最初学习的时候精确掌握其中一位书家的作品,相当于在茫茫书海中确立出一个坚实的坐标。据此,可以寻找到其他书家与之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最初临帖的时候,入帖越深,研习其它书家碑帖就越容易入手。&br&&br&临帖的具体方法,另开一贴再讨论吧。把练习用的字帖和文房四宝买回来之后,自己就可以先尝试熟悉软笔书法了,第一阶段,可以以熟悉毛笔的特性为主。&br&&br&&br&&b&4.相关资料&/b&&br&&br&临帖的技术性要领,我将在之后的回答中继续阐述。如果对我写的文字感兴趣,不妨点进&a href=&/people/daniel-fc& class=&internal&&我主页&/a&加一下关注。为了检索方便,各种系统性的书法知识,将会收录到专栏“&a href=&/shufa& class=&internal&&写书法去! - 知乎专栏&/a&”当中。目前,该专栏似乎是书法类专栏中关注数最多的一个哦。&br&&br&&br&&b&5.&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练习硬笔书法&/a&&/b&&br&&br&点上面黑体字的链接就可以跳转到练习钢笔字的教程了。在这个教程中,我将更详细地叙述运笔轻重,笔画间呼应,谋篇章法等技术性要领。&br&&br&跳转之前不要忘记点个赞哦^.^&br&&br&&br&&br&祝 新年快乐!&br&&br&&br&&a href=&/people/cheetah-dg& class=&internal&&逗利是远征军下士 Daniel&/a&&br&&br&&br&&br&&br&又及:&br&近期这个答案突然收到很多赞,导致最近我每次看着网页里右上角红点往外冒的时候都挺心虚的。因为我也知道,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完全不达标。大家为我点赞,我更愿意看成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就像幼儿园文艺汇演的时候,家长们给跑到舞台上表演节目的大班小朋友鼓掌一样,都是带着关怀和勉励的。感谢各位点赞的朋友,满足了我那小小的虚荣心,让我多了一点点、又多一点点被关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感谢知友的温柔对待。
我曾经连钢笔字都写不好,毛笔画条直线都画不出来,但现在,至少我用毛笔写出来的字,能够被别人看清楚了。学写字这几年,我几乎犯尽了所有的错,所以我写的这个答案,可以让咱们绕开这些不必要的弯路。答案太长,想尽快看完的话,可以只看黑体字;如果有时…
浅以为这应该关乎心学里所谓的&br&
【外术如刀,内道如墨】。&br&&br&
先说杀人,杀人是一项技术活,一剑封喉从技术上绝对要好于赤膊鏖战,此时注重的是“术”,讲究具体的方法技巧,咽喉一刀干净利落,便捷有效,西门吹雪杀人无数,西门庆阅人无数,都是因为掌握了“术”。&br&&br&
而对于为学,致良知之学,就不能单靠技巧,今日格一物得一术,明日格一物得一术,天地悠悠,术是得不完的。&br&所以阳明先生认为要寻求“道”。&br&&br&
就如墨滴入水中,丝丝漫延,潜移默化间就可以完美相溶。格物致知也是这个道理,须定心笃志,厚积薄发,只有自己通过广博的阅读,深切的思考,长久的辨析,才能在内心里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学问体系。&br&&br&
这套体系不是某项技能,也不是某种方法。而是一滴墨,当它入水的时候,可以扩散至无穷,包罗万象,普遍适用,世间万物皆可看个透彻。&br&&br&&br&
可是,为何要从“心髓入微处”用力呢?&br&&br&
阳明先生说过:&br&“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br&&br&
心髓入微处是人性的本原,是智慧最初的形态,只有从这个‘无善无恶’的地方入手,因而能驾驭‘有善有恶’的选择,才能去寻找‘知善知恶’的良知,继而实现‘为善去恶’的格物之法。&br&&br&
所以,他告诫我们为学一定要从心而始,将一切回归到最初的本原,掌握最基础的、最普世的价值和智慧,譬如数学上的公理定理,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延伸和思考,由道而生术。这种智慧一旦成形,就无限广阔,任何时候信手拈来,皆可成术,皆可用之。&br&&br&
阳明先生本人的经历也很好的诠释了这种由内而外形成的,已经自成体系了的智慧结构。他本人是一名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创立了哲学世上里程碑式的倡导人性自由解放的“心学”。又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实践家,王学门人彪炳史册,流传至今而不衰。他的军事生涯堪称完美,从治安、剿匪到平定藩王叛乱,力挽狂澜,终成一代名将。而他在政治上又是一个历经风雨而不倒的阳谋高手,能吏廉吏,遍览官场污浊却守正始终。&br&&br&
儿时背传习录,不以为意,后渐明事理,愈觉先贤之智浩荡无穷,字字句句切磋琢磨,每必有新的收获。这是一门足以作为毕生信仰的学问。&br&&br&
小弟粗浅己见,只为抛砖引玉,这几年沉潜知乎,有太多方家先学让我难望项背,这次大胆妄言,让各位见笑了。
浅以为这应该关乎心学里所谓的 【外术如刀,内道如墨】。 先说杀人,杀人是一项技术活,一剑封喉从技术上绝对要好于赤膊鏖战,此时注重的是“术”,讲究具体的方法技巧,咽喉一刀干净利落,便捷有效,西门吹雪杀人无数,西门庆阅人无数,都是因为掌握了“术…
婴儿早期的安全感,按照 在艾瑞克森(Erikson)的「發展危機論」中,出生至一歲屬於嬰兒期,發展重點是对他人的信任。&br&早期是培养信任的关键;母亲或者周围主要养育者的态度、照养和生活方式对此有影响。&br&&br&“0~1歲 2~3歲 對人信賴←→對人不信賴(prenatal stage)對人信賴,有安全感 與人交往,焦慮不安 活潑自動←→羞愧懷疑(autonomy vs. shame doubt)能自我控制,行動有信心 自我懷疑,行為畏首畏尾 3~6歲 6~青春期(國中小階段) 自動自發←→退縮內疚期(initiative vs. guilt)有目的方向,能獨立進取畏懼退縮,無自我價值感 勤奮進取”&br&&br&如果母亲是比较外向安全感足的,孩子在看到陌生人抱的时候会感受到愉悦和鼓励,自己也开心没有不舒服,这个行为就会增加。&br&&br&但是一般隔代或者阿姨养的,本身就防御比较强,不能很放松和舒适地在新环境下自然相处,孩子会感受到旁边人的警惕而安全感不足,见到陌生人容易哭。 &br&&br&还有环境啊,陌生人所营造的气氛等都有关系。 &br&&br&说起来小孩子对于健康与否很敏感,我儿子在他幼年的时候曾经碰到两位神经症的,小朋友都出现痛苦和扭曲想哭的脸,我理解是孩子与他们的苦难共鸣。 因为孩子对于周围环境极其敏锐,也应该和镜像神经元的开放性有关系。 婴幼儿早期的注意力是发展型的,不像我们年纪大了就专注感兴趣的或者因为早期经历影响而逐渐封闭。 但是如果母亲或者重要照顾者气场很大,类似即使外面打雷下雨,但是我在你身边可以守护你,孩子机会有安全感。&br&&br&&br&&br&“婴儿期(从出生到一岁半):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br&&br&这一阶段的婴儿是用口部来接触社会的。此外还通过双眼、触觉去接受外界的刺激。如果母亲对婴儿给予爱抚和有规律的照顾,婴儿将产生信任感;反之,如果母亲的爱抚和照料有缺陷、反复无常,婴儿就会产生不信任感。 &br&&br&埃里克森说,如果婴儿发展的信任感居多,就达到了他的第一项社会成就。这是他不会因母亲离开而焦虑和哭闹,因为婴儿内心已发展出即使母亲离开了视线,如果自己需要母亲,她自会到场。这种恒定的、连续的、一致的体验使婴儿有了自我统一性(或自我统合ego identity)的最初感觉。&br&&br&在这一阶段,婴儿产生信任感也产生不信任感,如果信任感比率居多时,就成功地解决了发展危机。埃里克森认为,一定比率的不信任感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但是信任感应当超过不信任感。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其他发展阶段。成功地解决了发展危机,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这种儿童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而如果不成功地解决发展危机,则在人格中形成恐惧的特质。”&br&&br&&br&安全感有多重要?! &br&今天看到哪里说非诚勿扰里面孟飞问女孩们要什么,女孩们都说要安全感。 &br&其实这反而表明早期基本安全感不足。 &br&因为安全感足的要的更多是这个人对我好,能照顾我,相处更愉快……
会有区别。
婴儿早期的安全感,按照 在艾瑞克森(Erikson)的「發展危機論」中,出生至一歲屬於嬰兒期,發展重點是对他人的信任。早期是培养信任的关键;母亲或者周围主要养育者的态度、照养和生活方式对此有影响。“0~1歲 2~3歲 對人信賴←→對人不信賴(prenatal s…
3617 人关注
178 个回答
1934 人关注
195 个回答
167 人关注
4812 人关注
277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再给我两分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