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爆三国好玩吗曹操跟庞统哪个好

蜀失庞统,魏失郭嘉,吴失周瑜,哪个影响最大?
按投票排序
貌似是一个很老的问题,不过因为今天答主要做粗一个重大决定,暂时睡不着,就来答题吧。因为感觉楼上大多数答主都是在扯,简直了——知乎三国圈的门槛真TM低,怪不得我的三国导师
同学劝我别回答三国了,估计他都看出没救了吧?———————————答题的分割线—————————————————先说结论:周瑜最大,庞统次之,郭嘉最末。一、周瑜为什么说周瑜的死对吴国的影响很大呢?并不是说周瑜死了吴国没落,周瑜没死吴国兴盛,毕竟周瑜之后有鲁肃吕蒙陆逊等人守卫孙吴,周瑜影响大是因为他在世的话可以决定战略方向,并不说没有了他孙吴就不行了。周瑜在世时是吴国军事战略的两个代表人物之一,另外一位是鲁肃——不过鉴于两人的地位差别,鲁肃的影响略小。故而决定权其实还是在孙权手上。那周瑜的战略是什么呢?软禁刘备。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孙权并没有答应周瑜的上疏,而后周瑜亲自来见孙权,提出伐蜀的战略: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孙权虽然打仗不行,但绝对知道在【刘关张在荆州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周瑜还领兵伐蜀会有什么结果?刘备就算不在背后捅刀子,也会在路上安排乱七八糟的的啊!伐蜀不是不可以,虽说蜀道难,但如果荆州可以保证不捣乱,前方有甘宁这么一个熟悉蜀中地理人物的带路党,军中又庞统这样的善谋划策之人(事实证明庞统在刘备伐蜀起的作用挺大)谋划战事,还有孙瑜这样的内姓将领保证军队的纯洁可靠性——至少伐蜀是有成功几率的,虽说几率不大。那如何才能保证荆州不在后方捣乱呢?听周瑜的,把刘备软禁起来啊!孙权既然不答应软禁刘备,不久却又答应周瑜伐蜀,脑子洞也太大了吧!那么,如果周瑜在当时不病死的话,孙吴会有什么发展趋势呢?1、周瑜伐蜀成功,荆州就被孙吴包围了的,二分天下计划指日可待,然后刘备哭了。(不过成功概率相当低)2、周瑜伐蜀失败,因为周瑜带领的是孙吴精锐,孙吴必然元气大伤,然后刘备笑了。至于孙权为毛在放走的刘备的同时又答应让周瑜伐蜀,然后周瑜马上就挂了——我还是不阴谋论了,大家自己结合孙权传记好好看看就行。当然,周瑜是必死的——所以大家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其实最没影响,毕竟孙吴是孙权的,呵呵哒。二、庞统庞统在刘备军官至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等。在刘备伐蜀前期算是刘备军的主要谋臣了,毕竟刘备军当时也就他和法正俩谋士——庞统死的时候刘备军已经攻打到雒县了,诸葛张飞赵云的部队此时大约已经进入蜀中(很多回答甚至包括桂爷 也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演义误导,都认为诸葛是在庞统死后才从荆州出发的,其实翻看刘备庞统诸葛等人传记就知道诸葛在庞统战死之前就已经接到了刘备出兵的命令),此时伐蜀已进入后期阶段,且是没有多大难度的后期。可见庞统在伐蜀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如果他没有因中流矢而死,而是与法正共同为刘备定下蜀地之后——刘备很大可能会带着法正攻打汉中,让诸葛镇守成都,而让庞统回去帮关羽镇守荆州。如此一来:荆州至少不会丢的那么憋屈——关羽虽说刚愎自用,但如果是刘备钦定的参谋的话还是会听听的,毕竟庞统是有实力的。、至于有人强调法正比庞统强那么多那么多,你还真的把诸葛亮那句嘴炮当回事啊?庞统法正同传啊喂,庞统只是死得早,法正死得略晚,在汉中之战依然发挥作用,所以法正才是谋主啊喂!在能力上差别不大好伐!其实我也不明白,刘备军第三谋士·马良,为毛在关羽失荆州的时候不在荆州,而貌似是在之前出使了趟东吴便回成都的样子——大耳朵真的认为二哥不需要谋士么?三、郭嘉我说郭嘉的影响小不是因为郭嘉的能力差,郭嘉的策谋能力在三国时代是非常好的,我个人认为在策士之中属于一流。我认为的一流策士有:荀攸贾诩郭嘉刘晔庞统法正。之所以说郭嘉的影响小,是因为他的可替代性太大了,曹操手下的优秀谋士可是不少。虽说他死于建安十二年,可是策谋能力与受重用程度丝毫不逊于他甚至要超过他的荀攸贾诩二人活得久,特别是贾诩,然并卵,曹操还是没有统一。至于赤壁云云,贾诩又不是没提醒过曹操,曹操又不是只信任郭嘉而不信任贾诩,对吧?郭嘉的影响可能性最大的一点是:因为郭嘉年轻,比曹操年轻十五岁,如果郭嘉不英年早逝,曹操很可能会将郭嘉成为托孤大臣——当然前提是郭嘉的学习能力要向诸葛亮看齐,要么学学统帅练兵,要么学学治国安邦,毕竟只懂得筹谋划策的策士是不大可能成为托孤重臣的。不过,郭嘉是如此纯粹的乱世策士,加上不治行俭的履历,大约是不大愿意学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吧——况且,郭嘉和曹丕貌似也没多好关系吧?虽然郭嘉死的时候曹丕已经二十来岁了。
周瑜&庞统&郭嘉。
本人是郭嘉控,能力强,魅力大,名字还霸气,是吧。郭嘉、荀彧、程昱是曹操早期的三大智囊,事无巨细,悉听建议,但是郭嘉是唯一一个曾经左右曹操意见的人,除了真才实干之外其个人魅力也不容小视。虽然郭嘉对魏的作用巨大,但是没有了郭嘉对魏并没有造成想象中的损失。cc华容道忆郭嘉,称若有郭嘉不至于斯,但即使郭嘉还活着,cc已经不是当年那个cc了,明知马腾在一侧虎视眈眈,依然举大军南下,这样的决心已经不是一个谋臣能够阻止的了。
再看庞统,长相的自卑引起个性狷狂,虽有才能,但是个人魅力不够。虽然没做过什么大的项目,但是若他活着,蜀之变化绝对是可以翻天覆地。蜀之一国,可谓成也孔明,败也孔明。蜀缺人才,虽然高层牛掰到几乎逆天,但是中层的缺乏让蜀很难持续发展,可谓后继无力,本来在第一代ceo去世后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孔明一人独揽大权,三权合一,相父制国,他扛住了。其独断专行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蜀国的危机,但是也为以后更大的危机埋下了伏笔。若庞统活下去,则从白帝托孤时历史就会大不一样,或许根本不会出现关羽孤守荆州这一导火索。庞统善理诉讼,可见其对人情世故必然有大的见解,所以对于吴国绝不会是诸葛的无赖战术,也就不会出现作为蜀之于吴的直接代理人关羽,对吴的冒犯和侮辱。退一步讲,纵使庞统无法改变诸葛的外交策略,还是那句话,白帝托孤时,一切都将改变,皇叔绝对会在权利和诸葛之间做个制衡,就像托孤李严一样,庞统会被卡在诸葛和弱智儿之间做一个缓冲,而且庞统对于人才的态度和诸葛是完全不同的。庞统遍受白眼,更懂寒士之不易,会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对于后期的蜀国格外重要。总结一下,政治上,庞统将牵制孔明,权利将分散,不会在出现孔明死后的尴尬;军事上,孔明的北伐将受到压制,蜀国之力将得以更好地保存;人才上,更多的人才将会出现。所以庞统之死绝对是蜀之第一憾事。
最后是周瑜,周瑜对于东吴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除了孙策之外的第二人,孙策奠定了东吴的基石,为东吴招揽了很多骨干型人才,孙策死后,周瑜即任大都督,地位应该是相当于后来的蜀之丞相孔明,其在孙策时期的贡献姑且不论,单是赤壁一役就足见其才干和地位。周瑜死后,无论是吕蒙、鲁肃、陆逊都没有为东吴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后周瑜时代的东吴虽偶有闪光之处,但一直处于低调的平庸中,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大的胜利。若周瑜不死,则荆州之地不会那么混乱,荆州不乱,则西蜀几不可能建国,荆州之地是一切祸乱的根据,其敏感性和复杂性才导致了后来的三国鼎立。而且周瑜作为孙策时代的最后旗帜,他的死必然导致了老臣和新臣之间的权利交替甚至是重新洗牌,因为吴国人才虽多但是并非都是一心的,有以程普为代表的孙坚老臣,有以张昭为代表的孙策中坚,也有鲁肃为代表的孙权新生军,三个派系之间的倾轧肯定不会少也不会短,所以导致东吴在曹操西征时失去了先机,反观其他两国,郭嘉并没有坐到那么高的位置,庞统也没有,而且庞统所在之蜀当时并没有成熟的官员秩序,二人之死对于自己所在势力的内在冲击并不大。
不回答问题。看到第一答案里说知乎三国圈门槛真TM的低。不知道圈里都是那些人,但是本身就是低哇。从小就有三国演义可以看,各种影视作品不断,大一点看了三国志就感觉掌握了三国。有人不了解而你又恰好会,愿意分享经验自然好,不愿意也无可厚非,何故摆出这样的高姿态呢。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可能各位三国学者已经了然于心,但圈外的毕竟还是大多数。一个这样的圈子少了交流和新人,恐怕也未必能长久吧。
个人理解:周瑜>庞统>郭嘉周瑜死对东吴最大的影响就是淮泗势力在和江东士族的较量中全面落败。导致政治话语权的单一,同时也失去对淮水区域的攻坚能力。庞统死对蜀汉的最大影响就是诸葛亮缺少一个可以掰手腕的人,后期诸葛亮的一言堂并不是蜀国之幸。相比来说,对魏国来说,郭嘉的死更多的是缺少了哪个可以在曹操面前直言的人。
个人观点:庞统首、郭嘉次、周瑜末。庞统是一个军事型的谋士,打仗是他的特长,所以善于识人的刘备把他带上入蜀。而当时没人有和庞统一样的或者说差不多的水平,诸葛亮也不例外!而且即使看整个蜀汉历程,后面除了有个法正(而且也死的早)有出色的军事才华外,并没有其他的优秀军事谋士了(马谡如果培养出来的话可能是吧,不过呵呵,他没机会了)。蜀国整个历程看其实都缺少这种人才,战争虽然是政治的延伸,但是不代表它不重要,在三国时代,战争的作用不逊于政治。庞统的存在无疑会极大地增强蜀汉的军事实力。还有一个问题是,庞统的存在也就可以让诸葛亮好好去搞内政、管国家大事,荆州也不一定会丢。蜀国国力最弱的很大原因就是荆州丢失和猇亭大败。如果这么一个被称为“南州士之冠冕”的军事人才还在,他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而且从他有限的记录上看,老板还是对他挺信任的,至少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后还会把他叫回来开开玩笑。总结就是,庞统是出色军事人才,能力超群!蜀国一直缺这种人!而缺这种人的蜀国在军事上表现一直呵呵(汉中有法正,不算)!郭嘉,作为一个洞察力惊人,善于战略(这里说的是该不该,能不能的一类战略问题)和出奇谋的军事谋士,同时也是一个与曹操关系好、影响较大的人(个人觉得赤壁后曹操感叹那句话,证明的不是其他谋士不行,而是相比于其他谋士,曹操会更大程度考量郭嘉的话),他死亡后是没有人能代替的,他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是独一无二的。郭嘉是三国顶尖谋士群中的一位,他相比于其他谋士的最大优势,不是他能力超过好多(个人觉得顶尖谋士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可能擅长不同、性格不同会导致特定局面的稍逊而已),而是他对老板的影响力。总结,能力依然超群且能与其他谋士形成互补的军事人才!受老板信任且能很大程度地影响老板!没有了这个人之后,老板的征程中放弃了很多优秀人才提出的优秀意见,而这些优秀意见又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天下大势!周瑜,作为一个几乎可以说是全才的人,没什么好挑剔的。他最本职的身份当然还是三军统帅,能力毋庸置疑(赤壁是最好的证明,如果有人认为这不怎么能证明的话,请参见前秦的淝水之战)。天下二分计策因为他的死亡而胎死腹中(当然他没死,也不一定能成功,毕竟东吴陆军的实力真的不咋的,机会只能说对半开吧,这里只是说他在其中的作用)。他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在他的老板不是孙策而是孙权,孙策还用说吗?总角之交、登堂拜母、助取江东、弃官来投、亲自迎接,再说就说不完了。再看孙权,周瑜与孙权的君臣关系可能就不是那么好了!打赤壁的时候,明明是国家命运前途的一仗,为什么不是堵上一切,而是你先带些兵上,输了我再来,这种关键性战争了,你还想来两次啊?周瑜说要攻西川的时候,说的什么,说让他和孙瑜一起上,打下西川和汉中后,把孙瑜留到那儿。这种职位个人觉得非周瑜这类出色的统帅人才不能干吧!那周瑜为什么又要这么说?呵呵!而且周瑜死之后,继承者是鲁肃,然后是吕蒙,接着是陆逊,要说能力断层的话个人认为不能得证,即使差,也差不到哪去,而且还不一定差,只能说擅长不同吧。总结,能力还是超群,而且领军才能更是没得说,但是唯二的问题在于,有优秀的后继者和与主公的关系问题,所以他排最末!还有一点三个合并说,庞统周瑜出身世家,刘备需要重要代表荆州世家利益庞统,孙权也需要江北士族代表的周瑜,但唯一的不同是,庞统是刘备压得住的,而孙权能不能压得住威震天下的周瑜可能也是他自己经常考虑的问题吧!而出身寒门的郭嘉与重用寒门士子的曹操不存在这种问题!最后总结,看影响不仅仅要看人的能力,还要看他能发挥好大能力,集团到底对他这种能力需要程度多少,拥有他这种能力的人是不是唯一或者说多少,他的能力发挥后带来的预期收获和付出是多少(这个谈起来太多,而且没发生的事还是不用谈太多,毕竟不可能!所以没说)
看了这些答案觉得大部分人都是从这三人死前已经做出的贡献上分析的。所以周瑜就排了第一,因为没有他赤壁就就败了。庞统就落了最后,因为他根本没做什么实质的事。既然谈“失”,必然要从他们死后的形势开始分析。所以:1、损失最大的是蜀失庞统。刘备手下一直缺少军事方面的专家。诸葛亮再猛也只是政治、外交方面的能力很强,带兵能力十分有限。从庞统死前就能看出刘备用人方面捉襟见肘,如果不是刘璋太不得人心恐怕刘备那点实力连西川都拿不下来。入川之后,一方面要稳固后方,另一方面又要在汉中、荆州方面搞好外交。前者诸葛亮做了,后者汉中的张飞还好,荆州的关羽就没那么省心了。如果此时庞统还在,也可以内事不决问诸葛,外事不决问庞统,荆州避免祸端,一定能给不稳定的西川争取宝贵而关键的时间。2、其次是魏失郭嘉。曹操实质上并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他是个很善于决断的人,绝大部分的事情他早就有想好了处理方法。如果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就转向问另一个人,直到出现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与其说郭嘉是曹操最信任最青睐的谋士,倒不如说郭嘉是曹操的一个知己,他更能洞察曹操的想法而已。赤壁战败,曹操感叹郭嘉不在了,可是在世的贾诩和程昱劝阻过曹操不要打这仗,可是曹操根本没听进去。综上,魏失郭嘉是曹操失去了一大知己。3、最后才是吴失周瑜。赤壁之战之后,周瑜还有什么作用?赤壁后周瑜功高盖主,孙权又算是周瑜的晚辈,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吧。另外,即使孙权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他也要从合肥、濡须口、柴桑口三线作战。这样,大局观更强、战略能力更突出的鲁肃已然是统领三军的最佳人选。所以,吴失周瑜并没有影响东吴的战略。
周瑜>庞统>郭嘉不需要扯那么多,同样是大牛辞职,对微软的影响大还是对锤子的影响大?
相较之下,吴失周瑜的影响更大。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无论一个人才多么优秀,多么的能干,几乎都是可以替代的,不能替代的是这个人带来的人才效应。周公瑾现实中是一个少年得志,却非常谦虚(和《三国演义》讲的妒忌人不是一回事),勤于举荐人才的人,像鲁肃,吕蒙,陆逊都和他有举荐关系。再加上他与孙权的特殊关系,威信非比寻常,这样的人物在江东几乎就是一面人才旗帜,所以周瑜死了,吴国不仅仅是丢了一位军事统帅,更是一面招揽人才的大旗,统帅可以换,但是旗帜是没法换的。至于郭嘉和庞统,我觉得都只能以谋士的价值来定论。三国的时候有很多著名的谋士,但其实决定一个谋士价值的往往是“主公”。感觉郭嘉和许攸,田丰等谋士的水平是差不多的,在袁绍和曹操对决的时候,许攸和田丰也出了很多好主意,但是袁绍多谋少断,总是糟蹋好的计策,而郭嘉出的好计策都被曹操执行了,结果郭嘉看似比许攸,田丰等谋士更出名了。郭嘉比他们强一点的是会选择明主,而智慧上和很多谋士是差不多的。而庞统也是这样一个谋士,智慧超群,但和周瑜比起来,还是以谋士的价值定论比较好。我觉得可以和周瑜相比较的人物是荀彧和诸葛亮。个人觉得荀彧应该算是曹操门下的第一谋士,智谋是没得说,而他不仅仅是个谋士,还是个人才推手,举荐了荀攸,郭嘉,好像还有司马懿,除了这些响当当的人物,还有很多,像陈群,杜袭这样的人才。这样看,荀彧不仅仅是个人才,而是一个人才集团。诸葛亮毫无疑问是蜀国的第一谋士,不仅仅是谋士,也是顶梁柱。我记得以前在哪里看到过讲真实诸葛亮的,现实中的他没有那么神奇,是在蜀国的大后期才发挥大作用的。诸葛亮每个人都很熟悉,总给人感觉,他一个人就行了,实际上,他为蜀国举荐过庞统,也培养过不少人才,但是由于太夸大诸葛亮的作用,而忽略了很多人。用当代的话说:周瑜,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比较综合影响,周瑜最大,庞统和郭嘉差不多。
我们先捋一捋他们死后的事情庞统身死-诸葛亮入川-关羽独守荆州-关羽与东吴交恶-关羽北伐-吕蒙白衣渡江-荆州西蜀掎角之势失去-关羽身死-西蜀东吴彻底翻脸-张飞身死-陆逊猇亭大破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独揽大权统帅西川-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周瑜身死-鲁肃接任-吕蒙接任-陆逊接任郭嘉身死-曹操北征乌丸-曹操赤壁大败-灭蜀-灭吴分析一下每个人死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曹操一直是掌握主动的(虽然贾诩也曾提过天下三分,虽然诸葛亮也主动,但他是不得不主动,是被动的主动,不打仗内部矛盾解决不了),东吴的战略是天下三分,聊以自守,待时而动,西蜀的的战略本来是诸葛亮订的占据西川,荆州为前站,进可攻退可守,稍微激进一些,庞统的死,彻底改变了西蜀的战略,只能出兵魏国防守严密的祁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西蜀的发展虽然在赤壁大败之后,曹操大呼: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但是实际上当时的谋士程昱等人已经提出关于预防火攻的建议,曹操在这里应该是在推卸责任,或者说:他只肯听郭嘉的,那么郭嘉的死,相反对于曹操是有利的,他不得不发现和使用其他人才的能力。周瑜同学的死对孙权来说是有利的,从后来孙权对待张昭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碧眼小儿之所以那么能装孙子就是为了更大权力,臣服魏国不过是权宜之计。周都督这样的全能型人才掌控军政大权,要知道,孙权决定对抗魏国的时候,把军权全部交出去是很冒险的,从他一贯的表现来看,是迫不得已,豁出去了。孙权虽然跟他是弟兄,升堂拜母,而且怜惜欣赏他的才能,但是估计也是巴不得他早点死(多少有点鸟尽弓藏的意思)。另一方面,从人才的代谢来看,郭嘉周瑜死之后,魏国吴国人才辈出,这可能跟选拔机制有关系,而蜀国最终在诸葛亮的统治下落得:廖化当先锋的境地,不能不说这跟没有人制衡他的权力有关系。谋臣方面,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从诸葛亮的才能来看,凤雏绝对不是法正马良那些个人可以比的。综上所述,庞统之死对于西蜀的影响是最大的,郭嘉次之,周瑜影响最小
本答案不是回答,是反对答案。看完排名第一答案有一种想要吐血的感觉。看了部分其他答案有一种想要吃人的感觉。看了这些答案还有一堆点赞的有一种我还是回nibiru星好了不跟地球人玩了的感觉。某虽不才,并且因为个人偏向问题一直惮于回答三国类的问题。但是,关于东吴部分想喷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是喷答案不是喷答主←_←):&&&&@桂武磊(不是吧,好无辜被拉黑了么。。)说:周瑜身死-鲁肃接任-吕蒙接任-陆逊接任看上去感觉大东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好吧不过都督更替确实是酱。也不能算是题主错。&&&&接着说:周瑜同学的死对孙权来说是有利的,从后来孙权对待张昭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碧眼小儿之所以那么能装孙子就是为了更大权力,臣服魏国不过是权宜之计。周都督这样的全能型人才掌控军政大权,要知道,孙权决定对抗魏国的时候,把军权全部交出去是很冒险的,从他一贯的表现来看,是迫不得已,豁出去了。孙权虽然跟他是弟兄,升堂拜母,而且怜惜欣赏他的才能,但是估计也是巴不得他早点死(多少有点鸟尽弓藏的意思)。都督死对孙权有利与否暂不论,说渣权臣服魏国不过是权宜之计什么的也不论。毕竟好像使用了推测的词句比如 可以看出来,估计也是等等重点看划线部分。渣权什么时候把军权全部交出去╮(╯▽╰)╭渣权明明手握三万重兵(据后人推测比三万还多?)守在柴桑,然后给都督三万人去前线打仗好不好。答案不能不尊重下正史意见额。临行前还说: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回来哥亲自打。这里主从关系很明确好不好╮(╯▽╰)╭结果不说了,都督打赢了╮(╯▽╰)╭所以孙权在对抗魏国的时候,把君权全部交出去冒险不冒险咱不造,但他没有豁出去而是自己留了三万兵马。&&&&在整个过程中,曹操一直是掌握主动的(虽然贾诩也曾提过天下三分,虽然诸葛亮也主动,但他是不得不主动,是被动的主动,不打仗内部矛盾解决不了),东吴的战略是天下三分,聊以自守,待时而动整个过程......,感觉答案里这么说很不负责任。如果从孙策统一江东后算起的话,东吴的战略前期经历了 孙策(北进许都)——周瑜(天下二分)——鲁肃(天下三分)这样一个过程。答案只提到过渣权而没提过伯符,推测下是没考虑这个过程,直接拿周瑜死的时候说事?周瑜死前,东吴大概有两种政见斗争,周瑜主张的 天下二分 ,鲁肃主张的 天下三分 。即便周瑜死后,(庞统离开周瑜幕僚府转投刘备势力),甘宁还在东奔西走希望孙权能西进好不好,虽然吃了很多闭门羹。所以,东吴的战略当时必然不是天下三分聊以自守待时而动。这是周瑜死后一段时间东吴后来的战略。&&&&然后另一方面,从人才的代谢来看,郭嘉周瑜死之后,魏国吴国人才辈出魏国咱不管,只说吴国。不造哪里来的这样的结论,看上去好像嘉嘉和都督的存在就阻碍了广大人才选拔事业?鲁肃 是谁引荐的,是都督额。甘宁是周瑜吕蒙力荐加入东吴阵营,最后被周瑜重用的啊。渣权自己说过:“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鲁肃和甘宁对于东吴,不算是人才么?程普的故事不造 桂武磊 大人造不造,与公瑾交如饮美酒╮(╯▽╰)╭公瑾的存在团结了多少老臣。更别提还有 庞统 这个梗。好吧貌似题主的这句也不是能很清晰判别有错误。周瑜死后东吴人才辈出,不好判定。纠正答案结束。====================吐槽请略===============================刚刚手贱点到了排名第一答主的专栏里的
一文,看来专栏主人速度蛮快,我发完评论刚开始写答案就被拉黑了。耗费他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卡路里来拉黑我真的是 受宠若惊感 。反正我也不会关注他,也不会记住他什么的。我不敢妄加评论说他是一个像我这样的仅仅对历史稍感兴趣的史盲,但我还是希望他能按照史书事实改一下自己的答案。或者推测的内容请使用推测的语气而不要那么肯定。随手一答可能会误导很多人。
庞统。直接导致了诸葛亮必须亲自提兵西进的结果,造成其对荆州集团掌控力的下降,使得预先构想的战略蓝图无法得到处分执行,最终失去荆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再看另外两位,虽然个人能力不逊于庞统甚至更优秀,但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未必会有庞统早逝这么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好评论他们谁重要不重要,都存在不定数、、、、、
三国把庞统说的太神了,让人感觉这个人都太假了,还有就是怀疑诸葛亮在做戏,故意这么对待庞统的,其实庞统对蜀没有那么重要,即使活着也不受重用。
郭嘉算是曹操诸多谋士中比较牛的一个,但也仅仅是之一而已,并非股肱。
而周瑜则是真正的实干者,赤壁之战的主导战局的人。
于是这三人的重要性排名如下:周瑜&郭嘉&庞统。
据三国志推论,除了周瑜死掉算是件大事(不一定是有消极意义,对于孙氏家族或许还有积极意义),其他两人的去世都不算是伤筋动骨。
周瑜虽然说保证了孙吴政权的稳固,但是有他存在孙权绝对不好过,周瑜是他哥的拜把子,孙权很大程度上镇不住他,再加上周郎声明远扬,他死了我估计孙权只好长出一口气。孙吴不是个没有人才的地方,吕蒙陆逊都不是吃白饭的,但是他们都出身士族门第,野心小,周瑜在孙吴或许还能冲出江东,周瑜亡那些人都想得是守住自己老家为上~
庞统在蜀中时任副军师中郎将,和法正平级,庞统、法正在对于蜀国的意义上也相同,庞统比法正强的估计就是人品——所以说蜀国是因为庞统法正二人都没活多长时间引起的人才凋敝(想想三分天下之一而核心谋士只有三个人,最后还死了两个),所以说庞统之死在当时不算是大事,因为还有法正,但是在之后有着重大的影响——到了法正之死,蜀汉就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智囊团的存在了,糜竺简雍都是吉祥物。
至于魏国,二荀是真正的核心智囊,外围有贾诩程昱——郭嘉在三国志里和贾诩程昱并列,所以说他并不算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曹操打败仗了提到他无非就是找个借口罢了,再加上曹操一直把郭嘉当做战略储备,非常信任他,没想到年纪轻轻就死了。
纯评论,蜀国失庞统的损失不如失法正大。法正才是当时蜀国真正的高级参谋。
1、吴国周瑜。无论是吕蒙、陆逊还是鲁肃,周瑜死后他们要么对当权者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要么跟江东氏族不够紧密。对一件事的掌控不但要有智慧还要有实际的掌控力(包括对政策的发言权和与利益集团对话妥协的能力)。周瑜的死直接敲响了吴国的丧钟
2、其次是郭嘉,郭嘉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忠诚于曹操的谋士,最主要的作用不是帮助曹操统一三国,而是在曹操甚至是曹丕死后作为托孤的人(以一个文士领袖的身份抗衡司马懿势力,注:他只比司马懿大九岁)。郭嘉如果不死很可能会让魏国度过第三代曹睿执政时期,继而使魏国成为一个较长的朝代。
3、 最后是蜀国的庞统,死的时候对蜀国没有任何直接影响。蜀国后期诸葛亮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后主,甚至是独断乾坤,并且蜀国没有储备足够影响力的人才资源,所以诸葛亮死后蜀国一盘散沙,无力抵抗魏国。不过如果庞统没死,又有足够的实力,他可以作为平衡诸葛亮的一个人物。这样刘后主也许能够在平衡手下力量的情况下积累足够的人望。(庞统作用就是平衡诸葛亮并作为诸葛亮的替补。)
周瑜官拜大都督,统辖吴国水陆军马,创业元老,孙权做事尚且要看周瑜的意思,剩下那两位,一个是司空军祭酒,一个是军师中郎将,有相提并论的资格么?
我来补几个相关视频~真三国无双7:魏国剧情,郭嘉不死,看起来是魏国幻想结局主要条件,赤壁之战破解连环计,赤壁之战胜利,曹操一统天下。 蜀国幻想剧情,庞统不死,樊城之战作为援军救了关羽。在这里,他存在感没那么强,主要功劳在“如果留在蜀国”的徐…
我来补几个相关视频~真三国无双7:魏国剧情,郭嘉不死,看起来是魏国幻想结局主要条件,赤壁之战破解连环计,赤壁之战胜利,曹操一统天下。 蜀国幻想剧情,庞统不死,樊城之战作为援军救了关羽。在这里,他存在感没那么强,主要功劳在“如果留在蜀国”的徐庶。吴国幻想剧情,周瑜没死,合肥之战与鲁肃一同看破奇袭部队动向,大破奇袭部队,挽救了孙大帝十万对7000大败的结局,最终三国达成和平协议(什么鬼?)...
重要性 庞统 & 郭嘉 & 周瑜说到底,其实是影响力如果庞统不死,庞统在军队和机变上要优于孔明,那么孔明同学就会一直是萧何和外交官的角色,无法走上权臣的道路,二爷的勇武+孔明的严谨,荆州也就不会丢,三国的势力才相对均势,相对均势意味着各种变化都有可能。天下完全会是另外一翻景象如果郭嘉不死,曹操身边就多一个能说服他的人(荀彧、贾诩、刘烨、程昱都很牛,智商不比郭嘉弱,但在曹操眼里就是不那么容易听从),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后面的汉中之战,结局都非常非常的不一定(其实这些战事中,曹操的不少谋士都提出了正确的见解,只是曹操同学本身也很猛也很孤傲,没有采纳)如果周瑜不死,四大都督里面,吕蒙太菜不表,鲁肃、陆逊哪个比周瑜差了,不依然丝毫无功?两个原因导致无论是谁当都督都难建功业1,孙权,是否害周瑜还未有定论,不过有孙权在,手下允许有威武的“将”,但决不允许有NB的“帅”,至于带领大部队征伐刘璋,想都不要想。2,东吴的各种现象。打防守比较牛,进攻非常水。水军比较牛,上陆非常水。守城可能会牛,但是攻城超级水。如果没有孙策那样的人格魅力爆表的leader,这帮非常不正常的世家、兵士很难能发挥出水平来。如果你换成孙策不死,那就更两说了,孙策不死,周瑜就可以正常发挥,庞统就不会去蜀,曹操能不能赢官渡都不好说,刘备更是机会渺茫,天下究竟怎样很难讲
三国失周瑜曹操失郭嘉周瑜失庞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爆三国好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