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嘉jumper500怎么样样才能把一张充50送500的传单发出去给客户

从新校区回宿舍 有二十分钟的步行 途径小吃街和学校周边商铺 人行道上 到处都是发传单的 那些传单大多没什么意义 但是 面对发传单人员笑脸可掬得对我伸出一张传单 不接呢 好像显得我冷漠无情 接吧 又要扔掉 何必做这无用功呢?希望发过传单的人 分享一下你们发传单的体验 我好换位思考~~~
有次我兼职发传单,因为是第一次做这种兼职,内心还是羞涩而且不好意思。一上午过去,我发现不少路人都是默默接过我的传单,再轻轻说声谢谢。哎哟,心中真的是超级暖哎,所以,现在谁发我传单我都接着说谢谢,然后找个垃圾桶丢掉╮(╯▽╰)╭
见过一个有意思的发传单的一边发一边说,帮忙扔一下。
见过一个有意思的发传单的一边发一边说,帮忙扔一下。
&p&仅代表流动外派的传单大使发言。&/p&&br&&p&大一的时候在昌平县城,为了帮上铺的忙去替过她的兼职,发传单。经验不丰富,表达一下意见还是可以的:&b&作为发传单的人,我其实不太在意你接不接。&/b&&/p&&br&&p&1. 有人监视?这里有两种情况。&/p&&p&第一种:真的有“领导”在监视吗?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的。拜托,发传单给人家起到的是宣传作用,又不是发出去一张能收回来多少钱,为了这点事,人家公司请一堆兼职发传单不说,再找一堆正式员工去看着?行事风格这么飘逸的公司,传单你还是别接了,应该是骗子要么传销。&/p&&br&&p&第二种:我当时发传单,是五六个人有个小组长领着。他会带大家到该发传单的地方,简单分配下任务,最后再带大家回去结钱。而他会监督你吗?一般不会。所谓“小组长”通常是比你早来发了几天传单的兼职而已。像我当时的小组长就是对面寝室姑娘,大家之间实在没什么上下级关系。&/p&&br&&p&2. 每天的任务量。&/p&&p&我当时去替的那个工作,规定任务量是四个小时或两百张传单。实际操作起来就是,你一定要在外面呆四个小时才能回去结钱,期间发够两百张就行了,为了避免恶性浪费传单,一般公司不会设有超工作量奖励机制。这个任务量一般一小时就能完成,所以我们通常是发完两百张,就逛街吃饭看电影去了,等到了四小时再去结钱。&/p&&br&&p&3. 会不会影响心情?&/p&&p&如果你明明不想接传单却为了善意接下,我当然感谢你,但说实话,在这事上能想到这么多,并用道德来要求自己的人非常少。谁也不傻,我发传单我知道谁会来接。&/p&&br&&p&抛开对传单内容的兴趣不谈。大多数出来买菜的中年男女都会接,他们可以拿回去垫碗吐骨头。大多数爷爷奶奶都会接,他们就是很想看一眼吧,经常接了就站定开始阅读。小孩一般也会接,可能是拒绝软件还没安装好,何况还能叠飞机。&/p&&br&&p&那为什么发传单通常不筛选目标呢?我站那闲着也是闲着,递给谁不是递呀。虽说白领和大学生通常都不接,但也还有 “为了尊重他人劳动,我还是接吧” 的可爱的你嘛!哈哈哈哈&/p&&br&&p&至于你的微笑谢谢或者抱歉,对自己的礼貌和素质高要求真是太棒了!但不要去幻想这是对别人的一份温暖,你的本分你做好这很酷,做好本分却摆高姿态,太不酷了!&/p&&br&&p&&b&我自己在发传单工作前后对待传单的态度没有任何变化,想接就接说句谢谢,不想接就不接,说句抱歉。从来不去想我的行为会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哦,英雄是不能回头看爆炸的~!&/b&&/p&
仅代表流动外派的传单大使发言。大一的时候在昌平县城,为了帮上铺的忙去替过她的兼职,发传单。经验不丰富,表达一下意见还是可以的:作为发传单的人,我其实不太在意你接不接。1. 有人监视?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真的有“领导”在监视吗?大多数情况…打工感想之发传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打工感想之发传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营销策略之一:如何让你的宣传单更有效发挥作用
&营销策略之一:如何让你的宣传单更有效发挥作用
时常我们走在繁华的大街,站在人群涌动的街道,不时看到漫天飞如雪花般的宣传单张。偶尔瞅一眼,无非就是产品介绍、降价、打折、特价之类招数。试问一下,这样的宣传方式有效果吗?
&&&恐怕效果只能用进店率来衡量,有人曾做过调查,在核心商圈(500米之内)进店率可以达到5%-10%。越远的地方效果就更差。
&&我们在这里要提个简单的问题,我们这样发宣传单的目的为何?
&&答案也很简单:吸引客流进店!
&&所以,宣传单张的目的明确了,我们就好研究了,问题是如何将宣传单张变为路标指引顾客进店?变为磁铁吸引顾客进店呢?如何让顾客对拿到手里的宣传单张有兴趣?如何让顾客能保留这张宣传单张而不轻易丢掉?下面10招可以帮你拓展思路,并有可能实现。
&&支招一:关联式宣传单
&&所谓关联式宣传单,主要是研究店面所在商圈,有无知名度比较高的连锁店,通过了解其主要消费群体、结构,将宣传单与其关联,达到客户资源共享的目的。
&&操作思路:某手机店,将本店的宣传单与快餐单关联在一起,仅需分摊少量印刷费用,分享异业客流的同时,也节省人力派单成本。
&&支招二:功能式宣传单
&&所谓功能式宣传单是指将宣传单镶嵌上某种客户所需要的信息或常识性便民服务,从而达到让顾客多看、愿意看的目的。
&&操作思路:某店主要客户群体为打工族,可其将其店宣传单印刷上火车时刻表或汽车时刻表,效果较好。再如可以印刷上地图、日历、单位换算、生活常识等。总之要根据消费群体需求而定。
&&支招三:利益式宣传单
&&所谓利益式宣传单是根据人们均有爱占便宜的心理而设计,让顾客拿到宣传单可以得到某种好处。
&&操作思路:某店在宣传单下方直接印刷上50元代金券,如果遇到有买产品意向的顾客就会首先到你的店看看。这一招主要是帮你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准顾客。
&&支招四:嫁接式宣传单
&&所谓嫁接式宣传单,主要是将宣传载体与顾客所能得到的利益通过“杠杆借力”的方式嫁接在一起。也可以理解为将宣传单嫁接到其他媒体上,如参与办报、参与创刊等
&&&&操作思路,例如:某店将其宣传单与电影院相嫁接。所有收到宣传单的顾客,下方印刷有一张电影票优惠券,但这张券要到该店盖章方可有效。还可以与某某门票、某某餐饮、某某商场等相嫁接。
&&支招五:抽奖式宣传单
&&所谓抽奖式宣传单主要是利用人们的侥幸心理,“有可能中奖”、“有可能是500万”等好奇心理。提高顾客的参与性,达到吸引客流的目的。
&&操作思路,例如:某店将其宣传单页设计为“即刮式”抽奖券模式,所有入围号码请于某某时间到某某手机店参与抽大奖。顾客参与兴趣极高。
&&支招六:订单式宣传单
&&所谓订单式宣传单,也就是将宣传单背面或1/3之处设计为订单格式。只要填写好订单到本店定机的顾客,可以获得更多优惠。
&&操作思路:如某店主流顾客群体离该店较远,则可以实行目录+订单式销售方式,也就是先去发“订单式宣传单”让顾客填写订单并邮寄到店中,店员可以采用上门试机服务。
&&支招七:实用式宣传单
&&所谓实用式宣传单,也就是将宣传单通过变形或特殊设计的方法,将宣传单设计为顾客实用的物品。
&&操作思路:如信封式宣传单,环保袋宣传单,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是否成本会增加些,但总比被客户拿到手里丢掉要好。而且对方如使用环保袋,又起到了多次传播的效果。
&&支招八:电子式宣传单
&&所谓电子式宣传单就是将宣传单做成网页的形式,通过邮件、手机彩信的方式进行传播。
&&操作思路:设计好的电子类宣传单,传播通路不成问题。关键是目标消费群体的选择要准确。比如2010年7月,康联公司在扶余县专卖店做了一次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当地专卖店的李经理就用短信给所有曾经购买过康联报警器的用户发了这次促销信息,一条短信也就几分钱,效果非常好。
&&支招九:标题党式宣传单
&&所谓标题党式宣传单主要是通过文案创意的形式来吸引顾客的宣传单设计。&如:“*&*市首届安防产品疯狂抢购节”、“2011中国报警监控产品超极限战”。
当然,这里的标题党还是主要指宣传单的主题、色调、内容等软文的综合设计,要能吸引顾客参与,能让顾客看了眼前一亮。
&&支招十:人文式宣传单
&&所谓人文式宣传单是指派发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宣传单相结合。
&&操作思路:派发宣传单张的人员,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士,都要经过专业的派单礼仪培训,避免出现强制塞到顾客手中的现象,否则那样也派发出去的传单也是无效的。
&&综上,宣传单张犹如同敌人打仗时的匕首,在短距离“交战”效果最佳。只要通过加加减减等持续创新,依然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效果。以上这些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在做店面广告宣传上一点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一家互联网公司发传单如何发出40倍的成功率
  去年4月至6月的这段时间里,某点评网打响了一个进入国内三、四线市场的品牌推广项目—产品内部广告、写字楼LCD广告、楼宇框架广告、公交车候车亭广告、电影院片前广告、地面推广、PC端在线推广、移动端在线推广、社会化媒体营销—横跨9个渠道,覆盖全国20多个三、四线城市。
  今天讲的,只是这个庞大的项目中的一个小环节:地面推广,俗称地推。更准确地说,是地推这个小环节中的一个更小的环节—发传单。
  发传单这个事情,做过的人知道,转化率通常是在0.3%到0.5%左右。也就是说,你发1万张上面印着各种降价优惠商品的传单,会有大概30~50个人会通过扫上面的二维码下载你的APP客户端。如果上面再附上什么“十元抵用券”之类的,那么转化率会再高一些,0.8%~1.0%左右。
  小于1.0%的转化率。这是大部分O2O、电商、移动互联网公司交出的“发传单”答卷。
  而在这个大项目中,我们发传单的转化率是多少呢?
  1.0%?不对。2.0%?不对。5.0%?不对。难道是10%?不对。
  22.3%。我们发出了22.3%的转化率。
  也就是传统传单转化率20倍~40倍。
  那么问题来了—传单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故事背景】
  策略:以5元爆款团购为主题的大促销(是不是听上去觉得挺无聊的,这才是乐趣所在)。对顾客来说,上团购,花5元钱就可以看一场电影,或者买20块钱面包甜点等等。
  电影票和面包券均是团购上最畅销的产品。配合线上线下所有产品、免费、付费渠道的推广,为期两个月,覆盖25个城市。
  不难算出,这是一个几千万元级别投入的推广项目。
  那么问题来了,在对新市场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如何策划,才能确保这样一大笔钱都花在了有效的地方?
  挖掘用户场景
  一个策划就是一个产品。
  产品新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在产品里堆积酷炫功能。
  而很多做Marketing的人的通病,就是喜欢堆积FAB(Marketing术语:Features,Advantages,Benefits)。比如你看一个转化率是0.5%的电商传单上,一般就是打印着一堆优惠,例如:“电冰箱8折!”“看电影5折!”“仅限十一黄金周!”“买100送50!”,然后上面印了十来个优惠商品。
  这样的设计,都是创意驱动或是资源驱动的。换句话说,是从设计者拥有的“资源”出发,有什么创意就往上加,有什么FAB就再往上堆,推向市场以后,又问—为什么消费者都不买账呢?
  如果让一个产品经理来分析这个问题,答案就很简单了:因为你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的。
  有人反驳,我给优惠,难道不是瞄准用户需求吗?
  不是。因为用户需求是分场景的,他在超市结账的时候,对于一张20元抵用券的需求,和他在电梯里看到你的框架广告的时候对于同一张20元抵用券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所以,做产品的人都知道一个叫作“用户场景”的词,即用户使用产品时候的最常见场景是什么。围绕着这个场景,才能做出具有黏性的好产品。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策划即产品,那么我们回到“发传单”这么一个小环节中,你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用户通常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拿到我的传单的?
  于是你就会发现,用户拿传单的场景,需要再被拆分成三个细分场景:(1)选择接受传单的场景(2)阅读传单上内容的场景(3)根据传单上的内容做出行动的场景。
  在这三个场景中,第一个场景的优化可以提高发传单的接受率;第二、第三个场景的优化可以提高传单的转化率。在每一个场景上提升3倍~5倍的转化率,最终就可以带来20倍~40倍的转化率差距。
  第一个细分场景:选择接受传单
  很多人以为发传单的关键只有一张传单的内容本身。
  而事实上,这个立体的场景里至少有四个重要元素:传单、发传单的人、用户的心情,以及用户所处的环境。
  用户看到地推人员时,往往是在商场或CBD来去匆匆的道路上。他是忙碌的,而他对陌生的地推人员的情绪往往是带着一定抵触的。你的“传单产品”—记住,不仅仅是传单本身,还有发传单的人和他所说的话—如何适应这个场景?
  大部分的O2O公司的大促销地推人员在发传单的时候,会努力加上15-30秒的话术,例如说:
  “你好,我是XXX的。现在下载我们这个APP看电影只要5块钱啊,你只要扫一下这个二维码,然后点击下载,然后BLAHBLAHBLAH……就可以了。要记得回去下载噢!”
  这样做有三个问题:
  1.降低了地推的效率;
  2.话术越长,在将话术的指导从总部传递到一线地推人员的过程中,打折就越厉害,导致最后极其依赖于个人能力,而不是整体策略;
  3.作为一个陌生地推人员,你说这么些话,与正常在商圈大街上走的人的情绪(或是匆忙,或是开心)是不匹配甚至相抵触的。
  如何做一个简单高效、容易传授,又充满情绪共鸣的第一步呢?当你围绕着这个场景去思考以后,答案就出来了:
  说完,就递上传单。然后转向下一个。
  用户往往还没有经过逻辑思考,就已经接受了。(事实是,大部分人决定接受或者不接受传单,只有不到0.3秒的时间,哪来什么逻辑思考,全是情绪驱动。)
  第二个细分场景:阅读传单
  但是“五块钱的快乐—你Y在说什么呢?”(别忘了我们的核心优惠是五块钱的电影团购券之类的)
  不要急,且看下去。
  在接到传单以后,用户阅读传单上的内容的时间一般也不超过1秒钟。这样想,你很快就可以理解上面印12个优惠商品再加上三行打折信息是没有用的。你如何设计一个在1秒钟内就能让用户决定行动的“传单产品”?(提示:上面肯定没有写满12条优惠信息)
  很多做Marketing的人觉得CTA(Marketing术语:CallToAction)一定是基于优惠。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思维定式。因为优惠是一个逻辑概念,而人是一个情感动物—人类几乎所有行动决策的临门一脚都是情感驱动的(引自神经学家AntonioDamasio在1994年的科学著作《笛卡尔的错误》)。
  所以你的CallToAction,应该基于一个情感诉求,而非逻辑诉求。所有的优惠的存在,都应该是为了推向一种情绪。
  继续分析场景。大街上接到传单的用户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处在逛街中欢乐的状态,第二大类是处在奔波中、前往上班路上,或者刚刚下班的疲惫状态。
  在这两种情绪下,你的“产品”如何介入他们的视野,才能够在1秒的时间内激发他们的行动(CallToAction)?
  以下是我的答案(它绝不一定是最好的):
  没有七八个优惠商品,没有折扣力度,没有下载APP的提示,甚至连周围的那些小字都是设计团队坚持说“不加实在是太丑陋了”才加上去的。其实我觉得不加,效果可能更好。
  有人可能会问,但是你连优惠都没有交代,根本没有达到目的啊!
  用户路径中的每一个步骤,只传递一个信息或者一个指令,就已经足够。最忌讳的就是试图在一个步骤里告诉用户五件事情。这会让用户不知道究竟该干什么。
  而这传单只是试图在这1秒内传达一个与用户场景有情绪共鸣的信息:
  “扫一扫这个二维码,你会获得一些快乐。”
  (再带上一些好奇心情绪的驱动)
  第三个细分场景:做出行动
  现在用户决定行动了。
  这时候大部分用户的场景是什么呢?他们正行走在没有Wifi的大街上,而手机数据又特别宝贵。所以,你的“传单产品”必须在这种非常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让用户非常轻松顺畅简单地完成整个操作。你会怎么做呢?
  传统O2O电商的做法是,让用户扫二维码,然后去到应用市场下载APP。这又是一个充满本位主义(“我想要你下载我们动辄几十个MB大小的APP”),不思考用户场景的做法。最终结果就是转化率极低。
  针对这个场景,我们做了一个简单有效的优化:
  用户扫了扫二维码以后,直接去到我们建立的一个本地微信公众号。我们在这个公众号的简介中,终于给出了“5块钱可以看一场电影”的FAB。而在用户点击关注以后,系统的第一条自动回复,就是下载APP的链接。
  这样,如果用户不在乎流量或者在WiFi环境下,那么他可以当场下载;或者,他在去到WiFi环境以后,依然保留着这个下载链接。
  而在用户忘记了的情况下,我们会通过后续地推送对用户有价值的本地生活信息,来提醒他回到这个下载链接中来,直到完成最终的转化。
  此外,作为一个本地生活服务信息提供商,你还建立了在每个本地城市的媒体渠道,但这是后话了。
  最重要的是,你已经成功地让用户做出了第一步行动。“行动”这件事,是有加成效应的,也就是说你有了第一步简单地行动,就会有更大地可能去做出第二步、稍微更困难一点的行动。
  MVP策划和ABCDE测试
  当然,Marketing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在这个传单的设计上,我们在三天内做了五个版本的对比测试,每个版本发1000份传单:
  版本一:传单正面是买50送50的优惠信息,二维码是微信号;反面是传统的超优惠爆款陈列。
  版本二:传单正面是买50送50的优惠信息,二维码是去到应用市场;反面是传统的超优惠爆款陈列。
  版本三:传单正面是“五块钱的快乐是什么?”的标题,下面是超优惠爆款陈列;反面是公司Logo和Slogan。
  版本四:传单正面只有“五块钱的快乐是什么?”;反面是超优惠爆款陈列。
  版本五:传单正面只有“五块钱的快乐是什么?”;没有反面。
  做这五个版本的测试,因为内容不同、优惠方式不同,所以要求设计团队、地推团队、数据分析团队、物料团队、销售团队(需要谈下相应爆款团单)在三天内紧密配合。
  最后测试结果的数据显示,版本五的转化率最高:发出去的1000份传单,带来了223个关注,当天转化成下载的占25%。而其他版本的转化率都在个位数。
  我们在两个城市都用版本五做了测试,都得到了22%左右的数据。最终敲定了这个方案,也就是你上面所看到的这个“很简单”的设计。它一点也不简单。
  这个“传单产品”被铺开到25个城市以后,它维持着20%的转化率—这是一个传统发传单的人很难想象的恐怖数据。但通过以上的分享,你能够看到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将它变成现实的。
  最忌讳的就是试图在一个步骤里告诉用户五件事情。这会让用户不知道究竟该干什么。
  这个“传单产品”被铺开到25个城市以后,它维持着20%的转化率——这是一个传统发传单的人很难想象的恐怖数据。
一家互联网公司发传单如何发出40倍的成功率
青岛网站优化,青岛网络电话,青岛直销软件,青岛网站建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德盛传奇500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