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赤壁之战黑屏曹操为什么失败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为时过早?曹操为何要打赤壁- 趣历史 - 在线wap浏览器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为时过早?曹操为何要打赤壁- 趣历史
警告 ,你正在浏览的网页内容来自:,与本站无关,请勿浏览非法网站。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为时过早?曹操为何要打赤壁- 趣历史>> 正文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为时过早?曹操为何要打赤壁  过早发动,是一生中难以挽回的失误。在平定荆州后,曹操仓促发动赤壁之战,“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加之在天时、地利方面,曹操均处于不利之处,故而导致赤壁之战失利。赤壁之战的失利,使得曹操一统天下的想法,化为泡影。赤壁之战,主动权在曹操。起初,并不情愿打赤壁之战。退一步说,倘若孙权想战,只要曹操坚守不战,孙权是无可奈何的。但是曹操主动发动了赤壁之战,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倘若平定荆州后,休养士卒,吊死问孤,抚境安民,那么曹操就会稳稳地拥有荆州。倘若曹操拥有荆州,那么与孙权就没有任何与曹操对抗的资本,也绝没有三分天下的可能。倘若曹操在荆州整训士卒、待机而战;加之刘璋已经归属曹操,则东吴可一举而定。仓促发动赤壁之战,导致失利,又因之而失去刘璋的蜀地,曹操一统天下的想法,因赤壁之战的失利而化为泡影。过早发动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难以挽回的失误。  若不放走刘备,则天下绝不可能三分。若不失去西蜀,则天下绝不可能三分。若无赤壁之战之失利,则天下绝不可能三分。曹操若无三次致命的失误,天下三分,何由得成?三次失误而致天下三分,令人叹息!曹操乃旷世奇才、超世之杰,尚有三次致命失误,况常人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分页:1/1页&&
相关阅读推荐:
相关专题:
历史热图更多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热门推荐风云人物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文史百科·························相关人物 最新更新
  《李卫当官》片头曲里有句歌词:管他是文还是武,管他是荤还是素,你不出头
刘邦,尤其是早年的刘邦,不喜欢儒生是很出名的。有人戴着儒生的帽子来拜访刘邦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外国人,马可·波罗可谓榜上有名,他的《马可·波罗游记
曹丕,曹操的儿子,在三国中以文采而闻名,人称建安七子之一,但曹丕除了文学成
  当他24岁那年离开家乡时,大概没想到会有这样传奇的一生:以他为主人公的
  何应钦,国民党元帅,著名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国民党官场中,何应钦被称
  何应钦(日-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
  西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西晋统一的时间短,公元266年到316
  在历史上,每一位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除了要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安邦重任外,
  大家都知道,宋庆龄没有自己的儿女,不过,或许多数人并不清楚,宋庆龄晚年
  明代文人得了性病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写入诗文大事宣扬。今天中国文化界
  这一年的圣诞节,确因“西安事变”更多了一重历史意味,而孔祥熙通过祷告上
  发生于日的“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近日,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的长篇纪实文学
& & & 西汉孝景帝(前157年-前141
& & &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
& & &芡实,是一种大型的一年水生草本植物
& & & 陈世美已经成为负心男人的代名词,
唐朝有个女的当了皇上,那就是武则天,嗯,就是上半年被剪了胸的武媚娘。
 几十年来拍黑帮电影,只要出现旧上海的镜头,一定少不了黑帮火拼,片头剑影刀
 闲时翻阅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版四川《江油县志》,发现县官和县吏工资
& & &《诗经》里的美女,其实比西施更具体
& & & &一分钟,两个人,情报
  据外交部网站11月19日发布消息称,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确认is杀害我国人
  “伊斯兰国”在最新一期杂志上,声称杀害了两个月前绑架的中国人质樊京辉。
  今年9月9日,极端武装组织“伊斯兰国(IS)”在网站上宣布抓获了两名外
  【导语】:IS为什么频繁绑架各国人质?IS绑架杀害人质的目的是什么,只
  11月13日,法国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世界,直接造成了129人死亡,
  11月13日,法国巴黎市中心发生多起枪击爆炸事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 秘密交通线是指的  为掩人耳目,731部队从日本国内大批征召未成年人,将他们送往中国东北服役。在 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双手掐;双手负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连通讯员也上了战场。“当时我们三次爆破零
  公元645年12月9日(唐贞观十九年十一月庚辰日),唐太宗从辽东返回长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杰立下大功后,武则天
  导读:《西游·降魔篇》票房大热,但在不断的艺术创造与加工中,玄奘的真实
  历史上中国第一个女性裸体模特是谁?多数人一定认为是日
  侠客之说,其实盛行于清朝,尤其是中晚清,从杨露禅、董海川、方世玉到霍元
& & & 日,冰岛颁布相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之常理,但是历史上有个群体,他们因为种种原因,牺
黄瓜原来不是中国内地的蔬菜,是汉进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舶来品。因为从胡人那边
  妖和仙是中国传统观念里形成的一种意态意识,在名著西游记中,神仙得到尊重
  戴笠墓不存在找到或找不到,它始终就在那里,只是几十年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   文学有奖,自古已然。作家获奖,名次虽分先后,高下立见,但孰优孰劣,未必就此
  孙传芳(),字馨远,山东泰安人,直系军阀首领。幼年孤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  刘邦,原名刘季,沛郡丰邑人(今江苏丰县),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  指南针是哪个朝代发明的?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目前传统的观点认为指南针的始祖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重大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这个问题很有趣,用过指南针  开皇之治(581—604)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  太康盛世又称太康之治、太康繁荣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出现的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  光绪的瑾妃最后怎么成为端康皇贵妃了?  瑾妃最后被封为端康皇贵妃,而且还是死  瑾妃是珍妃的姐姐,两人同属于光绪的妃子。  珍妃和瑾妃是一个母亲生的吗?    1.孝定景皇后(1868年—日):隆裕太后、隆裕皇后  叶
中国最长的对联是哪个?是云南昆明滇池附近的大观楼上的那一幅。
  喜欢看古装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一般付钱或者取东西的时候,人们都会突然从袖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水调歌头 ——苏轼&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 催妆 ——卢储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   成都是一座诗歌写就的城市,诗为一代之盛的唐朝,更是写留下了无数与成都有关的  光棍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据说这个节起源于800多年前,也就是1111年11  您见过这么博大精深的楹联吗?一对楹联中竟有18个美妙绝伦的故亊在其中,堪称楹  【注音】zhǐ sāng mà huái  《指桑骂槐》选自《三十六计》    形容很受异性欢迎,叫做走桃花运,为什么是“桃花”而不是別的花?  “桃花运”热门图文最新排行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
http time:0.0062,expire: 01:39:05,cache:1&>>&&&&&正文
赤壁之战,为何曹操失败,孙权和刘备获胜?
&& 00:09:00&&
  假若,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没有获胜,曹操没有失败,那么,曹魏势不可挡,将会统一中国,中国的历史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但是,事实是,曹操失败了,而赤壁之战对当时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使得曹操势力不复再有南下的力量;孙权在江南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刘备乘机获取立足之地,势力日益壮大,三国鼎立的形势就此造成。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与刘备两大集团表现出卓越的战略筹划与灵活的作战指导:
  第一,在敌强我弱,分则俱亡,合则势强形势下,精诚合作,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形成一股可以与曹军抗衡的力量。
  第二,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针对曹操骄傲轻敌,舍长用短的特点,利用地理、天时方面的有利条件,欺敌诈降,并果断采取“以火佐攻”的作战方针,乘敌之隙,予其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第三,在实施火攻袭击成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率领主力舰队横渡长江,乘敌混乱不堪之际,奋勇打击曹军,奠定胜局。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夺取荆州。
  反观曹操,虽然他久历戎行,战绩辉煌,但在赤壁之战中却屡犯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一是轻敌冒进,率意开战;二是弃骑用舟,舍长就短;三是在作战部署上又犯连结战船的错误;四是对敌手可能实施火攻的情况茫昧无知,轻信诈降,疏于戒备,终于导致了可悲的失败。
编辑:冯玉超 来源:
共青团中央主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 请发送qnb至 订阅手机青年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7【精品推荐】曹操为何不称帝?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最重要的目的以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意图何在?透过博弈论的眼光品读三国!
(68)当皇帝与不当皇帝
曹操在有生之年一直不肯当皇帝,他的儿子曹丕一上来就抢着当皇帝,父子两人的行为完全相反。按实力论:我说曹操的实力比曹丕大,曹操的能力比曹丕强,曹操的手段比曹丕毒!曹操的心肠比曹丕狠!总之,曹操比曹丕厉害。
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吧。
按说,曹操比曹丕更有条件当皇帝,可为什么他们父子两人的行为选择恰恰相反呢?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曹操在朝廷(公家)担任的职务是丞相。他这个丞相行使的权利是原先三公九卿加皇帝的权利,这和汉武帝是一个级别的。不过他行使权利的范围就逊色多了,仅仅只限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曹操一生的事业,都是打着&帮皇帝打倒分裂份子、铲除割据势力&这个旗号进行的。帮皇帝做事,皇帝必须支付给他一定的报酬,应该的。所以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
这里面可能有曹操敲诈的成分,也有汉献帝根据曹操的业绩论功行赏的成分。总之,是皇帝签字盖章后在公共场合正式授予的,这在程序上是合法的。
那么,魏国领土就是曹操的私人财产,并且可以世袭,传位于子子孙孙。他在这里行使的权利就是这一块地盘上真正皇帝的权利。但这个时候的魏国,只是属于汉朝下面的一个附属国。
曹操一生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曹操的行为,客观上是在促成国家统一,这是有贡献的。只是后来遇到了两个异常顽固的对手,最终成功地阻碍他没能把事情做完。但他平定北方,依然功不可没。
不过,他不尊重领导,欺凌汉献帝,还是要受人指责的。说他&对得起大汉帝国,对不起汉家皇室。&这样评价,大概还是比较准确的。
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呢?原因有多种,我们单从最重要的利益角度来分析:
1. 曹操在朝廷行使的权利,是&皇权 + 相权&。比历史上多数真正皇帝的权利还要大。仅仅就是他个人的称呼还不够尊贵。(而曹操并不是好虚名之徒。)单从利益而言,曹操称不称帝,其实都是一样的。
2. 跟随曹操一起打江山的许多(外姓)人,是因为看到曹操是在为皇帝卖命才过来的,大家是看的皇帝的面子。如果曹操突然反叛皇帝,这部分人就会马上失去信心,或许就会反叛曹操,有可能导致分裂。
因此,曹操选择&不称帝&,实际上就是等于已经称帝了。如果曹操选择了&称帝&,那实际上就等于是在&自找麻烦&。曹操当然要选前者。
当孙权袭杀关羽夺了荆州之后,写信劝曹操当皇帝。曹操就说,小子!想把我架在火上烤!
曹操不称帝,留着汉献帝,其实还有更大的用处。因为他的事业还没有做完,他还不想就此收手,他仍想继续做下去。
那就是:还有两个最顽固的分裂份子没有消灭,他们合伙割据了整个南方。他们割的是皇帝的地盘,不是割的曹操的。曹操是在帮皇帝抢回地盘,如果把皇帝废了,就失去了打孙刘的借口。
所以,曹操在有生之年一直没有称帝,因为不称帝的利大于弊。
曹操死了,儿子曹丕继位。曹丕一上台就把汉献帝废了,他自己当皇帝。
演义中描写:一班文武,入见献帝,说汉朝天数已尽,叫他学尧舜禹,把皇帝位禅让给曹丕。帝大惊,半晌无言,然后大哭,入后殿去了。百官皆哂笑而退。
曹丕又派人恐吓献帝:&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敢杀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不知恩报德,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
献帝无奈,下诏书把皇位白送给曹丕,曹丕还不要,三请四邀,硬是求着他当皇帝。最后曹丕说:&我今天才搞懂了,尧舜禹禅让是怎么回事。&
那么,曹丕为什么要称帝呢?原因也有多种,我们还是单从最重要的利益角度来分析:
1.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他只对世袭的&魏王&有继承权,因为魏国是曹操的私有财产。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若有争议,也只是他弟兄间的争议,和外人无关。
2. 魏国有多大呢?只冀州一个州多一点。这个是他的,他完全可以在这块地盘上生活的象皇帝一样。
3. 曹操生前担任的丞相一职,是朝廷的,也就是公家的职务。公家的&丞相&一职并不存在继承权,曹操死了,这个职务就和曹操、曹丕都没有关系了。
4. 当然,曹丕也可以通过竞争上岗担任丞相,曹丕在朝廷公家担任的职务是中郎将,肯定是有落选的风险的。最重要的是:曹操一死,汉献帝就准备废除丞相制。如果丞相被废除了,曹丕就没有办法象他父亲那样得到北方的另外8个州。
5. 因此,曹丕就要抢先把汉献帝废除!施用技术手段逼迫汉献帝把大汉江山的所有权全部转让给他,叫皇帝签字盖章后在公共场合正式授予,这在&程序&上就毕竟还是合法得到的。
6. 朝廷官员中,为曹家效力的是多数,为汉献帝效力的是少数。曹丕如果当皇帝,受益的将是多数派。
这样,曹丕的所得:账单上可得全国13州。实际上可得北方9州。假如北方有人不答应,发生分裂叛乱,曹丕有条件镇压。少说可以得到四五个州,怎么都比只得1个冀州强。
即使冒着北方发生分裂叛乱的风险,也要称帝。这样做,最小收益是大于1个州。否则,他只能继承老爹的固定遗产,最大收益只是1个州。
所以,曹丕称帝,还是因为利大于弊。
还好,曹丕篡位,并没有引起较大的动荡,他成功得到了整个北方9州,实现了最好预期。说明还是有民心的。
曹丕上台后,很重视文教,采取战略防守,恢复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和当时的局面是吻合的。尽管他在位只有短短的6年时间,不怎么出彩,但这确实是正招,战略上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发展自己的实力,等待孙刘两家斗。
其实呢,曹操让他接班,就已经为他铺好了路。他上台,只套的。
当不当皇帝,都不是为了虚名,而是为了需要。
(69) 刘备为什么要当皇帝
&汉献帝把皇位白送给了曹丕,不要以为曹丕就是狼子野心、窃国大盗,其实这样做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对汉献帝也是有好处的,这种权利交替可以算得上是封建王朝改朝换代最文明、最好的方式了。
献帝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不过他依然可以用天子礼乐,失去了皇帝的权利,还是享受皇帝的待遇,(和他在位时其实差不多),后来一直到他去世了,魏朝继任皇帝曹睿还是以天子礼仪安葬的他。
可以说,汉献帝是历朝末代皇帝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了。
整个天下13州都是魏朝了,不再是汉朝。北方没有多大异议。
南方的孙权承认了,口头上承认也是一种缓解矛盾的需要。曹丕就封孙权为吴王,孙权的东南领地荆、扬两个州(另兼有交州,共三)就是吴国。吴国在名义上就是魏朝下面的附属国。
当然,这只是账面上的,以实际情况论:依然还是维持原状!利益敌对的。
刘备原先是汉朝的荆州牧、益州牧,这两块地盘的最高长官。现在是魏朝了,荆州已经被孙权抢去了,名义上也是魏朝的。那么刘备就只有益州这一块地盘。
益州在名义上也是属于魏朝的,益州的老板究竟是谁呢?是刘备吗?曹丕不承认的。曹丕和孙权都只承认益州的老板还是原先的刘璋,而不是现在的刘备。
当时,刘备强夺刘璋的益州,刘璋投降后,被刘备押往荆州的公安。荆州被孙权抢了,刘璋就落到了孙权的手里。孙权就利用刘璋再成立一个&益州流亡政府&。
因此,曹丕就是合法的皇帝,孙权就是合法的吴王,刘璋就是合法的益州牧。刘备呢?他是什么?他什么都不是!他是个强盗!
刘备怎么办?还称益州牧吗?还称益州牧就是魏朝的益州牧。他自己不承认是魏朝的官员,魏朝也不承认有他这个官员。
所以,刘备只有自称皇帝。
他的理由就是:汉献帝已经被曹丕杀了,曹丕是篡位者。所以就由他刘备来接汉献帝的班,成为汉朝的新一任皇帝。
也不是为了虚名,而是为了需要。
无论怎么说,都还是原先的局势,这个不会变。甲方曹丕、乙方孙权、丙方刘备。
乙丙联合后的实力与甲方呈均势。甲方没有胜算,所以他暂时没有进攻的意思。但他的头号敌人是孙权,重点防范对象。
乙丙联合一起去打甲,均势,也没有胜算。因此,南北对峙,都不敢在没有胜机的情况下贸然进攻。
刘备当了皇帝,名义上和曹丕就是死敌。刘备想打孙权,就有人(据说是赵云、诸葛亮等)苦劝刘备去打曹丕。
刘备在&究竟该先进攻谁&的问题上,只有2选:
1. 打曹丕。
2. 打孙权。
打曹丕不是他的事。若要打曹丕,乙方孙权自然会来主动拉拢他一起搞,他若单独搞,就又犯了和关羽一样的错误。
所以,先不打曹丕,是正确的。
刘备打孙权,通俗点说,就是搞破坏联盟。因为乙方是联盟的维护者,乙方只有通过维护联盟,才具备和甲方博弈的本钱。丙方偶尔破坏联盟,乘机勒索乙方,就可以从中捞到实惠。
这个期间,孙权反复地派人过来加强联盟。刘备不答应,并且扬言要发举国之兵,杀奔东吴,灭了孙权。
江东震恐。
刘备去打孙权,曹丕不会偷袭刘备,一偷袭就破坏了两虎相斗。所以曹丕要等到他们两败具伤时才能出手。
(70) 借口、目的、行为三者的逻辑关系
刘备登基当皇帝之后(其实还是原先的益州一个地盘),向孙权发动了战争。这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夷陵之战。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打孙权呢?一般的说法是:为关羽报仇!
我个人是坚决反对这一说法的。理由如下:
1. 三国志只说他们亲如兄弟,并没有结拜之说。
2. 即使是真的结拜兄弟,也不至于感情用事,不顾国家大局。
3. 即便是真的感情用事,也不至于隔两年了,再突然一时冲动地去拼命。
何况,刘备心里是恨关羽的!刘备和关羽的关系,的确非同一般,亲如兄弟,所以才让他守荆州,那可是刘备的命根子啊!走的时候,刘备诸葛亮他们是怎么交代的???
1. 如果曹操打你,你该怎么办。
2. 如果孙权打你,你该怎么办。
3. 如果曹操、孙权都来打你,你又该怎么办。
全是防守。根本就没有你打他们的这种预算!!!也没有给你设计出一个怎样打他们的方案来!你必须呆在这儿等待命令!没有命令你就不能进攻。
但是关羽却私自发动战争,把刘备害惨了,差一点就三分不成鼎折足了!刘备把那么大的重担托付给他,命根子啊!却被他搞丢了,刘备能不恨他吗?!
我们知道,后人对关羽的封号特别多,公、王、帝、君、直到神仙。无论怎样封,都是出自对他&景仰崇拜&这个基础的。而当事人刘备却没有给他任何追封!就连按正常程序装装样子,走走过场,都没有。为什么?恨死这个人了!
给死去的人一个封号,又要花多少成本呢?难道刘备给不起吗?不是的,是不给!我们看张飞死了,刘备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这是正常程序。
直到后来阿斗当皇帝两三年了,才想起来,给这个关伯伯把手续补齐了:追谥为&壮缪侯&。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刘备都不至于为关羽之死而去拼命。
曹丕篡汉,怎么说也得先安定后方,刘备可以确定曹丕暂时不会出手,所以他才选择在这个时候攻打孙权。
但打孙权,你凭什么要打他?总得有个理由啊,找什么理由呢?按最大理由依次往下排序选择:
你是叛臣。你本是汉臣,但曹丕篡汉,你不讨伐他,还归顺他。所以我要讨伐你。现在我是汉朝的皇帝,你应该归顺我。
这个理由是可以的,但刘备不好意思用这个理由来打孙权。为什么?因为曹丕当皇帝,程序上是合法的,刘备这个皇帝是没有半点依据的。所以那就往下找:
你抢了我的荆州地盘。
这个理由也是可以的,明明说好了的,一人一半,你怎么要全部抢走?当然就该打你!但刘备仍然没用这个理由来打孙权。为什么?还是原来说的,刘方早就承认了荆州全部都是孙权的,根本就没有刘备的份!
荆州是人家的,人家不想借给你了,那是人家的权利,你不能用这个理由去打人家!所以,那就只有再往下继续寻找理由:
你杀了我的兄弟关羽。
关羽战败后,没有孙权下命令,谁都不敢杀。所以孙权是关羽的仇人。我要杀你报仇,这个理由就是绝对站得住脚的。
看清楚了没有?&为关羽报仇&,不是为了表达兄弟情深,而是刘备为了攻打东吴而寻找的一个借口,一个最大的借口。因为前面两个更大的借口都不能用。
借口是借口,目的是目的,有区别的。借口具有多样性,随便找个什么由头就可以下手搞了。而目的则具有单一性,那就是:为了利润。无论找什么借口打孙权,可以说都是为了获得&利润&这一个目的。不达目的,就很难善罢甘休!
那么,刘备来攻打孙权,究竟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他的所有的目,按严重程度的顺序,从大到小排列出来:
1. 最严重的后果是非理性选择:刘备不想活了。誓要拼个鱼死网破,叫你也活不了!即使打败仗,也要和你火拼消耗,最后大家一起都送给曹丕吃掉。
2. 理性选择的最大目的必然是:刘备想攻占荆州、东吴,杀了孙权,得到所有的南方,益、荆、扬三州地盘。即:得3。
3. 如果达不到上个目的,刘备就会只想先攻占荆州,得到南方的益、荆两州地盘。暂不灭东吴。即:得2。
4. 如果仍达不到上个目的,刘备就会只想攻占荆州的左边,和孙权平分荆州,得到南方的一块半地盘。恢复到原先关羽时期的状态上去。即:得1.5。
5. 如果还是达不到上个目的,刘备的期望值就会进一步下降。你就是不给地盘,也行,你或多或少得给点别的什么好处给我才行。总之,你得分点利益给我。即:得1.1。
因此,刘备打孙权,获利的范围被锁定在:得3、得2、得1.5、得1.1之间。另外还有3变:或是得1(即没有收获),或是得0.9至0.5之间(即出现亏损),也或是大家都得0(即同归于尽)。
刘备的行为如果出现获利,则最大的收获是得到南方3州,最小的收获是孙权略给一点点好处。只在上述前面的4变之中。
而刘备的所有行为结果,则是上述7变之中的任意一种。
那么,刘备的目的,究竟是上述7变中的哪一个呢?(没有收获、亏损, 这2变可以排除,不是他的目的)。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办?看他的行为,看他的动作!
人的想法、动机、思维,都是瞬息万变的,这叫&不确定因素&,你猜他究竟在想什么?你根本就猜不着!猜不着不如不猜。
而人的行为、动作,则是非常确定的因素。因为任何人,在同一个时间、空间点位上,他只能做一个事!!!
前面反复讲过,人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对未来预期之基础上的。反过来说,他现在做的事,就暴露了他的&预期&。
那么,只要观察刘备现在究竟是怎样部署兵力的,就可以知道刘备究竟是想达到上述7变中的哪一个目的。孙权就可以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与策略选择,从而可以比较妥善地应对。
(71)刘备打孙权的风险评估
刘备如果先打曹丕,由于实力不济,预算上就是输的,最好的结果是打个平手,打平手,双方都要吃一定的亏,总之,消灭曹丕是不太可能的。无论胜、平、负哪种结果,都不会出现&利润&。
所以,先打曹丕就是错的。可以预见的害处有2:
1. 如果孙权乘机来偷袭,刘备就会亏的很惨。(关羽已经吃过这样的亏)。
2. 即使孙权不偷袭。刘备打曹丕,也是自己吃亏,缓解了曹丕对孙权的压力。
怎么算,都是对孙权有利,对刘备有害。
既然先打曹丕已经被确认为&无利&,那就先打孙权。先打孙权是有利可图的,上一回中说过。
但是获利的前一个环节,是怎样规避风险。要是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那么,结果很可能就不是获利,而是亏损了。
而要想规避风险,就必须先要知道存在哪些风险,会不会造成影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进行一个量化或是大概的风险评估。刘备去打孙权,外界存在两大风险:一是被孙权反击而打败;二是没被孙权打败却被曹丕偷袭所打败。即:
可能出现的&害&有4:
1. 孙权反击获胜,抢了刘备的部分益州老本。刘备得0.9至0.5之间。
2. 孙权反击获胜,抢了刘备的全部益州老本。刘备得0。
3. 有可能曹丕出手,只消灭刘备一家。刘备得0。
4. 有可能曹丕出手,同时(或先后)消灭了孙权、刘备两家。刘备得0。
刘备必须先将以上4大风险全部都化解掉,才谈得上怎样去获利。否则就是亏的。那么,这4大风险有没有办法全部都化解掉呢?分析如下:
首先,要防范曹丕出手,这是头等大事。假如曹丕出手,无论是只灭刘备一家,还是灭孙、刘两家,这对刘备来说,都是一样的。他都会得0。所以,后面的一切利弊分析,都是建立在&曹丕不出手&这个条件之下的。
而要想曹丕不出手,办法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刘孙联合!你不联合,就提供了曹丕出手的机会。因此,刘备发动这场战争,他的定位就只能被锁定在:&绝对不能与孙权发生大规模的火拼消耗。&这一位置上。
否则,曹丕就要出手了!
你只要一产生大量的消耗,当双方的实力总值明显的小于曹丕时,曹丕就有条件跑过来把两家都通吃掉!
只要能够避免大量消耗,保证双方的实力总值并不明显小于曹丕,那么,两家无论扯多大的皮,结多深的冤,曹丕都不敢轻易出手。对策如下:
1. 如果曹丕打刘备。刘备马上放弃勒索,答应和孙权合作,两家的联盟又迅速成立。与曹丕呈均势。
2. 如果曹丕打孙权。孙权就会马上满足刘备的部分勒索,两家的联盟又迅速成立。与曹丕呈均势。
所以:只要不打消耗战,尽量避免大量消耗,就可以化解&曹丕出手&的风险。
其次,化解孙权反击获胜后,产生亏损的风险。
刘备打孙权,存在胜、平、负3变。万一打输了,孙权跑到益州来抢他的地盘怎么办?这个很好办,不需要化解,自动地就可以化解。
如果孙权跑到益州来抢刘备的地盘,曹丕就无法容忍了,他就会出手打孙权!为什么?因为曹丕他是在等待你们两家都变小,你们两家都变小了,他是喜欢的。若等待的结果是你一家变大,他不打死你还等什么?
对于刘、孙相争,曹丕的态度是:
1. 两家的实力都变小,他喜欢。
2. 两家的实力保持不变,他可以容忍,还有耐心继续等。
3. 某一家企图变大,他就不能容忍,没理由再等了,就是打不赢,打回原形也是可以的。总之,不允许某一家变大了来和他抗衡。
因此,即使孙权反击打赢了,也很难产生利润。变小可以,变大不允许。刘备万一打输了,曹丕自会出手&相救&。
刘备只需要保证做到&不和孙权发生大规模的火拼&这一条,就可以成功地全部化解以上4个风险。即使打输了,益州地盘(老本)也不至于出现什么亏损。所以,他这一仗就是值得去打的。
因为受到&不能和孙权发生大规模火拼&这一条件的限制,所以这场战争就只能定位为&威胁战&,而不是&消耗战&。
如果是打&消耗战&。那么,无论刘备是否能够打败孙权,就算打赢了,结果也是个输的,输给了曹丕!
如果是打&威胁战&,那么,刘备使用武力威胁、恐吓孙权,把兵马都押在那里,反复施加压力,迫使孙权恐慌,做出让步,刘备就有条件从中获利了。
这有这个方案,才可以得逞!
所以,这场战争的性质基本上就可以定为是威胁战,不一定就是来真搞的。
如果刘备真的是来非理性地拼命。那么,孙权就是神仙,也无力回天了,可以肯定地说:两家都要死掉,无解的。
因为刘备只是想恐吓孙权,所以就必须要装成&非理性地拼命&,才吓唬得住。演义上写发兵70万,那就真的很吓人,太夸张了。
刘备越虚张声势、越要拼命不想活了,则效果越好。否则,对手又怎肯轻易就范呢?(如果这样还不能得逞,那基本上就没办法可以得逞了。)
而对于孙权来说,产生恐慌情绪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不知道刘备的目的究竟是想要干什么。
1. 刘备只是想要一些地盘。
2. 刘备是想和孙权同归于尽。
如果是后者,刘备是想和孙权同归于尽。那就麻烦大了。因为没有任何规定说:对手一定只会采用理性的选择,对手不会采用非理性的选择。哪有这样的事呢?对手最有可能采用对你危害最大的选择!
所以,孙权就有必要先摸清刘备的目的。摸清了对手的目的,了解了对手的意图之后,才便于做出正确的应对方案。
(72)理性退让
公元221年七月, 刘备率军讨伐孙权。
当时,蜀国的总兵力约为11万左右(大概)。刘备派冯习为大都督在前,领4万兵,进攻孙权,快接近一小半总兵力了,这个阵势是很吓人。而且,刘备还亲率2万(荆州兵,最精锐的主力)在后,暂时未动。
除诸葛亮与阿斗有少量兵守成都,马超防曹丕外,其余的部队既监视曹丕又监视孙权。一路上,刘备又用金锦、爵位诱动各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头人酋长们,纷纷加入讨伐孙权的队伍。
因此,实际力量为4万(先期)或6万。零零散散的都加起来,或许有8万,号称10万也不过份。总之,刘备是在积聚最大力量准备对孙权下手。
面对这种架势,孙权就很难办。究竟该怎样处理才最为妥善呢?
孙权肯定是害怕的。即使两边不打,他还有点怕曹丕。如果没有曹丕,孙权和刘备还有得一拼,按均势论,孙权不至于吃亏。但现在的情况是:只要他和刘备一火拼,实力一消耗,曹丕就有条件把他吃掉。
现在,孙权看到的是:刘备正准备和他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所以,孙权的决策,就是基于这一信息而做出的。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能假设他是假的,没有人规定敌人必须是理性的!敌人只会采用对我危害最大的一招!
孙权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先把刘备稳住,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千万不要冲动。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消耗。一消耗就玩完了!
于是,在这期间,孙权主动拉拢刘备多次,反复讲和,说明厉害关系,刘备就是不答应。为什么不答应?嫌少。你出的价太低了。
既然是孙权主动拉拢,就必然会主动分一些利益给他。如果孙权愿意分半个荆州给刘备,刘备肯定就会接受。因为无论刘备是出于何种目的,只有先得到半个荆州,才有可能再谋到整个荆州,否则,什么也没有,将达不到任何目的。
因此,刘备不接受孙权的条件,就说明他绝不会只满足得到1.1。孙权只要开出少于半个荆州的价格,刘备就不能接受。他的最低要求不能小于1.5。这一点可以肯定。
孙权一不能打消耗战,二不能讲和停战,他怎么办?他没有办法了!他只有做出适当的让步,才可以满足这两个很难缠的条件。
所以孙权用陆逊做这场战争的总指挥。陆逊用兵谨慎,善于防守。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退,尽量不要瞎打。那么,变数如下:
1. 最好的结果是:双方都把部队调到前线,对峙,一直对峙下去。刘备方打不过来,没有捞到油水。孙权方不丢失荆州左边的地盘。不发生消耗。
2. 刘备方硬拼上来,如果顶不住了,那就后退一步。又顶不住了,那就再后退一步。刘备抢了多少是多少,总之,不能让他很容易就抢到。
3. 孙权可以让步的底线是:把荆州左边的地盘还给刘备,恢复到关羽时期。这就已经达到孙权所可以忍受的极限了!
请注意:在夷陵之战中,孙权方的策略选择,只有这一种。千选万选只有这一选!所以你不要以为他们打赢了就是多么英明正确,那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若要真打,又有谁会怕谁呢?没必要老是退呀退的。就因为不能打,不能瞎打,所以才不得不出现这样的战争局面。
在这一战中,要想打&和&,有两个位置:
1. 保持现状。刘备占益州,孙权占荆州。陆逊能够守得住且不发生消耗。刘备攻不过来。双方就是&和局&。继续对峙下去。
这一&和&法对陆逊的要求很高。当然,刘备会很不服气。
2. 恢复原状。刘备和孙权平分了荆州。双方就是&和局&。如果刘备还有其他要求,那就再继续对峙下去。
这一&和&法对陆逊的要求很低。孙权会很不舒服。
战争的结果,基本上就可以确认只在这两个范围之内了。
荆州和西蜀的国界是巫山,蜀兵出了白帝城,就攻打巫山,进入到吴境,连克姊归、夷陵、马鞍山等地,一直打到了猇亭、夷道,势如破竹,刘备占大优。已经得到了约四分之一的荆州地盘。不过,这一地区很荒凉,价值不高。
这一局中,刘备想强夺左荆州,孙权虽不想放弃,但真的被抢去,还是可以忍受的(这是可以忍受的极限)。因此,双方博弈有均衡点,即:在左荆州的范围内,你抢了多少是多少。
所以刘备所占的位置,就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位&。很容易&成交&。
如果孙权没有这种策略上的让步,刘备就没那么容易打那么远!攻城掠地怎么说也得付出些代价的!
请注意:孙权让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消耗,并不是为了后来反击获胜!理由非常简单:要是后来反击不能获胜呢?谁能保证反击就一定是获胜的?那你丢失的土地还不是白白的都丢了!!!
只能是:这些土地是允许丢失的。
许多书上讲,陆逊怎么怎么用兵如神,如何如何以进为退,战术高超,最终打的刘备落花流水。不是这样的。他们现在的主策略是守和,不是取胜。
如果是要取胜,那么,前面的取胜机会总是要比后来的多!这个是可以从概率上算得出的。陆逊手下那么多将领说了那么多取胜的方法,试一下总可以吧,但是没有试,为什么?不需要!
陆逊带的是5万人,对付4至6万人,可以算均势,有得一拼。但这一仗打了快半年了,左荆州也被敌人抢一半去了,可双方竟然都没死几个人。为什么?避免消耗!
刘备如果攻破了猇亭、夷道,就可以进攻江陵,只要拿下了江陵,基本上就等于左荆州到手了。
(73)行为暴露预期
左荆州共有3个地盘,以南郡为中心地盘,只要能够得到南郡,就近似于得到其他两个。南郡是周瑜最先从曹操手里抢到的,后来周瑜把南郡白给了刘备,刘备又交给了关羽,关羽又&送&给了孙权。现在,刘备想再从孙权手里夺回来。
南郡的大本营是江陵。从江陵向西的大片土地都是属于南郡的,一直到巫山止,过了巫山就是蜀国的白帝城。刘备发起进攻,一气连克巫山、姊归、夷陵、马鞍山等地,一直打到了猇亭、夷道,也就是打到了江陵的大门口!
江陵只要一丢失,刘备就可以占领左荆州。
这一仗,孙权是主动让的,等于白送。有的书上说,退守是为了拉长敌人的补给线后再反击,这种方法即使能够反胜,也是下策。因为敌人敢把补给线拉长,就说明他的预算上是跟得上,预算上若跟不上,他根本就不会打那么远了!
事实上,尽管山路崎岖,运输困难,但是刘备方并没有出现补给线跟不上的危害,反而是每掠一地,就坚守严实了。
刘备一直打到了江陵的大门口,才遇到了最顽固的抵抗,双方在夷陵、猇亭一带出现对峙。无论刘备怎样诱敌出战,陆逊就是坚守不出,时间耗了七八个月,都没有进展。
因此,到这个时候为止,可以看做是&和局&了。刘备已经抢到了西边的小半个左荆州,一时半刻也拿不下江陵。而陆逊只取守势,也没有非要收复失地不可。
这样就&达成一致&了,目前的位置,双方暂时都可以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双方都防范得宜,不给对手以可乘之机,互不能胜,则继续对峙下去,依然还是和局。很有可能就在这里形成新的国界!
时间一长,蜀军无法速胜,兵疲意懈。这个时候,陆逊决定要反击了!反击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刘备七百里连营&,七百里连营是没有错的。
刘备军推进至夷陵时受阻,无法前进,已经进入吴境六七百里,沿途的一些险要关口肯定是需要派兵把守的,你不可能不守!这是符合基本军事常规的。并且总计50营,前线夷陵就有40营,说明都集中在前线临敌,并没有犯分散兵力的错误。
诸葛亮没有说这不对,陆逊也没有说这不对,吴军将领更是说他已经守牢了,现在攻不破了。那是谁说的呢?曹丕诈说的,刘备不懂用兵啊,刘备不会打仗啊。
刘备再不会打仗,总比曹丕强。
刘备这一趟打过来,每进一步,任意时候都是处于&连营&状态,陆逊怎么不攻击呢?可见根本不是这个原因。
陆逊向孙权汇报说了三个可胜的原因:
1. 刘备放弃水军,只以陆军在前。 2. 营垒已经固定,估计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又人马疲劳,已经放松了警惕,如果突然采用偷袭手段,就很容易得手。
3. 纵观刘备一生,凡打仗总是败多胜少,估计这个人打仗还是不行,应该是好对付的。
陆逊说的&臣初嫌之,水陆俱进&和&今反舍船就步&这两点极为重要。孙权当即拍了板,做了决定:揍他!
请注意:反击的决策是在看到刘备&舍船就步&之后做出的。不是其他。
刘备开始是把水军、陆军都放在前面的,后来不用水军了,只用陆军。于是,就又有人说刘备不懂用兵。可就连小学生也知道,打水仗是需要坐船的,刘备不可能不知道。这就只能说明一点:刘备不准备打水仗!所以就不需要水军了!
左荆州和右荆州隔江,右荆州和东吴也隔江,刘备无论是想占领右荆州还是东吴,都得用船!他现在不用船,就说明他没有进攻右荆州或是东吴的这种预算!因此,这并不是什么战略错误,而是根本就没有这种战略需要!
不想进攻右荆州或东吴,就不用船,这是对的。但是,刘备的行为却暴露出了他的预期,即:刘备的目的仅仅只是想得到左荆州!
现在,他正在坚固营垒,不再变化,这一行为则暴露出:即使得不到江陵,先得到西边的小半个左荆州也是可以的,以后再想办法图江陵。
孙权先前看到的是:刘备正在&水陆俱进&,誓要灭了东吴。这是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孙权是害怕的,怕他真的不想活了跑过来拼命。现在才发现,刘备其实是在诈唬,他只是想轻易得到左荆州,而不是真的来拼命的。
如果刘备真的是来拼命的,那么,把左荆州先扔给他也是可以的,值得,至少可以缓解一下激烈冲突。可他不是来拼命的,我为什么要把左荆州白送给他?不值得。不仅不给,还要揍他!变数如下:
1. 如果是打赢了,(偷袭得手),那当然是最好,
2. 如果是打平了,(偷袭不得手),那还是保持现状,
3. 如果是打输了,(偷袭失败),最坏的打算,左荆州给他。
孙权开始不打,是因为怕打,怕打恶了两败俱伤。所以一直不便于出手。现在决定打,是因为发现对手其实也是怕打的,你真的去打他,他不敢硬拼。
于是,陆逊乘蜀军不备突袭,结果却不利,没成功。诸将都埋怨道:&空杀兵耳。&陆逊又生一计:火攻。这次成功了,赢面相当大。刘备急望西逃窜,队伍迅速崩溃,陆逊大胜。
这一仗,双方一直对峙了那么久,并没有怎么交手,直到最后陆逊突然袭击,打的刘备措手不及,胜负才分晓出来,真正的战斗时间其实很短,败的很快,蜀军大乱,兵败如山倒,刘备也没有组织人马进行殊死搏斗,而是第一时间逃离现场。
真正算下来,陆逊等于只出了一次手,而刘备等于没出手。
气的刘备望空大骂:&天亡我也!&他没有选择非理性地拼命,也就证明了刘备根本就不是准备去拼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三国志》云:&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
孙权从一开始就请和,刘备不答应,硬是要打,结果打输了,什么油水都没捞到,还损兵折将,这个时候他又答应了讲和。唉,何必打这一场呢。
刘备既然是先发动战争的,就可以肯定他是想赢的,若不想赢,就不会主动发动战争。那么,刘备究竟输在哪呢?
(74)刘备究竟输在哪?
曹丕其实是希望孙权被打败的。所以故意说刘备不懂用兵、不会打仗,那是在怂恿孙权快点打。曹丕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可以依等级次序排列如下:
1. 打的两败俱伤,对曹丕最为有利!
2. 打伤了乙方孙权,对曹丕也很有利。
3. 打伤了丙方刘备,对曹丕也还是有利的。
4. 两边都没打伤,曹丕也可以接受,再继续等呗!
夷陵之战,陆逊打败了刘备的8万人,不是杀死了8万人,蜀国总共才11万兵,死8万那就灭国了!
这一战,刘备最精锐的中军没有受损,前军4万最多死了2万,再就是死了一些号召而来的少数民族的部队。8万的阵营一旦被击破,就是兵败如山倒,乱了套。逃回去还可以再慢慢整编。总之,致使蜀国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轻易进攻别国。
陆逊也没有乘胜追击,因为他估计曹丕要出手了。曹丕果然真的来袭击东吴,但见防范得宜,只好退兵做罢。
夷陵之战,刘备究竟输在哪?
从战争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前倒推复盘:
倒1:陆逊攻破蜀营,蜀兵大乱,刘备逃跑。
这个时候,刘备如果顽抗到底,做最后的殊死搏斗,则胜负难以预料,说不清楚的。既然他放弃了顽抗,选择逃跑,那么,败局就此确定了。所以,这一仗的失败是从&陆逊攻破蜀营&开始的。陆逊不能攻破蜀营,则刘备不会逃跑。
倒2:陆逊攻破蜀营,是否属于必然?
凡是战争,就具有不确定性,在均势状态下,赢,没有必然性。陆逊攻蜀营的时候,和赤壁之战是不同的。赤壁之战,从一开始就在策划如何用火攻。而夷陵之战一开始并不是用火攻,是在第一进攻方案失败了之后,才临时改用的火攻。
第一次进攻是真正的偷袭,最佳时机,胜率非常高,结果却是失败的,这就充分说明了胜负的不确定性。刘备也不一定会因偷袭而失败。
第二次进攻,已经谈不上偷袭了,因为刘备已被惊动了,多少要比第一次有所防范。结果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陆逊在最开始可能没有想到。
要是这第二进攻方案又失败了,那肯定还有第三、第四进攻方案。
在陆逊攻营的时候,刘备犯有战术错误。即:当陆逊第一次偷袭失败后,刘备应该再和以前一样,派人上门挑战,诱攻、佯攻都是可以的。针锋相对不吃亏。陆逊至少又要闭门不战,延缓进攻的时间。
但是敌人进攻之后,刘备见守住了,就没有反攻。这就很明显有误,他来打你,你不管他的,就等于是继续让他存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进攻的机会,总有一次是会得手的!
因此,这个地方有误。但这只是战术错误,战术错误没有战略错误严重,所以,这还不算致命的问题。
倒3:放弃水军,舍船就步。
吴军反击,是在看到刘备&舍船就步&后决定的。这个问题,刘备的错误不算大,因为无论你做出任何样的行为,精明的对手总是可以找到一些破绽的,任何人的行为总是存在一定的&失&,不可能完全不暴露任何信息。
孙权抓住了这个机会后,才开始准备和他对决的。从&准备对决&到&对决结束&,这一过程是双方在战前都不可知的。究竟谁胜谁负,没有定论的。
凡博弈的双方,在决斗之前,都是认为自己是&必胜&的,否则,博弈不起来的。正因为双方都判断自己可以战胜对手,所以才敢去打对手,这就构成了一个矛盾冲突,而事实很残酷:总有一方的判断是错的!错的一方将输掉!
双方都有战胜对手的条件,双方都判断自己可以战胜对手,也就是说,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某一方是必赢的,各有不同比例的胜算。单纯的从战斗过程中,得不出比较确定的结论。
那么,再进一步望前推,刘备的错误,就是错在发动这场战争的&时机&上。
刘备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拼命,只是想要得到左荆州。他把部队都拉到前线去恐吓孙权,这一局势和前期孙权向他勒索右荆州时是一模一样的。
当时,刘备夺了益州,刚刚完成了跨两个州的计划,孙权就要他还荆州,他不还,孙权又要他只让出一半,把右荆州给孙权,他也不干。于是,孙权大怒,把部队都拉到前线来恐吓刘备,孙权亲自坐镇,和这一次战争的发动状况是一样的。
孙权强行占领了半个右荆州,关羽率众抵抗,当时的关羽,就相当于现在的陆逊,当时的孙权也带了约有4万左右的人,双方对峙,一触即发,形势非常严峻,和这一次战争的对峙局面也是一样的。
基本上,这一次的夷陵之战,就是上一次的翻版,不同的是:上一次在右边,这一次在左边。上一次最终没有打起来,这一次却打起来了。上一次孙权成功的勒索到了右荆州,这一次刘备失败了,没有勒索到了左荆州。
为什么相同的局面,相同的起因,相同的过程,却结果完全不同?
究其根源,上一次孙权勒索右荆州时,曹操正在攻打汉中,存在甲方对乙方刘备施加压力的外部条件。刘备害怕失去汉中,不得不满足丙方孙权的勒索,被迫把右荆州给了孙权,所以孙权得逞了。
而这一次,刘备勒索左荆州时,曹丕没有攻打东吴,并不存在甲方对乙方孙权施加压力的外部条件。所以刘备就不容易得逞。
因此,刘备的错误,是错在发动这场战争的&时机&上。
这个时候,刘备如果采用&等招&战术,等待甲方对乙方施加压力这个外部条件出现时(若不出现,则继续等),他再乘机跑过去勒索,那就很容易得逞了!孙权迫于压力,就不得不把左荆州轻易送给刘备。
1. 选择在甲方对乙方施加压力的时候,刘备再跑去抢左荆州。乃必胜之道!
2. 甲方没有对乙方施加压力的时候,刘备去抢左荆州。则或许胜、或许败。
两相比较,优劣自现。
刘备一生打过无数次败仗,前面的基本上都是形势所逼,并没有什么错误的。而这最后一仗,则明显的是犯了战略错误。可能是年纪大了吧。
在正确的时,做正确的事。切记!
(75)诸葛亮是怎样独揽大权的?
  刘备讨伐吴国,失利,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刘备自知不久于人世, 便派人日夜兼程赶往成都, 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
关于刘备托孤,《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
孔明等泣拜于地......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先主刘备)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
罗贯中这一段把刘备的狡诈多疑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一面对诸葛亮说,如果我的儿子不行,你可以取代他。一面又对赵云说,早晚看好我的儿子,莫辜负了我。
这分明是对诸葛亮的不信任,并且还在人为的制造矛盾。刘备就是再不信任诸葛亮,也不至于说出这么傻的话。历史上的刘备,在去世托孤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信任诸葛亮的。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已,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记载的非常简略,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为副。没有语言描写。
《三国志.李严传》:&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记载的也非常简略,是李严、诸葛亮两个人,并辅少主。
详细内容记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面: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刘备托孤,近似于孙策。阿斗好比当年的孙权,文官诸葛亮好比当年的张昭,武官李严好比当年的周瑜。
当年孙权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现在的阿斗、李严两人根本就没起到作用,内事、外事、大事、小事,都是诸葛亮一个人说了算。
刘备在的时候,诸葛亮只是丞相虚职,不设丞相府的。现在是&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益州地盘就是蜀国(当然还是有区别)。诸葛亮既行使相权,又行使皇权,那么,阿斗的角色就象汉献帝,诸葛亮的角色就象董卓、曹操。
诸葛亮的位置,就是当年董卓、曹操的位置。
诸葛亮是用什么妙计手段排挤掉竞争对手李严,把持住少年皇帝阿斗(17岁)的呢?并没有耍什么手段。这是建兴元年的事,建兴元年就是章武三年,刘备死的这一年。刘备四月死的,诸葛亮不可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排挤掉竞争对手。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刘备安排的。
刘备所说的话中:
1. 你比曹丕强10倍!曹丕干的什么事?废皇帝!
2. 阿斗,可以辅你就辅;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两点,话中有话,看似平常,玄妙无比,水平相当高超。刘备当然也不希望诸葛亮真的去篡位,刘备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诸葛亮若凭良心的,就不该去篡位,若不凭良心,就有条件篡位。
如果真的有人篡位,可以肯定的说,无论怎样安排,只要他一死,他就永远管不了了!从最坏最坏的结果打算,若真有人篡位,还不如给诸葛亮篡位要好些。
光分析语言还不够,从刘备的行为及一系列具体的安排来看,他没有对诸葛亮采用任何控制、牵制手段,而是让他放手去干的。
1. 刘备在白帝城叫诸葛亮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深思熟虑,并不是临时冲动的、应急的决定。
2. 托孤大臣一般至少2个以上,相互钳制约束。而刘备实际上只安排了诸葛亮一个人。那个李严为副的,仅仅只是个摆设。(给刘璋旧部一个面子。),既然是副的,就不可能和诸葛亮平起平坐。
3. 刘备把李严留在永安边境,李严就没有条件接触新皇帝阿斗。李严怎么能够去辅佐?其实就是让诸葛亮一人当家。
4. 诸葛亮一人当家,阿斗不愿意怎么办?刘备叫阿斗拜诸葛亮为父。父如君,阿斗必须听诸葛亮的。
5. 诸葛亮相当于阿斗&父亲&的角色,基本上就等于允许诸葛亮行使皇权加相权直到他去世为止,诸葛亮去世了,&儿子&阿斗接任。因为刘备没有给阿斗一个明确的亲政时间!
刘备给诸葛亮开出的价格,是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高的一个!所以诸葛亮很轻易地就独揽大权了,一接班就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其他官员中没有人具备和他进行博弈的条件,只有他侵占别人利益的优势条件。
这是刘备做出的最后一个决策。利弊关系如何呢?排序如下:
1. 阿斗的皇位安稳,蜀国昌盛。这是最好。
2. 若蜀国不能昌盛,阿斗的皇位安稳。也好。
3. 若蜀国昌盛,阿斗的皇位丢失,只要诸葛亮能善待他。不太好,但也可以。
4. 若蜀国败亡,阿斗惨死,最最不好!
这是刘备去世后,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刘备肯定是希望儿子、国家两者都好,那么,在这两者之间,刘备究竟是把那一个的利益摆在前面呢?
在刘备看来,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水平,其他人是达不到的。
1. 放手让他搞&独裁&,对蜀国的利益可能多些,对儿子的利益可能存在威胁。
2. 找一个人钳制住诸葛亮,限制他的才能发挥,对儿子的利益可能多些,对蜀国的利益可能不多。
那么,很明显,刘备最后的一个选择,是真正为&公&着想的。
如果是为私,就不会给诸葛亮轻易独揽大权的机会。
而诸葛亮也是鞠躬尽瘁,但他最终只达到了第二个标准,即:蜀国没有昌盛,阿斗的皇位是安稳的。真正对得起刘备父子。所以诸葛亮成为封建社会的楷模。
(76)诸葛亮七擒孟获
刘备去世后,丞相诸葛亮当政。南蛮(今约缅甸北境)反叛,诸葛亮率军南征,上演了一出七擒孟获的好戏。
(一)故事简介
1. 双方首战,诸葛亮擒住南蛮首领孟获。孟获不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要赢你并不难。于是诸葛亮放了孟获。 2. 孟获回去后,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看清楚了,没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夜,孟获挑选五百名刀斧手,悄悄摸进蜀营,没有任何阻挡,孟获正在暗自高兴,不料蜀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诸葛亮又把他放了。
3. 孟获对弟弟孟优说,我们已知蜀军军情,你领百余精兵去向孔明献宝,藉机杀了孔明。孟优来后,孔明在酒内下药,让孟优等蛮人吃喝,全部烂醉如泥。
当夜,孟获带三万兵来,大败,被马岱截获。孟获仍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
4. 孟获借了十万兵来战。诸葛亮下令关闭寨门不战,等到蛮兵威势已减时,出奇兵夹击,孟获大败,逃到一棵树下,见孔明坐在车上,冲过去便要捉拿,不料却掉入陷坑里被擒获。孟获仍不服,孔明又放他回去。
5. 孟获向秃龙洞求援,银冶洞洞主杨锋感激日前诸葛亮不杀之恩,在秃龙洞捉了孟获,送给诸葛亮。孟获还是不服,要再与诸葛亮决战,诸葛亮又放了他。
6. 孟获的妻弟将孟获押来投降,诸葛亮知道是假,一声令下全部拿下,并搜出兵器。孟获不服,孔明于是又放了他。
7. 孟获又请来乌戈国的藤甲军,与孔明决战。孔明用油车火药烧死了无数蛮兵,孟获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二) 策略分析&
人们总是对精彩而怪诞而高尚的故事更感兴趣。
这个故事固然是瞎编的。但我们单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双方其实是在博傻,看谁比谁更傻!因为双方都有优选策略却弃之不用,都采用了最笨的方法。
孟获的对手既强大又聪明,根本就无法取胜,但弱点是心慈手软,捉住了不杀。那么,孟获的优选策略就是:第一次被捉住后就归顺,不要硬拼,等诸葛亮率大军回到了成都后,他再反叛。若诸葛亮率军再来,他再归顺。
这样折腾个七次,以逸待劳,叫对手疲于奔命,保证够诸葛亮受的了!
在故事中,孟获没有采用优选策略,赌气连续硬拼的后果就是:输了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本钱输完了,又把亲戚的本钱也输完了,又把从朋友、邻居处借来的本钱也都输完了,最后还是归顺了诸葛亮。
优选、劣选的结果都是归顺。一样的。但优选存在3个好处:一不会浪费那么多精神力气。二不会欠一屁股账。三是依然持有反叛的主动权。而劣选则没有。
结果虽然都是一样的,但优选策略支付的是最低成本,而劣选策略支付出的却是最高昂的成本!
诸葛亮第一次捉住对手后,对手已经确认了:&绝不归顺。&这个时候,诸葛亮的优选策略是:杀掉。杀掉不愿意归顺的孟获,换一个孟获手下愿意归顺的部将坐孟获的位置。
如果不杀,指望孟获回心转意,则不太靠谱。理论上,只要诸葛亮不杀,孟获就有可能无限度的博弈下去,第7次不行就来第8次,第8次不行就来第9次,一直进行到N次......无限延展,你怎么办?!不耐烦了还是要杀,还不如第一次就杀。
在故事中,诸葛亮不想杀人,企图以德服人,所以没有采用优选策略,结果:
a. 搞的自己手下将士怨声载道,我们费那么大劲才捉住,你一句话就放了。我们还该不该继续为你卖力呢?
b. 孟获手下的将士本来是有心要归顺的,把孟获捉来,诸葛亮又放了。那么,诸葛亮是不是存心故意要放孟获回来杀我们呢?我们究竟还归不归顺呢???
c. 孟获本来战术平平,自从和诸葛亮反复切磋之后,就变的越来越狡猾,越来越不好对付了。导致诸葛亮不得不大开杀戒,火烧藤甲兵。
d. 诸葛亮火烧了好多万藤甲兵,导致自己折少了几十年寿命。
e. 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诸葛亮走了之后,南蛮照样的还是反叛,且老是反叛。七擒七纵根本就没有起到半点作用。
本来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得到人心,想不杀人。但采用劣选策略导致的结果却是:失去了更多的人心,杀死了更多无辜的人。与出发点完全相悖。
如果采用优选策略,则只会得到更多的人心,只杀死了一个人,所耗费的时间为最短,所浪费的社会总值为最少!怎么算,都是最经济的。
(三)历史记载
故事中的诸葛亮企图&以德服人&,违背了价值规律。南蛮不一定会因为你个人的德高就不反叛。在反叛的代价高于不反叛时,多数会选择不反叛。在反叛的代价低于不反叛时,多数就会选择反叛了。
诸葛亮老是提供孟获0成本的反叛代价,当然就是错的。那么,&德&究竟可不可以服人呢?还是可以的,在不违背价值规律的前提下,德,是可以服人的。
历史上的诸葛亮征服南蛮,不是为了显摆自己德高,也不是为了和孟获这样的人比手段赌输赢。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所以,他的一切战略战术都是为获得利润而服务的。至于孟获杀不杀,根本就不是主要问题。
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是相当正确的,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三下五除二,快速扑灭了南蛮的反叛,叫他们交钱进贡,服不服都要交的。从此每年有三百多个邻邦向蜀国进贡。
《三国志》云:&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前后最多6个月就摆平了,所获得的惊人利润,足以富国强兵。不仅解决了这一步的问题,也同时解决了下一步的问题:攒够了攻打曹魏的本钱。后来七出祁山,那可都是有底气的。
(77)以少胜多的战术
诸葛亮辅政之后,面临和刘备同样的选择:先打曹魏,还是先打东吴。诸葛亮做出了和刘备完全相反的选择,他决定先打曹魏。
曹魏强,西蜀弱,弱者失败是常态。但是弱者要想战胜强者,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在战术上还是有依据的。我们先来看一个&以少胜多&的简单模型。
设:多方为16万人,少方为10万人。
1. 如果硬拼,可以预见的是:少方要吃亏。结果是:多方的胜率大。
2. 少方如果将多方分割开,先吃掉&多方中的少方&,则可以预见的是:&多方中的少方&要吃亏。结果是:少方的胜率大。
3. 无论是以多胜少,还是以少胜多,都不违背&拣软柿子捏&的大原则。
我们给少方附加一些条件后,看看战果如何:
假如,少方可以选择从两个方向进攻多方,也就是说,多方需要同时守住两个据点,才可以守住。规定少方攻来时的人数大于防守方时,为攻方获胜。少方攻来时的人数等于或小于防守方时,为守方获胜。那么,多方将如何分配兵力呢?
1. 多方在两个据点各守8万,平分。则少方集中10万兵无论攻哪边都胜。所以这个分配很不好。
2. 多方在一边守10万,另一边守6万,总之,只能满足一边可以等于或大于少方的10万兵。那么,少方如果攻向了10万一边就输了。如果攻向了6万一边就赢了。二选一,攻破的概率为50%,而多方守住的概率也为50%。变成一样的了。
在上述条件下,10万对16万,就变成了均势,各有50%的取胜机会。互不吃亏。
又假如,少方可以选择从三个方向进攻多方,也就是说,多方需要同时守住三个据点,才可以守住。规定少方攻来时的人数大于防守方时,为攻方获胜。少方攻来时的人数等于或小于防守方时,为守方获胜。那么:
无论多方怎样守,只有一个据点可以满足条件,另外两个则无法满足。少方集中10万兵,随机任选一路攻之,攻破的概率为67%,而多方守住的概率为33%。攻方获胜的概率加大了。
在上述条件下,10万对16万,少方居然变成了优势,赢面比较大。多方明显的是吃亏。
这个简单模型说明:少方要想战胜多方,必须附加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得逞,诸如:
1. 集中兵力,尽量不要分散。(尽管集中有风险,但还是以集中比较占优)
2. 主动进攻。进攻方总是可以占优。(不信的话,可以统计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各类高水平的大师赛数据,先走的一方很容易先赢。为什么?先走的一方只有在实力略小于对手的情况下才是和后走方对手获胜的机会是均等的。)
3. 选择权越多,则越占优。当少方有多个进攻路线选择时,多方就会茫然无措,不知道究竟该守哪好,等同于被分割了。多数情况会接近&赌运气&。这样,少方就有条件突袭而胜之。
少方战胜多方,所附加的各种条件,都是围绕&怎样攻击多方的薄弱环节&而设计的,只要牢牢抓住这个要领,&拣软的捏&,就错不了多远的。
诸葛亮选择主动攻击强大的曹魏,是在与曹魏停战几年之后,发起的突然袭击,打的曹魏措手不及,是很正确的。尽管结果不可预知,但从战术上看,这是属于高胜率的做法。
当时,仅次于诸葛亮的魏延有不同看法,诸葛亮要出祁山,魏延要兵出子午谷。这说明:
1. 从&突袭曹魏,出奇制胜&的角度来看,双方并没有冲突。一致的。
2. 从&进兵的路线选择&角度来看,双方有激烈冲突。
究竟哪个更好,已无法证明,从概率上看,都是高胜率,并且结果都是不确定。所以无法评价,只能认为都好。(魏延的方案应该更加出奇。),都是符合以少胜多战术的。
其实,进攻方对&进攻路线&有争议是一件好事情。这说明都有取胜的可能性。选择权越多越好。反过来说,防守方只会更加痛苦!防守方的争议只会比进攻方更大!更激烈!因为究竟防哪边好?防守方只会更加不知道!
这还是在防守方有防范意识的情况下。若是没有防范意识,那还好!
攻打曹魏,从战术上看,可以。从战略上看,行不行呢?
不行。因为曹魏为甲方最强,东吴为乙方略弱,西蜀为丙方最弱。要想战胜甲方,必须乙丙联合。如果乙方没有攻击甲方的意思,丙方单独去做,丙方就很容易吃亏。
在这种情况下,丙方选择伺机勒索乙方是有可能产生收益的。应该要实惠些。毕竟对付乙方总是要比对付甲方更容易些。
但是诸葛亮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放弃了勒索乙方,主动去攻打甲方。那么,他的这一决策,究竟是高明呢,还是错误呢?
(78)战略究竟能不能修改
都说诸葛亮一生不肯弄险,不是的,他单凭蜀国一方之力就去攻打强大的魏国,这就是在弄险!并且他弄的是三国时代最大的一个险!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曹操虽然火烧乌巢是弄险,但那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弄险的。和诸葛亮主动弄险是完全不同的。
敢于主动弄险的人,不仅需要有高度的智慧,更需要有非凡的勇气!
上回说了,诸葛亮如果突然袭击曹魏,在战术上是可行的。但在战略上存在问题。因为攻打最强的甲方,需要与乙方孙权合伙行动才具备条件,如果丙方诸葛亮单独进攻甲方,就很容易吃亏。
那么,这个战略上的大漏洞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我们还是先回过头来再看一下&隆中对&的战略要点:
1. 跨荆益二州,
2. 等天下有变,
3. 分两路出击。
请问:这个战略决策从制定之日起,是否必须永远的坚信并执行下去?多数朋友可能会说,是的,必须。
不是的。因为没有任何理由支持:一个定好了的战略决策,必须永远的执行下去。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任何一个&战略&,他的实质都是&策略选择&,而不是&宗教信仰&。只有宗教信仰才必须坚信不疑,永远不变的。
&策略选择&,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它是由&当前环境(条件)&提供&选择范围&,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出的一个最占优或比较占优的策略。
那么,只要当前环境(条件)不变,选择范围也不会变,优选策略也就没有必要变,这就应该坚决执行。
如果当前环境(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选择范围当然也就跟着变了,那就应该在&新的当前环境&下,做出新的优选策略,才是正确的。如果还继续执行已经过时了的&优选策略&,这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由此可见,战略是可以修改的。环境变了,策略亦需要变。
&隆中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正确的。荆州投降后,环境变了,策略亦变。放弃&隆中对&,执行最新的优选策略:到交州当流寇去。
赤壁之战,得到荆州后,环境又变了,又开始执行隆中对。并且已经实现了第一步计划:跨荆益二州。这时,孙权勒索去了半个荆州,第一步计划损失25%。因此,在这个最新的&当前条件&下,应该设法夺回右荆州才是在执行隆中对。
但是关羽没有去抢右荆州,也没有任何对右荆州下手的动机,所以他就错了,他又把左荆州也弄丢了,这就错远了!
在这个&当前条件&下,刘备想抢回荆州,这其实是在修复关羽留下的错误,是在坚定地执行隆中对计划。但是他没有选好下手的时机,最终没有得逞。
现在,诸葛亮当政,如果他还要执行隆中对,也是正确的,那就该先落实第一步计划,抢回荆州。达到&跨荆益二州&这一标准之后,再&等天下有变&。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没有做,就说明他已经抛弃了隆中对战略。
为什么抛弃?过时了。在新的局面下,当前条件发生了变化,又有了新的选择范围,在新的选择范围之中,又出现了比&隆中对&更好的策略选择!
是什么呢?
放弃&跨荆益二州&,改变成&跨益凉二州&。
诸葛亮说要讨伐曹魏,匡复汉室,假的,这只是个掩人耳目的幌子。
曹魏的首都在东边,&头&对着孙权,&尾&对着诸葛亮。诸葛亮只想袭其尾,其尾就是原先董卓的西北凉州,曹魏的边陲薄弱地带。如果诸葛亮成功地割到凉州,则曹魏很难做出&花巨大代价以重兵夺回边陲&的选择。
也就是说诸葛亮并不是真的要攻击甲方,而只是攻击甲方不太重视的10分之一。那么,不疼不痒的,甲方曹魏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可能会重视,可能不重视,总之不至于全力以赴。从而甲方的矛头依然还是对着威胁最大的乙方!
这种&蚕食&计划是非常高妙的。每次都弄的曹魏不知道该派多少人、该花多大成本才好。少了不够,多了浪费,关键是太远。更重要的是,曹魏不会花本钱从这里攻击诸葛亮,只会以最低成本取守势,守住即可。
诸葛亮只侵占甲方不太重视的10分之一,你说他是在以丙方之力单独进攻甲方吗?似是而非,说不清楚,就算违背了&丙方不宜单独进攻甲方&的大原则,也只违背了10分之一,根本没多大事!并不会因此而成为受害者。
事实上,曹魏一直是取守势,守住即止,从没对诸葛亮反扑过!
我们再看魏延的&蛇吞&计划:企图兵出子午谷,一口吃掉长安。长安是魏国的西京(汉献帝迁来的),首都级别的,特别敏感的地方。攻击长安,就等于是攻击魏国,战略上就等于丙方单独进攻甲方,这肯定是要受害的!
如果按魏延的,吃掉西京长安,魏国就很容易做出简单而一致的的应对策略:坚决反扑,夺回长安!如果按诸葛亮的,不打长安,只取离长安更远的以西边陲,则魏国的决策机构分歧一定会很大,并且多数会认为不太重要。
魏延和诸葛亮的看法,战术虽一致,战略却有天壤之别,魏延在战略上已经构成了&丙方单独进攻甲方&,而诸葛亮却不没有。孰高孰低,泾渭分明。
诸葛亮声称要匡复汉室,其实是想只侵占凉州。许多人都说诸葛亮出兵祁山,想消灭魏国是行不通的。行不通很正常,因为他...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操传赤壁之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