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住院费用医保报销范围发费多少钱报

医保报销收费单上有民政救助_百度知道
医保报销收费单上有民政救助
医保报销收费单应该没民政救助项般二报销才能现民政救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医保报销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门诊费用怎么用医保卡的钱报销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门诊费用怎么用医保卡的钱报销
单位体检时说我肠道出血,要我到大医院检查,我立即到中山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当时医保卡没带在身上,用现金交了大约500元,发票我都保留了。后来查询我的医保卡里有1500左右,请问,能否用医保卡的钱把自己花费的现金报出来?医保卡是办理居住证以后单位给办理的。新手,没有积分。谢谢先!
门诊费用怎么用医保卡的钱报销
门诊费用可以用医保卡的钱进行刷卡,但并不具备报销.如果说想得到报销,必须住院才可以.
医疗保险报销,需要到当地医疗管理中心或指定医疗机构医保结帐窗口报销。
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原始发票,用药清单,病历本等其它材料。
医疗保险的报销是按比例进行的,一般在70%左右浮动。其报销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检查和用药情况,医疗等级等因素有关。举个例子就比较清晰了,A类药品可以享受全报,C类就需要全部自负费用,而B类报80%,自负20%的比例。
某人用掉医药费总计9000元,而报销公式是这样的:(《起付线》-自费药)*70%,如果说自费药占据很大比例,其报销下来是没有多少金额的。
另外需要到指定医疗机构就医,这点很重要。
最好在购买地就医,并不支持异地就医的,因此就医前征得当地医疗管理机构批准很是必要.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民政部:今年对大病救助的比例将不低于70%,农村大病救助报销比例,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大病医疗救助多少钱,大病医疗救助申请书,2015医疗保险大病救助
民政部:今年对大病救助的比例将不低于70%
时间:日10:22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民政部:今年对大病救助的比例将不低于70%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王治坤21日在北京表示,今年对大病救助的比例要不低于70%。  民政部当日召开“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主题新闻发布会”。王治坤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作上述表示。  王治坤说,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保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具有五个方面的亮点。  他说,近几年,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非常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进速度也非常快,此次出台文件有以下几种考虑:第一个方面是把原来分散在各个文件当中相关的政策规定进行梳理,归拢并进一步加以明确,这样便于各地遵循和执行。  第二个方面,把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医疗救助工作当中所创造的有效的可行的经验、做法提炼上升为新的政策规定。同时,此次文件出台还是根据国务院一些新的要求,以及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些新的思路,又做了一些带有改革性、方向性的政策规定。  王治坤表示,文件突出亮点概括了五个方面:一是文件首先是要实现推进城乡医疗救助的统筹。要求在2015年年底之前要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城市的医疗救助制度合并起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他说,农村医疗救助早在2003年建立,城市医疗救助是在2005年实施,一直是实行分制、分级的管理和制度设计,此次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第一次要求在资金方面进行合理统筹使用。要求城乡医疗救助在政策目标、对象范围、救助程序以及救助标准等方面要实行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困难群众在医疗救助方面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待遇公平。  二是救助对象与过去相比有进一步扩大范围的突破,在过去城市和农村的医疗救助当中,农村的五保对象、城市的三无人员现在统称为特困供养人员,还有城乡低保对象,这是法定的救助对象,此次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此外,把医疗费用支出型贫困家庭列为重要的救助对象。  三是《意见》提出要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把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要在全国实行全覆盖。  四是随着大病医疗救助的全面推进,在用药范围、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项目等方面,与过去相比,有进一步的拓展,就是说大病医疗保险将来可能在定点医疗、医保项目等方面,有所拓展和拓宽。  五是明确在救助水平上和过去相比要有大幅度的提高。去年平均救助比例达到60%,要求今年对大病救助的比例要不低于70%。
本文相关推荐
15-05-2215-05-2115-05-2115-05-19铜川市民政局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医生能够执业 医保能够报销医养结合要先扫清两个障碍
发布时间: 来源:陕西省民政厅 点击次数:次 【字体:
  1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会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八部门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带着对医养结合的关注,记者采访了养老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者。有多位专家学者呼吁:首先应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养老机构医疗能够报销。
  促进“医”与“养”相互融合对接
  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地铁站附近,如果不是特意寻找,很难发现以灰色为主色调的金融街老龄公寓,这座“高大上”的建筑掩映在周围青砖灰瓦的平房中。
  站在金融街老龄公寓门口,右侧是民康社区卫生站。北京惠众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总监、金融街老龄公寓原院长李宁告诉记者,在老龄公寓建立之初,金融街街道办事处就考虑到老人的医疗需求,特意将二者建在一处,服务范围涵盖了西医门诊、中医推拿、中医针灸等。
  前几天,金融街老龄公寓86岁的王爷爷意外跌倒,后枕部受伤,到医院缝针后回到公寓里。按照医生的建议,每两天需要更换敷料,7天后才能拆线。由于门口就有社区卫生站,护理员在约定的时间通过绿色通道将王爷爷送到卫生站,请医生为王爷爷更换敷料。让王爷爷满意的是,在卫生站可以持医保卡就诊,按照医保结算额度报销。
  “实际上,该方式就是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采取的医养融合对接举措之一,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李宁说,医养融合对接举措还包括将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作为医院康复护理场所、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老年病、康复、中医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等。
  寸草春晖养老院董事长王小龙告诉记者,虽然从行业看,医疗和养老是两个独立的领域,但二者结合可以整合优化资源。医养结合主要通过提升医的功能,来促进养的服务。在养老机构里,以养为主,以医为辅,通过医疗来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
  “医养结合有助于整合多方面资源。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老人,也要提供相对应的服务。”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杜鹏告诉记者,第一,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长期照护服务。第二,对于那些身体相对虚弱的老人,他们本身没有明显疾病,却担心身体健康问题,在社区服务或居家服务中提供持续服务。第三,对大多数老人而言,建立体检档案,在预防中发挥医养结合的作用。
  医养结合还需经过几道门槛
  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式之一,医养结合赢得了老人和社会的“口碑”。但在现实中,医养结合的“靴子”从探索到落地还需经过几道门槛。
  80岁的老人李放(化名)已经入住北京市房山区某养老院一年多了。患有重度痴呆的李放谁都不认识,前一阵,李放的胳膊上出现淤血发青的症状。护理主管赵晓萌只得打电话给李放的子女,协商后将老人送往医院看病。幸好老人只是皮下出血,慢慢养着就成。
  “养老院没有医疗资质,从外面聘的医生虽然有两把刷子,但养老院没资质说什么都没用。”赵晓萌说,“别说给老人打针输液,在法理上就连开点普通的感冒药都不行。”
  赵晓萌告诉记者,患病老人大多只是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等。养老院与附近的一家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医生有时间的时候就过来为老人服务。护理员要做的主要就是协助老人吃药,如果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只能拨打120或999。
  对此,王小龙认为,这是许多养老院推进医养结合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寸草春晖养老院,平均每个患病老人要吃八九种药,吃药最多的患病老人一天要吃18种药。
  “在养老机构,由于待遇较低,再加上缺乏上升空间,难以聘请到好的医生。”王小龙告诉记者,即使医院和养老机构合作,但医生的工作安排是个问题,医院的工作时间和养老机构有很大差别。王小龙举例说,养老机构需要医生24小时值班。凌晨两三点有老人身体不舒服、肚子疼,怎么能及时把医院的医生请来?
  杜鹏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养老机构尤其是中小型的养老机构难以获得相应的医疗资质,自然无法用医保卡就医,老人和家属只得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奔波。此外,一些医院办养老机构要慎重考虑。因为在医院是让患者得到快速有效救治,要避免出现老人长期占床现象。
  政策协同激发医养结合“加速度”
  杜鹏认为,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之间的互通与融合,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实现政策协同,协调民政、卫计委、人社等部门,形成合力。
  在王小龙看来,不但要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更要破除医养结合之间的隐形障碍。以医生注册制度为例,要求养老机构拥有第一职业注册地点的医生,在客观上有很大难度,也阻碍了政策的落实。
  杜鹏和王小龙均建议,不但要在政策上扫除障碍,更要在实践中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允许大医院的医生将养老机构作为自己的执业地点,同时在制度上和执行上为其提供保障。
  “可以借鉴日本厚生省下设老健局的模式,设立统筹协调部门,统筹协调区内养老医疗资源,强制吃不饱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近和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结对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杜鹏说,同时建议数据监测平台,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从中分析老人的医疗和养老需求,各相关部门都可共享、利用其中的数据。
  在赵晓萌这位从事基层养老院工作多年的护理员看来,希望加快医养结合政策落地的过程。例如,为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审核发放相关的医疗资质,允许其提供医疗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从而加快医养结合的进程。
  杜鹏告诉记者,推进医养结合也要因地制宜。在广阔的农村,老人居住比较分散,即使在一般的乡镇敬老院,本来就人手不足,建立专门的医务室不太现实,可以采取巡诊制度,让县医院、乡镇医院的医生进行巡诊。
  现如今,国务院已经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在推进医养结合的进程中,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双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术费医保可以报销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