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论坛里说:原油喜获“大丰收高手论坛”,却痛苦“去产能”为何?

财经观察:原油市场“痛苦”去产能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纽约12月8日电(记者黄继汇)在全球市场供大于求、美元持续走强的背景下,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今年至今已下跌约30%。市场普遍认为,原油市场供需再平衡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低油价将成未来的新常态。  市场供过于求  尽管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已低于很多原油生产商的生产成本。不过大多数原油生产商仍在顶着亏损的压力继续生产。而欧佩克也放手一搏,增加产量与非欧佩克国家争夺市场份额。  目前欧佩克的实际日均产量约为3150万桶。欧佩克4日表示,由于尚不能确定伊朗明年增加多少原油产量,欧佩克将在明年的下一次部长级会议上讨论产量限额问题。分析师认为该消息意味着在油价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欧佩克国家拒绝单方面减产。  美国页岩油开发导致国内原油供给充足。美国能源信息局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在920万桶左右。  欧佩克11月发布的原油市场月度报告预计,今明两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分别为9286万桶和9414万桶。市场普遍估算,目前国际市场上原油日均供过于求的量为200万桶。  华尔街投行高盛4日发布报告指出,根据保守预测,预计全球原油市场在2016年第四季度才能实现供需平衡。该行指出,原油市场在明年下半年实现平衡的前提是美国原油产量下降。但目前从美国的油井钻机数来看,还难以实现预期的降幅,因此高盛重申预计油价需要在低位维持更长的时间才能令油价出现上升。  美联储升息打压油价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12月中旬启动加息,美元持续对其他货币走强。美元上涨也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投资吸引力,给油价带来压力。  雪佛龙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沃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一些产油国的货币相对美元贬值,比如俄罗斯。这些国家的货币走弱意味着以美元计算的开采成本降低,从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油价。  沃森认为,石油公司会对油价做出反应,美国石油产量正在下降。对于明年油价的预测,他坦言这很难,但预计明年油价会高于现在的水平。  美国能源信息局8日发布的报告指出,预计11月美国日均原油产量较10月下降6万桶,预计从现在至明年三季度美国原油产量将持续走低,今明两年美国原油日均产量分别为930万桶和880万桶。该机构预计,今明两年,布伦特油价的均价分别为每桶53美元和56美元,纽约油价的均价分别为每桶49美元和51美元。  不过市场也有更悲观的看法。从事能源交易的分析资本管理公司合伙人杨涛指出,短期而言向下的压力很大,不排除跌至每桶30美元的水平。包括美国等国家地区的商业原油存储仓库目前已接近饱和,这意味着生产出来的过剩原油无法存放,更给油价带来了下行压力。  高盛分析师指出,一旦供应过剩超过库存能力,市场或需要做出调整,这令油价未来几个月面临继续下跌的风险。如果过剩的原油产量不能迅速下降,最坏的情况下油价甚至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  大宗商品市场阴云笼罩  不光是原油,整个大宗商品市场都是阴云笼罩。跟踪22种原材料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8日下跌至79.2,该指数今年以来跌幅高达24%。较2011年4月时的高点175已经“腰斩”,回望2008年6月时的历史高点233更是遥不可及。  美银美林大宗商品研究总监弗朗西斯科·布兰奇告诉记者,预计未来大宗商品价格仍面临压力。强势美元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都给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下行压力,不仅是金属,还包括能源和谷物。  他预期,大宗商品价格明年可能持平或小幅下降。随着全球需求增长,以及非欧佩克国家降低产能,石油市场的供需状况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出现改善,原油价格有望回升。该行预期明年布伦特和纽约油价有望达到每桶50美元和48美元。与此同时,天然气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基本金属价格会维持疲软,美联储升息和美元走强则给黄金价格带来压力。  作者:黄继汇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社区热帖推荐
揭秘网红生活真相……[]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2016股市十大趋势转眼间,距离2016年越来越近。赶着岁末的节点,近期将新财富五大策略分析师和宏观债券两位头牌的2016年策略报告看了一遍,整理出10大趋势,希望对你有用。1、资产荒下继续低利率资产荒 这也许是所有投资者在2016年必须要继续面对的最大困境。是的,整个2015年,市场利率大幅下降,不仅在于央行的连续降息,更在于最重要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各类固定收益相关的理财产品收益也跟随直线下降——A股在2015年上半年有一波大行情,与此也是大有关系的。低利率其实是市场的表现,背后根本是实体经济疲弱之下,资金无处可去,出现了“资产荒”,资产少资金多,利率自然大降。放眼2106年,这一趋势恐怕依然不会改变。兴业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说:2016 年全球延续经济低迷、低利率的格局,并可能是未来数年的常态。 过去七年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债务扩张,如今,基准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资本过剩,而债务高企,再加上日、欧、中、 美等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都在中期制约经济复苏的动能。要摆脱这种格局,需要等待新一轮生产力飞跃。低利率+资产荒,对股市绝非坏事。降低上市企业财务负担一方面,降息意味着上海市公司的财务成本降低,每年好歹能节省些利息开支。这个问题上,申万宏源的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有如下分析:中长期贷款利率每年年初调整,因此当年大量中长期借款产生的财务费用没有真正受益于降息,第二年才会有所体现。 2008年下半年、 2012年中、 2014年末央行连续降息,财务费用都在次年才真正下行。持续降息至少能为明年节省430亿财务费用,约占2014年净利润的2%。国防军工、 钢铁、 房地产、 公用事业等行业明年最有望受益于财务费用下行。姜超的一张图表,谈的也是这个问题。资产间轮动新格局当然,降息的好处不仅于此。根本上是在资产荒的情况下,市场看待股票的视角也会发生变化。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有一个白菜论的比喻,很是有趣:徐彪:整个资本市场的波动存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具有显著的经济周期的情况之下白菜的价格由白菜的质量决定。当白菜质量不再有显著变化,白菜的价格将由可以跟白菜竞争的豆腐和萝卜的质量决定。从现在往后看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周期里面,金融系统很可能会继续维持当前资产荒的状态。资产荒本质并不是已经没有资产可以配置了,而是相对于广大的金融机构的配置需求,相对于每个微观投资者对于金融资产收益率的要求来说符合条件的合格资产正在变得越来越少。所以,未来市场对股票的判断,很大程度将取决于对其他资产的喜好。这个问题上,海通的首席债券分析师姜超有一张很直观的图表:资产荒下的轮动格局,也许是2016年分析A股的基本框架——必须考虑债市、汇市乃至房市,才能综合考虑股市的何去何从。所以,接下来先让我们看看一些会影响A股的外部因素。2、美联储超预期易出黑天鹅放眼全球,2016年最具悬念的事件是什么?如果你看过我前几天参加花旗财富论坛的那个PPT精要,就会知道必须是 美联储加息进程。2015年12月,美联储加息,这个已经是既成事实了。但是2016年,加几次息,怎么加息,恐怕全球都没底,美联储自己内部怕是都还在纠结分歧中。如果步子太大,超乎了市场的预料,那就麻烦了。对此,海通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有这样的分析:美联储加息引发新兴市场阶段性波动。 从 2013 年美联储启动退出量宽的进程以来,在美联储正式决议宣布退出宽松决议的前后一段时间,全球资本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都会出现一轮恐慌,例如 2013 年 5 月至 9 月美联储宣布缩减购债前夕、 2014 年 10月美联储结束 QE 时期、以及今年 8 月份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以及人民币贬值,都曾经出现过阶段性的新兴市场汇率贬值、股市暴跌现象,投资者也一遍又一遍的回忆 1997。当前市场对 12 月中旬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再次升温,同时欧洲央行暗示再次量宽,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也普遍疲弱,这些事件的叠加将引发美元指数的再走强,相应的大宗商品以及新兴市场短期波动风险也长期存在。未来由于国内的经济仍然疲弱,外汇占款持续下降,全球经济仍然低迷,新兴市场外围波动的风险仍然持续存在。下图是申万宏源王胜的一个情景预测: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明年美联储加息的进程——如果美元加息快了,人民币贬值以及资金流出的压力就大了,间接地对A股压力也会增大——虽然这个几率很小。我们只能希望美联储步子稳健些,千万别给A股添乱。3、汇率阶段性贬值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一次性大贬值,让市场闻到了贬值的味道。也许,人民币长期升值通道已经打破,贬值或者大幅震荡将成为新常态。正因此,在谈及2016年A股的时候,人民币汇率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交银国际的首席策略分析师洪灏更基于美元的17年周期,认为2016年仍是强势美元主导下的市场格局:美元具有一个独特的 17 年周期:它往往会在周期的头六年里走强,然后在随后的十年里走软。当美元强势在头六年年底接近顶峰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危机。或者换另一种说法:美国的经常帐户改善意味着美元流动性短缺,同时美元走强。随着危机的恶化,美国必须使用其经常性帐户作为提供系统流动性的管道。随后,由于美国的经常性帐户恶化,美元走弱,世界将经济逐渐恢复正常。2016 年正是美元强势的第六个年头。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化,去杠杆和淘汰过剩产能的进展,一个全球流动性事件将加剧来年中国必须面对的复杂性。姜超则指出:2016 年人民币定价机制将更市场化, 双边波动幅度将进一步扩大,系统性风险可控, 但美联储如果超预期收紧,阶段性人民币贬值预期会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建议关注离岸/在岸人民币汇差和在岸人民币成交量两个指标。08年以后由于美国QE,利率下降,中美利差上升,因而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强势。但从14年开始中美利差缩窄,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逐渐积累贬值压力。16年美国加息仍是定时炸弹, 届时仍需防范阶段性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资金流出的风险。4、增量资金陆续有来谈美联储加息,谈汇率,都是担心资金的流出。当然,凡事都是双面性。虽然汇率为A股资金流出带来隐患,但是A股整体依然有许多潜在流入的资金,正是这些资金的虎视眈眈,使得2016年的A股整体应该不会太坏——毕竟对这些资金,大跌的A股反而是平添低息的好机会。整体来看,2016年的增量资金,来源有好几种:1、低利率下理财转过来的资金2、海外资金3、政策红利放行的新资金低利率下转场资金张忆东有分析这么说:高达 4%以上的收益率回报要求,迫使理财产品一方面降低收益率,另一方面将积极通过委托投资等创新方式,或者通过参与定增、并购等一级半市场, 并分享 A 股市场的高收益。债券收益率已降至历史低位,预计 2016 年险资的股票投资比例将从当前平均 6-8%提升到 10%左右。而徐彪也有同样的判断:从2016年也就是明年的年初开始,大概会看到一轮金融机构增配股票市场、增配权益类资产的浪潮,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趋势看得比较清楚了。外资新入场资金人民币国际化,与此同时必然是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A股作为重要的人民币资产,自然也能从中受益。张忆东有分析指出:随着人民币加入 IMF 的 SDR 一篮子货币, 2016 年中国 A 股将可能早于每年一次的市场分类评审期(2016 年 6 月),被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加入初期,可能吸引接近 2000 亿元人民币海外资金配置 A 股市场。政策红利资金A股作为资产配置大类,正被管理层越来越重视。短期来看,企业年金就是确定性的增量资金。张忆东有分析:全国可纳入投资运营范围的资金总计约 2 万多亿元。 按照《管理办法》 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 30%的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资金最高可达到 6000 亿元以上。 广东和山东已经先行试点,分别拿出 1000亿元职工养老保险结余委托社保基金进行投资运营。从上述潜在增量资金来源我们可以看到,相比2015年上半年杠杆资金为主要增量资金不同,2016年的增量资金几乎都来自相对保守的来源,这或许将是影响2016年A股热点板块的一个重要因素。5、慢牛行情 震荡加剧纵观各家明星分析师对2016年的观感,普遍认为2016年将是个慢牛行情,过程也许会有大幅波动,但最终涨幅主要依赖盈利推动。对此问题,海通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的分析很有代表性:15年充满激情的市场16年走向温情。 回顾过去3年市场能更好理解市场上涨的动力来自何方? 2013年为结构市, 上证综指小幅下跌, 创业板指上涨82.7%, 盈利和估值双击,成分股净利润同比从12年的6.3%上升至13年的26.2%,盈利加速带动估值提升了44%。 2014年考虑11月21日降息的影响, 考察此前市场表现看,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15.9%、 8.1%、 14.6%, 盈利成为指数上涨的主要来源, PE中枢较13年变化不大。 2015年(考虑14年11月21日降息), 在大放水和加杠杆的背景下市场充满激情, 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大涨44.2%、 52%、 74.8%, 中小创和主板PE普遍提升了50%。展望2016年,利率下行趋势仍将延续,但考虑15年5次降息之后1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5%,继续大幅下降空间不大,而且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中美利差收窄也将制约降息空间,因此, 16年利率下行幅度大概率将小于15年,对应估值提升幅度也将有所收敛,不过考虑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略有加速, 16年市场将在15年的激情过后走向温情,指数表现将更加温和, 类似13年到14年的变化。其实有这样的结论,并不奇怪。无论是美联储、人民币汇率还是改革进程,每一个都是大事件,大量事件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大波动——所以分析师们普遍预计市场波动加大。但波动容易刺激,但是要推动A股长期向上,归根到底得有力量支持。放眼股票,不外乎P/E和E。P/E就是市盈率代表了估值,这是市场给单位盈利愿意给出的估值倍数,市场越红火,估值越高。但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市场普遍不太相信P/E还有大幅攀升的可能。在这样的前提下,P也就是股价要上涨,就只能靠E也就是盈利的上升,但经济不景气下总体盈利不可能有大涨,所以就导致估值最终可能只是小幅上涨,也就是慢牛。姜超有一张图超级形象:震荡巨大,那么区间是多大?部分分析师给出了区间,虽然历史证明绝大多数区间预测都不靠谱,但是了解分析师们的区间,至少有助于了解大家的预期,并作出提前应对。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的预测是:A股将在3200点到4500点的核心区间内震荡,市场波动空间进一步放大而申万宏源的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的预测是:全年看,上证指数波动区间(),创业板指波动区间(),波动幅度仍然比较大,而在概率最大的中性情景假设下,上证综指至少将摸高4000点,创业板指触及3550点。6、希望还在春天里,一季度看好如果A股2016年涨幅有限波动巨大,那么显然在2016年要做好A股,择时很重要。对此, 张忆东说的好:不必过度关注指数,震荡市概率大,而要做好交易、把握波段机会。2016 年需要优选结构性机会、反复折腾。总体来看,分析师普遍对2016年一季度报以厚望,看好春季行情。比如张忆东说:行情大箱体震荡:一季度行情相对看好,二季度注意风险。2016 年二季度开始,行情不确定性增大,调整压力较大。 不确定性因素包括:①“两会”之后,供给端结构性改革发力,有破有立,局部释放各种风险;②经济层面的不确定性加强, 上半年经济增速继续寻底;③外部环境(美联储、欧洲等)不确定性上升(尤其是美联储每个季度末议息会议)。又比如徐彪说:明年是在“十三五”元年,经济增速不容有失,一季度将大概率迎来“稳增长”预期行情,金融、房地产、智慧城市、海面城市的“稳增长”相关板块将大概率获得市场的阶段性青睐,不可不察!很有可能明年第一季度蓝筹股会是占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看到整个资产配置的间接调整会慢慢随着银行系统开始大规模的增加,有收益分成模式的私募、公募、相关产品的发售,新的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模式就会开始盛行起来,这个模式带动的资金属性会通过基金经理的层面完成,一定会引发成长股卷土重来。所以明年全年的风格,我认为很有可能一季度会是一个大盘蓝筹占优,但是二三四季度很有可能是成长股占优的情况,明年的风格很难有一个方向可以一以贯之,这是我们对风格的判断。其实,如果你之前见过我之前的黄金半年和易跌半年的区分,你就会知道大家看好一季度是很正常的,毕竟这是历史上A股的最佳季度——哪怕无脑年年看好一季度,表现也不会太差。7、供给侧改革不可不知上面谈的是宏观大格局,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A股的微观层面了。从2015年的11月开始,一个新名词在专业投资者中广泛传播,那就是: 供给侧改革。这是2015年末的一个新提法,张忆东有一张很形象的文字对比图,轻重你是一目了然。对此,张忆东认为对股市是长期利好:2016年 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真格——主动去产能、定点爆破债务风险,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较大, 如此,短期“僵尸型”企业破产、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溢价上升,但有助于去产能、 去杠杆、提高效率, 显著提升中长期的信心。当然,从2016年的受益板块来看,张忆东认为:2016 年财政政策将加大托底力度, 围绕“ 13.5 规划”, 加力释放供给侧潜力, 包括,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短缺的领域; 投向新兴的、 具有巨大带动效应、需要政府支持的新增长点。我看过不少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研报,其实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框,产能出清是,公共服务基建是,新兴产业是,反正提升需求质量的都算——理论上这其实意味着供给侧改革作为主体和概念比较含混。但是,再含混架不住顶层未来时不时提及这个概念,以及时不时出利好。所以,在2016年,你至少得懂什么是供给侧改革。8、传统蓝筹高息股或受捧如果要说2016年,什么是我个人最看好的新概念,还得算蓝筹高息股。就像前面说的,眼下是一个低息环境,大家都在寻找高收益的来源——但与此大量稳健资金又不像冒太大的风险。怎么办?高息股从来就是一个解决方案,类似高速公路、公用事业这样相对平稳派息又慷慨的企业,就会成为类债券的选择。更何况,高息股如今还能打新,虽然打新收益也许不高(后面会专项提到),但能有3-4%的额外收益也是好的。派息3%到4%,打新3%到4%,这就是6-8%,如果再盈利略微上行,对稳健资金就算很不错的选择了。其实,在此前《花旗财富论坛告诉你不能不知的五大趋势》中,境外机构对于全球高息股同样看好,认可其收益高波动小的优势。这个思路,同样适合于A股。所以,王胜认为:高分红板块与个股在利率下行环境中投资价值凸显,关注明年蓝筹板块的股息率修复机会张忆东观点类似:2016 年价值股的配置吸引力提升。“打新”热潮有助于提升那些具有安全边际、下行风险小的价值股的投资吸引力。 在市值配售的规定下, 考虑到 A 股市场总体估值偏高,特别是中小盘成长股的波动风险巨大,因此, 2016 年投资者参与“ 打新”的话,将加大对下行风险小的白马绩优股的市值配置。下面是申万的一张高息股列表,仅供参考:9、科技股依然有炒头,模糊的贵依然有噱头虽然看好高息股,但不等于我认为2016年以TMT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股会没机会。在2015年,我多次说过这样一个观点:模糊的贵,总比精确的贵好。大蓝筹贵不贵,其实很直接,因为A股H股比价在那里,是贵20%还是贵40%,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一目了然,这就是精确的贵。但是科技股呢?100倍市盈率算不算贵?1000倍呢?如果你买到10年前的腾讯,恐怕又不算贵,所以这个数字看着吓人,却是模糊的贵。炒股,想象力很重要。只要能想象,就能继续炒作下去,TMT科技股等成长股,有着无限想象力,即使999个烂掉死掉,成功并辉煌的那个依然可以鼓舞资本去寻找下一个1%甚至1‰,这就使得高估值游戏可以继续。而这种想象力游戏,在张忆东看来,低息环境尤其需要:纳斯达克指数和科技类初创公司的高估值,体现了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于创新的风险偏好。 当前, 美国劳工每小时产出指数同比仍处于低位,显示劳动生产率恢复较慢, 至少和上世纪 90 年的新经济创新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在经济差而利率低的阶段, 资本市场更注重科技创新, 往往给予创新企业更多的估值溢价。那么潜在热点是什么?徐彪最近给出的热点值得关注,其中量子通信连美剧《天蝎》最新一集都有涉及:1.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我们相信从明年开始会是一个跨越产业化运行或者运用的门槛阶段,明年开始北京到上海段的干线会开始构建,很有可能明年我们会看到另外一个变化是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会上天,与此同时经过五中全会上习总书记亲自点名量子通信之后,整个政策的扶持和推动还会有进一步系列的措施出来,三个原因相叠加,我们认为量子通信作为行业来说,正处于从零到一的跨越当中,想象力和空间是无限的。2.重点需要观测的新方向是汽车的自动驾驶,明年开始奔驰、宝马、特斯拉等全球一流厂商所出的高端汽车,都会标配无人驾驶的系统,有人尝试从上海到南京直接乘坐无人驾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不像新能源汽车这样,会需要1万到10万,20万到50万,50万到100万,出货量逐年增加。很有可能第一年规模就会超过100万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10、现代服务业大受关注要说供给侧改革里面比较新的概念,其实就要数现代服务业了。其实这个不仅是政策需求,人口结构也有这样的需求。荀玉根指出:生命行为周期理论显示,人在25-40岁主要需求是地产、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而40岁后转向服务类需求 。过去10几年中国人口年龄平均数处于30-40岁,这决定了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而现在人口年龄平均数超过40岁,居民需求转向服务业,轻资产行业占比上升,改善资金供需,这与1980年代前后日本、台湾相似。老实说,现代服务业范围太广,无数细分领域。这块可以参考王胜的ShareN图,很有意思,相关的报告建议也细读一下。附:股多了但难赚了最后,来说一下新股。正如张忆东所言,2016年会是新股继续爆发的年份:2016 年注册制、上交所的战略新兴板、以及“新三板”都将有显著的进展,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进,从而将加大对于资金的需求。2015 年底 IPO 已重启, 目前排队待审的企业 600 多家,按照 2015 年平均每家融资 7.55 亿估计,排队 IPO 企业融资规模
亿规模。新股融资盛宴继续,但是打新盛宴就未必了。由于未来将是市值配售,不需要预缴款,这意味着持股者的打新战斗力陡增,参与者多了,中签率就会下降,收益就会摊薄。国泰君安孙金钜有一个分析:网上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中签率预测在万一附近,涨幅200-300%来测算,发行200-300只新股,但受限二申购不超过千一的上限,最优账户规模约为40-60万。这意味着,作为稳健收益策略的打新,已经结束。未来,打新将只是一个股票投资加强策略。当然,没有理财玩家来分润新股利润,对于股民绝非坏事。最后的最后,附上一张申万制作的2016年年度大事件,各个时间节点,各位多参考:A股最大风险浮出水面  2015年即将过去,央企上市公司因利润下滑严重。 A股244家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26%,降幅最大的是国电集团旗下的平庄能源;中石化控股的石化油服成为“亏损王”,前三季报亏20.6亿元;亏损的央企上市公司达到67家,占比为27%。  在亏损的67家公司中,有色、煤炭、钢铁以及航运等传统行业成为业绩亏损的“重灾区”;其中,钢铁、铝业类公司占到亏损公司的近三成,煤炭则占到近两成。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成为很多央企利润下滑乃至亏损的主要原因。  两桶油暗示石油行业的寒冬来临  长期位列央企利润榜首的“两桶油”,在今年三季报中已退居次席,招商局集团控股的招商银行以485亿元的盈利独占鳌头。 事实上,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招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率还不到6%,与过去动辄两位数的增速不可同日而语。招商银行上位,更多的是因为“两桶油”的下滑过于严重,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前三季净利增速分别下滑68%和49%。 这是“两桶油”3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受“两桶油”效应的影响,位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上的企业,日子也很艰难,甚至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的状况。  中石油集团旗下的石油济材和大庆华科录得亏损,三季度报亏的石化机械去年同期还盈利1.9亿元。石化机械公告称,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震荡,下游油气勘探开发企业对石油机械装备、油气管道、钻头及钻具等需求减少,导致公司主要产品收入下降,出现亏损。 作为石化机械的难兄难弟,同在中石化集团麾下的石化油服,成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王”。 石化油服去年盈利12.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5.81亿元,同比下降41.5%,亏损20.6亿元。该公司表示,油服业务工作量下降及上年末置出化纤业务,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滑。  钢铁、煤炭、有色、航运行业困难重重  紧随其后的是宝钢集团控股的韶钢松山和八一钢铁,前三季度均亏损超17亿元,这是钢铁业寒冬的真实写照。据统计,鞍钢股份、武钢股份和攀钢钒钛均出现8亿到10亿元不等的亏损,盈利的仅有宝钢股份和本钢板材两家钢企,但其净利也出现大幅下滑,宝钢股份同比下滑55%,创上市以来最大降幅。  无独有偶,上市以来净利最大降幅的还有中国神华,前三季度同比下降44%。中煤集团控股的中煤能源和煤气化共计亏损27亿元,国投新集亏损12.9亿元,国电集团旗下的平庄能源亏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五矿集团控股的5家上市公司,竟然没有一家盈利,总共亏损了将近17亿元。而去年以亏损163亿元刷新央企亏损纪录的中国铝业,今年以来通过变卖资产谋求生路,但并未摆脱亏损命运,前三季报亏9.3亿元。 另外,航运业也是亏损的“重灾区”。中海集运净亏10亿元,长航油运干脆退市,位于航运业上游的造船业受到拖累,中国重工和中船防务分别亏损4.4亿元和9.5亿元。  统计数据发现,亏损排名前十的上市央企共计亏损135.24亿元,仅有两家亏损在9亿元左右,其余8家均在10亿元以上,平均亏损额为13.5亿元;另外,244家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负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万亿元。  大宗商品成为2016年最大风险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是很多央企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对于本次业绩下滑,平庄能源解释说,受煤炭售价下降影响,虽然销量同比有所增加,但销售收入同比减少。中煤能源和国投新集也将亏损归因于煤炭价格下跌。进入2012年5月,国内煤炭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至今不见好转,全国煤炭市场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煤企盈利能力下滑,业绩受到严重影响。中国石油在三季报中指出,净利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油、成品油价格大幅下降影响收入同比降幅较大。若2015年第四季度原油价格水平延续低位运行,公司原油实现价格预期同比降幅较大,全年净利润同比将发生大幅下降。  有色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以前这些处于国民经济上游的大型国企,受益于资源垄断,但现在大宗商品价格跌跌不休,煤炭、石油的价格比前几年惨遭腰斩,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导致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钢铁业则受到上下游产业的夹击。鞍钢股份表示,今年三季度钢材价格加速下滑,而矿石、煤炭价格相对稳定,外部市场因素吞噬公司盈利空间。同时,导致钢铁企业第三季度盈亏线被击破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汇兑损失。宝钢股份公告称,今年8月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9月末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年末贬值达3.9%,去年同期贬值幅度仅0.8%,公司开展购汇还款及外币负债余额汇率重估影响,汇兑损失较去年同期增加15.5亿元。   原油更长期的下跌,将道指标普500指数在未来两年更为动荡。若油价跌至25美元,至2017年第二季度,美股能源板块将可能骤降40%,同样A股也要注意类似的情况,有可能成为A股2016年最大的风险。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丰收论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