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ph低,炉水phph值偏高是什么意思,一排污炉水ph就下降很多

炉水PH值的问题!炉水PH值过低或过高会使腐蚀速度加快,当PH值小于?时,易发生酸性腐蚀,PH值大于?时,则易发生碱性腐蚀。所以把炉水PH常保持?之间最好。?为所需要填的空。在线等_百度作业帮
炉水PH值的问题!炉水PH值过低或过高会使腐蚀速度加快,当PH值小于?时,易发生酸性腐蚀,PH值大于?时,则易发生碱性腐蚀。所以把炉水PH常保持?之间最好。?为所需要填的空。在线等
炉水PH值的问题!炉水PH值过低或过高会使腐蚀速度加快,当PH值小于?时,易发生酸性腐蚀,PH值大于?时,则易发生碱性腐蚀。所以把炉水PH常保持?之间最好。?为所需要填的空。在线等解答!二号炉运转中炉水酸碱度低问题的探讨_中国煤气发生炉网
当前位置: >>
>> 正文二号炉运转中炉水酸碱度低问题的探讨 & &  & &来源:中国煤气发生炉网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 14:27:13       1概述  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为600MW亚临界机组,采用全挥发的水处理方式。系统带入的含油物分解;同时启动中系统换水量大,加药出力不够所致。于是采取了减少锅炉换水量,并向锅炉投加磷酸盐的方式处理。经数小时后,随机组负荷升高,炉水pH值逐渐恢复正常。  意想不到的是,在随后的两月内,该机组在一次启动及一次低负荷消缺后的升负荷过程中均发生了类似的情况。而且通过投加磷酸钠和氨水均未起到明显的调升pH值的效果。  2初步的分析  由于炉水pH值低会引起锅炉全面的酸腐蚀,后果难以设想。此问题原因不清,处理不当,会给机组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此种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机组的安全生产有积极的意义。在对这几次启动中的数据进行了回顾和研究后,总结出这几次出现现象的共同点:(1)出现炉水pH低值的现象均发生在机组并网后负荷迅速升高阶段;(2)当出现炉水pH值低的现象时,凝结水、给水和蒸汽pH正常甚至较高;(3)仅发生在本次大修后,历史上该机组及1号炉大修后的启动均未发生过类似的情况;(4)几次启动中,均因炉水中出现了硬度而向炉水投加了磷酸盐;(5)本次大修后期对锅炉进行了酸洗。  从数据的特点来看,首先可以排除因换水量大而加药量或加药能力不足的原因。因为数据反映出凝水、给水乃至蒸汽的pH值均能合格,只有炉水较低;况且以往机组启动中并未反映出加药能力不足的问题。  其次炉水中存在酸性物质:炉内酸洗物质带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酸洗水进入,通过炉外制水工况分析可以排除;树脂或树脂粉末泄漏后,受热分解,此现象不应只发生在启动中,通过对正常工况下炉水pH值的分析,也予以排除;再者就是经过大修后的机组,由于更换设备多,新设备表面大都有防锈油等物质,进入锅炉后高温分解出酸性物质。但大修中锅炉经过酸洗,启动中系统也曾经大流量冲洗,其影响有限,且也不致因此产生磷酸盐等调整失效的情况。  那么会不会是由磷酸盐的“隐藏”现象引起的结果呢?全挥发机组也会发生磷酸盐的“隐藏”现象吗?它能完全解释2号炉发生的这种现象吗?  3关于磷酸盐的“隐藏”现象的一些理论知识  (1)什么是“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热力设备水汽理化过程》中的描述是:汽包锅炉负荷增高时,锅炉水中磷酸钠盐的浓度明显降低,而当锅炉负荷减少或停炉时,这些磷酸钠盐的浓度又重新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磷酸盐的“暂时消失”现象,也叫磷酸盐的“隐藏”现象。其实质是:锅炉高负荷运行时,有易溶磷酸盐从锅炉水中析出,沉积在水冷壁管壁上,结果锅炉水中磷酸钠盐的总浓度有所降低。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或停炉时,或停运后再起动时,沉积在水冷壁管管壁上的磷酸盐又被锅炉水溶解下来,使它们在锅炉水中的浓度重新增高,也就是说,出现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表明在锅炉某些水冷壁管管壁上出现了磷酸盐的固相附着物。  (2)发生磷酸盐的“隐藏”现象的原因和条件磷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在10℃ ̄120℃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当水温升高到接近120℃时,溶解度达最大;水温超过120℃再继续升高时溶解度反而急剧下降,在高温水中磷酸钠的溶解度是很小的,对应于压力为15MPa的锅炉水饱和温度下,其溶解度仅有0.15%。  锅炉运行时,水冷壁管受热,管内水被加温。由于近壁层水温较高,从而使易溶盐杂质的浓度较别处高,所以尽管水冷壁管内炉水水流中磷酸钠的浓度远未达到饱和浓度,而在近壁层的水中,可能会有磷酸钠已达到并超过其饱和浓度,因而在炉管表面以固相析出。如果炉水水流不足以将这种沉积于金属表面的磷酸盐冲刷掉或溶解下来,盐分就会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易溶盐固相附着物。一般来说,越是参数高、容量大的锅炉,越容易发生磷酸盐的“隐藏”现象。  (3)归纳一下,发生磷酸盐的“隐藏”现象的条件如下:炉水水温较高,此时磷酸盐的溶解度很小;炉水中有相当浓度的磷酸盐;由于工况变化造成炉管内水流工况异常,近壁面温度超出磷酸盐类饱和溶液的沸腾温度,从而使盐类析出。  42号炉启动时是否具备磷酸盐的“隐藏”  现象的条件探讨一般情况,炉水的“磷酸盐暂时消失”主要发生在用磷酸盐处理的机组上,而我公司炉内水处理方式为全挥发的加药方式,正常情况下是给水加氨处理,同时加少量联胺(主要是给水除氧的需要),能够满足系统调节pH值的需要(包括炉水)。在因凝汽器泄漏,系统出现硬度时,向炉水加磷酸钠,此时炉水pH值控制标准提高(从9.0 ̄9.5提到9.5 ̄10.0),炉水pH值控制主要靠调整磷酸盐的加入量。  在U203A大修后的几次启动中,监测的凝水、给水及炉水都出现了少量的硬度。为抵消进入炉水的硬度,保护炉管,按习惯的处理办法,化学运行人员向炉内投加磷酸盐,同时加强排污。虽然现场没有做磷酸盐的浓度测定,但从对应炉水的含钠量较高这一点来看,当时炉水中的磷酸盐已达到了一定浓度。这样就具备了形成磷酸盐的“隐藏”现象的第一个条件。  从启动的数据中,可以看到,炉水pH值异常的时间,都发生在机组负荷快速上升的阶段,也就是说有锅炉出力快速提升的情况。此时,炉水易出现异常的沸腾工况和流动工况并使水冷壁管换热的不充分,从而使局部过热的水冷壁管壁面附近的炉水过度浓缩,超出磷酸盐的饱合浓度。也就是说此时已形成了发生磷酸盐的“隐藏”现象的第二个条件。  由此可见,2号炉这几次启动中已满足了发生磷酸盐的“隐藏”现象的必要条件,下面再对启动中出现的几个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5对2号炉水出现pH值降低时有关现象的分析  (1)启动时炉水pH值降低的原因?同时,为什么凝水、给水和蒸汽的pH值却正常或偏高?  "尽管2号炉有可能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  的必要条件,但为什么会带来炉水pH值的降低呢?  遗憾的是能查到的资料中都没有提到其会带来炉水pH值降低的现象或结论。作为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非典型现象,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是可以理解的,尝试作进一步的推导。  正常情况下,磷酸钠溶入水中会带来溶液pH值的增高,其反应式如下:Na  3PO4+H2O=Na2HPO4+NaOH  而当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时,已知会发生如下反应:  Na3PO4+0.15H2O=Na2.85H0.15PO4+0.15NaOH  比较两式可以看到,炉水中同样有一个磷酸钠分子存在的情况下,当出现磷酸盐易溶盐的析出时,溶液中比正常时要少0.85个NaOH分子,换句话说,水溶液的pH值会降低。  另一个方面,当氨加入水中后,发生的反应如下:  NH3+H2O=NH4++OH-  也就是说,水中加入氨,也同样会使溶液pH值增高。但请注意,上式是个可逆反应,意为,该反应是双向进行的,由于磷酸钠的离解常数远高于水和氨分子的离解常数(约1000倍),当水中有磷酸盐存在时,氨的离解过程会大大受到抑制。当经加氨处理过的给水带入锅炉时,由于炉水中加有磷酸盐,炉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OH-(视加入的磷酸盐量而定),这将促使反应向左进行,使得炉水中的一部分氨以分子形式存在,其结果是炉水中的氨被带入蒸汽中。  这时,炉水正常pH值的维持,主要是靠加入的磷酸钠来贡献,一旦发生了磷酸盐“隐藏”现象,由于此时炉水中的OH-数量减少,就会出现“凝水、给水、蒸汽pH值高,而炉水pH值低”的现象。  (2)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分析进行到这一步,炉水启动时pH值降低的原因似乎找到了解答,但是仔细考虑一下,这里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此现象会集中发生在本次2号炉大修后,而此次大修前的2号炉及1号炉在类似的启动过程却没有呈现出此类问题?毕竟一直以来机组启动时采取的是相同的水处理方式。  在《水处理、防腐蚀和失效分析1000例》(窦照英编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某厂两台锅炉酸洗后启动时,都发生炉水pH值低于7,即使加入大量磷酸三钠也不升高,而且炉水磷酸根浓度也不升高。……以上情况表明,锅炉酸洗后,如果金属面未钝化,则所加的磷酸三钠将与金属表面的亚铁离子作用被吸收成为磷酸铁钠,因此,可用是否有此现象,判断锅炉酸洗后的钝化效果。”  这段话的描述与这次2号炉的情况极其相似,大修期间2号炉进行了酸洗,酸洗后采用了多聚磷酸钠钝化法。有资料表明,此种钝化方法的效果往往并不是很理想,这一点从2号炉冷态冲洗时,炉水含铁曾高达近20000ug/L的数据得到映证。  而此前,2号炉投运以来,一直采用的是EDTA清洗法,其钝化方式和效果与本次酸洗均有区别。  所以,这种现象的产生应该与本次锅炉清洗后的钝化效果有关。  对其反应机理可作如下推理:由于2号炉酸洗后,未形成较好的钝化膜,炉管被炉水腐蚀,发生如下反应:Fe+2OH-=Fe(OH)2+2e此时,由于Fe(OH)2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水中的OH-被消耗,炉水pH值降低,磷酸盐会以NaH2PO4和Na2HPO4的形式存在,进一步发生下面反应,生成磷酸铁钠,再遇到合适的条件,即发生磷酸盐“隐藏”。  NaH2PO4+Fe(OH)2=NaFePO4+2H2O如前所述,启动时2号炉水中的PH值主要由加入的磷酸盐控制,当由磷酸盐水解生成的OH-被大量消耗时,炉水pH值就会降低。  (3)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释,为什么在机组负荷增加后,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因为按照磷酸盐“隐藏”理论,机组参数越高是越有利于“隐藏”现象发生的。  这主要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后期机组负荷增长均匀,靠近管壁的炉水温度梯度降低,炉管内水温相对均匀,管壁处过热现象得到缓解,析出的磷酸盐重新溶解入炉水中;二是启动时,由于炉水杂质含量高,锅炉不停大量换水,同时随着系统中硬度的降低,又停止了磷酸盐的加入,实际降低了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这样产生磷酸盐“隐藏”的条件被逐渐消除,炉水pH值逐渐恢复正常。  6处理方式的建议  鉴于这是一种在非典型条件下发生的磷酸盐“隐藏”现象,尽管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因为该现象除了有常规磷酸盐隐藏的危害外,更因为其带来了炉水pH值降低的现象,对设备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应引起重视。由于同类机组没有先例,现有资料也少有说明,当该现象发生时,现行的处理措施显得被动和不力。在此建议如下:  (1)炉水中投加磷酸盐时,加强分析力度,增加炉水磷酸盐浓度分析和碱度分析;(2)当出现炉水pH值降低时,加适量NaOH而不是加氨水(前文已分析过加氨水效果差的原因,另有资料认为炉管钝化效果不好时,加适量NaOH可以促进钝化)调节,当然此时应严格控制炉水的pH值在允许的范围。  (3)加大排污力度,降低炉水中磷酸盐浓度,破坏磷酸盐“隐藏”形成的必要条件。      最新供应信息最新求购信息查看留言用户留言 站内搜索 企业动态 产品推荐 行业动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锅炉炉水pH偏低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锅炉炉水pH偏低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9|
上传日期: 23:14: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锅炉炉水pH偏低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
官方公共微信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简答题炉水的pH值不符合标准对锅炉有何危害? 参考答案在汽包炉中,炉水的pH值应不低于9.0,这是因为:(1)当pH值低时,金属表面的保护氧化膜遭到破坏,水对金属的腐蚀加速。(2)在...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试题
1.问答题 参考答案蒸汽带水主要会加剧过热器及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增加腐蚀,降低机组经济性,严重的使汽机推力发生变化,叶片受力增加。如主汽门...2.问答题 参考答案1、应首先将给水调节撤至手动,防止另一台汽泵过流量,手动将另一台汽泵出力加至额定出力。2、检查再循环阀全开的汽泵的出力情况...3.问答题 参考答案发生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该电动机两台油泵就地与开关柜的命名相反,这时应进一步检查开关柜上B泵的状态,并再次到就地核对A/B...4.问答题 参考答案1、机组满负荷运行中一台汽泵跳闸,应首先确认电泵自启动成功,否则手动启动电泵。2、一期机组应适当减负荷,以减至500MW左右为...5.问答题 参考答案出灰系统大致分底渣系统、飞灰系统、电除尘器系统。1、底渣斗可储存锅炉BMCR工况12小时的排渣量,因此如果碎渣机均停运锅炉无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ph值偏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