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出现过的10个史上最大的食肉恐龙恐龙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盘点10种陆地上最大的恐龙
现在,我们来评选一下世界上最大的十种陆生动物吧!什么?十种都是恐龙?那好吧,题目变成:十种最大的陆生恐龙。
第十位:长梁龙(Diplodocus longus)
最近它的发现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它重达16.3吨。它的入围决定了十种最大的恐龙都是吃素的。下图是德国一个博物馆外的长梁龙模型。
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外的长梁龙模型。图/THE COLLEGE OF WOOSTER
第九位:布氏长颈龙( Giraffitian brancai)
它重量为37.5吨,是一个健壮的吃货。它们会花上整天整天的时间来吃树叶和蕨类植物的叶子。
布氏长颈龙。图/DMITRY BOGDANOV, WIKIMEDIA COMMONS
第八位:富塔隆柯龙(Futalognkosaurus)
它的重量约为42吨。
富塔隆柯龙的骨架化石。图/WIKIMEDIA COMMONS
第七位:利氏埃拉尔巨龙(Elaltitan lilloi)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这种龙重达47.2吨,它生活在今天的阿根廷南部地区。
利氏埃拉尔巨龙与人类身高对比示意图。图/PHILIP MANNION AND ALEJANDRO OTERO,
第六位:里奥德芬西斯图里亚龙(Turiasaurus riodevensis)
它是迄今在欧洲发现的最大的恐龙。这种恐龙重达56.1吨,发现于今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东部地区。
里奥德芬西斯图里亚龙。图/WIKIMEDIA COMMONS
第五位:高胸腕龙(Brachiosaurus altithorax)
这只重达62吨的恐龙,被探险家埃尔默·里格斯(Elmer
Riggs)发现于1903年,在当时是最大的恐龙,目前已下降到第五位,不过仍保有它前十的位置。
高胸腕龙。图/WIKIMEDIA COMMONS
第四位:波塞冬龙(Sauroposeidon proteles )
这种恐龙,包括它的整个属,都没有找到过完整的标本,因此无法精确测算它的高度和重量。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它的重量在55-66吨之间。它的个头也可能比这些化石所显示的要高出许多。
波塞冬龙。图/WIKIMEDIA COMMONS
第三位:潮汐龙(Paralititan stromeri)
生物学家Lacovara和他的同事在2001年发现了潮汐龙。他说:“我们只发现了它的肱骨(上臂骨),因此不能确定它四肢的比例。”
基于出土的骨骼化石,仍可以判断,这是一种体型庞大的恐龙。肱骨大约有1.7米长,比任何已知的白垩纪蜥脚类动物都长。
如果发现其他潮汐龙的完整骨架化石,它将有可能向第一名发起冲击。
潮汐龙。图/DMITRY BOGDANOV, WIKIMEDIA COMMONS
第二位:施氏无畏龙(Dreadnoughtus schrani)
“这种龙拥有陆地动物中最大的可靠计算重量”,Lacovara说。它的发现于本周刚刚才发表。这意味着,今后随时可能会发现更新的化石,来改变榜单的排位。
这只恐龙重65.4吨,在它生存的时期,几乎没有天敌。
施氏无畏龙。图/MARK A. KLINGER, 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第一位:乌因库尔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 huinculensis)
许多古生物学家都相信,这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据估计,它可能有35米长,重达88-110吨。
乌因库尔阿根廷龙骨架。图/WIKIMEDIA COMMONS
【科学世界博主编译,转载请注明】
via Discovery
我的更多文章:
( 13:55:47)( 15:54:29)( 13:44:38)( 10:34:24)( 18:02:36)( 17:34:4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有关恐龙灭绝之谜的10个猜想-精华10大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有权威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1、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2、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3、海洋淹没大陆-淹死的! 大自然的力量无穷大,改天换地也不是难事! 4、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5、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6、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7、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8、山大爆发-烧死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不用说满天大火啦;那时的情景一定比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 9、有些科学家推测,在白垩纪末期,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灾变)造成了地球上忽然演化出了多种可突破一般动物防御系统的新型病原生物,造成了疾病大流行,恐龙等大量免疫系统有缺陷的动物因无法抵御而灭绝了。结果,冷血动物中只有一些天然防御系统强化的种类得以度过了劫难,而温血的鸟类和哺乳类则因为拥有了完善而高效的免疫系统就更容易避免恶运,并借此在后来的新生代里脱颖而出,成为了地球上新的主导动物。
10、恐龙这史前巨物,从中生代的三叠纪到白垩纪,称霸了1.6亿年后绝种。恐龙绝种的原因众说纷纭,有法国科学家推测,导致恐龙绝种的正是它们自己的屁。 科学家精确分析了屁的成分。屁中发出的臭气只占所泄之气的1%,那是铵、硫化氢、粪臭素和挥发性脂肪酸等。无臭味的氮、二氧化碳、氢、甲烷则占了很大比重。 恐龙家族种类众多,包括特异龙、斑龙、雷龙、梁龙、腕龙、湾龙和三角龙等。它们体形庞大,部分重达80至100吨,每天要吃130至260公斤食物。试想想,恐龙每天不断放屁,它们在一亿多年间释出的甲烷必定相当可观。这些甲烷最终破坏了臭氧层,导致地球生态发生巨变,食物奇缺,以致恐龙绝种。 这可能吗?哺乳动物没有因臭氧层而灭绝,这不可能.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您可能关心的页面: 、 、 、
免责声明:
以上新闻文章、知识、名人、名人访谈源于"CNPP新闻搜索引擎自动分类排列收录和展示"或"由企业-经销商/分公司-用户自行提供",买购网不进行任何文章采集刊登和转载,版权属于原网站,与买购网无关。
按商城(推荐购物网站)查看:
按模块筛选: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最大的恐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