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山青水流长伴奏mp33下载

青山水流长——李昕桐(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大赛童声五级)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正在播放:山青水流长
友情提示:
播放需要浏览器FLASH插件支持 .
大家喜欢的:                         纯音乐【听遍中国系列】 全集 15CD [][MP3单文件][CT/YF][试听]|音乐欣赏 - 武当休闲山庄 - 稳定,和谐,人性化的中文社区
查看完整版本: [--
纯音乐【听遍中国系列】 全集 15CD [][MP3单文件][CT/YF]=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42n6226vj/image.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遍中国系列之1-新疆音乐】 (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1-新疆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4年地区: 大陆简介:内容简介:  新疆古称西域,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所以各民族性格开朗外向,自由奔放。新疆音乐蓬勃舒展,直抒胸臆,热烈绮丽,太阳般光辉明朗,壮美绚丽。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万花筒般绚烂。新疆音乐有着火焰山的热力,冰川融水的清冽,天山雪莲的明媚。恣肆汪洋,海涵沙瀚的音乐让人惊叹、感叹、赞叹。 本辑精选《在银色的月光下》、《阿瓦日古里》、《阿拉木汗》等新疆最优美、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改编为西洋管弦乐与中国民族乐器混合而成的轻音乐。演奏者多为中国的教授级独奏家和乐手。编曲、演奏水平堪称中国顶级水准。最新数码录音,令听者仿佛置身于天山碧野,葡萄架下,不由闻乐起舞。=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l4g045lqn/my1.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  新疆地方音乐简介: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是我们伟大祖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闪耀璀璨光芒的珍稀瑰宝。她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她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木卡姆历史源远流长,背景广阔深远,与维吾尔族人民的历史时代同步发展。尽管属于维吾尔族民俗范畴的部落众多,地域辽阔,其音乐文化也具有多层次多源流的特点,但她仍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音乐。新疆地区常用民族乐器包括独他尔、热瓦甫、手鼓、冬不拉等,极具西北游牧民族风情。专辑曲目:  01、阿瓦日古里Awariguli(维吾尔民歌)张子辉编曲3’42’’02、曲蔓地Qumandi(新疆民歌)张子辉编曲4’30’’03、在银色的月光下Under the Silver Moonlight(塔塔尔民歌)张子辉改编3’59’04、嘎俄丽泰Gaerlitai(哈萨克民歌)张子辉编曲5’35’’05、燕子Swallow(哈萨克民歌)张子辉编曲4’51’’06 阿拉木汗Alamuhan(维吾尔民歌)张子辉改编4’15’’07、半个月亮爬上来Half a Moon Climbs Up(维吾尔民歌)张子辉改编4’53’’08、玛依拉Mayila(哈萨克民歌)张子辉编曲5’31’’09、掀起你的盖头来Uncover Your Covering(新疆民歌)张子辉改编2’47’’10、一杯酒a Glass Of Wine(乌兹别克民歌)张子辉编曲5’50’’11、可爱的一朵玫瑰花a Lovely Rose(新疆民歌)张子辉编曲4’07’’12、手挽手Hand In Hand(维吾尔民歌)张子辉编曲2’5下载链接: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2-内蒙古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2-内蒙古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4年地区: 大陆简介:专辑介绍:  夕阳朔漠、碧草接天、平野万里,策马飞驰、弯弓射雕、仰天长啸,这就是蒙古大地,这就是蒙古族人民的生活。蒙古音乐既有长调的悠扬开阔,又有短调的欢快齐整。蓝天白云,一曲高歌,声传十里;夜风薄雾,马头琴哀婉低回,细草无言。无论激扬豪放还是抒情委婉,无不带着草原自由和舒展。摊开四肢,仰天躺在广袤无际的草原上,你会想起苏东坡的一句话:“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本辑是蒙古民歌改编的轻音乐。乐队由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器混合而成。乐曲编、配、演奏皆由国内顶级音乐家担纲。最新数码录音,音效发烧,音乐优美流畅。蒙古音乐就有这样的力量:即使你不能奋身而去、回归自然,也能够神游忘形,享受草原的绿色无边、空气清甜。=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57h87ftcf/my2.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 内蒙古地方音乐简介: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其民歌体裁有长、短调之分。长调腔长词少,悠扬嘹亮,流传于牧区;短调则节奏规则,节拍固定,多流传于半农半牧区。说唱艺术“好来宝”、“乌利格尔”、传统乐器马头琴都极具特色。在长期的狩猎、游牧生活中,民歌成为蒙古族人民的亲密伴侣。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赞歌(赞美英雄、家乡、大自然、父母、骏马……)、宴歌(含迎宾歌、敬酒歌、送宾歌等)、婚歌、 情歌、牧歌、叙事歌、礼仪歌等。从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上,可分为短调和长调两类: 短调的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旋律欢快,结构较短小,如《森吉德玛》、《嘎达梅林》; 长调的音域较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扬舒缓,起伏度大,结构也较长大,腔长词少,且多用特有的颤音等唱法,有浓厚的草原气息,如《牧歌》、《小黄马》等。产生于内蒙古东部农业区的长篇叙事歌,是一种具有复杂故事情节和众多人物形象的大型民歌体裁,一般由职业民间艺人编唱和表演,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自拉自唱。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短,结构方整,节奏规范,音域适中,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专辑曲目:01、美丽的草原我的家the Beautiful Prairie Is My Home 曲:阿拉腾奥勒 编曲:杨青3’31’’02、嘎达梅林Gada Meilin(内蒙民歌)编曲:杨青6’10’’03、敖包相会Meeting At theYuri(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编曲:通福 改编:邹野5’56’’04、草原赞歌Ode To the Grassland 曲:吴应炬 编曲:杨青3’09’’05、草原晨曲Morning Song Over the Grassland(电影《草原晨曲》主题歌) 曲:通福 编曲:邹野4’55’’0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the Never-setting Sun Rises Over the Prairie 曲:美丽其格 编曲:杨青4’54’’07、心上人(达斡尔民歌)My Sweetheart 编曲:邹野5’04’’08、草原之夜Night On the Grassland 曲:田歌 编曲:邹野5’24’’09、草原牧歌Pastoral For the Prairie(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曲:向异 编曲:杨青3’50’’10、森吉德玛(蒙族民歌)Senji Demma编曲:杨青3’56’’11、蒙古小夜曲Mongonian Serenade(尹克昭盟民歌)编曲:邹野3’46’’12、赞歌Paean 编曲:胡松华 编曲:杨青5’20’’下载链接: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3-西藏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3-西藏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4年地区: 大陆简介:内容简介:  西藏——离太阳最近的土地。天青云白、冰峰伫立,神秘圣洁。纯净的冰雪孕育出同样质地的西藏民歌。青稞酒般甘醇,阳光般强烈,西藏民歌语言朴素洗炼、清新通俗,形象生动鲜明。西藏民歌包括山歌、劳动歌、风俗歌、情歌、嘛呢歌等。山歌高亢悠长、自由跌宕,犹如巍峨绵延的群峰。劳动歌反映了藏民乐观开朗的精神,他们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要唱特定的劳动歌曲,善于把艰苦单调的劳动变成有趣的群体歌舞。嘛呢歌源于宗教信仰。风俗歌反映了藏地的风土人情。藏民重情,他们的情歌尤其有深邃的感染力。民歌是西藏人民几千年文化积淀结出的硕果,她全面描绘了神秘的高原生活。本辑精选西藏民歌菁华,由国内顶级音乐家编曲、演奏,发烧录音,制作精良。斗室里,悠扬清越的音乐或能划破时空,带给我们清冽入骨的高原空气和一缕明澈夺目的阳光。=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szqjiyvdb/my3.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 西藏地方音乐简介:  西藏民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本身的演变,依然具有可诵、可唱并能随歌伴舞的特点。所以,人们往往一谈到民歌,便容易牵连到音乐和舞蹈方面,这是正常的。但有些人常常把民歌与乐曲、舞蹈在概念上混淆。事实上,西藏民歌与音乐、舞蹈是有很大区别的。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西藏民歌可分为“鲁”(亦称“古如”)和“谐”两大类。专辑曲目:01、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Chairman Mao Is With Us Forever 曲:冰河 改编:邹野4’57’’02、北京有个金太阳There Is a Gold Sun Over Beijing(藏族民歌)编曲:邹野4’10’’03、歌唱二郎山Sing a Song For Erlang Mmount 改编:邹野3’53’’04、翻身农奴把歌唱Emancipated Serfs Sing Proudly(电影《今日西藏》插曲) 曲:阎飞 编曲:邹野5’25’’ 05、洗衣歌Song For Washing 曲:罗念一 编曲:杨青4’21’’06、牧羊女的悲伤 Sorrow Of Herdswoman 改编:邹野3’51’’07、金色的太阳Golden Sun(藏族民歌)编曲:邹野4’25’’08、康定情歌(西康民谣)a Love Song Of Kangding 改编:杨青4’15’’09、唉马林几Aimmalinji(堆谢舞曲/藏族民歌)编曲:杨青3’32’’10、草原上的鲜花、雪山放金光(Flowers Bloom On the Grassland, Snow-capped Mountains Shine(藏族民歌)编曲:杨青3’10’’11、毛主席派人来Chairman Mao Sent His Men Here 曲:科会 改编:杨青3’58’’12、弦子舞曲Xuanzi Dance Music(藏族民歌)编曲:杨青4’44’’下载链接: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4-四川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4-四川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4年地区: 大陆简介:内容简介: “益州熟、天下足”,四川是富庶丰饶之地,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杨玉环与唐明皇演绎凄美爱情的人间仙境。四川是一个人文荟萃的文化大省。四川音乐体现了南北混血,多民族融会的特征。四川民歌古称“西南风”,为爱情歌曲的代语。四川音乐较早脱离了巫术祭祀等实用功能,有很高的情感审美价值。 其小调形式规范、旋律婉丽、柔媚曲延。山歌悠长自由,青山里一路“吼”来,畅快淋漓。船工号子高亢入云,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又如三峡风光,秀美明阔。四川民歌丰富如繁花照眼,本辑精选其中最优美的篇章,由国内顶级音乐家录制成民乐轻音乐发烧极品。音乐中,人会思接千古……神女无言、碧水丹心,青山白云、情天爱土。=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cd8z9w2fj/my4.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  四川地方音乐简介:川剧奇葩川剧是最具四川特色的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彝族民歌彝族是生活在我国四川凉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彝族人民勤劳、勇敢、善良,他们用自己的山歌歌唱劳动、自由、爱情,歌唱自己的人民和自己的生活。彝族人喜欢唱歌,往往是即兴编唱,出口成章。他们创造了多种歌谣,如“情歌”、“劳动歌”、“哭嫁歌”、“叙事歌”、“风俗歌”专辑曲目:01、采花Picking Flowers(四川民歌)陆建华编配5’08’’02、情深谊长Eternal Friendship(音乐舞剧《东方红》插曲) 陆建华配编5’38’’03、康定情歌Kangdin Love Song(四川民歌)陆建华编配6’19’’04、太阳出来喜洋洋Beaming With Joy At Sunrise(四川民歌)陆建华编配6’08’’05、黄杨扁担[花灯调] Huangyang Shoulder Pole(四川民歌)陆建华编配5’05’’06、槐花几时开When Will the Pagoda Tree Blossom(四川民歌)周成龙编配5’24’’07、三峡情Missing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原曲:马俊英)周成龙编配6’29’’08、尖尖山[山歌] Jianjian Mountain(四川民歌)马友道编配3’24’’09、胡豆开花Blooming Of Broad Bean(四川民歌)马友道编配7’40’’10、奴隶的枷锁全砸开[弦子舞曲]Smash the Slave’s Shackle (四川民歌)周成龙编配下载链接: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5-云南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5-云南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4年地区: 大陆简介:内容简介:  云南有香格里拉、西双版纳、苍山洱海……有无数美丽的传说,巍峨的雪山,明澈的洱海,美丽善良的阿诗玛,俊俏开朗的五朵金花,万绿之宗,彩云之乡,钟灵毓秀,人间仙境。云南有二十多个民族,有着瑰丽灿烂的民族文化。这里的人民,用歌声表达爱情,表现劳动,甚至用歌唱来打官司,云南堪称“歌舞之乡”、“音乐海洋”。云南民歌婉约、清丽、明快,旋律优美。有如袅娜的萝蔓,婆娑的凤尾竹,又如森林清凉的晨雾,雪山幽远的明月。本专辑收录了最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歌,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改编成表现力更强、更优美的民族轻音乐,使云南民歌这块璀璨的钻石更加光彩夺目。=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7fveos0gf/my5.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  云南地方音乐简介:云南,曾被誉为“歌舞之乡”、“音乐的海洋”,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座“民族音乐艺术宝库”。的确,长期生息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年复一年,世代相传,为我们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民族音乐。云南民族音乐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汉、晋文献中,已能查到有关云南民间歌曲的记载。至于建国以来从楚雄、祥云、晋宁等地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编钟、铜鼓、葫芦笙、锣等乐器,则已是两千多年前的遗物,其中铜鼓、葫芦笙等至今仍在我省彝、佤、壮、苗、拉祜、僳僳等民族中广为流传。据考证,滇中地区还是铜鼓的发源地之一。此外,云南许多重要乐种,如流传于丽江的纳西古乐“白沙细乐”(或称“别时谢礼”),流传于大理州的白族大本曲、吹吹腔,以及广泛流布于云南各地的“洞经”音乐,或起于元代,或始自明朝,均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云南民族音乐共包括民歌、民族器乐、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5大类。其中,除汉、白、傣、壮等民族有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外,在各族人民文化生活中,民间歌唱、民间器乐演奏和民间歌舞活动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专辑曲目:01、小河淌水 A Gurgling Stream02、婚誓Wedding Oath(电影《芦笙恋歌》插曲)03、蝴蝶泉边 On the Edge of the Butterfly Spring04、猜调Guessing Melody05、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Please Stay! Guest From A Far06、绣荷包Pouch Embroidering07、阿细跳月A Xi Moon Dance08、十大姐Ten Sisters09、弥渡山歌Midu Folk Song10、放马山歌Song of Horse Herding11、缅桂花开十里香Flower Miangui Blossom(电影《神秘的旅伴》插曲)12、跳月歌Song of Moon Dance下载链接: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6-青海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6-青海音乐 】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2年地区: 大陆简介:=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l2jjxehxr/my6.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专辑介绍:青海是江、河之源,冰川晶莹、湖泊如镜、万涓清流。草原绿茵如毯、油菜如金、牛羊如云。这块净土,孕育了无数优美的民歌,也孕育出王骆宾这样的民歌之子。“花儿”是青海民歌之魂,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花儿歌词经民间艺人多少年千锤百炼,像天然宝石,朴素优美、质地真纯。如”尕妹是高山的红牡丹,她长的端”、”多日子不见,见一面,活似像雨后的春天”……意象鲜明,美不胜收。 高原、山川、牧场、河畔……总能响起人们漫唱的花儿,柔肠百转,更显高亢奔放、粗犷刚健。每年春天,花儿会人山人海。有人通宵达旦唱歌,有人则重温远古的群婚生活,不为风俗所禁。花儿是宣泄原始生命力的渠道,是舒展性灵的高蹈。本辑是青海民歌改编的轻音乐。中国民族乐器为主奏,辅以西洋管弦乐器及电声乐器。乐曲编、配,演奏均由国内顶级音乐家担任。最新数码系统录制,堪称民乐天碟。相关资料:青海地方音乐简介:河湟“花儿”“花儿”(亦称少年),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情歌,也叫山歌。“花儿”是青海民歌之魂,每年农历四月至六月,河湟谷地春意盎然,各地别开生面的花儿演唱会也相继开始。“花儿”属于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的一种,流行于中国西北陇中高原。其传唱范围约在贺兰山以南,六盘山以西,岷县以北,日月山以东这一跨越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区的宽阔地带及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由于这里是多民族杂居地区,因而“花儿”是回、汉、土、撒拉、东乡、保安以及藏、裕固等民族共同喜爱的民间歌曲。01、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Half a Moon Climbs Up 周成龙改编、配器5’12’’02、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情歌)a Place Far, Far Away 王骆宾曲 周成龙改编、配器3’45’’03、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Ascending a Hill To Look At the Plain 傅沛华改编、配器4’59’’04、大眼睛(青海民歌)Big Eyes 傅沛华改编、配器4’48’’05、花儿与少年(青海民歌)Flowers And Youngsters 周成龙改编、配器4’16’’06、撒拉令(青海民歌)Salaling Minor 傅沛华改编、配器5’21’’07、牧羊姑娘(青海民歌)Sheep-tending Girls 周成龙改编、配器5’55’’08、兰玉莲(青海民歌)Lan Yulian 周成龙改编、配器5’25’’09、白牡丹(青海民歌)White Peony 傅沛华改编、配器4’14’’10、尕老汉(青海民歌)Small Old Man 周成龙改编、配器4’35’’11、放风筝(青海民歌)Flying Kites 周成龙改编、配器4’42’’12、下四川(又名:夜夜的晚夕里梦儿)(青海民歌)Going Down To Sichuan 周成龙改编、配器5’00’’专辑曲目:01、半个月亮爬上来02、在那遥远的地方03、上去高山望平川04、大眼睛05、花儿与少年06、撒拉令07、牧羊姑娘08、兰玉莲09、白牡丹10、尕老汉11、放风筝12、下四川下载链接:/file/lavande/4213871f//file/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7-陕西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7-陕西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2年地区: 大陆简介:=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ym0e33vwv/my7.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专辑介绍:陕西是中华文明发源地,民歌成就惊人。《小雅》、《大雅》、《周颂》、《秦风》、《幽风》等产生于陕西的古代诗篇占全部《诗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陕西民歌散发着黄土地泥土的芬芳,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陕西民歌外在苍劲、悲凉、雄浑、质朴。内在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粹。陕西民歌土气、大气、美气_____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真率的土气、壮阔的大气、抒情的美气正是民歌的本源。寻根返本,回复天人合一的生存方式是工业社会的反思,跟热衷于吃山野菜、喜欢往山沟里跑一样,听陕西民歌能够带给我们听觉与心灵的新鲜与归复。本辑是陕西民歌改编的轻音乐。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奏、领奏,辅以西洋管弦乐器及电声乐器。乐曲编、配,演奏均由国内一流音乐家担纲。最新数码系统录制,值得您永远珍藏。相关资料:陕西地方音乐简介:陕西民歌,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相互影响、融合创造、发展、流传下来的,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很远。《诗经》中的《秦风》、《幽风》,是陕西境内的民歌,《小雅》、《大雅》、《周颂》等则是西周王畿的诗歌和乐歌。这些产生于陕西的古代诗篇占全部《诗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民歌是属于人民生活的,如《拉长工》、《走西口》等;情歌在陕西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如《兰花花》;陕西民歌也记录了劳动人民的斗争与胜利,如《咱们的领袖毛Z东》、《红军恩情高又深》。陕西民歌按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形成了陕北、关中、陕南三个不同风格的色彩区。区域不同,流传的歌种亦有所不同。01、五哥放羊My Brother Tends Sheep 4’57’’(陕西民歌)顾冠仁改编、配器02、绣荷包Pouch Embroidering 4’51’’(陕西民歌)顾冠仁改编、配器03、绣金匾Embroidering a Golden Banner4’49’’(陕西民歌)马友道改编、配器04、秋收Autumn Harvest 4’48’’(陕西民歌)顾冠仁改编、配器05、对花Antiphonal Singing 5’33’’(陕西民歌)顾冠仁改编、配器06、兰花花Lan Huahua 4’29’’(陕西民歌)马友道改编、配器07、信天游Xintian You 4’17’’(陕西民歌)顾冠仁改编、配器08、赶牲灵Driving Draught Animals 7’58’’(陕西民歌)马友道改编、配器09、脚夫调a Minor For Porters 5’11’’(陕西民歌)马友道改编、配器10、走西口Roaming To Xikou 5’44’’(陕西民歌)马友道改编、配器11、三十里铺Sanshili Village 6’20’’(陕西民歌)马友道改编、配器12、打黄羊调“Da Huangyang”Minor 3’45’’(陕西民歌)马友道改编、配器专辑曲目:01 五哥放羊02 绣荷包03 绣金匾04 秋收05 对花06 兰花花07 信天游08 赶牲灵09 脚夫调10 走西口11 三十里铺12 打黄羊调下载链接:/file/lavande/b06776e9//file/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8-黑龙江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8-黑龙江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2年地区: 大陆简介:专辑介绍:黑龙江是着名的北大仓。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层林迭翠,一碧无穷,被称为中国之肺。大量的移民带来了关内音乐,但黑龙江的音乐又有自己的特点。敢于“闯关东”的人都有股子血性,所以黑龙江的民乐比起朴实、粗犷的关内音乐更显开朗、泼辣。黑龙江自古以来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和繁衍的热土,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长期的互相交融,使得黑龙江的地方音乐瑰丽多姿,摇曳生辉。啸傲山林,一声伐木号子高歌入云;或跳起二人转,在黑土地上撒欢。渔、樵、牧、耕……想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想怎样歌唱就怎样歌唱。黑龙江民歌告诉你:这里是爱情疯长、激情疯长、希望疯长的地方。本辑是由黑龙江民歌改编的轻音乐。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奏,辅以西洋管弦乐器及电声乐器。全部乐曲编、配、演奏皆由国内一流音乐家担纲。最新数码系统录制,音响爆棚,旋律悦耳,您会从音乐中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情。=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gx8nbhk5r/my8.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黑龙江地方音乐简介:黑龙江的地方音乐,主要有二人转、龙江剧和东北大秧歌,都是极具地方色彩的黑土文化形式。二人转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小秧歌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了二人转。因此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龙江剧龙江剧是我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扎根黑土,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的黑土艺术风格使它在琳琅满目的地方戏剧种中独具神韵。1958年,在东北三省协作区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发展东北地方戏曲的设想,随后,黑龙江省的有关方面以二人转、拉场戏的音乐为基础,将民间的说唱和歌舞形式丰富、发展成戏曲形式,1960年8月正式命名为龙江剧,同时组成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龙江剧的唱腔主要采用二人转的[红柳子]、[文咳咳]、[武咳咳]等曲牌,文学语言朴实风趣,表演动作歌舞性强,特色浓郁。历年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寒江关》、《春灵庵》、《双锁山》、《俩新媳妇》、《结婚前后》、《张飞审瓜》、《皇亲国戚》等。说起龙江剧,就不能不提到其杰出的代表人物白淑贤。白淑贤之于龙江剧,如同当年的严凤英之于黄梅戏,一人即是一个剧种的半边天。她所主演的《皇亲国戚》、《双锁山》、《荒唐宝玉》、《木兰传奇》等曾两次荣获“文华剧目大奖”和二度“梅花奖”以及上海“白玉兰奖”,其声望荣及海内外。东北大秧歌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解放前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农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镇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解放前的秧歌队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扮女的,又叫“包头的”),一个“下装”(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队中“头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头棒鼓”是全队扭唱技艺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队的领头带队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折扇,只他一人没有“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槌,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秧歌队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猪八戒、孙悟空等。秧歌队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解放后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了男扮女装,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无论城乡都是只扭不唱。专辑曲目:01、瞧情郎Missing My Boyfriend(黑龙江民歌)顾冠仁改编02、乌苏里船歌a Song On the Boat Of Wusuli River(赫哲族民歌)顾冠仁改编03、雀a Sparrow5(蒙古族民歌)顾冠仁改编04、心上人My Sweetheart(达斡尔族民歌)顾冠仁改05、家家门上贴对联 Antithetical Couplets Pasted On Every Household’s Door(哈尔滨民歌)顾冠仁改编06、库玛哈Kumaha(鄂伦春族民歌)顾冠仁改编07、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欢畅Why Am I So Delighted(鄂伦春族民歌)周成龙改编08、东北风调a Northeast Wind Tune(黑龙江民歌)周成龙改编09、送亲a Woman’s Marital Ceremony(蒙古族民歌)周成龙改编10、怀念As a Memory(达斡尔族民歌)周成龙改编11、农夫打兔a Farmer Beating a Habbit(达斡尔族民歌)周成龙改编12、绣荷包Embroidering Pouch(牡丹江地区民歌)周成龙改编下载链接:/file/lavande/cc127064//file/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9吉林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9吉林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5年地区: 大陆简介:专辑介绍:吉林属于东北大文化圈,其民间音乐与黑龙江、辽宁两省相似,都是关内音乐为主体融合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汉文化的枝乾上开满奇异瑰丽的花朵,其中最光灿夺目的一朵当属朝鲜族民间音乐。吉林是我国朝鲜族最集中的聚居区。朝鲜族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在鼓声中翩翩歌舞的习惯,其民歌具有强烈的律动感、舞蹈性,旋律优美、自然流畅,极富感染力。朝鲜族音乐保留了我国古代音乐的一些元素和特征。漫步金叶铺地的山林,畅游长白天池,泛舟松花江上,听着古老的筚篥和伽椰琴演奏的民歌,真让人 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本辑是以吉林民歌为主体改编的轻音乐。全部乐曲编、配,演奏均由国内一流音乐家担纲。精心制作,发烧录音,这些乐曲都十分悦耳,更可以从这些音乐中欣赏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情,是一张值得珍藏的唱片。=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kuvx0w6z3/my9.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吉林地方音乐简介:吉剧吉剧,是在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二人转”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从1959年至今,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其代表作为《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桃李梅》等。在行当上,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在音乐唱腔上,吉剧以二人转的主要曲牌〔文咳咳〕、〔武咳咳〕、〔红柳子〕、〔三节板〕、〔哭糜子〕、〔穷生调〕等为原始基调。吉剧的伴奏乐器以二人转的板胡、唢呐为主,并在东北管的基础上,创造了善于抒情的吉剧喉管,还把古筝搬进吉剧的乐队。吉剧的表演技巧是在二人转的五功,即唱、扮、舞、说(口说)、绝(手绢儿、扇子等绝活)的基础上,采撷其它剧种的长处而逐渐形成的。手绢绝技是吉剧的特长,吉剧的长水袖功,吸收了二人转手绢功和绸舞的技巧,练出独具一格的&旁甩&、&直甩&、&双甩&,以及&立花&、&顶花&等多种技巧。吉剧音乐既有北方剧种高亢明朗的特色,又有婉转细腻、善于抒情的长处。二人转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小秧歌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了二人转。因此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朝鲜族歌舞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且歌舞活动带有广泛的群众性。朝鲜族民间歌舞盛行,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在鼓声中翩翩歌舞的习惯,民歌也因此而具有强烈的律动感,富有舞蹈性。民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劳动民歌、情歌、杂歌、俗歌。劳动民歌包括在野外劳动和在家庭劳动中唱的民歌,如《农夫谣》、《织布谣》等。情歌是青年男女们在求爱时唱的民歌。杂歌是反映城镇人民生活和心态的抒情性民歌、讽刺歌、游戏歌等。俗歌即风俗民歌,多在逢年过节和婚丧嫁娶时集体歌唱。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和,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着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几乎人人会唱,家喻户晓。朝鲜族非常重视对儿童的美育,从小便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和教育,因此许多孩子都会演奏长鼓、手鼓、伽倻琴、手风琴等乐器。长鼓也叫“杖鼓”,是朝鲜族民间打击乐器。长鼓产生于朝鲜三国分立时期,由汉族传入,朝鲜族人民在其原有基础上改制而成了朝鲜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鼓身以木制成,长约2尺多,呈圆筒形。鼓的中部细并为实心,往两端渐粗而内空,呈喇叭形。鼓的左端蒙着马皮,右端蒙着牛皮,鼓面直径约1尺左右,鼓身上系着红绳,演奏时挎挂在身上。演奏时,左鼓面用手拍打,发出的声音浑厚柔和;右鼓面用木制细槌敲打,发出的声音响脆清雅,演奏起来节奏交错,变化多端,十分好听。使用长鼓时,一般是边敲鼓边舞蹈,随心所欲,舞蹈的形式丰富多彩。其民族风味非常浓郁,很受朝鲜族和各族人民的喜爱。伽倻琴是朝鲜族的民间弹拨乐器。伽倻琴的形状像“筝”,它用梧桐木作共鸣管,共有12根丝弦,每一根弦拴在一根音柱上,因丝弦拴的部位不同,发出的音调也不同。演奏时一端着地,一端置于膝盖上;左手压弦,右手弹音,其声音修长婉转,清亮悦耳。伽倻琴可以用来进行独奏,也可以用来作伴奏或伴唱。专辑曲目:01、上茨山Climbing Chishan Mountain(东北民歌)马友道改编4’22’’02、道拉吉Daolaji(朝鲜族民歌)傅沛华改编4’31’’03、白山阿里郎Ali Guys From Changbai Mountain(吉林民歌)陈中华改编5’10’’04、月亮月亮the Moon, the Moon(廷边朝鲜族民歌)陈中华改编5’36’’05、绣中华Embroider China(吉林通北地区民歌)傅沛华改编4’18’’06、阳山道Yangshan Mountain Road(吉林民歌)陈中华改编5’25’’07、纺车谣Spinning Ballad(吉林民歌)陈中华改编5’33’’08、诺多尔江边Nuoduoer Riverside(朝鲜族民歌)傅沛华改编4’49’’09、丰收歌a Song Of Harvest(廷边朝鲜民歌)马友道改编4’27’’10、小拜年Pay New Year Calls(吉林民歌)傅沛华改编4’39’’11、巴达玛Badama(原名:“妇女翻声歌”)(吉林民歌)傅沛华改编5’15’’下载链接:/file/lavande/8f06d6e5//file/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10贵州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10贵州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2年地区: 大陆简介:专辑介绍:贵州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她较完整地保留了很多民族原始的生活风貌。与秀美的坝子、险峻的乌江、壮丽的黄果树瀑布并称的是贵州灿烂质朴的民族、民俗文化。贵州各民族的音乐与爱情、生活、劳动、宗教祭祀的关系密不可分。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婉转、优美抒情的“游方歌”。侗族“大歌”一领众和,气势磅礴。芦笙舞风格淳朴健康,生活气息浓郁。土家族有哭嫁歌、伴嫁歌、酒歌、情歌、劳动歌、祝福歌……我们精选贵州民歌菁华,改编为轻音乐,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乐器为主奏、领奏,辅以西洋管弦乐器和电声乐器。乐曲编、配,演奏均由国内一流音乐家完成。发烧音效,完美天成。这些风情各异的贵州民歌无疑是新鲜的奇珍,他们将带着山间的露水、泥土的清芳、盎然的生机,开启我们麻木的感官,更新我们的疲惫的心灵。=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wq0a63jv3/my10.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贵州地方音乐简介: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清水江、都柳江流域的苗族群众,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他们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委婉、优美抒情的“游方歌”,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苗族的芦笙舞、木鼓舞、踩鼓舞,动作潇洒,风格纯朴,感情细腻,舞姿活泼。黎平、从江、榕江一带的侗族,年幼的学歌,年轻的唱歌,年老的教歌,世代相传。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_交融,既有独唱,也有合唱。侗族“大歌”一领众和,高、低声部合唱,歌声宏亮,气势磅礴,曲调庄严,音域宽阔,反映出侗族人民坚强、豪迈的性格。侗族的芦笙舞,多由舞者边吹边舞,有独舞,也有集体舞,参加人数不限,风格淳朴健康,生活气息浓郁。黔南、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且注意押韵,有“无歌不有韵,无韵不成歌”之说,歌词多为5字或7字一句,4句或6句成一首,唱起来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三都一带的水族亦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以&摆起白来成山丘,唱起歌来似水流&来赞誉自己的民族。水族的民歌又称水歌,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古歌、生产歌、风物歌、风俗歌、苦歌、酒歌、情歌、丧葬歌、婚嫁歌、迁徙歌等。水族的铜鼓舞、斗牛舞、狮子舞、龙舞等亦颇有特色。黔东北一带的土家族也喜爱唱歌,有哭嫁歌、伴嫁歌、酒歌、情歌、劳动歌、祝福歌等。土家族还广为流行摆手舞,这是一种集体舞,老幼不分,男女共欢,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规模不同,内容大同小异。总之,贵州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歌舞,它们是中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专辑曲目:01、飞歌Flying Song(苗族)何占豪编曲5’32’’02、高原风情Customs Of the Highland(彝族)何占豪编曲5’19’’03、桂花开放贵人来When the Sweet-scented Osmanthus Is Blooming, the Honored Guests Arrive(布衣族民歌)何占豪编曲5’11’’04、门墙歌Song Of the Doorsteps(瑶族)何占豪编曲4’54’’05、阿西里西Ahsilisi(彝族)何占豪编曲5’22’’06、酒礼歌Song Of the Harvest Celebration Ceremony(彝族)何占豪编曲6’45’’07、老青山上Old Green Mountain(仡佬族)何占豪编曲5’24’’08、四小景Sixiaojing(贵州花灯)何占豪编曲5’09’’09、上茶山To the Tea Hill(花灯调)何占豪编曲3’27’’10、情歌Love Songs(苗族)何占豪编曲5’51’’11、对面壩上姑娘多More Girls In the Opposite Dyke Fields(彝族)何占豪编曲 4’20’’12、篝火晚会Campfire Party(侗族)何占豪编曲5’29’’下载链接:/file/lavande/5f327374//file/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11安徽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11安徽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2年地区: 大陆简介:专辑介绍:安徽地处江淮,是我国南北文化融和交汇之地,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大省。特殊的地理置,使这里的民间音乐非常繁荣,丰富多彩,民歌包括山歌、号子、小调、花鼓、花灯歌……这里的民歌兼容南北特质,结构整齐、匀称。音乐外刚内柔,在奔放、明快之中透露出一种清丽、洒脱之气。有人说安徽美女兼有北方的爽朗和南方的娇媚,所以很耐看。安徽民歌堪比安徽美女,刚柔兼备,秀外慧中,所以很好听、很耐听。本辑是安徽民歌改编的轻音乐。乐队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奏和领奏,辅以西洋管弦乐器及电声乐器。乐曲编、配,演奏均由国内一流音乐家操刀,精心制作,最新数码系统录制,堪称民乐极品,从这些音乐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安徽的民俗生活和地方风情。=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6iz3a51lb/my11.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安徽地方音乐简介:巢湖民歌安徽一向为蕴藏民歌艺术的宝库,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歌难以数计,遍及南北,各具特色。巢湖民歌作品多半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出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和思想情感,形式上有山歌、渔歌、秧歌、茶歌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朴素自然,优美感人。巢湖是安徽著名的歌乡之一,境内槐林的灯歌,沿湖一带的渔歌,山区的山歌,银屏的秧歌,各有风格,丰富多彩,早在50年代就驰誉国内。近几年,巢湖又不断举办盛大的“南巢歌会”,数百名新老歌手纷纷登台,掀起阵阵清新纯朴的“巢湖风”。专辑曲目:01、凤阳花鼓Fengyang Flower-Drum 徐景新编曲3’41’’02、郎唱山歌妹知音When He Sings, She Understands 徐景新编曲5’04’’03、放牛歌Cow-herding Song 霍永刚编曲4’58’04、十里长冲好风光What a Splendid View Along the 10-li Long Valley 霍永刚编曲6’43’’05、丰收情Song Of the Harvest 王直编曲4’08’’06、王三姐赶集Wang Sanjie Goes To the Fair(双条鼓) 吕簧编曲6’30’’07、摇篮曲Cradle-song 霍永刚编曲4’31’’08、舂米号子Rice-husking Song 霍永刚编曲3’09’’09、打猪草Collecting Grass for Pigs 王直编曲2’45’’10、打麦歌Song of Threshing Wheat 王直编曲2’41’’11、一片树林根连根Roots Crossed In the Wood 吕簧编曲4’27’’12、万家灯火放光明a Myriad Of Lights Brighten the Night 霍永刚编曲4’43’’下载链接:/file/lavande/881b742e//file/
非常值得保存和欣赏的歌曲汇集,这些都是各地的经典代表曲目,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赞一个!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12辽宁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12辽宁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2年地区: 大陆简介:专辑介绍:辽宁民间音乐的基础是关内音乐,同时融合了满、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月牙五更》这种寓落寞、哀怨的情绪于秀丽、流畅的旋律,跳跃的音程,动感的节奏的表现形式在辽宁民乐中随处可见。东北沃野万里、物产丰盛,这块土地上蘊育的民乐,也显得丰腴、乐观、健朗、泼辣。本辑精选《月牙五更》、《小看戏》、《织布谣》等辽宁民乐的代表作,延请国内顶级作曲编曲、一流演奏家表演,由华人录音大师胡桃源先生使用最新数码录音系统录制而成。发烧音效,堪称民乐天碟。=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nqe24vhan/my12.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辽宁地方音乐简介:二人转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的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二人转,因此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东北大秧歌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解放前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农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镇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解放前的秧歌队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扮女的,又叫“包头的”),一个“下装”(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队中“头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头棒鼓”是全队扭唱技艺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队领头带队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折扇,只他一人没有“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槌,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秧歌队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猪八戒、孙悟空等。秧歌队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解放后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了男扮女装,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无论城乡都是只扭不唱。专辑曲目:01、月牙五更(东北传统小调)the Crescent Moon In the Early Dawn5’17’’02、心上人the Beloved6’27’’03、千山打令(朝鲜族民歌)Song Of Qianshan Mountain5’23’’04、织布谣 (朝鲜族民谣)the Ballad Of Spinning5’44’’05、小看戏(东北民歌)Go Seeing the Performance4’12’’06、梅花开得好 (单鼓曲牌《到岔山》)the Plum Blossom Is Blooming4’57’’07、妈妈娘,你好糊涂Amah, How Muddle-headed You Are5’10’’08、生产忙(朝鲜族民谣)Busy at Work5’08’’09、咱有了自己的羊群We Have Sheep Flocks Of Our Own5’53’’10、环塔湖的姑娘(蒙古族民歌)the Huanta Lake Girl5’31’’11、六十三Sixty-three7’19’’12、新东北风New Northeast Practice6’47’’下载链接: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13甘肃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13甘肃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2年地区: 大陆简介: 专辑介绍:祁连山、高原、戈壁、黄河、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甘肃有着严酷的生存环境也有着美丽久远的传说。这里的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常常纵声“漫”起抒发心底衷情的“花儿”,抬头远眺,山峦迭障、黄沙万里。对空放歌,向远求爱,粗豪的嗓音,掩不住歌中真情。由于生活在穷山僻壤,这里的人民都具有艰苦卓绝的忍耐与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因此,甘肃民歌格调悲壮、高亢,直率、豪迈,有着明朗爽快的“西北精神”。本辑是甘肃民歌改编的轻音乐。以极富地域特色的民族乐器主奏、领奏,辅以西洋管弦乐器以及电声乐器。全部乐曲编、配,演奏皆由国内著名音乐家们完成。音响发烧,音乐优美。她反映了甘肃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纵然生活困苦,也要向天歌唱,越是被压抑了的,越是要有所伸张。甘肃民歌那强烈而纯粹的情感诉求,总能洞穿心灵,猝不及防地湿润我们的眼睛。=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wpdb9e0y7/my13.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甘肃地方音乐简介:花儿本是心上话,不唱是由不得本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了还是这个唱法。这是流传在甘肃一带的一首有名的“花儿”。“花儿”又名“少年”,别称“野曲儿”,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回、撒拉、东乡、保安以及汉族中的一种民歌,是很有特色的高原民歌。它风格质朴,曲调优美,表达感情强烈,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花儿”是各族人民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情的最好形式。广大的各族人民群众,都是“花儿”和“少年”的创造者、传唱者。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往往不禁纵声“漫”起抒发心底衷情的“少年”,在劳动间隙,抬头远眺,山峦迭障,浮云缠绕,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图画之中。人们放开粗豪的喉音,哼唱本地的山歌,声音粗涩,但掩不住歌里的真情。纵然生活困苦,但得之于先天的情感,并不因生活的压抑而磨灭,这是高原人民心中的歌。专辑曲目:01、悍烈的小黄马a Bold Brown Pony(宴歌—肃北县) 徐景新编曲4’40’’02、大生产Work All Out(小调—合水县) 徐景新编曲3’41’’03、催眠歌Lullaby(肃南县西部地区) 徐景新编曲5’23’’04、尕妹好比个白莲花Oh, My Girl, You Are Just Like a White Lotus(花儿—永靖县) 徐景新编曲4’18’’05、不要问我为什么Don’t Ask Me Why(夏和县) 徐景新编曲5’12’’06、河州大令Song Of Hezhou (花儿—临夏县)徐景新编曲4’49’’07、洛阳桥儿梅花庄Plums In Bosom On Either End Of the Luoyang Bridge(秧歌调—武都县)徐景新编曲4’08’’08、纺线Spinning(民勤县) 徐景新编曲3’41’’09、包谷苗像把刀【又名浪快活】Maize Seeding Looks Like a Knife(排号子一两当县) 徐景新编曲4’46’’10、采花Picking Flowers(小调—灵台县) 徐景新编曲3’34’’11、一山的松柏一山的花a Mountain Of Pines And Cypresses, a Mountain Of Flowers(酒曲—和政县) 徐景新编曲4’25’’12、上山鹦哥下山来(花儿—会宁县)My Darling, Please Come Home 徐景新编曲4’43’’13、闯山关Brave the Journey To the Mountain Pass(民勤县) 徐景新编曲4’16’’14、啦来罗(牧歌—肃南县)Lalailuo 徐景新编曲4’23’’下载链接:
好啊民族的精华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14山西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14山西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2年地区: 大陆简介:专辑介绍:山西民歌源远流长,可上溯春秋时期,极负盛名的《伐檀》、《硕鼠》等,都是山西民歌。山西民歌的思想情感异常深沉。在战争、分裂、饥饿、贫穷以及其他众多的灾难困苦的的摧折下,人民只能长歌当哭。苦难的泪水酿出了沉郁顿挫、情感浓烈的民歌。歌咏爱情的情炽意切、披心沥胆,歌咏风物的秀美畅晓、率真天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一特色,是全国任何一个地区的民歌所难企及的。本辑是以山西民歌为主题改编的轻音乐专集。全部乐曲编、配均由国内著名作曲家们完成。乐器演奏均为国内顶级演奏家担任。最新数码系统录制,发烧品质,优美感人。民歌是民族之魂。我们已经惯看虚假的眼泪,伪善的笑容。听听敢爱敢做,大喜大恸,性情真挚的山西民歌真个让人醍醐灌顶。=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e687n7w3z/my14.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山西地方音乐简介:山西,人称“民歌的海洋”。这首先是因为山西的民歌十分丰富。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它自己的民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山西的民歌不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鲜明。山西各地的民歌,在艺术风格上是很不相同的,大概是由于各自所依附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吧。比如河曲、保德、偏关一带的民歌,它的艺术特色是音调高亢,音行跳跃性大,因此听起来有塞上高原的那种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而且抒情憨直、泼辣,朴素明快之中,又洋溢着诙谐、缠绵之美。忻州、定襄民歌,大同、阳高、朔州民歌,比起河曲民歌来,又各有其特色。左权民歌是自成脉系的,它的格调不同于山西任何地区的民歌。一般说来都显得比较清新、柔媚。左权民歌有不少“三拍子”情歌,这是其他民歌中所没有的。祁县、太谷民歌,还有寿阳、太原民歌,由于这一带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再加上近代社会商贾流行,所以这儿的民歌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为灵活、自由、富于变化。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板,乡土习俗气味较重。在民乐方面,山西珍贵的“古典乐曲”很多,至今仍有不少在民间流传。其中忻州地区的《八大套》,被誉为“中国民间音乐宝库中的瑰宝”。经过重新整理而搬上舞台的新绛传统鼓乐《秦王点兵》,目前已引起国内外的浓厚兴趣。山西的古代民间乐器种类很多,以丝竹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唢呐、琵琶、筝、巴乌等,这些乐器都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专辑曲目:01、闹元宵(祁太秧歌)Playing On the Lantern Festival 周成龙改编5’55’’02、绣荷包(晋中小调)Pouch Embroidering 顾冠仁编曲3’19’’03、交城山(交城传统小调)the Mount Of Jiaocheng 傅沛华编曲5’15’’04、四十里平川嘹不见人(宁武小调)Can’t See Anybody In Forty Miles 周成龙改编6’11’’05、大红公鸡窗台卧(传统民歌)Cock Lying On the Window-sill 傅沛华编曲5’19’’06、十对花(阳高秧哥)Ten Pairs Of Flower 徐景新编曲3’03’’07、打酸枣(忻县小调)Beating Wild Jujube 顾冠仁编曲5’08’’08、苦伶仃(晋中民歌)Miserable Loneliness 徐景新编曲4’47’’09、想亲亲想在心眼上(河曲民谣)Missing You In My Heart 顾冠仁编曲3’40’’10、泪蛋蛋泡在沙蒿蒿里Crying In Tears 周成龙改编6’25’’11、送情郎(河曲民谣)Farewell My Love顾冠仁编曲4’09’’网盘下载链接:
呵呵回家洪荒剑君回家
纯音乐 -【听遍中国系列之-15山东音乐】(MP3)专辑中文名: 【听遍中国系列之-15山东音乐】艺术家: 纯音乐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2002年地区: 大陆简介:专辑介绍:山东自古是礼乐之邦。孔子 “乐而不淫”、“尽善尽美”的礼乐思想,影响了中国音乐的主要走向。山东音乐是中国北方音乐的重要代表。民歌、歌舞、曲艺、戏曲、器乐都极为丰富。有“书山曲海”之誉;历史上山东音乐繁荣的盛况,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作过生动描述。民乐是生命的呼唤,是个性的张扬。山东民乐既有自由的情感抒发又兼具乐观、豪爽、刚健有为的地域性格,更有乐而不淫、中和端正的礼乐之风,一派大器儒雅的东方神韵。本辑是山东民歌改编的轻音乐。乐队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奏和领奏,辅以西洋管弦乐器及电声乐器。乐曲编、配,演奏均由国内一流音乐家操刀,精心制作,最新数码系统录制,堪称民乐极品,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山东人民的生活气息,欣赏灿烂的地方风情。=1001) window.open('http://s25.postimg.org/7txnr4ifj/my15.jpg');" style="max-width:1001max-height:1601"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1001)this.width=1001;" >相关资料:山东地方音乐简介:山东自古就是有名的礼乐之邦。由于山东境内流行曲种、曲目繁多,培养造就了一批在全国曲坛颇有影响的曲艺名家,故山东有“书山曲海”之誉;又因北方地区一些曲种的演员(如相声、西河大鼓、单弦等)和南方地域一些曲种的演员(如河南坠子等)皆通过山东曲艺舞台的锤炼、实践而携其曲种逐渐走向全国,故山东又被称之为南北曲艺交流的“桥头堡”。历史上山东曲艺繁荣的盛况,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作过生动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曲艺艺术在继承和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影响较大的优秀曲艺作品和享有盛誉的曲坛大家。千百年来,山东境内逐渐形成了各种流派的说唱艺术形式,比如仅有白词的评书一类;近乎唱的韵诵体山东快书一类;基本以唱为主的俚曲、山东琴书、平调小曲、临清时调、山东八角鼓一类;说唱结合的山东大鼓,东路大鼓、胶东大鼓、鼓儿词等一类;以及别具特点的源于宗教已转化为民间说书的山东渔鼓,山东落子;属于盲人说书的三弦平调、谷山调、南城调;属于湖上渔民独有的端鼓腔等等。曲艺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向来为封建士大大阶级所轻视,被认为粗俗浅陋难登大雅之堂,因而历代记述者甚少,有关说唱艺术历史的详实资料极为难得。而所调查的老艺人口碑资料,又多偏重于近代。事实上,山东曲艺真正可信的兴旺时期是在清代,特别是清中叶以后。曲艺虽然是汇成民间艺术海洋的一个小溪流,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积淀,同样反映着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思想道德观念乃至民风民俗的形成。山东曲艺在我国曲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山东民间器乐也源远流长,过去风行华夏的古琴、古筝、箫、埙乃至管子、擂琴,时至今日依然抒发着悠悠古情。山东民间器乐的品类有民间乐曲、宗教音乐及祭祀音乐等。以乐种而言主要有鼓吹乐、弦索乐、丝竹乐、锣鼓乐等。以演奏形式而言有独奏、对奏、重奏、齐奏、合奏等。鼓吹乐为唢呐、管子独奏曲。代表曲目有《百鸟朝凤》、《抬花轿》、《集贤宾》等;1995年,山东嘉祥县人任同祥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奏的唢呐曲《百鸟朝凤》,获民间音乐比赛银奖。弹拨乐为古琴、古筝独奏曲。古琴又称“瑶琴”,早在诗经中就有名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佳宾、鼓琴鼓瑟”,表明它在中国音乐史上的位置。1997年8月,美国“航行者”太空船载负着探索地球外天体人类的使命,放置了一张可循环播放10亿年的特别唱片,这张唱片收录27首世界音乐作品,我国的古琴曲《流水》为其中之一。山东古琴又称诸城派古琴,为全国五大琴派之一;山东古筝亦称“鲁筝”,传统的鲁筝古曲均为“八板体”结构,故亦称“八板曲”,这就民间著名的“六八板”。拉弦乐为擂琴独奏曲。擂琴为山东独有的乐器,是广大的民间一人智慧的结晶。专辑曲目:01.沂蒙山小调(蒙阴民歌)the Mount Of Yimeng Minor4’26’’02.谁不说俺家乡好(电影《红日》插曲)Whoever Doesn’t Say Our Hometown Is Good5’23’’03.俺老汉上台把歌唱Our Old Man Sings On Stage5’24’’04.太阳出来满天红(成武民歌)the Sun Shines Brightly3’09’’05.赶集Rush For the Fair5’20’’06.四季花开(夏津民歌)Blossom Of Four Seasons4’15’’07.清蓝蓝的河the Blue River4’22’’08.和王大娘啦呱(五莲小调)Talking With Aunt Wang3’41’’09.唱秧歌(武城小调)Sing the Yangko3’40’’10.四季歌(历城小调)Song Of Four Seasons3’25’’11.春耕曲Song Of Spring Farming4’31’’12.撒大泼Sadapo4’58’’网盘下载链接:
听遍全中国,真心不错!
中国梦题材,非常不错!
真心赞一个!还少了不少省市啊,楼主继续努力!最好能放出无损的!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青水流长伴奏mp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