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后一天,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验,没有摄影师又没有演员的剧情长片怎么拍

如果一部电影全部由真实镜头记录_行业热点
当前位置: >
如果一部电影全部由真实镜头记录
13:41:25 | 来源:
分享给好友
恐怖动画?犯罪片?鬼片?女性文艺片?
责任编辑:戴艳菁
新闻排行榜如果一部电影全部由真实镜头记录_行业热点
当前位置: >
如果一部电影全部由真实镜头记录
13:41:25 | 来源:
分享给好友
恐怖动画?犯罪片?鬼片?女性文艺片?
责任编辑:戴艳菁
新闻排行榜到了如今,监控已经无处不在。《楚门的世界》就曾描绘过这样一个世界:当你的生活成了剧场,你的人生,原来就是别人的直播。未来似乎已经成真,伴随着泛滥的真人秀和人们愈演愈烈的窥探欲。而最近,还真的有人拍了一部电影,里面全都是公共监控,并通过这些成千上万的监控,破译了一个女人不可改写的命运。“这是一部既没有摄影师又没有演员的剧情长片,本片影像全部来自公共渠道的监控视频。”预告先来感受一下(时长3:47,流量用不光请随意看):
这能叫电影吗?
画质感人的监控录像、混乱的镜头、看起来毫无逻辑的剧情,我们很难说这是部真正的电影。还有那个吓死宝宝的龙标是怎么回事?命悬一线的车祸现场也拿出来吓人。鬼畜的电梯开关又是怎么回事?其实这部名为《蜻蜓之眼》的监控电影并非瞎拼乱凑。仔细看看,你能发现,这些由来自全国各地搜集来的上万小时的监控视频,再经过工作人员近一年的再创造出来的监控镜头,实际上居然引出了一个主人公,和关乎她命运的剧情。每一个镜头看似毫无关系,又有着必然的联系。真的都是同一个女主角“出演”吗?在角色连贯上,设定拯救,脑洞说圆——女主角整容了。 于是很自然的,你所看到的不同的脸,可能就是同一个人。整容的设定,同时拓宽了电影想表达的内容以及对女性的思考。海报上,也是三个不同的女人,长相相近的尼姑和普通人,以及中间那个妖艳的女子。预告中有很社会新闻的一面:整容后的女主蜻蜓和老赵结了婚,蜻蜓生了个孩子,不像她,而且很丑。
于是还有了法庭辩论的监控。
通常的电影创作,一定会先谈剧本,紧接着才是摄制。从这个角度,或许说《蜻蜓之眼》是个艺术作品更恰当,更自由更自我,“先有了摄像,才有编剧”,从不确定性到掌控。这跟徐冰想表达的另一个想法很像,先有了现实变异,再有人类的思维跟进,智慧永远跟不上社会现场。监控、女性、逻辑、法律、道德、社会,90分钟的剧情长片里,都是说不尽的话题,管它电影不电影,这是一种电影的可能性。
这些监控镜头是怎么来的(合法吗)?
一开始,这些监控并不是合法的。这是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的首部电影。4年前,他有了这个想法,开始策划,并通过一些非正常渠道获取监控。然而因为涉及到法律风险,搜集也非常困难,项目暂停。
这段时期的视频,为了保证资料来源的公开性,都没有用在《蜻蜓之眼》中。去年开始,徐冰发现各地电视台法制类节目和网络公开平台上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监控视频画面,在各种法律、版权等风险评估之后,这个项目又复活了。之后,近20台电脑、10多位工作人员,一天24小时不停地录取素材,归类、编辑、再创作,有了这部电影。徐冰信奉“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原始,也“喜欢事物的丰富与不确定性”的变异,他的成名作《天书》就是4000多个自己创造出来的字,《烟草计划》中的多项装置探讨人与烟草,以及后来的《尘埃》《木林森》计划,全在这种掌控和不可掌控之间游走。《天书》《烟草计划》这一次,徐冰“使用社会能量”,直接利用滚动的社会素材,仅仅从预告片中我们就已经能看到多重丰富的动态元素。神秘、难以预料、诸多不合理但人家是监控呀。 像是多次出现的牛,被撞飞,被饲养
蜘蛛网丛生的地带,仍然有监控。寺庙又是电影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真相独立存在,并不考虑必然的逻辑。
所以什么时候,哪里能看?
《蜻蜓之眼》当然不可能过审,电影将在今年内发布。大概年中,我们就能在网络看到。
艺术家都在拍什么电影
徐冰并非刻意选择了媒介,电影只是一种刚刚好的出口。不过跨界拍电影这件事儿,不少艺术家也都做过,赵半狄的《让熊猫飞》就不说了→_→此处雷区多,幸好,也不是所有的艺术家拍电影都拍成了奇葩片,但它们都有些奇异的特质:《帝国大厦》《沉睡》 安迪沃霍尔321分钟的睡眠纪录
485分钟的“帝国大厦”
他们都只有一个静止的长镜头,一个对准沉睡的人,偶尔会动一下,一个对准雄伟的帝国大厦。时间化为乌有,一切都没有发生。先锋?经典?当然这样的实验电影,其实应该算是行为艺术,并不需要真的看完。《水母看世界》 村上隆
这是日本著名的“太阳花”艺术家执导的首部电影,他还被称为是“日本的安迪沃霍尔”,但这部电影倒是没有要做艺术片的打算:你在片中看不太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当代艺术成分,反而这就是一部普通的儿童电影。唯一能看出村上隆符号的,可能就是里面古怪的萌宠了。
电影的来源是村上隆孩提时的一个梦,讲述了一群小孩子带着宠物小精灵一同对抗一支邪恶科学家队伍的故事,背景则是福岛事件后的日本。电影还曾在美国全面上线,评价不太好,还会有续集。《夜行动物》 汤姆福特2009年,美国著名时尚设计师汤姆福特首次跨界执导电影《单身男子》,拍摄仅用了21天,极尽美学造诣,大获好评。他最喜欢的导演,正好就是王家卫。
好成品在前,明年他的第二部长片《夜行动物》就已经在戛纳电影节上被卖出2000万美元的历史最高价,相当值得期待。影片改编自奥斯汀怀特的小说《托尼和苏珊》,是一部后现代风格的黑色惊悚片。
作者 | 皮卡咚
不只是购票,不全是电影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活动。
【第二期】一起盖楼猜电影吧!
文章出自微信公众号
格瓦拉官方微信号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格瓦拉生活网微信公众号最新文章
精品号随机推荐
最值得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导航使用ALEXA艾丽莎拍摄剧情长片的感受分享
转载自关于ALEXA:作为摄影指导,最近我参与一个名为《稍安毋燥》剧情长片的拍摄。我们采用的是ARRI新近推出的第一代数字高清电影摄影机艾丽莎拍摄,我想把个人使用过程的心得和经验和大家分享。首先,关于摄影机选择,真是个一波三折的过程:电影《稍安毋燥》是一部文艺结合商业、荒诞结合“粉色幽默”类型的高清数字电影,制作成本不大,制片方希望能在院线推出,技术符合高清数字院线的放映标准,预计制作周期30天。在拍摄前,制片方跟我沟通用什么机器拍,我建议用ARRI新出的数字电影摄影机艾丽莎, 因为我刚刚使用它拍过一条广告,它的操控性和稳定性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租金较高,大约人民币五千多一天),但制片主任告诉我,我们只有RED ONE的预算(一天三千多), 所以只有放弃艾丽莎,选用RED ONE,但在开机之前的试片拍摄后,让我们对前期拍摄摄影机的选择发生了改变。我们试片拍摄的主要内容是有花期限制的桃花和村庄空镜,这天使用RED ONE拍摄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租用的是北京银河星光的一台一代升级版RED ONE,这台机器开机需要两多分钟,机身重量大(加上硬盘的重量和ARRI 535B差不多),“漫长”的开机等待,频繁地更换电池,经常需要死机后关机重启,抢光线象是在撞大运,取景和操作都不能很快适应(这可能和它地主机运算速度慢,机器老化有关),使得整个拍摄似乎都在围绕摄影机的状态进行,这台机器完全象是控制现场拍摄节奏的“主宰”,完全没有工作效率,更无须说灵活运用它进行即兴创作,总之是机器不给力。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我们下面的项目《稍安毋躁》是30天的拍摄周期,如果是说要用RED ONE的话,每天很难完成安排的计划,创作热情会大打折扣,周期要拖延至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且我们有3天演员陈冲(女二号) 的戏需要双机抢拍,我建议制片方选用艾丽莎数字摄影机,通过压缩拍摄周期,不增加预算的方式来拍摄这部影片,最终制片方认可了我的建议。电影《稍安毋躁》的实际拍摄周期是27天(包括转景到烟台),大约完成700多个镜头的拍摄。关于艾丽莎的记录方式的选择和预算:ARRI ALEXA数字电影摄影机有两种的记录方式:一种使用单独的硬盘记录单元进行4K拍摄, 摄录单元体积庞大,由于单位时间内纪录的数据量庞大,且需要独立后期团队进行数据磁带备份,前期设备的花费大约是一万左右一天, 而且后期还要增加几十万人民币的用于4K数字的处理和扫描,这种记录方式更适合大的商业片制作; 另一种是使用记忆卡/记忆棒SxS进行2K拍摄,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强,一天大约是五千多的设备和人员费用, 适合低成本电影的制作,也符合当今高清数字影院的放映效果。结合本片的预算,我们选取后者/记忆棒式最高2K的拍摄方式,和目前数字电影制作后期的工艺流程有效衔接。艾丽莎和灯光的关系:艾丽莎的感光度非常高,设计的基础感光度是800度,什么概念呢,你可以点一根蜡烛在全开光孔的条件下进行拍摄,而不用担心曝光不足,比如我们有很多农村街道的夜外戏,我们的大灯不是很多,更没有吊车的预算,灯的亮度和光面都不足,但我仍然希望有后景的层次和纵深, 我把感光度调到800,UP定焦镜头全开光孔拍摄,借助城市反射的天光和街道的路灯照明,另我惊奇的是,画面上天空和后景的景物有了层次,也就是说在800度的时候天空不会是黑色一片,因为城市的灯光反射,天空有了密度,和远处的树梢拉开了关系,而画面的纵深完全依赖村里路灯的照明。这是以前胶片也无法做到的,800度感光度情况下,在近景人物表演区内我们最大使用2.5K的高色温灯, 近景用的灯的功率很小,4K和6K很少用,需要时,只用来往纵深打。一般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数字高清摄影对灯光要求和胶片相比没有特殊之处,首先取决于你的摄影立意和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供参考,每个摄影项目都不同,在预算和效果之间、在进度和精细之间,你必须取舍。ALEXA本身的技术设计给低成本、高效率、灯光数量少、进度要求快的电影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拍摄技术参数的选择:ALEXA的画面修饰菜单非常简单,这次我用了LogC的拍摄模式,它的纪录特点是低反差,类似数码图片的RAW文件特点,是适合后期电影调光用的拍摄模式,纪录监看输出用的是更还原现场影像的709拍摄模式,这可在监视器上监看到还原到影院放映效果的画面。纪录方面,我们使用SxS卡记录最高MOV Pro ress 4:4:4 HQ的文件(码流大约是300Mbps左右),这种格式的文件保证了高画质和纪录更多的画面信息,同时可在苹果工作站上直接导入,不用再做任何文件转换,后期工艺流程非常方便,另外, ALEXA实现了双卡槽热插拔无间断的拍摄,充分满足对连续纪录有严格要求的数字电影的拍摄要求。录音方面,本片录音采用独立一个专业数字录音机,同时给了摄影机输入一轨声音做参考,艾丽莎有一个专业数字声音输入接口,通过一条转换线,声音就直接接入艾丽莎,这个声音的质量可能达不到专业声音的技术要求,但它给现场监看及后期剪辑提供了方便。 另外,我们一共准备了8张16GSxS卡,后期公司还排了一个技术携带苹果电脑、读卡器、移动硬盘在现场做数据的储存和备份,以确保现场的拍摄需要。关于镜头:ALEXA用的是16:9、电影超35mm尺寸的CCD, 镜头卡口是传统ARRI的PL卡口,所以传统35mmPL卡口的镜头都可在ALEXA上使用,我们这次使用了五个蔡司的UP定焦镜头(基本组16mm/24mm/32mm/50m/85mm),和一个蔡司12mm广角镜头,一个安琴10倍变焦镜头。为保证通片影像的一致性,保证画面的锐度、色彩的衔接, UP定焦镜头用的比较多 。拍陈冲的戏用了2台艾丽莎:演员陈冲在这个影片中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戏有30多场,但她经纪人只给了剧组三天的拍摄时间,另外,陈冲加入了美国的演员工会,她的工作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比如规定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这时间是从宾馆出发开始计算,回宾馆的时间也都算在内的。这样,除去路上2个小时和化装的1个小时,她到现场拍摄时间很有限,而且经纪人要求剧组给她安排夜戏不能超过9点。这给各个部门都很大压力。如果说摄影机这一块出问题,那不仅影响整个周期,也会影响各个部门的创作。为保证拍摄进度,拍陈冲的时候临时增加了加一台艾丽莎,并增加了一组摄影人员。集中拍摄开始后,ALEXA高效、机动的特长显露出来,当3天的计划顺利完成后,全组都认为当初更换摄影机的决定是正确的。ALEXA的使用体会:ALEXA给我最突出的使用感受就是它的操控性好,它的机身很小、重量轻( 几乎是ARRI 535B二分之一的重量,和SONY F900R机身重量相当), 延续了ARRI胶片摄影机的设计传统,光学、机械和电子操控界面保留了先前胶片摄影机的布局,卡口、镜头座、还有它的取景器、取景目镜、跟焦系统、还有延长杆、机顶的监视器、无限遥控单元、供电系统都和操作ARRI 535、435胶片摄影机感受一致或接近,让初次使用的摄影师在最短时间里掌握和熟悉。另外,技术参数界面设置简洁、方便, 拍摄的频率、感光度、色温、叶子板开角等数据都实时出现在取景器、监视器上,这样可以帮助你监控曝光和图像质量,如果你使用带电子数据点的镜头(例如:蔡司MP、Cooke S4i镜头)的话,景深、物距,还有光孔的参数都可以实时显示出来。关于ALEXA数字电影摄影机的总体感受:作为专业高清数字摄影机,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评价参数之一,这次使用下来,我觉得艾丽莎在这两方面做的很出色,ALEXA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开机时间短(大约是20几秒,这在现场拍摄中更换电池时,体现明显);感光度、拍摄频率等参数调整速度快,能够更快地捕捉到演员的情绪;适合拍摄运动画面,把换机位、移动拍摄和手持摄影时从调整(准备)到拍摄的时间大大压缩;数据纪录准确、安全,在20多天的拍摄过程中没有因为天气、长时间使用而很少出现死机,没有丢桢、丢文件等系统运转问题。 所以说ALEXA是数字时代的新型的电影媒介的影像载体,它继承了传统摄影机的工艺传统,又把数字技术完美地应用到电影摄影的各个环节当中,是帮助导演和摄影指导实现影像创意和效果的给力工具。
微信“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观看影片
关注V电影微信账号,每天一部精彩短片
用第三方平台账号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丹福 比奈智力测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