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千里2016有什么潜在利空推动下跌吗,连续下跌

责任编辑:lp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66347',
container: s,
size: '198,24',
display: 'inlay-fix'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股市热点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是不是有什么重大利空没有公布呢?机构提前一步知道,疯狂出货,停牌前高位筹码不知道出的怎么样了。总感觉有重要消息在刻意隐瞒。呼吁大家给证监会和打电话问询,我没能打通的电话,有能打通的股友方便分享一下么?谢谢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利空即将出尽 2016春季躁动仍是最确定的机会|股票型基金|券商自营_凤凰财经
利空即将出尽 2016春季躁动仍是最确定的机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讲:申万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师 王胜、申万宏源策略高级分析师 王佳音、申万宏源策略 傅静涛 在资金的供给这一方面,第一大块其实就是我们的证券交易结算保证金的流入情况,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一部分配资的资金。
会议时间:日晚上8-9点 主讲:申万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师王胜、申万宏源策略高级分析师王佳音、申万宏源策略傅静涛 主持人:申万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师王胜 纪要整理:申万宏源策略刘扬 主要内容: 短期风险事件影响市场,但利空即将出尽。受风险事件密集催化的影响,周五市场大幅下行。但我们认为无需悲观,利空兑现后进一步下行的时间和空间都较为有限。 (1) 管理层监管收益互换和场外期权:增量受限,存量无法续作,同时,《关于规范证券经营机构涉嫌配资的私募资管产品的相关工作的通知》也堵住了刚刚有苗头的配资渠道,未来市场不会再受到行政手段去杠杆的冲击。(2)全球市场对12月美联储加息已有充分预期,12月加息可视为利空出尽。(3) 主动释放贬值压力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维持稳定是纳入SDR的必备条件,也是&稳增长,促改革&的重要背景,即使确有进一步下放汇率中枢的需求,时点选择上也很可能出其不意。 (4) IPO重启对于市场总体流动性的影响实际上是中性偏积极的。另外,明年1月8号的大小非解禁也会在证监会预期管理下有序进行,无需恐慌。快速下跌后A股市场&钱多+资产荒+没风险&的逻辑反倒有所增强,不悲观仍是底线。 中期来看,春季躁动仍是最确定的机会,但仍需警惕快速上涨。 (1)短期&钱多+资产荒&、&没风险&的逻辑强化,且两会之前都是改革预期逐步恢复和难以证伪的时间窗口。 (2) 保险和银行资管等配置机构逢低加配权益的预期仍较为明确。(3) IPO重启在即,人民币纳入SDR,A股纳入MSCI进入关键时刻,管理层维稳的意愿和压力维持高位。所以如果市场&任性&还是要多一份谨慎,叠加阶段性的资金供需不平衡出现一定回调也属正常现象。 长期看,2016年以&钱多+资产荒&为伴奏,跳一场改革进程与预期的交谊舞。&钱多+资产荒&,2016大类资产配置格局对A股有利。如果创新进程配合,在最乐观的情况下,&慢牛&可能已经逐步到来。中性情况下,A股市场震荡向上,改革预期阶段性修复,但改革进程跟不上改革预期变化的情况可能反复出现。悲观情况下,我们至少进入了正常的熊市,把握当下。波动区间(),波动区间(),在概率最大的中性情景假设下,上证综指至少将摸高4000点,创业板指触及3550点。 与主题配置上,重点关注SHAREN组合,短期关注大宗品反弹和美丽经济。通观2016年,高景气的新兴行业仍然是投资布局的最重要方向,我们强烈推荐高景气的SHAREN组合&&Sports:体育;Health Care:医疗服务;Avant-tech:前卫科技;Recreation:休闲娱乐;Education:教育;New Energy:新能源。2016年建议积极配置SHAREN组合,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创新的红利。短期重点关注行情尚未充分演绎的美丽经济主题(包括医学美容、运动相机、化妆品和跑步健身等高景气行业)。另外,继续关注大宗商品反弹,以及上涨阻力较小的房地产、非银和有色触发风格轮动的可能性。 1.近期资本市场重大政策解读及2016年投资机会分析 王胜:各位参会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申万宏源的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今天我们团队有我,还有我们的王佳音,还有傅静涛,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近期资本市场有哪些政策,会对A股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客观的说,最近资本市场问题非常多,我综合评估的结论先简单的给大家汇报一下。 之前我们的情绪指标有预期震荡,具体可以见11.22信息速评,客观地说,大家仓位比较重,主要是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持仓比较重,所以说,随时可能发生比较大的震荡,但是我认为在这个位置上,对所有的空头都只是滑头。什么意思呢,大家希望调整,是希望市场跌了大家2016年也好做一点,大家可以感觉下身边的人是不是都是这么说的; 第二个,很难做空获利,现在这个问题可能就没有办法延续了,有就是说空头是没有实际获利的可能性的,而现在钱又太多,很多人问我明年会不会走的像2011年,2011年和现在最大的不同就是2011年有理财产品包括非标,但是现在的钱真的无处可去,人民币贬值预期越强,钱就根本出不去,所以最后钱还是要在股市里找机会。投资者都是希望资本市场回调之后有一个合理的估值让自己下手,所有说所有的空头都是滑头。 另外,政府对于股市的态度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习主席11月10号刚刚说要用好股票市场,还不仅仅是资本市场,所以我觉得这个不会有这么快的变化。 按照我们资金供需框架来看,上周发生的几个事情主要都是引发了对资金供需预期的变化,造成阶段性的不确定性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我们的框架来进行详细的讨论,我们不会是一个人从头讲到尾,王佳音和傅静涛会从具体的问题展开分析。 首先第一大块我们是按照申万宏源的资金分析框架来展开,资金分析框架在我们股市流动性监测体系探讨报告和7月《重建》以及最近刚发的年度策略报告share N次方里面都有不断地使用。按照这个体系,我们将资金分为资金的供给与资金的需求。 在资金的供给这一方面,第一大块其实就是我们的证券交易结算保证金的流入情况,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一部分配资的资金。而这个周末出了不少政策,包括近期也出了不少的政策,主要是证监会向证监局下发了一个公告证券机构及金融机构涉嫌配资的产品的这样一个通知,首先就这个东西来说,我们待会儿请王佳音来介绍一下,这个事情怎么看。第二个就是说,这个东西造成杠杆类产品被强平的可能性有多大,主要是是否会出现像6月份那么大的股灾。然后我们也查了市场上大批私募的情况,估计了这样一个情况的可能性,请佳音介绍一下。 王佳音:就结构化产品最新规范而言,目前公开信息较少,证监会向各证监局下发了通知,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涉嫌配资的私募资管产品。一是在证券业协会前期摸排的基础上,进一步甄别确定相关私募资管产品;二是明确了需要规范的三类产品的规范标准;三是分类推进清理规范工作,严禁资管产品下设子账户、分账户、虚拟账户,有序规范优先级委托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后级投资人直接参与股票投资的产品;四是持续关注利用一人多户等新型场外配资的风险。 具体哪三类产品,不得而知,但第三点又明确说要&有序规范&优先级委托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后级投资人直接参与股票投资的产品,这一个&有序规范&到底是从严还是从紧,当前基本没有什么统一标准。按照我们的理解,我们分析预测主要包括期货公司的配资行为,通过私募产品下设子账户的行为可能受到关注度比较高。具体是什么可能还要等待正式文稿出来之后才能定夺。 银行渠道的配资规模:一个或许有用的数据,截止到三季度,根据草根调研,银行理财资金总的规模大约20万亿左右,其中权益类的占比大约7-8%不等,则银行理财资金权益部分大约1.5万亿左右,其中两融收益权银行体系大约提供两融规模的一半左右,按照9月底的数字大约5000亿,假设其中一半来自于银行理财,一半来自于贷款类,则两融收益权大约亿元左右,股权质押变动较小,大约亿左右,剩下的亿主要就是各种各样的配资,定增、员工持股、二级市场、新三板之类的配资,初步估算二级市场大约还有2000亿左右的优先级配资,如果大部分的配资杠杆在1:1.5左右,仓位水平平均在6成左右,则悲观情形下这部分容易查的清楚的配资账户抛压大约2000亿左右,其他一人多户等新型场外配资的规模难以测算。 如果以当前私募产品为样本(仅考虑11月有披露最新净值的样本,总量5545个产品,占比最新披露的已备案的基金产品总数12407的45%左右)。如果按照净值来计算,采取类似的方式测算可能面临止损降仓位的规模,我们认为当前净值水平在(0.8,1)左右可能是接下来面临抛压较大的部分,总的占比约为24%,假设平均仓位在0.5左右,则总的持仓市值约为1.9*(7%+17%)*0. 5=2280亿元,如果出现连续下跌,该部分基金可能面临一定的大幅减仓动力。
图 王胜:刚刚我们讲到整个证券交易结算保证金余额这块可能影响最大的是我们的配资,因为我们大部分的私募的资金是统计在证券交易结算保证金余额里面的,证监会这个规范证券金融机构涉嫌配资私募产品的通知会有什么影响;第二个就是假设在最悲观的情况下,很多私募出现大的平仓风险,那么导致抛压会是怎样一个情况;还有一个就是说,证监会现在是将风险控制在一个苗头上。首先是对于期货这块伞形的监管,其次,是一些配资公司成立了私募,是一个200人以下的小集合,借钱的人成为持有人,向配资公司来借钱,然后去操作,这个量其实还不算特别多。 第二大块资金的流入是我们年会上反复说的银行资管这一块,它的流入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参与前面这种配资,以优先级的形式进入;第二种我们认为理财产品在2016年会以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形式进入A股市场,我觉得这个在2016年会发展壮大,现在银行已经开辟这样的团队,只是他们在选择一个好的买点,其实对我来说,我一直相信这个事情,所有的空头都是滑头;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大的保险,他们的资产规模14年是10万亿,年底11-12万亿左右,而保险的整个资金成本总体来说是刚性的,而且总体来说下降比较慢,肯定得提高权益风险资产比重,还是一个选买点的问题;第三位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两融,两融这一块实际在上一轮股市下跌的过程中也有一个强平的过程,这轮从目前来看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也调研了一些样本,下面请王佳音分析师介绍一下两融这一块的相关情况。 王佳音:根据证金公司两融的最新数据(11月26日),全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76%左右(历史平均在250%左右),融资融券交易额占A股交易量比重回归至10.3%,比前期12-14%有效下降,处于正常区间之内,融资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2.91%,正常平均水平略偏高。根据草根调研的结果显示,当前营业部的两融客户几乎没有强制平仓的风险,如果再有1-2天全仓跌停,则可能出现部分两融开始出现问题。在利空信息叠加的条件下,短期抛压和反身性可能较强。 王胜:好的,讲的很清楚。目前两融这块没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如果市场再出现一个跌停板呢,风险就开始出现了。然后两融过后呢,资金供给表上比较大的就是公募基金申购和赎回,但是目前公募基金仓位是比较重的,佳音给介绍一下目前仓位测算的情况。 王佳音:目前公募基金整体仓位偏高,根据周五当天的日汇报状况来看,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日汇报水平为-5.29%,当天上证指数涨幅为-5.48%,创业板涨幅为-6.48%,表明股票型基金整体仓位较高。混合型基金平均日汇报水平为-3.21%,由于当天债券微升,大致推断65%仓位左右。 根据申万金融工程部的测算,截至上周末,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79.05%,相比上周平均下降2.08%。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2.49%,从88.23%下降到85.74%;开放式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2.04%,从80.51%下降到78.47%。上周股市下跌,基金仓位下降,目前仓位位于历史中高位区。
图 王胜:好的,那就是说我们看一下这个仓位,直接从周末的净值表现来看,混合型基金减仓明显,但是股票型基金整体仓位高一点,这是公募的一些仓位情况,那么下个入流数量比较大的一块主要是券商的自营和资管,这一块主要涉及到两个,第一周末澄清的4500点是否还适用,第二个就是券商用自己的自营来做收益互换,这块我们王佳音也为大家介绍一下。 王佳音:我先来讲一下收益互换,这是一个相对很灵活的产品,我们现在做收益互换的业务大部分其实都是类配资的形式,具体的业务模式我就不多讲,网上已有很多说明的。关于收益互换规范的话,当前初始名义本金1217亿元,规模不算大,中国证券业协会A周日(29日)紧急发声做出详细解释,《第一财经日报》获悉,&叫停&仅限于融资类收益互换,停止新增,存量继续履行、但不延期,目前存量未了结规模约785亿元。当前的处理方式不允许有增量,存量不能买入只能卖出,不能展期,短期有一定抛压,存量并不强制清理,仅这个出血点并不至造成股票市场大跌,长远的影响不大。 全行业券商自营的权益规模的话,3季度末所有上市公司的自营权益规模大约3280亿元,上市公司净资产占全行业比例大约2/3,4900亿元左右。自营当前的政策导向依然是4500点一下券商自律不减持,监管要求的净买入规定的确有变化,至于券商会不会减持,其实是一个很艺术的问题。比如是否按照市值算?哪些部分不减持?请王胜老师也帮我们分析下。 王胜:这个事情的确很奇怪,就是说券商自营在7月3号之前不卖了,在7月3后之后的可以卖,现在的问题是卖与不卖之间究竟承诺的是什么。是在那个时候所持有的股票不能卖?还是说我当时持有的总市值不低于就行还可以调仓换股票,这个实际上就没有讲清楚。按照目前承诺的原意,应该是我只要规模比当时要大,不要低于当时的持仓余额就可以了。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国家资金的退出都会引起市场的大跌,但是大跌之后都是很好的买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事情,我们不恐慌。 收益互换的规模总体是可控的,它对于我们前面提到的做配资这一块其实是一样的,一开始就把它卡在了苗头上,换句话说管理层几乎把所有可以做配资的渠道都卡住了。这是券商自营资管这块的情况。 下一块是外资的情况,这块主要涉及到三个大问题,一个是加入SDR的影响,第二个美联储加息的影响。SDR的影响中又有一个MSCI的影响,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包括富时指数是怎样一个情况。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我们在前期的报告以及一些速评啊包括年会报告里面讲的很清楚了,有两个传导路径, 第一条传导路径是通过美联储加息,资金外逃,然后中国资产价格承压,但是国内对资金链管制较严,这条路径很难影响; 第二条传导路径是美联储加息以后,美股崩了,比如说纳斯达克暴跌了,然后影响到我们对国内创新转型的一些股票的炒作,然后影响到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大跌。正常情况下是需要观察的,我觉得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 从历史来看,美联储加息不会导致美股马上大跌,所以这个事情需要再观察。 加入SDR算是影响比较大的,很多人觉得加入SDR人民币户贬值,我们觉得加入SDR后马上就贬值的概率不大,同样是把对政府的信任丢到一边去了。相当于刚加入SDR就开始贬值,美国2016年11月才大选,这不是给国际上主流的政见施加压力么?我觉得不太可能。另一种逻辑是说中国为了加入SDR,中国的资产价格要低下去,从而更好地吸引外资,使得人民币国际化,个人想法供大家参考:如果加入SDR导致我国的资产价格下去了,然后外资进来买,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那再过几年以后,引导这样一个政策的人,会被冠以什么样的一个罪名,相当于让外资买的资产在最便宜的价格,这个逻辑也说不通。SDR的影响就是SDR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简单的因为SDR推导国内资产价格,我觉得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然后SDR的影响,相当于给MSCI和富时一个背书,我们注意到富时的负责人曾经一个月之前明确提出愿意把A股纳入到富时指数当中去,在人民币国际化和A股融入全球金融是前提下,我们大概率会看到相关大的指数将A股纳入到全球指数中去,会带来外资的增量资金将体现在我们资金分析框架中的沪港通和QFII这两块。 接下来下一块就是大家争议很多的证金公司的减持,我也不知道证金公司减没减,我分析预测,假设证金公司如果减持,那么到2015年四季度公布年报的时候,点位比现在的点位明显要低,请大家想一下到时候我们的监管层应该怎么去表达这个事情,点位高了,话还好说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没有必要过度悲观。 整个资金供需框架中我们对供给做出一些分析,接下来对需求方进行讨论。需求方比较大的一块是IPO这块的需求,相当于证券会积极地完善他们的工作流程。增加了一个规定,这个规定使得IPO的整个时间可能有所缩短,下面请傅静涛来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这个东西我们林丽梅分析师也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因为她现在在台湾,傅静涛对这些情况也比较了解,所以请他先介绍一下。 傅静涛:周末证监会新规明确了新股发行和审核的时间限制,我们注意到一些媒体朋友认为发审流程最短可以缩短到75天,这其实是错误的。IPO从材料报到证监会开始审核流程,到最后出证监会开始发行流程,总共有5个关键时间节点,分别是 (1) 证监会受理材料;(2) 反馈会;(3) 初审会;(4) 发审会;(5) 核准拿发行批文。我们分阶段来看: ①首先,从受理到反馈会,此次新规明确规定了45天,这段没什么问题 ②但接下来,反馈会到初审会阶段的问题就比较多了。新规明确发行人落实完毕反馈意见后到召开初审会不超过20天。但这里面有2个问题,一是投行撰写反馈意见的答复需要时间,目前规定是拿到反馈意见1个月内要给答复,但投行写不完可以延期,投行选择延期1个月的情况比较多;另外证监会还可能窗口指导投行进行延期,比如,有些重组项目需要地方证监局进行核查,那么这种情况下,是否延期不由投行决定,而由证监局的工作进度决定,但新规对此是没有硬性规定的;二是反馈会通常不止一次,理论上可以有N轮反馈,实际操作中一般也有2~3次反馈会。 所以我们假设2次反馈意见,每次反馈意见1个月,那么按照新规,证监会是否召开初审会的决策流程可以有2个20天,那么整个从反馈会到初审会的时间仍需要三个半月。 ③接下来,初审会到发审会,新规规定了发出发审会告知函,到召开发审会不超过10天。这里也有问题,就是从初审会结束到投行拿到发审会告知函的时间在新规里没有规定,实际操作是1~2周,但如果初审会有比较多的内容需要说明或解释的话,这个时间就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初审会到发审会的时间应该是2~3周,而不是10天。 ④最后就是从发审会到核准拿批文的时间,新规是没有明确规定的。实际上,我们说控制新股的发行节奏,最直接的就是控制发批文的节奏,这个时间没有明确限制死就意味着证监会对于IPO的节奏仍有绝对的把控力。 所以,我们认为,媒体75天的解读是错误的,中性假设下,受理材料到发审会召开基本上要6个月,也需要承认这个流程确实加快了,因为原来我们通常需要1年时间。但我们想强调的是,证监会仍有能力控制好IPO的节奏,IPO的速度未必明显加快。预期IPO将逆势提速,甚至预期明年可能把在会的600家公司全部发掉实际上是有问题的。看看王胜老师有什么补充? 王胜:新规这块其实是我最关心的一个事情,王佳音还有我们整个策略团队对前面配资清理的研究是比较深的,我们对于它的量级和影响程度有比较深的感受。我觉得这个影响相对有限,但是对于新增资金进场节奏是有影响的,他会让投资者产生增加供给的预期,有的投资者就认为明年要发600家,那这供给量就很大,对市场的冲击就很大,那么大家就觉得有点像03、04年国有股减持,最后市场跌下去了,国有股也没减持成,但是市场还是跌下去了。从目前来看,我们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有理由相信在一定可控范围内,IPO的情况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接下来谈到的是注册制及新三板转板的影响。注册制肯定会推行,但是我们研究过大量海外的注册制的案例,以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过程是以十年为单位的,不是以年为单位,可以看一下我们相关的一些报告,我们金倩婧以前写过。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供给一定是可控的,分化一定会发生,但是它的前提条件根本不是靠供给的增加,它们靠的是我们能够不断地推进闪电配售,小额快速融资机制,很快地在低价上拿到了相关股票,然后在二级市场上卖出来,除非这家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明显被高估了,那么股价就会跌,如果简单的增加IPO供给,从历史上来看,牛市的IPO供给是最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相信管理层的智慧可能会更好些,以上是我们对IPO资金需求的一个判断。 另外一块就是我们明年的大非解禁,这是市场预期比较大的一块,大家感到比较恐慌,1月8号大非解禁后是不是会疯狂的卖股票,我的想法是这样:第一,证监会一定会做好相关的疏导工作,不可能一开始就让大盘跌停,一定会有相关的预期管理。第二是从市场管理角度来说,即使跌也是在大非解禁之前跌,而不是之后跌,大非在低位置上出利好,市场反而是往上走的概率是很大的。第三,大非解禁完以后面临资产荒情况,钱实际可投的地方很少,解禁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钱从一个股票里跑到另外一个股票。 第三块就是我们的定增解禁,这块钱用了很多杠杆,需要我们做细致研究。请王佳音分析师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
图 王佳音:定增这块跟胜总之前讲的大股东减持这块可能不一样,这块可能有一定的被动性,根据下图12月份是最高的量级,大约1800亿元,1月、2月分别为1400亿元左右。2015年这块的卖出没有被禁止,所以没有积累抛压。 王胜:定增解禁这块是值得关注的,尤其跟踪可能会受定增冲击比较大的个股。我感觉最后以目前的资金供需格局,如果在个股上出现明显的解禁的话,出现资金供需失衡的概率比较大。这就是我们整个资金供需的一个大格局,基本上能看清楚哪些东西可能发生最大变化,看长一点的话,资金供给的保险资管、银行、外资整体都是择机进场,资金需求的IPO和定增可能抽离一部分,大家恐慌的还是大非解禁,当然定增解禁的很大一部分钱我们认为还是会回到这个市场去,它肯定是来回滚动的,看长一点也是往二级市场回流,但是阶段性的抛压还是会有的。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我们申万策略情绪体系指标在近期的一些情况,整个2015年我们情绪体系指标表现还是比较完美的,在5月27号我们情绪指标发出卖点,5月28号是个暴跌,然后整体来说是见顶了,在近期市场下跌前,我们的情绪指标也发出过预警的信号,下面请傅静涛分析师介绍一下我们情绪指标最近大致情况。 傅静涛:现在市场普遍担心的方向性问题实际上是说这个位置会不会成为一个阶段性头部或者大底,在我们情绪指标体系,看大顶和大底主要还是看长周期指标,我比较信任的胜率非常高的长周期指标实际有三个,分别是10倍PB以上公司数量占比、全部A股和创业板60均线以上强势股占比,在上周我们首席信息速评里已经提示过,尽管10倍PB以上公司数量占比仅17%,依然健康,但全部A股和创业板60均线以上强势股占比已高达89%和92%,卖出提示点的阈值均为99%,逻辑上看,自下而上选股越来越难,所以如果市场&任性&还是要多一份谨慎,叠加阶段性的资金供需不平衡出现一定回调也属正常现象。我们密切跟踪的投资者情绪体系虽未系统性的提示卖点,但总体已进入中高位区间。 王胜:各位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翻一下我们上周的首席信息速评,我们对震荡做了一个判断,但是恰恰这个震荡在我们预期之中,它肯定会发生一个震荡,总体来说这个位置上震荡市正常的。提一下另外一个技术上比较重要的指标,整个创业板11月10号以来,因为11月10号的时候,我们习主席在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的股票市场。11月10号到最近,整个创业板的换手率已经超过了100%,截止目前来看,在这个位置上,我们不会跌很深,非常深的话似乎和国家整体战略有偏离。这就是我们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一个小细节,从整个情绪指标看,震荡一定会发生。 接下来的事情是我们分析了整个资金供需框架,从逻辑上看,我们在SHAREN上提出了我们对2016年的整个想法,大的方向上头,我们觉得市场整个浮动比2015年收窄,2015年的波动区间是左右,2016年我们判断是左右,中枢不会有太大变化,4000左右吧。换句话说,在这个位置我们对市场一点也不悲观,钱多这个大逻辑没有被证伪,钱没有办法流动海外,而国内的整个大类资产配置迁移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银行和保险都收受制于负债成本刚性的压力,最终必然会提高它们在权益上的配置比例,而且它们会通过积极股东主义来配置股票。第二,在风险溢价方面,我们认为可能有一些大的变化,对胡耀邦诞辰的纪念可能就是个信号。大的格局我们认为是好的,而市场对现在容量的累积,它自身的这个做多动能在悄悄恢复,经过前期各种救市力量,市场也在逐步平稳和常态化,市场还是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们对市场并不悲观,一句话&这个位置上所有的空头都只是滑头&。这个是大的市场判断,策略要解决方向、幅度、节奏、结构、上行和下行风险。从节奏上来看,我们认为12月存在调整的可能性,但是我们的观点依然在大方向上乐观,我们认为春季躁动依然可期。另外一个比较好的时间在2016年的下半年,G20峰会前后。在结构上,投资者比较关心,调整完投资什么比价好,我们请傅静涛分析师简单介绍下,我们最近看好的行业和主题。 傅静涛:结构上首先是我们年会大报告推荐中的,2016年的战略配置:SHARENSports:体育;Health Care:医疗服务;Avant-tech:前卫科技;Recreation:休闲娱乐;Education:教育;New Energy:新能源。我们认为2016年结构上可能又是一个平行世界,一边是成长板块的高景气,我们的Share N确定性的方向;另一边是价值板块,可能的逻辑是高股息推动的估值修复,但寻找更有弹性的标的,还是要寻找传统行业中转型SHARE N行业的标的。 短期重点推荐智慧城市(短期可能政策催化),国企改革(第二批国企改革试点,1+N的配套政策继续落地),生态金融(巴黎峰会,碳交易中国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创投(收益创新,万众创业;A股再融资轮重启)。农业1号文(农业互联网,周期性高景气的养殖),裸眼3D(我们的中小公司研究团队认为裸眼3D景气将不输VR),能源互联网 另外,我们都知道大宗商品仍未出现企稳迹象,我这边会讨论大宗,地产的可能性。我们说大众一致的认识往往无法兑现,这里可能有三个应用,第一是看2016年也许上行的幅度和速度回超过大家慢牛的预期;第二是当前的调整很可能调整不到大家都很舒服,欣然买入的3200;第三其实就是大宗商品反弹的起点,未必是中观数据出来的时点,也未必就是美联储加息落地利空出尽的时点,所以大宗的反弹还是要关注!从市场逻辑的角度:1.银行资管和保险等资金低风险偏好的属性;2. 公募基金选择阻力最小的方向博弈排名;3. A股纳入MSCI,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些催化剂),从行业比较的角度看,地产的基本面最好,如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地三四线城市收储,催化剂收益也最为直接;而大宗商品,有色煤炭的预期差最大,所以这些方向都要关注。 王胜:好的,讲的已经很清楚了。在这个位置上,我觉得面临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投资者的预期变化非常快,因为是在年底,一下看到一根阴线可能就会翻空,绝对收益投资者在这个地方动力不足,相对收益投资者很怕年底排名被颠覆,那我的想法是在这个位置上出现大跌或者持续大跌的概率不是特别大,风险可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2016年春季最看好的方向进行布局,抓住下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如果年底前要争排名前10%,这个位置上可能要激进,但是大多数人仓位抉择是没有太大意义。我们这一个小时时间基本把方向、幅度、节奏、结构、上行和下行风险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供投资者参考! 2. Q&A Q:刚才说到2016年我们高点的预期是4700点,下限的区间没有听得很清楚,还有一个中枢,能再说明一下么? 回答:我们的下限是3050,中枢是4000,具体的测量方法很复杂,我们把A股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是高息率的公司和行业,第二部分是有业绩又估值的成长股;第三部分是一些跨界成长的一些公司,考虑到不同资产预测的办法,您可以详细阅读我们的策略报告。 Q:收益互换的监管对未来的股市会有什么影响? 回答:收益互换原来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注资渠道,但是按照现在的监管导向,基本上不希望股票有任何配资的,基本上希望杠杆每天都能够被监控到。收益互换本身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工具,在这次波动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实际上应该是一种炒爆的衍生品,实际可以作为各种资金入市交易的壳。金融工具都是中性的,但是因为杠杆给资本市场还有投资者带去的影响,所以收益互换应该很难再启动了。至于说,对场外资产的影响,可能场外资产也会陆陆续续面对这样的压力。 收益互换对场内的影响基本不大,关键是外部的影响。场外高风险高收益的配资很难做大了。 Q:个人非常关心明年的大小非减持,申万是否有做过定性及定量的测算?谢谢。 回答:大小非解禁其实刚才已经说过了,大非解禁有1.2万亿,量比较大,但这个问题出来以后,证监会一定会做有序的指导。大非解禁完以后钱无处可去,又没有办法回到实体去,又没有像01年的理财产品所吸引,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不担忧。1月8号解禁前是跌的。 Q:前段时间发了《关于规范证券机构金融机构涉嫌私募产品的通知》,请问是否可以解读一下什么产品需要规范,需要如何规范,然后哪些是要清理的?而且产品一般都有合同期,他会如何清理?有些券商的小集合,优先劣后,到底是属于规范的还是要清理的?然后清理的程序之类的,如何处理? 回答:不是说要处理所有的小集合的问题,而是说不能利用私募产品的壳,然后利用这个壳来做配资。如果有个小集合,假设有10亿,有100个持有人,每个人可以给你1000万,你可能没有那么多钱,你的钱都是配资公司给的,这样就变得不可控了,证券公司可能主要是规范这些东西。 Q:一些技术派或者一些短线抄底的资金可能有一些动作,您觉得下周的走势是否有下跌的动力在? 回答:短期趋势说时候很难判断的,不管明天后天是怎么反弹,大多数人在年底是选择休息的,但是方向性的我们还是坚定看多的,往下跌下去,就算跌到3000点,就要跌将近20%,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一个下跌的空间。第二就是跌下去,钱又没地方去,我为什么说空头都是滑头,你卖完以后还得回到股票市场赚钱。 Q:请问你们是否有做过场外调研,证监会对券商自营盘维持净买入的禁令解除之后已经有好几个交易日,想知道这个仓位变动是流出还是如何? 回答:我们没有办法去统计这些,但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卖出的行为吧,但是周五发出这样一个暴跌,大家也不敢卖了。 相关内容详见申万宏源策略发布的报告《逐步为2016布局的好机会&&关于近期资本市场重大政策的评估和解读会议纪要》
[责任编辑:xiayl]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365977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751665
播放数:227934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股市利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