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以把iPad 2变成笔记本电脑推荐的键盘,要像笔记本电脑推荐(如下图)最好不超过一百元

有没有可以把iPad 2变成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要像笔记本电脑(如下图)最好不超过一百元_百度知道
有没有可以把iPad 2变成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要像笔记本电脑(如下图)最好不超过一百元
hiphotos.jpg" esrc="http://e.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a href="/zhidao/wh%3D450%2C600/sign=675dbfe1f435ce640d0aa1/9f510fb30f15a4d643ad4bd113026f.hiphotos://e.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f6a98a1d16dfa9ecfd7b5eb/9f510fb30f15a4d643ad4bd113026f://e./zhidao/pic/item/9f510fb30f15a4d643ad4bd113026f&nbsp
要不你就买个便携式的蓝牙键盘,特别是带底座的,不过好像都会超过100元有啊
你有什么推荐吗
我家里的那个坏了
这个我也没什么好推荐的,我都是上网买包邮便宜的,用的比较少没什么讲究。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上图那种应该是专用键盘吧,不会太便宜。你可以买个蓝牙键盘,再配一个ipd支架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
iPad Pro 评测:这是第一个想要彻底取代你电脑的 iPad
黄俊杰 周韶宏
作为办公工具的体验依然离 Mac 有一段距离,不过至少拿它写上几千字、画个插画不再是件痛苦事了。
亲眼见到 iPad Pro,我想到的第一个念头不是这东西真大,而是一种异样。
桌面上亮着的巨大屏幕看上去既熟悉又陌生。它的所有细节,从苹果标志性的圆角到机身边缘折射周遭光线的闪亮斜边,再到那个比指甲盖还小的 Home 按钮都和苹果过去三年里推出的其它 iPad 别无二致。
你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苹果的 iPad。但它又和所有 iPad 不同,它大到让人觉得异样,就像电影《蚁人》里被放大到房间尺寸的托马斯小火车。
iPad Pro 很大,由于屏幕比例更为方正,这块 12.9 英寸屏幕比常见的 13 英寸笔记本都要更大一些。
iPad Pro 对比 MacBook Pro 13 英寸
从 2010 年的初代 iPad 至今,每一款 iPad 都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以外的补充。它们永远是比笔记本更便宜、更便携,但也更不必要。
iPad Pro 是个例外,巨大的尺寸、5888(32GB)/GB)的售价让它看起来更像是 Mac 的一员。
我从第一代 iPad 开始用起,之后陆续换过四款 iPad。但和许多人一样,换上 iPhone 6 之后,我就没怎么碰过家里的 iPad Air。
对于销量已经连续同比下滑六个季度的 iPad,让老用户觉得异样是好事。
“大”需要有对比
2010 年夏天,第一代 iPad 面市后,最大的卖点是大——iPhone 一样的手指触控体验被放大了:
iPhone 4 与初代 iPad
当时 iPhone 4 的 3.5 英寸屏幕是标准智能手机尺寸。iPad 虽然在界面和功能上没什么变化,但只是将手指直接操控的虚拟空间放大八倍就能俘获千万用户。
不过随着手机越变越大,iPad 9.7 英寸的显示屏不再大到能让人继续花钱。
iPhone 4、iPhone 6、iPhone 6s Plus 以及 iPad Air 2
尺寸增加到 12.9 英寸以后,iPad Pro 的显示面积接近 iPad Air 的两倍、iPhone 6s Plus 的八倍:
iPad Pro 对比 iPhone 6s Plus
从呈现的虚拟空间来看,手机与平板再一次有了足够大的差异。
为了大会牺牲什么?
iPad Pro 的重量控制的相当不错,只有 713 克,和第一代 iPad 相同。但 iPad Pro 薄很多,拿在手上比初代 iPad 感觉更轻。
iPad Pro 与初代 iPad 的厚度对比
虽然不重,但尺寸还是会影响 iPad Pro 的使用便利。你在地铁上很难把握这块巨大的屏幕,如果抓在手里,两根拇指输入文字也相当困难。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不少背包专门设计的平板口袋放不下 iPad Pro。
硬件方面的另一个细节是 iPad Pro 的指纹识别速度不像 iPhone 6s 这么快,据称是因为用了第一代的 Touch ID 指纹识别。
更大的 iPad,是更好的 iPad
得益于屏幕尺寸与硬件规格的变化,在看电影、浏览网页和阅读这三个 iPad 常用功能上,iPad Pro 的体验都有了显著提升。
大屏幕看电影更爽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苹果还在 iPad Pro 的超大机身里塞进四个喇叭,并根据屏幕朝向自动调整不同频率声音发出位置,确保你怎么拿 iPad,声音都正对着你。
iOS 9 新增的小窗播放视频大概会吸引不少拖延症患者。视频可以缩小为一个窗口放在屏幕四角。
小窗放视频在 Android 上存在已久。不过就像其它无数产品一样,苹果照旧在晚到的同时拿出了最优雅的设计:视频窗口最宽不超过半屏,并且它和边框的间距固定。
从乔布斯坐在沙发上演示初代 iPad 开始,浏览网页就是 iPad 的主要功能。但 iPad 上网的体验并不好。大部分网站优先考虑电脑的显示效果,不论视网膜屏幕再怎么高,9.7 寸还是太小了,尤其在竖屏的时候。
此外 iPad 内存长期不超过 1GB。每当你多打开几个网页,或者打开一两个其它应用再回来,网页就需要重新加载,让你对着一片空白干等。
iPad Pro VS MacBook Pro 15
iPad Pro 的显示空间比 15 寸的 MacBook Pro 也差不多了太多,可以 1:1 还原网站体验。再加上 4GB 的帮助,已经不太遇到重新加载。
目前使用中遇到的唯一问题是许多网站依然沿用为鼠标优化交互设计,触控会无法完成正常操作。
比如今天我在携程查航班的时候试图复制航班号,长按屏幕后页面向下连续滑了好几屏。这是网站设计的问题,但在 iPad 用户多到无法忽视之前,这问题恐怕不会被解决。
Kindle 与纸书《支付战争》翻到同一页
过去 6 年,Kindle 一直是我的随身物品。不过一旦我需要快速浏览一本书,还是会买纸书,只因为 6 英寸的 Kindle 显示的内容太少了。而能看到足够长的上下文时,你才能真正快速获取信息。
iPad Pro 的尺寸大到可以基本完整显示两页内容,和摊开的书一样:
苹果用了一种新技术帮助大屏幕在阅读时省电。iPad Pro 的屏幕平时每秒刷新 60 次,和普通液晶显示屏相当。但当画面静止不动,它的屏幕刷新速度就会降低到每秒 30 次以节省电力。
依靠更大的屏幕和更高的性能,iPad Pro 首先是一个更好的 iPad,在以往 iPad 所擅长的消费功能上都变得更有吸引力。
但你对 iPad Pro 的期望也包括工作?
5888 的价位不再像之前的几代 iPad,是随便买了丢家里沙发上的东西。
从发布会、到官网再到事后的沟通,苹果对 iPad Pro 的宣传不再只是更好的 iPad,而是一款能够通过外接键盘、Pencil 笔变成主力办公工具的笔记本电脑挑战者。
不同工作需要的工作环境和工具差别很大,《好奇心日报》接下来会对 iPad Pro 再各行各业的软件使用可能做一系列报道。现在我们暂时先看看随 iPad Pro 而来的两个官方配件对于生产力的影响。
Smart Keyboard 键盘保护盖其实还不错&
使用 Smart Keyboard 的 iPad Pro
搭配 iPad 使用的蓝牙键盘已经有不少。只是受限于 iPad 本身的尺寸,任何希望同时扮演保护盖的键盘都无法提供全尺寸的按键。
没多少人愿意忍受这样的键盘,虽然时不时也会有 A 用 iPad 写了本书、B 用 iPad 代替了笔记本电脑之类的报道。不过我们都清楚,如果 iPad 办公真的普及,就不会以这样猎奇的角度出现在新闻上。
为了键盘,iPad Pro 专门在机身左侧增加了一个磁性接口用于连接键盘,不再需要蓝牙配对。
随 iPad Pro 发售的苹果键盘盖 Smart Keyboard 定价 1288、目前只有黑色一个选择。它的按键尺寸基本和普通 MacBook Air 笔记本电脑相当、按键表面被织物所包裹从而防水防尘。
Smart Keyboard 按下去的空间似乎比 12 英寸 MacBook 还要略长一些,加上按键间距较大,我用了两个小时就能基本不出错地盲打,磨合时间只有和 MacBook 的数分之一。
本文便是我用 Smart Keyboard 写出来的,花的时间比直接在 MacBook 上要长。之前我也买过罗技为 iPad Air 定制的键盘盖,但从未写完一篇完整的文章。
没有触摸板会影响键盘使用的效率。iOS 并不支持鼠标/触摸板这样非直接操控方式,看上去苹果也并不打算支持。苹果的解决方法是快捷键:
Outlook 应用里的快捷键提示
长按 Smart Keyboard 的 command 键之后,应用里会弹出一组提示,告诉你当前应用用到的快捷键。苹果自己的应用大多支持这个功能,不支持的都是像视频之类完全不需要架着键盘用的应用。包括 Slack、Outlook 在内的一些为 iPad Pro 做过优化的应用现在也已经可以弹出快捷键提示。
如果你平时需要大量输入,熟悉快捷键是必要的。比如 shift+方向键选择文字、Tab 键激活输入窗口(特别重要,不然每次侧滑出 Spotlight 搜索,或者打开微信对话都得用手指点输入框)、围绕 command 的各种文字操作等等……都是 Mac 和 PC 上标准的快捷键。
最后有个关于 Smart Keyboard 日常使用的抱怨。它的折叠比较麻烦,需要花一些时间熟悉。整个 Smart Keyboard 的设计像是在 Smart Cover 上加了一截。我折了四五次才习惯,身边的同事同样没人第一次就顺利展开键盘。
虽说用几次就能习惯,苹果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文字输入的挑战在软件&
iPad Pro 的外接键盘输入不完美,特别是中文拼音。连续输入中文的时候,iPad 的输入法会弹出联想词语,如果你在这时候想按上下按键去修改其它地方的文字,便会进入选字状态。
iOS 不支持鼠标,切换文字输入位置要么手离开键盘点屏幕、要么就得按方向键。方向键和中文联想选字的冲突直接影响我的文字输入。
此外输入语言的切换也只能按左下角的"地球"键、或者 Ctrl+空格,和 Mac 或者 Windows 电脑的默认组合键不同,需要适应。
虽然听上去都是小问题,但文字输入的表现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至今第三方输入法都不支持实体键盘的中文输入,这些细节只能等苹果来完善。
Apple Pencil 看上去是最好的平板电脑用笔&
随 iPad Pro 销售的另一个主力配件是 Pencil 触控笔,它和 Smart Keyboard 一样是最快到 12 月才有货的配件。
Apple Pencil 从造型到重量都非常像一支铅笔,依靠尾部的 Lightning 接口充电与配对——初次使用时将它插入 iPad Pro 的 Lightning 口便可完成配对。据称充电 15 秒就能使用 30 分钟。
目前包括 Paper、SketchBook、UMake、iOS 自带的备忘录等应用都已经支持 Pencil 写画。我不怎么画画,但也无聊地买过各种触控笔。Apple Pencil 是延时比 Surface Pro 3 的触控笔和漂亮的 53 Pencil 都更短,差别可以肉眼看出。
具体可以看这段视频:
受限于屏幕技术,Apple Pencil 只能用在 iPad Pro 上,插进 iPhone 或者其它 iPad 毫无反应。
高效工作这事还需要第三方开发者支持
有了更大的画布以后,iPad Pro 更强调同时使用多个应用来进行复杂操作,比如像我一样一边打字一边留意最新 Slack 里的最新消息。
3:1 的多任务模式
iPad Pro 提供两种多应用协作方式,一是 1:1 双应用等宽显示;另一个是 3:1 显示两个应用。从效果上来看,一个就像同时打开两个平板应用。另一个则是打开一个 iPad 应用和一个 iPhone 应用。
左边是写作应用 Ulysses,右边是苹果自带的备忘录。没有为 iPad Pro 优化的&Ulysses 依然在沿用更适合小屏幕 iPad 的键盘布局
不过这需要第三方开发者支持才行。目前许多应用还没有很好的支持多任务模式,为 iPad Pro 做优化的就更少了。没有为 iPad Pro 优化的应用,不仅界面显示相对粗糙,键盘也是小屏幕 iPad 上的布局,就像 iPhone 6 刚发布时一样。
目前看来,已经推出 iOS 版本的热门生产力应用都会支持苹果的大号 iPad。我们联系了超过 20 个排名靠前的生产力应用的开发者,大部分都回应说会支持 iPad Pro。包括SplashTop、OmniFocus 家族、Ulysses 的作者在内。
此前,微软、Adobe、Autodesk、IBM 等生产力软件巨头也已经宣布了对 iPad Pro 的支持计划。
完成基本支持之后,苹果未来会开放多少新功能、是否会为应用开发者提供更灵活的收费方式、有多少应用会有效发掘大屏幕下的用户体验、有多少应用能利用与同屏的其它应用有更好的交互决定了 iPad Pro 在“大”以外,还能提供怎样的差异。
但不管是苹果直接拉拢的巨头,还是其它为 Mac 和 iOS 开发应用的中小开发者,它们未来对 iPad 的支持程度将取决于它能卖多好。
iPad Pro 不是苹果为个人电脑寻找出路的尝试
自诞生之初,iPad Pro 便被拿来和 Surface Pro 比较,前不久的 Surface Pro 4 发布会上,iPad Pro 还被微软的高管嘲讽为追随者。
不过只要用上一小时,我相信你就不会觉得这两款产品有什么相似之处。
iPad Pro VS Surface Pro 3
Surface Pro 是一台能当平板用的电脑。不论是自带支架、背后水平的 Windows 标志还是键盘上内置的触摸板都无时不刻地提醒你——它是 PC,平板只是兼职。
iPad Pro 完全相反,苹果坚持手指触控的体验。键盘和笔都不是必须的,所有交互依然围绕手指点击屏幕完成。键盘的存在只是为了输入,并不像 Mac 一样与整个系统的交互紧紧相连。
硬件设计上,iPad Pro 背面的苹果标示依然纵向放置、音量键也被放在长边的边缘。这一切都在告诉你,竖着用才是 iPad Pro 最自然的使用方式。甚至四个喇叭的存在也是为了让你在任何方向都能听到正确的立体声。
苹果想用 iPad Pro 替代你的笔记本,但 iPad Pro 并不是一个融合了笔记本和平板体验的产品,它首先是一个 iPad,一个将&iPhone 带来的触控交互体验转移到更大画布上的载体。
iPad Pro 不是在挽救位于手机和笔记本之间的平板电脑——所谓你的第三种计算设备。它是第一个直接试图取代笔记本电脑的 iPad,或许还没到彻底取代的时候,但这就是苹果努力的方向。
第三方软件的表现需要更长时间、结合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使用才能有可靠的判断。《好奇心日报》后续还会有一系列报道,欢迎关注。
文中图片由周韶宏拍摄
iPad Pro 你买吗?
没有更多啦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笔记本电脑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