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武汉哪个河滩有石头上捡的石头:看起来很漂亮:还有个人头图案:请大师帮忙看下这块是什么石头:

女孩捡到画面石纹路似列宁 年轻时的列宁没有胡子
云浮在线核心提示:女孩捡到画面石纹路似列宁 年轻时的列宁没有胡子:画面石纹路似列宁 年轻时的列宁没有胡子 【看世界 全球热点】 女孩捡到画面石纹路似列宁 年轻时的列宁没有胡子 : 画面石纹路似列宁 备受网友热议。据悉,4月16日,一女孩在河滩上捡到一块画面石纹路似列宁。下面就去看看有关画面石纹路似列宁心信息整理。
[原标题:女孩捡到画面石纹路似列宁 年轻时的列宁没有胡子]
画面石纹路似列宁 年轻时的列宁没有胡子【看世界 全球热点】女孩捡到画面石纹路似列宁 年轻时的列宁没有胡子:画面石纹路似列宁备受网友热议。据悉,4月16日,一女孩在河滩上捡到一块画面石纹路似列宁。下面就去看看有关画面石纹路似列宁心信息整理。近日,22岁的女孩范碧月在渭河边捡到了一块酷似列宁头像的石头。范碧月在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三,除平时在石头上作画外,她喜欢收藏石头,没事就爱到河滩上去转转捡回一些有意思的石头。4月16日,她在渭河滩捡到了这块有列宁头像的石头。华商报记者看到,范碧月所说的石头直径约10厘米,仔细看石头上的图案,貌似一个侧身的列宁头像。范碧月介绍说:&很多人都说我捡的这石头不像列宁,因为没有胡子,我查了一下资料,列宁年轻的时候就是没有胡子的。这仰头的气势、衣服领子都和列宁像极了。&今年80岁的王炳福老人是省、市观赏石协会会员,他收藏奇石有20多年了。&小范是我在捡石头时认识的,这个娃有开创精神,还有经济头脑。她捡的石头叫画面石,画面石一般要求纹路细腻,还有就是像。她把照片发给我,说像列宁头像,我与现在网上的诸多列宁头像对比,还算像。&王炳福说。对于如何处置惩罚这块石头,范碧月说想先收藏起来。
标签:列宁,纹路,石头
云浮在线,详情请访问:/news/weibo/224T3G2015.html
相关阅读:你好我在河滩上捡到一个石头,想请专家鉴定一下这是什么石头,谢谢_百度知道
你好我在河滩上捡到一个石头,想请专家鉴定一下这是什么石头,谢谢
baidu.jpg" esrc="http.hiphotos.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nbsp.jpg" />&nbsp://c://a.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3c5464be91dda144da5c64b4dfa9ec8a9e978fa0ec09fac7e5.jpg" e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5b834f3ccb24f8cceff6/2e2ebfe170a8e3dde7.hiphotos&nbsp.jpg" />&/zhidao/wh%3D600%2C800/sign=c526cedfbbc/acb7d0a278e7c730cdef.hiphotos.baidu.<a href="/zhidao/wh%3D450%2C600/sign=a20cf446c5f6dbdfa9ec8a9e978fa0ec09fac7e5://a.hiphotos.baidu://h.com/zhidao/pic/item/10dfa9ec8a9e978fa0ec09fac7e5;&nbsp.jpg" esrc="http.jpg" esrc="/zhidao/pic/item/acb7d0a278e7c730cdef.baidu.hiphotos.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这属于奇石一类
你说的是不是心里话
有收藏价值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千人河滩挖石头”背地动车座位分布图1等座:有人56斤卖了1万多元
当前位置:&>&&>&
“千人河滩挖石头”背地动车座位分布图1等座:有人56斤卖了1万多元
发表时间: 08:47:22 来源:小兰姐姐 浏览量:0
原题目:“千人河滩挖石头”背地:有人56斤卖了1万多元  11月中旬一天的深夜12点多,杨建带上一条玄色的橡胶水裤,拿上头灯,骑着摩托车匆匆出了门。他要赶到20分钟车程外的刷洗猪滩上。   河滩上曾经有许多人,本该漆黑的河流和两岸,成千盈百盏亮白色的头灯交相照映。杨建慌忙停好摩托车,穿上雨衣, 戴上头灯,从岸边竹林里摸出他之前藏好的铁锹就下了水。那时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还有人索性穿戴短裤在河中走动。有人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下,摔到极冷的水中,又顿时站起来,满身湿透,哈哈大笑。   他们挖的是河滩上一种黄褐色的石头,手电筒能照透,下面有指甲印般的斑纹。即是这一块块石头,搅动了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的生计。从11月12日起头,整个小镇都沉醉在对石头的神往和喜悦中。就在那一天,镇上的人目击了“点石成金”。   有人刨前途边不知谁种的红苕,当场烤了吃,有人摘柑橘果腹,橘子动车组与高铁原本是用来喂竹鼠的   河程度缓地举动着,气温逐渐降落,可各人的热情不减,时时传来喝彩声。   “你来看下我这个。”“哎呀,我挖到个3斤的!”“这种白色的没用。”如许的互换始终飘在河面上。   杨建低着头,用铁锹各处翻挖,不放过每一块看起来梗概卖出大价钱的石头。每挖到一块石头,他就放进肩上背着的箩筐里。纷歧会儿,他的身上就尽是水珠,分不清是汗水照旧河水。   在南滩镇,杨建是最早挖石头的人之一。他是做铝合金门窗生意的,在镇上有个店面。旧年年末,他听人说,有重庆人挖石头卖了大价钱。他就留了个心眼,在网上专门查了一下重庆人挖的石头,并和内地的石头刁难比。他发明,两种石头有点相通,很像网上所谓的“木樨玉”。自此,他就有一天没一天,到河滩上捡石头。其后,有几小我随着他捡。   起色泛起在11月12日。这一天邻近晌午,有人看见,在镇当局扑面的南塘街,有外埠老板花几万元收走了从刷洗猪滩上挖到的石头。最盛行的版本是动车事故视频播放:这个老板一共带了十几万元来南滩,收了若干石头,直到把钱花完,没有留下姓名和接洽方法。而故事中的主角,只认可本身卖了4000元。   各人传得有声有色,底子纰漏了据说的真伪。整个下昼,这个低价收购石头的动静在小镇上敏捷发酵、传布。很快,镇上的住民弄清了挖石头的时间、地址、阶梯和器械。当天早晨,镇上不少住民赶到了刷洗猪滩。刷洗猪滩的上游有水库,白昼放水发电,夜里关闸蓄水,内情毕露,适于挖石头。   那天,像往常一样去挖石头的杨建忽然发明,通往刷洗猪滩这条冷清狭隘、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挤满了摩托车,以及许多背着箩筐、扛着铁锹步辇儿的人,有年青人、中年人,也有六七十岁的白叟。以往骑摩托车20分钟能到的处所,这一次,杨建花了1个多小时才到。   随后的周末,挖石头的猖獗劲达到最岑岭。下到刷洗猪滩的山路正本荒草丛生,曲折高峻。但而今竟然被人们踩得杂草匿迹,路面油滑;之前横在路上的竹子,也被人掰成了U字形,屈成一道门槛。   攀湾村村民蒲思云家位于山路和土公路的交壤处,是下河的必经之处。那些天里,他家门前24小时有人颠末,蒲思云都睡欠好觉。熟人会把连体水裤挂在他屋子外的柴棚里,夜里起来一看,像吊着一排人。家门前的坝子上停满了摩托车,始终排到了轮廓的路上。   挖石头的人,每每会在晚上接连爬到蒲思云家的坝子。有人刨前途边不知谁种的红苕,当场烤了吃,有人摘柑橘果腹――橘子是蒲思云种的,原本是用来喂竹鼠的。   且则间,这座正本位置冷清、平时除了客人就惟独1000只鸡和100只老鼠的养殖场,忽然成了天天迎接上千人的“另一个镇中央”。其影响力乃至高出南滩镇,由于来挖石头的还有左近的甘霖镇、白鹿镇人。   各人在这里议论着一晚的功劳、石头的最新价值、某某又卖了好多钱……蜚语敏捷伸张到镇里,一拨接一拨的人列入挖石头雄师。几全国来,河滩上已充满大巨细小的坑洞。   南滩镇当局顿时步履:送石头判定,到河干奉劝。镇长、布告、派出所的差人都出动了,10人左右的奉劝团拿着低音喇叭在河岸喊:别挖了,不平安;动静是假的,经判定石头不是宝石;开掘会摧毁河流……   河里的近千人则人手一个铁锹,对喇叭声束之高阁。偶然有人回应:我拣石头,又不犯罪!   直到18日,合江县差人出动,南滩镇人的步履才智隆重。两天后,全镇四处张贴了由南滩镇、白鹿镇、甘霖镇人民当局、合江县水务局和合江县公安局联名发布的通告,列出了挖石头抵触的具体律例。同时,还有当局的巡逻队在河干倘佯。但这仍拦截不住一些人鬼头鬼脑下河。   镇上的男男女女出门的时辰,除了钱和手机,还风尚揣上一两块石头。他们手插在口袋里往返摩挲,一看到疑似收购石头的外埠人,就拿出“宝”来晃一眼   河面且则清静了,但镇子里,石头激发的躁动和发火仍在滋滋作响。   在饭桌和牌桌的闲聊中,石头开初是100元一斤,然后是200元、300元;一周后,400元一斤也不算高了……   关于杨建的传言最古怪。有人说他卖石头的钱买了车还有残剩,有人说他卖了100多万元。但杨建呈报记者,他至今只卖出了6100元。   杨建起头挖石头的时辰,镇上还没有橡胶水裤卖。石头风潮一路,反馈快的街市,顿时进了一批水裤和铁锹,在“本年生意很难做”的南滩镇,它们敏捷被抢购一空。   乃至在南滩小学,课间最热点的话题也是石头。家长挖过石头的孩子叽叽喳喳说着河干的事,家里没去挖的是少数,插不上话,有些丧气。   11月17日,在媒体报道了南滩镇“千人河滩挖石头”的征象后,小镇更喧哗了。固然报道里明白提到,经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拓局113地质队实地勘查,南滩镇河里的石头即是寻常的石英石,但慕名来镇上“收宝”的人照旧多了起来。   镇上的男男女女出门的时辰,除了钱和手机,还风尚揣上一两块石头。他们手插在口袋里往返摩挲,一看到疑似收购石头的外埠人,就拿出“宝”来晃一眼,机灵而奇怪地问:“收石头的?”眼里的渴想,比手上的石头更亮。   11月22日晌午,一个穿戴深赤色格子衬衫的中年汉子来到镇上收石头。他的到来顿时惹起一阵纷扰,窝在没开灯的店面深处的住民,像急雨后的蘑菇一样,一朵朵钻了进去。   一起头,他在南塘街西头的蛋糕店收了一些石头。一些人绝不客套地涌到正在买卖的店里,十几小我叽叽喳喳地问女客人好多一斤,卖了几斤。“200块……四五斤吧。”她答复得很始末。   当买家在蛋糕店旁的楼里挑石头时,一个小伙子提了两桶石头赶到楼下。20分钟后,见收石头的人还不上去,焦虑的人群冲到了楼梯间。小伙子硬是把几十斤重的石头提到了二楼。   他还没来得及启齿,一个老太太楼赶上去,手里握着一枚碧玉的弥勒佛:“这是我妈的妈给我妈,我妈又给我的,你收不收?”   成效这个买家被另一个穿围裙的汉子拉走了。小伙子赶到楼下时,买家曾经没影了。小伙子气得骂了几句。   灯具店女客人留在家里守店,她没气力把石头抬来抬去,就坐在门口等。从路西头到路东头,副食店、“凶事一条龙”――不管原来是卖什么的,这会儿都在守候着卖掉石头。   杨建没遇上这个红格子衬衫买家。南滩镇不让挖石头了,他就到更远的处所“拓展事业”。晌午一回家,他碰着了其它两个开着江西派司车的买家,500元一斤收了4斤,2000元。   这些买家大多落脚在福成宾馆,镇上的两家宾馆之一。在石头热之前,宾馆的住客一般是下乡的向导和游走各地架电线的人。而而今,住客来自世界各地,四川、重庆、河南、云南、湖北……不少邻人在老板蒲小凌处放了样石,让她碰着“收宝”的就给人看看。   在新器械进去的时辰跟进,梗概会有新机缘   南滩镇当局在参与之后,敏捷找专家判定。11月17日,判定呈报发布:南滩镇河里的石头即是寻常的石英石。   不外,镇上的人,对这一成效并不买账。乃至有人以为,所谓判定呈报是掩人耳目,由于石头真的好,当局才不让挖了。   就在判定呈报发布确当天,杨建的邻人,开茶馆的秦江卖出了56斤石头,200元一斤,共1.12万元,这相等于560人次在秦江家打麻将的占地费。几天后,快递店的老板也卖了3斤多石头,一共得了2500元,买家是住在蒲小凌店上的两个河南人。   有一天,快递店老板对着街上围观买卖的人群揭晓演讲:“咱们要信赖当局,信赖动静,信赖专家。”听起来义正词严。接着他话锋一转:“我即是信赖专家,我亏死了!”他说本身看到17日的动静说这种石头“一文不值”,于是想快点出手。有一颗大的,他400元就卖了。   “而今最少是1500元。”他脸色扭曲,手里比划出一个“二”,“我悔过了两天!”   他总结道:“玉也好,石英也好,有人出钱来买就好。”   杨建也不在意这个判定成效,他笃信南滩镇的“木樨玉”有庞大的价格。他有一颗保藏的“木樨玉”,棒球巨细,在南滩镇能捡到的石头里算很大的。   “10万。”一天早晨,他对两个湖北买家自傲地报价。成效湖北人听成了“4万”,就这曾经把他们惊到了:“4000块钱我也不要啊!他底子不懂,这底子不是宝石。”回到宾馆后,湖北人仍愤愤不服。   一些看了“石头一文不值”的动静后仍跑到南滩镇收宝的人,也怀着这种“尝尝”的生理,他们手里有闲钱,不消本身去挖,花三五动车票百元买一两块石头,万一未来真值钱了呢?   同属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就有玉石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南红玛瑙”。四五年前,这个品类很廉价,但而今,拇指巨细的一块原石,能够卖到上万元。   “我即是来投契的。”那位花2500元收了快递店老板7块石头的买家开宗明义地呈报记者,“在新器械进去的时辰跟进,梗概会有新机缘。”   像他如许的买家还不少。在镇上的两天,记者碰着了12个买家,和此中7个扳谈过。他们都以为南滩的石头质量欠好。有些人爽性没买,如两位湖北买家,更多人则是一边说着“欠好”,一边还在给钱,说要归去打些小挂件“尝尝”。   据一名河南买家先容,敏捷蹿红的玉石背地,一般有当局和大财团加持:“好比节制住矿山,产量就会变少,假如市场又承认的话,价值天然高。”   炒家首要赚倒手的钱:“要像死水一样不绝举动,转得越来越快,生意才华起来。假如我找不到下家,我就完了。”   在卖家和买家的撕扯中,南滩镇的人依然敌手中的石头抱有信念。一天早晨,镇上不少人聚在一路。他们切磋着能够请专家来作规划,生长“吃南滩活鱼,捡木樨玉石”的闲暇旅游举动。   杨建也介入了此次商议。不外,他对是否能低价卖脱手中那颗开价10万元的“瑰宝”更感兴味。   有人玩笑说,要是瑰宝,应该交给国度。“这个应该不属于国度吧。”他咧嘴一笑道。
由提供的文章均由网友转载于网络,若本站转载中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千人河滩挖石头”背后:有人56斤石头卖1万多元,刚挖到的石头,今天在河滩捡到的石头,河滩上捡到的漂亮石头,什么工具挖石头的圆弧最好,我从河滩捡了块小石头-中东新闻网
“千人河滩挖石头”背后:有人56斤石头卖1万多元
时间:日09:17 来源:大河网
原标题:“千人河滩挖石头”背后:有人56斤石头卖1万多元
  11月中旬一天的深夜12点多,杨建带上一条黑色的橡胶水裤,拿上头灯,骑着摩托车匆匆出了门。他要赶到20分钟车程外的洗猪滩上。  河滩上已经有很多人,本该漆黑的河道和两岸,成百上千盏亮白色的头灯交相辉映。杨建匆忙停好摩托车,穿上雨衣,戴上头灯,从岸边竹林里摸出他之前藏好的铁锹就下了水。当时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还有人索性穿着短裤在河中走动。有人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下,摔到冰冷的水中,又马上站起来,浑身湿透,哈哈大笑。  他们挖的是河滩上一种黄褐色的石头,手电筒能照透,上面有指甲印般的花纹。就是这一块块石头,搅动了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的生活。从11月12日开始,整个小镇都沉浸在对石头的向往和喜悦中。就在那一天,镇上的人目睹了“点石成金”。  有人刨出路边不知谁种的红苕,就地烤了吃,有人摘柑橘充饥,橘子本来是用来喂竹鼠的  河水平缓地流动着,气温逐渐下降,可大家的热情不减,不时传来欢呼声。  “你来看下我这个。”“哎呀,我挖到个3斤的!”“这种白色的没用。”这样的交流一直飘在河面上。  杨建低着头,用铁锹到处翻挖,不放过每一块看起来可能卖出大价钱的石头。每挖到一块石头,他就放进肩上背着的箩筐里。不一会儿,他的身上就满是水珠,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河水。  在南滩镇,杨建是最早挖石头的人之一。他是做铝合金门窗生意的,在镇上有个店面。去年年底,他听人说,有重庆人挖石头卖了大价钱。他就留了个心眼,在网上专门查了一下重庆人挖的石头,并和当地的石头作对比。他发现,两种石头有点类似,很像网上所谓的“桂花玉”。自此,他就有一天没一天,到河滩上捡石头。后来,有几个人跟着他捡。  转机出现在11月12日。这一天临近中午,有人看见,在镇政府对面的南塘街,有外地老板花几万元收走了从洗猪滩上挖到的石头。最流行的版本是:这个老板一共带了十几万元来南滩,收了好多石头,直到把钱花完,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而故事中的主角,只承认自己卖了4000元。  大家传得有板有眼,根本忽略了传闻的真伪。整个下午,这个高价收购石头的消息在小镇上迅速发酵、传播。很快,镇上的居民弄清了挖石头的时间、地点、路线和工具。当天晚上,镇上不少居民赶到了洗猪滩。洗猪滩的上游有水库,白天放水发电,夜里关闸蓄水,水落石出,适于挖石头。  那天,像往常一样去挖石头的杨建突然发现,通往洗猪滩这条偏僻狭窄、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挤满了摩托车,以及很多背着箩筐、扛着铁锹步行的人,有年轻人、中年人,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以往骑摩托车20分钟能到的地方,这一次,杨建花了1个多小时才到。  随后的周末,挖石头的疯狂劲到达最高峰。下到洗猪滩的山路原本荒草丛生,蜿蜒陡峭。但现在居然被人们踩得杂草匿迹,路面光滑;之前横在路上的竹子,也被人掰成了U字形,屈成一道门槛。  攀湾村村民蒲思云家位于山路和土公路的交界处,是下河的必经之处。那些天里,他家门前24小时有人经过,蒲思云都睡不好觉。熟人会把连体水裤挂在他房子外的柴棚里,夜里起来一看,像吊着一排人。家门前的坝子上停满了摩托车,一直排到了外面的路上。  挖石头的人,通常会在早晨陆续爬到蒲思云家的坝子。有人刨出路边不知谁种的红苕,就地烤了吃,有人摘柑橘充饥——橘子是蒲思云种的,本来是用来喂竹鼠的。  一时间,这座原本位置偏僻、平时除了主人就只有1000只鸡和100只老鼠的养殖场,突然成了每天接待上千人的“另一个镇中心”。其影响力甚至超过南滩镇,因为来挖石头的还有附近的甘雨镇、白鹿镇人。  大家在这里谈论着一晚的收获、石头的最新价格、某某又卖了多少钱……流言迅速蔓延到镇里,一拨接一拨的人加入挖石头大军。几天下来,河滩上已布满大大小小的坑洞。  南滩镇政府马上行动:送石头鉴定,到河边劝说。镇长、书记、派出所的警察都出动了,10人左右的劝说团拿着高音喇叭在河岸喊:别挖了,不安全;消息是假的,经鉴定石头不是宝石;挖掘会破坏河道……  河里的近千人则人手一个铁锹,对喇叭声置之不理。偶尔有人回应:我拣石头,又不犯法!  直到18日,合江县警察出动,南滩镇人的行动才略谨慎。两天后,全镇各处张贴了由南滩镇、白鹿镇、甘雨镇人民政府、合江县水务局和合江县公安局联名发布的告示,列出了挖石头触犯的具体法规。同时,还有政府的巡逻队在河边徘徊。但这仍阻挡不住一些人偷偷摸摸下河。  镇上的男男女女出门的时候,除了钱和手机,还习惯揣上一两块石头。他们手插在口袋里来回摩挲,一看到疑似收购石头的外地人,就拿出“宝”来晃一眼  河面暂时平静了,但镇子里,石头引发的躁动和希望仍在滋滋作响。  在饭桌和牌桌的闲谈中,石头起初是100元一斤,然后是200元、300元;一周后,400元一斤也不算高了……  关于杨建的传言最离奇。有人说他卖石头的钱买了车还有剩余,有人说他卖了100多万元。但杨建告诉记者,他至今只卖出了6100元。  杨建开始挖石头的时候,镇上还没有橡胶水裤卖。石头风潮一起,反应快的商人,马上进了一批水裤和铁锹,在“今年生意很难做”的南滩镇,它们迅速被抢购一空。  甚至在南滩小学,课间最热门的话题也是石头。家长挖过石头的孩子叽叽喳喳说着河边的事,家里没去挖的是少数,插不上话,有些沮丧。  11月17日,在媒体报道了南滩镇“千人河滩挖石头”的现象后,小镇更热闹了。虽然报道里明确提到,经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3地质队实地勘查,南滩镇河里的石头就是普通的石英石,但慕名来镇上“收宝”的人还是多了起来。  镇上的男男女女出门的时候,除了钱和手机,还习惯揣上一两块石头。他们手插在口袋里来回摩挲,一看到疑似收购石头的外地人,就拿出“宝”来晃一眼,机敏而神秘地问:“收石头的?”眼里的渴望,比手上的石头更亮。  11月22日中午,一个穿着深红色格子衬衫的中年男人来到镇上收石头。他的到来马上引起一阵骚动,窝在没开灯的店面深处的居民,像急雨后的蘑菇一样,一朵朵钻了出来。  一开始,他在南塘街西头的蛋糕店收了一些石头。一些人毫不客气地涌到正在交易的店里,十几个人叽叽喳喳地问女主人多少一斤,卖了几斤。“200块……四五斤吧。”她回答得很勉强。  当买家在蛋糕店旁的楼里挑石头时,一个小伙子提了两桶石头赶到楼下。20分钟后,见收石头的人还不下来,焦急的人群冲到了楼梯间。小伙子硬是把几十斤重的石头提到了二楼。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个老太太楼赶下来,手里握着一枚碧玉的弥勒佛:“这是我妈的妈给我妈,我妈又给我的,你收不收?”  结果这个买家被另一个穿围裙的男人拉走了。小伙子赶到楼下时,买家已经没影了。小伙子气得骂了几句。  灯具店女主人留在家里守店,她没力气把石头抬来抬去,就坐在门口等。从路西头到路东头,副食店、“丧事一条龙”——不管原来是卖什么的,这会儿都在期待着卖掉石头。  杨建没赶上这个红格子衬衫买家。南滩镇不让挖石头了,他就到更远的地方“拓展事业”。中午一回家,他碰到了另外两个开着江西牌照车的买家,500元一斤收了4斤,2000元。  这些买家大多落脚在福成宾馆,镇上的两家宾馆之一。在石头热之前,宾馆的住客一般是下乡的领导和游走各地架电线的人。而现在,住客来自全国各地,四川、重庆、河南、云南、湖北……不少邻居在老板蒲小凌处放了样石,让她碰到“收宝”的就给人看看。  在新东西出来的时候跟进,可能会有新机会  南滩镇政府在介入之后,迅速找专家鉴定。11月17日,鉴定报告发布:南滩镇河里的石头就是普通的石英石。  不过,镇上的人,对这一结果并不买账。甚至有人认为,所谓鉴定报告是欲盖弥彰,因为石头真的好,政府才不让挖了。  就在鉴定报告发布的当天,杨建的邻居,开茶馆的秦江卖出了56斤石头,200元一斤,共1.12万元,这相当于560人次在秦江家打麻将的占地费。几天后,快递店的老板也卖了3斤多石头,一共得了2500元,买家是住在蒲小凌店上的两个河南人。  有一天,快递店老板对着街上围观交易的人群发表演讲:“我们要相信政府,相信新闻,相信专家。”听起来义正辞严。接着他话锋一转:“我就是相信专家,我亏死了!”他说自己看到17日的新闻说这种石头“一文不值”,于是想快点脱手。有一颗大的,他400元就卖了。  “现在起码是1500元。”他表情扭曲,手里比划出一个“二”,“我后悔了两天!”  他总结道:“玉也好,石英也好,有人出钱来买就好。”  杨建也不在意这个鉴定结果,他深信南滩镇的“桂花玉”有巨大的价值。他有一颗珍藏的“桂花玉”,棒球大小,在南滩镇能捡到的石头里算很大的。  “10万。”一天晚上,他对两个湖北买家自信地报价。结果湖北人听成了“4万”,就这已经把他们惊到了:“4000块钱我也不要啊!他根本不懂,这根本不是宝石。”回到宾馆后,湖北人仍愤愤不平。  一些看了“石头一文不值”的新闻后仍跑到南滩镇收宝的人,也怀着这种“试试”的心理,他们手里有闲钱,不用自己去挖,花三五百元买一两块石头,万一将来真值钱了呢?  同属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就有玉石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南红玛瑙”。四五年前,这个品类很便宜,但现在,拇指大小的一块原石,可以卖到上万元。  “我就是来投机的。”那位花2500元收了快递店老板7块石头的买家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在新东西出来的时候跟进,可能会有新机会。”  像他这样的买家还不少。在镇上的两天,记者碰到了12个买家,和其中7个交谈过。他们都认为南滩的石头品质不好。有些人干脆没买,如两位湖北买家,更多人则是一边说着“不好”,一边还在给钱,说要回去打些小挂件“试试”。  据一名河南买家介绍,迅速蹿红的玉石背后,一般有政府和大财团加持:“比如控制住矿山,产量就会变少,如果市场又认可的话,价格自然高。”  炒家主要赚倒手的钱:“要像活水一样不停流动,转得越来越快,生意才能起来。如果我找不到下家,我就完了。”  在卖家和买家的撕扯中,南滩镇的人依旧对手中的石头抱有信心。一天晚上,镇上不少人聚在一起。他们商量着可以请专家来作规划,发展“吃南滩活鱼,捡桂花玉石”的休闲旅游活动。  杨建也参与了这次讨论。不过,他对是否能高价卖出手中那颗开价10万元的“宝物”更感兴趣。  有人打趣说,要是宝物,应该交给国家。“这个应该不属于国家吧。”他咧嘴一笑道。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相关推荐
15-12-0115-11-3015-11-3015-11-3015-11-2615-11-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上的石头不能乱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