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相信照片了,因为现实跟照片男友父母根本不知道我一样,也不知道现在相机怎么回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 && &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相机?
& && &这绝对是一个可以让各个摄影论坛瞬间掐作一团的问题。不知道那些冲动的人们在冷静下来之后能不能明白,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即使抛开个人的喜好与偏见,时刻向前推进的科技也在不断刷新人们对事物的认知。
& && &中国的玩家往往是最重视“参数”的,各种数码产品甚至每个零部件的评分都充斥着国内的各种数码论坛。那么,如果把截止目前所有相机各个功能各个零部件都按统一的记分标准来打分,那能不能评出世上最好的相机?也许真的可以,毕竟会有总分最高的那台。但是,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去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有一句话对我触动颇深:
& && &“科学教给我们认识外在的事物的方法,却不能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内心。”
& && &这句话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在这个科学几乎主导一切的世界里,我们依然需要信仰,也提醒我们,不应把评分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图片来自网络)
& && &晚上走在回家途中,随机播放的音乐跳转到了一首舒缓忧伤的旋律。我纠结了一下,然后按了下一首。为什么会犹豫,因为这曾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在那个时候,带上耳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听它,甚至一直单曲循环,在各个KTV去找到这首歌来唱。但是现在,怎么听都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不是这首歌变了,也不是我喜新厌旧。只是,已没了当初的心境。刚好最近看到微博上有人在说:
& && &“单曲循环,其实听的是自己的心情。”
& && &其实摄影,往往也不过是在拍摄自己的心情。
& && &去年年初,以考试的名义去了向往已久的上海。启程之前,我一再怂恿女友和我一起前往,期望着有人陪伴的旅程会更加完美。最终,女友没去,路上还是有些遗憾,但当我一个人背着相机,扛着三脚架在夜幕降临的高楼间穿梭时,突然觉得,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因为我可以随意的游荡,在某个地方停下脚步,支好脚架,固定相机,曝光到我认为满意的一张然后走人。如果她在,我相信更多的时间会是在匆匆赶路。
& && &最终,我整理出一个非常满意的图集。而这些,是在有人陪伴的心情下所很难得到的。也许会有另外一个相册,但绝对不会让我觉得如前者般完美。
& && &《少年派》中派所信仰的印度教世界观里,毗湿奴是浮卧着的神,世界只是他的梦境。恰好去电影院之前看到李安在访谈里说,电影是他展现梦境的一种手段。这不由的让我想到了去年年末在尾巴里发表的第一篇分享帖,我在里面说,摄影是我展现梦境的一种手段,是基于现实的一种内心美好的展示。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认同我这句话,也许你会说你是一个写实派。是的,世界是如此的广博、美好与真实。但是我们拿起相机记录并喜爱的终究一定是内心深处某种情绪的表达。
& && &展示自己的梦境,真的需要最好的相机么?
& && &诚然,更好的器材能让我们的梦更加绚丽并充满细节。你看,李安在展现他梦境的时候也会不吝用上最好的技术,最先进的3D系统。是的,但你不能说电脑特效成熟之前的那些影片就再也打动不了我们了,也许,多年前的影片越看越显出拙劣的细节,特效粗糙,甚至演员的表演都会因过分夸张而显得不那么真实。但是,他们依然拥有撼动我们的内心甚至使我们泪流满面的力量。这种力量,绝非仅仅来自于画面。小时候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那些影视剧:《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那些连如今两三分钟个人微电影都PK不了的特效镜头,轻易的震撼,恐吓住了年少的我们。而如今,我们只能靠以假乱真的大制作来获得仅存的那点代入感。像是只能依靠安眠药入睡的病人。
& && &在《黑暗骑士崛起》贝恩打断蝙蝠侠脊椎那一幕里,贝恩对蝙蝠侠说,你太依靠你的那些装备,以至于本身的技艺都生疏了。后来,韦恩也是放弃了那根保命的绳索才得以逃出生天。
& && &在这部电影的拍摄期间,华纳公司以及一众导演一直在劝说诺澜以3D的形式拍摄或是将它后期转制成3D。诺兰一直在拒绝,他坚持认为,2D胶片才能带给观众最好的观影体验,在这个一片浮躁的环境中,诺兰的坚持是少有与不易的。
& && &在这里,我无意去深究李安和诺兰在对3D的取舍问题上究竟谁是谁非。只想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这种敬意源自于他们为观众带来最好体验的坚持。技术,无非是一种手段而已。
& && && && && && && && && && && && && && && && && && && &(图片来自网络)
& && &大二那年,迷恋上一款网游的画面。和《孤岛危机》相同游戏引擎制作的这款网游画面绚烂瑰丽。为了能效果全开,我专门去配备了性能强劲的电脑,每天在YY上耗费十几个小时只为获得公会限量的内测名额。后来,因为一些事情退出了游戏。一年后,偶然下载到这个游戏的原声碟。那天深夜,一个人躺在床上,听着熟悉的音乐,脑海里浮现着曾经那段时光的画面,差点要掉下泪来,那种感动,真的就与我当初追求的画面毫不相干了。
& &&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盗梦空间》中莱昂纳多第一次将艾伦带入梦境的场景,艾伦以为在现实中,其实他们是在梦里。艾伦很是怀疑:“我们怎么可能获得足够的细节,好让人们认为那是真的?”,莱昂纳多解释:“我们做的梦,感觉都很真实,只要我们在梦里。”艾伦开始怀疑,于是梦境崩塌了。
& && &这其实就是在说,只有你足够的沉浸于内心,给自己足够的宽慰与信任。梦境才能圆满。
& && && && && && && && && && && && && && && && && && && &(图片来自网络)
& && &在没有任何相机以前,我最大的困境就是看到美好的东西没有办法将他们记录下来。而我拥有单反之后,最大的困境却是遇到美好的画面一直在抱怨遗憾单反没有带,哪怕我手里有小数码或是手机。我执着于更好的画面,错过了太多美好的瞬间。
& && &于是我开始反思,试图分析在拥有相机之后和拥有单反之前这一段时间自己的心境,然后去借鉴学习。
& && &和高帅富消费观截然不同的是,作为屌丝的我很难去奢望太好的器材。那段时间我的追求很简单:拥有一台相机。首先,是集了一两个月的早点钱去买了一台乐凯的胶片傻瓜机,20块钱一卷的胶片对作为学生的我来说价格不菲,所以一直不敢放任自己去拍喜欢的花花草草,最多的是拍同学,只在胶卷快耗尽之时去实验性的拍点纯风景。那时候根本不懂感光度和光圈快门速度之类的东西,只是单纯的迷恋看着取景器按下快门的感觉。我时常买ISO只有100的胶片带着朋友去阴暗的角落拍照,可想而知,很多的照片在我的满心期待中报废了。摄影并不是简单的所见即所得,但那时候的我很难明白。冲洗店的人时常不去冲洗我纯风景的照片,也许他们认为没有人会用傻瓜机去拍风景,那些照片应该都是我误按的,只冲洗带人的反而给我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后来,我都在交胶卷的时候声明,只要是照片都给我洗出来。
& && &高三那年,带摄像头的手机已经在国内很普及了。那时候,有手机的只有寥寥几个住校的学生,他们有着方便和家里联系这种先天的理由优势。高考前那个学期,我拿着同学的200像素国产手机和一众朋友去城郊的河滩拍照,指导他们摆各种造型,很认真的去拍。现在看来,这些照片粗糙无比。但是,我依然不能忘却这些照片当时带给我们的激动与欢乐。甚至还有人将他们洗成过照片。
& && &07年下半年,上了大学。终于名正言顺的可以拥有一台手机。那时候的手机还是功能性的,比如“音乐手机”、“拍照手机”。作为痴迷音乐和摄影的我,必然是要二者得兼的。当时非常迷恋的是诺基亚的N73,300W的卡尔蔡司镜头在当时的拍照手机市场独树一帜。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的几期LOMO风格的平面广告让我心驰神往。但妥协是必须要有的,在1000元的价位,我最终选择了联想的I908,虽然是廉价的塑料机身,但却拥有出色的外放效果和独立的拍照按键,还有这个价位少有的QVGA屏幕。我的电脑和手机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完整的名为I908的文件夹:食堂只有青椒的青椒肉丝、课堂上睡着的同学、在运动会上奔跑的班主任、昏黄的路灯、蜿蜒的铁路。这些照片完整的构建了属于我个人的大一生活。即使我不会把里面的任何一张发到论坛,他们依然会在勾起回忆的瞬间令我感动。
& && && && && && && && && && && && && && && && && && && &(图片来自网络)
& && &大一下学期,手机丢了。此时的苹果已经开始依靠iphone攻城略地,在国内凭借miniplayer风生水起的魅族也开始转向手机研发,作为MP3时代延续下来的铁杆魅友,我推荐室友第一时间入手了M8,720*480的分辨率在那个iphone也只有480最长边的时代对我吸引是不言而喻的,灵敏流畅(当时)的电容屏和带来新奇游戏玩法的重力感应芯片让我在第二天也借钱入手了。不得不说,320W像素的自动对焦摄像头对我也是很大的吸引点。拍摄的微距在手机出色的现实屏上毫发毕现。
& && &同样的,在我电脑里也保存了名为M8的相册,在相册的后半部分,我发现了入手单反时的照片,之后的照片明显的变少了。
& && && && && && && && && && && && && && && && && && && &(图片来自网络)
& && &我发现,在入手单反之前,只要是我感兴趣,认为美好的东西,我都会认真按下快门,不管手里拿的是什么相机。而在拥有单反之后,我失去了这种最初的摄影态度,开始锱铢必较。诚然,单反确实为我带来了太多满意的照片,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时间它是没有在身边的,过分苛刻的态度让我错过记录太多美好的时光。
& && &此时,我才明白,与其在遗憾中错失,不如拿起身边最近的相机尽可能留下美丽。任何器材都可以参与构筑美梦的一部分。
& && &其实,最好的相机就是你手中的那台。
& && &我相信,对于大多人在大多数时间,手中可以用来拍照的设备是手机。手机作为现如今最随身的摄影器材,时刻在离我们双手不超过一米的地方待命。而我们却不信任它,认为它不够专业,始终上不了台面。
& && &什么是专业?作为非商业的个人摄影,真的需要那么专业么?即使在商业摄影领域,依然有很多为人熟知的大师坚持用傻瓜机拍摄却一直受时尚杂志追捧。
& && &日本人文大师森山大道也是傻瓜机的忠实使用者。他的《摄影啊再见》一书充满了漏光、晃动和失焦,基本上是由“废片”组成,象征和传统摄影的彻底决裂。昭示LOW-TECH摄影是HI-TECH摄影的掘墓者,却是回归原初摄影活力和无限可能性的一个开端。
& && &LOW-TECH摄影有一个与之意义相近的词:LOMO。我相信和我相同年龄段的摄影爱好者无一不对LOMO印象深刻。与其说LOMO是一种相机种类,不如说它是一种自由随性不可预知的摄影态度。我在网上找到了Lomo摄影10大黄金规条:
1.走到哪儿,就把Lomo带到哪儿。&&
2.Lomo不分昼夜。
3.不用担心Lomo打扰你的生活,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4.想拍哪儿就拍哪儿。&&
5.近点儿,再近点儿。&&
6.什么都不用想。&&
7.还要快。&&
8.不必了解你要拍什么。&&
9.更不必了解你拍到了什么。&&
10.把以上的9条都忘掉。
& && &现在看来,这些规则都过分的强调了随意性,只有最后一条有点意思。就我个人看来,真正出色的LOMO作品,还是要有作者的主观意识在里面的。
& && && && && && && && && && && && && && && && && && && &(图片来自网络)
& && &其实纵观历史,总是有一种特别的摄影态度游离于正统摄影之外,从宝丽来到LOMO到现在的手机摄影。宝丽来和LOMO已经用自己独立的气质形成一种文化,虽然这两种文化已经随着宝丽来相机和LC-A的停产走向尽头,但他们倡导的的摄影精神却在数码时代得以延续。这种延续,不是靠光影魔术手或是美图秀秀这种仿LOMO图片滤镜就可以支撑。因为这种软件忽视了宝丽来和LOMO最精髓的部分:“随性”与“分享”。
& && &有一个软件首先做到了,它就是Instagram。这个上线一周就拥有10万注册用户,并以10亿美金被facebook收购的神级软件已经不需要我再多说什么了,我今天想分享的是一个本土图片分享软件——Weico+
& && &可以说是Weico+这个软件真正促使我开始手机摄影,之前用手机拍的照片都一直存放在手机里,装不下了就在电脑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导出来。没想过去分享,因为在电脑这个平台上,我更愿意去发单反作品。
& && &起初也是在尾巴上知道的这款软件,安装研究了一晚上。第二天就介绍给了全公司的iphone持有者。从此我和几个同事就一发不可收拾,不管在哪,不管什么时间,看到东西就去拍,然后在分享到Weico+上。可能是我玩这个软件比较早,粉丝增长的很快。这对于我这种虚荣心比较强的人来说是绝好的鼓励和推动,很多平时不去看第二眼的东西,都硬生生的被我挖掘出了些许美感。实在没得拍了就把以前手机或是单反拍的老照片拿来发。刚玩Weico+那一个月,天天就是在发照片和收消息看评论中间度过。
& && &一开始,拍好了照片都等到在公司或是寝室用WIFI来发,后来虚荣心全面战胜了耐心,只要拍到了满意的图片就立马上传。这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流量危机,我两三天就用完了整个月的流量。然后把心一横——管他三七二十一。不过现在翻看作品,这些随流量逝去的RMB还是换回了值得的东西。
& &&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我是不用Weico+自带的相机拍照的,而是用另外一款个人非常喜欢的移轴软件(后面会介绍)。但是这款软件不知道是和4S不兼容还是对我越过狱的系统有意见,每拍几张就会出现一次死机,是非常彻底的死机,必须强制重启才能使手机恢复正常。我因此会时常蹲在一个地点等待手机恢复然后重新拍摄。OK,如果我拍的东西都是静止的,那我很情愿为了一张照片等上个五六分钟。但是很多时候,拍下一张令我兴奋的照片,在照片保存中突然死机,我却因为赶上班,或是被摄事物变化而再也拍摄不到了。真的是让我泪流满面的的Bug啊。但我又不能放弃这款软件,因为它的出片效果实在是太棒了。
& && &Weico+出自于设计公司EICO,可能大家对这个公司名不是很面熟。但是你们已经熟知他们的一款手机微博软件——Weico,其实,新浪官方的微博客户端也是EICO负责设计制作,二者的区别在于,官方客户端注重普遍适用性,而Weico可以更加个性化。其实EICO参与了我们熟知的很多品牌的设计工作。下面是他们官网的客户截图:
& && &对于我个人而言,知道EICO是因为他们参与了我第一部智能手机魅族M8的UI设计。那个时候,M8简约美观的UI是除了IOS之外绝无仅有的,个别的细节配色甚至连IOS都甘拜下风。魅族后来的手机UI也都是和EICO合作设计,不过从flyme1.0开始,魅族将更多的J.wong意识加入到纯设计当中,底部的电话和短信图标就是J.wong亲自设计。对于他的这个设计,我和绝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一样的:丑到离谱。很多人误以为是EICO的作品,骂声太多,以至于后来EICO老大不得不亲自声明EICO只参与了部分flyme1.0 UI设计,图标并非他们所为。可见他们一直以来给人留下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
好了,不废话了,说Weico+,首先是图标:
& && &▲ 可以看出这个图标的设计和Weico、WeicoPro的图标都是一脉相承的,Weico的吉祥物是一只小章鱼,这个黄色部分应该就是章鱼的触角。
& && &▲ 左边是Weico+的登录界面,画面是一张图片,但不是静止的,做放大或平移运动。图片也是不停的在变,非常的小清新。这个登录页面的风格最初就是Weico家用的,因为效果很好,现在人人,微信等一众软件也都开始采用这样的登录界面。点击登录然后输入微博账号就可以进入Weico+了。
& && &▲ 左图就是进入之后的首页,是你所有关注人的最新分享图片,我想吐槽一下就是找这么一张标准的截图真的太难了,我不知往下滑了多少张照片才截到这么一张。什么叫标准?OK,就是这样的:分享的图片当然是占画面最大的,点击图片会全屏显示,下面的小头像是你发布时+的人,相当于微博的@。再下面是心情解读的文字。蓝底白字的部分标注了你分享这张照片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可以自定义的。然后是赞你这张照片的人数,如果人不多,会把所有人的名字都显示在上面。后面就是关于此图的评论。右边的小头像当然是作者自己了,点击下面的按钮分别是赞、评论和更多(举报、分享、收藏)
& && &主页向右滑动,会显示你好友的动态,比如赞了谁的照片,或是谁谁谁的照片被选进了热门。
& && &▲ 软件的主题有两种,非常简约:一灰一白。我看过官方关于这两个主题的小调查,用灰色主题的玩家占绝大多数,其实白色作为软件配色还是很清新好看的。但是对图片分享软件来说,白色过于耀眼,没有灰底对照片的衬托好。就我个人而言,也是一直选择使用灰色。
& && &▲ 其实这种软件呢,一定要大家一起玩才开心,你+我、我+他、他+你才够其乐融融。不过我非常讨厌那种大半夜发美食的家伙,尾巴大叔就是其中一位。没有天良啊这种行为。如果你关注的人不多,身边爱摄影的也没几个,你依然可以每天来“频道”这一栏看看美图,频道分三块:热门、派对和附近。热门当然就是这两天出色照片的合集啦,关于进热门的算法,官方应该一直在调整,大概就是多少个赞,然后每人每天不超过一张。其实这种算法弊端还蛮大的,因为这个基本就是靠人缘了,很多美女发张照片就上百个赞,但是图片质量真的不敢恭维。比如今天的热门我也不是很喜欢。不过我相信这个问题也是官方所看重的,会一直优化下去。如果图片上热门,带来的流量会比较大,可能在那一两天会有很多人关注你。刚开始玩那阵子经常上热门。后来高手越来越多,已经有好几个月没上过了。
& && &热门里的图片点击都可以进入大图浏览,还可以通过点击别人的头像去看那个人的所有照片。如果觉得不错,就果断关注啦。
& && &▲ 派对就相当于图片的分类,每个种类都特点鲜明。第一个框现在都是活动,这一期的活动主题是复古,大家在第二张图上可以看到,分享的图片都是老东西。
& && &▲ 怎么让照片进入到特定的派对呢?很简单,就是在发照片写注释的时候写上#某某派对#就可以了,不过这个时候照片只出现在这个派对的“最新”里面,如果想进“热门”,还是需要一定的美观度。看到每个派对右上角的那个带加号的相机按钮了么,按下它拍照分享就默认进入这一派对。
& && &自拍派对就是妹纸的天下啊,屌丝们有福了...爱宠派对最多的就是狗狗,当然偶尔也会出现几只小蜘蛛小蜥蜴或是其他什么更加重口味的东西。
& && &▲ 每个派对默认是这种拼图的浏览方式,当然你如果爱好大图也可以调整成大图浏览模式,按钮也在右上角。
& && &美景派对的美图是最多的,更加倾向于传统摄影。酷车派对我们屌丝就只能看看过瘾就可以啦,当然你也可以拍拍你家自行车,也可以上派对的。
& && &▲ 搞机派对简直就是尾巴集中营,大叔是这里的常客,这里比酷车派对更加具有毒性。因为酷车往往看看就好了,搞机派对却能让你辗转反侧,夜不成眠,常常会觉得隐隐的肾疼...
& && &美食派对,漂亮倒是真的漂亮,但是建议你在每天的晚上九点之后自觉屏蔽。做文明人,不在半夜发美食...
& && &▲ Weico+里的才子也不是一般的多,这一点你从手绘派对里就能看出来啦。想当年我也是能画出一首好画的人,甚至想过去走美术高考这条路的,不过俺妈认为那是旁门左道,不同意。加上俺非常懒,就放弃了。
& && &黑白派对也很有艺术感,Weico+有专门的黑白滤镜。偶尔换种味道也是一件会带来惊喜的事情。
& && & ▲ 资料这一栏就是个人信息以及各种设置。值得一提的是绑定分享平台。只要输入对应的账号密码,分享照片时就可以同步推送到你的各个社交平台。大家在微博上看到的很多大叔的微博其实都是通过Weico+发出去的。
下面讲一下Weico+的通知系统:
& && &▲ 对于一个社交软件,通知推送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IOS 6两个常见的通知模式肯定是不会缺少的:锁屏、横幅、标数。
& && &▲ 有通知的时候打开软件是左图的样子,就是在软件的下方会出现蓝色条幅,每个符号对应的通知项目不同:气泡是评论、五角星是有图片被推到热门了(这个截图比较老,现在推热门好像不是五角星了)、加号是有@你的照片、人头是有人关注你、大拇指就是指你收到了这么多赞。
& && &点击这个蓝色条幅,就跳到了右图所示的消息栏。
啰嗦了这么多,就让我们从头到尾发一张图片试试吧:
& && &▲ 首先打开Weico+按下中间的拍照按钮拍一张照片或是从相册选出一张照片。
& && &▲ 右边的剪刀按钮可以用来剪裁尺寸,我个人偏好1:1的比例,左边的水滴可以产生部分虚化的移轴效果。
& && &▲ Weico+自带了十几种滤镜可以选择。官方也在不断的增加,其实每个人常用的不过是两三种。这里我就不一一的展示滤镜效果了,后面的个人作品分享基本都是出自这些滤镜。
& && &▲ 处理完图片点对号,就进入了信息编辑页。
& && &▲ 点击上方中间的地图可以自动定位现在的位置,你可以选择更精确的地点。如果这张照片是在其他地方拍摄,你也可以用搜索框来搜索,不过很多小地点不一定能搜到。
& && &▲ 点击右上角的“和谁在一起”可以@好友,这个+号其实有多重理解,可以表示你们在一起,也可以用来通知他看这张图片。
& && &▲ 加上文字,或是用#标签标注你想进入的派对,把你希望同步的社交平台勾选好就可以点发布了。
& && &▲ 发布成功,哈哈...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用几张标志性的小台灯美图来结束软件篇:
& && &作为铁杆的潜水尾巴,我自然也是很喜欢小台灯模式的,不过一直没有道具。结果回家发现爸妈买了一盏工作灯当台灯用,果断道具就齐了。
& && &&&第一次尝试小台灯模式,很想让大叔来打个分啊,哇咔咔...
& && &这也是我第一次写软件体验。如果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地方请给我提提建议哦...
特别推荐篇
& && &特别推荐篇其实是Weico+的最佳好机友篇,我是从来不用Weico+自带的相机拍照的,因为感觉太过于平淡。就像玩单反的回去后期再省事都要拉个曲线一样。手机上拉不了曲线啊,而且把一张照片在手机里来回换软件折腾真的太麻烦了,所以从前期入手是最佳选择。
& && &首先推荐的是这么一款移轴软件。不要被它的移轴外表所欺骗了,它最强大的功能是拍出极其艳丽的图片而且细节丰富,而且做到很简单。A和B是两种模糊方式,A是如图的常用的移轴模糊方式,这个清晰线是可以移动和旋转的,B就是圆形模糊。我一般选中间DEFAULT,就是不把他当移轴用,看右边的四个按钮,第一个是清晰线外模糊的渐变程度,下面分别是对比度、亮度和饱和度,灵活运用出片效果非常靓丽。如果嫌麻烦,其实不用调节,默认就很好。
& && &为什么说它是Weico+的最佳好机友呢,因为它是方形取景框,所见即所得,不用后期裁图。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我认为玩LOMO的话方形是很文艺的一种照片比例,其实Weico+是支持任何长宽比的照片上传的。我常用这种比例来区分手机和相机作品。
& && &如果你认真看了前面的帖子,你应该能意识到这就是那款常导致死机让我痛不欲生的软件。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毛病,不过我相信看了样片你们会爱上它的。
先就只放一张样片哦,更多美图在下一篇
& && &▲ 这样的图片是不是很诱人?哇咔咔,但愿你不是在半夜看的这帖。如果不幸半夜看到,那我透露给你一个好消息,这饭真心很难吃....
手机摄影作品篇
& && &终于到了发图片的篇章了,其实这篇帖子本来只是为了分享下面这些照片。可是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下面的图片也有将近70张,如果网速不给力就先缓冲吧。
& && &▲ 这是跟别人打赌什么东西都能拿来拍之后的结果,算是这里我最喜欢的一张了。
& && &▲ 这张照片用了移轴效果,是一个陪同事买手机的夜晚站在天桥上拍的,原片不是太好看,但是做了移轴效果后很漂亮。
& && &▲ 这张是魅族M9的作品,当时下雨的时候偶遇一辆车,很鲜明的两种色调对比,很喜欢,就拍了下来。
& && &▲ 这张图片很有意思,就是那天在花丛中拍了很多这种花,发Weico的时候我全都喜欢,就全部发上去了,唯独这张遗漏了,今天整理照片才看到它,发在这里算对它的补偿吧。
& && &▲ 楼下当天夜里烧毁的汽车,很有质感。
& && &▲ 每天上下班都要走过的路,华灯初上。
& && &▲ 左手回忆,右手浮华
& && &▲ 六安站的铁轨,这个色调我非常喜欢。
& && &▲ 可能喜欢旅行的人,对铁轨总有一种特殊的依恋。
& && &▲ 有的东西,曾经对你非常重要...但到最后,你才发现,它只不过陪伴你一段旅程。
& && &▲ 喜欢新房子的飘窗,可以在上面晒太阳看书。
& && &▲ 餐厅的灯
& && &▲ 我卧室的顶灯,非常好看的光影。
& && &▲ 去给爷爷上坟,路上有人拿着花篮,一只菊花掉落下来。
& && &▲ 魅族M8的作品,背景不是很好,但是蜘蛛够给力。
& && &▲ 动车上的车厢标识灯,再见,5号车厢。
& && &▲ 在一次回到合肥的夜晚,下着雨,公交窗外的斑斓灯光照射到湿漉漉的玻璃上。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张。
& && &▲ 春天树木的嫩芽总是翠的让人心醉。
& && &▲ 奔驰车标。
& && &▲ 记得那天去打台球时感冒很严重,打了一会就打不下去了,不过才能有这张照片。
& && &▲ 为了拍这种花,很多次都差点迟到。
& && &▲ 大楼四周的停车坪。
& && &▲ 每天上下班的那条路很短,但是这个帖子一大半以上的图片都是出自这一条路。很多时候世界不缺少美,少的是欣赏美丽的心情。这些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在下班后蹲在路边拍的。很多人走来走去看着我,就像我是一个神经病。
& && &▲ 这应该是4s能对上焦的最近距离了,这么近,要控制抖动真的很不容易。这张照片也是拍了很长时间。
& && &▲ 老板宝马的车标,我开这辆车还撞坏了路上的一块路牌。到现在一直没人修理,每次路过看到都有一种改造了合肥的奇异感觉。
& &&&▲ 还是上面的那种花,不过这张用了反色。
& && &▲ 深夜,亮着灯的窗户已经没有多少了。
& && &▲ 喜欢这种花的层次感。色彩渐变的很好看。
& && &▲ 有些落花注定回不去土壤,那就让她们注入人心吧。
& && &▲ 失焦的酒吧。
& && &▲ 深夜的小路灯。
& && &▲ 想让iphone这种广角拍出美丽的焦外是很不靠谱的,但是失焦一样会有特别的味道。手机都是自动对焦的,教大家一个自创的用手机拍失焦的方法,先把手举到镜头前,让摄像头对焦在手上,然后拿开手迅速按下快门。如果动作太慢可能它就会重新对焦了。
& && &▲ 喜欢这种路面粗糙的质感。
& && &▲ 还是上班路上那条路,迎着夕阳。
& && &▲ 啤酒瓶口对里拍,当然,下面最好有光源。
& && &▲ 拍动物很难,离这么近拍蝴蝶就更难了,这张完全是抓拍,蝴蝶一直不停的在飞。
& && &▲ 当时室友带回来的小鱼,用汽油桶装着。
& && &▲ 去KTV路上,失焦的高架。
& && &▲ 老树嫩芽。
& && &▲ 盲拍花丛
& && &▲ 草丛里的小蘑菇,可惜的是蘑菇有点过爆了。
& && &▲ 落在草丛里的花。
& && &▲ 公司的茶具。
& && &▲ 蚌埠南站的候车大厅,反光的大理石地板。
& && &▲ 上高铁之前。
& && &▲ 抵达青岛,火车缓慢的滑行。
& && &▲ 在黄岛轮渡码头的海星,给同事买了做礼物的,可惜路上全烂了。
& && &▲ **广场的海。
& && &▲ 海底世界。喜欢iphone高感的颗粒,会有一种特别的质感。
& && &▲ 那一段时间在Weico+很火的水晶球模式,有一个软件一键制作。
& && &▲ 奥林匹克帆船基地的黄昏。
& && &▲ 老板结婚的酒店,喜欢单纯的几何形状。
& && &▲ 蚌埠高铁站的出站口。
& && &▲ 吓女生专用。
& && &▲ 割裂的天空。
& && &▲ 某次媳妇来合肥,去火车站接驾。
& && &▲ 去千岛湖的路上,天蓝云白。
& && &▲ 帮表哥搬家,路过的一处老宅。
& && &▲ 这么多照片,肯定要放张自己媳妇的。
& && &▲ 世界这么美这么大,多少不能捕捉的瞬间。限制也是一种克制。给我一颗定焦,足矣...
& && &▲ 爱她,就带她去吃0048香辣虾...
& && &▲ 哈根达斯的内部设计。
& && &▲ 媳妇的T恤,和她一模一样。
& && &▲ 西湖断桥,没有想象的美,很是失望。
& && &▲ 和我想象的杭州差别太大了,也许整个中国都是这个样子吧。
& && &▲ 杭州的火车站也是非常的脏乱,窗外的绿皮火车,承载了太多回忆了。
& && &▲ 传说中的黑暗料理。
& && &▲ 夕阳给树叶镶上金边。
手机视频篇
& && &除了拍照片以外,我也喜欢用视频记录生活。这些年我在拍上面那些花花草草的时候总是喜欢拍一些视频片段。一直想做个视频,但是技术有限,之前用会声会影给公司做过宣传视频。而这是第一次做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很粗糙,就是一些简单的拼接,而且保存的时候为了照顾体积,出来的结果很模糊。不管怎么样都先放上来,权当是对这一年拍照的纪念。尾巴好像不能在帖子里插视频,所以就直接给链接了:
& && &希望这篇耗时几个昼夜的长帖能带给你些许触动或是思考。
& && &最后我真诚的希望,如果你爱好手机拍照,玩Weico+或是instagram,请和我们一起分享,在回复中加上你最满意的一两张图片。如果可以,也请写上你在Weico+或instagram上的ID。让我们一起分享,共同进步。
注册或登录数字尾巴帐号即可发表评论
我装的微可拍,楼主的照片真漂亮!
一等奖文章果然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zhouxuenan 于
21:16 编辑
我虽不属器材党,但我认为器材也是非常重要的!摄影最初的功能只是为了“记录”,后人则把它上升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度。从“单纯记录”到“艺术创作”的演变过程,自然会带来工具的变革。就像一个普通人对汽车的选择和一个专业赛车手的选择肯定是不会相同的,只为了单纯记录生活而买相机的人,和一个把摄影当成艺术创作的人,在器材的追求上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优秀的器材就好比是强大的创作工具,虽然有了好工具也不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同样的条件下,总比拿着烂工具出好作品的机率高得多!诚如楼主所言,大师们拿着傻瓜机也能拍出传世佳作,那是因为他们有着远胜于常人的眼光、灵感和功力!而不是傻瓜机有多好。到了他们那种境界,用什么样的工具已经无关紧要了。但问题在于普通爱好者有几个具备那样的水平?只怕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大师们的境界。高手摘叶飞花也能取人性命,普通人要想得到同样的结果就必须握有利刃。喜欢摄影的人多的是!能成为大师的屈指可数,而精良的器材却可以帮助那些可能永远也成为不了大师的普通爱好者们拍出更好的作品!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当然,不关心器材,只为享受最纯粹的“记录”的乐趣并没有问题,因为相机本来就是作为一种记录工具而诞生的。但为了创作而追求更好的器材也没有错!因为“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强大的工具来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ndrod版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
我也有一组记录照片,改日分享出来~~看完,发现一直以来没有尝试weico+是一个失误~~
用心的文章一篇啊,先评再读。。。
果然摄影的美丽与否在于你眼中的景观 你如何看 你如何想。用心的摄影 就是表达自己的心情。赞一个。虽然用weico客户端 但不爱weico+
合肥人路过…………………
屌炸了!!!!!获奖应该
原来真的拍摄是有技巧的,最好的不是乐器而是乐手;
weico+是个好软件。。。可惜用户群还不够广,朋友中鲜有用的,只得自娱自乐
楼主照片也拍得太美了吧!Instagram和Weico+的ID是什么?我的Instagram: aidanmmmy Weico+: Aidan艾登
哈,关注你啦!
打酱油的兜兜V 发表于
楼主和我一样也拥有八妹~
楼主为什么不和妹纸来张正面合影呢? ...
哈哈,也许下一个帖子会放。
楼主和我一样也拥有八妹~
楼主为什么不和妹纸来张正面合影呢?
zzw3009 发表于
我用了 但是为什么关联的是360相机
不会啊,是weico+自己的相机啊。
我用了 但是为什么关联的是360相机
手机照的是记录,好不好在乎心景。
最近也在玩,楼主的照片很赞!!!
LZ不错。。真心赞。。看得自己好像拍照。。。
拍的真不错&&太不错了
安装了Weico+后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去研究和使用它,在看完了楼主的文章之后决定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zzw3009 发表于
很棒的软件 我也要试试
哈哈,不会让你失望的
很棒的软件 我也要试试
杭州 印象中应是古色古香的一个古城
但现在中国哪有什么古城?
本帖最后由 iMcOKe 于
19:40 编辑
我起初以为简绍WEICO+ 看了前半段...竟然还没进入正题!!楼主很用心的一篇文章,俺好久没认认真真一个个字看完 ...
移轴软件叫“MiniatureCam”
Dave 发表于
中间有个特别推荐篇,就是专门说移轴软件啊。没认真看啊
在特别推荐篇看到了,误会撸主了,我是简略得浏览一次的啦,在意一些英文(那些软件名通常都是英文的)&&也没注意图片,只是看了摄影部分~
小木先生 发表于
全部都是用4s拍的么
除了标注M8 M9的两张都是4S的作品。
Sunshine 发表于
坚持看到最后是为了看、找到移轴软件,结果没找到,楼主好不给力的说~ ...
中间有个特别推荐篇,就是专门说移轴软件啊。没认真看啊
全部都是用4s拍的么
坚持看到最后是为了看、找到移轴软件,结果没找到,楼主好不给力的说~
chenyi1989 发表于
感觉效果不比instagram差诶,
这两天在用instagram,感觉instagram的滤镜确实要好些。
感觉效果不比instagram差诶,
Dave 发表于
为啥我是一根?好伤心...
手快打错了不过一根也不错啊,说明你身材FIT嘛
discussss 发表于
看的出LZ是一根懂得生活的人!图片拍的很好
为啥我是一根?好伤心...
看的出LZ是一根懂得生活的人!图片拍的很好
觉得楼主好有爱
Dave 发表于
查了一下,叫Marblecam
多谢多谢!~
小yanlex 发表于
其实我更喜欢weico+一点,刚发现我是你weico+的粉丝啊!
哈哈,谢谢你的关注
Dave 发表于
我之前也用touch4拍照,T4拍视频很不错的,你可以试试
是吗&&等我试一下
但是拍照实在是太烂了~悲哀
其实我更喜欢weico+一点,刚发现我是你weico+的粉丝啊!
SOWK 发表于
请问楼主你说的一键水晶球模式的软件叫什么??
查了一下,叫Marblecam
好长的文章啊
请问楼主你说的一键水晶球模式的软件叫什么??
稀饭!!!!!!!!!!!!!!!
秋凉几度求 发表于
我感觉比instagram用起来心里舒服,更符合我的要求
呵呵,是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好。
我感觉比instagram用起来心里舒服,更符合我的要求
艾莉珂 发表于
六安人+1,所以很怀疑那张天桥是合肥大钟楼的哈哈。
确实是钟楼那
六安人+1,所以很怀疑那张天桥是合肥大钟楼的哈哈。
楼主是很用心的人~很支持,很喜欢这篇文呢.
爱摄影爱电影爱音乐爱装B
作者其他文章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DGtleStyle
每日推送精选文章
更多福利活动等你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