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禹廷太极拳教学讲义先生太极拳问答这套太极拳的源流是怎样的

&&&&&&&&太极拳研究
––––––––––
&&&&&&&&论坛精选
&&&&&&&&&&&&&&&&&&&&&&&&&&&&&&&&&&&&&&
&&&& 本网站由建设维护&&&&站内搜索:
太极拳文章
太极拳新闻
太极拳流派
当前位置: >>
忆杨式太极拳大家崔毅士
忆杨式太极拳大家崔毅士
21:53:52&&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
&&& 我祖父崔毅士,名立志,号毅士,是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澄甫先生的入室弟子。他自1909年在北京拜澄甫先生为师,直至1936年澄甫先生辞世,追随澄甫先生潜心修炼太极拳技艺27年,不离左右,尽弟子之礼,侍奉老师,全面继承了澄甫先生的拳艺。澄甫先生去世后,我祖父又独自辗转于武汉、四川、西安、安徽、兰州等地,传播杨式太极拳,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返回京城。
  我祖父一米八以上的身材,高大魁梧,自幼爱好武术。在老家时曾向老拳师刘瀛洲学习三皇炮锤;1909年,祖父17岁的时候,从老家来到了北京,经亲友介绍慕名认识了杨澄甫先生,且有幸拜在澄甫先生门下学习太极拳,跟随澄甫先生二十多年,是老一辈的那种“师徒如父子”的关系。两家也由此结下不解之缘。这也说明我祖父对澄甫先生是非常尊重的。由于我老家在河北任县,澄甫先生是河北永年县人,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是一提起就说是“乡亲”,显得格外亲切。澄甫先生那时住在北京西城的兵马司胡同,我祖母经常带着我姑姑和我父亲到澄甫先生家小住一两天。澄甫先生的夫人也经常带着二爷杨振基、三爷杨振铎到我们家住。两家关系相当亲密,互相走动得非常频繁,简直就是一种亲戚关系。解放以后,我家和二爷、三爷的关系仍非常密切。杨振基先生当年在邯郸市体委工作,经常到北京出差、开会。他一来北京就住在我们家,他称我祖父为师哥,称我祖母为师嫂。振基先生为人非常随和,跟我们这些小字辈相处得非常好。我们称他老二爷。杨振基最拿手的菜是做鸡块,每次到我们家都要做这道菜,所以我们给这道菜取名:“老二爷鸡”。
  那时,杨澄甫先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教拳。老师家经常要办个喜事,比如给孩子过满月、过生日、收徒等等,都要邀请北京武术界人士和亲朋好友参加。这些活动一般都是我祖父等弟子操办。办活动就要发请柬,请柬上的落款是杨澄甫先生的三个弟子:崔毅士、阎岳川、王旭东。三个名字并列而立,第一个字连起来正是“崔阎王”三个字。久而久之,他们就留下了杨澄甫门下弟子“崔阎王”的雅号。这在当时是武术界的一个笑谈。这张帖子,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时,我曾经在东城区一位老先生家看到过,当时我很想要过来,老先生就是不肯,连拍张照片都不让:“你可以看,但不能拿走,也不能拍照。”那个老先生住在东直门附近。以后我再去找他,他已经搬家了。东直门现在完全变了样儿,老先生是否健在都不知,可惜,这东西再也找不到了,真是很遗憾!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文物,是当年杨澄甫先生在北京教拳的一个佐证,也说明了我祖父这一代弟子和澄甫先生的亲密关系。
  当年杨澄甫先生教拳的场所一个是太庙(现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另一个就是中山公园的“行健会”。后期授拳的主要场所就是中山公园,杨澄甫先生在那里教了很长一段时间。想当年我祖父年轻的时候在这里跟澄甫先生学拳,后来他又在这里教拳。我小的时候每天都要跟着祖父在这里练拳,因此我对中山公园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这就是直到现在我每个星期六都要去中山公园教拳的缘由。那时在中山公园教拳的有好几位老前辈。我们那时练拳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草地,现在练拳的地方是“兰亭八柱”广场。当年形意拳名家骆兴武先生在这里教形意拳。“十字亭”是吴式太极拳名家杨禹廷老前辈教吴式太极拳的地方。那时,祖父带着我每天都是经“十字亭”出中山公园东门,沿着故宫筒子河走,没有多会儿就到家了。那时的来今雨轩也不在现在这个地方,而是在东边。我祖父教完拳,弟子们就说:“老师,咱们喝茶去吧!”我们就在那里喝茶。日月如梭,历历在目,恍如昨天,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太极拳是我祖父一生唯一的嗜好,为了练拳什么都可以舍去。1928年,杨澄甫先生南下南京,我祖父抛下家业,义无反顾地跟着老师南下了,把生意留给我祖母打理,把还没成年的一双儿女留给了我祖母照看,从此天南海北,漫游他乡。澄甫先生去世后,第二年就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火弥漫大江南北,祖父更是有家难回了。1945年返回北京后,祖父就开始在北京传授太极拳。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有关部门批准,祖父成立了“北京永年太极拳社”,亲任社长,寓意“饮水思源,不忘师恩”。他在中山公园广泛传播杨式太极拳。我祖父这一生,是和中山公园连在一起的。
  那时,跟我祖父学拳的人可多了,工、农、商、学、兵,社会各界的人士都有,还有一些高级领导人和文艺界人士。陈毅元帅跟我祖父学习过太极拳,还有王首道、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也跟我祖父学过拳,文艺界跟我祖父学拳的人就更多了,作家丁玲、周立波、周扬,画家李可染,表演艺术家金山、侯喜瑞等都跟我祖父学过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肖劲光大将,他跟我祖父学练的时间较长,我还坐过肖劲光那辆黑色的吉姆车。肖劲光老人高高的个子,黑黑的脸膛,说话瓮声瓮气的。他有时到中山公园学拳,有时到我家里学习。到我家里时,他就把四个警卫员轰得远远的,对我说:“仲三,你带着我练。”
  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儿,我就在前边比划,他就在后边跟着练。其实,他们都是大人,都比我练得好,只不过觉得我好玩儿。
  除了在中山公园教拳,我祖父还受聘到总政、总后等军队机关教拳。祖父每次去教拳,都带着我,让我给大家做示范。我还经常去一些高级领导人家里,带着他们练拳,去的最多的是王首道家。
  王首道原来是中南局书记,后来到了中央工作。那时每个星期我都要去他们家一次,陪着他练拳。他的小孩儿跟我的年岁相仿。我们先在院子里玩儿,过后就在他家吃饭。我那时候也小,什么都不懂,呼噜呼噜真吃,一点都不客气,有时把饭吃得净光净光的。王首道夫妇也常到我们家来练拳,他们特随便,没有一点架子。
  作为杨澄甫先生的弟子,我祖父在武术界的威望是很高的。那时,一年四季,除了下雨,我祖父每天都在中山公园教拳,就是大年初一,吃完五更饺子后,他也会到中山公园去,那里有很多学生和弟子在等着他。在家里也有一些弟子,是来给他拜年的,就住在家里。年年都这样,我们家总是热热闹闹的。我祖父过生日的时候,就更热闹了。我祖父有个徒弟是森隆饭庄的大厨马祥麟先生,每次都是他掌勺做饭,菜做得特别好。院子里摆满了桌,一桌一桌的弟子、学生,都给老爷子祝寿,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在公园里,我祖父推手时,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都为老爷子的精湛技艺叫好。1956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了个纪录片《太极拳》,记录了京城两位太极拳名家——我祖父和杨禹廷先生。杨禹廷前辈练了一套吴式太极拳,我祖父和弟子吉良晨表演了推手。影片上面还有我和我姑姑。解说员是我国著名的播音员李连生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李连生也拜我祖父为师学习太极拳。
  这些都是“文革”之前的事情了。“文化大革命”来临后,我和我祖父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
  在“文革”中,我祖父受到了冲击,被红卫兵批斗,说他是资本家,反动学术权威,宣扬活命哲学。批斗会是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开的,那时,音乐堂还是露天的,有舞台,有扇面形的座位。我祖父、杨禹廷,还有京城另外几位武术界的老前辈撅着站在舞台上挨斗。从那以后,就不准他们到中山公园教拳了。我祖父特别想不通:我拥护了共产党一辈子,怎么最后说我是反动的?我一生就喜欢太极拳,追求的就是这个太极拳,可是不让到公园里练拳了。从此忧郁成疾。
  在“文革”中,一些跟我祖父学过太极拳的知名人士也受到了冲击。作家周立波最后一次到我家来的情景,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我正在家里,祖父正睡午觉。周立波戴着鸭舌帽,穿着风衣,进了门。那会儿,北京特别时兴穿风衣,是那种米黄色的风衣。他特别憔悴。正是下午,我祖父住的小屋比较暗,屋里生着炉子,炉子封着火。见周立波进来,我祖父正要起床,周立波说:“老师,您别起来了。”顺势就坐了下来。当时,周立波也在挨斗,我祖父是反动的资产阶级权威,两个人一见面就都流下了眼泪。
  两个人说了会儿话,忽然闻到一股焦糊味儿。慌忙中一看,是周立波的风衣被烤糊了。原来,周立波眼神不好,又加上心神不定,就坐在了炉台上……
  “文革”开始时,我已经上了高中,高中毕业后就到东北建设兵团去了。
  我祖父后来积郁成疾,生病后体重从198斤降到了70多斤。他虽然身体瘦弱,但精神矍铄,功夫一点儿都没有丢,躺在床上,他和人推手,一搭手就能把人腾腾地发出去。他的反应仍那么灵敏,身上的劲力瞬间调动得仍那么快。1970年祖父在病床上对我说:“仲三,可惜了,我练了一辈子太极拳,现在才明白一点儿。太极拳太难了。”
  后来,我找到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纪录片《太极拳》,翻录了一部分,播放出来,李连生看了当时就哭了,说:“我跟老爷子真有缘,50年代我给老爷子解说的这个片子,后来拜老爷子为师,我都忘了这个片子了。”
  现在,祖父已经去世四十多年了,跟他学过拳的那些人大多已不在人世了。可是,中山公园我祖父练拳教拳的场地还在。每周六上午,我都要赶到那里,有一大批杨式太极拳的爱好者在等着我呢!他们来自四城八区,有的来自远郊区县,还有的从外地慕名而来。很多人都是五六点钟就从家里出来,等练完拳回到家,一般都十二点多了。他们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太极拳。而我,更留恋这块地方,因为这里留下了杨澄甫大师以及很多先师练拳的足迹,留下了我祖父练拳的足迹……
  我仿佛能够听到先人远去的足音。
本文引用地址:&
     
&&相关文章
合肥太极堂刘玉龙老师专版
中国太极拳网 & & 合肥太极堂陈家沟&正宗陈氏太极拳推广中心陈家沟&正宗陈氏太极拳推广中心杏花公园辅导站Copyright&&&&&合肥太极拳&中国&合肥太极堂&&&&All Rights Reserved公共微信号: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阜南路166号润安大厦B座905(阜南路和蒙城路交口)晨练点:合肥杏花公园&本站引用或转载文章如果涉及您的版权问题,烦请及时告知本站! 友情提示:主要信息本站原创,少量信息来源于网络或专业武术书刊,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不能替代本站的意见和看法。&
& 刘玉龙老师Q Q:&&&&&&&联系电话&&& 合肥太极拳QQ群:太极堂精英群(学员专用): & &&天下太极群: & & &&天下武林群:箴言隽语:
孙禄堂:练拳宜自己下功夫,不要在人前卖弄精神。品论他人技艺长短,务以德行为先,要恭敬谦逊,以涵养为本。
孙剑云:习武德当先,不应有门派之见,各派之形式虽有不同,然其理则一也。
Ɣ回顶部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王永和:初识吴式太极门内事
16:59:45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初识吴式太极门内事
  ――兼述莱州与吴式太极的脉源
  王永和
  太极拳,动作柔缓、意领形随、身心兼修。它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华武术结合的产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武术、更是高深的艺术。它以道教思想为指导,创造了“以静制动、舍己从人、以柔克刚”等超越常人思维的独特拳理,不仅蕴涵着古代辨证思想和多种力学原理,闪耀着先人的智慧光芒,而且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宏谦和和不畏强暴的人文精神。现被列为四大国粹之一。
  以前我虽曾对太极拳有过粗浅涉及,但一直没能跳出“太极操”的樊篱。古训人过四十不学艺,而我在深不可测的太极文化诱惑下,却偏偏在四十岁那年真正地喜好上了太极拳,并拜师求艺。兴趣所致,几年来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奉献于此。练拳之余研读拳论和名家心得,间或涉猎太极拳史,故对吴式太极门内事稍有初识。
  吴式太极拳溯源
  太极大道源于上古,在道门之内与拳术结合产生了太极拳,其源头至今尚有争议。但自河南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把此拳传于河北永年县的杨禄禅,太极拳便从封闭的陈家沟走了出来,促使中国近代太极拳自杨氏(式)架的传播而繁盛起来。
  晚清时期,杨禄禅在京首传的弟子中有三人是当时的佼佼者,分别是全佑、万春和凌山。当时三人与王公、贝勒同学,但碍于封建等级,奉杨禄禅之命拜其子杨班侯为师,而其拳艺多为杨禄禅亲授。全佑(1834――1902),北京大兴县人,满族,姓乌佳哈拉氏,武功超群,曾任清宫“神机营”(步枪营)军官和王府护卫。全佑公的拳架宗法杨氏小架,又传王有林、吴爱绅和郭芬等。
  吴式太极拳的创立
  吴式太极拳开山师祖应首推两人,即王有林和吴爱绅。
  王有林(年),字茂斋,莱州市程郭大武官村人,少年时去北京当学徒,后开设“同盛福”号麻稻铺。他生性忠孝仗义,跟全佑学拳,勤奋有加,其身手可达应物自然的程度。他是全佑的长徒,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噪于北平(现北京)。
  吴爱绅(1870――1942)全佑之子,原名鉴泉,后取满姓乌佳哈拉氏第一音从汉姓吴,他幼承父训,心法脉传,年长后愈加致力苦研,日臻化境,后闻名于江南。
  全佑去世后,吴氏家境每况愈下,辛亥革命后因清宫官吏取消俸禄,更是生计维艰,期间多受王有林接济。“同盛福”也成了吴爱绅的常去之所。为了弘扬师门,王有林与师弟吴爱绅、郭芬(字松亭)等人经常在“同盛福”研习拳架与拳理。民国初,原袁世凯的机要秘书宋书铭,自言宋远桥(张三丰七位高徒之一)第十七代孙,以家传太极三十七式扬名。当时北平的太极拳名家闻名相邀拜谒,与宋书铭推手。时宋书铭虽已七旬,但众家在其腕下皆不能自主,奔腾不迭。于是各家均执弟子之礼,带艺从学于宋书铭,并得传宋氏拳谱。诸弟子中吴爱绅在列。通过对宋氏拳理研究切磋,王有林与吴爱绅的拳风有了很大的变异,理法和技艺日趋深妙。拳架除保留了杨氏拳架已有的稳健开展、松静自然的特点外,轻柔圆活、严密紧凑之风愈加明显,已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杨氏的极具特色的拳架风格,并日益引起了同行的关注。作为全佑的掌门弟子,王有林一心想回报师恩,光大师门,极力维护吴氏一门在武林中的地位,凡事力推师弟吴爱绅出面,自己甘居身后。久之,武林同道便把全佑弟子练的拳架习惯地称为吴氏拳架(20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体委把这套拳架列为五大太极拳种之一,正式定名为“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的南北两派
  1926年,时任北平市长的袁良,因系行武出身,欲在武学上有所进步,便托请“北平体育讲习所”的许禹生先生为己寻找一位高师。许禹生介绍了诸如“快手刘”刘恩绶在内的几位名师,但经过试手,袁良均感不如意。后拜访到王有林,两人见面搭手试功,举手间,袁良便被王有林发放出数步,反复了几次。袁良心悦诚服,遂执大礼拜王有林为师,王有林因此在北平名声大振。此事很快在武林中传开,有人称“王氏太极”,也有人建议王有林自立门户,他说:这万万不可,我有生意,而我师弟靠教拳维生,要立只能立吴家。消息传到了上海,帮会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等欲引王有林南下传艺,请上海武术界转托上海商会会长王晓籁赴北平。王晓籁通过北平市商会会长与王有林接洽此事。王有林是个重传统守规矩、品行忠厚、不善张扬的人,他借故北平的生意缠身婉言谢绝,而举荐师弟吴爱绅,并再三说师弟的武功在自己之上。1928年,经上海方面的同意,吴爱绅南下授拳。吴爱绅南下后,吴氏太极拳逐步形成南北两派:即以吴爱绅为代表的吴氏南派和以王有林为代表的吴氏北派,武术界素有“南吴北王”之称。南、北派的形成也有力的促进了吴式太极拳的传播,是迄今国内除了杨氏太极拳之外传播范围较广泛的太极拳拳种。
  “传统架”与“社会架”
  吴氏太极拳在传承上素有“传统架”与“社会架”之分。“传统架”,即传统的练法,自王有林、吴爱绅等人始创以来,已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在心法和身型上均有严格要求,以拜门嫡传为主,保留着宗风真髓。“社会架”,主要以面向社会办学为目的,形体技术要求粗略,且少有内在练法。
  “社会架”起始于南方。1928年吴爱绅到上海教拳时,同去的还有杨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宗师。他们在教拳的过程中,为了应敷上流社会赶时髦,考虑到大多数人不愿意下苦功练拳的心理,从易教易学的需要出发,将传统架中难学的内在练法加以省略、套路也缩简。门内称此为社会架。因其易于推广,逐渐流行开来。至于传统的老架,只在少数门人弟子中秘练。而在北派的中心北平,虽有南派社会架渗透,但王有林仍以传授传统老架为主,并和弟子创办了“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这个研究会是当时太极拳高手云集之处(该会一直活动到建国初)。1940年和1942年,王有林和吴爱绅相继去世,此后,吴氏北派传统架的教学活动染受吴氏南派“社会架”的影响得以加速,这既有拳师们对外统一门户的考虑,也有时值战乱拳师们为求教拳速成收费谋生的考虑。
  王有林传有弟子近百人,其中较著名的弟子有王杰①、杨禹廷、修丕勋、赵铁庵、彭仁轩、刘光斗、张继之、王历生、李子固、曹幼甫、王步曾、董焕堂、易仲贤、杨小华、李文杰、文朗清和吴季康等。在他的这些徒弟中,后来绝大多数人因为教拳谋生的需要,而放弃了传统的教法。能够严格遵从师承,始终不丢传统规矩进行教拳的仅有王杰、修丕勋、刘光斗等少数门人。
  北京,是吴式太极拳在北方的主要传播地,其传人大都出自王有林门下,到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是吴式太极拳传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但现在北京的吴式太极拳架大多受过“社会架”的浸染,已非原汁原味。
  吴式太极落户莱州
  莱州自古以尊文崇道闻名,是全真道随山派的发源地。民国初期,莱州的崮山尚有道观,道观的主持是于万东,另有胡万祥、张万秋、姜万年、刘万春等多名道士,这些道士每人都带有徒弟。当时道士们正课时念经礼拜做道场,课余时间耕种粮菜、练拳护院。主持于万东练的是罗汉拳,远近闻名。当时,王有林每年都回莱州老家住上个把月,武官村离崮山观约二十里地。因为王有林自小受到道教文化的熏陶且学练的又是道门绝学太极拳,所以每年回老家,都到观里听道士们讲经论道。当道士们得知王有林在北平学练太极拳,便产生了跟其学拳之意。开始主持于万东不同意,但与王有林搭手切磋后,方感到自己有差距,于是同意道士们学练太极拳,此为吴式太极拳在莱州的发端。
  王有林把吴式太极拳传入莱州后,承其真传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两人,即修丕勋和郑和春。
  修丕勋(),字朱臣,王有林同村人,吴式太极拳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酷爱拳术,尤善八卦,二十余岁即誉传乡里。在王有林回莱州去崮山道观授拳的同时,他慕其德艺之名,拜入门下,后随王有林到北平学艺。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终得吴式太极拳之真传而获大成,成为王有林的得意高足。返乡后,曾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任掖县国术馆教务主任(馆长由县长刘国斌担任),积极倡导乡民修习太极拳,弟子及再传弟子多在莱州。现流传在莱州的吴式太极拳老架,均师承于他手,笔者也有幸成为他的第四代门徒。建国后修丕勋宗师曾任掖县政协委员,多次协助县体委筹办武术赛事,至年逾七旬,仍能亲自出场示范表演,深受弟子和门徒的尊崇和乡民的爱戴。他为莱州太极拳的发展和武术事业的振兴,特别对吴式太极拳老架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和春(),道号“宝山”,5岁时入崮山道观,是主持于万东的道门小徒弟。王有林到崮山观传授太极拳时,郑和春仅有七八岁大,于万东嫌其年小没让他学。师伯胡万祥对他却偏爱有加,私下里向其传授。几年后,王有林见其颖悟出众,遂予精心指教。每年都如此,历十余年之久。1936年,郑和春因观内师父师伯矛盾加重而无法平衡长辈间的关系,便出走关东,靠出苦力谋生。到了大连先是做码头工人,后设馆教拳,成为吴式太极拳传入大连地区的第一人。他在大连武术界很有名气,因他出过家,又长年剃光头,人们给了他一个“郑和尚”的雅号。郑和春在学艺的过程中,除了学到王有林的拳技,还学到了王有林的淡泊名利、不事张扬的道风与品格,加之早年离开莱州,没留下徒人,故莱州后人对其知之很少。在他所传的弟子中,真正能继承其全艺的是其侄郑玉庆。
  关于吴式太极拳老架
  吴式太极拳老架,始创于王有林和吴爱绅等人,定型于民初。是吴式太极拳区别其它太极拳的标志,突出反映着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无论在技击方面还是在健身方面都有其独到功理。这套拳架较完整地保留了吴式太极拳的早期风格和创始人的意图。练习老架难度大、要求严、出功慢,故欲急求功成者多畏其难,后来随着社会架的广泛流传,老架已少人问津。
  吴式太极老架之所以得以流传至今,莱州是功不可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受统一门户思想、战乱动荡及拳师谋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架开始风传,老架不断受到浸染和影响,后随一二代拳师的离世,老架几近涉失,会者了寥寥。而在远离尘嚣的僻乡之地的莱州,吴式太极老架被循规蹈矩的传承下来,自成系统,免受了南北社会架的殃及,较好地保持了这一拳种初创时的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讲,莱州是吴式太极拳的发祥地,言不为过。目前,已知现存的吴式太极老架流传地主要有两处:一是莱州本土,二是东北大连(源自莱州)。老架在莱州,主要推广者首推修丕勋,此不多言;老架在大连,主要推广者首推郑玉庆。
  郑玉庆出生于1943年,自6岁时随伯父郑和春学拳,迄今50多年。1985年,国家体委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全国高等学校武术教师学习班”,当代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先生在国家体委教育司司长的陪同下前去授课,届时获悉同门消息,与郑玉庆约而相见,郑玉庆拿出郑和春所传《同门录》(传谱)请王培生先生阅鉴。王培生先生打开一看,惊喜不已,阅后连说这是老谱,并在《同门录》的底页上欣然题词:“此谱为老谱,应妥善保存”。王培生先生看了郑玉庆演练的太极拳架后,说:“我小时候曾见师爷(王有林)练过!”
  1990年,在北京以迎亚运为题举行的一次全国性太极拳表演赛中,郑玉庆先生又演练了这套太极拳老架。赛后的第二天,王培生先生于天坛公园举办的太极名家讲座会上说:“吴氏太极拳是有传统的,早年的老架子不是现在这种练法,现在已基本上没有练的了。昨天,我的一名学生问我:大连的郑玉庆先生练的拳怎么和您练的不一样?我说:郑玉庆的练法是老练法,那是老架子,他的练法完全正确。”在两人后来的交往中,王培生先生一再叮嘱郑玉庆要好好地继承和保护这套拳,并希望发扬光大。
  王培生是当代吴式太极拳的顶级权威人物,他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吴式太极拳老架的认识。
  1998年10月,在大连市政府的倡议下,大连市武协成立了太极拳社,为纪念王有林先师,就像1984年上海为纪念吴爱绅先师而成立“鉴泉太极拳社”一样,把这套太极拳架定名为茂斋老架太极拳,把太极拳社的命名为“茂斋老架太极拳社”,特请王培生先生题写社名,郑玉庆任社长。此举暗有南北呼应之意,使人感到当年的“南吴北王”遗韵尤在。
  这套老架较好地保留了吴派宗髓。在莱州,尽管社会架流漫日盛,但吴式老架的习练仍有一定群众基础,作为其中一员,笔者就与之纠缠了7年,且初感其深妙。这是一份与本土有着脉源关系的文化遗产,十分珍贵,现已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注:①王杰,字子英,王有林之子,吴式太极拳第二代极具代表人物之一,曾给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等人授拳,文革间受牵连,被红卫兵押回莱州,郁愤致病后死于故乡。
编辑:周军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禹廷太极拳动作解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