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手机号被别人绑定定银行了怎么办?

办新卡绑定他人号码 开通手机银行2万元没了
  作为一种新型的、便捷的交易方式,手机银行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由于开通手机银行后,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手机号码建立了唯一的绑定关系,而不少人并未留意手机银行密码与银行卡密码是两个独立的密码,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因为不熟悉手机银行业务被人骗钱的例子还不少。对此,银行专业人士对骗局进行了揭秘,并为广大市民支招如何规避风险。
  【被骗案例】
  绑定他人号码,2万元没了
  陈先生在广州做生意,急需10万元周转。最近他接到一条短信,称可以免担保免抵押办理贷款,只要新办一张银行卡、开通手机银行业务并绑定该公司的号码,最快一小时之内就能放贷。
  以为抓到了“救命稻草”的陈先生立即照办。对方此时又称,在放贷之前要评估一下他的还款能力,“只要往卡里打进2万元钱意思意思就行。”对方还善意地提醒陈先生:“你可以修改密码,密码在你身上,钱我们动不了。”
  信以为真的陈先生在ATM机上反复修改几次银行卡密码后,放心地往账户上打了2万元。可1分钟后再次查询,卡里的2万元一分不剩全被转走了。对方的手机却关机,再也联络不上。
  【骗术拆招】
  卡密码改了,手机银行密码不变
  “骗子没卡没密码,怎么能把我的钱取走?”陈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银行方面的专家告诉记者,其实陈先生遭遇的骗局并不难识破,对方是利用陈先生对手机银行业务的不熟悉,而制造了这个陷阱。
  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电子银行部杨经理告诉记者,其实银行卡密码和手机银行密码为两个独立的密码,更改其中任何一个密码,另一个密码都不受影响。也就是说,不管受害人将银行卡密码修改了多少次,也不会影响到手机银行的密码使用。“所以在被害人更改了银行卡密码后,手机银行的密码并没有变化,犯罪嫌疑人依然可以用手机银行进行转账业务。”他表示。
  因此,手机银行业务专家肖明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融资、放贷等金融业务时,“要求将手机银行绑定对方号码、并要求打钱验资”是不法分子设局的最大破绽。■记者 梁兴
  开通“手机银行”注意事项
  1、开通手机银行时一定要确认签约绑定的是自己的手机,每次使用完手机银行后,一定要确保安全退出。
  2、各类密码不要“串用”、“通用”,开通手机银行的市民还应设定支付的上限,如不使用时,就关闭支付功能。
  3、多了解一些手机银行的相关业务知识,以防上当受骗。
( 8:55:31) ( 9:55:29) ( 9:43:32) ( 17:05:10)扫一扫,关注卡宝宝微信!
下载卡宝宝APP
优惠、服务在身边
扫扫手机浏览器访问卡宝宝
当前位置:>>
手机绑定银行卡 丢了怎么办?
手机绑定银行卡 丢了怎么办?
浏览:{$onclicknum}
由于手机钱包的便捷,不少人将银行卡绑定在微信钱包、支付宝钱包等手机应用上,这样虽然在支付的时候非常方便,可是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当我们的手机丢失时,这些绑定手机的银行卡就会变得非常不安全。综合民警和银行业内人士的建议,卡宝宝小编归纳出以下一些防范措施:
1、设置手机锁屏密码
这是保护手机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重要的屏障。手机一旦落入他人之手,即使银行账号是安全的。他们还可以登录你的QQ、微信,或者通过通讯录冒充你,向你的亲朋好友进行诈骗。
2、手机丢失后,立即挂失绑定银行卡
手机丢失后,可将微信账号暂时冻结,冻结后他人将无法对账号进行操作;如果手机与银行卡同时丢失,请立即挂失银行卡。微信账户冻结的紧急电话为:6。
手机淘宝登录过后一段时间内是默认登录的。有些人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只要消费在一定数额内,无需输入密码,就可以使用绑定银行卡里的钱进行购物或充值。因此,手机丢失后,最好将和微信钱包、支付宝钱包、手机淘宝等绑定的银行卡立即挂失。
3、给微信钱包和支付宝钱包设置手势密码
设置了手势密码,就算别人进入你的手机,拿到你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号信息,也无法进入钱包操作。
4、不要将身份信息保留在手机里
不要将银行卡号、身份证,甚至密码等个人信息保存在手机里。有需要的话,使用后也要及时删除。
此外,如果你丢失的是苹果手机,又无法定位找回,为了防止信息泄露,还可以通过登录iCloud远程抹去手机上的数据。
标签:&&&&
相关阅读:
本月资讯浏览排行榜
版权所有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 09渝东南频道 &
银行卡绑错手机号 天天收到他人帐号信息
(记者 粟宇)近年来,各大银行相继推出了“手机短信账户提醒功能”。无论存款、转账,还是取款,只要账户有变动,客户都会立即收到银行的短信通知。短信服务本是一项便民服务业务,但这却成了市民陈先生遇到的一件烦心事。带着陈先生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城区部分银行,对这项便民服务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银行卡绑错手机号近日,家住黔城交通路的市民陈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自己的手机突然收到银行卡开通短信业务的短信通知,而这个账户并不是自己的。随后,陈先生的手机每天都会收到10多条该银行账号的短信通知。看着这些每天发来的短信,陈先生心里很郁闷,决定去银行解除这个捆绑服务。本以为是一件很好解决的事情,可是陈先生到了银行才发现,问题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银行的有关负责人告诉陈先生,除非持卡人自己发现捆绑错误,并亲自来银行修改协议,否则银行没有权利解除该卡的捆绑业务,该负责人建议陈先生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咨询。明明就是别人捆绑错了手机号,银行却表示不能解除错误的捆绑,这让陈先生很是不解。陈先生认为,银行应该可以轻松找到捆绑号码的银行卡,从而找到银行卡的主人。昨(1)日,记者带着陈先生的疑问走访了城区各大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情况需要持卡人本人到银行修改手机号码,别人无权取消该服务。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银行无法通过捆绑的手机号查询到银行卡,所以想找到银行卡的主人是难上加难。难道这件事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城区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对这样的情况束手无策。中国建设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件很容易解决的事,客户只需编辑“QXZH#”和“账号后4位#”发送到中国建设银行的客服电话95533,就可以立刻解除该银行卡的短信服务业务。短信业务费用说法不一近期,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银行,发现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开通了“手机短信账户提醒功能”。至于银行卡短信收费,大多数的银行收费方式为包月或者包年。记者对一些持卡人进行了采访。多数持卡人认为短信提醒服务非常方便,但对收费标准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市民王先生就表示,自己一个月只收到3条短信,短信费每月是3元,平均下来每条短信收了1元钱。有的持卡人表示,银行应将银行卡短信收费标准从包月制改成按条收费,这样会合理一些。还有持卡人认为,银行卡本身就收了年费,该服务应计入年费的服务项目内,没有必要再收取额外的费用。银行短信服务待规范在了解了银行短信业务的优缺点后,记者还发现,在这些优缺点背后还存在着各种问题:银行短信服务缺乏人性化管理、个人隐私泄露、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短信进行犯罪活动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都听说或者收到过不法分子发来的欺诈短信。用短信告知莫须有的消费内容,冒充专业人士,违法犯罪的专业度越来越高,欺骗性越来越大。如果持卡人对手机短信业务不熟悉,或者一时被蒙蔽,就会让不法分子钻空子。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银行手机短信这项服务业务?银行在加强人性化管理的同时,顾客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持卡人对电子银行的工作流程也应该心中有数。据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持卡人在面对短信诈骗等问题时,可以通过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或者直接登录银行网站,进行余额查询、密码修改等操作,面对诈骗分子要求的转账业务,更需要去银行进行确认,以辨真假。手机短信业务使银行能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地为客户提供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业务也必定会愈加成熟,然而它带来方便的同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责任编辑:wycqhaile]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视觉焦点网络热图
精彩推荐评论过往今日
行业信息 区县新闻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绑定别人手机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