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包背负系统调节最少需要哪5个系统的配合

热词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登山的启示
时间: 字数: 500字
  古往今来,有许多为了目标而坚持不懈、执著追求的成功人士。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遭到什么不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DD不肯低头折节、坚持不懈,勇敢地面对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我敬仰坚持不懈的人,坚持不懈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的人生真谛,因为它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
  记得我八岁的一个冬天,爸爸带我去登山。来到山脚,那山在茫茫的薄雾的衬托之下,这座山显得神秘莫测,高耸入云,让人不禁想起神话故事中的妖魔鬼怪。我摇摇头,一脸不屑心中想道:不就一座小山嘛,不到长城非好汉!
  我一言不发地向上攀登,把家人远远甩在后头,山上吹来的风撩乱了我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我也顾不上把它梳平。不一会儿,我的额头已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爬到半山腰,我渐渐体力不支,渐渐慢了下来,渐渐掉队&&我张了张口,刚想喊住爸爸,却愣住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爷爷,他白发苍苍,身体瘦弱不堪,一双枯木似的手颤巍巍地抓着一根拐杖。我惊呆了:连一位老爷爷也坚持爬上山顶,那我们这些年纪轻轻的少年凭什么放弃?我把刚要说出口的话又咽了下去。
  我不顾家人劝阻,吃力向上爬,我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DD坚持!
  终于,我爬上了山顶。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战胜了自己,坚持到底。
  这座山名我已经不记得,但我洒下的誓言却依旧回荡在我的耳边。从此,每当遇到困难时,总有一个声音提醒我:坚持!登山,告诉我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摘到天空中美丽的繁星,实现理想
喜欢就分享到:
对作文的表态
04-1010-3108-1506-0304-1401-0103-0412-29&主题:请推荐50公里徒步的基本装备和注意事项
泡网分: 22.403
注册: 2005年02月
平时很少运动,就是饭后散散步什么的,一冲动报名参加了一个50公里徒步的活动,想考验一下自己的耐力,徒步线路是一般公路,状况良好,不会爬山涉水,希望能走完全程,不计较速度了。有如下问题希望得到有经验大侠的指导:
1、推荐全身的装备,能帮助走完全程,且不易受伤。鞋子应该是最重要的,应该穿哪种类型的运动鞋?是NB的慢跑鞋(鞋底较软)还是户外登山鞋(鞋底的齿纹较硬),或者其他?衣服和裤子有什么推荐,跑步运动的专业紧身衣可不可以,对徒步有没有帮助?
2、带一根登山杖有没有必要?
3、随身携带的必要物品有哪些?现在想到的是饮用水、巧克力(补充体力)、MP3,还有其他的吗?
4、要顺利走完全程有什么注意事项?其他方面的建议?
前面已经说了,本人平时很少运动,所以很多问题不懂就问,谢谢解答!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9064&&回帖:46 &&
泡网分: 12.882
注册: 2007年10月
美丽松湖你我同行 义工向你发来贺电!祝贺你走完了全程!
泡网分: 22.403
注册: 2005年02月
星期六已经完成徒步,向大家汇报一下:整个徒步用时8个半小时,实际步行距离大约40公里(主办方宣称50公里,有虚标),具体数据见下图。有如下个人体会:
1、难度并没有想象的大,关键是要做好脚部的保护工作,只要脚不受伤,一般人都可以走下来;
2、要做到第一点,装备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最重要的装备是信心和决心;
3、其次是鞋和袜子;这次我带了两双鞋子(一双NB的330,一双软底的休闲鞋),两双厚袜子,最后发现对脚的保护还不够,回来以后脚外侧还是有两个大水泡,还好脚底和脚趾头没有起水泡,否则无法走完全程;
4、这次最值得骄傲的装备是裤子:SKINS的A400压缩裤,几十公里走下来,大腿、膝盖、小腿肚子保护得非常好,完全没有疲劳感和酸痛感,以前陪老婆逛街,一个小时下来大腿就很酸痛,看来高科技的装备确实很神奇!(强烈推荐!!)
5、按照无忌网友建议,带了两根登山杖,事实证明确实有用,感觉很省力;
6、衣服和背包不是很重要,只要及时排汗就可以了;
7、因为组织方路上设了10个签到点,供应水和食物,所以对这方面没什么感觉,假如在野外走,可能最重要的携带物是水。
8、走下来最疲劳的部位是脚踝部分,应该还是没有保护好,不知道穿高帮的鞋会不会好一点。
最后再一次感谢大家的鼓励和建议,没有你们的建议,我应该很难完成全程。
泡网分: 10.563
帖子: 5454
注册: 2011年11月
在公路上走过43公里,感觉最重要的是鞋,徒步或慢跑。下来是水、食物与遮阳遮雨的东西,别的能少带就少带。
泡网分: 25.974
注册: 2003年07月
玩玩就算了
很容易伤身体
泡网分: 4.093
注册: 2010年12月
1天50km?山路还是平路?
对于平时不运动的人,特别是胖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按照我以前的经验,城市道路15KM我走2.5小时已经很快了,你50KM起码要10小时以上,而且是高强度的走。
体力方面我最初徒步的时候走过一次20多KM的,走下来感觉脚快断了,当然这和我当时走法不科学也有关。
鞋子务必要找好的,缓震、透气是必须的,NB的鞋子还是可以的。手杖可以找2根,用习惯了作用挺大的。然后轻装上阵。
祝LZ走的愉快。
泡网分: 14.185
帖子: 2092
注册: 2008年04月
舒適的舊徒步鞋,不要跑步鞋,尤其是帶氣墊的那種。合腳的舊鞋子比什么NB的新鞋都重要!
水壺,手機,香蕉,餅干,巧克力,個人感覺硬糖含在嘴里的效果比巧克力好,巧克力嚼完了,必須要喝水,不然嘴里非常難受。
如果從來沒走過這么長的路,那么請量力而行。
建議帶個傻瓜機,沿途拍拍東西,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勻速前行,別忽快忽慢,尤其是前一段。
泡网分: 37.473
帖子: 1279
注册: 2001年04月
有的关注装备,不如关注体能,mei没看到lz提到这方便的准备。从现在开始,每天走5k吧
泡网分: 22.403
注册: 2005年02月
非常感谢大家的踊跃发言,受益匪浅,总结一下:
1、鞋子最重要!要轻便柔软一些的慢跑鞋,尤其重要的是要旧的鞋子!
2、袜子厚实一些,最好多带几双;
3、衣服宽松透气即可;
4、随身携带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水;如果路上有补给点,尽量少带。
5、背包要轻便;
6、两根手杖;
7、最重要:坚持不了,及时放弃!
其实这次徒步是环着一个大湖已经修好的公路行进,政府组织的群众活动,不是什么专业的竞技或挑战,相信各方面条件都会比在野外徒步要好,各项保障措施想必会比较周全,唯一挑战的是自己的意志力,因为时间比较宽松,我希望还是能够坚持下来,当然,以前没有走过,还是要把上面第7点放在首位。
谢谢大家!
漏了一点:内裤,这个我自己以前有亲身感受,如果内裤摩擦大腿根部,会严重影响心情。 本帖最后由 zhtiger 于
12:28 编辑
泡网分: 12.172
注册: 2008年02月
11年时候 70公里冈仁波切转山走完 全程4800海拔处住宿一晚 一共25小时走完。负重除了登山包和水 还有一台5d2 和巨死沉R3514 ZF21 最高哑口处海拔5700。同一天转山得还有三联周刊得编辑队伍,(尼玛 这帮人机灵和有米 带的是M9和M8轻多了)比我晚了半天多些,除了大学时代常运动身体较好,平时也不做频繁运动,那时32岁 身体还有突发性糖尿病导致糖耐受度下降问题。
如果不是比赛对竞速时间有要求,身体有严重器官问题等,腿脚正常,50公里低海拔好路况真不是什么大事,放心轻松走。
东西背轻点 衣服透气,普通跑步用长裤和鞋子即可,看路途有供水情况和气温背负水袋。这点路对于普通人不用特别训练 很轻松 真得。
泡网分: 59.721
精华: 1帖子: 6764
注册: 2005年05月
楼下两位说的很对,不是八升,是八杯水 重量上差个天差个地的
泡网分: 33.007
帖子: 3346
注册: 2003年02月
Polarlight 发表于
听你口气不像是十八二十的岁数,很不建议这样的活动。后果很简单,要么很勉强地完成,要么就很累/痛苦没完成,两种情况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复原,这是没什么大伤的前提下。
一定要来的话就得摸清情况再决定装备,比如组织会提供水和食物?有的话是隔上多远有?会有紧急救护方案没?是平路还是上上下下的山路,都是暴晒的地儿还是有树荫的?这些都关键到你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和得背上多少东西的,要走上那么远的路能少负担就越好。
活动前的训练,这是必须的。活动前每天跑上5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你要是能跑下来第二天还能上班的话那这50公里徒步就不是啥问题,要是这十来二十公里跑不动的话你也知道你的上限。加上跑跑这5公里,就算几天都会对你的徒步有帮助。一个很长时间不使用的机器忽然要来140%的输出后果是很明显的。
水是你的最大负担。一般的说法是每天都得喝上八公升的水(不体力劳动状态),一般人走路大概是每小时4-6公里,这50公里你平均下来得8-10小时(中途不休息)。也就是说如果路上弄不到水的话你得起码背上6-8公升水,天气热的话可能还要加量。
鞋,得穿经过磨合的运动鞋(不需要登山鞋但高帮的会好一点),一定不能是全新的,会磨脚。衣服没啥特要求,轻的薄的,路 ...一天喝八升水是不可能的,会中毒(肾透支),一般情况下1.5-2升就足够,在长途骑行中,我的吸水量不会超过2升,哪怕是夏天。
泡网分: 13.584
帖子: 1867
注册: 2009年05月
Polarlight 发表于
听你口气不像是十八二十的岁数,很不建议这样的活动。后果很简单,要么很勉强地完成,要么就很累/痛苦没完成,两种情况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复原,这是没什么大伤的前提下。
一定要来的话就得摸清情况再决定装备,比如组织会提供水和食物?有的话是隔上多远有?会有紧急救护方案没?是平路还是上上下下的山路,都是暴晒的地儿还是有树荫的?这些都关键到你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和得背上多少东西的,要走上那么远的路能少负担就越好。
活动前的训练,这是必须的。活动前每天跑上5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你要是能跑下来第二天还能上班的话那这50公里徒步就不是啥问题,要是这十来二十公里跑不动的话你也知道你的上限。加上跑跑这5公里,就算几天都会对你的徒步有帮助。一个很长时间不使用的机器忽然要来140%的输出后果是很明显的。
水是你的最大负担。一般的说法是每天都得喝上八公升的水(不体力劳动状态),一般人走路大概是每小时4-6公里,这50公里你平均下来得8-10小时(中途不休息)。也就是说如果路上弄不到水的话你得起码背上6-8公升水,天气热的话可能还要加量。
鞋,得穿经过磨合的运动鞋(不需要登山鞋但高帮的会好一点),一定不能是全新的,会磨脚。衣服没啥特要求,轻的薄的,路 ...老兄说的很有道理,就是水那里数据太大了,一般来说是两升(一个大可乐瓶的量还多),食物里也有很多水。楼主都说了平时不怎么运动,那上来走50公里,个人很不建议。
泡网分: 59.721
精华: 1帖子: 6764
注册: 2005年05月
听你口气不像是十八二十的岁数,很不建议这样的活动。后果很简单,要么很勉强地完成,要么就很累/痛苦没完成,两种情况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复原,这是没什么大伤的前提下。
一定要来的话就得摸清情况再决定装备,比如组织会提供水和食物?有的话是隔上多远有?会有紧急救护方案没?是平路还是上上下下的山路,都是暴晒的地儿还是有树荫的?这些都关键到你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和得背上多少东西的,要走上那么远的路能少负担就越好。
活动前的训练,这是必须的。活动前每天跑上5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你要是能跑下来第二天还能上班的话那这50公里徒步就不是啥问题,要是这十来二十公里跑不动的话你也知道你的上限。加上跑跑这5公里,就算几天都会对你的徒步有帮助。一个很长时间不使用的机器忽然要来140%的输出后果是很明显的。
水是你的最大负担。一般的说法是每天都得喝上八公升的水(不体力劳动状态),一般人走路大概是每小时4-6公里,这50公里你平均下来得8-10小时(中途不休息)。也就是说如果路上弄不到水的话你得起码背上6-8公升水,天气热的话可能还要加量。
鞋,得穿经过磨合的运动鞋(不需要登山鞋但高帮的会好一点),一定不能是全新的,会磨脚。衣服没啥特要求,轻的薄的,路上有车的话最好穿醒目颜色的外套,让车能远远的注意到你。其他的同学都有挺好的建议,自己注意着就行了。
一般这样的情况最容易出事的是,中暑,缺水,扭脚,磨出水泡,好一点的药房都有好的处理方案,这些东西都得自备。每小时检查脚看有没有磨红了的地方,得及时处理。要是磨出水泡你差不多也可以准备班师回朝了
泡网分: 5.649
帖子: 1643
注册: 2009年07月
看来一个注意点大家都没有说到
那就是内裤,大腿根部很容易磨伤的。特别是广东的湿热气候。
狠点的也可以在大腿根部直接涂抹一层凡士林。
还有关于鞋的,走公路鞋底不能太薄,鞋码建议大一码,穿两双袜子。吸汗的最佳配备是两片anerle,不要超薄之类的,就最便宜的那种款最好,铺鞋底真的很舒服,特别是20km以后。一般人我不告述的。
泡网分: 0.067
注册: 2012年03月
中间休息时,脚要放高处,最好躺下,脚高过身体,这是最好的休息.
泡网分: 0.067
注册: 2012年03月
最重要的是脚,袜子是纯棉的,不能要新的,鞋子也不能要新的,一定要磨合过的.脚不打泡,啥都好办.
泡网分: 67.995
精华: 2帖子: 11936
注册: 2002年10月
俺宁愿选择一天骑车200公里,一天步行30公里都不行。
泡网分: 19.572
注册: 2005年12月
五指袜,预防起泡,带几个创可贴。
泡网分: 15.15
帖子: 2046
注册: 2009年11月
几样东西必备:厚底中帮登山鞋,护膝两个(左右膝盖各一个,注意绑紧,每走五公里或十公里休息的时候取下来让膝盖透气,走的时候再带上),登山杖一对(左右手各一个,以碳纤维的轻量化登山杖为佳),对于保护膝盖有重要作用。
其它的东西就不是太重要了,背个包,带点水和食物即可。
泡网分: 0.123
注册: 2009年05月
给楼主一点建议:
1.不要勉强,能走多少走多少,不一定要走完全程的。身体最重要,半月板损伤是不能恢复的。
2.不用带太多东西,水也不用太多,看看路线,如果不是山野的话,一般路上都会有补给点的,可以在补给点买。
3.走完以后要好好休息。
我属于经常运动的,之前经常打乒乓球、羽毛球,偶尔也打篮球,毕业前踢球。3年前走了50KM(之前没走过这么多),当时走到40KM以后才感觉腿不舒服,坚持走完了全程。之后一周又参加了徒步,然后发现膝盖不舒服,跑步腿会疼。一直没管,一年后核磁共振发现膝盖半月板2度损伤,现在走路多一些膝盖就会不舒服,羽毛球不能打了,很多运动都不敢玩了。只能游游泳。
希望楼主量力而行,重在参与,第一次可以考虑走半程。
泡网分: 13.323
注册: 2007年12月
30公里,按农村讲法就是6堂路。
正常速度走5-6小时搞定,带水和吃的就行了,太简单了吧?
小时候走亲戚经常挑着东西走这么远的山路啊
泡网分: 18.794
注册: 2006年02月
当然,你平时经常走长路的,只要穿你平时的鞋就行。去年夏天,在内蒙草原参加7天210km的徒步。有59岁穿凉鞋的大妈,而20几岁穿人字拖的小姑娘,走完全程的。
泡网分: 18.794
注册: 2006年02月
如果还有2周以上时间,建议穿中邦以上的登山鞋,而不是轻便的慢跑鞋。
你这样不走路的人,走上10km,薄鞋底就会让你感觉脚底痛了,只要地面稍不平,比如铺地砖的人行道、盲道就非常明显。而且疲劳以后,路面有较大的坑洼时,很可能会扭到脚。
所以建议穿登山鞋,加2双棉袜,然后每天穿着让脚适应(高帮的新鞋会磨小腿肚,多穿了就适应了)。
泡网分: 19.081
注册: 2006年08月
山野百里吗?
一双好鞋,轻便,硬底。
水,不用太多,沿途有补给,最好带功能型饮料。
如果你没试过走50,最好用腰包吧,插两瓶水,带点能量棒。
最后,记得,量力而为,别逞强。亲眼见过朋友跟我们去ZN,中午吃饭的时候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差点过去了。一般这种活动都有回撤点,出发之前看清楚路线,不要迷路了,跟上队伍,及时求助,不要怕没面子。
泡网分: 22.403
注册: 2005年02月
<font color="#ii 发表于
手机、钱都要的。手杖要两根。
舒服的跑鞋,最好能托住足弓的。买双徒步的袜子,既透气,保护也好,不容易起泡。还可以在脚上合适的位置抹上防磨擦的那种粉。抹上防晒霜。要是路边有蚊虫的话,还要抹好驱虫剂。
买个好点儿的背包,背负系统要好的,最好有硬框架的,后背和自己的背隔开,轻一点。象我那个osprey的manta20就挺好。带两升的水袋。包有个十五升就够了。
不用带多少东西,吃的东西随便带一点就够了,不会需要吃很多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用带。当心着凉,别淋雨了,所以下面穿短裤,上面穿透气的汗衫,再带一件轻薄的透气防雨单衣即可,不是那种什么软壳硬壳的。
帽子戴不戴无所谓,要戴最好那种有帽檐,后面有飘带的那种,就是我儿子戴的这种。
公路路面太硬,空气也不好。平时很少锻炼的,走五十公里没什么意思。背包的建议很不错,我去找个好点的背包。谢谢!
泡网分: 22.403
注册: 2005年02月
透明之夜 发表于
想起08年春天的一件事情:
当时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平面设计,公司的老总是大连的,大连那边貌似每年有个徒步节,所以领导们在周末的时候也会组织几个头头做徒步运动,每次都邀请我参加,每次我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基本上认为只是一个走路太没劲,所以从不参加。
终于有一次领导们集体找我谈话,大意是别人都参加,你总是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合适一类,然后又激将说不会是走不动害怕吧。
正好那几天没事(平时不参加基本上是直接回老家帮老爹老娘干点地里的活),加上那么一激就答应了,领导说我们等你一个小时,你回家收拾下东西吧,基本意思就是弄弄装备啥的,我直接说不用了,直接走吧。
当时记得自己穿的衣服还挺多的,鞋子就是皮鞋。在办公室里把里面的厚衣脱下来,然后就同领导同事们一起出发了,全程往返的里程约30公里不到的样子,然后就穿着皮鞋就这么出发了,帮同事背了个双肩包,里面放了十瓶矿泉水,事实上证明如果不是为了减肥带着这么多水真特么的纯属多余,因为第一次参加不知道他们走的路线,一种走下来才知道基本上都是经过一个个的村庄,商店超市N多。
在离目的地约三分之一路时,50%人的掉队,离目的地约有两公里时,继续前进的还有包括我在内的五个人,最后我们五人达到目 ...感谢亲身经历得来的建议!
泡网分: 22.403
注册: 2005年02月
jiang052 发表于
现在开始锻炼。每天至少一小时以上快走。五十公里前十五天必须試走三十公里。前一星期十公里以上。前两三天休息。路上有小店就尽量带少东西,不练正常人最多三十公里我争取走30公里以上!现在开始锻炼赶不及了,能走多少算多少吧。谢谢你的建议!
泡网分: 22.403
注册: 2005年02月
parsu 发表于
广东什么地方的活动?发个链接来看看.有兴趣.谢谢已经给你发短信了。
泡网分: 22.403
注册: 2005年02月
悲观者 发表于
1、推荐全身的装备,能帮助走完全程,且不易受伤。鞋子应该是最重要的,应该穿哪种类型的运动鞋?是NB的慢跑鞋(鞋底较软)还是户外登山鞋(鞋底的齿纹较硬),或者其他?衣服和裤子有什么推荐,跑步运动的专业紧身衣可不可以,对徒步有没有帮助?
(慢跑鞋;或紧身或宽松,其他厚重磨身布料不建议)
2、带一根登山杖有没有必要?
3、随身携带的必要物品有哪些?现在想到的是饮用水、巧克力(补充体力)、MP3,还有其他的吗?
(五十公里最少两升吧,除非有补水点,要么加水袋;心态好很重要,五十公里要分配好体力,不要一开始大步流星)
4、要顺利走完全程有什么注意事项?其他方面的建议?
(如果年轻无所谓,如果年龄四十以上,一定要带护膝)谢谢!很实用!
泡网分: 22.721
帖子: 11518
注册: 2009年05月
手机、钱都要的。手杖要两根。
舒服的跑鞋,最好能托住足弓的。买双徒步的袜子,既透气,保护也好,不容易起泡。还可以在脚上合适的位置抹上防磨擦的那种粉。抹上防晒霜。要是路边有蚊虫的话,还要抹好驱虫剂。
买个好点儿的背包,背负系统要好的,最好有硬框架的,后背和自己的背隔开,轻一点。象我那个osprey的manta20就挺好。带两升的水袋。包有个十五升就够了。
不用带多少东西,吃的东西随便带一点就够了,不会需要吃很多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用带。当心着凉,别淋雨了,所以下面穿短裤,上面穿透气的汗衫,再带一件轻薄的透气防雨单衣即可,不是那种什么软壳硬壳的。
帽子戴不戴无所谓,要戴最好那种有帽檐,后面有飘带的那种,就是我儿子戴的这种。
公路路面太硬,空气也不好。平时很少锻炼的,走五十公里没什么意思。
&版权所有:&&&&户外徒步登山的5个要领,8大原则与10种技巧
王女士是一位二线城市的前台,她经常一坐就是一天,长期下来,她的体重从原来的50公斤飙升到70公斤,本来就矮的她,显得臃肿肥胖。
春节过后,王女士在同事的推荐下,加入了“徒步”大家庭,每周末都会抽出时间参加户外徒步运动。
开始时,无论多艰难,身体多不适应,王女士一定都会坚持走到终点。
体重很快降下来的同时,王女士感觉自己的膝关节有些隐隐作痛,来到医院就诊后才发现,她的右侧膝关节腔内出现少量积液,也就是滑膜炎。
徒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刚开始加入户外徒步,一定不要急于求成。
膝盖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较快。登山时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3~4倍。
如果没有徒步技巧,膝盖很容易受损,徒步之旅很有可能40岁之前就终结。
今天纵横为大家特地整理了一篇实用的徒步技巧
徒步的5个要领,8大原则与10种技巧,都在这里了!
无论你是新驴还是老驴,都应该看看!
身体:行走是全身运动而绝不只是脚部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态,背部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脚掌触地。
足部:全脚掌触地,先是脚跟,然后到脚尖。
节奏:最好的速度是边走边聊而不喘,注意脉搏不要超过90-120/分钟。
呼吸:调匀呼吸,避免岔气,一定要深呼吸。
背部:沉肩,保持背部挺直,用腹部深呼吸。
1. 速度控制原则
不要逞强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2. 体能衡量原则
头几次外出徒步的时候最好坚持走若干个小时,而不要计划一定要走多远,通过这样的几次摸底,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再适当增加徒步穿越的强度。
3 . 途中休息原则
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有过于大强度的体力支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一般每走5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衡量加减。
4 . 正确行进原则
对于走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徒步的时候,应该用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的你的体力才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使用。
5 . "多吃多喝"原则
多吃多喝的定义并不是暴饮暴食,这里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频度。徒步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损失大,为了补充体力,需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物。尤其是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适当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气比较热,流汗多,可以在饮用水中适当加点盐。
6 . 自我评估原则
不要先去炫耀,不然只能证明不够成熟,如果你实在想爬得爽点,就选在上山的时候表现速度吧,顺便别忘了帮大家背着水。
是什么体力就先爬什么样的山,挑战新难度要循序渐进,建议出发之前正确评估自己的体力和户外能力,想想能不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进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盖。
7 . 腿部肌肉训练原则
发达的肌肉可以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加强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尽量避免错误姿势导致受伤,要是在锻炼的时候损伤真是太不值了。
女孩儿别用过大的重量,可以结合肌肉伸展,比如瑜伽或压腿,不用担心锻炼腿部力量大腿会变粗,以大众的强度锻炼,会加快脂肪代谢促进减脂,即使是想变粗都很难。
8 . 膝盖保护原则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最早出毛病在膝盖上。很多驴友因为不够重视膝盖的保护而疼痛倍受折磨,玩户外的年头越长,越觉得膝盖宝贵的不得了,膝盖是人体最薄弱的关节,连接的却是最长的骨头和最强的肌肉。
膝伤也可能突然而至,但恢复可就真是病去如抽丝了~为了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膝盖的保养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
从8大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走多远不是目的,如何走更适合自己,更让自己的身体觉得舒服才最重要。所以王女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1 .下山一定不要跑
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下山猛冲对膝盖是最致命的,大部分残废的猛驴都是因为这个。正确的下山方法是:重心偏后并稍降低,前脚站好才把重心移过去,永远要有一只脚支撑在地面上。
2 . 尽可能减少负重
出发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行走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负重超过体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控制节奏了,即使是特殊情况,负重也尽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3。
3 . 做好充分的准备
开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拉伸,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也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
4 . 尽量使用护膝和登山杖
登山杖最好是两根,上臂尽量多的分担腿的负重。很多人鄙视用护具,是觉得太“事儿”了么?不过强烈建议用这两样护具,尤其是登山杖。
5 . 穿适合爬山的鞋
并且记住一般松软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对膝盖都相对友好,不过要注意防滑,还有走碎石路的时候一定要照顾走在你下面的人,不然就太孙子了。
6 . 千万不要“锁关节”
当大腿过度劳累的时候,走路时就会不自觉的锁关节,就是把腿部伸的笔直,这样可以减轻大腿肌肉的负担,暂时放松肌肉,但是却很容易造成膝劳损,膝冲击伤,脚踝劳损和脚踝扭伤。
7 . 注意辨别方位
随时要注意所经过的明显得自然标志。如河、湖、岩壁、形状比较有特点的山头等,这样一旦迷路也可以根据这些明显标识来找回来时路。
我们徒步的地区,大都有当地人活动,也可根据小路的大小或有无经常走动的痕迹来进行判断。如果你徒步的路线曾经是热点路线,可以留意路上是否有一些先行徒步爱好者留下的路标。
8 . 学习方位判断
如果没有携带指南针,在有太阳的时候,结合时间,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影子,来知道自己大概的前进方向。
9 . 把握时间概念
徒步的时候,最好带只手表,这样对时间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路程要走。
每个地区太阳下山的时间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可以向当地人咨询一下当地太阳落山的时间,根据时间及时地寻找营地或准备休息,徒步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走夜路。
10 . 时刻调整步伐
有些人在徒步中大多都不会调整步伐、减低重心导致徒步伤痛疲劳。大步行进时,膝盖得不到有效活动,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酸痛、疲劳。
小步慢走可以有效减少乳酸的积累,多活动膝盖可以让乳酸得到迅速释放。容易疲劳的原因大多是在平地跨大步,加快速度来走路。这破坏了有规律的节奏性。如果是长时间走路,不要慌忙。
玩户外的过程
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你是刚刚参与到户外徒步的阵营中来
一定不要急于求成
上面都是资深驴友的经验总结
无论对新驴还是老驴
掌握技巧,学会保护自己
才能更好的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登山包背负系统拆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