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始丰溪湿地公园有人玩路亚吗

天台:始丰溪上最大的天然游泳场今天开游 - 台州在线 台州网络电视台 台州视音频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天台:始丰溪上最大的天然游泳场今天开游
责任编辑:戈银银
台州网络电视台
发布时间:日 23:46
阅读次数:238次
正在加载…
"扫一扫" 随时随地看台州在线
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您可以访问台州网络电视台手机台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您可以添加《台州在线》微信好友
  今天(7.22)中午12点30分,天台最大的天然露天游泳场正式向市民们免费开放,来自各地的数百名游泳爱好者集聚在这里,畅游母亲河。
  这个天然游泳场有400米长,110米宽,差不多是40个标准游泳池的面积,可同时容纳1万多人同时下水。
  游泳爱好者 曹炳华:“我们从小是在始丰溪边上长大的人,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游过这么舒服的水了。”
  蓝天白云下,游泳爱好者们各展泳姿,或享受碧水清凉,水中漫步,或击水畅游,横渡始丰溪。
  据介绍,自“五水共治”行动开展以来,始丰溪也逐渐蜕变,从之前的三类水为主,到现在基本维持在二类水。特别是始丰溪天台城区段,尽管周边城市人口聚集,但不改清澈本色。
  天台县体育局副局长 张兴斌:“能达到两类水的标准,所以说这个是符合可游泳的标准的。”
  部分游泳爱好者:“可游泳的河,天台始丰溪!”
  为了保证市民们游泳安全,有关部门安装了LED显示屏,显示水质、气温、水温和流速等数据。水面上拉起了泳道线,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同时,还配备了冲锋舟以及多名救生员随时待命。
文章来源:台州新闻
台州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7177号
QQ: 微信:tzonline 电子邮件:您当前的位置 :
严查始丰溪非法捕捞
在始丰溪禁渔区内非法捕捞 必查
    [
  通讯员王以杰
  为切实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效打击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针对非法捕捞大多发生在夜间的特点,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县水利水电局组织执法精干力量在始丰溪城关段开展了突击行动,有力地打击了非法捕捞现象。
  由于电鱼等非法捕捞大多发生在夜间尤其是下半夜,出于安全等方面考虑,在水上直接查获非法捕捞人员比较困难。当晚,执法人员先进行踩点并制订了初步行动方案。12日零时刚过,5名执法人员就分乘二辆执法车开始行动。当巡查到始丰溪县政府划定为禁渔区的始丰湖段时,执法人员发现水面有人在进行捕捞作业,就进行蹲点守候。凌晨4时以后,随着非法捕捞人员陆续上岸,守候多时的执法人员将他们一一查获。
  当晚,共查获涉嫌在禁渔区进行捕捞的违法行为4起,其中电瓶捕鱼1起,地笼网捕鱼2起,鱼鹰捕鱼1起,目前均已立案调查。
  编辑:
  责任编辑:
关注网站微信公众号精彩不错过
浙新办[2007]29号
天台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浙江在线技术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世界上最早的放生池天台山始丰溪智者大师肉身塔
世界上最早的放生池天台山始丰溪智者大师肉身塔
◎买放生池
隋智者大师,居临海,日见民以渔为业,罾网相连四百余里,江□溪梁六十余所。心悯
之,乃以所得榇施,买海曲为放生池,表闻陈主。
陈主下敕禁采捕。因为立碑,诏国子祭酒徐孝克为文。辞甚凄楚,览者悲悟,多感化焉
隋朝国师天台山国清寺智者慧□大师,住在临海一带的地方,每天看见老百姓捕鱼为谋
生职业,鱼网相连四百多里,江中设捕鱼的竹墙,及溪里筑的捕鱼孔堰,大小不下六十
余所。智者大师看了心中大是不忍,于是把自己所得的供养金,买海曲(今山东日照县
西)地方作放生池,并上表奏陈当时的陈后主。
陈后主于是下令禁止在该地区捕鱼,为此事立石碑纪念,命国子祭酒(古最高学府叫国
子学,北齐叫国子寺,隋改寺为学,炀帝又改学为监,祭酒是功高名著者官名)徐孝克
作碑文,文辞悲怆凄凉,看到的人都哀伤感动而有所领悟。
------莲池大师
转自天台佛教
据《天台县志》记载:始丰溪,又名大溪,贯穿天台盆地。发源于东阳县大盘(今
属磐安)南麓,东北流经方前,注入里石门,在后求乡入天台县境,流经龙溪、祥明等
十余乡,在滩岭下湾村南出境入临海,于三江村与永安溪汇合后称灵江。又流经黄岩,
称澄江;至海门,称椒江,然后出海。全长300余里。始丰溪两岸百姓大都以捕鱼为业。
陈太建七年(575),智者为避金陵的喧嚣,率徒来到天台山静修时,看到“接江源
,连亘海际”长300余里的始丰溪,“渔捕簄业,交横塞水。杀戮既多,煮炙无算。夭伤
物命,有足悲者”(智者《遗书与临海镇将解拔国述放生池》,见《国清百录》卷4)。
他认为,这也就产生了因果报应:造成“公私去来(船只)频遭没溺,以此死亡不可称
数”(同上)。智者以大慈大悲的心怀,发动僧众“货(卖)衣资什物”,从渔主孔玄
达等人处赎买鱼簄(编竹为栅,置溪中以截鱼之去路而捕取的渔具),同时宣扬放生的
功德,使始丰溪“永作放生之池,变此鱼梁,翻成法流之水”。他还对放生的善信授三
皈依,说大法以结法缘。
当时,从天台至临海郡城,可乘始丰溪的船只通行。智者常在船上讲经说法,教导
渔民好生去杀,以求福报。临海内史计诩敬奉佛教,十分支持智者的工作,太建十三年
(581)他请智者讲《金光明经》,“到《流水品》,檀越羊公贺等闻斯妙句,咸舍簄业
,凡五十五所”。羊公贺、严续祖等簄主还皈依了佛门。从此,始丰溪上渔簄消失,成
为法池。鸢飞鱼跃,其乐无穷。智者特将此事表奏陈宣帝,称:“雨华满室,答长者之
恩;明珠照夜,报隋侯之德。斯因植妙行于前修,播芳风于末代。福不唐捐,善无虚失
!”并请宣帝下敕,将始丰溪至灵江段永作往生福池,禁断渔猎。宣帝宣口敕云:“此
江若无乌贼珍味,宜依所请,永为福池。”(同前)于是,台山海曲的始丰溪,成了世
界上最早的放生池。
陈至德元年(583),陈少帝敕散骑常侍、国子祭酒、著名文学家徐孝克撰文,为智
者创放生池之事立碑颂德。这是六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一篇骈文,全录于下:
夫太易无体,吕类所以咸享;太一无名,至人于是设教。仰观俯法,远取旁求。兼
三以才,吹万维物。建官台铉,则五岳作镇;辨方伯牧,故四渎分流。辟伊阙,览八纮
,凿龙门,陂九泽。播厥习险,因之以利民;相生卜洛,树之以君长。坎之时用大矣哉
我皇帝作圣凝神,乘图御箓,无为无欲,道契汾阳;垂拱垂衣,德隆至治。辰象辰
明,管灰合序,方外无虞,海内有截。被风雅于华戎,盛雍熙于囊代。巍巍乎,难得而
至如光启法式,敷荣道树;化彰十善,弘济四生。天台修禅寺智顗禅师,蔬练自居
,苦节行矣。奉扬皇风,总持像季。禅师俗姓陈氏,颍川人也。乃有妫之后焉。四友惊
座,逖听多美;六奇列爵,世载其贤。祖诠早世,父起祖,梁使持节散骑常侍益阳县开
国侯。禅师童真出家,聪敏易悟。寓居荆、峡,遂化幽、并。自北徂南,兼行禅智。林
交五柳,既馥旃檀之氛;塔现三层,终县(悬)水精之色。云崖天乐,不鼓自鸣;石室
全容,无形无影。秀岭& 崟,浪波浩瀚;洪涛蜃气,冒远苞空。巨壑乔松,干云翳日;
翔集飞走,丛育珍怪。池中藏玉,观曲杖而易辨;渊内沉珠,见圆流而可别。神通开士
,如意桑门;振锡咒泉,腾空舞钵。受丹仙容,泛急水而时来;避官真人,乘回风而回
至。厥土宏丽,灵谶斯在。禅师福慧镃基,声光利益。宣猛将军、临海内史计尚儿,子
勋之胄,世显方术,卖药登仙,闻于昔汉;剖符作守,即此明时。请转法 伦,讲《金光
明经》一部。前云骑将军、临海内史陈思展,及其犹子陈要卿等,即土人也。戎章衣绣
,优秩家邦。奉屈禅师,次讲法华经典。白牙团扇,初开律藏之门;玉柄尾,旁阐经王
之偈。系珠始训,亲友醉除;梦鼓将鸣,梵魔疑遣。因乃双明诫劝,广辩殃福。尚儿仍
奖谕簄主严续祖、羊公贺等群贤。凡百君子,信誓斯立。丹诚恪勤,白业谐辩。嗟如棠
之往累,叹钓濮之来缘。各舍簄业及鱼梁等,合六十三所。二缘树下,悬唱善哉;五旬
座上,遥闻弹指。巨海无际,一时清谧;众生无边,同荷安快。掌擎世界,未粤难思;
手把虚空,非名希有。桂阳王殿下皇枝之贵,思懋间平,情崇孔释。吐悬河之旨,击节
证明;示半月之形,深心随喜。五侯三杰,曾不间然;黄发青衿,咸同踊跃。藏诸篆素
,青编落简;树以贞碑,芳声靡绝。假令山止海运,惠施之美犹传;龟吉筮凶,镌勒之
孝克才惭十倍,学墮三余,春蒐秋狝,久捐染截,书绅画地,曾何图写;虽复张池,并
黑宁拟?妙辞岘石徒刊,非能墮泪,仰熏心之上善,羡山水之清音。寸志片言,乃为铭
设位观像,&&&
剖极开浑。&&&
荡荡为大,&&&
苍苍维轩。
膏川泪渎,&&&
地脉河源。&&&
导疏咨禹,&&&
盖取维轩。
嗟乎坎德,&&&
至矣坤元。&&&
淳风乐土,&&&
君临御寓。
明明孝治,&&&
穆穆圣主。&&&
道冠当今,&&&
功高前古。
庄协嘉瑞,&&&
美均击拊。&&&
仁沾动植,&&&
泽及遐宇。
释种高族,&&&
身资飘蔌。&&&
匪慕分圭,&&&
归心染服。
辞彼缘虑,&&&
言施幽谷。&&&
志托松筠,&&&
形随槁木。
七觉善诱,&&&
五禅清肃。&&&
无远弗届,&&&
无思不服。
将军邦宰,&&&
肩印销罪。&&&
淑女良夫,&&&
民业珍贿。
靡宏十明,&&&
宁追百倍?&&&
不见所欲,&&&
忘怀无待。
各舍货泉,&&&
同成佛海。&&&
决漭冥蒙,&&&
瞻眺唯空。
屏师送雨,&&&
列子扬风。&&&
鲲鳞以北,&&&
极外之东。
远水衔日,&&&
曾波驾蓬。&&&
地上之比,&&&
山下之蒙。
泾清渭浊,&&&
朝宗会同。&&&
天台维节,&&&
林泉掻屑。
顶列三辰,&&&
峰危九折。&&&
瀑布高泻,&&&
神状姝洁。
响若奔雷,&&&
皎如素雪。&&&
隆冬不凝,&&&
炎旱无竭。
石桥杳邈,&&&
晨晖映彻。&&&
仰止青霄,&&&
俯临丹穴。
鸟路云通,&&&
人途径绝。&&&
渤澥难边,&&&
含情泝沿。
嗷嗷岌岌,&&&
万万千千。&&&
鼓鳃掉尾,&&&
相望自然。
壁网无挂,&&&
任钩不牵。&&&
歌舼静拽,&&&
响俎停羶。
行满业大,&&&
弘生为最。&&&
断树诚规,&&&
翳樊斯诫。
噌参灵鹤,&&&
敬康神蔡。&&&
随感明殊,于期轩盖。
嘉会信征,&&&
潜腾是赖。&&&
逝矣虞渊,&&&
波澜易迁。
高岸涂谷,&&&
蓬海桑田。&&&
石余几拂,&&&
芥尽何年?
大地将陨,&&&
须弥洞然。&&&
风倾金际,&&&
火及初禅。
猗欤水性,& 报转常圆。
这篇碑文,四平八稳,用的是“台阁体”,淋漓恣肆,尽铺叙之能事。表达了当时
“巨海无际,一时清谧;众生无边,同荷安快”的欢乐心情,在中国佛教史上极富史料
价值。此碑原立于始丰溪畔,后移置县前五显庙(见《天台山方外志·碑刻考》)。碑
文见《国清百录》及《天台山方外志》。
碑文中提到的临海内史计尚儿,即计诩。他曾请智者至郡城讲《金光明经》,并劝
簄主“好生去杀”,为将300里的始丰溪建成放生的法池,作出重要的贡献。对此,章安
的《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中曾有如下的记载:
于时计诩临郡请讲《金光明经》,济物无偏,宝冥出窟,以慈修身,见者欢喜;以
慈修口,闻声发心。善诱殷勤,导达因果。合境渔人改恶从善,好生去杀。湍潮绵亘三
百余里,江溪簄梁合六十三所,同时永舍,俱成法池。一日所济,巨亿万数,何止十千
而已哉!(《大正藏》卷50,第193页)
《别传》中还记载,计诩的功德不久就得到回报:“诩后还都,别坐余事,因系廷尉
。临当伏法,遥想先师,愿申一救。其夜梦群鱼巨亿,不可称计,皆吐沫濡诩。明旦,
降敕特原诩罪。”(同上)由于群鱼的荫护,计诩终于受到皇帝的特赦。
智者在郡城江上曾多次宣讲《金光明经·流水品》,号召四众“好生去杀”。《别
传》中也有关于灵应的记载:
方舟江上讲《流水品》,又散粳粮为财法二施。船出海口,望芙蓉山,耸峭丛起,
若红莲之始开;横石孤垂,似萎花之将落。师云:“昔梦游海畔,正似于此。”……当
于午时,忽起瑞云,黄紫赤白,状如月晕。凝于虚空,遥盖寺顶。又黄雀群飞,翾动嘈
嘈,栖集檐宇,半日方去。师云:“江鱼化为黄雀,来此谢恩耳!”
redirect.p ...
o=lastpost#lastpost净土十疑论(白话释)隋天台
智者大师简介
白玛拉姆(狮子) ( 131633)
摘自此贴12跟贴viewthread.phptid=524净土十疑论(白话释)隋天台
智者大师简介
遗书与临海镇将解拔国
  古往今来,高僧大德无不以众生皆有佛性为念,致力于放生事业。所谓行满业大,
弘生为最[24],智者写给解拔国的遗书就体现了大师舍己为他、济物救生的菩萨之心。
此书收在《国清百录》末条第一百四条,书中未明详细写作时间,但从信中他说到自己
晚年辞还天台幽谷的两个目的,其中之一为案行江溪,修营福会(中略),使十千之鱼,
恣相忘之乐。及信末嘱托弟子普明将此遗书交给解拔国来看,应当也是智者临终前的不
久时间,但其时间可能比两封遗书要稍早一些。原文有一千余字,主要述及天台放生池
的建立因缘,对解拔国护持放生一事的劝诫,和末后的劝书流通等。此三部分内容释析
  贫道少怀静志,愿屏嚣尘。微悟苦空,得从闲旷。是以去西陕之旧里,将领门徒,
游憩天台,十有二载。但此山溪接江源,连亘海际,渔捕沪业,交横塞水。杀戮既多,
煮炙无算。夭伤物命,有足悲者。亦是公私去来,频遭没溺。以此死亡,不可称数。贫
道不惟虚薄,愿言拯济。仍率励山僧,货衣资什物,就土民孔玄达等,买兹沪业,永作
放生之池;变此鱼梁,翻成法流之水。故临海内史计尚儿,敬法心重,仍请讲说《金光
明经》,至《流水品》。檀越羊公贺等,闻斯妙句,咸舍沪业,凡五十五所。遂使水陆
霑濡,人虫荷泽。
  盖闻雨华满室,答长者之恩;明珠照夜,报隋侯之德。斯固植妙行于前修,播芳风
于末代。福不唐捐,善无虚失。仍以此事,表白前陈。敕云:此江若无乌贼珍味,宜依
所请,永为福池。国子祭酒徐孝克,宿植德本,才地兼美。闻斯积善,请树高碑。冀此
洪基,与岳同固。愿兹胜业,将日月俱全。
  这封书简的第一部分,智者略述了天台放生池的由来,国子祭酒徐孝克的树放生碑
及放生功德等,劝诫地方当局不要放任或纵容军民毁所树之碑,兴残害之业。
  佛教尊重生命,提倡放生,《梵网经》和《杂宝藏经》等许多经论皆说到佛弟子应
当慈心不杀,尽力放生,并述及放生的种种功德利益。汉地大规模放生始于天台智者大
  据《别传》记载,太建七年(575)智者大师入天台山后,当时天台属于临海郡辖内,
智者见天台山麓临海之民日以渔捕为业,罾网相连四百余里,江溪簄梁六十余所,为梁
者断溪,为簄者渖海,秋水一涨,巨细填梁,昼夜二潮,嗷[口+岌]满簄,颅骨成岳,
蝇蛆若雷。非但水陆可悲,亦痛舟人滥殒[25]。大师心起怜悯,誓愿拯济群生,保全物
命,乃以所得嚫施,买临海渔沪一所作放生池。其时,临海内史、宣猛将军即计尚儿笃
信佛法,请大师讲《金光明经》。当师讲到《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佛往昔为
流水长者子救十千鱼的故事时,檀越羊公贺等,闻斯妙句,咸舍沪业,凡五十五所。大
师还善诱殷勤,导达因果,感化渔民,渔民闻法后率皆改行转业,好生从善,并献临海
江沪溪梁六十三所,达三四百余里,全部作为放生池,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大规模
放生,所救活的物命数以亿万计。计尚儿则下令严禁捕渔狩猎,放生的民众。
  此后,智者又遣弟子慧拔到金陵,上表陈宣帝,禀奏放生之事。宣帝崩,陈后主下
诏嘉褒智顗功德,敕国子祭酒徐孝克撰写《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树碑立
石,铭文以赞其事。这也是中国有放生池及放生会记载的开始[26]。
  书简的第二部分是大师为了巩固放生这一成果,从世间法和佛法两个角度进行对地
方当局官员解拔国的护生放生的劝诫。
  昔陈氏江东,地不过数千里,犹若此慕善忘怀。仰惟皇帝陛下,秉金轮而御八表,
握宝镜以临四民。风雨顺时,马牛内向。信以道高尧舜,德迈轩羲。加复躬行十善,等
赤子于群分;自运四弘,总下生而普济。且不麑不卵,著自外书。救蚁救鱼,闻之内典
。岂有富天下而吝惜一江源,恩洽宇内而独隔数百里,改莲华之池,兴烧煮之业。使军
民恣其伤杀,水族婴其酸楚,身首分离,骨肉糜溃。以贫道意,度皇帝之心,岂其然乎
?岂其然乎?
  但晋王殿下,道贯今古。允文允武,二南未足比其功;多材多艺,两献无以齐其德
。茂绩振于山西,英声驰于江左。管淮海之地,化吴会之民。不以贫道不肖,曲垂礼接
,躬膺世范。谬荷人师,具述事源。爰降符命,在所恭承,莫敢违越。假令别有严使,
的奉敕符,毁所树之碑,复民沪业者,贫道即振锡披衣,担簦蹑履,远游京辇,诣阙上
书,殒首碎身,以全物命。
  况今上旨,总使江南收捕海族。而江溪山水,不出海鱼。披省符文,事不相涉。特
由在斯苟欲是非,毁坏放生,兴残害业。当今太平之世,路不拾遗。若恣军民收罗采捕
,则是夺人现财,公行劫盗。若以至尊欲令军民丰沃,不许放生者。
  昔贫道西游,路经岳州,刺史王宣武,仍结香火,禀受大乘。而彼地民不事农桑,
专行杀捕之业。学士昙揵请讲,遂即停留。一州五县,咸舍其业,凡一千余所。以事表
台,降敕开许。自是岳州频降祥瑞,使君宣武旌赏倍常。至尊神智高明,有感皆应,岂
容为军民口味,夺人善业?县尉此启,恐成僻见。且江溪狭小,不及岳州一基之地,又
止有杂鱼,本无海族。至尊以晋王殿下有文武奇才,故遍加委任。江南诸州,事无大小
,皆由决判。今若不得注言,王教不听者,则是是非由于县,裁断不关晋王。如此之言
,岂可闻于王耳?且大王亲有符旨,开许放生,何容在所,私行壅遏!
  贫道辞还幽谷,有二因缘:一为大王功德,治葺旧寺。二为案行江溪,修营福会。
共诸檀越,远建菩提,爰被存亡庄严。永愿一人有庆,保盘石之基。使十千之鱼,恣相
忘之乐。贫道至止,已久频荷优任供给资须。人功影响,每思往彼,未展来游。逖听所
闻,颇传惠化。境有三异之德,民谣五裤之歌。餐味高风,诚深随喜。但君临稍毕,旋
返非赊。唯希善始令终,以全嘉誉。攀辕卧辙,无愧昔贤。
  这段文字是从世间法的角度对解拔国进行警告。在书中,智者屡次提及晋王江南诸
州,事无大小,皆由决判、亲有符旨,开许放生,何容在所,私行壅遏、若恣军民收罗
采捕,则是夺人现财,公行劫盗等事,意思是说,隋王朝以晋王杨广为代表的皇家之人
皆尊崇放生这一善举,有告诫谢拔国这等小镇将不得乖违之意。希望他不要放任或纵容
军民毁所树之放生碑,以及毁放生池重新渔捕,兴残害众生之业。如果别有严使,的奉
敕符,毁所树之碑,复民沪业者,他就决心振锡披衣,担簦蹑履,远游京辇,诣阙上书
,殒首碎身,以全物命。大师还苦口婆心地分析江溪狭小,不及岳州一基之地,希望解
拔国能护持放生事业令善始善终,不要为区区军民口味,夺人善业。
  此外,智者还从佛法角度对解拔国进行劝诫:
  贫道反覆九思,徘徊三省。北方人士,寿长有福,岂非慈心少害,感此妙龄。东海
民庶,多夭殇渔猎,所以短命贫窭。乃是世间现见,可为鉴诫者也。今若断三归之命,
养五阴之身,斯则废净土之华业,起无边之重过。事既反常,恐非养生之术。余州镇防
,不边江海,既处高原,采捕无地。未闻亡身他境,带病还乡。岂复必须水族以资身命
?直令采捕,尚乃非宜。况有毁他放生,以给军士?
  明府在镇清严,远近称叹。一钱不纳,一犊方留。哙参养鹄,卒获宝珠。孔愉放龟
,终佩金印。檀越若不逆晋王符旨,不乖贫道之言,则是再洒法流,奉宣帝道。有德必
酬,无善不报。玉佩雕弓,不求自至;金印紫绶,应念便来。
  在这部分劝诫中,他对比分析了北方人士寿长有福和东海民庶多夭殇短命的原因;
说明了余州镇防,不边江海,没有水族也可以资身养命的事实;举例说明放生现世所感
的果报利益等。告诉解拔国有德必酬,无善不报,若不逆晋王符旨,不乖贫道之言,则
是再洒法流,奉宣帝道,如此即可获得加官进爵的善报:玉佩雕弓,不求自至;金印紫
绶,应念便来。
  最后一部分有点类似佛经的流通分,书曰:
  今遣弟子普明,赍旧事往简。但明府总此邦之务,执一镇之兵机,有教必行,如风
靡草。愿以贫道此书,宣示百姓,训诲军民。使遵九言之教,无为始祸。改十恶之心,
永符元吉。事争信人口具不复委陈。沙门智顗白。
  智者希望借助解拔国的权力以贫道此书,宣示百姓,训诲军民,起到教化民众,改
恶向善的作用。
  观智者此书,大师舍己为他、济物救生的真切之情,溢于笔端,跃然纸上。其重视
物命,始终如一的慈悲精神深深影响了后代学人,千百年来,景仰高风,慈济物类之缁
素学人,不可胜数。
  历代祖师大德,虽然临终皆有遗训留于后代学人,然而象天台智者那样临终仍然念
念不忘为佛法,为国土,为众生而留下三封遗书者,却极为少见。诸法因缘生,诸法因
缘灭,大师一生奉行的内竭朽力,仰酬外护[27]的行化原则,终于告一段落。而其死后
犹能凭借生前的超常智慧和佛法的善巧方便进行佛法之弘扬,众生之救度,实为吾辈末
学之僧千古道德典范。
白玛拉姆(狮子) ( 135358)
大师肉身塔
浙江天台山佛陇真觉寺塔院大殿内智者大师肉身塔
位于县城北10公里,景区面积5.1平方公里,由智者塔院、高明寺及螺溪钓艇三处组成。
  智者塔院(塔头寺),又名真觉寺,俗称塔头寺,位于县城北金地岭(佛陇山),
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538-597年)的初修之地,始建于隋开皇十七年
(597年),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院内供奉一座石制宝塔——智者大师肉身塔,塔身高
7米,雕刻典雅精致,第一层正面龛中端坐着智者大师塑像,神态逼真。每层都刻出栏、
枋、柱、斗拱,全塔的构件上都有精致的浮雕。据《天台山全志》载,智者大师圆寂后
葬于此。由于塔内是智者真身所在,故凡来天台山国清寺朝拜“祖庭”的日本、韩国及
东南亚其他诸国宗教界人士都要到此拜谒。
  院内有唐元和六年(811年)翰林学士梁肃撰、台州刺史徐放书的《智者大师修禅道
场碑》(即唐碑)一座,碑记述智者一生事迹及天台宗七代祖师简况。塔院左侧古道上
有天台宗祖师章安、荆溪、幽溪三位高僧墓,附近还有“普贤境界”、“教源”、“佛
陇”等摩崖石刻。从智者塔院往东一里,有海灯法师捐资题刻的“智者大师说法处”,
相传智者大师曾在此讲经说法。
  智者塔院东行三里的山腰处便是高明寺,地处佛陇山间,峰峦环抱,幽溪环绕,环
境幽美静谧,为智者大师开创的天台山十二古刹之一。寺始建于唐,初名幽溪道场、幽
溪禅院、净名寺,今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重建。明传灯曾居此寺编成《天台山方外志》
  全寺有10余座殿宇,200余间房间,殿宇巍峨,清幽雅致。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
宝殿、地藏殿、西方殿。寺东有钟楼一座,楼中置铜钟一口,重5000斤。撞钟时山鸣谷
应,声闻十里之外,故前人以“塔头风、高明钟、万年柱、国清松”为天台山寺庙四绝
。寺内佛经、文物颇丰,“高明讲寺”、“大雄宝殿”匾额均系康有为手笔。寺东有幽
溪亭,上刻“幽溪”两字,为智者大师手迹。亭对面有一巨石横空,四石相承,自成一
洞,名“圆通洞”,掩映于丛林之中。洞附近有许多摩崖石刻,崖北峭壁上有一大“佛
”字,直径达7米,为民国名僧兴慈所书。寺周尚有香谷岩、灵响岩、巾子岩等诸景。
  下高明,出幽溪,北行4里,即为螺溪钓艇胜景。这里溪涧曲折,两山夹峙,一峰在
溪谷绝壑中擎天而立,高约30米,犹如石笋,又似青螺倒饮于水。古人以溪谷为舟,螺
峰为篙,故名“螺溪钓艇”。
  石笋上游有碧螺潭,潭水碧绿如茵。潭左有一剑形瀑布泻于两岸之间,上有一石横
嵌,俨若石梁,此即“小石梁”,梁内有葫芦潭,峭壁坠瀑。徐霞客称此景“非石梁所
能齐也”。
新昌大佛寺
智者大师纪念塔
建在两放生池间的山坡上,为纪念智者大师智顗& 而建。智顗为隋唐间中国佛教大
家天台宗的创始人,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应晋王杨广之请,自天台赴扬州,途经石
城寺。因病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圆寂于此,后移葬天台山塔头寺,在圆寂处建有衣钵纪念
塔。因天台宗在日本流传甚广,新昌大佛寺也就成了日本游客经常观瞻朝拜之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有人跳始丰溪
今天早上4:30左右,南门大桥下一女投河自杀,一男性朋友随即跳下去救,不幸没把人救起,自己也溺亡。6点20,二具尸体被殡葬车拉走。 据公安部门查,死者谢燕娜(女,日出生,绍兴市越城区人,在皇庭KTV上班),方泽民(男,日出生,浙江淳安县人,在新城八号ktv上班) 。
小视频来自朋友圈
热烈祝贺天台中学2016年高考取得好成绩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拼搏,2016年高考天台中学上一类分数线共506人,其中文科学生考上重点87人,理科学生考上重点419人,重点率66.8%,比去年提高1%。上清华、北大分数线3人并已确定被北大录取。谨此,向辛勤培育天台中学学生的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天中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历届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via浙江省天台中学
为了一元钱
赔了1800近日,天台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成功调解了一起为了一块钱而引发的打架纠纷,及时消除了不稳定因素,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6月16日 下午2时许,城东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赤城街道中心菜场猪肉摊有人打架。值班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经了解系因买猪肉的价格问题,双方有纠纷。现场两人剑拔弩张,情绪激动,都有不分胜负誓不罢休之态。民警立即安抚双方情绪,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开展调查工作。
经调查,余某,安徽人,因连日来下雨工地无法开工,就想着到菜场买斤排骨吃点好的。由于事先没问清价格,待猪肉摊老板许某向其收取20元排骨钱的时候,余某只肯出18元钱。为此双方口角互骂,旁人好说歹说双方最终以19元成交。本来大家继续各忙各的,相安无事了。可余某心有不平,嘀咕着许某卖的肉这么贵保不准还是母猪肉。许某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就追上前推了余某一把,之后双方就扭打在一起了。隔壁摊位的陶某赶过来劝架,被余某认为是许某老公,就连着一起打,被误会的陶某气不过就还了余某一拳。闻讯赶来的余某老公,误以为许某、陶某联手欺负他老婆,于是拿起猪肉摊的杀猪刀,幸亏被旁边的群众及时拦住。
民警将双方当事人口头传唤至派出所,通过耐心劝解和法制教育,两人这才冷静下来,看着彼此脸上的抓痕和身上的淤青,双方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天下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许某同意赔偿余某医药费等费用 1800元。
事后,许某感叹,不该冲动之下先动手,打架的成本太高了。
via天台新闻网/许金金
-----------------商业推广------------------
广告宣传|活动策划|微信托管|热点爆料
电话:8 政府网:730
客服微信:love317200 QQ/微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台有人晒衣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