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咋设置微信号, 玩微信的年龄段最多的是在几岁?

请输入您的账户名和密码使用奥一网帐号登录邮箱密码下次自动登录使用合作帐号登录&&&赞阅读你家的小朋友是这样玩微信的吗?请戳这里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南都app在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关注儿童的“微社交”。小学生“微社交”调查 数据来源:南都记者在宝安区中英公学随机抽取二年级、六年级各一个班进行调查。 & 谁是“刷屏”主力军?“00后”!打电话、写信、串门、一起去郊游……这些80后儿时主要的社交方式早已式微。当00后乃至10后开始构建他们的朋友圈,沟通方式变得“扁平化”了。微信、微博和Q Q成为当下儿童很重要的交流渠道。2013年10月份,广州市少工委发布了2013年广州少先队员媒介素养调研报告,该次调研对象为小学1年级至6年级的少年儿童,在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15所学校展开。调查结果显示,00后更倾向于使用Q Q、微信等作为通讯联络方式。受访者中,受访儿童微信拥有率为55 .1%,其中37 .7%的孩子会使用微信联络亲朋好友。和家人及朋友聊天,朋友圈是他们最常使用的工具。另外,有58 .1%的儿童拥有微博,并且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近日南都记者在宝安区中英公学随机抽取二年级、六年级各一个班,进行类似调查。其中二年级有使用微信或者微博的占37 .8%;六年级使用微信或者微博的占53 .3%。在儿童的朋友圈里,哪些话题最火爆,哪种语言最流行?在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关注儿童的“微社交”。其中二年级有使用微信或者微博的占37.8%;六年级使用微信或者微博的占53.3%。使用频率上,在每天更新、每周更新、每月及以上更新一次三个选项中,绝大部分选择每周更新一次。小学生的微信或微博,都是跟谁交往呢?家人亲戚是主流。有57.1%的二年级学生点选该项,其次分别是同学朋友、老师。而小六学生关注的范围略广,有40%选择“家人亲戚”,有30%选择“明星及其他”,25%选择“同学和朋友”,5%选择“老师”。调查结果显示,在微信和微博上,小学生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不是学习,而是兴趣爱好。有64.3%的小二学生和45%的小六学生选择该项。相比之下,小六学生讨论的话题更宽泛,位居第二位的是“娱乐八卦”,有35%的人点选;其中才是“学习”,有15%的人选择。5%选择“其他”。采访中南都记者还发现,虽然很早就拥有微社交生活,但他们容易成为“低头族”。中英公学的六年级学生小洛说,他在三年级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手机,四年级就注册了自己的Q Q号,现在也有微博和微信号。“平时都比较少用,一般三四天才用一次,一次只用半个多小时。因为看久了会眼睛不舒服。”儿童都在跟谁“微社交”?社交的核心是交流对象,而儿童在玩“微社交”时的对象其实还有一定的复杂度。南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年纪更小的孩子,倾向于用微信与父母等家人交流,而当孩子年龄渐长时,他们就会觉得,微社交还是和同学朋友沟通更来劲儿呢。社交的核心是交流对象,而儿童在玩“微社交”时的对象其实还有一定的复杂度。南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年纪更小的孩子,倾向于用微信与父母等家人交流,而当孩子年龄渐长时,他们就会觉得,微社交还是和同学朋友沟通更来劲儿呢。“低幼版”儿童微社交●亲朋好友是他们的社交对象,抢红包与视频是最重要的事今年读一年级的Vito早在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微信号。但他微信号通讯录里的全都是亲戚、父母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父母。因为跟他同龄的孩子有自己独立微信号的人并不多。卢女士有一个7岁大的女儿,她一上小学就开始玩微信。微信对于她而言,把远在老家的亲朋好友都拉在了一起,有时候可以视频聊天,而逢年过节的时候,她更是对抢红包相当热衷。不论是参与抢红包大战,或者是直接发微信讨红包,红包似乎成为儿童微社交与成人微社交完美的嫁接点,也成为很多低幼小孩接触到微信的启蒙点。●各种表情、字母数字以及怪异象声词是他们的独特语言对于低幼孩子而言,语音对话基本上聊不到十句,他们就没有耐心继续下去。而乱按各种键以及发各种奇奇怪怪的表情,是他们的最爱。如果说微信对于成人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手段,则对于低幼的孩子而言,很多时候就是画板、就是复读机。“成熟版”儿童微社交●用微信主要是方便了解资讯而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六(4)班的小张说,她用微信主要是上面有很多的资讯信息可以了解到———时事新闻、宠物、购物、旅游……她还关注了20多个微信公众号,如“英国那些事”。她自己也经常会在微信上发学校刚刚开幕的艺术节、班里有什么好玩新鲜的事情等。“发之前也会考虑,发出去的话父母会怎么想。”小张笑称,她觉得把父母给屏蔽了也不好。对于玩微信会不会影响学习的问题,小张说一般不会,因为主要还是用来交流和沟通,关键是看自己如何使用和自己的自控能力。●除了和家人联系,微信还可转发有趣话题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六(5)班的小温说,五年级下学期她就有了微信号。那时没有手机,只有iPad,打不了电话,就下载了微信注册了微信号。微信朋友圈只有30个左右的好友,自己的同学、家长以及小时的玩伴。她发的内容主要是作业,笑话,再就是和同学的交流。她认为,微信的好与坏,关键还是看自己“微信不像游戏,容易沉迷的”。[小朋友圈热门话题]明星八卦小朋友同样没有免疫力Taylor Swift穿了什么新衣服?又换了什么新男友,Justin Bieber是不是其中之一?看样子八卦是跨年龄段的诱惑,TFboys以及EXO他们可能比你都了如指掌。毕业“离别惆怅”你们不懂这条热门话题每年五六月都要轮回一次,毕业季大家的离别情绪最容易在朋友圈传染。一首抒情的歌,配上寥寥几语,有心人还会搭配自己班级的照片,催泪指数直线飙升。各种祝福,显示友情正能量的H5应用每逢佳节见H5。不要以为小朋友的世界不懂H5的温柔,至少在很多10多岁的小朋友眼中,做一个H5并没有大人想象中的复杂。在南山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关,她微信里最重要的收藏就是各种制作好看的H5页面,一定是能在线修改的那种。她把其他班同学转给自己的一个H5页面,修改了背景图案,再添加一段英文歌,最后再加上全班同学每人一句的祝福,最后放出来成功刷屏。喜欢在朋友圈发好听的歌通过歌晒出自己的心情状态是最简单和方便操作的一件事。尤其是很多小朋友在家长每天偷窥微信的压力下,很多真心话只好通过歌曲解决。喜欢在朋友圈晒英文小朋友喜欢在朋友圈晒英文,很多还是英文缩写!在龙岗上学的六年级学生小李说,从有朋友圈那天起,他就只在朋友圈写英文,“周围好多有微信的同学都这样,英文的交流方式可能更安全吧,至少心理上会有点安慰,大人没耐心看我写的英文句子”。喜欢“求解救”咨询作业“求解救,今天的数学作业具体是48页的25-30题,还是15-30题”,“今天作业,最后一道题,中间解题过程谁有”,类似“求解救”的作业咨询是朋友圈的常态,刷这些小朋友的朋友圈,每周出现频率至少3次以上。游戏达人永远是小朋友圈的明星网络或者手机游戏的高手们,喜欢把游戏过程截图发到网上,瞬间就会被点赞挤爆。比如最近小朋友圈流行的是《我的世界》,是个难度很高的创造类游戏,有小朋友的玩家高手用它衍生出很多动画,这些传上微信朋友圈,就是H ero一样的存在。[小朋友圈“被鄙视”话题]转发“财经股票”6年级的李彦辰毫不思索地把“财经股票”看做最不受小朋友欢迎的话题,“爸妈和一些叔叔阿姨会发,我只能暂时屏蔽他们”。竹园小学5年级的小马觉得“大人发财经也还能忍受”,但转发财经新闻的同龄人有很强的“装X嫌疑”。秀自己学习很努力照片中是作业本的一角,或者是一支笔。配合的文字内容是“11:30,关灯,睡觉”。这样的微信内容会跟来一堆“鄙视”表情的回复。一些小朋友表示,这跟大人圈里的炫富一样可恶。转发“升学率”“××中学小升初升学率多少,你达标吗?”“看到这种主题就会严重鄙视。干嘛搞得这么人心惶惶啊!”6年级的小张简直义愤填膺,她说现在小学生升学压力也很大,一看到升学率就心烦,“不过还好我可以直升。”她拍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说。心灵鸡汤和养生段子原来就算还没超过14岁,也有一些小学生会很注意身体和心灵的“呵护”,不过大多数同龄人却会“鄙视”这种转发话题。“我们已经80岁了吗?为什么现在就要转发哪些水果能吃,哪些水果不能吃?”福田外国语小学5年级的楷楷最不喜欢看到这种“刷屏”,他感到就算光是看标题,自己都会瞬间老10岁。亲戚朋友转发学习方法很多小朋友讨厌亲戚朋友在朋友圈转发类如《像她一样三个月完成2000个单词,你也可以》、《如何快速提高背诵的方法》的内容,关键是亲戚朋友发完朋友圈,一定要@自己。南山上学的六年级学生乐乐每天都会被亲戚@几次,“每次点开微信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都是让我学习,看别人怎么学习的内容!我真想退出朋友圈。”儿童“微社交”手册怎样和孩子在朋友圈愉快地玩耍?●初期耍赖或以身作则儿童配智能手机的还不多,学校里更常见的是儿童手机。如果他耍赖要玩大人手机,那你也耍赖,设密码、谎称手机坏了或者说今天朋友圈故障……初级阶段,能耍赖就耍赖,更可以以身作则,大家都少玩点,互相陪伴对方。●直接略过微社交孩子们在微社交里玩的东西其实不像大人那么细腻,玩出了各种工作分享、心灵感悟或者时事针砭,更多无非聊聊心情,某种青春萌动情愫,没必要条条逼问。看到某一阶段伤感太过密集可以适当聊天。更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谁都知道,他更多的时间是坐在学校里听课的。●时间控制,偶尔“唐僧”孩子如果手机玩微社交时间过长肯定会影响学习效率,一般是需要“时间管理”的,比如规定,只能睡前十分钟看看搞笑视频,放松一下就睡觉。如果临近段考或者期末考,肯定一个月是不可以玩手机的。寒暑假可以稍微松动一点,每天按照规定时间玩,形成规矩,自然也不被讨厌吧。当然,不反对你做做唐僧,偶尔发送你认为重要的突发新闻、教育文章或者他感兴趣的课外类知识,虽然悟空会烦,可始终逃不过你的手心呀。●注意力转移法大人每天各种追求生活品质、开拓休闲方式,不妨把小孩子也拉进来,海钓、攀岩、骑马,让孩子们拥抱广阔的天地吧,说不定早把每天发送无聊同学八卦的朋友圈忘到九霄云外。●家长分工,干活不累据说有精明的父母,朋友圈一个加了孩子,一个不加孩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可以搭配着教育孩子。一个天天在耳边碎碎念,一个在朋友圈点到即止。这种一紧一松的政策短期内相信还是奏效的,至于能够坚持多久,也就看微社交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吧。总之,被微社交全面席卷防不胜防,就看如何能拖到最后一刻吧。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汤学儒:小学生使用微信要合理引导“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有个人的微信号也是正常的和应该的,大人都有,他们凭什么不能有?”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汤学儒说,小学生使用微信,家长和学校不能一味地堵,而要疏,要正确引导。“不能说因为微信容易看到一些复杂的东西或者交上不好的朋友,就严格隔离或拒绝,这不可取。”汤学儒认为,作为学校和老师来说,也会与家长沟通,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微信,建立积极向上的朋友圈文化。统筹:南都记者 谢宇野采写:南都记者 谢宇野 董馨 黄璐 徐异菲 庄树雄 王烨猜您喜欢微信用户属性数据:性别比例和年龄比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微信用户属性数据:性别比例和年龄比例
||暂无简介
总评分3.9|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微信用户属性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微信用户属性数据:性别比例和年龄比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为什么QQ,人人,微信的使用群体年龄段不一样?
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发现(我在云南,河南,浙江三地均有时间不短的生活经历,与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相处过,年龄跨度在85——97代之间),人们在使用上述三个软件时所处的年龄段很特别。基本可以确立为大学之前主力是QQ,大学期间是人人,毕业之后使用较多的又变成微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是有什么道理在里面呢还是我一直遇到的都是特例?
按投票排序
我高中时是QQ,大学是人人和微信,毕业后什么都不用了,就用短信和电话。你的观察虽然不是十分精准,但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从人人说起吧。人人网以前叫校内网,主要的功能有这么几点:结识同校的校友。对于一些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或其他你想认识的人,不好意思直接求认识,加校内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分享文章、视频。大多数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从大学开始培养的,对诸如法制啊民主啊之类听起来高大上的话题需求比较大,人人海量的分享满足了他们。我们来看高中生,每天被海量的试题压着,基本上是没有心思关心一些“高大上”的话题的。另外,高中生每天十多个小时待在班级里,一个班好几十个人,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认识新朋友,也就是社交需求是很小的。但是高中生这个情窦初开,又傻傻呆呆的年纪,是很需要人来聊天的。再加上QQ空间有花里胡哨的装扮、可以用说说发发牢骚,中学生最喜欢了。至于微信,扯开来讲太多了,就结合为什么工作了不用人人和QQ简单地谈谈吧!微信最初是作为短信替代工具来用的,相比QQ界面简洁,即时性强,打败手Q是很自然的。至于电脑端,工作后白天要工作,晚上要陪家人,有各种事,不太能像学生时代一坐一聊好几小时了。毕业后的人,大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或者说,固化了思想。所以,对于杂七杂八的文章兴趣已经大不如前。而那些幽默搞笑视频,大学阶段也见多不怪了。所以,抛弃人人是很自然的。微信现在不单单是个软件了,它已经是一个平台,特别是.............额.............交友平台,你懂的。我见过一些中年人,需求极旺。我有时会打趣一个中年的朋友:你这么喜欢聊微信,你老婆知道吗?上面三点主要是第一点:界面简洁,即时性强。这是干掉手Q的原因。好了,最后我吐个槽。
我是初中QQ校内,高中人人和微信,大学又滚回QQ了,当然,微信也用。我觉得吧,主要还是和所处环境有关(很多因素,有些不太好说),大家用什么,我也会用什么(这些都是通讯工具,必须和大家用的一样啊…)。初中那会…因为只有扣扣能用,而人人还是校内,那段时间校内才出来,所以大家都去注册了下玩玩。至于高中开始用微信,是那时候微信支持语音,交流起来比较方便。而大学,就是纯粹是习惯问题了,不用QQ完全没法过日子啊!至于年龄段不同,这我不好说,因为题主的数据来源可靠性未知,而我周围的情况又和楼主所述的大有出入…
QQ更多的是多人一起聊天了,微信一对一的感受更好。。。
QQ跨度最大,好友大部分都是初中高中大学同学还有家人微信用户属性数据:性别比例和年龄比例 |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199IT
覆盖1000个多数据工具
扫描微信二维码,数据随身查添加微信公共帐号: i199it欢迎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问微信号能改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