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是什么单位意思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最好还是看一下QQ网站
里面有交你怎样使用QQ的。
VIP其实没什么大用的
以前的VIP是
反正就是7个9和7个1
不过现在 不能用了;
现在的不知道
不要上当...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是安_百度百科
是安,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1997年出演电视剧《高一新生》而开始演艺生涯。2005年出演了尤小刚执导的古装宫廷剧《太祖秘史》和《康熙秘史》 。2008年主演电视剧《恋人》。2011年主演都市情感剧《离婚前规则》。同年参演的海关缉私剧《国门英雄》获得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主演的时装律政剧《金牌律师》在东方卫视独播。2015年1月出演电影《纽约纽约》,同年主演传奇古装电视剧《少林问道》。
今天的鲜花送完了?
绑定百度钱包
即可领取500朵鲜花
是安,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内地男演员。1997年出演电视剧《》而开始演艺生涯[1]
。2005年出演了执导的古装宫廷剧《》和《》 [2]
。2008年主演电视剧《》[3-5]
。2011年主演都市情感剧《》[6-7]
。同年参演的海关缉私剧《》获得和“五个一工程”奖[8-9]
。2014年主演的时装律政剧《金牌律师》在东方卫视独播。2015年1月出演电影《》,同年主演传奇古装电视剧《》。
1997年在电视剧《》中饰演洪根发,而进入观众视野[1]
2000年与、主演电视剧《西区故事》,在剧中饰演伊小剑。
2003年在讲述一生的人物传记题材剧《》中饰演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10]
2004年参演了两部古装剧《》和《》,分别饰演顺治和三乐和尚。
2005年出演执导的民国商战剧《》饰国货商人李宝寅,带领男主角文阿陆进入商界[11]
。之后再次与导演尤小刚合作,在其执导的古装宫廷剧《》中饰次子代善,并在《》 中饰演御前侍卫曹寅[12-13]
2008年与、共同主演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爱情伦理剧《》,在剧中饰演身患绝症的痴情男子光佑[3-5]
2010年友情加盟林添一、王伟庭联合执导的古装神话剧《》[14]
。8月是安参演李洪执导的家庭情感剧《》在山东济南杀青,在剧中饰演李红梅的养子李佳[15-18]
2011年9月与、共同主演刘家成执导的代都市情感剧《》,在剧中饰演自由摄影师文浩,为观众所熟知[19-21]
。同年参演的海关缉私剧《》作为的开年电视剧播出后赢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还获得了和“五个一工程”奖[22-24]
2013年1月在尹涛、叶昭仪执导的都市情感剧《》中饰演阚山[25]
2014年与、联合主演时装律政剧《》,在剧中饰演开办胡同律师事务所的平民律师辛比利[26]
2015年1月是安出演罗东执导,关锦鹏监制的电影《》,饰演阮经天同事大卫。之后与郭京飞、周一围共同主演传奇古装电视剧《》,饰演儒生杨秀[27-28]
。4月是安与唐艺昕、宋宁联袂主演鄢颇执导的都市情感剧《》。7月加盟都市时尚婚嫁剧《》,在剧中饰演杨紫的上司冷超[29]
参演电视剧
, 海一天, 郝蕾
水浒前传之小李广花荣
, 林子聪, 叶祖新
, , 练束梅
, , 寇振海
, , 凌潇肃
高宏亮, 宋茶茶
, 武, 周大勇
《数字生活》30
&&&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 一等奖
&&&(获奖)
&&&“五个一工程”奖
&&&(获奖)
是安在《》中无论于是剧中代表了海关精神、展现国格的传承之意,还是戏外他的年轻与活力都在这部严肃的戏里显得独树一帜、风格清新,让人如沐春风。在电视剧《》中是安给文浩注入了太多惊喜,在小细节中制造小趣味,增加了更多时尚的元素,也使角色更多面、更立体[31]
。和是安合作过的导演都说:是安是个非常特别的演员,面貌清秀英俊,皮肤是男人鲜有的那种细致,内在却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温和又不失坚韧,可亲又不随意妥协[32]
。(腾讯娱乐评)
.中国日报网[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腾讯娱乐[引用日期]
.搜狐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腾讯娱乐[引用日期]
.陕西文化产业[引用日期]
.网易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腾讯娱乐[引用日期]
.搜狐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腾讯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搜狐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搜狐娱乐[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搜狐娱乐[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中新网[引用日期]
.凤凰娱乐[引用日期]
.腾讯娱乐[引用日期]
.腾讯娱乐[引用日期]
.腾讯娱乐 [引用日期]
粉丝送花榜
名人微博模块:
在这里快速了解偶像动态!你可以输入汉字、汉字的进行检索,也可以点击“部首检索”,通过部首和笔画进行检索。
部首:宀部
郑码:wdzM
四角号码: 30404
笔顺编号:445531
安ān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装设:安置。安家立业。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姓。危笔画数:6;部首:宀;笔顺编号:445531
安ān【形】(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同本义安,定也。——《尔雅》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然后得一夕安寝。——宋·苏洵《六国论》谢庄遂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安逸,安乐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君子食无求饱,居主安。——《论语·学而》。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安详,从容不迫。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安宁毅良久稍安。——唐·李朝威《柳毅传》。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缓慢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安ān【动】使安定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可以为富安天下。——汉·贾谊《论积贮疏》安身立命。——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安抚,安顿抚慰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司马光《资治通鉴》。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安排;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安心。习惯、满足于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黄宗羲《原君》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安装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存着…心,怀有。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安ān【副】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尔安敢轻吾射。——宋·欧阳修《归田录》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安ān【名】“安培”的简称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姓安ān【代】谁;何;什么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哪里,何处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安安心心ān’ān-xīnxīn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他开始安安心心过日子安邦定国ānbāng-dìngguó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安步当车ānbù-dàngchē慢慢地走,就当是坐车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安瓿ānbù一种密封的小瓶,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安插ānchā把人或事物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厂领导把他的小姨子安插在机要部门安厝āncuò因待葬或要改葬而暂将灵柩停放某处痛存亡之殊制兮,将迁神而安厝。——潘岳《寡妇赋》安定āndìng平静正常,没有波折或骚扰安定的生活安定āndìng安定药苯甲二氮(diazepam)的商品名安定团结āndìngtuánjié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安顿āndùn为人解决住处申玉枝…安顿客人们睡觉。——康濯《水滴穿石》安排使有着落搬出的机器,总不能老搁在露天,总得有房子安顿…——茅盾《锻炼》回到店中,安顿了女儿。——《水浒传》安放ānfàng放置,使某物处于一定的位置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鲁迅《祝福》安分ānfèn守规矩;安于本分安分守己ānfèn-shǒujǐ安于命定的本分,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为人规矩老实,做事不敢越轨还是安分守己做做工吧!——陆文夫《唐巧娣翻身》安抚ānfǔ安息、抚慰发怒或焦虑的人安好ānhǎo身心健全,平平安安全家安好,请勿挂念安家ānjiā在某处落户结婚而成立家庭安家费ānjiāfèi按规定发给的供在新地方安置家庭的费用安家落户ānjiā-luòhù在一个新地方安家定居。有时也指到基层长期居住他希望在农村安家落户安检ān-jiǎn安全检查市政府即日起展开游艺娱乐场所安检工作安静ānjìng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周围安静极了,没有城市汽车的噪音,没有购货人流的喧嚣安居ānjū安稳地生活;定居安居乐业ānjū-lèyè居住安定,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安康ānkāng身体健康,生活安稳安乐ānlè安宁快乐回归故里,度过老年的安乐生活安乐死ānlèsǐ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痛楚地致死的行为或措施安乐椅ānlèyǐ一种有背的长椅,带扶手,可转动,坐着舒适,这在18世纪的法国,就已在民间通用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安乐窝ānlèwō安逸的生活环境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安理会ānlǐhuì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简称安陵君ānllíngjūn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一个小国(现在河南省鄢陵县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庸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战国策·魏策》安谧ānmì安定;平静下安上谧,无侥幸之患矣。——《南史·贺琛传》安眠药ānmiányào能起镇静催眠作用的一类药物安民告示ānmíngàoshi原指新官上任或社会发生动乱之后官府张贴的安定民心的布告现比喻开会或进行某项工作前把内容事先通知群众安宁ānníng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心情安定、平静安排ānpái安置处理把事情安排好领导的安排,我坚决服从安排ānpái事先规定的程序安培ānpéi()法国物理学家。电磁学的创立者国际单位制中的电流强度单位,即每秒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一库仑时,其电流强度为一安培——简称“安”安贫乐道ānpín-lèdào安于清贫的生活,乐于自己的信仰安琪儿ānqí’ér天使(英文angel的音译)安寝ānqǐn就寝安稳地熟睡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苏洵《六国论》安全ānquán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安全炸药安全距离安全玻璃ānquánbōli被钢化的玻璃,这种玻璃打碎后的细粒比未钢化玻璃碎后的不规则碎片安全安全岛ānquándǎo供行人穿过马路时躲避车辆的地方安全帽ānquánmào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安全门ānquánmén供火灾时用的第二个出口(如房间出口)安然ānrán平安无事地他整夜安然呆在防空洞里安静地安然入睡安然无恙ānrán-wúyàng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或忧患。现泛指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俄·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安如磐石ānrúpánshí安稳得像巨石一样。形容稳固安如泰山ānrútàishān安稳得如同泰山一样。形容稳固,不可动摇。多作“稳如泰山”安设ānshè装备;设置学校安设了2000门程控电话安身ānshēn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指在困难条件下无处安身在某处躲避敌人四处搜捕抓人,我们只得在破庙里安身安身立命ānshēn-lìmìng生活有着落安身立命之所安适ānshì安闲舒适安适的生活安泰āntài平安康泰古希腊神话中巨神的名字,传为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所生。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不断吸取大地母亲的力量,故力大无穷安土重迁āntǔ-zhòngqiān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安妥āntuǒ平安稳妥他把儿子送走以后,心里觉着安妥了安危ānwēi平安和危险奋勇抢救溺水儿童,不顾自己的安危安慰ānwèi安顿抚慰。用欢娱、希望、保证以及同情心减轻、安抚或鼓励从回忆中,他总是找得到安慰和力量的。——郑文光《火刑》安稳ānwěn安全而稳当她丢了那安稳的职务,情愿到这里来冒险,这一份精神,多么可爱!——茅盾《锻炼》安定平稳船走得很安稳安息ānxī平静地休息安静地休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用语烈士们,安息吧!安釐王ānxīwáng名圉(yù),魏国第六君,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6—前243)。釐,xī,同“僖”安闲ānxián安宁清闲安闲自在安详ānxiáng从容自如;稳重态度安详举止安详平静自然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碧野《天山景物记》安心ānxīn放心工作没干完他不安心心情安定安心工作安逸ānyì安闲舒服退休了而且过着安逸的生活贪图安逸安营扎寨ānyíng-zhāzhài原指军队在新的驻地修筑营地工事。现泛指部队或团体在一个地方驻扎或安顿下来安葬ānzàng埋葬(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安之若素ānzhī-ruòsù(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的情况等)安然相处,像平常一样对待有些同志听凭别人宣传主观主义,也安之若素。——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安置ānzhì敬语。请休息。睡前的问候语吃了晚饭,叫了“安置”,望庙中去了。——《水浒传》安排他人在指定的地方或位置上安置他的妹妹作秘书安装ānzhuāng按照一定的程序、规格把机械或器材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安装一台印刷机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号
家长帮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 All Rights Reserved易安体_百度百科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柳俗、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以寻常语入词
以寻常语入词是“易安体”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力主词“”,竭力维护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本色,而她作词也严守此道。她不追求辞藻华美,也不刻意熔铸前人诗句,而是大量使用从口语中加工提炼的、明白省净而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言,来明明白白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使词作自然清丽,极富情味。
格调凄婉悲怆
李清照十八岁出嫁。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对金石收藏的志趣相投,
李清照词意图
他们的婚后生活非常美满。当时北宋虽然在金朝的压制下,但社会政治尚且稳定,这对李清照平静地优游于浓郁的学术和艺术氛围中的生活影响不是很大,而其前期的词,也主要多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自写闺阁心情。
倜傥有丈夫气
李清照既然是个女词人,她的易安体自然未能摆脱闺阁之气,但这决不能视同一般的“闺阁词”。《菌阁琐谈》就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⑤。这个评价指出了蕴藏在李清照闺阁风姿中的特殊气质。的倜傥有丈夫气,从她的许多言行举止中就可以看出。她的《》诗“。至今思,”,忧国之念,恢复之志,不下《诗愤》,显示其性格刚烈一面。
李清照词意图
在词中,词人通过神奇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的太空,不顾“路长”“日暮”,在九的推动下,作海外行。反应了李清照不满现状,要求打破沉闷狭小生活空间的愿望。虽然词中没有出现象《乌江》诗的豪言,但我们能感受到不逊须眉的那份飒爽豪气,就说“此绝似苏、辛派”(《艺蘅馆词选》乙卷)⑥。
易安体以其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在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并对两宋词的发展有其特殊贡献。它的语言通俗易懂,音律明白流畅;她的后期词,则深深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加上与其个人的艺术独创性完美统一,使传统的词风得到充实和改造,深深影响了后代词人。
李清照词意图
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能够俗的文字,组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易安体
二.“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如《春晚》“只恐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后期词,多这种愁苦之作,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令人凄怆欲绝。
三.“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如《》。“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1]
李清照词意图
在创作实践中,李清照对诗词作了明确分工,她把有关时事政治、咏史怀古之类的题材吟之于诗,而把生活中个人的悲欢离合、惜春悲秋之类的感受赋之于词。在音律、内容和表现艺术方面,李清照的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
第一、易安体的协音律
强调词必须协音律,亦即强调词是。在《》中,李清照开始先讲了一个李八郎歌唱的故事,以此来说明音乐的力量,进而说明歌词所具歌唱性、音乐美的特点和魅力。然后谈到“变旧声作新声”时能“协音律”,而苏轼等人和、的不“知”词,正是因为不协音律,取消了词体独立性,把词写成了“句读不葺之诗”。她在《》中说:“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五音,指发声部位唇、舌、齿、牙、喉;五声,指声调,阴平、、、、;六律,音乐的,相当于键盘乐器的十二音键,分阴阳,为吕,为律。以代十二律,即黄钟、、、、、。清浊轻重,即发声部位和所发音量大小。词谱多失传,未知是否尽合,但单就今天留下来的四五十首词作来看,的确声调和谐,富于音乐美,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般说来,平声字声音和畅宏大,仄声字里的上声和去声字音较为悠扬、宛转,(如一、七、八、不)的声音则显得急促迫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里,暮、路、处、渡、鹭等仄声字一贯到底,读起来节奏轻快跳动、缓急有致,很好地配合了乐而忘返的情趣的抒发。而这个词牌,《》说:既押平声,又押入声。李清照选用入声,是因为急促的更能表现她的抑郁情怀。
李清照词意图
在同一声中的不同,所表达的情感又各有不同。如一般认为“东董”韵宽宏,“江讲”韵爽朗,“支纸”韵缜密,“鱼语”韵等等。《[永遇乐]落日熔金》之所以要选用“鱼语”韵,正是为了用“处、许、雨、侣、五、楚、去、语”一连串如泣如诉的,表现凄仓幽咽的心境。所以宋《贵耳集》中评为“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韵部的选择,平仄的搭配,使词在被吟诵时有高下、、抑扬、顿挫的声调,这样就能有力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李清照最负盛名的《》就集中反映了“易安体”的这一特点。如下:(○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乍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更兼细雨,到黄昏、
⊙●⊙○⊙▲,○●●,⊙⊙●○⊙▲,●●○○,⊙●⊙○⊙▲,○○●○⊙●,●○○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词意图
》曲调虽已失传,但我们可以从现存的词作中看出,历来作者多用。而李清照的这一首却有意选用,构成一种激越凄厉的情调。需要说明的是,中已派入“平上去”三声,本词中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等字在现代念平声,其实在古代都是念仄声的。
这首词诵读起来,基本为两字一顿的二节拍,先重后轻的,词中的四字句,六字句,以及加的三字,七字句,莫不以二节拍为基础。这样急促的节拍,加上入声韵,更加切合表达凄苦激切的感情。
而被称为“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清、《》)的运用,“俱无斧凿痕”(宋、《贵耳集》)更为引人注目。先看起头十四叠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重轻重轻,重轻重轻,重轻重轻重轻。
李清照词意图
先生有一段精彩评论,兹录如下:《文藻辞采诉衷情——谈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这十四字中,除‘’、‘冷冷’四字外,其余十字均为,齿音气短声低,有急促、凄切的情趣。属于不开口的难发之音。我们读着这些,轻重相间,抑扬起伏,由平和低缓到益发促迫、深沉,如泣如诉、如倾如诉,似长嘘,似短叹,并无诘屈聱耳之感,只觉意婉、情切,酣畅淋漓。”
大胆运用了十之后,尚有作四叠字,实在叫人惊叹。细细读来,“点点滴滴”正与稀疏的雨点打在叶上的声音相近,不用此不足以表现凄凉心境。
全词九十七字,用舌声的共十五字,如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共四十二字,如寻寻、清清、凄凄、、、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细、这、次、怎、愁、字。舌齿这两声多达五十七个字,占全词半数以上。夏乘焘先生在《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中说:“这应是有意用啮齿的口吻,写自己忧郁的心情。”这确实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李清照词意图
纵观全词,声调短促、轻细、凄清,如同吞咽抽泣,文字的修辞美与声韵的音乐美极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相信当年音乐家演唱时,一定是“歌一曲,众皆泣下”《》,达到了李清照自己设想的最高境界。
第二,易安体的文雅
《》批评“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批评“词语尘下”,而推崇“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这就提出了“文雅”这一创作要求。这是文学格调问题,即词应该写高尚健康的内容,反对淫乱低级的内容入词,在形式上,要求“”,语言浅近,明白家常,清新自然。
有人认为,雕琢晦涩的就是文雅。其实从李清照推崇的《》“风乍起,”,我们可以看出,《》中的文雅是与协音律相合,也是需要浅近自然的。词本是歌词,逐管弦而啭歌喉。读不懂可以反复吟咏,仔细体味,而听不懂就会一下子溜过去,无法回嚼,所以歌词要求明快浅近,最忌。
李清照词意图
李清照有一部分词表现的是伉俪情、夫妻情,是纯洁高尚的爱情,这种感情是人类最深挚最纯洁的感情。前代所谓爱情词,大多是文人与歌妓舞女之间的艳情,又多有轻佻浮靡的描写,如“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犹睡。”《[慢卷绸(双调)]》之类缺乏审美提炼和艺术概括,露骨而格调不高的作品。李清照则对自己的感情进行理性的提炼与净化,以自己特有的敏感纤细,表达了对爱情的独特而深刻的。这种爱情已经浪漫化和理想化了。是“眼波才动被人猜《》”,是“《》”,也是“多少事,欲说还休《》”,格外纯洁,格外美好,艺术感染力也格外强烈。例如《》,可谓文雅之经典。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起句七字,清评为“便有吞梅嚼雪,气象,其实寻常不经意语也。”《》而“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等句,既是文雅的对偶,又浅白易懂。全词写少妇在丈夫离家后的相思,十分熨贴细腻,坦率真挚。语言晓畅清秀,“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清、《金粟词话》)词中表现的爱情,是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可以看出,李清照所谓文雅,其实是发扬民间词的传统,坚持词向健康方向发展。
第三,易安体的
李清照词意图
《》中说,、等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张先被称为“”,宋祈称他作“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他则称宋祈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正说明他们的词虽间有丽句,却不够完整匀称,忽视了词的整体完美。而古人论易安体,往往着眼于全貌作直观的肯定,或立足于个别语句作简单的叹颂,使人以为李清照词也只是以几句“惊人句”取胜。其实,李清照词是浑然天成的,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暮云合璧”与“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
李清照词意图
》是统一的,“薄雾浓云愁永昼”与“,”《》也是统一的。新鲜的口语和华美的辞藻统一在主人公内心情感和外化意境里,浑然一体,融合在优美的音乐之中,令人陶醉。
《怨王孙》中“秋已暮、红稀香少。”与“青露洗、苹花汀草。”似乎是两种迥异的景色,李清照却能将它们和谐相处于一词之中。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虽然时已暮秋,但词人并没有因“红稀香少”而伤感,反倒用“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表现自己游赏秋景时的欣喜之情,以及开朗、乐观的内心世界。过片的“莲子已成荷叶老”说明了地点在湖上,时间已暮秋,既与“红稀香少”句暗接,向下又很自然地引出了“清露洗,苹花汀草”,顿觉生气蓬勃,景色鲜妍,把读者引进了“说不尽,无穷好”的清澈淡泊之忘我境地。再加上“来”、“洗”等动词的运用,使整体画面灵活而气韵飞动,前后皆有无穷之味。
第四,易安体的铺叙
所作,大部分是,而她的《》、《永遇乐》、《》等词作对发展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中,她批评“苦无铺叙”,由此提出了铺陈景物,叙写事情的创作要求。
这里不能不提到,他确立了慢词,创造了铺叙这种新的艺术手法,加强描写的厚度。先生在《李清照咏物词浅议》中说:“如果说,柳屯田的铺叙,以结构上多层次,叙述中文胜于情为主要特征的话,那么的铺叙则以善于抓住事物某一本质特征展开多侧面,又委婉蕴藉见长。”李清照的铺叙已发展了柳永的手段,而创辟为易安体所特有的铺叙法,铺写的是色调统一的意象。这种铺叙非常注意主观与客观,情与景,哀与乐,虚与实的相互配合和辨证关系,协调音律,珠联璧合。如《永遇乐》
,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 中州,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诗经》有云:“,杨柳依依”以乐景反衬哀情,《永遇乐》就继承运用了这一手法。上阕每写两句客观乐景,就紧跟一句内心独白。下阕更用六句津津乐道于“中州盛日”元宵节的欢乐,再用六句写眼下仪容与的巨大变化,最后结以“听人笑语”一句。李清照尽力铺叙了眼前宜人的天时春景,昔日欢乐的元宵佳节,济楚的装饰穿着,反衬目下自己凄凉境况和心灰意懒,从而产生了更强烈的悲剧效果。
又如《》,全篇主要以景物出之,感情时时在中冒出,写晚风点以“怎敌”,写过雁唤起“伤心”,写黄花问道“有谁堪摘”,写独自守窗愁叹“怎生得黑”。所铺叙的景物氛围与词中所抒发的孤寂、凄冷、愁闷的感情,在色调上是和谐统一的。,表达了特有的情绪。这首词紧紧抓住了内在感情发展的连续性上,这样的铺叙,既有丰富的形象,又把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易安体的典重
李清照词意图
典重,即典雅庄重,含蓄委婉,音乐上也要求沉稳典雅。《》批评“苦重”,因为他的词中多香草美人的寄托之作,一些写男女幽会的作品,如《薄幸》描绘过于切实具体,而且受苏轼豪放词风影响,“雄姿壮采,不可一世”,清朝《》中说贺词“笔势飞动”,音响节奏似有浮急之感。
那么李清照词作的典重,又在哪里呢?
其一,善于移情于物。李清照所写的客观景物,都带有主观感受,成为感情的载体。芭蕉的凄凉(《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海棠梨花的愁苦(《》却道海棠依旧《》梨花欲谢恐难禁),菊花木犀的(《醉花阴》人比黄花瘦《》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梅花的孤苦坚贞(《》道人憔悴春窗底,阑干愁不倚),无不寄寓着她真挚、深沉的情感,既含蓄深沉,又合情合理。
其二,善于运用。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以帘卷而西风入起兴,为做好铺垫;“”《》落花象征生命凋谢,流水象征岁月流逝,本身又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之起兴,表达青春年华的可贵,而两地相思之情更加浓烈。
其三,拟人手法的大量运用。如“应是”《》,描绘经过一夜风雨,叶茂花少的情况。“寒食近”《》活脱脱现出了得意与得宠的婀娜艳丽,这些都或烘托了词人幽怨的情怀。
其余如“醉里插花花莫笑”《》“,舒卷有余情”《添字采桑子》“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无不准确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给人以自然含蓄,入木三分之感。
其四,音乐优美典雅,这属于音乐艺术范围,非本文研究对象。
典重与浮艳是相对的,,并不妨其典重,像《》,就是很典重的作品。
薄雾浓云愁,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室内香烟袅绕,而主人视为“薄雾浓云“;重阳佳节,主人却觉得,视为“永昼”。孤枕空帐秋夜凉,把酒赏菊念亲人,明明白白是写相思,却无一字一句言及,只把它藏在“愁”与“瘦”的背后,只是寥寥几笔,却“凄清,声情双绝”(清、《自怡轩词谱》),含有无限的内容与情意,“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吴景旭《》)。
第六、易安体的情致
李清照词意图
李清照词是“主情致”的,塑造了鲜明的自我形象,情感直率动人。说:“她藉爱歌颂自己,而不是歌颂她爱的对象。不是把爱作为绝对的、抽象,而是感官的或美学的情感的表现”《论李清照的词》这也是易安体与其他宋词名家之作最大差异所在。
李清照在词中塑造了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一形象里有她鲜明的个性意识,有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有她崇高的独立人格。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着词人不同时期的情绪和生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少女的天真活泼,”怕郎猜道,奴面不面好“《减字木兰花》是少妇的幸福美满,”,才下眉头,“《》是思妇的绵绵相思,”只恐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是的凄凉愁苦。李清照确实是在以高超的艺术方法,用词写自传。
前代爱情词大都是,所谓““(田同知《两圃词说》)有时不免流于浮薄肤浅,有时故为宛曲,流于。而李清照则是以一位女子特有的柔肠和细腻,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来写爱情,真挚热情、生动形象地展示自我内心世界。而后期词中则通过自身的不幸,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苦难,民族的悲哀和社会的动荡,比普泛的表现”“更真挚,更具体,更深切。南宋刘晨翁看到《永遇乐》“为之涕下,一连三年,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须溪词》,他也和了一首《永遇乐》,可见易安此词的艺术感染力量之强。
说过:“真正的诗,永远是心底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尤其是词这种“心绪”文学,比起诗来,似乎抒情程度更纯粹,更狭深,更细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主观意识的加强,宋代的文学开始由反映社会向表现个性发展,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特征的最佳载体。李清照以女性写女性的生活和情感,以委曲细腻的笔墨自抒其婉曲细腻的情思,塑造了性格鲜明而有发展变化,形象生动而又丰富的抒情主人公,充满纯净而高雅的女性意识,这对词甚至整个文学的发展贡献是相当大的。
《如梦令、常记日暮》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一个身心健康,无忧无虑的少女跃然纸上:
常记溪亭日暮,。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作为才华横溢,豪情满怀的少女词人,李清照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向往美好开阔的境界。她热爱大自然,沉醉其中,茫然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以至于惊起一滩鸥鹭,画面由静转动,于是词人又陶醉在新的美景之中。全词把景、物、人、情融会为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了词人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令人神思飞扬。
第七、易安体的故实
用典使实是宋代写韵文的一种时代风气,《》中论“专主情致,而少故实“,在肯定其“主情致”前提下,批评其“终乏富贵态“,也许失之过苛,但正是对”知词“的词人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当然,像那样”“”点铁成金“的故实,有些”良玉有瑕,价自减半“。李清照要求的故实,是”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宋、《诗人玉屑》引杜少陵语),是”用其事而隐其语“《诗人玉屑》,既负载典故的深厚,又浑然天成,毫无生搬硬套之感。
李清照博闻强记,尝与丈夫猜书品茗,“中即举杯大笑“《》所以故实本来就非故意用之,而是才学在词作中自然流露。如“”《》化自《》”流水落花春去也“,却恰如胸臆中语;“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源于《》“秋雨梧桐叶落时”,
李清照词意图
却明白家常,流畅自然。《》词中上句“”用《饮酒》中“采菊东篱下”之典,下句“”用的《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中“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之典,不仅写了黄昏赏菊之实景,还委婉表达了思念远人的深情。李清照用典,确实做到了”用事不使人觉“《诗人玉屑》事如己出,天然浑厚,即使不作为典故看,也不会引起误会,而是构成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境界,同时又的确承载着典故的深厚。如《》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彷佛梦魂归帝所,闻,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去。
““脱胎于《》“”,“嗟”是《》“侧身西望长咨嗟“的“嗟”,“惊人句“本自“”,但用“谩有”将诗意透过一层,“九万里风鹏”借取《庄子、逍遥游》中的形象,以喻腾飞之志。一首十句话的词,却连用了、李白、杜甫、、数典,都是我国古典浪漫主义的大家,情辞并茂,贴切自然,艺术魅力非常强烈。
李清照词中的故实,多潜隐在词中,无痕无迹,从字面上看,似乎不喜用典,所以很多李清照研究者说她的创作否定了自己尚故实的主张,其实这是对词作查之不深产生的误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利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