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银行卡号手机号知道姓名查手机号给别人这样安全么

您好,分享的企鹅
公安部警告六种手机红包千万不要领
[摘要]假红包除了会对用户的隐私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还会逐渐让用户丧失对于“抢红包”这种社交方式的兴趣。春节将至,许多不法分子开始趁乱作案,利用各种社交软件、商家应用,将各类藏着恶意链接病毒的假红包趁机投放。对此,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不仅依法关闭非法网站200多家,相关微信公众账号、微博账号、QQ账号等6000多个,还提醒广大群众,应切实防范“假红包”、“钓鱼网站”等网络诈骗,避免因为贪图小利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图1:不法分子假借红包之名投放木马病毒和钓鱼网站链接红包虽好却存重大隐患虽然各厂家为了瓜分“抢红包”这块巨大蛋糕而头破血流,却忽略了背后的重大安全隐患。从去年开始,许多不法分子就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红包方式,投放木马病毒,而假借送红包的诈骗短信更不在少数。图2:“假红包”横行切勿轻信近日,公安部网站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节日期间抢红包时要注意以下六点,以防财产的损失以及个人隐私的泄露。第一:遇到要求输入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的红包时,需格外谨慎。因为正规的微信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中,不需要繁琐地填写个人信息。第二:不要点击带有“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信息的红包,此类红包点开链接要求先加关注,还得分享给朋友,涉嫌诱导分享属欺诈行为。第三: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一起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块才能提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很可能只是吸粉骗局。第四:如果收到比如“666”“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假的。因为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只有200元。第五:“AA红包”,业内人士称,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微信红包有自己的专属界面,不需要进入其他界面。第六: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开时要输密码,那就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假红包,是有不法分子诱导用户进入山寨网页,借此收集网友的个人隐私或者账户信息等。假红包泛滥如何有效遏制假红包除了会对用户的隐私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还会逐渐让用户丧失对于“抢红包”这种社交方式的兴趣。因此,众国产手机品牌也开始为手机的安全性定制一些防范措施。比如360手机的财产隔离系统、隐私空间、应用锁等功能,有效保障了用户的各项信息安全。图3:骗徒利用伪装成抢红包软件的恶意程序骗取用户隐私此外,360手机还可以自动识别诈骗短信、电话、以及钓鱼网站链接,用户再遇到假红包,就可直接将其屏蔽或删除。另据了解,有些厂商为方便用户抢红包,会开发红包外挂,但这种做法却遭到了大部分用户和厂商的反对。一方面,红包外挂会剥夺用户抢红包的乐趣,且微信方面的负责人也表示利用第三方软件属“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不法分子也会将带有木马病毒的恶意软件包伪装成红包外挂,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总体来说,抢红包是亲朋好友间的一种促进感情的社交方式,但骗徒却用一些不法手段以此获利。所以,特在此提醒用户,不要轻易点击或打开非正规平台流通的“假红包”,也不要下载红包外挂等一切可自动抢红包的软件,以防钱财或隐私被窃取。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浮动广告男子手机中毒银行卡被盗刷&因点了“违章短信”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男子手机中毒银行卡被盗刷 因点了“违章短信”
  春节期间自驾出行,很多人会担心因路况不熟有违章行为,如果最近刚好收到一条“违章提醒”的短信,很多市民会点击其中的链接来查看自己的“违章记录”。市民小陈就因此中了招,3张银行卡被盗刷了8000多元。
  昨日中午,市民小陈在家中收到一条由网上商城发来的密码重置成功的短信。随后,小陈的手机就接连收到银行发来的多个验证码,接着小陈又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
  小陈的3张银行卡先后被消费了8000多元,其中一张银行卡就被消费了近7000元。当时,小陈只是意识到手机中了病毒。想了想,觉得不对劲后,他立即到台江上海派出所报警。
  民警了解情况后,问小陈先前可曾点开过一些短信链接。小陈想了想,昨天上午自己确实收到一条车辆违章的短信。据小陈介绍,这条违章短信明确指出小陈的车牌号码,还有他的姓名,短信中还附有链接。
  小陈看到这条短信后,就想看看自己的车辆违章信息。春节那段时间小陈确实经常驾车出游,也担心自己有违章行为,因此点了进去。
  “当时按照提示下了一个手机应用程序,说是违章查询,结果点了之后没反应,我当时以为可能系统比较新,并未多注意。”小陈说。
  这一个不注意可不得了,与小陈手机绑定的3张银行卡被盗刷了8000多元。
  民警听后告诉小陈,他下载的程序应该是木马病毒,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盗刷了银行卡。民警也提醒广大车主,收到此类短信后不要贸然点开链接,可由当事人携带有效证件到交警窗口查询违章信息或登录官方网站查询。
  (福州晚报记者 叶智勤)
(责编:陈蓝燕、施云娟)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推荐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自己手机号别人支付宝 余额上万元就是用不了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刘艺明 刘宇靖
原标题:自己手机号别人支付宝 余额上万元就是用不了
  使用“二次放号”女子误转账到号码前主人的支付宝 状告支付宝要求返还
  一万元到底转给了谁?朱小姐?奉某华?
  争议一:支付宝是否足够安全?
  原告:支付宝技术存在漏洞
  支付宝:已极尽所能提供最大安全保障
  法庭上,朱小姐的代理律师表示,支付宝技术层面不完善,存在漏洞。
  而支付宝公司方面则认为其提供的支付服务不存在功能缺陷,已极尽所能用最先进的技术向用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
  首先,支付宝公司对于“二次放号”设有提示功能。朱小姐在使用其新号码注册支付宝账户时,系统会通过发送验证短信的方式确认手机号码。用户登录该手机号码账户后,如果该手机号码账户之前已经被注册,系统会弹出明确的提示要求用户选择“是我的,立即登录”或“换个号码,继续注册”。而朱小姐选择了前者,导致她一直使用了他人的账户而没有察觉。
  其二,支付宝在转账时设有保障功能。比如朱小姐在使用原手机注册的支付宝转账时,系统会要求输入对方账户(支付宝账户/手机号码),然后界面会显示“转账给×某”校验,如用户继续选择点击,则系统会要求补全对方的全名。若输入的全名与对方姓名不同,交易会中止。也就是说,朱小姐在转账时应该知道奉某华的支付宝账户的名字。
  争议二:谁来为误转账“埋单”?
  原告:支付宝负责任
  支付宝:运营商和误收钱方也有责任
  支付宝公司强调,支付宝只对交易进行形式审查确保支付安全,亦在《支付宝服务协议》中提醒用户在使用支付宝服务时应注意相关责任条款,已尽到合理提示义务。
  对于谁应为误转账“埋单”,支付宝的律师认为,朱小姐未尽到最基本的核实交易义务,导致款项误转,其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其次,运营商应当告诉原告所出售的号码属于“二次放号”,但运营商并未告知,因此存在过错;其三,根据支付宝服务协议,支付宝实名制账号的权利人如果不使用支付宝的服务,应主动将该账户注销,因此奉某华亦应负一定责任。
  对此,朱小姐表示,支付宝公司完全可以提供更完善、更全面的服务,并有能力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广州日报佛山讯 (记者刘艺明 通讯员刘宇靖)朱小姐更换了新手机号码后,打算将自己原号码注册的支付宝账户上的1万元转到新手机注册的支付宝账户中。而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新号码是“二次放号”的号码,她将自己的钱误转账至前任机主的支付宝账户中,而且由于无法验证通过支付密码,她无法支配该笔款项。由于无法联系到前任机主,朱小姐一纸诉状,将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支付宝公司)告上法庭,案件昨日上午在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庭开庭审理。
  新号码曾被注册
  误转账至他人支付宝
  朱小姐今年31岁,是在佛山工作的雷州人。去年11月11日,她在佛山以实名方式购买了一个号码为152开头的手机卡。她表示,自己是后来才知道该号码是“二次放号”的手机号码,而该号码此前的机主姓名为奉某华。原号码主人由于超过时限没有使用该手机号码,号码后来被运营商回收并重新销售。而且,奉某华此前也通过该手机号码注册了支付宝账户,但注册后一直没有使用过该账户。
  购买新卡后,她用该手机号在支付宝上申请开通账户。未经注册环节,仅通过手机验证码的方式,朱小姐便直接登录了奉某华的支付宝账户,而她则一直以为这是自己新注册的支付宝账户。
  日,朱小姐将自己另一手机号码注册的支付宝账户中的1万元,分两次划到自己的“新支付宝账户”上。而“新支付宝账户”,实际上却是奉某华的支付宝账户。后来,她想把这笔钱取出使用,却发现在验证支付密码时,一直无法验证成功。她本人还尝试过点击支付宝APP提供的“找回支付密码”的功能,但是无法通过验证的问题。
  刚开始,朱小姐还以为自己被骗,马上报警求助。警方经调查后发现,朱小姐的情况并非刑事案件,于是不予立案,并建议她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后来,在与支付宝公司协商未果后,她决定将支付宝公司告上法庭。
  支付宝拒绝返还
  称将影响其多年信誉
  昨日,该案在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朱小姐的诉讼请求为:要求法院判令支付宝公司返还款项1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双方均只有代理律师出庭应诉。
  支付宝公司的代理律师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支付宝公司冻结的是奉某华账户里的款项,如果在没有奉某华本人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支付宝公司将款项划归朱小姐,其带来的后果不仅仅侵犯了奉某华的财产所有权,更重要的是将使数亿支付宝用户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足以将支付宝多年的信誉毁于一旦。
  朱小姐的律师则称,在朱小姐错误操作之后,资金进入别人账户。但实际上,这笔钱其实是在支付宝公司所开设的银行账户内,银行利息也归支付宝公司支配。更重要的是,朱小姐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办法联系到奉某华,目前奉某华的账户属于“僵尸账户”,奉某华本人已经无法登录该支付宝,因此这笔钱如果不返还给朱小姐,最终得利的是支付宝公司。这对广大支付宝用户来说,是不公平的。
  庭审中,支付宝公司方面还向法庭提供了广州市越秀区和上海市浦东区的法院判决书,表示曾有类似判例供法庭参考,支付宝在这些案件中都不承担责任。朱小姐的律师则回应,中国并非判例法国家,而且每个案件的背景也不一样,这些判决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责任编辑:王吉 UN652)
&&&&&&</div
数字之道:
年终策划:
社区热帖推荐
吃冰姿势让人瞬间想恋……[]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过姓名查手机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