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设备链接的四种状态态的12种转换方式

电力系统远动_百度百科
电力系统远动
电力系统远动(power system telemechanics )为电力系统调度服务的远距离监测、控制技术,即管理和监控分布甚广的众多厂、所、站和设备、元器件的运行工况的一种技术手段。
电力系统远动原理
为电力系统调度服务的远距离监测、控制技术。由于电能生产的特点,能源中心和负荷中心一般相距甚远,电力系统分布在很广的地域,其中、、电力调度中心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近则几十公里,远则几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要管理和监控分布甚广的众多厂、所、站和设备、元器件的运行工况,已不能用通常的机械联系或电联系来传递控制信息或反馈的数据,必须借助于一种技术手段,这就是远动技术。它将各个厂、所、站的运行工况(包括开关状态、设备的运行参数等)转换成便于传输的信号形式,加上保护措施以防止传输过程中的外界干扰,经过调制后,由专门的信息通道传送到调度所。在调度所的中心站经过反调制,还原为原来对应于厂、所、站工况的一些信号再显示出来,供给调度人员监控之用。调度人员的一些控制命令也可以通过类似过程传送到远方厂、所、站,驱动被控对象。这一过程实际上涉及遥测、遥信、遥调、遥控,所以,远动技术是四遥的结合。
电力系统远动发展简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动技术的内容和实现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电力系统远动第一阶段
(20世纪30年代):以和为主要部件构成远动设备。这些设备中用继电器、磁心构成遥信、遥调、遥控设备;用电子管和磁放大器构成脉冲频率式遥测;调制解调采用脉冲调幅式。这些设备的运行是可靠的,在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电力系统远动第二阶段
(50~60年代初):以半导体器件为主体,采用模数转换技术和脉冲编码技术、信息论中抗干扰编码,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远动设备;将遥信、遥测、遥调、遥控综合为循环式点对点远动设备;调制解调器采用调频制为主。
电力系统远动第三阶段
(60年代以后):采用微型计算机构成远动系统,其主要特征是在主站端(调度端)形成前置机接收、处理远动信息,可以接收多个远方站的信息,前置机并可以向上级转发信息和驱动模拟盘。前置机应能接收处理符合标准的远动信息,还要能接入各类已在使用的远动设备的信息。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驱动屏幕显示和打印制表等安全监控功能。后台机可采用超小型机、小型机或高档微型计算机。远方站的远动设备也采用微型机。这种系统除了传统的远动功能、模拟转换、遥信扫描、遥控之外,还扩展了事故顺序记录、全系统时钟对时、事故追忆、发(耗)电量统计和传送,增加当地功能,如电容器投切、接地检查,当地屏幕显示和打印制表以及其他需要的功能,远方站扩大功能时要发展成多机系统或采用高功能微型机。
为了保证整个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在远方站和主站端分别采用不停电电源,以及主站端采用双机备用切换系统。为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需采用双通道备用。为适应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中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远动信息网也采用分层式结构,以保证有效地传输信息,减少设备和通道投资。
电力系统远动相关知识
电力系统远动远动规约
由于电力生产的特点,发电厂、变电所和调度所之间的信息交换只能经过通道实现。信息传送只能是串行方式。因此,要使发送出去的信息到对方后,能够识别、接收和处理,就要对传送的信息的格式作严格的规定,这就是远动规约的一个内容。这些规定包括传送的方式是同步传送还是异步传送,帧同步字,抗干扰的措施,位同步方式,帧结构,信息传输过程。
远动规约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规定实现数据收集、监视、控制的信息传输的具体步骤。例如,将信息按其重要性程度和更新周期,分成不同类别或不同循环周期传送;确定实现遥信变位传送、实现遥控返送校核以提高遥控的可靠性的方式,实现发(耗)电量的冻结、传送,实现系统对时、实现全部数据或某个数据的收集,以及远方站远动设备本身的状态监视的方式等。
远动规约的制定,有助于各个制造厂制造的远方终端设备可以接入同一个安全监控系统。尤其在调度端(主站端) 采用微型机或小型机作为安全监控系统的前置机的情况下,更需要统一规约,使不同型号的设备能接入同一个安全监控系统。它还有助于制造设备的工厂提高工艺质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因而提高整个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远动规约分为循环式远动规约和问答式远动规约。在中国这两种规约并存。
电力系统远动循环式规约
规约中的帧结构具有帧同步字、控制字、类别和信息字。其中帧同步字是用作一帧的开头,要求帧同步字具有较好的自相关特性,以便对方比较容易捕捉,检出帧同步。还要求帧同步具有较小的假同步概率,防止假同步发生。控制字是指明帧的类别,共有多少字节,以及发送信息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等。
循环式规约要求循环往复不停顿地传送信息。传送信息的内容在受到干扰而拒受以后,在下一帧还可以传送,丢失的信息还可以得到补救,保护性措施可以降低要求,也可以适用于单工或双工通道,但不能用于半双工通道。可以采用位同步和波形的积分检出等提高通道传输质量的措施。此种通信规约传输信息的有效率较低。
电力系统远动问答式规约
其主要特点是以主站端为主,主站端向远方站询问召唤某一类别信息,远方站即将此种类别信息作回答。主站端正确接受此类别信息后,才开始下一轮新的询问,否则还继续向远方站询问召唤此类信息。
问答式规约为了减少传输的信息量,采用变位传送遥信、死区变化传送遥测量等压缩传送信息的方法。
问答式远动规约的另一个特点是通道结构可以简化,在一个通信链路上,可以连接好几个远方站,这样可以使通道投资减少,提高通道的备用性。问答式远动可以适用双工、半双工通道。
对远动规约要求传输的信息有相应抗干扰措施,一般对于遥信、遥测的抗干扰编码的信号距离为4,残余差错率≤10-14。
电力系统远动遥测
将远方站的各种测量值传送到主站端。遥测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模拟转器的准确度、分辨率、温度稳定性。一般要求准确度在±0.1~±0.5%;分辨率为10或12±1位。 数字量的字长则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而定。遥测量一般有模拟量、数字量、脉冲计数量和其他测量值。
模拟量  电气设备的各种参量,诸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它们经过各种变送器的转换变成统一规格的直流电压(0~5伏,0~±5伏,0~±10伏)或直流电流(0~1毫安,0~10毫安,4~10毫安)输入到远动设备,经过多路转换开关,输入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10位或12位(包括符号位)的数值,传送到主站端。
电力系统远动数字量
主要是水位计、数字或频率计、功角转换器、电能累加器和变压器分接头位置所反映的水位、系统频率、电气量的功率角,发(耗)电量以及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等。这些量经过相应的变送器或直接以并行数字状态输入到远动设备的并行接口部件。输入的格式可能是若干组并行的二进制、二-十进制、格雷码形式。
电力系统远动脉冲计数量
脉冲电能表以脉冲串的形式向远动设备输入,由远动设备进行累加。根据调度端(主站端)的冻结和传送命令,向主站端传送。传送的间隔周期可能是 15分钟、1 小时、8小时或24小时。累计器的字长可以是6位二-十进码,和电能表的字长一样;或者是8位二进制字长。后一种情况要求传送的时间间隔短,在两次传送的时间内累加器不会溢出。
电力系统远动其他测量值
诸如变压器油温,SF6组合电器气体压力、密度,热工量的温度、压力,水电厂闸门的开度等水工信息,雨量、气温等一些非电量。
电力系统远动遥信
将远方站内电工设备的状态以信号的两种状态即0、1(或断开、闭合)传送主站端(调度端)。遥信反映的内容主要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位置,继电保护的动作状态,报警信号,自动控制的投、切,发电厂、变电所的事故信号,电工设备参数的越限信号,以及远方站远动设备的状态、自诊断信号等。
遥信的传送有变位传送和循环传送两种,以变位传送为优。为避免发生信号丢失,在远动设备初投入运行时,需将全部内容向主站端传送,使主站端安全监控系统内的数据库的内容和模拟盘的信号状态准确反映系统内运行设备的状态。在平时定期传送全部信号。
对遥信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在遥信变位以后应在 1秒钟内传送到主站,并要求防止遥信误动作,即遥信编码的信号距离应当大于或等于4,以防止外界干扰的作用。在电工设备输入的接口部件处应加滤波和其他技术措施,防止接点抖动后引起误反映。滤波时间常数应≤10毫秒。由于遥信的接口部件和主要高压电工设备的接点联系,距离较远,易受强电感应,接口处应有光电隔离或经过继电器隔离。
目前远动设备的遥信编码一般以数据字节的一位反映一个开关接点的状态。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57专委会的标准规定,一般断路器等设备的开合状态,应以两位来反映一个开关接点的状态,即以01、10来反映,而00、11为错误状态,只有事故告警信号才用一位数据位来反映一个信号的状态。
电力系统远动遥调
由主站端向远方站发送调节命令,远方站经过校验后转换成适合于被控对象的数据形式,驱动被调对象。
发送的调节命令可以采取返送校核,也可以不采取返送校核,远方站接受遥调命令后直接执行。
遥调命令有两种形式:①设定值形式。由主站端向远方站发送控制被控对象的一个数值,远方站接受后或者以数字形式直接输出,或者经数/模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成被控对象所需要的模拟量形式输出。②升降命令形式。将主站端发送过来的升/降调节命令,转换成升/降的步进信号,用以调节发电机的出力或者变压器的分接头的位置以及水电厂的闸门。
实现遥调可以采取局部反馈调节的方式,即主站端定时发送调节命令后,由被调对象的自动调节设备来完成调节过程;也可以采用大反馈调节方式,即将被调节对象的信息反馈到主站端来进行反馈平衡,决定是否继续发送调节命令。一般采取前一种形式较多。
电力系统远动遥控
调度所(主站端)远距离控制发电厂、变电所需要调节控制的对象。被控对象为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的合闸和跳闸、投入和切除。遥控涉及到电工设备动作,要求遥控动作准确无误,一般采用选择—返送校验—执行的过程。
电力系统远动选择的要求
在调度员发送命令时,首先应该校核该被控制站和被控制的设备在正常运行,系统或变电所没有发生事故和警报,所发出的命令符合被控设备的状态。在主站端校验正确后,方能向远方站发送命令。
电力系统远动返送校验
命令被送到远方站以后,经过差错控制的校核,确认命令没有受到干扰。远方站收到命令后,应先检查输出执行电路没有接点处于闭合状态;然后将正确接收的命令输出,同时将输出命令的状态反编码送到主站端;在主站端将接收到的返送校核码进行比较。
电力系统远动执行
在返送校核无误后,将结果显示给调度人员,并向远方站发送执行命令。此时由执行命令将输出执行电路的电源合上,驱动执行电路操作对象动作。被控制的对象动作后,过一定时间还要检查有关电路是否有接点粘上,并将动作结果告知主站,过一定时间将电路电源自动切除。只有这样严格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遥控的正确无误。对于电力系统,遥控的技术指标是执行的正确动作率为100%。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设备实时状态采集和统计、设备状态检修建模、设备状态故障实时触发检修流程、设备实时状态和实时指标以及检修流程在线监测,该系统具有实时设备状态采集以及实时指标统计功能;该系统具有灵活的设备状态建模方法;该系统能够根据设备当前状态变化动态触发检修流程;该系统能够将实时状态以及实时指标、检修流程以及设备管理以B/S方式展示。本发明设计并实现了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不同生产厂商的设备数据和状态,通过自定义的状态建模方式实现动态触发检修流程,通过各种主流桌面终端和移动终端的网页便捷浏览系统信息,极大缩短了设备故障以及故障隐患的发现时间,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因设备问题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
[0003]【背景技术】
[000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Internet进入商业和社会应用阶段,设备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设备来有效地收集、处理这些设备,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减轻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数据处理负担,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手段,己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潮流。[0005]设备管理系统则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备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战略竟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目前的设备管理系统多属于OA管理系统,能够很便捷的展现设备的采购、设备以及备品备件的管理以及设备维修计
划的管理。
[0006]但是缺陷是无法关联到真实设备的当前状态,当设备异常或者损坏的时候不能及时触发检修流程。
[0007]其次,当前设备管理无法对可能存在的隐患提前发现,不能根据设备实时状态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
[0008]目前设备管理系统多采用C/S结构的实现方式,该实现方式具有诸多的弊端:首先,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其次,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可能适应于Windows,但不一定能是应用Linux、Unix等;再次,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此外,不能够在任意网络可达的范围内自由的访问更成为其致命的弱点。
[0009]【发明内容】
[0010]为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能够以浏览器的方式访问,并获取当前系统设备实时状态以及实时指标以及已触发的检修流程的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及其方法,极大缩短了设备故障以及故障隐患的发现时间,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因设备问题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其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实现数据、模型、信息的持久化;
设备采集模块;负责外联设备或者实时系统,采集到不同来源的实时的数据,并将其关联到DMS设备状态模型,为实时设备管理系统提供设计基础;
状态建模模块;用于通过脚本实现模型状态的组态,并将其关联到设备;能够将数据转换为具有实际涵义的分析结果;
自定义检修流程模块;用于实现了检修流程的自定义以及自动关联;
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根据设备采集模块采集的实时数据和已定义的状态模型得到真实的当前分析结果,从而根据结果决定当前行为;
报警模块;将实时报警推送的浏览器,对用户提出警示,将已经发生的威胁和可能存在的威胁告知用户,自动决策或者为用户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流程处理模块;用于实现已经出发流程的执行,转向、分发和撤销功能;
应用服务器用于布置设备采集模块、状态建模模块、自定义检修流程模块、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用于实现应用数据处理;
WEB服务器,用于响应页面或者手持设备的请求;
Web展示模块;能够在浏览器以及移动终端展现设备的当前状态以及设备管理需要的
管理信息;
所述设备采集模块采集到实时系统传送过来数据,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根据状态建模模块的模型判断当前设备状态,并触发相应的状态行为,如果是预警则触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如果是故障或者可能故障,则发送报警信息的同时,触发检修流程模块。
[0012]作为优选,所述设备采集模块是基于通用插件技术开发,能够支持MODBUS协议、IEC104协议等通用的工业协议以及自定义的私有协议。
[0013]一种利用上述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1)启动DMS系统(DeviceManagement System,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其运行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上.(2)系统启动后,设备采集模块开始接收实时系统或者真实设备的数据。
[0014](3)设备采集模块将数据格式转换后发送给消息中间件;
(4)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根据来自消息中间件的实时数据以及来自实时数据库的设备状态模型计算得到状态分析结果,根据结果判定是否发送报警或者触发已定义的检修流程;
(5)当告警发生后,告警服务持久化告警信息,并将告警推送到已经打开并正在访问的终端页面。
[0015]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用户能够以浏览器的方式访问,并获取当前系统设备实时状态以及实时指标以及已触发的检修流程(通过将设备实时状态注入设备自定义状态检修模型,根据模型算法自动触发),实现了一种实时综合监控系统,极大缩短了设备故障以及故障隐患的发现时间,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因设备问题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其具有实时设备状态采集以及实时指标统计功能;该系统具有灵活的设备状态建模方法;该系统能够根据设备当前状态变化动态触发检修流程;该系统能够将实时状态以及实时指标、检修流程以及设备管理以B/S方式展示。
[001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硬件框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构造框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18]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9]如附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设备采集模块:本模块负责外联设备或者实时系统,它基于通用插件技术开发,能够支持MODBUS协议、IEC104协议等通用的工业协议以及自定义的私有协议,从而能够采集到不同来源的实时的数据,并将其关联到DMS设备状态模型,为实时设备管理系统提供设计基础。
[0020]状态建模模块:对于设备模型以及动态状态分析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来映射,从来能够将数据转换为具有实际涵义的分析结果,本系统自定义了一套脚本状态建模方法,通过脚本实现模型状态的组态,并将其关联到设备。
[0021]自定义检修流程模块: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公司对设备检修的流程定义会有不同的需求,本发明通过封装现有的流程模块并将其和应用绑定在一起,实现了检修流程的自定义以及自动关联;能够自由定义符合当前需求的流程,并实现流程持久化。
[0022]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本模块根据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和已定义的状态模型得到真实的当前分析结果,从而根据结果决定当前行为(是否发送报警信息,是否触发自动流程等)。
[0023]报警模块:将实时报警推送的浏览器,对用户提出警示,将已经发生的威胁和可能存在的威胁告知用户,自动决策或者为用户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0024]流程处理模块:是在通用JBPM流程的基础上实现的,实现已经出发流程的执行,转向、分发和撤销功能。
[0025]Web展示模块:能够在浏览器以及移动终端展现设备的当前状态以及设备管理需
要的管理信息。
[0026]本发明,首先设备采集模块采集到实时系统传送过来数据,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根据状态建模模块的模型判断当前设备状态,并触发相应的状态行为,如果是预警则触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如果是故障或者可能故障,则发送报警信息的同时,触发检修流程模块。
[0027]建立本系统运行期间的使用到的逻辑关系,将独立的功能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状态建模模块的作用是通过自定义脚本实现采集到的数据到状态的逻辑建模,自定义检修流程模块将检修过程连成一个整体,负责整个检修过程中任务的转发。
[0028]采用上述系统,其具有实时设备状态采集以及实时指标统计功能,能够根据设备当前状态变化动态触发检修流程,并将实时状态以及实时指标、检修流程以及设备管理以B/S方式展示。[0029]众所周知,设备管理系统都是静态的,一般都利用资产管理系统改良,从而具有一定的输入变量能力,而本发明利用现有的综合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将实时数据接入到设备管理系统,并将电力系统的状态建模引入到静态设备管理系统,从而使的静态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了实时预警和报警以及实时触发工作流的功能。
[0030]本具体实施例中,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包括两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实现数据、模型、信息的持久化;两台应用服务器用于布置设备采集模块、状态建模模块、自定义检修流程模块、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报警模块,用于实现应用数据处理;两台WEB服务器用于响应页面或者手持设备的请求。系统从投入到退出的工作过程包含如下步骤:
1.启动DMS系统(DeviceManagement System,设备管理系统),其运行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上.2、在Web客户端使用自定义流程检修模块定义流程。
[0031]3.在Web客户端使用状态建模模块定义状态模型以及对应状态需要执行的行为(触发报警或者检修流程)。
[0032]4.设备采集模块开始接收实时系统或者真实设备的数据。
[0033]5.设备采集模块将数据格式转换后发送给消息中间件;
6.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根据来自消息中间件的实时数据以及来自实时数据库的设备状态模型计算得到状态分析结果,根据结果判定是否发送报警或者触发已定义的检修流程;
7、当告警发生后,告警服务持久化告警信息,并将告警推送到已经打开并正在访问的终端页面。
[0034]8.当流程被自动触发或者手动触发,流程处理模块持久化流程信息,并将检修流程发送到相应的岗位或者人的工作列表中;通过Web展示模块能够在浏览器以及移动终端展现设备的当前状态以及设备管理需要的管理信息。
[0035]9.系统停止。
[0036]本发明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了设备实时状态采集和统计、设备状态检修建模、设备状态故障实时触发检修流程、设备实时状态和实时指标以及检修流程在线监测,该系统具有实时设备状态采集以及实时指标统计功能,并具有灵活的设备状态建模方法,能够根据设备当前状态变化动态触发检修流程,以及将实时状态以及实时指标、检修流程以及设备管理以B/S方式展示。本发明实现了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不同生产厂商的设备数据和状态,通过自定义的状态建模方式实现动态触发检修流程,通过各种主流桌面终端和移动终端的网页便捷浏览系统信息,极大缩短了设备故障以及故障隐患的发现时间,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因设备问题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00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其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实现数据、模型、信息的持久化;
设备采集模块;负责外联设备或者实时系统,采集到不同来源的实时的数据,并将其关联到DMS设备状态模型,为实时设备管理系统提供设计基础;
状态建模模块;用于通过脚本实现模型状态的组态,并将其关联到设备;能够将数据转换为具有实际涵义的分析结果;
自定义检修流程模块;用于实现了检修流程的自定义以及自动关联;
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根据设备采集模块采集的实时数据和已定义的状态模型得到真实的当前分析结果,从而根据结果决定当前行为;
报警模块;将实时报警推送的浏览器,对用户提出警示,将已经发生的威胁和可能存在的威胁告知用户,自动决策或者为用户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流程模块;用于实现已经出发流程的执行,转向、分发和撤销功能;
应用服务器用于布置设备采集模块、状态建模模块、自定义检修流程模块、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用于实现应用数据处理;
WEB服务器,用于响应页面或者手持设备的请求;
Web展示模块;能够在浏览器以及移动终端展现设备的当前状态以及设备管理需要的管理信息;
所述设备采集模块采集到实时系统传送过来数据,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根据状态建模模块的模型判断当前设备 状态,并触发相应的状态行为,如果是预警则触发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如果是故障或者可能故障,则发送报警信息的同时,触发检修流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采集模块支持通用的工业协议以及自定义的私有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的工业协议为支持MODBUS协议或IEC104协议。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B/S架构的实时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如下:
(1)启动DMS系统,其运行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上;
(2)在Web客户端使用自定义流程检修模块定义流程;
(3)在Web客户端使用状态建模模块定义状态模型以及对应状态需要执行的行为
(4)系统启动后,设备采集模块开始接收实时系统或者真实设备的数据;
(5)设备采集模块将数据格式转换后发送给消息中间件;
(6)实时数据统计处理模块根据来自消息中间件的实时数据以及来自实时数据库的设备状态模型计算得到状态分析结果,根据结果判定是否发送报警或者触发已定义的检修流程;
(7)当告警发生后,告警服务持久化告警信息,并将告警推送到已经打开并正在访问的终端页面;
(8)当流程被自动触发或者手动触发,流程处理模块持久化流程信息,并将检修流程发送到相应的岗位或者人的工作列表中;通过Web展示模块能够在浏览器以及移动终端展现设备的当前状态以及设备管理需要的管理信息;(9)系统停 止。
【文档编号】H04L29/08GKSQ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张 浩, 蔡晖, 胡波, 刘俊, 陈颖峰, 徐超, 廖乐, 华寅飞
申请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按钮的四种状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