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挣钱吗究竟挣钱吗

当前位置: &
打车软件:你到底能不能挣钱?
本文来源于 日 10:42
一是加价这件事有政策风险,在政策没有松动之前难以做大;二是打车类软件多竞争激励,你收费人家不收费,结果是谁都收不到费。
  作者系天使创业村投资总监朱业胜,主要关注TMT/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天使投资,微博@老朱-AngelTown。
  打车软件到底好不好?当然好!谁用谁知道!
  打车软件到底能不能给司机和乘客这两大类用户带来价值?当然能!
  那么,打车软件公司到底能不能挣钱?
  如果能,怎么能?
  如果不能,为什么不能?
  一、能不能挣钱?这是一个问题
  做为司机和乘客,当然不用回答第三个问题;
  但是做投资者和创业者,必须要来思考这个问题。
  在发出《快的打车:烧钱还能烧多久? 》一文后,引起众多朋友的大讨论,今天我再集中讨论下打车软件如何挣钱的问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毕竟,一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和创业,都是耍流氓!
  二、需求是刚需吗?
  先说打车的需求,打车属于大众需求,城市中的人大多都打过车,但并非日常性刚需,使用频次并不高。
  再说对于撮合成交类的需求。对司机来说可以降低空驶率、提高收入,司机天天要开车,所以有一定需求;对乘客来说虽然可以提高打车的可能性和便利性,但打车这件事本身频次低,所以需求也就比较弱。
  另外市场上已经有一些低成本的竞品如调度电话、车队微信等存在,对打车类App的需求又削弱了一部分。
  总结起来:对打车类App的需求属于非刚需、低频次。
  当然,基于非刚需、低频次的需求,并非就没有创业机会,这里暂时只做客观分析,不做定性判断。
  三、可能被微信替代吗? 可能变成出租车公司的菜吗?
  先说腾讯有没有可能做类似服务?
  很有可能。
  因为日马化腾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的间隙已明确表示,未来几个月腾讯将在微信平台推出出租车等服务的微支付选项。此事可参见搜狐IT报道《腾讯CEO马化腾:微信将很快开始商业化运营》。
  最近传得很猛的“腾讯公司有意战略投资嘀嘀打车,微信业务未来将整合打车业务”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当然,腾讯干的事也有些没干成,不能简单断言微信要插足,打车类App就没戏了。
  但当打车App完成市场推广、教育、培育的工作,司机和乘客已经培养了使用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主动揽客或约车的意识和习惯后,大家将信息沟通和对接平台转移到微信上是不是难度小了很多呢?打车类App的定位功能,在微信其实已经实现,只要出司机在介绍里说明一下身份和载客状态,乘客查找周边用户就能找到空驶车辆,这完全有可能满足司机和顾客的信息对接需求。
  同样,如果市场被教育好了、流程都清楚了、能挣到钱了,出租车公司自己搞一个打车App来取而代之,其他民间打车App结果会怎样?毕竟出租车公司掌握了司机这个核心资源,也容易取得政策支持,他们来做这件事成本也会低很多。
  上海强生出租车公司2007年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的出租车装载了车载智能终端,实时上传路况、车速等相关数据,通过卖这些数据已经让他们盈利丰厚。当我们还很少有人谈”大数据”这个词时,强生已经用大数据赚得盆满钵满了。
  如果打车App真的能盈利,你认为嗅觉灵敏的强生们会怎么做?
  能不能抓住出租车司机是打车类App的关键,但这一核心资源有掌握在出租车公司手中。
  打车类App有没有可能如当年的号称在全国拥有60万会员、曾一度自称“车险业的携程”的全国最大汽车保险中介机构——车盟从众一样,最后还是被保险公司釜底抽薪,失去生存的土壤呢?
  四、打车软件可能的挣钱方法
  尽管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但利用潜在竞争对手还没有成长起来之前,能建立自己的强大竞争优势、设立竞争壁垒、建立宽广的护城河,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所以,下面再来认真探讨下打车软件可能的挣钱方法。
  1、从打车这件事本身能不能挣钱?
  打车软件本身干的事就是中介,完成司机和乘客的交易撮合。
  那么,能不能挣中介费? 在紧急时段,乘客应该可以付一定的费用。
  在空驶时期,司机应该也可以付一定的费用。
  加价抢车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但这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加价这件事有政策风险,在政策没有松动之前难以做大;二是打车类软件多竞争激励,你收费人家不收费,结果是谁都收不到费。
  2、把打车这件事拓展开能不能挣钱?
  例如帮助司机增加新的业务,在同城范围内让出租车充当物流运输环节的职能。
  还有哪些拓展的方法?
  3、用流量能不能挣钱?
  当打车App有巨大的装机量之后,顺理成章地进行导流量业务,是不是也有挣钱的可能?
  司机的数量有限,导司机的流量似乎没啥用。
  乘客的数量虽然很大,但打车App使用频次低的特性,决定了乘客只是把它当做特定场景下的一个工具,难以起到很好导流的作用。
  4、投放广告能不能挣钱?
  手机上的广告投放现在还看不到太多希望,智能手机上现在广告份额太少。连李彦宏也抱怨手机屏幕太小、广告投放量太小。百度、微博干了这么久从手机广告上也没捞到多大油水,这事看来戏不大。
  更何况打车App使用频次低,用户看广告的时间就更少了。
  5、从大数据上能不能挣钱?
  现在每个创业者都说自己的项目能搜集到数据,今后可以通过大数据挣钱。但到底怎么挣?投资人稍微一问,很多创业者就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其实,打车类App显然是有可能通过大数据挣钱的,上面举的强生出租车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证明。打车类App利用智能手机原有的加速度传感器、GPS等就能很好地完成行车轨迹、速度、行车习惯等的司机数据累积和搜集。这些数据本身就是非常值钱的。
  关键是,出租车公司会不会盯住这一块?
  另外有人说采集乘客的使用数据后来挣钱,这个似乎不太靠谱。因为他们的使用频次不高,导致数据其实并不大、不充分,价值也就非常小了。
  6、从O2O整合后通过广告能不能挣钱?
  这事其实已经有些眉目。
  百度近日更新了其地图客户端,iOS版本升级至V4.7.0,版本新增在线打车服务。此次增加的在线打车接入了“嘀嘀打车”的在线应用服务。百度地图的打车功能并不需要跳出自身产品,于第三方应用接入程度较深操作过程可在百度地图内一站完成。
  在《百度地图服务条款》仅以“第三方服务”等词汇描述此次合作。现在新版的打车功能仅有北京用户可以使用,杭州、上海的新版百度地图将很快上线,据说接入的是快的打车。
  通过类似百度地图的LBS本地在线生活服务找商家收取广告费,打车应用拿一些分成。
  不过现在打车应用与百度的合作,主要以打车应用提供服务、百度提供流量的方式进行,后续是否会进入到分成阶段、结果会如何?拭目以待吧。
  同样,现在快的打车也在推支付宝支付,这也是阿里考虑注资的原因之一。那有没有可能和阿里天天叫的的本地生活服务结合起来挣点钱呢?
  7、通过卖出能不能挣钱
  现在看来一般的投资人对打车软件兴趣不大,主要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从自身业务的角度考虑做一些战略投资。那么一些大的打车类App被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部分入股或整体收购就存在可能。
  另外出租车公司有可能会收购一些价钱低、规模小的打车类App为自己服务,减少自己开发、应用的成本。
  五、小结
  我抛出打车类App问题的讨论,不是为了黑打车类App。
  做为一个投资人,我希望每一位创业者都能取得成功,这样投资人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引发的一些思考和讨论能对打车类App的创业者有一点借鉴价值。
  我们只站着说话不腰疼,用正在干活的快的打车联合创始人赵冬Nick在我上一篇文章《快的打车:烧钱还能烧多久?
》中的回复做为结尾吧,希望我是错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可能用任何我知道的数字讲出来反驳这篇文章的数字。但既然估算,就应该调查准确、估算清楚。这就是为什么看着死、做着活,浅尝死、深入活,表面死、实际活,旁观死、局中活,评论家看死、VC看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了我之前在文章中所说:打偏死、打中活。”
【作者: 】
(编辑:吕强)
财经网微评论
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经网观点。
同步您的评论到微博 ×
全部评论(0条)新浪用户评论(0条)腾讯用户评论(0条)
暂时还没有用户评论噢~
博客|专栏|评论
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更在意品牌价值,愿意为此埋单,这也是三星利润率一直保持高位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名创业者,他已然成功。但是作为新一代大佬,他需要把猎豹移动做成一家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41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易车问答已帮助
2,152,276 人解决了问题
|浏览[489]|来自:车友之家|
滴滴打车能赚钱吗?
答案最少得6个字哦~
网友回答(4)
本周答题数
好像只是限制南方,不是全国性的
请设置最佳答案 谢谢
机构:易车问答“问答标兵”团队
本周答题数
滴滴打车可以赚钱的
本周答题数
当然可以赚钱了
本周答题数
你好,可以的啊
没有易车账号?
全能型汽车技术专家
交通法规专家
大众车系技术专家
雪铁龙、现代车系技术专家
二手车技术专家
带有侮辱、诽谤性语言
各种广告帖
违反国家政策及法规
带有反动、黄色、暴力色彩的语言
您发的太快了,请您稍后在发!
您已经投过票了
回复提交成功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滴滴打车天价补贴后的惊人内幕:为什么越烧钱越有钱?
摘要程维在2014年下半年时说过一个数字,说滴滴花了15亿。算上上半年的补贴,下半年的红包,我的估算,滴滴和快的大概花出去有40亿人民币。天价补贴不是简单的送钱那么简单,里面有阳谋、有暗战,有刺刀见红,也有产品黑魔法。
  滴滴和快的在2014年掀起的天价补贴大战,是中国互联网一个标杆性事件,以至于很多公司在遇到推广难题时,就会想到一招:上补贴。
  滴滴通过天价补贴,1年时间就把一个创业公司拉到100亿美元市值的规模,为什么?
  团购大战时也流行烧钱大战,但是烧死了很多公司,为什么滴滴快的没有重蹈覆辙?
  天价补贴的4个惊人内幕
  2014年,滴滴和快的共补贴出了多少真金白银?
  程维在2014年下半年时说过一个数字,说滴滴花了15亿。算上上半年的补贴,下半年的红包,我的估算,滴滴和快的大概花出去有40亿人民币。
  天价补贴不是简单的送钱那么简单,里面有阳谋、有暗战,有刺刀见红,也有产品黑魔法。
  滴滴天价补贴背后的四个幕后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幕后第一推手是微信。
  2013年8月份,微信支付上线。但是,相比起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一直缺乏一个很爆的应用场景,这个场景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要移动化;
  第二要高频;
  第三要很痛点。
  我估计,创始人在第一次见到滴滴创使人程维时,就在考虑滴滴跟微信的捆绑。我跟打交道过多次,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布局”能力,据说马化腾早期QQ的签名就叫“正在布局”。
  对于和滴滴合作,是求之不得,两家一拍即合。支付宝在移动端具有统治地位,微信支付正在崛起,双方一守一攻,攻的一方自然获得更大利益。
  2014年1月份,滴滴接入微信支付后。程维想做一次促销推广,他最初找腾讯要几百万的预算,腾讯回复说:你们的预算太少。最终给了滴滴几千万。
  补贴下去,效果惊人,滴滴的成交量暴涨,一个礼拜里补贴已经过亿。
  对司机和用户而言,绑定银行卡和信用卡有比较高的使用门槛,同时带来安全隐患,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用户流失,接入微信支付就很方便,基本是一键搞定。再加上现金补贴,效果惊人。
  1月下旬,快的发动更加凶猛的补贴行动,对乘客和司机进行补贴。当时,滴滴的补贴取消,形势迅速逆转,滴滴的交易数据开始大幅下滑。
  有一天,程维在董事会上说:“两周以后,快的的数据可能开始超越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
  结论是一定要让腾讯继续参与补贴。第一次补贴全是腾讯买单,后来达成的方案是腾讯和滴滴各拿50%。腾讯高层很爽快地表示同意。
  补贴大战全面开打。订单量迅速攀升,之后双方进入拉锯战,烧钱速度越来越快,从早期一天几百万到几千万,再到3、4月期时,一天能烧掉的1个亿。
  快的补贴十块,滴滴补十一;滴滴补贴十一,快的补十二。后来,产品经理马化腾出了另一个主意:每单补贴随机,十块到二十块不等。这样对方就完全无法跟进了。
  第二个关键点,这是一场有默契的战斗,甚至有点补贴秀的意思。
  有的人说,滴滴和快的是代理人大战,背后真正血拼的是腾讯和。这4家公司真的是打昏了头吗?
  肯定不是。我跟大家爆个料,这是一场有默契的战斗,双方高层在桌子下面一直有来往。
  要知道滴滴虽然是腾讯系公司,但是,程维以前在阿里巴巴,滴滴的也是阿里前高管。
  而快的的一个李治国也是前阿里高管。双方打仗最凶猛的时候,双方的投资人来往还是比较密切的,而且还促成了滴滴CEO程维和快的CEO吕传伟的见面。
  14年年5月16日双方各自宣布停止补贴,背后不可能没有经过商量。补贴金额在逐渐减少,有些城市甚至停止补贴,他们担心司机和用户粘性减弱导致订单量下降,但并未出现订单量骤然下降的情况,而是缓慢下降。
  一个滴滴高管告诉我,一开始疯狂烧钱时手不停颤抖,我们初衷是抢市场,但后来发现越烧钱越有价值,补贴大战不是零和游戏,而是正和游戏。
  刚开始烧钱时我们不知道到底是为快的还是为自己,但打车市场迅速膨胀,从原先几十万单一跃至几百万单。同时双方市场份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起到教育市场的作用。与其把钱花在电视台广告上,不如直接让用户体验产品,这是补贴大战积累的最深刻经验。
  滴滴快的天价补贴背后,是两个巨头的阳谋大战:培养手机支付习惯,为手机支付圈地。
  但是,为什么腾讯+滴滴略胜一筹呢?
  第三个关键点,红包登场。
  14年5月停止补贴后,滴滴开始思考接下来策略。
  程维最先想到打车发红包这个产品创意,这个创意很了不起。滴滴红包是2014年牛逼产品,产品杀伤力极强。把补贴变成一个产品,用社交的方式放大传播。
  发红包是一个很好的社交激励方式,人都有炫耀和联络朋友的需求,有时你与别人打交道不知道找合适理由,但发红包是与别人联络的最好道具。
  用户都有分享的心态,美丽说满足小女人购物没处说的痛点,而滴滴红包让用户打车后分享给朋友,用户会忍不住发,如果不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感觉不爽。滴滴在发红包上很有章法,对手根本没法抄袭。
  打车红包第一招是拉新用户,用户分发到朋友圈能拉来新用户。
  第二招是请国内一线明星给用户发红包,利用明星效应推广产品。
  比如,黄晓明、海清、佟大为、Angelababy、王珞丹、李小璐等很多明星参与了“撒红包”的热潮,相当于从明星粉丝那里拉用户。
  第三招是通过企业冠名方式给用户发红包。
  据说,合作规模最大的是,发了几千万的红包,这成为滴滴的生财之道。
  第四招是在电视台发红包。
  滴滴是国内较早使用摇一摇发红包的产品,2014年圣诞节通过电视台综艺节目发红包,1月1日江苏卫视新春晚会摇一摇给用户发红包,吸引1700万用户参与,共送出3亿红包。
  第四个关键点:大数据。
  2014年12月,滴米上线。这是一个针对司机的积分奖励系统,靠大数据防司机挑单。我认为,滴米是一个比打车红包更牛的产品设计。
  打车软件的产品逻辑是如何让用户打到车,补贴考虑的是鼓励用户用车,如何激励司机让打不到车的用户打到车,这就要靠滴米。
  一开始做滴米时,程维面临两个选择,到底要不要告诉用户、告诉司机目的地。不告诉目的地的好处显而易见,司机不会挑活,但坏处是司机不想去那里直接拒载,这对司机来说不够人性。
  程维觉得信息透明化更符合互联网人性,但客观存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段司机不愿拉的订单,滴米由此诞生。
  滴米的出现,使过去“撒遍天下都是爱”的方式变成上下班期定向鼓励司机。北京司机很狡猾,晚上堵车不拉活,用户最需要车的时候在路边睡觉,等到平峰期再去拉活,反正北京不存在没活的时候。
  为了在高峰期调动司机,滴滴根据大数据分析用户在哪些时间段、路段、目的地打车难,在用户上下班高峰期直接奖励司机。
  滴米系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玩之处,比如3个司机同时抢一个用户,滴米能判断出这是一个好活,如果用户叫车10多秒后才有司机响应,说明不是一个好活。如果两分钟后还没司机应答,终于有一个司机应答,我们就给他滴米,加到一定程度后发现仍没人抢单,此时用户已呼叫三次,我们直接给司机加钱,5元、8元、10元一直加到最高16元,附近司机看不到1公里便去拉人,16元轻松进口袋,用户能听到“这一单是由滴滴为你奖励的司机16元”。
  滴滴内部人士说,滴米让滴滴的打车成功率提高了10%。
  滴滴快的完全是用钱干掉所有竞争对手,高峰期打车市场有40多个玩家,这种玩法非常野蛮,公司没有这么多钱根本玩不起。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天价补贴这种事情,跟自己没啥关系。这是拼爹的游戏,没有干爹玩不转。事实也如此,北京第一个做打车软件的觉摇摇招车,被秒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个有钱的干爹。
  但是,我想说的是,滴滴快的40亿的天价补贴背后,有一堂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必修课,不管是屌丝创业,还是高富帅创业,都必须借鉴。
  破坏性之刀:地推竞争力
  什么是程维的钱规则?
  从80万元创业,短短3年时间就成为市值百亿美元的公司,程维有什么破坏性的武器?
  这是程维的一堂移动互联网必修课:不是拼爹,而是拼地推竞争力。
  滴滴快的的补贴大战,让很多人频繁看到一个词:地推。说的直接点,就是地面推广。
  科宝博洛尼创始人蔡明过去认为互联网公司就会在天上飘,滴滴和快的天价补贴大战让他看到互联网公司的另一面:地面行动力也很强。他投资了一个O2O的e洗车项目,还专门从滴滴挖来一个高管。
  当时一个公司给e洗车设计一套300万立体推广方案,全被砍掉,说一分不投,全部补贴给用户,这招直接带来40%超高转化率,而且带来巨大的用户增长。
  另一句话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直接把利益给用户,这是移动互联网市场最有价值的硬道理。
涉及人物,,,,,,,
6632゜16149゜25491゜34797゜44695゜54188゜63974゜73255゜82327゜91565゜10
16342゜113457゜211639゜311371゜411220゜57886゜67132゜76632゜86548゜96149゜10
的确有人不介意甚至享受娱乐活动带来的呕吐,这些人就生活在兄弟会里。虚拟现实能让你享受几分钟,但之后大多...
仔细翻读papi酱的微信公号可以发现,她是2015年10月开始走红的,当时她尝试了...
这部史上最便宜的苹果手机并非亮点全无,最起码相比苹果5c的高价格低配置,SE的性价比还是挺良心的。有人...滴滴打车为什么忍着不赚钱
17:33:23&&
  艾诚:听说有一个叫滴米的系统,这是一种信用机制吗?  程维:这个系统其实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司机能够抢到订单,是一个平台利益分配的问题。大家看到司机会买好手机,会办更好的网络去抢单,谁手快,谁网络好,谁硬件好,谁就能抢到单。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怎么样才公平呢?我们首先改成了谁距离近谁抢单。比如说有两辆车都想接你,那谁离你近谁就应该优先接到你。  我们在慢慢改变的,就是滴米这个概念,谁的综合服务好,谁的服务更积极,那我们会奖励他一些滴米。有两辆车,这个车虽然离你近,但是后面一辆车他的服务整体更好,我们就会通过滴米把他和你的距离拉近一点,所以还是他抢到单。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机制引导司机,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传统的出租车服务,服务质量很难提高,因为它是一次性的,我们很难去记录下来它的好与坏。但在滴滴上面不一样,如果服务不好,你可能就会被留下不好的评论。正是通过这样的机制,我们希望让整个平台更加健康有序。所以你说我们是服务了司机吗?可能我们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  艾诚:柳传志的女儿柳青,给滴滴带来最大的红利是什么?为什么她会加盟?  程维:在创业的路上,很多伙伴慢慢地跟我们走到一起,根本的原因就是志同道合。很多人讲滴滴想要做什么是抱着取笑的态度,特别是在早期,他不觉得这件事情靠谱,所以那些能够相信这个梦想的人就是&志同&。&道合&就是今天我们做事情有共同的价值观,比如我们都相信简单,都相信开放,都努力而有原则,很快就能找到共鸣,就是一路人。柳青是我们碰到的所有投资里面,给我们触动最大的一个人。  艾诚:她怎么触动你?  程维:柳青是个有很多光环的人,但我们发现光环背后是一个独立、要强、有魅力、有灵性的几乎完美的女性。今天滴滴是一个两年的创业公司,要实现我们网改变的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当然希望这种世界级的人才能够帮助我们,一起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所以我们是一拍即合的,中间可能只聊了一到两个礼拜。这其实很难想象,一个这么大的决定,一个在高盛位居高职十二年的职业女性,在一到二周时间里面就决定加入一家创业公司。  艾诚:你用什么打动了她?柳青给滴滴打车带来了什么?  程维:滴滴的梦想,是中国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这个事情柳青相信,她觉得我们努力可以实现(这个梦想)。第二她是投资人,她对于企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认知,她是用一二周的时间跟我们整个团队泡在一起,因为除了这件事情靠谱以外,更重要的是这有什么样的一群人。毋庸置疑(柳青的加入)会有很多好处,她的视野、她的格局、她战略的思考、她对于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以及在业务上的一些想法,以及可以想到的投融资,这些其实都会有很大的一个帮助。但最重要的是信心。  艾诚:面对滴滴积累的海量用户数据,下一步如何实现盈利?  程维:可能有一万个人问我们滴滴怎么赚钱,很少有人去问滴滴还能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滴滴这三年时间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我们说我们不赚钱,我们持续的在出行这个领域里面,用互联网的手段给用户提供方便好用的出行服务,这三年时间我们不会去盈利的。  但三年以后,我们相信滴滴打车,会是一个可能对整个中国出行做出改变的企业。  艾诚:你能假设几种商业模式吗?  程维:有了海量的乘客和司机的数据之后,这些司机和乘客因为滴滴的服务好,黏在里面,那我们就可以给一部分需要更高服务的乘客提供增值服务,同时也给一些司机提供增值服务,这样可以有一些收入。人们打车的时候,我们可以推荐一些周边更精准的广告,这样又会有一些广告的收入,所以有很多事情可以干。  程维的普鲁斯特心理问卷  问:你最大的恐惧是什么?  程维:我最大的恐惧就是我  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们还是有点无畏的。我们从创业第一天起,所有人跟我们讲过各种风险,九死一生。这些风险、这些挑战、这些生死、这些困难我们都走过来了。虽然未来路上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好怕的。  问:你希望被这个世界如何记住  程维:不要为别人去活,为自己去活。我们的生命不是为了某一天被谁记住,而是自己能够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够觉得有价值有意义。  问:你最大的信仰是什么?  程维:最大的信仰其实是我的兄弟,就是跟我们一起创业的这群人,这对于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珍惜的。滴滴这么短时间的发展,其实很多人都是被我们共同的梦想感召过来的。大家看到的是补贴大战,看不到的是我们团队七天七夜没有睡觉,大家在一个办公室里面,实在受不了了,就倒在办公室里面简单地睡一下,然后醒过来又接着开始干,人都臭了。所以大家看得到的是这些打车软件,看到的是这些营销,看不到的是背后一群人的努力,所以我相信虽然我们今天还不完美,但是有这群人在,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问:你最痛恨自己身上的哪一点?  程维:希望活得更潇洒一点,更轻松一点。
关注创业网微信、微博,每天与您分享创业中的点点滴滴!
创业网新浪微博
创业网腾讯微博
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搜公共号:创业网cy580
搜微信号:cy58088
有问必答,用心服务
创业项目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打车靠什么挣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