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耳塞效果比较好的耳塞?

&主题:什么耳塞隔音效果最好:地铁上用
泡网分: 28.416
帖子: 2413
注册: 2005年06月
天天挤地铁,想看看VIDEO,可周围噪音不是一般的大,现在用的是漫步者H260。
从原理上说,我还是想买个隔音耳塞,不是电子降噪的。放狗搜了一下,没个头绪:
可惜全是睡眠用的,有没有结合好耳塞的耳机呢?貌似大家都在用海绵套,效果真的好吗?
&浏览:3472&&回帖:31 &&
泡网分: 40.481
帖子: 2929
注册: 2003年01月
听开放式动圈习惯了。。结果前几天听了一耳朵入耳。。。结果头感觉有点晕。。。
今刚入手铁三角ES10,感觉还可以。
泡网分: 12.715
帖子: 5373
注册: 2009年09月
h260已经是入耳式了,隔音相对还可以了,封闭式大耳机会不会更好点?
泡网分: 18.365
注册: 2006年03月
还是主动降噪的好,效果明显
泡网分: 28.416
帖子: 2413
注册: 2005年06月
多谢各位回复。
我想找的是那种能深入耳道的耳塞,这样用不太大的音量就能听清楚,而外面的声音一点也听不见。
泡网分: 32.278
帖子: 2304
注册: 2004年04月
入耳式的又轻便隔音效果也好。
泡网分: 30.419
帖子: 2049
注册: 2004年02月
shure se535
泡网分: 14.783
帖子: 1832
注册: 2008年05月
深海 的 cx 880&&1000块的样子,呵呵,效果相当的不错
泡网分: 24.326
帖子: 3492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彩虹谷 在 13:49发表
入耳式的又轻便隔音效果也好。 非常对.
可是,新问题又来了.
那诊听器效应,又无解.
还是选封闭式耳机吧!
泡网分: 28.416
帖子: 2413
注册: 2005年06月
听诊器效应我在漫步者H260上已经适应了,还可以,总比听噪音强。
各位能谈谈在地铁上用shure或深海的感受吗? 比如大喇叭报站名的时候,有多大影响?
原文由 longbowwu 在 14:11发表
可是,新问题又来了.
那诊听器效应,又无解.
还是选封闭式耳机吧!
泡网分: 12.501
注册: 2008年06月
太多了,ER4,UM3X,Se535,天天上公交地铁,完全听不见外界声音。如果预算更多就上定制,隔音和舒适感更好。
泡网分: 12.501
注册: 2008年06月
原文由 osterport 在 14:37发表
听诊器效应我在漫步者H260上已经适应了,还可以,总比听噪音强。
各位能谈谈在地铁上用shure或深海的感受吗? 比如大喇叭报站名的时候,有多大影响?要避免听诊器效应,只能用UM3X,Se535之类的脑后走线的方式,让线贴着后脑勺绕到脖子上,就没有听诊器效应了。UM3X用的是麻花线,很软,可以更好的避免听诊器效应。
泡网分: 23.578
帖子: 3046
注册: 2006年12月
大四小四,用了三节套你就不知道环境噪声是什么了。
泡网分: 12.501
注册: 2008年06月
补充一下:入耳式耳塞很重要的部分是套子,建议用Comply套,基本可以保证无异物感,隔音效果也很棒。
总之,公交地铁上的噪音完全可以用物理降噪消除,不必上主动降噪,主动降噪是为了坐飞机的。主动降噪没有音质好的。
[leafbanana 编辑于
泡网分: 10.494
注册: 2009年01月
用创新的aurora in ear 两年了,坐公交地铁完全听不到报站。一开小差容易过站。但是有次住院晚上隔床打呼隔音有限,真正要安静还是bose那款主动降噪的。
泡网分: 34.803
注册: 2000年10月
建议上降噪耳机,SONY、铁三角都有。
泡网分: 15.418
帖子: 1954
注册: 2009年05月
泡网分: 24.331
帖子: 1083
注册: 2005年04月
泡网分: 8.162
注册: 2010年03月
铁三角很好。
泡网分: 15.412
注册: 2006年12月
楼主你好,首先你要告诉大家你想花多少钱这样的话大家才比较好帮到你!
泡网分: 24.343
帖子: 9768
注册: 2008年05月
森海的CX350已经够好了,这个主要取决于耳机机体、胶套和你的耳洞的贴合程度,不见得非得三节套
另外任何入耳,用海绵套隔音就是好
再者,必须提醒楼主,完全隔音意味着绝对的生命危险,请牢记
泡网分: 61.667
帖子: 21834
注册: 2002年02月
买个入耳的就差不多了,加一个好点的硅胶套。我的耳塞配了大号套,效果很好。右边大的这种。
泡网分: 28.416
帖子: 2413
注册: 2005年06月
好,知道了,我只在地铁上用
原文由 dishuishuidi 在 17:50发表
森海的CX350已经够好了,这个主要取决于耳机机体、胶套和你的耳洞的贴合程度,不见得非得三节套
另外任何入耳,用海绵套隔音就是好
再者,必须提醒楼主,完全隔音意味着绝对的生命危险,请牢记
泡网分: 28.416
帖子: 2413
注册: 2005年06月
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原配的其实入耳没有那么深,效果不够好。
你这个是两节的吗?入耳深一下?
原文由 Bohnenkaffee 在 17:59发表
买个入耳的就差不多了,加一个好点的硅胶套。我的耳塞配了大号套,效果很好。右边大的这种。
泡网分: 28.416
帖子: 2413
注册: 2005年06月
谢谢提醒。我不是发烧友,预算不高,大约200人刀,让大侠们费心了。
基本思路是上好的耳塞套,至于音效,倒在其次。
原文由 palmer9 在 17:46发表
楼主你好,首先你要告诉大家你想花多少钱这样的话大家才比较好帮到你!
泡网分: 28.416
帖子: 2413
注册: 2005年06月
又搜到一篇文章:
说是创新Aurvana In-Ear效果最好,不知有人用过没有,价钱也还可以。
泡网分: 44.682
帖子: 6922
注册: 2004年01月
淘宝买一付YLJ的BOSE QC2
泡网分: 61.667
帖子: 21834
注册: 2002年02月
原文由 osterport 在 21:15发表
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原配的其实入耳没有那么深,效果不够好。
你这个是两节的吗?入耳深一下?
这个是原配几对中最大的,堵得紧,其他小的是黑的,这个效果最好。照片上是有一个套次找不到了,不得已在淘宝上买的,其实原厂家也有只是麻烦。
泡网分: 8.162
注册: 2010年03月
铁三角ATH-CKM30.
160元,十分合算。
泡网分: 8.165
注册: 2009年06月
用天龙c700的飘过,不过超过lz预算了,隔音效果那叫一个好,所以我只有在地铁里面才用,上马路不敢戴,完全听不见外面的情况。
ps:我是配sony a728用的,均衡器各种音效关闭,听起来很爽。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导读]耳机是很多上网听音乐、打电话或是游戏玩家都十分重要的装备之一,很多时候有一个音质好的耳机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网络体验,那么什么样的耳机音质比较好呢?什么样的耳机性价比高呢?接下来我就具体为大家介绍下吧。
耳机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它的
& & & &耳机是很多上网听音乐、打电话或是游戏玩家都十分重要的装备之一,很多时候有一个音质好的耳机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网络体验,那么什么样的耳机音质比较好呢?什么样的耳机性价比高呢?接下来我就具体为大家介绍下吧。
& & & &耳机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它的技术更新升级并不像其他的数码电器一样,决定耳机性价比的往往就是它的音质好坏。很多时候我们的聆听偏好是不同的,所以在选择耳机的时候更多的是靠耳机的音质,当然耳机的功能也是我们选择的主要标准。
音质比较好、性价比高的耳机
& & & &1、akg k3003
& & & &akg k3003来自奥地利,不同地区价格不同,从不等,属于富人玩具。很耐听,煲几百小时,会发现看好听。就是耳机外观太低调。
& & & &2、森海的hd800
& & & &这款与k3003价格相仿,但作为头戴台式用耳机,价格还是可以被某些发烧友接受的。给它什么样的前端它就给你什么样的音乐。还是一款不错的耳机。
& & & &3、JVC HP-FX500
& & & &JVC HP-FX500是全球首次以木材做振膜的耳机单元。JVC HP-FX500整个音盘都是原木皮来的,比起以前的木纤维振膜更加贴近自然,木材选用重量轻刚性强的无垢桦木。JVC HP-FX500在振膜边缘采用螺旋式悬挂网边做支撑,实现更均匀的前后活塞运动模式,降低单元的振动损失。多余的振动适度地吸收,实现纤细的高音和丰富的低音,声音更自然。
& & & &除了上面的几个音质比较好和性价比高外,还有hd650、拜亚T1、铁三角ATH-W3000ANV、akgk702或者k701。这些耳机都是比较不错的。比较大众化耳塞中最好的是:动铁的舒尔SE535、动圈的森海ie80。
选购耳机时注意事项
& & & &1、灵敏度,这个值越高,在同样的音源输出功率下声音越大;耳机的灵敏度要比监听级耳机更高,在110db左右,因此对于耳机来说这个值越大越好。
& & & &2、阻抗越大,需要音源的输出功率也越大,随身听设备的输出功率小,因而只适合阻抗低的耳机,不然就推不动耳机发声了。当然毫无疑问阻抗越高的耳机搭配输出功率大的音源声音效果相当好。
& & & &3、耳机失真表明了耳机的音质平稳、清晰、保真程度。一般的耳机为0.7%左右,这个值越小越好。
& & & &4、频率响应指耳机能表现的频率范围,一般的值是20-20000Hz(低音-高音),12-39000Hz意味着这款耳机能表现更多的音频细节,声音&更真实&一些,30-17000Hz意味着在30Hz以下的音频段细节耳机不能分辨,却使低音效果很&沉重&有分量,高音情况类似。
& & & &5、耳机的均衡方式有两种:自由场均衡和扩散场均衡,自由场均衡假设环境是没有反射的,如旷野;扩散场均衡则模拟一个有反射的房间,它的听感比自由场均衡要自然。
& & & &6、中高档耳机在导线上十分重视,不同的线材对音质影响较大;线的长短也十分重要,在选购时要充分估计适合自己的长度,如果你打算总是把MP3挂在脖子上或放在上衣口袋,那么就挑选短线,如果要把机器放在挎包或裤子口袋,要选择长线。
& & & &7、耳塞的软皮套,越大一点的,对高音刺耳减少和低音的量加都会提升很多,所以尽量选择耳塞的软皮套大点的。
& & & &上面是一些关于选择耳机的参数,其实耳机的好坏,音质还是决定因素。参数只是个参考,重点还是实际的听感。
保护耳机的方法
& & & &1、摘耳机的时候捏住耳机柄,不要用力拽耳机线。&
& & & &2、不用时不要把耳机线用力缠绕在随身听上。&
& & & &3、听歌的时候最好配两个海绵套,防止灰尘和碎屑落到耳机的振膜上。&
& & & &4、不要把声音开得过大,超过耳机的承受能力。&
& & & &5、避免耳机的摔打。
& & & &6、注意新耳机买回后一段时间不要刻意煲,最好正常听,还有刚开始听音量一定要小点,这样有利延长耳机寿命,一段时间后正常听一般没问题。
& & &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您的位置: &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解读耳机发烧友的盲区
耳机相对于音响来说投入并不算太大,普通人群们使用的耳机从几十块到几千块不等,即使是高端的设备搭配耳放、台机等几万块钱也是能够下来的。所以在年轻群体中耳机发烧友们明显更多,而且他们可以购买好多耳机,但不能堆着一堆音响来听吧?这些发烧友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骨灰级的用户的确是在耳机这方面拥有很多经验,但大多数发烧友们没有达到这个级别,总会出现很多问题或者走许多弯路。
这就是我们开头说到的在这个圈子里,拥有很多奇才,那么我们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耳机发烧的七宗罪,你是哪种奇才?
一、盲目攀比
既然是耳机发烧友们么,在一起总是讨论器材,至于音乐不音乐,那是个人喜好问题,没法达成完全的共识,器材好那是真的好,大家都得承认。无论是在论坛上、群里或者见面聊天,大家最经常讨论的就是自己使用的器材,这些耳机的声音怎么样,当然,如果你用着和别人水平差很多的耳机,那么相信你也不好意思再同别人一起谈论这个话题了。
耳机发烧友们总是乐于试听各种好的设备
所以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形成一个畸变的现象&&盲目攀比,自己使用着好的耳机,最起码是大家公认为都好的耳机,要不然就得是价钱贵的,那么你才有去讨论这些问题的资格,否则就别在这里指手画脚的。这种现象也会影响到很多初烧的用户,因为只有使用好的耳机才能够逐渐踏入这个爱好的圈子,不然是不可能入门的。
他们本身可能使用的也是好的耳机
不过这样是不是有点过分了,你怎么就知道大家公认的好耳机就是适合自己的?耳机同音乐其实也都一样,声音怎么样是完全个人的喜好问题,即使是公认为好的耳机那也是大多数人喜欢这种声音,如果个人不喜欢不能代表这就是绝对错误的吧?盲目攀比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钱,花上好几千买一个好的耳机结果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听不出来,那么这种心理的满足感是不是有太大意义,值得反思。
但使用入门耳机的人们就没有资格同别人讨论了么
发烧友们在一起讨论切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不应该是攀比的过程。而如果我们身边拥有对于耳机比较了解的朋友们,而自己又不是特别懂又很想听耳机,可以让他们推荐一些入门级的耳机线入手,如果以后不满意了可以再入手高端一些的,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二、盲目跟风
我们之前说过,音乐发烧友们的发烧程度并不相同,很多人们是处于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而很多耳机老烧们因为听得耳机多了,自然对于各种耳机都比较了解,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和需要什么样的,也愿意发表一些关于耳机的听感方面的心得,但这其中不缺乏有很多主观的因素存在。而这些人们似乎还是都挺有模有样的,这就造成了一种他们使用的耳机就是对的,如果能和这些老烧们使用一样的耳机就是好的这种盲目跟风现象。
经典的神器HD600保证每个人都能喜欢?
确实拥有很多耳机都是好耳机,并且我完全相信老烧们使用的耳机也都是确实不错的,但问题是他们觉得不错,而自己使者是否有必要或者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我们还是需要说明每个人的听感是不同的,或者更客观地去说是因为每个人对于声音的喜好不同,即使是老烧们使用的好耳机也不见得就能够适应每一个人使用。
舒尔SRH1840就在旗舰耳机中开辟了一种独特的声音风格
即使是最好的耳机也都拥有一定的声音风格,越是好耳机的风格越明显,不可能同其他的耳机完全一样,那么这些耳机的优缺点是不是适合自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并不是说老烧们使用这些耳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完全对的,就一定要买这种,作为主观大于客观的听感,我们还是建议去自己试听来判断是不是有必要购买。
只要我们听着舒服或许就是好的
如果我们听着这款耳机比较舒服,并且我们知道它确实好,那么没关系,购买这款耳机吧,说明你同那些老烧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但也并不是说他们就是真理。而如果我们压根听不出来好坏,或者即使是好的耳机我们并不喜欢这种声音,难道这就说明老烧们使用好耳机是一种谬论么?
三、胡乱搭配
嗯嗯,好马配好鞍,好耳机配好前端这是必然的道理,无论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听感上来讲都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这毋庸置疑。但很多人们并不太注意这个问题,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初烧用户买了好耳机,他们并不一定将耳机搭配在好的设备上使用,因为他们习惯于直接兑在电脑上和随身听上使用,那么即使再好的耳机也无法发挥出其效果。
好耳机搭配好前端也是应该的
有的人们在耳机店中试听的时候觉得这个耳机的声音不错,然后买回来一听就感觉声音完全不对,好像被商家欺骗了一样。我们在体验店里试听耳机的时候人家是搭配合适的前端给我们使用的,我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自己使用的同人家的前端不同,能出来完全一样的效果吗?首先我们自己应该考虑下这个问题。
但像这种搭配能出好声音么?
经常能够看见将高端的HiFi耳机直接插在电脑上或者随身播放器上,并且总是以为是这个耳机的效果并不够好,同别人的不太一样,所以总觉得人家是骗自己。其实音乐播放是一个整体系统效果的作用,有一个因素不同效果可能就会不一样,确实比如HD650搭配那上万的耳放和台机听着高品质的音乐,能和插在电脑上听MP3一个声音吗?
但像这种搭配一定有必要么
另一个极端就是烧友们的玄学误区,那怕是一颗入门级的最容易驱动的小耳塞也一定要插在大功率耳放上来聆听,好!声音好,就比直接插电脑上或手机上好!真有那么好么?我想对于这种耳机来说搭配上万的前端和在随身前端上使用应该差别不是特别大,不至于有那么明显,反正随身听就能很轻易驱动的东西,至于要那么好的设备么?
四、贵的就好
发烧么,自然用的设备是要比别人好,也一般比别人更懂一些,这自然也会逐渐形成一个误区,不是看东西的实际好坏与否,而是以价格定好坏。贵的就好,因为它贵!但是好在那里,耳机贵了就一定是在声音方面的绝对提升么?那么哪样的声音是绝对好的,哪种声音又是绝对差的?这个真的解释不清楚,也没有办法来量化。
这耳机很贵,没听过就一定是好么?
价格和使用价格有的时候并不一定就是完全等价的,因为价格高了可能是摊在外观以及工艺等方面,亦或者是耳机的配件以及品牌效应。并不一定都在声音因素方面的提升。我们可以看见最明显的就是限量版的和非限量版的同一款耳机在价格上可能相差很多,其实它们则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在声音上也基本相同。
这个耳机18万,但它的价格并不是体现在声音上
声音那么主观的东西,哪里就能够存在绝对的好坏优劣之分?有的性价比高的耳机在声音方面的认可程度,并不比有些冷门的高端耳机差。试想首先不让我们来知道一款耳机的价格去听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够知道它们在什么价位段么?这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或许我们并不需要最贵的,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厂商的定价策略和我们心中的价值标准有的时候并不太一样,我们一部分是真实觉得一款耳机的声音好坏在心目中形成的价格,而另一部分就是因为价钱的因素,因为它贵,所以我们心理上就觉得它好。所以我们并不一定都需要最贵的,而是最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五、频繁升级
嗯嗯,发烧友么,不发烧怎么能叫烧友呢?经常换耳机听是正常的,有的朋友们新耳机买来没有几天就厌倦了,总觉得太单调,如果再长时间听还可能会讨厌它。其实对于发烧友们来说这样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听多了并不满足于一种声音,经常换换耳机听也是正常的。
发烧友折腾耳机是必须的
所以我们就经常能够看见这种现象&出9.9新XX耳机,刚听了一耳朵,不喜欢,希望有喜欢的人收&、&想要一个XX耳机,我刚买了XX,然后听了朋友的XX觉得很好,顺便出XX耳机,垃圾!&等等二手交易区的发帖以及各种买卖广告。当然从烧友之间相互交换耳机买卖相对于每次去买新耳机扔了来说,是一种资源的很合理配置,这是一件好事。
在二手交易区确实能够让资源更合理配置
但对于频繁升级这事儿我们并不说其绝对好坏,因为生命就在于不尽得折腾,发烧友们折腾耳机折腾多了也就更加懂得耳机,更加熟悉耳机,对于耳机的了解也比正常人更多一些。且不说煲不煲机,但有一点就是新的耳机拿过来,我们怎么就听了几天就完全了解它了呢?对于一款耳机拥有全面的了解也是在不断的时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不是对它第一印象就给判定其好坏了。
常听才能更了解它
这同人是一样的,第一印象重要,但想要更多更好地去了解这个人还得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耳机在长时间的聆听中我们才能够知道这款耳机的各个方面表现如何,适合什么样的音乐,哪里是自己喜欢的,哪里是自己不接受的,以后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等很多问题。
六、胡乱指点
听感的问题玩玩到最后就成为玄学了,这是玩耳机和玩音响的人们进入最大的误区。因为本身听感就是纸老虎,是每个人对于声音理解上的不同,对于声音进行文字描述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并且很多时候大多数人在描述一款耳机声音表现的时候都表现出来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它并不像很多东西拥有既定的标准来衡量,所以也无从把握真正的好坏优劣。
像这种高端耳机是每个人都听过甚至拥有的么
很多人们把自己喜欢的耳机吹得神乎其神,而同样是不喜欢这款耳机的人们则将其贬低到极限。究竟这些人们是不是了解这款耳机,以及对于耳机的产品拥有多少了解我们真的不得而知。很多时候听到别人的评价与自己的标注符合时会表示赞同,而与自己的判定标准不同是不是就得吵起来了?
在论坛上的耳机音质讨论什么的永远很火热
所以其实我是不建议看网上别人说的耳机听感是怎么样的,也不爱听别人说这款耳机怎样,能听到最好,听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听不到的不做评论,也不会去不听就买。每款耳机其实都拥有其存在的价值以及意义,人们本身对于声音的需求就不同,不同的耳机正好用以满足这种需求,没有必要太多去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别人的思维方式。
太过拙劣的耳机可能是因为本身的硬伤,而不是声音风格的问题
也有些耳机确实太过拙劣了让人们都没有办法用以欣赏音乐,但那对于聆听音乐来说可能是声音表现方面的硬伤,而不是一款正常耳机所应该发出的声音。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些耳机是大众人群们都认为很好的,这些声音或者是大家都比较容易接受和喜欢的,但也不排除有的人并不喜欢这种声音,因为聆听音乐的不同对于声音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七、本末倒置
最后值得大家注意和深思的问题,也是回归一个原本的问题&&耳机应该是用来干什么的。我想很多发烧友们发烧的初衷都是为了让自己欣赏音乐拥有更好的声音表现,但烧到最后就已经忘了耳机本身的用途是干什么的了,为了烧耳机而烧耳机,而不是为了听音乐而买耳机,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发烧友中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
真正的音乐,有多少所谓的发烧友能听懂?
经常,不是,是绝对能够看见,在耳机的各大讨论区中,耳机自然是绝对的主流话题,几乎很少有人聊到音乐的,即使有也就是说在小白提问的时候询问一下主要听什么类型的音乐。而如果这个讨论区中拥有音乐专门讨论的板块,那么也是相对较为冷门的区域,并且似乎大家对于耳机的&技术&分析起来,远比音乐了解地更多。即使我们经常和发烧友们聊天,他们也总是乐忠于讨论什么样的耳机自己喜欢,搭配什么样的前端听着怎么样,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耳机之类的问题。
耳机,是为了更好地聆听音乐服务
关于音乐或许他们了解地真是太浅显了,甚至有的人根本不懂音乐就开始盲目地发烧耳机,我想知道这样的发烧是不是拥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其实音乐本身是博大精深的,音乐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解学习远比只作为聆听感受的耳机学问更深刻,如果我们本身对于音乐拥有比较好的了解,那么我们一定对于声音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而不会出现很多耳机发烧友们出现的误区,先听懂音乐,再为了更好的聆听寻找一款好的耳机,这似乎才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思维。
写在最后:
就以上这些问题和存在的误区,我亲爱的耳机发烧友们,你们都躺枪了么?请不要不好意思承认,不是就当看相声一样过去,而是就是了,最后反过来自己好好思考一下这些是不是有必要的。其实对于声音的追求就同追求其他东西一样,也都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理性的发烧可以接受和被理解,为自己寻找更好用以欣赏音乐的设备才是最好的,但,记得切勿玩物尚志和走火入魔!
信息也是生产力,精简才是硬道理!情报猎手带你突破信息迷雾,每日独家为您锁定最有价值的IT行业新鲜事。打开微信,扫描关注,赢取每月粉丝奖!
热门文章排行
热门配件评测
VR虚拟设备忘了Beats吧 6款效果更好的耳机推荐
腾讯数码讯(编译:多多)今年5月28日,正式宣布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eats,其中包括耳机生产商Beats Electronics和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Beats Music。30亿美元的花费也成为苹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易。也许不少Beats的粉丝会担心Beats被苹果收购以后,Beats耳机的惊艳之作将不再出现。不过没关系,即便没有了Beats,耳机界也不会缺少令发烧友们痴迷的其它惊世之作。下面,就给各位网友介绍几款足以能够媲美Beats耳机的惊世之作,一起来看看吧。1、ACS T1这款造价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200元)的ACS T1耳机可以说价格不菲,但其真人定制软膜的设计绝对能够让用户“值回票价”,并且 ACS T1的三频能量分布也表现得十分出色。专业人士表示,这款ACS T1耳机的设计以及音质方面的表现均十分惊人。如果用户能够确保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能够负担高昂的耳机售价,那么这款音质还原能力极强的ACS T1将会是你不二的选择。不过,1000美元的耳机可以算作奢侈品了,喜欢的发烧友们赶快存钱吧。2、Creative Sound Blaster EVO ZxR这款Creative Sound Blaster EVO ZxR耳麦内置SB-Axx1音频处理器,能够随时随地增强音频。此外,这款耳麦还配备了其它出色的音质处理功能。包括支持aptX和AAC技术的耳机,确保通过Bluetooth传输的音频内容清晰。体验虚拟7.1声道环绕影院效果以及主动降噪功能等。业内人士表示,这款Creative Sound Blaster EVO ZxR耳麦是一款综合性表现十分出色的耳麦产品,并且能够同时支持音乐、电影以及游戏功能。虽然这款耳麦的各项表现都十分平均,但其无疑是一个“出色的全能型选手”。3、Bowers & Wilkins P7从声音美学的角度来说,这款来自Bowers & Wilkins的P7无疑可以称得上是音频天堂。如果你有足够的预算并且钟情于高保真音色,那么这款P7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这款P7是Bowers & Wilkins推出的首款耳罩式耳机,并且配备了灵感来源于Hi-fi扬声器的驱动单元,为P7带来了无可挑剔的高保真音色。业内人士表示,这款Bowers & Wilkins P7虽然价格昂贵,但凭借着其高保真的音色,足以能够俘获一众耳机发烧友的芳心。4、Klipsch Image X7i这款Klipsch Image X7i采用了椭圆式的耳塞套,并且传承了其一贯舒适的佩戴感。此外,这款耳机在外观设计方面也十分出众,采用了独特的陶瓷材质,质感十足。在三频表现方面,低频很好的保证了音乐的完整性,恰到好处且具有弹性的低频给人感觉非常舒服。中频方面人声非常凸出。给人感觉歌手就在耳边,而其中的乐器也仅仅只是铺垫。5、Oppo PM-1看到下面这段话千万别紧张,保持呼吸,必要时深呼吸来保持平静。这款Oppo PM-1耳麦的售价为1099英镑,相当于1838美元或者是1957澳币,约合人民币11400元。看过价格之后,是否会觉得,但是在耳机界,从来都是“一切皆有可能”。这款Oppo PM-1采用了平面振膜驱动单元,独有的7层振膜,其振膜以独有的七层透薄材质制造,在高灵敏度、相位一致、高稳定性及专有平面振膜技术上,为个人监听级耳机重新定义。在机身材质方面,这款PM-1也是精益求精。耳机的耳垫选用高品质的天然乳胶,且耳垫与头戴的外皮均由手工挑选的羊皮制成,给佩戴者带来无与伦比的舒适感。6、Rock Jaw i3D这款Rock Jaw i3D耳机外观看起来很不错,可以与Beats的产品一较高下。不过至于音质,还真的不敢恭维。来源: 查报价,看新品,尽在腾讯数码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数码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数码”或“qqdigi”,获取更多数码资讯。
[责任编辑:jiedu]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耳塞音质比较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