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米手环如何检测睡眠疯了!!!晚上检测的时候,刚睡下的两三个小时内显示我每10分钟走2550步…睡眠监测又

当前位置 &
16:31:59&&&&
编辑:随心[])
内容导航:第[01]页:[79元诚意之作 小米手环赏析]第[02]页:[小米手环APP:功能都在这儿了]第[03]页:[总结:到底如何看待79元的小米手环]
一般来说,即使有屏幕,智能手环也会有很大的显示局限,因此这类产品都会有配套的手机APP,用于查看和分析记录数据。不过最近微信与四家穿戴设备厂商达成合作,公共账号即可充当手机APP,算是一种不小的尝试。小米手环则兼而有之,既有自己的手机APP,也能通过绑定微信公共账号与朋友一较高下。
其手机APP也叫&小米手环&(目前还未开放下载),打开后提示开启蓝牙,登录小米账号后便可进行绑定
1、&真的只有小米3和小米4才能用么?
很多用户关心小米手环能不能在其他手机上使用,我们测试的初步结论是,只要手机满足Android4.3及以上、并且支持蓝牙4.0基本上都能用,至于是不是小米手机亦或是MIUI系统影响不大。
比如小米2,预装的系统是Android 4.1,所以无法支持手环。但如果刷入Android 4.3及以上系统就能用了。
这是在vivo Xshot上的截图,Xshot默认系统基于Android 4.3,系统会提醒升级到Android 4.4,但并不影响正常使用。不过非MIUI系统是没有&屏幕解锁&功能的,其他的各项功能均能正常使用。
好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自己手机的系统来初步判断是否能够支持小米手环。当然,这也仅是目前的限制,我们最新得到的消息是,iOS版的小米手环APP也在开发当中,未来支持Android 4.1/4.2的手机系统也不是不可能的。
2、&关于计步和睡眠监测,你应该知道的一些事
主界面便是小米手环的主打功能:&计步&和&睡眠监测&,通过左右滑动即可切换。小米在UI上的设计向来不错,这款APP也明显有着小米的风格,大面积的纯色留白和大小数字布局显得错落有致。
&8:02-8:27&,这正是上班路上的时间,可见其记录的相当详细。而且有意思的是,它还会根据你消耗的卡路里换算成对应的食物。吃货们忍不住吃了两串羊肉串后,是不是可以走个3000步来抵消&负罪感&呢?
睡眠界面则显示了你昨晚睡的是否安好,其中还有深度睡眠时间。界面虽然足够清晰,但笔者认为还有改进之处,比如上部的圆圈完全可以对应成时钟呀,我这5小时57分是在那段时间呢?如果在图中标识出来无疑更加的人性化。从某种程度上讲,而且非常的必要,比如下面。
点击圆圈中间的大数字,便会调到详情界面,计步就不用说了,它会按小时记录你的走路情况,很多其他手环也能记录的如此详细。
问题就在睡眠监测方面。我们知道,小米手环的一大特色是计步和睡眠无需手动调整,而是会自动感应并切换状态。这对睡眠不规律、经常丢三落四的人来说,无疑相当的人性化。
但自动识别难免出现失误。笔者8:27到公司后便把手环搁桌子上了,中午也没带出去吃饭,下午3点才又把玩,然后记录结果如上面右图。它竟然把这段时间当成了睡眠!!!好吧,要想小米手环记录的数据更为准确,就需要一直戴着的。
问题又来了,如果把它丢在一边整整两天,那么岂不是记录这48小时都在睡眠了?笔者特意测试了一下,结果并非如此。
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小米手环在&被遗弃&的这两天内是没有任何记录的,睡眠记录也是空白。这还是让人比较吃惊的,可见小米手环在智能检测方面已经足够灵敏(小米手环具有30天的记忆能力,无需时刻连接手机,因此不会是数据丢失的导致的)这样看来,如果全天候随身携带的话,记录的数据将会是非常准确的。
3、手环LED灯的作用
小米手环上只有三个点阵孔,显示时间是不可能的,其最主要的用途是查看目标完成度,抬起手腕便会亮起灯光,每格代表完成1/3。
此外,它还能提醒及时充电,充电时则会标示充电量;在&寻找手环&时则会在震动的同时三枚LED灯全部亮起。
4、手环解锁
目前来看,小米手环还仅能在MIUI系统实现屏幕解锁,而在其他系统的手机上安装APP时,是没有该选项的。
需要注意的是,设置解锁需要在在APP中设置,设置过程中会需要快速敲击手环两下,所以解锁失效时可以先想想是不是设置的问题。
这中解锁方式不失是一种创新,使得手机&认得&主人,方便自己的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隐私。不过目前还有些小小的尴尬,就是感应距离还有些太远,如果你就在手机附近的话,那么别人也能顺利的解锁,未来如果能够将范围缩小到半米之内会更实用一些。
5、智能唤醒
其实笔者近期一直佩戴着某款智能手环,感觉最实用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来电提醒、一个是震动唤醒。
对于前者,静音模式很容易忘记关掉,导致来电时不能及时觉察到,这时手环就起作用了。对比来看,小米手环在手机来电20秒未接时才提醒,实在是有些长,如果你缩短到8-10秒就很理想了。
而对于震动唤醒,现在笔者已经习惯不再使用闹钟,手环的震动闹醒功能要比手机要&健康&的多,一来它不会影响家人、二来你也不用对着刺眼的手机屏幕戳关闭。
这点上小米手环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它提供了轻震和重震两种模式,会根据你睡眠的深浅智能选择;另外,它还支持闹钟半个小时前的一次浅度提醒,放心,你察觉到震动后马上又会睡过去的,不过头脑里已经有了对起床的预防针。
6、以社交增加粘度
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很多智能手环均集成了社交分享和排行榜功能,国外的苹果、国内的微信也都已开启了平台化战略,可以将不同品牌穿戴设备的数据汇集成统一个格式,便于更大维度的进行社交排行。
虽然还未确定小米手环是否加入微信公共平台,不过我们还是找到了&小米手环&这一微信公众号(该公共号自称用于临时测试)。不过功能没有真正的平台那么强大,目前仅能够查看当日运动情况,以及排行榜功能,相信未来会有更为丰富的功能。
新闻标签:
相关阅读:
文章内容导航第2页 小米手环APP:功能都在这儿了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小米手环实际使用情况如何?
纯讨论:我使用小米手环一个月了,已经习惯每晚上床前看步行有没达标,早上醒来看睡眠质量。随着固件一直在升级来电提醒等比较实用的小功能加进来,总体觉得做的还不错,但是有好多用过的朋友最后都压了箱底。。。买了小米手环的朋友讨论一下,他有没有让你觉得满意?手环目前仍然是小众产品吗?
按投票排序
103 个回答
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某天不经意间就发现这样了,都不知道啥时候没的。。。
使用了1个月左右,小米手环被闲置了,或许哪天想起来会再佩戴几天吧。小米手环最重要的两个功能是 运动检测、睡眠检测。对于一个朝九晚六、睡眠健康规律的上班族来说,每天的检测数据没有太大不同之后,佩戴对我来说显得可有可无。如果某天洗衣服取下了小米手环,之后可能就一直搁置下去了。不过反过来想,如果我有每周跑步等健身计划,通过小米手环了解运动量倒是不错的。至于睡眠检测,小米手环和bong 2都很坑,睡前 躺在床上玩电脑、手机都会被检测为睡眠。如果想要了解更详细的体验,可以浏览前阵子写的体验报告。----------------------- 我是小米手环体验报告的分割线 ----------------------在App store 可以找到不少检测用户运动、睡眠情况的App。相比App,智能手环的优点一方面是在跑步、打球、游泳等运动过程中更易于携带,另一方面是电量使用更持久。尽管如此,如何让用户为手环买单,找准用户痛点来实现产品价值才是关键。本篇将从目标用户、用户需求、小米手环的解决方案、App交互设计分析、面临的挑战、同价位的竞品bong2的使用体验 这六个方面记录我的体验与分析。一、目标人群关注身体健康的运动爱好者二、用户需求有一定运动目标的用户,希望能实时监控当天的运动量,朝着目标奋进,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满足感、激励自己持续保持健康的运动习惯。睡眠质量不够好的用户,希望了解每天的深度睡眠时长,若是检测到深度睡眠时长不够好,希望通过一定的措施来改进。三、小米手环的解决方案通过随身携带的小米手环检测每天的运动量、睡眠状况,通过蓝牙、网络将数据同步至App,进而查看可视化的统计数据和当天的数据细则。1.可设定每天的运动目标(步数),通过身高、体重、运动量(低、中、高)给予建议的运动目标。2.记录每天的运动情况(走路、跑步的步数)、消耗了多少能量3.监控每天的睡眠情况(总时长、深度睡眠、浅眠各XX小时XX分)4.统计过去每天、每周、每月的运动数据、睡眠数据5.分享数据到微信公众帐号,看自己的运动量在好友中的排名情况6.支持来电提醒、闹钟这两项附属功能四、交互设计分析1.手环与App绑定的方法与步骤第一次使用时需完成:开启蓝牙、注册/登录小米帐号、搜索手环、当手环上蓝灯闪烁时轻敲几下即可绑定成功。绑定成功后设置个人信息(性别、身高、体重、运动量等),设置后进入主页同步手环的数据。交互改进点:1)弹出提示“打开蓝牙来允许连接到配件”,选择“设置”。打开设置App,开启蓝牙。看到提示正在搜索设备,以为需要搜索到了手环设备,点击对应的设备信息才能回到手环App继续使用。所以等在这个界面,可惜一直等了6分钟以上依旧啥也没搜索到,奇了怪了,思考怎么办。掏出已经放在抽屉、不打算研究的使用手册,原来需要登录小米帐号,于是再次打开小米手环App,进入登录界面。2)登录界面如下图,“确认登录”按钮在第一屏不能看到,必需继续上滑一定距离才能看到。这个页面估计使用的是小米帐号的API登录接口,HTML 5页面制作,对于“确认登录”按钮,可以考虑根据屏幕高度做相对定位。另外,在登录小米帐号时遇到了一点问题。虽然我有小米账号,但不经常登录,忘记用哪个邮箱注册的。决定先试试,点击立即登录,提示文字一闪而过没看清,同时把我的密码输入框清空了。(纳尼,难道密码错了?)换个密码再点击立即登录,这次盯着屏幕看到“登录错误”几个字一闪而过。(OK,难道邮箱错了)换个邮箱重新输入密码,登录成功了。这里有几处需要改进:错误提示的文案要足够明确,是邮箱未注册、还是密码错误提示文字停留的时间不宜太短,除非用户非常专注才能捕捉到一闪而过的提示。不要清空用户已输入的内容,一方面容易误导用户被清空的那一项填写错误,另一方面增加了用户下次输入的成本3)手环有蓝灯闪烁时,敲几下完成绑定。我的体验过程是:左手腕带着手环,右手拿手机,用右手指腹敲击几下手环,再摊开右手看手机界面,没连上。继续敲击几下再看,还是没反应。难道不能用指腹?用指甲敲,再看界面连接上了。好吧,难道一定要用指甲?与bong 2的yes键触摸灵敏度差不多,两个都需要多次试验才能绑定成功。4)同步手环数据绑定手环后,开始同步手环上的数据。即使在WIFI环境下,同步数据的速度也不够快,而且只有当数据100%同步完成后才显示进入的运动数据、睡眠数据。建议:在同步过程中,通过渐进显示的方式,让圆盘进度条、数值逐步增加直至达到最终值。不过这里提一个小米手环与App搭配比较好的点:当我在走动过程中查看App界面的今日活动数据,发现随着我的走动,数字和圆环图形也同步更新,这样的处理方式很细腻、赞一个。5)蓝牙未打开时的提示对于iPhone来说,通过下拉滑出的小工具可打开蓝牙。如果从设置App打开蓝牙再返回小米手环App,步骤多且绕一些。所以,是否直接文字提示用户打开蓝牙更好,而不用弹窗提示呢?6)升级固件如下图,此时我正在3G网络下,弹窗提示升级固件,且只有“立即升级”而不能先“取消”,待WIFI打开后再升级。所以此时看到弹窗只能将用户逼着离开App。2.主要界面层级结构2.主要界面层级结构3.可视化统计数据3.可视化统计数据1)今日活动、昨晚睡眠从下图的页面指示器可切换活动、睡眠;在可视化数据下方,展示当天的每个时间段的数据记录。2)数据统计如下图,通过可视化的柱状图展示活动数据情况,可按时间段、天、周、月来查看对比同级的数据(通过放大、缩小按钮切换),以及该段时间全部、行走、跑步的里程、步数和消耗。点击底部中间的“月亮”图标,可切换至睡眠数据。在睡眠数据界面,点击“跑步”图标,又可回到活动数据。4.辅助功能之——如何玩转小米手环4.辅助功能之——如何玩转小米手环1)抬起手腕查看运动完成度这是个坑么?抬起手环跟没抬手环时木有区别呀,指示灯都不闪也不亮。2)运动量超过目标的2/3看到下图2时,我预期的效果时指示灯一直亮着、提示我的目标已经超过了2/3。实际效果是当我达到目标时三个知识等循环闪亮3秒后三灯同时亮1-2秒,最后恢复原状三灯全部熄灭。最初我还以为这是来电提醒的效果,后来看手机也没未接来电,才想到这是提示我达标了。3)电量将耗尽请及时充电的红灯提示从1月8号开始使用,一个月期间佩戴了14天,目前电量还剩29%。还未体验电量耗尽的提醒,猜测与运动达标的提示方式类似,只是指示灯是红色。5.分享数据到微信公众号可查看微信好友的运动数据排名,通过用户的社交关系来激励用户持续使用手环。但从我的使用体验来看,此时用户量不够大,使用手环的微信好友只有一位,轻松达到第一后没啥成就感,也就不存在激励了。6.来电提供6.来电提供优点:当用户手机未放在身边、隔着一定距离时,如果看到手环的来电提醒可以迅速找到手机来接听,而不至于错过电话。缺点:收到两个必要条件条件的限制——开蓝牙、手环和手机的距离不能太远。手机开蓝牙耗电量太多,一般人电池电量就撑不了多久,更不愿意开着蓝牙了。另一方面,距离近来电提醒才有效,实用性上打了些折扣。优缺点思考完毕,来看看实际体验。首先,手机开启蓝牙、App来电提醒设置为8秒、保持手环和手机近距离1米内,接着给手机拨打电话。意外的结果是,从手机接到来电开始,支持电话自动挂断,小米手环始终没有给予来电提醒。难道我的手环有bug?7.闹钟功能7.闹钟功能优点:更容易让佩戴的用户感知。五、面临的挑战五、面临的挑战产品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1.数据的准确度1)目前走路、跑步检测的数据还不错,但是睡眠数据的检测就让人哭笑不得了。如下图,检测我的睡眠是从21:33开始,实际上我21:33分摘下手环去洗漱、22:20左右开始躺在床上看视频,图中橙色柱状条的那一小段时间也就是00:10份左右,我将电脑放到书桌上,又重新回到床上开始睡觉很快就睡着了。据我观察,小米手环对摘下手环的检测不够准确,长时间的摘下可以检测到,小范围比如1个小时内的摘下无法检测到。另外,在晚上身体活动范围很小或静坐时,非常容易检测成睡眠状态。2)检测其他运动,比如网球,只能折算为步数,可能我的脚下移动不那么频繁,但是手腕的击球、身体的转动是非常消耗能量的。这样的检测方式、折算方式对用户来说参考意义不大。2.检测到的数据如何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让用户依赖这些数据来提升个人健康六、如何改进这个产品?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向:持续优化监测数据的方式、算法针对用户的数据情况,给予有价值的建议。比如运动量不够时,建议出去散步10分钟,跑步5分钟;深度睡眠时间不长时,可以建议睡前跑步、连瑜伽、喝点牛奶,第二天再测试数据,对比查看效果。如果效果好,对用户来说就是持续的激励。监控更多的运动类别,目前只支持走路、跑步,是否可监控到打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游泳更更为丰富的运动类别,每类运动消耗的能量计算方式是不同的。将数据化成用户可直观感知的其他数据。比如XX卡=XX个鸡蛋辅助计算用户每天的能量吸收,和当天的能量消耗做个对比。七、同价位的竞争对手bong 2 的使用体验手环未佩戴时,bong 2 也会检测成睡眠,数据同样不准确。每天的运动情况、睡眠情况通过曲线表示,哪个时间段是静止、步行、跑步、睡眠,非常一目了然。3. 可以回溯往天的数据,跟查看当天的数据一样,非常详细。而小米手环当天的数据很详细,想查看往天的数据只能看到汇总值。不支持来电提醒,但支持起床提醒(闹钟)。App有PK榜模块,类似小米微信公众号的排名功能。但因为没啥朋友使用bong2,所以PK榜无数据。每次同步除了打开蓝牙,还需要再触摸yes键,比小米手环多一个步骤。bong 2 手环的电池不可充电,电量用完后必须更换电池。相比而言,我更偏爱小米手环可充电的电池,更为省事儿、也更符合现在电子设备的使用习惯。版本说明:iPhone 1.0.16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青溪札记(qingxizhaji)一枚交互设计师,正在这里分享产品体验记录、交互设计思考心得、阅读笔记、生活乱弹。
首先要说,非常值。当初比较了各种手环的功能和价格,发现小米手环确实性价比最高,才买的。
买来之后,除了洗澡(自己心虚,怕进水),不会摘下,一个半月才充一次电,非常省心,自己已经忘了还戴着它这回事。
从功能上说,
第一个月最喜欢的功能是睡眠质量,非常准,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一下昨晚的睡眠。因为这个功能给老爸也买了一个手环。
第二个月最喜欢的功能是解锁,我用的是小米四,设置了密码,但每天打开都是手环自动给解锁的。有一天手环没在身边,才发现密码已经忘掉了,只好通过小米账户密码找回(赞一下,密码找回的功能真好用)。
第三个月最喜欢的功能是闹铃震动。不是提前震动,而是直接在手环上上闹钟。以前闹钟一响,媳妇也会被吵醒。现在到点手环一震,只有我自己能感觉到,媳妇完全没有反应。
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现有什么功能对我很重要,总之值了。
9月底开始佩戴,中间只是充电摘过两次,刚到手时电量51%,用了一个多月,之后几乎已经忘记有佩戴这么个东西,所以第二次充电其实是因为没电,解锁手机时要输入密码才想起原来还佩戴着这么个设备的说;强烈同意楼上的感觉【单是来电提醒(iPhone 也可以用)和振动闹钟这两个功能,感觉就值了。】另外蓝牙解锁也是重要的功能,感觉非常超值
赞!~ 它肯定不是最好的手环,但它的性价比确实让人心动。值得说的功能有三个~来电提醒,闹铃和睡眠质量。(总之先说优点再说缺点,(??●??))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来电提醒。学生党手机长期静音放包里,错过电话简直是分分钟的事啊。经常被人吐槽回短信比电话快hhhhh。自从有了手环,腰也不疼了(雾),腿也麻利的了(大雾)手环一震就开始扒手机不要太方便,我设置的是三秒就振动,其实希望它可以来电就震动,= =。其次就是闹铃,因为私人原因(泥垢),一般带声音的闹钟对我没用,φ(≧ω≦*)? ,哪怕隔壁睡的人都能醒来,我自岿然不动。直到那一天,一直靠光线自然晒醒的我终于碰见了适合我的闹钟,那一刻,我觉得我可以做到“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背着小书包,愉快去学校”~废话不多说,小米的闹钟其实是震了好几拨的,一大波连震五小波,大概隔15-20分震一大波(一般想赖床可以拍一下芯片表面,手环就会停止震动,这种技术答主已经驾轻就熟)。手环在你闹铃之前半小时左右就开始震,震,震…,就是广告里的循序渐进地将你从深睡眠温柔震醒。最后优点再说一说睡眠质量监测,和我想的不同,小米的睡眠监测是靠监测你的运动来运作的。尽管原理不靠谱,不过结果准得超乎我意料。手环会显示你的深浅睡眠时间,界面简洁。一般深睡时间越长精神越好。叮叮当当~终于可以说说不足之处了~1.更新太频繁,手机里的手环安装包每次清理都一大堆。2.步数监测有待改进,有一次织毛衣织出来了几百步也是醉了~3.乱七八糟的不同运动监测其实都是殊途同归,到现在,基本只测过跑步和仰卧起坐。顺便跪求更新乒乓~最后的最后,我可是日均一万步以上的人!不是织毛衣织出的一万步啊!来战!
一直用。都离不开了。给自己设定每天10000步的目标,达不到就会很愧疚。另外,睡眠记录和起床提醒等功能也很好。但与iPhone适配可能还是有些小问题,有时会丢失数据。美中不足是这三个LED提示灯基本上没有什么用,不如改成电子手表显示时间。
手环很便宜,但腕带不耐用。一条腕带大概能用5个月左右,很多时候到4个月的时候就坏掉了。一条腕带好像是20元,一年要换2-3次手环和手机连接并非特别稳定,经常出现明明连接上了,但无法解锁或者来电没有反应的情况。
冲着闹钟去的结果,用了几天之后果断对震动免疫了。。
手环的米粒容易掉,在机场丢了一个,大概是换手拎包的时候掉的,几分钟后看手机没自动解锁发现丢了,原装的黑色手环,带了半年左右吧又买了一个,主要的功能是解锁和闹钟,来电振动功能有时候手机静音还是蛮有用的计步和睡眠统计几个月没看过了
双十一买的,一直用的挺好。直到有一天发现环还在,芯没了。。。。(┯_┯)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骨灰级手机控
扫码下载App一键签到 升级加速
小米手环信息汇总
小米手环每周精华帖汇总
小米手环版块版规细则
大家的小米手环检测睡眠准确么?显示我的整晚都是深睡
&来自老版论坛
扫一扫!手机看帖更爽
新买的小米手环,昨天第一次用。
为何显示我昨晚睡下1分钟后开始深度睡眠,直至早上起来之前10分钟为止。
实际,我中间醒来过,早上起床前半小时手环唤醒时,也醒来过。
是不是我的手环是坏的啊!
-------------------------------------------------------------------------------------------------------追加测试结果:
昨晚,我和同事更换了手环,睡了一晚上,结果:同样结果,我还是整晚深睡,他还是2.5小时深睡。
也就是说,手环没问题。
也就是说,手环仅仅是通过睡眠的时候,人动不动来判断是否深睡。
所以这个判断是否深睡,仅供参考了,不靠谱。
还有你们这些人,都睡着了,还动啊,动啊的,干啥啊?
我睡着了不动的,中间偶尔醒来一下,也不动。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本帖
·来自老版论坛
我的感觉比较准确,一般7个多小时,深睡浅睡各占一半。
·来自老版论坛
果断支持一下 ,,,lz辛苦!!
·来自老版论坛
重在参与顶贴。。。大家一起加油努力!
·来自老版论坛
手动就算是走路了。。。。
·来自老版论坛
娱乐而已、、、、、、
·来自老版论坛
我的感觉比较准确,一般7个多小时,深睡浅睡各占一半。
·来自老版论坛
Lz单身吧?............,,.,,,
确实,一个人睡的时候,睡眠质量好些。
·来自老版论坛
后面又连续测试了几天,没有像第一天那么夸张,整晚整个深睡了。
潜睡最多的一天,8小时中2小时潜睡。
·来自老版论坛
亲们 我的也是现实深睡时间挺长的 特别是昨晚我都没戴在手上 居然现实我睡着了
·来自老版论坛
昨晚,我和同事更换了手环,睡了一晚上,结果:同样结果,我还是整晚深睡,他还是2.5小时深睡。
也就是说,手环没问题。
也就是说,手环仅仅是通过睡眠的时候,人动不动来判断是否深睡。
所以这个判断是否深睡,仅供参考了,不靠谱。
还有你们这些人,都睡着了,还动啊,动啊的,干啥啊?
我睡着了不动的,中间偶尔醒来一下,也不动。
·来自老版论坛
楼主你这太夸张了,确实戴在手上?
·来自老版论坛
相当不准确呀
在不睡眠的时候
睡眠的时间一直在长
每天都是12小时
·来自老版论坛
不准确,我的显示的就过段昨晚才30分钟
京ICP证110507号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环 睡眠监测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