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灯笼??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欢迎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刊社出品的“好老师”微信,点击标题下方的“好老师”可以订阅哦!
  老师,你想成为首席教师嘛?可不要谦虚,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可不是好士兵,不想当首席教师的老师也难称好老师!
  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做才能从普通老师变为一等一的首席教师呢!
  曾任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荣获了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郑杰校长在前几天在南昌教育局主办\大夏书系协办的“教师阅读高峰论坛”上的讲座中给出了他的两个秘籍!到底是什么呢?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秘籍1:工作积极性要保证
  30多岁就倦怠,走不出来到退休都倦怠
  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大概可以分为以下若干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为热情期。刚走上工作岗位,充满着热情,很有梦想,很想做一番事业让大家看看。新修的茅坑三天香,那三年叫热情期。三年以后就进入到成熟期。从初一教到初三,再初一教到初三差不多十年,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于是就容易进入到倦怠期。我看到有一个研究报告,是说女38岁、男42岁进入倦怠期,但现在都有提前的趋势,老师大概30岁就已经感觉倦怠。如果谁从倦怠期里走出来,就会进入到第四个时期叫焕发期,又一次绽放职业的青春。如果没有从倦怠里走出的话,到退休都是倦怠的。第五个时期我们称为职业的消退期。开始准备退休了,离退休还有若干年,开始进入倒计时,开始想着退休以后到哪块广场上去跳舞。于是工作态度不如以前那么积极努力了,叫他上个公开课也不愿意去,交篇论文也不准备交了。
  倦怠期有三层,自我诊断一下吧
  倦怠期可以把它分成三层。
  第一层叫浅度倦怠。浅度倦怠的人生命力有衰退的迹象。昨天晚上明明睡够了,坐下来又想打瞌睡;好像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了;问题摆在他面前,已经不想解决了;美好的事物不能打动你,不能拨动你的心弦。说明生命之火已经熄灭了。
  第二层中度倦怠。中度倦怠的时候人就开始抱怨,抱怨同事、家长、身边所有的人甚至抱怨自己,于是人开始变得蓬头垢面、灰头土脸。人35岁以前脸是爹妈给的,35岁以后为什么是自己塑造的就跟我们常年的表情是有关系的。如果总是抱怨,人的五官就会拥挤在一起,就会变得面目可憎。
  第三个阶段深度倦怠。产生了幻觉,老觉得有人害我。领导在台上说一个现象,是不是说我呢。狗看了我几眼,是不是狗也对我有意见呢。于是制造了假想敌,人变得非常亢奋而好斗。当人已经产生了幻觉叫深度倦怠,这个时候就已经无法自拔了,所以当一个人已经有浅度倦怠的时候就应该努力地把自己从这里头能够拯救出来。
  两个“发现”,教你摆脱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工作积极性的大敌,怎么办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两个方面的建议,叫两个“发现”。
  第一,发现自我。
  当你关注一个人的优点长处的时候,你就会把积极的情绪卷进去;当你关注一个人的缺陷的时候,你就会把消极的情绪卷进去。自我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不断的自我肯定。要接纳自己,不要拿着自己的短处去跟人家长处比,奏响自己生命当中最强的几个音符。发挥自己的优长,同时也悦纳身边的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去发展别人的长处。
  第二,发现工作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到了一家宾馆,把宾馆的服务员们分成三组,派了三个心理学家假冒领班。第一组心理学家一大早跟服务员训话:“你们好好干活,干得不好叫你滚蛋。”第二组心理学家说,“你们好好干活,干活就是锻炼身体。”第三心理学家这么说,“你们好好干活。干活之前先把眼睛闭上,想象一下今天晚上睡在被窝里的是你最爱的那个人。”三个月以后做三项测试,第三组的工作效率最高,健康状况最好,幸福指数最高。这份心理学报告的结论是,幸福感跟他从事什么工作当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系不是太密切,而跟为什么做这个工作有关系,也就是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有关系。全世界的宾馆服务员们都在刷马桶,就像全世界的老师们都在批改作业本,都在对付永远对付不完的差生,但是幸福感指数是不一样的,是因为意义和价值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每批一本作业本想着绩效工资,就没有幸福感可言的,每打个勾心里就折合人民币一毛五、两毛,就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
  秘籍2:专业能力要发展
  从新手到专家,不同阶段关注点大不同
  教师是一个专业。我们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若干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新手型,刚当老师,就像开车叫新手。然后进入到熟练期,叫熟练型,开车到一定程度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第三叫风格型,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开的车。然后叫专家型。专家型的老师我称为首席。他不仅自己开车还能教别人开车。
  这主要是根据关注点来区分的。新手型的教师关注自身。他心里一直在想,站在讲台上心里想,今天讲台站不站得稳,内容能不能教下去,孩子们会不会闹呢。熟练期就关注任务完成。今天我教的任务教不教得完,经常拖堂的多半属于熟练型的,如果新手型的往往教完了内容还没下课,45分钟教了15分钟。风格型的老师开始关注学生。因为他把要教的内容了然于胸,看到的都是学生,这个时候开始形成个人风格。专家型的老师开始注重学科。他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改革的方向为什么是这样?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教学问题。
  如何帮助老师们发展呢?从新手型到熟练型,一般运用工匠模式。派一个导师给他,是最有利于帮助他从新手型转变为熟练型。从熟练型到风格型是科学应用模式。给这个老师讲原理,让他在实践当中去运用。到风格型、专家型主要运用的方式叫做研究模式。做研究、做课题。
  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专业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它包括这样几层:第一层,本体性知识;第二层,条件性知识;第三层,实践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就是学科知识。我教数学当然要知道数学,学科知识可以确保我们上课教对。
  条件性知识就是教学方面的知识。它能够让我们教会。比如说我们应该知道,学生是如何学会知识的,就像一个医生知道人是怎么感冒的。教会跟教对哪个更为重要呢?现在看来教会更为重要。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美国游泳队前总教练培养出好多世界冠军,美国游泳队的总教练自己不会游泳,但他能够带这支队伍。他能够教会人们游泳,自己不一定会游泳。美国游泳队了好成绩庆祝胜利,就把教练扔到游泳池里看他在游泳池里扑腾大家好高兴。
  再往下就是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就是一个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实践性知识才是最关键的。而提高实践性知识就得提高智慧,就是提高我们的直觉判断能力。怎么提高直觉判断能力?以走路为例,走路是做直觉判断,回想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走路的,主要两件事帮助你学会走路的。第一件事叫走路的实践,走得多了当然会实践。第二摔跤了就要去做反思,提高直觉能力,提高自己教学的指挥。实践性知识最重要的法门:一是实践,二是反思。
  我教我的女儿,我女儿好像还挺灵秀,学习成绩挺好的,有人问我,你女儿怎么考得那么好,学习那么好?我主要说两条,第一条就是遗传,第二条就是我经常秋后算账。我每个星期六就要跟孩子做一次家庭汇谈,泡一杯茶谈我的观察结果。“星期一爸爸发现你到家门口到打开作业本花了20分钟。星期二你到家门口到打开作业本花了15分钟,星期三花了40分钟,星期四花了一个小时,星期五你根本就没有打开作业本。宝宝这是为什么呢?能不能做得更好些呢……”这就叫做反思。
  五个环节,教你学会做反思式教研
  1.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听完课以后我们要反思,得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在安排座位的时候,外人不要打扰。尽量不要在办公室。然后坐的时候尽量不要面对面坐,因为面对面容易引发冲突。我们应该促膝而谈,90度坐。最好的是两个人并排坐在一起更容易反思。如果面对面坐更容易狡辩,说你上课不好我怎么上得不好啦,这样容易发生冲突。
  2.宣读观察记录
  “王老师,我观察到今天这堂课学生的参与在第15分钟的时候,参与率特别地高,而在25分钟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举手。你在第25分钟的时候课堂提问是不是有些问题呢?”在宣读记录的时候不要有一个形容词,全部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不能说“王老师,你的课太精彩了”,“你的课堂气氛太活跃了”。宣读必须是数字和事实。
  3.反思
  开始说自己的不足。今天我这堂课哪里不完善。
  4.夸奖
  “王老师虽然(哪里)不完善,但是所有的课都不完善,没有一堂课真正完美。”下面集体夸王老师,每个人夸一条。“王老师你(哪里)很好,(哪里)也很好。”在整个评课结束的阶段,听到的都是他的优点,让他心里高高兴兴地离开这间教室。我们以前都是反过来先说被评课的老师课不错,然后一转折来个“但是”。一说“但是”,每个人都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教室。
  5.不评价,而是建设性地建议
  轮流题一条建设性的建议。“王老师,听你了你的课,可能在(哪个)环节上(怎么上)会更好。”这个语言是建设性的建议。什么叫评价?就是“王老师,这个地方上得不好,那个地方上得好,那个地方扣两分那个加五分。”我们不要做评价。评价总是在跟人家比,越比约越倦怠。我们要多提建设性的建议。
  这五个环节能够更好地帮助一个老师去做反思,能够提高一个老师实践性的能力、他的智慧。那么一个老师将更为专业。如果专业加上他工作的积极性,那他的专业完整地发展,真正成为一个首席教师。
  本文整理自 “南昌市教师全员优质阅读行动”启动会暨阅读高峰论坛 郑杰老师讲座部分内容,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的支持。
  本文编辑 | 方艺芬 熊安迪(实习生)
  责任编辑 | 方艺芬
  想成为首席教师,想知道更多教师专业成长知识?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把郑杰老师的《首席教师》带回家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页面
  ↓↓↓↓↓↓↓↓↓↓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当你看到路人钱包掉了你会怎么做??中国街头实验测...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当你看到路人钱包掉了你会怎么做??中国街头实验测试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做了五年的的质量了,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做了五年的的质量了,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从毕业到现在做了将近五年的质量了,越做越迷茫,越做越发现做不下去了。我该怎么办?& &本人一个二流大学大专毕业,学的是机械。刚毕业不久进了一家日本的企业,做钣金件的,是某世界工程机械巨头的一级供应商,是他们从日本带到国内的。那时公司还只是个办事处,厂房刚建好,还在安装设备,刚好他们在招人。面试也没什么特别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日方总经理问我愿不愿意一直从事品质这个行业,我点点头。说实话那是并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想来可能他们觉得招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塑性强。自己培养起来比外招的更可靠吧。& & &一同被招进去的还有其他几个人,有做生产班长的,有做钣金的,有做焊接的,都是有些经验的,品保就我一个,也就我一个愣头青。那段时间过得很轻松,甚至有点潇洒。总经理,经理和一个中方的助理整天忙着新建厂房的事,就把我们安排在另外一个中日合资的钣金厂里实习,说是实习就什么都学,然后什么都没学会。当然还要经常回去听日方那个经理给上课,讲焊接,识图,工艺,品质这些。别的没学会,就只学会了日本人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当年工程机械行业实在不景气,好多在徐工的同学先后都离开了。我们那个小办事处在快过年的时候也传来了要撤到天津的消息,我在拿到了几千块钱的补偿后离开了。& &由于那时一边上班,一边在读专接本。离开上一家公司的时候,正好赶上过完年很多公司来学校招聘,我也不管还有一年的课程了,由于我接的是建筑工程专业,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国内最大的钢结构企业。当然了,还是做个小检验员。& & 一个四五千人的大厂,国企的那种官僚作风,都是说一套做一套,个个都跟大爷似的,根本没有人把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小检验放在眼里。不仅要看生产部门的脸色,驻厂监理们更是难伺候。就这样每天受着夹板气。大家不管做什么都是看背景的,一个什么资历都没有的年轻人想做点事,难!!!& & 于是在13年快过年的时候,我请了探亲假回家了之后就再也没回去。过完年就一个人来到苏州,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 在苏州没多久就找到了一份质量工程师的职位。公司是做手机的,我负责成品检验中尺寸那部分,上万人的大厂,光是OQC工程师就十几个,分别负责不同的部分。客户是美国人,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应付。根本用不到什么七大手法,5why之类,就是找出点问题或者遇到客户投诉,开会,没完没了的扯皮。& & &干了半年索性跳槽来到现在的公司。& & &目前这家公司是做的最久的,也是最让我感到迷茫的。& & & 公司规模很小,只有七十来个人,美资企业。我觉得小公司又是外企人事应该没那么复杂,然而我错了。公司在行业内有点名气,中国分公司基本不从事生产,主要就是从国内采购零部件,在这边检验合格后直接发往美国组装。这样来料检和供应商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公司所涉及的物料种类非常多,有钣金件,机加工件,电子件,塑胶件,线材。而检验员总共就四个,同时经理要求每个检验员所有的物料要全部都会检验,我对机加工类,钣金类还有些了解,对其他的没什么经验,这就给别人找到了口实。QA部门总共就4个SQE,5个IQC,1个经理,经理已经做了9年了,4个SQE中一个负责体系,但是对专业内容一窍不通,只是做的比较久,深的经理赏识,负责钣金的SQE是从产线提上来的,还有两个负责机加工件,都刚来没两年。一个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一点一点做起来的,工作兢兢业业,老板虽然待他不薄,但活干的也最多,还有一个刚毕业没多久,不求上进,但求安稳。四个检验员都没来多久,有三个比我早两年,也都是刚毕业没什么经验的技校过来的,别看我们厂子不怎么样,经理对我们的要求还挺高,希望我们什么都会,最好经过我们的眼睛所有问题都能发现。我来那段时间QA部门刚经历一次人事震动。负责钣金的SQE跳槽去了我们的供应商那,两个检验员先后离职,在我后来经理只得另找了一个检验。& &这其中还有一个IQC一直没说,因为她的位置最为特殊,事也最多。来这公司10年了,比经理资历都老。然而10年来还是一个检验员,没有任何长进,然而她也没闲着,几乎所有的事跟她都能扯上关系。经理也不傻,这些年在一起共事,她什么水平看的清清楚楚,宁肯外招工程师也不愿意提拔他,她则是为了上位不择手段。有一段时间突然提出离职,走就走呗,整天在背后捣鼓,蛊惑人心,让大家都跟她走。老板刚开始已经在她的离职单上签字了,后来竟又把它留下了。后来才明白她仗着自己是这边唯一会点三次元的人,跑到大老板那哭哭啼啼,经理又想招到经验丰富的,又迫于能开的薪水有限,没找到合适的,在舆论的压力下,只得把它留下了。留下来那一刻,她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样开心。但是经理也招了一个懂CMM得算是对她的回击。虽然答应让她做IQC的主管,但是公司里根本没有主管这一级别,只是象征性的提高了三坐标的绩效,算是对她的补偿,口头上说她是IQC的leader,其实一直有名无分。& & &在这之前还得插上一段就是负责钣金的SQE走后,依然没有提拔她,同样是外招了一个。谁知引狼入室,这才是噩梦的开始。新来的钣金SQE在25岁以前都是一个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种,退役后没事干去了一家厂子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脱离基层做起了研发这个闲职。来这以前对品质一无所知,更别说专业知识了,嘴里偶尔蹦出的几个CPK这类的词还是网上刚百度过来的。唯一的特点就是嘴能说,能把死人说活,当然这也是SQE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 &这个SQE没来多久能力就暴露出来了,什么都不会做。每次IQC开出不良他会拿着我们的报告过来问我们可不可以给pass,是让步接收还是退回去,真是可笑。而且他对流程真的是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屡屡被其他部门投诉到经理那。这也被伪主管看到机会了,她趁机在众人面前帮他,作为回报他都要听她的,两个人没事就在一起,后来发展到只要有时间也不顾其他人了,当然用的最多的借口还是讨论技术问题。当人别人也都不是瞎子,二人的奸情没多久全公司都知道了,唯独我们经理蒙在鼓里,可笑。& & & 这样一来她就更加没有原则了,更加肆无忌惮了。只要是钣金的供应商都要听她的。有一种金属喷漆外壳,仅仅是个外壳加了一个盖子,三家供应商在做,一家做了四年了,两家做了两年了,整个产品寿命周期都快完结了,到现在还是问题不断,没有一批没有退货,每次只来几十个啊。更过分的是每次都强迫供应商来我们公司全检,刚开始的时候供应商还在家里检,后来干脆不检了,反正不管怎样都要过来检,都要退一批回去。更离谱的是即便如此每一批都会从生产线退下来几个不良(产线说没检验出来,这个产品在苏州组装)。其实大家的心里都是这样一个想法:IQC不管好坏退几个回去以此表明检出问题了,再出问题就与她无关了,产线也一样,出现问题就不是作业员的事了。更可气的是经理有一段时间为了刷存在感硬生生的把两批检验好的盒子给退了回去,理由是焊接后有凹痕。那可是点焊啊,1.5mm后的板,焊完后陌上腻子喷完漆以后啊。不仔细看完完全全看不出来。供应商直接来了句这几年都是这么做的,也没见有客诉啊。自从这件事过后我就再也没有检过盒子。这件事倒是让这个SQE看到了拍马屁的绝佳机会,他完全顺着老板的意思,全然不顾自己的职业操守,本来也没什么职业操守。这样的事在这两年还有很多。这两年我们的钣金件被客诉的越来越多,有几颗料还是多次被客户投诉。同样的问题客户刚发完投诉邮件,我们补了一批过去,结果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气的美国公司质量经理过来质问我们经理到底在干嘛?& & 到现在他已经有点喜欢客诉了,因为一旦客诉过来,可以立马申请去供应商那,吃吃喝喝,临走还拿着,完全不顾问题有没有解决。而那个伪主管的作用就是他的帮凶。& & 从刚开始帮他说话,到后来每次出了事给他擦屁股。每次因为不懂不能判定能不能出货,耽误出货跟别的部门吵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IQC渐渐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虽然我一直在和他们可以保持距离,可是还是没能躲开是非。他因为不懂,每次检出不良他的意思都是让我们改报告,变成合格的,这样在出货就跟他没关系了,我靠,有这么做SQE的吗?4个IQC在和他吵了几次后,现在就只有我还在坚持我的原则,如此一来我也就被孤立了。现在我们的标准流程一天变三回,都是为了能让这一对能交差,让他们在老板面前表现的好一点。虽然一直很鄙视他们在背后说三道四的,不管有没有名分,作为上级去到领导那到自己下属的下报告,想来就让人恶心。& 我也知道每天这么勾心斗角不是办法,大好的青春年华就浪费在这两个狗男女身上不值得,好几次把离职单都打印好了,可是心里还是有一丝不甘心。无数次问自己就这么退缩了吗?天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难道就这么灰溜溜的走了吗?总想做出点成绩证明自己是对的,可是又是在太难,太难。感觉楼主传递的中心是——周围环境持续的乱,因此导致了自己做不出成绩。&性格决定命运。&分享段经历:我刚从业时是产品改良工程师,公司质量也乱。老部长刚走,带走一批人才;新经理来,满嘴放炮巴结总裁、没能力却喜欢当着供应商的面打压贬低下属、伪造数据功劳自占,导致原本士气低落的部门进一步消沉,半年人员离职率超过30%,部门口碑历史新低。怎么办?&如果我也怨天尤人随波逐流,那我就废了。而且废我的不是环境,是我自己的心态。我当年的态度是:没人肯干的,我来。&作为入职半年的新人,我扛起最老大难的问题——产品系统噪音——一个工地怪工厂、设计怪制造、制造怪供应商、供应商怪设计的扯皮问题。&拿到项目的第一天下午,我就没理主管“不用管”的指令,花大半个月工资自费从中国南飞到中国北,奔赴工地跟着老师傅通宵采集数据,勒紧裤腰带请了顿宵夜算拜师,然后挽起袖子拿着砂轮机尝试打磨、拿着铁棍矫正、用手指去感受机械连接点的过渡、毛刺、间隙,一步步记下调整过程,每个噪音点每个调整步骤前后的分贝值我都录音,师傅烦了我就递烟说好话,一台10几吨的货,平时整改1小时的功夫愣是被我从晚10点多折腾到早5点多。。。&隔天开会时我把产品每个噪音点的新设计、装配整改调整方案按噪音贡献值排序,分享给开发、制造、采购。刚开始有人扎刺,我一声不吭开录音放数据和统计分析,然后就再没人挑刺了,人人在制造副总裁面前争着领任务。结果是,开发主动挑起产品容差设计任务,从而从设计源头减少了制造和供应商关键公差个数;工艺主动制作防错工装,减少了制造过程检验点;制造不仅指派专人监控尺寸点,还把关键工艺变成特殊技能考核要求,给做得好的产线工人技能奖金;而供应链,则开始对关键公差搜集Cpk——三个月后,产品噪音从67降到58,比图书馆还安静。&类似的故事我还有不少,不赘述。质量人最强大之处,在于不管技术、工艺怎么资深,不管生产怎么位高人多,不管供应链怎么富甲权重,站在应用统计的客观证据面前,他们连推诿的机会都没有。同时,质量人要做到的,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想方设法给公司创造价值:——快速学习的能力;——用最少抽样得出最客观决策的能力;——用最快速度挖掘出根源及贡献度量的能力;——用最清晰的思路引导所有专业部门快速达成共识,集中优势兵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各部门共赢的能力;——找最经济解决方案、避免over engineering、降低总成本的能力;——推动最上游改善,减少下游质量成本的能力;——把所有问题、责任和P&L关联到一起,让经理知道质量人在搞什么飞机的能力;&When you say it's hard. You just tell me it's hard for you.&·& 16:54一定要顶!&·& 13:22猜测是GE的前辈。。。刚从业时的那份胆气,实在是令人佩服,毕竟刚毕业,从这点看应该是硕士,本科的沉淀很难支撑那样的胆气&·& 10:20不错的心得&·& 15:33:不要拿学历去评价一个人,硕士一定比本科强吗?在我这里就算博士也没什么了不起,&·& 20:54:只是其中一个指标而已。。。也许你是这样的。。。但现在的外资校招基本还是要硕士了&·& 06:46很佩服@溺水男的经历,也承认性格对命运有很大影响,而且我的脾气也确实不怎么好,没什么经验,资历尚浅,所以一开始我的想法就是多学点东西,多积累点经验,即便经历过这一番波折过后我的想法依然是静下心来做点事,不然老去以后连吹牛逼的资本都没有。当初面试我的我们经理问的很仔细,也都是专业问题,但是进来后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一开始有不明白的都是问他们,在看清这位SQE和这位主管的真面目以后我没少去烦工程部的人。有好几次出现严重的客诉,从围堵不良品,到提出解决方案,甚至有两次到供应商那看方案是否有效,监督他们落实,我都冲在第一线,而这些早就超出了我的职责范围。而你们都是遇到点问题就往后缩,完了老板问起时一问三不知。也许就是我做的这些超出范围的事让他们感到了深深地威胁。所以两个人联起手来针对我。&·& 10:20:我不给建议,只分享我的想法,或极端偏颇,权当供你一看。1. 首先弄清自己的终极追求是什么——成长还是安逸。追逐成长,那就不要再纠结于被孤立被排挤;重视安逸,则放弃风头,谨慎于任何会对身边文化造成不适的行为。很多纠结两难其实就在于又想改变文化获取成绩,又担心枪打出头鸟被身旁庸人斥责刁难,然后在扭捏两难中要么因不出成绩而郁郁寡欢,要么因开罪地头蛇而小鞋不断。我做完那个项目,其实就得罪了顶头上司,我也因此主动申请调离原部门。没什么可惜,一年内我放弃软关系获取了绝大部分产品调整的知识,出的成绩足够让别的部门动心挖我,那就足矣。情商这东西我不缺,但职业前期战略性放弃一些顾虑,是必须的,毕竟,你跳槽的时候,下一家公司首先会问你,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新价值。你说看不惯和冲在第一线,我是很支持并推崇的。质量人甚至职场人,都需要执着甚至偏执。恐得罪则沉沦。2. 心理学是职场必修课——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了解态度背后的台词。职业中期,情商和逆商会更重要。当技术、知识、经验超出同僚一大截后,情商便是晋升的核心。往往对手们说“不”背后的原因,或是利益冲突,或是沉没成本导致不得不说不,或是担忧事情进展的后果,或是不愿走出舒适区,或是纯粹的非理性排斥。推进工作时如何快速从对方表情和肢体动作看出其立场态度,是门更深奥的修行。兄弟,共勉之。同学,您好!&我还是耐下性子看完你这长篇小说。--成长记。&3-5年以后,你突破了现在瓶颈,回头看看现在的伪主管,忽悠的SQE,&我想你肯定不会的愤怒与鄙视,更多的是感谢,感恩!&他们是你成长的磨刀石。如果你连这样的小丑都能挡住你的发展,那么,你怎么立足更大的公司,更高的职位??&奋斗吧!奔跑的少年!&·& 10:43很多时候,可以同步进行的,不到万不得已不需要急迫的离开。虽然,现在企业很混乱,你无能为力,目前,提升自己,修炼内功做准备,以备条件成熟,顺利的离开。祝你好运!首先,随着时间的变化,人的心态是会变的,你回顾一下,从你刚入行到现在,你的心态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其次,我可以确信的说,你的经理并没有被蒙蔽,但是依然这么放任,自有其道理;质量水平,也要讲究循序渐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现在或许就是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状态。然后,SQE和IQC,是属于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工种;如果IQC/SQE已达成协议,流入的所谓不良品其实是满足使用需求的,那么他们的错误就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错误。再后,把你的心和眼放到更高的位置上,不要总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心有多高,将来就能走多远。最后,基层IQC工作你做的太久了,考虑抬一抬吧;不是上台阶,就是抬腿换。&·& 19:23是的我也觉得是时候抬一抬了&·& 08:28:先和领导谈,尝试做你觉得他有问题的SQE岗位。感受一下呗。如果不可行,再考虑换个地方,换个工作思路。&·& 20:08我会考虑的,谢谢从楼主的叙述看:1.公司一团乱:貌似没有任何执行力,难道没有任何规章制度吗?没有任何质量目标吗?2.管理层也没有意识到管理出现问题。3.楼主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你的存在价值。4.先做好自己,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等等,待有好机会,就可以漂亮地闪人了。&·& 15:47文章太长,没有全部看完,感觉楼主毕业以来没有沉下身子做事。做质量没有“技术”别人/部门是很难有感召力。个人观点。&·& 06:55:确实感觉技不如人,所以没少在学,没少泡论坛。可是会做事也很重要,毕竟每天做的事大多都是重复的,而且能用得到的知识就那么多,不管知识多渊博都会遇到不懂的,这时就得去问,去搜了。有技术不一定能把问题解决好,能把问题解决的很漂亮才是关键。还是太年轻乱的地方,做质量的才有价值,一马平川,质量人没有存在的价值。建议的选择有:1,楼主心态不对,离职找新工作;2,重整心态,搞定那帮人。关于第2点,可以给出的建议有:1,工作上最大阻力的人(应该是自己的同事),与他沟通,让他觉得你在帮他而不是在害他;2,人员经验不足,请外面的人培训的可能性不大,找供应商对相关知识熟悉的人教你,然后你再教其他人,我相信物料检验这种对文化要求不高的东西,你可以搞定;3,物料检验的方式方法,既然有四个SQE,让他们去供应端找问题,考核他们在供应端的质量把关能力,减少公司内IQC的压力。4,心态调整,找机会跟经理好好聊聊,你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不是关心别人的私生活,谁跟谁在一起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客诉,那你们的压力就小很多了。&·& 23:22:1、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和人,人的精力有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放在无谓的事上,套用句老话“不忘初心”2、对对手的了解是胜利的前提,在你评价下的这位SQE既然这么差为何还能做的这么稳当,有背景嘛 是老板亲戚嘛 要是的话与他斗有什么意思呢?工作就是工作,老板都放任了你为何不能放下 3、不管是老供应商还是新供应商 十个中8个都得和高层搞好关系才能进来,他真要都得罪了日子能好过?4、思维的层次要提高点,执行层面没大事,系统的分析分析&·& 18:41:我有时候是有些太较真了。他不管遇到来料检过程中出现的什么不良,都会问我们能不能pass,但是每次还都会说我们会不会检验。这是我觉得非常搞笑的地方。他总说自己专业,什么我看图纸的时候你们还穿开裆裤呢,可笑的是好几次把图纸看错,很低级的错误。我们一起的有四个检验,他们三个都可以忍,我就是忍不了,当面跟他争。有一次直接回了句你到底懂不懂,让他很下不来台阶。也许还有些年少气盛吧,有时候明知道他是不懂装懂,我却总要驳斥他的错误,虽然每次都是不了了之,他从来不会说你哪里错了,怎样又是对的。我们这边供应商跟高层关系一般,老板都放手让SQE去管,具体的事很少过问。楼主,你写的很长,但其中历练的体会很短,看不到你的职业能力的提升和成长。。。。。。继续历练吧。。。至于是否要换换地方,看你的个人意愿吧。。。。。。感觉楼主写了这么多,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了。&管它是别人有J情,还是混吃等死,还是溜奸耍滑,这和你的职业生涯和你的人生追求,有什么关系?可以感觉到你的怨气已经完全彻底地把你的上进心给毁了。做品质的人大部分都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部门的缺点,公司的缺点,流程的不完善,从而产生数不清的怨气。想当年我也未尝不是这样,走到今天才发觉当年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和浪费了大把的青春和机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别人应该做什么,相信将来的你一定会发现现在的你是错的。每种环境都有离开或留下的理由,当然也如楼主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便很多外企也是一样。楼主可以看看《职场动物进化手册》或许能有点感悟或启发,具体的建议我也不想太多说了。&回归本质,简单一点,“要么忍,要么滚”,职场上无非也就这6个字。或许滚过几回以后,蓦然回首,你终将会发现如果你不改变你自己的心态,每个公司都会有让你不开心,不顺心的人和问题,只不过在于多和少和能否忍受的问题而已了。看出来了,楼主打不过运动出生的SQE果断滚,我实在没看出来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保住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比如专业知识,语言能力等)树挪死,人挪活...其次要么忍,干不过他们就加入他们...这也是一个贱招,估计你是会宁死不从的我在13年,误入过一个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很厉害的公司。在经历了上班跟上坟一样的几个月后,无论主管怎么留,我头都不回的走了...工作不开心,其他一切都是扯淡...楼主没有学到专业,到学到不少江湖!这种环境还是早点离开为最,不然哪天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建议:以后找老大一要看是否专业?二要看人品!你们那边环境太渣了!要么忍,要么滚。树挪死,人挪活。良禽择木而栖,何况人了?很多时候,你改变不了环境,改变不了别人,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没有什么好不甘心的,果断撤离1.迷茫是因为没有目标,楼主不妨审视一下自己,自己想有怎样的职业生涯,理想中的自己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现在的实际情况怎样?怎样才能达到?2.不甘心是因为想不开,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让情绪左右自己,始终牢记相较于改变别人,改变自己是最简单的。鸿鹄从来不会在意燕雀怎样想!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想做一名侠客惩奸除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么练就绝世武功手起刀落(成为高管),要么建立侠客联盟(联合对抗力量),月满则亏,坏人坏事做尽,不论有多强大,最终总会被消灭的。&没仔细看,太长了。竟然扯到了J情。&一句话,楼主还是太年轻LZ不应该来做品质,通篇看上去象八卦部门的各种事情,应该去写段子,年轻人,选择还很多,好好斟酌&·& 16:13: 看出来你还是一个想做事的人,别辜负了自己,辜负了青春!&·& 11:05谢谢,总觉得年轻该做点什么,不想这么碌碌无为,毕竟做了几年了,不知不觉对这行有了感情1. 写的忒多, 基本看一段就累了,也没有那样多时间继续了;2. 简单看了前面两段经历,基本没有什么经验积累;3. 从实际看,如果经济收入可以的话,自己应该沉下去好好做& &等都基本摸底掌握了再想办法提出一些改善建议;&以上想不到我还是给看完了,别管别人怎么做,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就好了, 我觉得你可以往更高的职业去发展,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比如:品质工程师或品质主管之类的;其实品保存在的意义就是怎么改善不良,而并不是一味抱怨别人没做好。别人做得不好,你拿出证据给老板看,老板会支持你,如果你只是投诉,给不出方案,那也就只能呵呵了写小说的吧,都这样干公司还能经营吗?美国那边就这么好应付?看完后楼主的经历和我的很相似,这种现状也是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尤其是一些私营企业)的现状,学的差不多了就赶紧换一家吧基本就是抱怨,吐苦水,基本全篇没有看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 &我想问的是:你想说什么?你想要什么?你想做什么?你对质量了解多少?你的强项、短板是什么?你可以试试用QC手法分析一下你的现状不好吗?&&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做网页制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