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张银行卡中奖卡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已泄露

街头捡到刮刮卡“中奖” 当心是个大陷阱_新浪洛阳
街头捡到刮刮卡“中奖” 当心是个大陷阱
中国宁波网评论
  昨天,市民刁大姐给宁波晚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最近,到我店里来的好几位客人,都要复印身份证和中奖26万的刮刮卡,传真到四川成都的一家公司兑奖。一开始我将信将疑,后来,连我老公也在路边捡到奖券,也中了26万。我就觉得这很可能是骗局,希望晚报能帮忙提醒一下。”
  不到半月有多人“中奖”
  刁大姐的复印店开在鄞奉路上,就在海曙段塘街道办事处对面。
  刁大姐告诉记者,不到半个月时间,店里先后来了3个客人,都要求复印身份证以及一张中奖的“刮刮卡”。他们中的金额都是26万元。
  在复印好证件后,客人要求传真到发奖公司兑奖。“一开始,我还有点相信,后来,我老公也‘中奖’26万元了,我就觉得不对劲了。”
  刁大姐的老公陆先生说,前几天,他在路边的行道树下,捡到了4张连在一起的“刮刮卡”以及一张出货单。
  刮刮卡共有4张,还没有刮开;出货单上的日期是日,收货单位为一家机电公司,购买的物品为电瓶、车载空气净化器等。出货单上印着“奖票已领”,旁边还有一行字用于说明:金额满5万元以上,可享受抽奖活动。
  根据“刮刮卡”上的兑奖信息,一等奖1名,奖一辆宝马车,价值58万元;二等奖5名,奖26万元;三等奖是平板电脑,四等奖是自行车。中奖客户需要将奖票和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联系方式传真到公司。
  别掉入骗子设的陷阱
  “拿了奖券,一般人会急着把它刮开,为什么我捡到的没刮呢?这不符合常理。”陆先生说,他压根就不相信有这等好事。
  刁大姐专门看过那几个来复印证件的客人的奖票,发现他们中奖的都是第三张“刮刮卡”,“二等奖全国才5个,光我的小店就碰到4个,这也太假了。”
  刁大姐成功劝说了最后一位来复印的客人:“从衣着打扮看,他像是在工地打工的,我说这是骗人的,并把老公捡到的东西给他看,他一看东西一模一样,就放弃传真了。”
  在意识到这是骗局后,刁大姐立马给宁波晚报打来电话:“赚钱不容易,要是有人相信了,可能一年就白干了。”
  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这样的事在全国不少地方发生过,很多人都声称“中了”26万元。用于行骗的“刮刮卡”也是一模一样,有的只是换了个公司的名称而已。
  警方曾抓获过行骗团伙。据交代,他们定制大量“刮刮卡”,安排专人驾车到各地流窜撒卡。要是有人相信,他们就会交替冒充公司经理、会计、银行行长等角色,骗对方交公证费、税费、担保费等。□记者沈之蓥路边捡张中奖卡&以为中了18.8万结果被骗4万多
&&&&来源:&&&&
&&&&&&字号
原标题:路边捡张中奖卡,中了18.8万这种好事也敢信,被骗4万多
潍城区望留街道的居民王先生在路边捡到一张中奖卡,发现中了二等奖,价值188000元的支票一张。但是要拿到钱,需要交手续费,王先生轻信后,陆续给“活动主办方”打了4万余元,最后才发觉这是一个骗局。
3月7日下午6点,47岁的王先生在福寿街与潍州路交叉路口,捡到三张中奖卡,中奖区还没有被刮开。据王先生描述,中奖卡正面中间写着“开心购物,中奖有您。有奖促销,军民共享”,他便将中奖区刮开。其中一张中奖卡上刮出了一个二等奖。中奖卡背面上写着二等奖是一张价值18.8万元的支票。这可把王先生乐坏了。
王先生拨打了中奖卡上标注的电话,咨询如何兑奖。“接电话的是一名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男子,并自称姓钱。他让我尽快兑奖,要么是我自己去石家庄兑奖,要么我把身份证和中奖卡的信息发过去,他可以帮我兑奖。”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认为对方男子说的比较符合常理,所以就相信了。
在王先生把相关信息传真给姓钱男子后,男子打电话称兑奖需要1300元的手续费,同时把一个银行卡号发了过来,让王先生把钱打过去,并表示很快就会兑奖。后来又要了4700元的公证费。并称由于中奖数额比较大,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37600元。王先生说,本来身上没钱了,交不起3万多元。恰好期间,他下岗了,公司给他一次性发了37000元的补偿金,为了那18.8万,他便把钱打了过去。
王先生说,他算了一下,为了兑出18.8万元的奖金,他前后给对方打了4万多元。“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等着拿到18.8万元的奖金了,却发现这竟是一个骗局。”王先生说,汇完钱后,再拨打钱姓男子的电话,便打不通了。记者拨打电话,对方也是关机状态。
王先生后悔不已,目前他已向望留街道派出所报案,民警称他们正在调查当中。王先生提醒市民不要相信路边捡到的中奖券,更不要盲目汇款。(记者 丛书莹)
(责编:许雪(实习生)、张雨)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频道合作:您好,分享的企鹅
银行卡个人信息泄露四种渠道 4招教你保护
[摘要]近日,非法兜售信用卡的消息遍布网络,“五毛钱一条信息”的标价更是让消费者触目惊心,信用卡个人信息安全再次受到消费者关注。近日,非法兜售信用卡的消息遍布网络,“五毛钱一条信息”的标价更是让消费者触目惊心,信用卡个人信息安全再次受到消费者关注,并成为热议话题。然而,更让消费者担心的是,这已经是业内司空见惯的问题。“信息泄露早就是潜规则了,办卡人的信息不仅被非法售卖,银行内部也有进行‘二次销售’的可能。”有业界人士如是说。银行卡个人信息泄露四种渠道“其实消费者办卡过程是要经过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信息泄露。”广州本土一家银行负责办卡的人员告诉记者:“比如银行派人上门帮客户办信用卡,就有机会接触到客户的详细个人信息,而负责上门办卡的人员通常都是银行外聘的,不属于银行的正式员工,是否泄露了客户的信息,银行根本就不知道,也很难去控制。”1.在办卡环节中,客户申请信用卡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银行办卡人员私自倒卖;这其中包括银行内部或受聘于第三方的工作人员,相较之下,银行对于后者的监督难度大;2.在银行卡寄送过程中,不排除物流公司读取相关信息的可能;比如,快递公司有意要获得卡上的个人信息,技术上操作的难度并不大。3.银行信用卡部门将信用卡客户的个人信息集中“转让”给银行其他部门,如保险部门等,还不排除“二次转让”或“多次转让”;比如,未经持卡人同意就将信息提供给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同业或房产中介、汽车厂商等机构,第三方获得持卡人信息后,向持卡人进行业务营销。4.还有遍布网络和街道角落的“代办高额信用卡”等陷阱,以办卡的名义获取消费者的详细个人信息,属于“高危陷阱”。代办高额信用卡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比如办卡人可以获取你的真实信息并对手机号码等加以篡改,办卡成功后留作自用,却告诉你办卡失败,让你不知不觉中欠下巨额卡债。业界支招尽量减少办卡申请环节对于消费者,理财分析师华明提醒,要想减少资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就要减少申请办卡环节,最好不要通过办卡员或是柜台申请,直接通过银行官网或是银率网等银行授权的网络将自己的申请信息递交给发卡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另外,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保管信用卡要注意以下四点:1 勿将银行卡与身份证放在一起;2 妥善保管银行卡签购单,对账单等单据应及时处理、销毁;3 不要在公共场所的电脑里留下卡号信息,包括卡号、有效期、背面的安全码信息等;4 任何情况下,银行职员或警方都不会要求持卡人提供银行卡密码或账户转账,如遇此类要求,应及时报警。业内点评法规粗陋 缺乏实效“这种现象其实早就有了,也不是一两家银行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而银率网信用卡分析师华明认为,信息泄露之所以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行业监管的缺失。但除此条款之外,有关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的规范再难见只言片语。即使上述条款,也显然过于粗陋,难以发挥实际效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浮动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捡到中奖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