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未来打游戏是主业的电影,女主穿越改变男主未来挂了会机,上线反杀了世界第一

精品话题展示 - 威客圈子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策划达人分享]
  在电视综艺的时代,字幕组就喜欢写一些“吐槽嘉宾”的文字,比如《爸爸去哪儿》里字幕组就吐槽田亮的重庆口音,也因此他的女儿Cindy多了一个重庆小名儿“森碟”。  而到了网综时代,面对更年轻、更懂网络流行语的收看群体,字幕组似乎把“爱吐槽”“敢黑嘉宾”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彻底放飞自己了……比如《火星情报局》里有一期,刘维又和宁静在斗歌,字幕组吐槽:“这首我们翻译无能,特效组为何还给特效,难道是迫于杀马特压迫?逼着后期做特效,让我们友谊小船,变成杀家巨轮起航!”  论字幕文案的妙用——为刘维定了人设——杀马特!  之后,杀马特这个槽点似乎成为了刘维在《火星》的专属角色,字幕组继续把杀马特形象发光发热——非主流文字也出现了!(字幕:爱过)(字幕:你不是当年那个维维了。天呐梅小花竟然看懂了……)广告类  在网综里,冠名商、赞助商的广告更加原生,节目为广告设置了独特的情节和场景,把广告变成了受众喜闻乐见的笑料。  比如在《奇葩说》中,主持人问陈铭(下图)会不会对老婆撒谎。陈铭说:“我对我老婆说过她是这个宇宙中最美的女人。”  而这时,字幕组给出的广告是“喝了雅哈嘴变甜。”  广告是那么的猝不及防,但又顺理成章……马东是如何为赞助商、冠名商打广告的?围绕“小三”辩题,马东是这样植入广告的:  “要是拿着一杯雅哈咖啡,能不能和小三愉快地聊天呢?”  “万一撩头发的时候发现有头屑呢?先用海飞丝吧。”  “赵薇出去看景,大早上很冷,喝一罐谷粒多燕麦牛奶,国际扛饿大品牌。”  再比如,《火星》中清扬的广告,请了樱花妹口播广告语,然而字幕组并没有翻译日文,直接音译日文,只留了“清扬”两个大家看得懂的中文字。在一堆看不懂的文字里找到两个认识的字,这广告方式,也挺逗。  网综《拜托啦衣橱》主要在讲一群服装设计师、主持人围观嘉宾的衣橱,其中有一期的嘉宾是林更新,他的衣服很脏,脏到无法忍受……(红框里不是灰尘就是发霉)  这一幕之后,广告就来了!“更新别哭,用机洗至尊单手操作,轻松一?立马搞定”……  厉害了我的广告……  在节目里,优乐美奶茶也巧妙植入了……脑洞类  梅小花觉得,字幕组的脑洞应该是大到连女蜗都补不上了,才能写出这些脑洞大开的文字。  在《看你往哪跑》中有一个片段,讲的是张继科半蹲着看贾乃亮做脱衣服的游戏。美术直接给PS上一个小板凳,配合字幕“自带观战小板凳”。讲真,看到这里梅小花眼泪都笑出来了,难道是我笑点太低?  在《火星》里,主持人钱枫模仿小哥费玉清唱歌的动作,比如臂展要大、头要抬起45°、脚要做“捻烟头”的动作……  来看看字幕组是如何解读这些动作的:  头要抬起45°=45度仰望天空,眼泪不会掉下来  捻烟头动作=脚下缝纫机开始转动  看完之后只想问字幕君,你是怎么想到这些文案的?  结语  现在国内网综大多都是生活娱乐向,所以文案多为搞笑调侃风,温馨感人风的文案还真有些难找。最后放上吴梦知为《花儿与少年》写的文字,一起来感受下不同味道的文字给节目营造的不同效果。人类光发明了旅行,然后又不停追问,旅行的意义。其实,世间所有的相遇,不是久别重逢,就是后悔莫及。人生如旅,简单点,你打得赢怪物,就收得到礼物。
子客讨厌吃番茄i
[策划达人分享]
按理说,品牌的形象风格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但卫龙偏偏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例外!如果你昨天有点开卫龙官方旗舰店的网页一定会怀疑电脑是不是中毒了...以下内容,未满十八岁请自行离开本公号遵守国家法律...要我猜,卫龙的策划团队估计是前几天边嚼辣条边开会讨论方案的时候在创意总监pass掉999条正经提案后设计师小A低声嘟囔了一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搞成黄色小网站好了”创意总监眼角精光一闪,“对!就这么干!”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些闪瞎钛合金狗眼的视效以及内涵到不可描述的文案...“weilong插入引导”“我发起了特殊服务的请求”“只进入你的身体,不进入你的生活”产品介绍也是一样的令人想入非非“又粗又长的老伙计”“热情的隔壁老丸”“足控福利”激动的点了足控福利特么的你就给我看鸡爪?!“见识见识我的其他小宝贝”“爽到扭曲、辣到打码”“大家都是成年人,偶尔吃吃荤很正常”之前的客服二邱子、毛小毛、娟子、陈大富同志也惨遭集体下岗,换成了“磨人妖精、粉红顽皮豹、傲娇小公举、柔情小野猫”末了还有个温馨提醒“你逛的是淘宝,不是你想的那种”嗯没错,果然不是我想要的那种...从九月份到现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卫龙旗舰店就从高大上的苹果风跳转到年代感十足的大字报风格又到如今的老司机情色网站风格照这种铁了心的什么好玩来什么的玩法,接下来日漫魔性鬼畜风、狗皮膏药算命风、哈利波特魔幻风、世界名画恶搞风...等等风格轮番上阵也不是没可能的事儿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子客讨厌吃番茄i
[威客早班车]
国内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网易在VR行业的积极布局,主要将自己定位在平台,通过开放平台来促进VR硬件和内容的开发,最终通过VR来提升自己的业务使用场景。一年以来,除了VR硬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外,互联网行业对软件系统推动乏善可陈。与谷歌、亚马逊等国外科技巨头的思路不同的是,国内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腾讯、网易在VR行业的积极布局,主要将自己定位在平台,通过开放平台来促进VR硬件和内容的开发,最终通过VR来提升自己的业务使用场景。百度在2016年启动“凡尔纳计划”,大力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李彦宏也多次对外宣称,百度定位是一家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公司。不过,百度至今并没有明确推出VR产品的计划。或许,未能找到VR与现有业务的结合点,是百度在VR领域犹豫不前的重要原因。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布局,则要简单直接得多。阿里的VR战略即Buy+计划,其目的是为了实现VR购物,促进平台电商的交易。腾讯和网易在VR行业布局更多是在直播、游戏、社交等互动娱乐行业。不过,在VR硬件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的使用场景仍然停留在概念和噱头阶段。原生业务成核心今年11月1日,淘宝APP正式上线了“Buy+”移动版。该版本不需要头显配置,用户只需一台智能手机和简易的VR手机盒子便能使用。进入系统后,便如同进入了虚拟的房间中,用户可以在美国梅西百货、好市多百货等指定商场购物,并可直接在其中完成付款流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移动版Buy+并不是全VR虚拟体验,由于手机性能、带宽、3D建模等技术限制,用户看到的商场背景是以全景视频的方式呈现,只能按照指定的购物路线行走。这只是阿里巴巴在VR应用的初步试水。双十一过后,Buy+从淘宝APP下线。Buy+负责人袁岳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天内,有八百万用户体验了Buy+功能,“未来,我们还是着重于复刻线下购物场景”。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者在购物时,停留时间很长。因此设备的舒适性和场景的丰富度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索尼、HTC等主流VR产品售价不菲,一个网购用户是否愿意为此买单存疑。此外,从2D到3D的产品效果转换,都会对商家、技术和服务器形成挑战。袁岳峰坦言,虚拟购物体验从技术到市场都未成熟,想要使这种技术适合生活,VR模式还是为时过早。如果说阿里巴巴倡导的VR购物是锦上添花,腾讯在VR的布局则更具野心。腾讯在近两年,加大了对VR的投资,对象包括美国硬件厂商AltspaceVR和国内旅行VR赞那度、斗鱼TV的VR直播。2015年年底,腾讯公布了其开发者计划,声称将在两年内推出PC主机、游戏主机和移动VR三种硬件。今年4月,腾讯又推出针对智能手表、微游戏机、VR、及手机四大领域的“TOS+”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战略。但是,迄今为止,腾讯还未拿出可以上手的VR硬件。对此,腾讯公司相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除了VR视频之外,腾讯的VR游戏团队目前也在做尝试和策划,再加上硬件后,整个产业链条拉得很长。“VR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发展,不能单独靠某一家的能力去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他说。等待行业爆发期爱奇艺副总裁、VR负责人段有桥也认为,VR视频还在发展初期,VR行业爆发的时间也比预期要晚,“如果有100个视频,电视视频数量可能为20,而VR视频数量可能仅有10”。即便市场的各种条件都不成熟,爱奇艺表示还会持续加大在VR影视剧方面的投入。然而,作为爱奇艺的母公司,百度除了推出“VR社区”以外,在技术和产品规划上并无其他投入。今年以来,VR产业从上半年的万千宠爱,到下半年的谨慎理性,如同过山车般的体验,是国内互联网公司态度保守的重要原因,毕竟教育市场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对于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视频、乐视来说,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新的内容迭代,投入VR领域也是必然。网易杭州研究院院长汪源认为,VR产业会诞生两类领军公司,一是VR硬件公司,目前看来技术水平还是不够,必须要在分辨率上做到8K或16K才能有真实感。二是产业面的内容输入公司,比如腾讯和网易之类的平台,原本擅长的就是内容,包括电影、电影、游戏、新闻都在这个范畴,最终可能有三五家来吃掉市场份额。“我认为现在对VR的预期有点太高,真正要做到体验成熟,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的确,VR产业的成熟有赖于软硬件的共同完善,即便是手握重金和资源的BAT也在等待硬件基础的提升。腾讯智能创新业务部负责人田刚表示,VR行业目前最需要的是整个产业链携手合作,共同制定标准。同时,腾讯将对所有合作伙伴全面开放自己的平台和接口,为VR开发者提供完整的生态支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腾讯VR的首页上,可以看到招募开发者的信息,也能看到腾讯要入手的方向:包括但不局限于游戏、电影、社区、直播、地图等。总的来说,VR行业的爆发预期还未真正到来,BAT等巨头也不愿意贸然进入新的领域,在现有业务上锦上添花,或许是他们对VR最佳的诠释。
子客讨厌吃番茄i
[策划达人分享]
  文字很有魅力,也总是吸引人。  很多人因为喜欢文字,希望当个文字工作者,从事跟文字相关的工作。  于是他们也想成为一名文案师。  他们向往的文案工作,大概就是那种每天坐在电脑前面敲字,或者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这一次该怎么写。  或许配上些咖啡,或许就是在咖啡馆也可以工作,然后到处去旅游、看书、看展、对谈,搜集各种灵感。  可能会有一个自己的小笔记本,可能带着一台笔电,到处写下自己的人生与工作。  ...嗯请问这工作那里有,我也想应征。  前一阵子我们公司征人时,有许多人来投履历,许多都是跟文字有些相关的工作,如记者,如编辑,如行销等等。  从他们的内容来看,我可以想像到他们对于这样工作的想像。  很可惜的,我都不太敢告诉他们真相,于是也不太敢录取他们,打坏梦想这事交给别人吧,地狱我一个人待就好。  我们公司的一位新人,最近刚满三个月了。  他说:「这三个月来好像一场梦」---显然比较偏恶梦一点。「不仅时间过得好快」---每天一起床就是今天要交什么稿。「每天还真的都是在打字呢」---一直,一直在打字。「而且不管在那里都可以工作」---在家里也在打字呢。「旁边总是配着咖啡,搭配自己的小笔记本」---因为不这样逼自己点根本写不出来啊。  然后还有一个他以前以为只是跟客户沟通,想像中的客户都是可以理解与对谈的。  谁知道客户根本没有要沟通,只会说“我不喜欢”,”还可以再写个版本吗”,“可以再改改吗。”  那些想当文案的,你们真的想清楚了吗?  你们以为当文案,是写那些漂亮的广告语句,或偶尔写写那些软文吗?  是用自己文字去影响别人,促进商品销售或是帮助建立品牌形象吗?  都不是。  当一个文案你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写email跟客户沟通,要资料,跟他解释你为什么要这样写,还有要请款资料。  你写最多的内容,都是客户觉得很重要,但你觉得这个消费者根本不在意的东西,你以为你在帮客户写出能跟消费者沟通的东西,但事实上你写的都是客户自己想说的。  很可惜的,大多数你的文案无法感动别人---连自己可能都无法。  我们只能感动我们的客户,没过稿什么话都不用说。  因为文案的产出就是那些字而已,客户虽然一开始想不到,但是当你写出来后他们各个都会变专家了。  这个吸引力不够、那个痛点好像不太痛、这能不能多加点形容、那可不可以再描述点情境。  然后一下要再商业点,一下要在文艺点,一下要加点幽默,一下又怕没提到商品特色,一下想要个神转折,一下又要多点置入...  事实上,每一个文案写的一百个案子里,可能只有不到十个,是他愿意拿出来承认这是他写的。  而真正放进作品集的,可能是他自己的创作作品。  不要因为单纯的喜爱而踏上文案这条路。  要仔细的思考,这条路上有没有你要的东西。  而大多数时候,工作都没有你要的东西。你想当文案,是因为想让你的文字被看见吗?那我劝你去开个社群帐号比较快。你想当文案,是因为想证明你的文字有价值吗?那还是别证明了,结果会让你失望的。你想当文案,是因为你很喜欢文字吗?那别让你喜欢的东西被糟蹋了,也别让自己有机会讨厌自己喜欢的东西。你想当文案,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会写文案吗?别误会了自己,在客户面前没人敢说自己会的。你想当文案,是觉得这行有前途吗?麻烦替我算一下什么时候转职比较方便。你想当文案,纯粹就是想找份工作吗?恭喜你,你有机会成为一个好文案了。  每份职业的本质就是工作本身的意义而已,不要对工作有任何过度的想像与憧憬。  那只会让你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辛苦而已。  你应该正视自己在工作上的学习与苦难,而不是想着热情与喜爱。  因为当一切热情被烧干的时候,能够支撑你的,就是工作后的收获。  像是薪水、像是终于过稿、像是跟客户成为朋友、像是收到客户的产品然后真的很好用,像是写了一篇自己很满意而客户也很满意一个字都没有改的作品。  像是,我们真的能够证明,自己的文字有价值,而且这价值别人也懂的时候。  那我们在这条路上,就能持续的走下去。  仅以此篇,献给我那满三个月的新伙伴,也献给所有满三个月很久很久,而依然在这条路上努力的你们。  我们终究要为自己心中那无可救药的浪漫买单。  为的是,把这份浪漫,变成实际的人生。
子客讨厌吃番茄i
[策划达人分享]
  还有不到10天,天后王菲就要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开唱了,在一些二手票务网站上,王菲“幻乐一场”实际出售的价格已经跌穿票面价格。  事实上,就在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发文《王菲演唱会百万票价背后:阿里被抢,地头强权以及面子营销学》的当晚,王菲演唱会的价格近百万的门票就开始跳水了。  32秒抢光门票的喧嚣之后,幻乐一场又开始默默售票了,门票溢价开始回落,有的还赠送礼包,但是显然消费者已经不买账了。  “主办方和消费者都被架在那儿下不来了”,有人说,这就十分尴尬了。  有人评论“幻乐一场,之前开票前几乎没人抢,现在礼包(加价)票大把在娱票儿(腾讯、微信的官方售票同道)卖了两小时还没卖光......这个世纪泡沫就要破掉了”,业内人士也评论最终这场营销最终还是玩过火了。有演出商则评价道“这个就是典型的主办控票+互联网猪队友的配合失败案例”。  娱乐资本论来独家复盘,一场本来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演唱会营销泡沫最终是如何被捅破,落得“虎头蛇尾”的境地的呢?这里面又反映出票务市场、演出市场、二手票务的哪些问题呢?开票:主办方囤积居奇 “主办方囤积居奇,造成市场观望”,有从业者总结这场演唱会卖票情况时说。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娱已经分析了这场演唱会的稀缺性,因此它更加具有被囤积居奇的空间,但商品价格与消费者之间需要达到一种平衡,才能达成交易,当价格弹性空间被压缩,主办方一方将绳子抻得太紧,绳子就可能会崩断,消费者拍拍屁股走了,主办方无法收场。  事实上,演唱会门票虽然带有稀缺性,但毕竟不是必需品,有从业者都说他甚至不建议自己身边的朋友“去花这个冤枉钱”,而且王菲的粉丝大多是稍微年长的70后、80后,相比于90后、00后,这部分人群购买消费的冲动性已经很小了,更加理智。  事实上,本身幻乐一场“、7800”的门票定价就已经是挑战传统市场定价的行为了。根据业内人士的估算,如果按照票面价格,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一万8千个座,整场门票能达到1亿4000万,但是按照这个票面也依然是“不赚不赔吧”。  即使整场门票价格能达到1亿9000万,这个数字能盈利,但也是有限的,“最关键的原因是王菲演出所有的都要求的是最高标准,而且她只有这一场,不能分摊成本”,这位业内人士吐槽道,所以除了冠名和赞助收入,必须提高门票价格。  “1800的票市场上都很少,再加上营销带来的溢价,严重消耗了消费者的心理底线”,这样的定价策略说得好听一些是试探演出票务市场的天花板,但是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捅娄子”,有从业者直言。 “这样演出却不能代表演出行业,对于演出市场没有参考,也没有可仿效的可能性,因为王菲是不可复制的”,有从业者说。溢价:有价无市还是“无形的手”?  过度囤积居奇的后果是有价无市。  大麦作为幻乐一场开票平台释放出了第一波票,随后媒体竞相报道,放大了供不应求的效果。但是,“这个时候王菲的忠实粉丝们一定是该买票的已经买到票了”,有深谙粉丝经济的业内人士说,而在其他各种渠道,门票价格被炒到天价,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消费者们开始知难而退,接受“买不到”的现实,消费热潮退却,消费欲望疲软。  那张被炒到百万的内场第一排的某个座位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席位,它的存在意义在于给消费者以心理暗示,使他们调高对于高票价的接受程度。  “炒到现在,歌迷们意兴阑珊”,消费者被伤害了情感,其他平台上几万几十万的门票也就成了有价无市。  NewRadio网络电台创始人、微博签约自媒体人@杨樾杨樾发微博讲“王菲演唱会对市场的危害是深远的,这里有一个长期存在的悖论被这位天后放大了,这些年人们越来越默认演唱会消费是粉丝经济的一部分。”  不过,有演出商认为,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可能是“有价无市”,但是对于有闲又有钱的人来说,这就是社交货币。  这位演出商表示“王菲只有一场,这本来就是供求关系失衡,全中国只有1.2万人能去现场,尤其是在跨年的上海浦东,还是王菲,的确构成了社交货币属性,我是没有钱,要是有钱,我也买10张第一排门票送朋友,多有面子。”  “美国超级碗内场门票提前三年出售,当天价格2万美金,王菲差啥啊”,这位演出商认为有人愿打有人愿挨,这都是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作用,不存在有价无市的问题。混乱:多方控票却各自为战  现在看各大二手票务平台,王菲演唱会的票已经按照票面价格在走,在有一些二手票务平台,很多票价已经低于票面价格。  一场天价演唱会最终以这样的局面收场,很多人说这是一场玩砸了的营销,本应该是各方都赢,结果玩到最后变成了各方皆输,这与持票各方不同的心思大有关系。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娱提到过拿到天后演唱会主办权的是上海一家公司,叫做上海白玉兰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小娱后来了解到,事实上在这场演唱会背后有多个入股方,白玉兰作为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的场馆运营方占据了不小的份额,同时最大的主办方还要数台湾一家叫做稻草文化的公司。  这家稻草文化的老板叫做段钟沂,这是一个响亮却遥远的名字,他是台湾滚石唱片的创始人之一,上世纪80-90年代,滚石唱片几乎是华人音乐的代名词,而之后唱片公司衰落,段钟沂就做了一家新公司——稻草文化,而稻草文化凭借段钟沂深厚的人脉拿到了不少资源。  另外,这次腾讯视频作为这场演唱会最大的赞助商,腾讯投资的娱票儿也拿到了不少票,但就是这种票务分散的情况造成了如今各方的尴尬的局面,“大家都在抢着卖票,节奏没把握好”,“控票最怕散开,如果票在一个人手里,一个人来控票那么每天回款都是清楚的”,“但现在各家节奏不一样,都急着出票把钱赚了”,“而且目前各家手上都没有实票,都是先登记”。  同时,有业内人士也表示也是一场失败的“舆论控制”,甚至可以说这些演出商根本就没有引导舆论的意识,也没有营销宣传的意识,“太传统”,有从业者评价道。  最终事情走向主办方无法控制的方向滑去。失控:从全盘皆赢到全盘皆输  就在昨天,传出《牛魔王、票牛或被处罚关停,外资基金面临巨大损失》的消息,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有待核实,二手票务平台是否倒买倒卖的问题先放在一边,事实上,在与主办方、一级票务等多方的博弈中,二手票务处于一个相对劣势的地位。  与黄牛相比,黄牛只把卖票当做一门生意,黄牛一般有两个选择,一是真正的好资源给自己的C端,继续保持单线紧密,不好的票反正也卖不出去,放在票务平台能卖出去正好,但不给二手票务引流量;二是如果在票务平台价格比线下还贵几百,那很好,那就挣这个钱。  主办方们虽然大多不喜欢黄牛,也会选择和黄牛合作,因为二手票务平台通常会有资金实力不够等问题,资源也差点意思,例如有从业者介绍说像王菲,张学友的演唱会,这个票太紧俏,给了大麦、永乐这些开票平台,但等到给二手票务的时候就涨价30%。  这次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二手票务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主办方“囤积居奇”后果的接盘侠,“有的二手网站现在已经在赔钱了”,有知情人士透露。  另一方面,黄牛还具有本地化的优势,特别是对于韩流明星来说,黄牛们已经有了一套操作模式,“黄牛就做韩团有心得,因为BB粉都喜欢用微信QQ”,这样的方式反而具有粘性。  另外,与一级票务平台大麦、永乐相比,二手票务更加不具备政策上的优势,之所以所有主办方一定都要在大麦、永乐上开票,原因有二:其一,只有大麦、永乐有售票系统,能够选座(这样的系统是和场馆紧密相关的);其二,只有大麦、永乐能够出具纸质票据,“任何票务都需要票务代理”,而只有永乐、大麦有这样的资质,虽说有演出商信誓旦旦想要用互联网颠覆目前的票务市场,但前路漫漫。除了票务,演出市场的半垄断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二手票务平台的弱势。除了白玉兰和稻草文化,国内传统演出商还有一家叫做非凡京奇的公司,这三家在演出市场几乎三足鼎立:上海演出基本都在白玉兰手里,北京的在非凡京奇手里,深圳广东的则在稻草手里。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半垄断,当演出上垄断时,他们更倾向于找长期合作的合作伙伴。  幻乐一场这场门票大战,一定程度上它的定价也压榨了二手市场空间:二手票务作为二级票务流通市场,本来具有相当可观的溢价空间,但是当门票原本就很高时,二手票务的溢价空间就很小了,进一步积压了二手票务的盈利空间。  当然,演唱会还没有开始,无法预测结果,至于有二手票务被处罚的事情,“看看29日演出结束后这2个网站会不会被查处就真相大白了”,有从业人员说。  这本是一场具有所有经典元素的营销案例,稀缺的天后资源,顶级的设施场地,买单的慷慨观众,外加挑战心理底线的天价票价。但是在这一场本可以攫取自己最大利益的配合中,演唱会的各方却并没有踩住自己脚下的平衡木,使得原本是弹冠相庆的狂欢时刻,却变成了一场落败的facepalm。
子客讨厌吃番茄i
[策划达人分享]
  内容营销行业正在迅猛发展。生产出一些平淡无奇的内容然后抱着听天由命的想法将它抛出去,这种做法已经不再被任何一家想要保持竞争优势的公司所能接受。  将内容投向普通网页、自动生成的视频以及其他对于内容并不友好的营销策略往往会对一家品牌商造成负面的影响,反而使得这家品牌商更难取得成功。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成功的品牌商一直借助于技术进步带来的优势来制定成功的内容营销策略。  例如,移动设备在数字设备使用时长中所占比例已由2013年的47%增至53%。2015年,用户们将65%的时间用于使用移动设备,只把35%的时间用在台式机电脑上。这足以说明移动平台对于内容营销的重要性。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内容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将继续发展下去,而推动这些趋势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技术。  以下这些技术进步很可能会影响到内容营销行业2017年及未来的走势。1、 人工智能  我们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听到人工智能就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惊肉跳。这可能是《魔鬼终结者》和《骇客帝国》的功劳。现在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撰写”出优美动人的文章和其他形式的内容,内容开发商和营销商有理由害怕人工智能。  但是他们害怕吗?  虽然世人已经知道人工智能能够做出一些令人吃惊的成绩,然而善用技术的人往往比单纯的人或者机器更加擅长处理复杂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内容营销商愿意接受人工智能的原因。  人工智能有可能改变内容营销行业,甚至引发整个行业的巨大变革。它可以被用于更好地理解内容,让你能够生产出更能打动读者的内容。人工智能还可以被用于搜索引擎优化领域,用来协助规范内容,发现策展相关内容,以及实现内容发行的自动化。  内容营销商若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绝对是利大于弊。2、 物联网和新设备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一点儿都没有不真实的感觉。  能够通过连网进行通讯的各种新设备层出不穷,这全部都要归功于物联网的出现。用户们不再局限于PC、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他们可以通过连网实现与内容的互动。  例如,不仅智能电冰箱可以与用户通讯,连网家庭中的任何设备都能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一幅蓝牙麦克风也不例外。内容制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就是开发出能够适用于物联网领域中的所有设备的内容。  这样,内容营销商就能根据用户所在的位置提供定制化的内容,监控数据以及发布实时预警信息。营销商们甚至可以根据并不十分精准的信息推送内容,比如服装零售商可以在寒冷的季节推送关于穿衣打扮的一些建议性信息。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很显然,2016年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开始腾飞的一年。你不信?看看现在有多少人在玩《精灵宝可梦Go》就明白了,玩这款游戏的人绝对比使用约会应用Tinder和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的人多。这些技术仍在继续发展,它们已经发掘出一个全新的内容消费平台。Facebook的Oculus Rift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年内进入这个领域。  虚拟现实可以降低内容营销行业的准入门槛,它可以满足市场对视觉内容的需求。内容营销商们将有机会推送针对虚拟现实优化的内容并为此雀跃不已,这还是一片从未开发过的处女地。4、 视频直播  视频直播一直与各种盛大事件比如运动会的直播有关。但是现在视频直播已经走入大众的生活,成为智能手机的一种标配功能,使用率仅次于打电话和发短信。像Meerkat和Periscope这样的视频直播应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视频直播为内容开发商和内容营销商提供了一个发布点播和直播内容的平台,这还是一个全新的市场。  另外,随着Facebook进入视频直播领域,可能会有更多的用户倾向于消费围绕着直播体验而定制的内容。5、 搜索引擎算法优化  搜索引擎算法终于实现自动升级了。以前,大多数内容营销商都围绕着人工搜索算法来设计他们的在线营销活动。搜索引擎算法的这些升级经常是人工完成的,这些升级迅速被传递到整个在线社区。  然而,能够自动升级的算法比如RankBrain可以彻底搜索互联网并且对搜索结果做精细调整,这就让内容营销商更加难以通过“欺骗性”手段获得有机的搜索结果。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内容营销商将获得丰厚的回报。6、 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  就其本身而言,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早在几年前就被内容营销商们所用了。很多人一直在利用像Instagram、Facebook和Pinterest这样的服务来传播内容和开拓新市场。  但是真正改变大局的将是社交购物服务,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开始与电子商务整合。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内容制作者用来发布内容和积累读者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由于这类网站越来越关注收入,他们关注的焦点将从内容消费平台转向打造一种混合型的电子商务网站。  因此,内容营销商们必须找到一些可以取代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与读者互动,因为以后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2017年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对于内容营销行业来说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一家内容营销商,未雨绸缪是必须的。早一点做好准备通常能够在日后的竞争中胜出,哪怕他们所用的技术最终选择了一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也没关系。
子客讨厌吃番茄i
[威客早班车]
2016年的经济发展高频词中,已经几乎看不到“O2O”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直播、共享单车等新名词。2015年,O2O被称为行业爆发之年,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一大批O2O企业诞生,覆盖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然而,1年时间盛景便已不再。自2015年底至今,O2O遭遇了名副其实的资本寒冬,不再是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这一年来,O2O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残酷的市场,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包括餐饮、生活服务、汽车、洗染等,都有大批的企业走向死亡,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也不为过。日前,社区+洗衣的热门项目“蓝月亮O2O”也宣布转型。随着近半年来一批上门洗车、洗衣、保健、美甲美容等创业公司的消失,一度火爆社区+O2O概念也逐渐冰封,蓝月亮O2O关闭后,运营一年半时间的蓝月亮社区专营店“月亮小屋”纷纷关门,就是退烧大潮中的一个缩影。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这一年多时间里,资本和创业概念如何在大潮中汹涌而来又狂奔而去的。热潮·退烧2015年,随着资本大量涌入O2O,让一些传统领域看起来更加互联网化,线上与线下的结合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由此也引发了持续一年之久的O2O投资和创业热潮。其中不乏BAT等巨头的身影,阿里联合蚂蚁金服斥资60亿复活了口碑,百度旗下的百度外卖也独立发展开放融资,美团、58等纷纷站队腾讯。另外,据逐鹿网不完全统计,2014年总计有94家公司与BAT等巨头发生资本关系,其中O2O领域的公司数量最多。这种势头在2015年上半年仍没有减弱,根据互联网数据服务商TalkingData发布的《2015年上门O2O移动应用报告》显示,2015年,仅在上门O2O领域,资本市场就投入了近300亿元人民币。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当时的O2O颇受资本青睐。由于资本的关注,加之进入门槛低,引来大批创业者涌入这一领域,与此同时O2O开始了野蛮生长。一时间餐饮、汽车、家教、美妆、洗染、家政等,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出现了O2O。为了快速拓展市场,初创的O2O大多选择“烧钱”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补贴。2015年O2O的火热,也着实让中国的消费者享受到不少实惠。上门O2O烧饭饭为了快速吸引用户,仅需花几块钱就可以吃到星级厨师烧的菜;票务O2O推广业务时,用户只需8.8元就能看一场好莱坞大片。事实证明,“烧钱”的方式的确能够获得不错的市场渗透效果。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年O2O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生活服务O2O市场的增长率超过30%,渗透率高达40%。不仅如此,国家似乎也格外看重O2O。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力挺O2O。值得置疑的是,这是我国首次对O2O行业发展提出意见,表明O2O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再风光无限的新模式,也都要经历市场的考验,O2O也不例外。2015年下半年开始,O2O市场增速放缓,持续的高热终于渐渐退烧。随着O2O爆发行业泡沫渐显,不成熟的O2O企业开始事故频频。比如嘟嘟美甲、功夫熊、一亩田等一度炙手可热的O2O企业先后曝出劳务纠纷、拖欠工资等问题。此外,投资领域有一种魔咒叫“C轮死”,而O2O行业稍显不同,艾瑞咨询的一向调研数据证明,O2O企业基本死于B轮前。很多项目在融到B轮、C轮的时候还没有实现盈利,难免暴露出商业模式中的软肋,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找到投资人接盘。由此,资本市场对O2O的热情也慢慢回归理性,谨慎出手。2015年下半年,除旅游、医疗有小幅增长,其他领域均呈现下滑趋势,生活服务类的O2O投资案例较上半年降低33%。到了2016年,一旦谈及O2O投资人就不禁摇头,纷纷表示敬而远之。死亡·背后2014年前后,当很多创业者感知到O2O的发展前景后,即便是缺乏行业经验甚至零经验的人,也要跟风创业,找个领域切进O2O。亿欧创始人黄渊普认为,O2O市场基本是被催熟的,也就是说市场规模是被资本给堆起来的。如此一来,当资本意识到大多数O2O都是伪命题的时候,O2O创业企业的冬天就要来了。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O2O行业爆发了死亡潮,烧饭饭、社区001、泡宠网、考拉班车、呱呱洗车、爱拼车、时尚猫等各领域的企业,先后被列入了O2O死亡名单。时至今日,死亡名单还在继续拉长。懂懂笔记通过大量资料搜集分析,整理出一张50余家O2O死亡企业的代表性名单,而这只是已经死亡中的一小部分。具体名单如下:(懂懂笔记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半时间消亡的O2O创业企业名单)O2O大面积死亡,并不能归咎于资本寒冬,他们自身模式也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易观分析师孙梦子在此前接受懂懂笔记采访时曾表示,业即使没有资本寒冬,O2O领域也应该深刻总结和思考了。活得长,比长得快重要总体来看,O2O死亡的通病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一,低频次伪痛点。对于O2O来说,消费频次十分重要,即便是利润很高的领域,用户很少使用,也会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婚庆O2O,虽然婚庆整体的市场规模不小,但这个行业的需求频次很低,而且也无法提高用户粘性,这种O2O想活下去真的很难,酷结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二,同质化严重。由于O2O门槛比较低,即使没有多少行业经验的人,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某一领域。比如家教、餐饮、洗车等,而最鲜明的例子当属生鲜O2O。该领域不乏明星企业,如天天果园、果食帮等,每家所能给用户提供的都是果蔬、肉蛋类商品,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无法给用户提供非选其中一家的理由。如今,果食帮停业,天天果园门店关闭。其三,盈利模式不清。O2O各领域有超过一般的企业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甚至将融资的钱烧光都找不到盈利点,这也导致了O2O企业B轮死C轮死的窘境。烧饭饭创始人张志坚曾对懂懂笔记表示,“烧饭饭”错在把钱烧在了不痛不痒的地方,而没有用钱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自身的长远发展烧出前路。最终,烧饭饭也没能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其四,资金链断裂。投资人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有一种“成也投资人,败也投资人”的感觉。刚刚拿到投资的O2O企业,很容易陷入盲目扩张的陷阱,还没有实现盈利就将拿到的钱都挥霍一空,往往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投资人的反感,不愿继续投资。汽车O2O博湃、教育O2O为艺等,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关门。持续了两年左右的O2O创业热潮之后,经过轮番厮杀战场上已经堆满白骨,最终留下的只是少数。实际上,O2O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存在着现实环境的可行性。只不过,伪需求和伪痛点的挖掘及误区,让大量O2O失去活力。能活下来的项目,是要看这个O2O能否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找到合理清晰的盈利模式。有业内人士给O2O创业者一个建议:活得长,比长得快重要得多。
子客讨厌吃番茄i
[策划达人分享]
这几年,你一定注意到了这些变化:宝洁、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掌握众多大品牌的公司越来越失势,不断被各种突然冒出来的小品牌冲击地位,而且对这些小品牌的封杀也越来越无力。过去的创业者经常被问“如果腾讯做了你怎么办”,任何一个小团队都担心突然被巨头模仿后超过,创业前功尽弃。但最近跟一些投资人聊天发现,整个创业圈讨论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少了,巨头模仿从而击败原有创业公司的案例也越来越少了。过去做营销预算最重要,一个1000W预算的方案,不论策略再差也能超过一个50W预算的方案。但现在依靠预算来碾压别人越来越难。甚至不光是企业经营,在个人成长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迅速崛起。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过去凭借资金、流量、资源等各种方式,既有的成功者能够继续保持成功。而现在缺资源缺知名度的小品牌也变得这么有机会?这篇文章,我希望只用一个最简单的公式,解释上面的问题。(ps. 这是李叫兽文章中第一次引用数学理论)一、10万营销预算击败3000万的故事首先,在讲故事前,关于上面这个重要的问题,业界早有很多讨论:比如这是因为人的创新能力变强了——这不对啊,过去小品牌也想到了很多好创意,怎么没这么容易活下来?比如这是因为巨头变得开放了,能够接受通过投资来做而不是自己复制——这也不对,因为公司一定会做利益最大化决策,它们变开放一定是因为自己做没那么容易成功了而不是因为自己突然变善良了。比如这是因为消费者的偏好发生了改变,开始喜欢小众商品——人的从众需求实际上是一直存在,不太可能这么短时间内连基本需求都变了。这么复杂的一个问题,到底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我跟你一样,一直想搞明白这个问题,毕竟活在这个时代,必须理解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下这个问题。按照科学界的做法,很多复杂的问题往往先从最简单的模型进行研究。比如为了揭示人类DNA遗传的奥秘,直接研究人体太复杂太难了——人有多达23对染色体,而且30年才能繁衍一代,要收集充足的一代代样本估计需要几百上千年。所以遗传学家找到了果蝇来研究,与人类不同,果蝇只有4对染色体,10天就能繁衍一代,而且一只雌果蝇一次就能繁衍上千只——这位遗传学家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然后研究完了推演到人类就方便了。在商业问题上,我们也需要寻找这样一个可以用来进行简化研究领域。恰好前段时间机缘巧合让我找到了这个领域——一个10万营销预算打败3000万营销预算的故事。按常理这好像不可能,因为基本上没有任何专家的方案能够让你的ROI(回报率)超过别人300倍,从而让10万的营销预算打败别人3000万。但这的确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前几天我在跟丽人丽妆的老板黄总讨论营销问题时,突然发现他们当年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开化妆品的淘宝店,通过文案创意等优化,仅仅让转化率比竞争对手高了3%,就用10W预算打败了别人3000W。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淘宝体系下资本周转非常快,今天在淘宝上投了10W的广告,当天就能转化回款,第二天就拿到了十万多一点的钱再投,这样每天都滚雪球,结果他们一年用初始资金10W,最终投了2000多万的广告。而竞争对手就是因为转化率低一点点,每次投放反而都会损失一点(淘宝是竞价模式),最终一年投入了3000万,但销售却并不比他们多。最终,他们依靠本来微弱的一点创新和优势,撬动了巨大的结果。而这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二、复利时代为什么叫“复利时代”?其实这整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最简单,我们高中就学过的模型——复利模型来解释。复利公式:(其中n是周转次数)根据黄总说法,当时淘宝资金周转经常1-2天,也就是一年多了能周转200次。即使每次回报率仅仅有3%,那么1.03的200次方,就是369倍。然后,10万乘以369倍就是3000多万。(ps.实际的计算比这个复杂很多,但是这个仅仅用最简单的模型进行理解)也就是说,因为周转速度非常快,即使你只有微弱的效率优势(比如转化率高),但依靠强大的“复利效应”,最终会产生数百倍的差距,让本来微弱的优势变成巨大的成果。在这个周转率下,丽人丽妆追上巨头对手的时间大约为300天——也就是说,它的竞争对手(原有巨头)必须在300天内反应过来并通过模仿、复制等任何一种方式达到丽人丽妆类似的效率,否则3000万资金形成的巨大优势就会化为乌有。这个简化的案例,就解释了为什么信息时代小品牌变的能够挑战知名度、资金、渠道都丰厚的大品牌——因为不光是金钱,所有资源(比如品牌知名度)周转的速度都变快了。这意味着一但有公司通过某种创新来优化了效率(也就是复利模型中的“回报率”),就能迅速像滚雪球一样滚起来,从而让原有巨头本来的知名度、渠道、资本等资源优势很快削减。而在传统时代,这显然不可能。我们把同样的案例换到电视时代看看,用电视投放时代一个最简单的案例:假设年初,你有10W营销预算,跟电视台签订了年度广告协议,从而带动线下的销量,年底前成功在经销商那里回款,你得到了12万(相当于20%的回报率)。然后你的竞争对手某巨头有3000W营销预算,也跟电视台签订了年度协议,但它们可能创意、产品等不如你好,从而效率低一些,仅仅有10%的回报率,年底得到了3300万。我们假设这个巨头反应迟钝,迟迟不模仿你的创新策略从而达到跟你类似的回报率,那么如果一年周转一次的话,它要等你多久你才能赶上“3000万VS10万”的差距?很简单,把下面这个方程的n解出来就行了:用计算器一算,发现这个n是65。(ps.为了简化,上面不考虑用户主动扩散、经销商等变量)也就是说,你做了某个创新从而让某种效率提高了10%,在年周转次数为1的时代,原有的巨头需要愚昧、迟钝、拒绝创新、体制僵化直到65年都不跟进,你才有机会超过他们。巨头再僵化也不可能僵化到65年都不浪子回头这种程度,所以新品牌、新团队想通过创新来逆袭,在那个时代难度有点大。(这也是为什么《从0到1》说,新产品往往需要10倍改进才能逆袭,因为要扭转资源的差距)这就是这篇文章想要分析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个模型——复利公式。不论是商战上的小品牌,还是职场上新冒出来的聪明年轻人,他们相对原有巨头的唯一优势就是复利公式中的“回报率”:比如通过创新降低了产品售价,从而提高销售转化率;比如发现了新的市场定位切入点,从而让同样的广告曝光资源换来更多用户;比如开发了某个新功能,从而让同样的用户资源留下的更多(留存率)——这些本质上都是某种资源的“回报率”。而原有巨头的优势则是掌握了大量的“资本金”:比如有钱从而一下子投更多广告,再差创意也有人买;比如有流量资源从而可以让一个APP瞬间下载数百万;比如有经销商资源所以再差的产品都能上货架……通过创新去提高“回报率”重要,还是拥有“资本金”(注:此资本金不光是钱,人脉、流量等既有资源都是资本金)重要?这取决于“周转速度”——在传统周转速度不快的时代,当然是资本金重要;而一旦周转速度变快,回报率就会比资本金重要。比如我们再拿一个与钱无关的资源“人脉”来举例子。对“人脉”来说,是有一个好爹从而把你介绍给各种达官显贵这种方式有效,还是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每个认识你的人都认可你的能力从而愿意推荐给下一个人?这取决于“人脉”这个资源的周转速度。假设人脉一年周转一次(人们平均1年才聊天一次),你是年轻人初始有效人脉有10个;而另一个富二代初始有效人脉有1000个;但你比他优秀,认识你的人每次聊天都有10%的概率推荐你;而认识富二代的人有0%的概率推荐他。一年后,你人脉变成11,他人脉还是1000——这样要数百年才能追上。而如果人们每天都容易聊到“推荐人才”这个话题,“人脉”这个资本金每天周转一次,就相当于你的人脉每天都能乘以个1.1,一年下来数字想都不敢想(假设不考虑重复推荐)。(所以微信的出现,人们沟通变多,反而是容易让人逆袭)总之,信息时代,各种资源的周转都变的越来越快:周转越快,广告创意的作用就会更容易超过广告投放预算的作用。周转越快,产品创新的作用就会更容易超过流量、渠道垄断的作用。周转越快,一个企业战略本身的作用,就会更容易超过资源的作用(因为“战略”更像资源的利用效率,“好战略”本身就是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创新、策略思维、与众不同的思考、新的想法、人才的创造力,越来越重要。而流量、资本等存量价值的作用,越来越低。怪不得大家都说:“现在,千万预算易得,但好方案难求。”三、为什么周转速度变快了?前面我们理解了周转速度的加快,让资源垄断的作用逐步降低,从而给创新者、小品牌带来了更多机会。那么在营销领域,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什么导致了营销领域,周转率的增加?除了常规的科技进步(比如支付便捷)等因素外,我认为这些因素对加快消费者切换商品的周转速度,影响非常大:1、渠道垄断的减少过去消费者的选择主要依赖渠道——比如一个乡镇消费者看到货架上只有哇哈哈矿泉水,当然只会买哇哈哈,而渠道实际上是一种周转很慢的资源。我们通过前面的模型就知道,一旦你的生意依赖一种周转很慢的资源,就意味着你作为创新者很难逆袭,当然也意味着一旦成为领先者即使停止创新开始迂腐,别人也很难超过你。比如你作为创新者开发了明明更好的新产品,但你只有10个渠道商,哇哈哈有1000个,因为它们可能半年才能进一次货,所以你每次进货转化一批,每次转化一批,结果3年下来可能才发展了不到100个。在这期间,只要哇哈哈反应过来研发了跟你一样的产品并迅速铺货,你的优势就没了。而如果你已经占据了大量的渠道,基本上就可以躺着赚钱,甚至不用任何创新——反正后来者逆袭速度很慢,在他长大前复制就行了。现在,消费者选择收到渠道的影响正在不断降低,所以这种“周转很慢”的资源也变得没那么重要,最终导致周转速度增加,从而给小品牌的创新带来了机会。2、第三方评价的增多和品牌力的下降渠道时代结束后,我们迎来了品牌时代。如果说渠道是占据货架上的位置,那么品牌就是占据心智的上的位置。品牌的到来迎来了很多创新的机会,但很不幸的是,品牌也是一种周转比较慢的资源。(定位都说了,心智难以改变)这对已经成功的企业来说当然是好事——只要强化定位,建好品牌这个护城河,即使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好的产品又如何?我照样是行业领先。当年可口可乐在品牌上建立“可乐领导者”的地位后,即使后面百事可乐通过用户评测证明比可口可乐好喝,也无法超越可口可乐——因为用户买可乐不看评测而看品牌。但现在在很多行业,情况却发生了变化——随着第三方评测信息(比如朋友推荐、电商好评、网红评测、搜索引擎等)越来越多,用户变得越来越依靠第三方信息而不是品牌本身做判断。前几年这方面有个很轰动的研究发现,在美国Yelp(类似于我们的大众点评)越火的地区,连锁餐厅的日子就越不好过,反而独立餐厅变火。这是因为过去用户不知道哪家餐厅好,不得不通过品牌来判断(“这个是知名品牌,选它没错”);而现在大家直接打开点评,一眼就能看到是四星还是五星,看重品牌的程度就降低了。类似于我们的电商——过去线下看不到评价的时候,你肯定买知名品牌电器,而现在能看到好评,同样价格下,一个5星但小众的牌子,另一个2星半都是差评的知名品牌,你肯定选前者。这对我们的主题(为啥小品牌机会变多)有什么影响呢?最大的影响就是——进一步加快了资源的周转,让既往成功的作用进一步降低。这是因为跟“品牌”和“渠道”不同,评测的结果是一种周转很快的资源——产品好坏可以瞬间得到反应,而品牌的感知的变化则需要很久。如果消费者像过去一样依赖品牌做判断,那你创业做了个更好的智能手环,消费者没听说过这个牌子就不买,你肯定没机会;但如果消费者更多依靠评测去判断,大家看你京东上评价就是比小米高很多,当然更有可能会买。所以,信息时代的到来(比如人与人沟通、网红推荐、第三方评测、电商评价),实际上加快了消费者偏好的改变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周转速度,让小品牌变得有机会。3、企业资源的“外部化”除了上面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第三个对周转速度影响很大的,就是企业资源的“外部化”。这里说的“企业资源外部化”,就是指企业越来越能够通过外部资源来做事了:比如过去都是需要自己积累技术力量建服务器,现在有了云服务;过去一个企业要自己积累用户数据做分析,现在直接可以买BAT开放的付费数据资源;过去要积累自己的钱投入进去滚动利润,现在直接利用VC去融资就行了。这带来的影响就是:进一步加快了资源的周转速度。这是因为:企业外部的资源肯定比内部的周转快。就拿钱来说,过去你通过提高效率一年多赚了10W,从而把这10W放到下一年增加投入,周转很慢。而现在只要你提高效率第一年多赚10W,风险投资就会相信你这里回报多,所以直接多给你1000万去投到第二年。相当于10W的资本金,形成“势能”吸引外部合作后,滚动成了第二年的1000万。当一个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得通过外部直接获得资源,而不是自己积累,就很容易加快周转速度。从而让“回报率”这件事变得比“资本金”更加重要。结 语“为什么小品牌越来越多,创新越来越变得比资源更重要?”这个问题我思考和研究了很久,直到最后回到我们所有人高中数学就学过的,最简单的复利模型。但正是因为这个模型太简单,才这么容易被人忽视。你有1个亿,别人有10万,你的优势真的是别人的1000倍吗?在周转很慢的世界中,的确是这样的;但在周转很快的世界中,只要它通过创新优化了1个百分点的提升,很快就会通过复利效应赶上你。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理解了开头提出的问题。
子客讨厌吃番茄i
[策划达人分享]
它曾经是过气明星展,那些近年来没什么拿得出手作品的明星,靠它屡屡刷屏;它是互联网的牛皮癣、小广告,宣传着令人厌恶的内涵,它,就是页游广告,一种新型的洗脑方式,一种新式的思想传输体,一种文案发展的极端。页游广告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各种夸张的词汇号召兄弟情义,直击肾上腺素,让玩家脑袋一热,加入游戏PK。在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页游广告一哥林子聪。林子聪虽然没有演过《古惑仔》系列电影,却靠着一则页游广告,开创了过气明星展的先河,用费劲的国语和一身的横肉标榜着兄弟的情谊,人在江湖,讲究一个“义”字。呐,系江湖大佬,国语讲得再好冇顶用,关键系要有兄弟,有人马,兄弟多咗,乜事都容易搞掂。今天你借我十块钱充值买屠龙宝刀,明天我帮你跨服砍人为你撑腰!好兄弟,给力!当然了,最能代表兄弟情义的还是电影《古惑仔》系列,所以《古惑仔》中的山鸡哥,自然就受到了页游厂商的青睐。为兄弟,两肋插刀不嫌多。壮哉我大山鸡哥,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义”字写额头。虎躯一震,王霸之气侧露,横刀立马,歃血为盟,是兄弟,还不赶快来砍我?!为了让玩家加入游戏,页游广告似乎从来就没有过底线,其中跪舔,则是广告文案中常用的一些手段,或许早些年还遮遮掩掩,现在则是为了能让玩家注册、充值,不惜当儿子,做孙子。拳王泰森够厉害了吧,在页游广告里也喊起了“玩家爸爸”。网购买来的产品,描述与实物不符合,去退换货还要受到卖家的白眼;实体店里购买的商品坏掉了,就算还在保质期内寻求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困难;消费者哪还有上帝的感觉?然而页游广告却请来了世界拳王给消费者带来应有的尊严,这个强壮的男人,没有在擂台倒下,却为了几块钱喊玩家“爸爸”,这是一种久违的跪舔,一种发自内心的呵护。不过你以为做儿子就是结束,那就太天真了。最近媒体们爆出了2016年各地区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出意外,不少网友表示又拖后腿了。就在这种哀嚎中,页游广告吹来了一律清风:“三元五元十元,称爸爸做爷爷当祖宗”,花费极低就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充实感,就是用这种简单粗暴,释放潘多拉的魔盒,引诱出玩家压抑着的欲望:如今在硬汉形象的道路上越来越跑偏的颜王孙漂亮,则是甘愿屈尊,为了让苦逼网民找到成就感,丝毫不顾及形象。上面提到的夸张也好,跪舔也好,至少还在路上,而下面这则页游广告,则就干脆胡说八道了。多少次我们打开网页,一个不知道哪个屯儿蹦跶出来的外国友人,向我们普及“三国冷知识”,想想也是醉了。用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荒谬说法来吸引眼球,也是页游广告常用的手段,总之为了用户,没有节操!不过张飞是黑人!且用了(- - 汗)来表示调侃,细思极恐……页游小广告之所以称之为小广告,除了经常以牛皮癣的大小出现之外,很大程度上和擦边球暗示卖肉有关。该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打开之后一堆妹子跳来跳去,然后空灵般出现一个略带港台腔的女生嗲声问你有你的世界在哪里?一时间形成热议,网友改将其改编为“我不断的洗澡,油腻的师姐在哪里?”色字头上一把刀,但是在和谐的网络环境里,越线是万万不能的。所以页游广告就想尽办法,用一语双关,欲盖弥彰来给玩家做暗示。但是施主你要是受不了诱惑点了进去,呵呵,交封还友。页游玩家血气方刚,页游广告也就跟着很暴力很黄,试想一下,一个娇滴滴的女子含情脉脉,欲言又止,对你说:“少侠,一定要升到60级”,你会不会很好奇点进去?点进去就发现里面是这样:曾经有这么一个只有游戏玩家才懂得的珍贵词汇——“歇人不歇机”,这是一种对于极品的追求,是一种对胜利的渴望。被繁忙的工作,庞杂的人际关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们,是否还记得年少时的热血,走上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的野望?可惜大多数的页游都在消费玩家的情怀,多年前的网游《传奇》稍加修改就被当作页游大作上线骗钱,而此类页游广告更为粗暴。比如《传奇(鸡鸭猪版)》:僵硬的动作,二逼的玩法,踢爆一只小动物,尸体爆出一地装备……此类页游广告就没有出过《传奇》的新手村,套路就是一个没钱充Q币的玩家虐打小动物然后爆了一大堆装备、金币。再美好的回忆都被糟蹋的一塌糊涂。唉,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这类页游广告也不是自暴自弃,以反面教材的角度,教导我们:人嘛,不能老是回想往事,得不断前进才行。总之,页游广告,你赢了!
子客讨厌吃番茄i
[策划达人分享]
  因为数字营销大行其道、大数据,以及需要在更加个性化、交互式的层面,跨多个平台吸引客户,在全球各地的现代化组织和企业,CMO这个角色已变得更重要了,我们询问了老牌企业和新兴初创公司的CMO,工作角色和市场方面上什么是他们最为关注,另外他们对于同行跟上快速的变化节奏又有何建议。下面是如今让CMO们最担心的十大问题。  CMO必须不断证明营销的价值  Sanjay Dholakia是营销自动化软件提供商Marketo公司的CMO,他经常与其他CMO交流,听到他们吐露的心声。Dholakia说:“CMO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始终是让他们夜不能寐的:如何证明营销工作的价值?现在和过去(比如说两年前)的区别在于,营销人员以前没有大量数据。现在他们有大量数据,他们不得不解读数据。另外他们现在还有大量的营销渠道,不得不把它们串联起来,表明自己所做的工作具有的价值。”  据Dholakia声称,即便在经济比较景气的时期,营销人员也不得不用同样或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与此同时,大多数营销人员“不是技术专家或商业智能人员,他们被迫试着搞明白数据。”他表示,这些因素,加上需要证明价值,让易于使用、易于共享的营销自动化工具显得日益重要。  作为一种营销自动化平台的CMO,Dholakia的观点并不让人惊讶。可是并非只有他这一位CMO这么认为。比如说去年,Juniper Networks实现了转型,“由使用一堆杂乱的自动化和洞察力工具……变成使用单一的营销云环境,从而提供更精准的客户洞察力”——Juniper Networks高级副总裁兼CMO Mike Marcellin说。  他说:“这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具体、实在的框架,实现所需的营销技能转型。正是由于这些投入,我们得以为营销人员提供最先进的工具和方法,开展‘最先进的营销工作’。这些工具是促进我们当前团队发展壮大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招揽其他人加入我们队伍的一种好工具。”  CMO需要补上相当大的技能缺口  Dholakia表示,如今的许多CMO及团队成员“是在数字化有点高高在上的时期成长起来的。如今,数字化出现在他们的部门,但是他们未必拥有处理数字化所需的技能。”  他表示,CMO需要这样的营销人员:懂得如何运用今天的营销技术;从战略层面上考虑营销;分析由营销平台生成的数据,并做出明智的决定;还要懂得如何面对所有渠道讲好故事。据Dholakia声称,CMO应当寻求“多才多艺的营销人员”。遗憾的是,这些人不好找,原因是许多这些所需的技能在过去“孤岛化”。  Neustar公司的CMO Lisa Joy Rosner说:“我面临的也许最令人不安的挑战是,大城市缺少营销人才。由于我们继续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找到并留住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分析人员会成为我们的一大痛点。”  Dholakia表示,一种解决办法可能是建立“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拥有特殊技能的团队与其他部门合作。比如说,公司可以建立“内容卓越中心”,团队成员擅长创建和管理内容,并确定内容的优先级。该团队将与营销部门的其他职能方面及其他部门合作,创建“单一、合并的内容,以一种一致、高效的方式确定内容的优先级,并生成、优化、共享和改造内容。”他表示,企业组织还可以建立“营销技术卓越中心”。  CMO必须以新的方式与新的合作伙伴合作  Jeffrey Fleischman是The Penn Mutual Life Insurance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CMO和CDO,他表示,营销人员成为优秀的企业合作伙伴比以往来得更重要。他说:“所有道路都要通过营销和数字化,所以全公司展开合作显得很重要。我们与产品、分销和技术部门合作起来,以便制定和执行推动公司发展的战略。”  Synchrony Financial设立了它所谓的三个“创新站”,也就是相互合作的跨职能团队,旨在尽快拿出“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据该公司的CMO Toni White声称。“我们的团队专注于移动、数据和新兴技术等方面。最大的好处就是建立了一种促进创新和合作的环境,并确保我们的团队专注于为我们的客户交付服务,并探究新兴技术,让我们在未来确立牢固的地位。”  据Neustar公司的Rosner表示,营销部门与IT部门合作也很重要。她说:“这种关系有多重要、将来会变得多重要,再怎么强调都不够。我们的IT部门与我带领的营销团队密不可分。你要与IT部门、销售部门和产品部门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将确保你为可靠的决策落实了相应的战略和系统。今年,我们确保我们的IT合作伙伴参与2016年营销规划过程。我们紧密合作、步伐一致,确保我们制定的营销战略切实可行、很合适、按时、不超支。”  CMO必须愿意并能够向非营销人员解释营销  Juniper网络的Marcellin说,营销的本质就是推动企业组织发展,所以发展应当是CMO关注的首要问题。作为公司的营销领导人,Marcellin表示他不仅需要推动发展,还要用公司的其余人员能够明白的术语来衡量影响。“如果我谈论时蹦出合格的营销线索、点击率、社群曝光,我们营销人员听得懂,但是我需要换成渠道、收入和客户购买倾向这些话,那样公司高层才听得懂。”  CMO需要应对数字化由&一条渠道&变成&关键渠道&的转变  Marketo的Dholakia说,几年前,数字化是营销人员不得不“搞清楚”的其他众多渠道中的一条,以便促进品牌互动。他表示,“现在数字化是关键渠道,这归功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应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自动化得到了主流采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也已初露端倪。”  Marcellin也认为,营销界“最大的挑战是引领眼下出现的转型,一切都向数字化转变。这是大好机会,它影响了我们如何工作、如何组织管理团队、我们使用的工具,还有我们人员的技能组合。”  Dholakia说:“营销人员要搞清楚如何在所有这些渠道上与客户展开密切、一致的交流。”想在数字化时代赢得现代客户,CMO常常要使用许多不同的工具和平台,各自拥有的数据库并非始终与其他客户的情况,并了解客户在你的网站上与在移动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上分别做什么。在此基础上,你就能与客户进行一致的互动。”  CMO必须满足越来越高的客户预期  据宾夕法尼亚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的Fleischman声称,消费者要求的不仅仅是吸引人的内容设计。“如今,客户需要所有渠道上都有智能化、直观的、个性化的体验。”  与此同时,他说:“内容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之前,只要有内容就行,在我们行业,这意味着PDF或营销册子。现在,无论你在哪家公司或哪个行业,都要擅长发布内容这一块。内容需要做到有针对性、所有渠道上一致,信息量大。还越来越需要提供真知灼见。如果内容能让客户长见识,品牌会变得更可信、更受欢迎。”  为了更好地满足越来越的客户预期,CMO Fleischman表示:“必须停止纯粹从CMO的角度来思考,专注于如何变得更加以技术和数据为中心。我们宾夕法尼亚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的战略就是,基于数据,打造一种综合的、全方位渠道的体验。我们能够同时为我们的受众、顾问和客户打造个性化、有意义的体验。”  CMO需要与年轻消费者互动  Fleischman表示,宾夕法尼亚互助人寿保险公司想要“招募年轻点的人才,向他们表明人寿保险作为未来理财一部分的重要性。”为此,这家公司与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商学院合作,并与学生们积极探讨,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想如何与保险公司进行互动。  Fleischman说:“我们向学生表明了我们行业面临的一些挑战,我们鼓励他们另辟蹊径、大胆创新,提出新的更好的做法。这个计划背后的想法是,直奔源头。如果我们的挑战是搞清楚这一代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何不直接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忠告?”  CMO无法像过去那样控制营销讯息  Veeam公司的CMO Peter Ruchatz表示,他公司的客户和经销商比过去更见多识广、关系更密切。他说:“他们能够访问用户生成的众多内容,比如评论、评级、意见、推荐和警告,现在访问起来容易多了。因而,相比营销人员提供的内容,客户会更倾向于上述信息来源,因为在默认情况下他们更信赖同伴。”  正因为如此,CMO把社区的积极性尽可能调动起来显得至关重要。Ruchatz说:“让成功使用并购买你产品的那些人成为你的品牌代言人。你无法控制市场上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士。但是要让他们知道你,与之积极互动,并表示敬意。只需要最基本的客户满意度和声誉度,而卓越的产品和客户体验可以赢得这个。”  CMO必须随时了解新渠道  新的营销和沟通渠道似乎每周都在涌现,但CMO需要尽量随时了解它们。SAP Ariba公司的CMO Alicia Tillman说:“营销人员需要不断了解客户在从哪些渠道获得信息。这包括传统渠道(比如印刷物和营销活动)和现代渠道(比如数字化和社交渠道)。大多数企业组织需要面对多重买家角色,所以花时间来界定,并制定井然有序的战略来传达强有力的品牌讯息,跨所有渠道来吸引买家,这是关键。”  CMO要确保每个人都意见一致  SugarCRM公司的CMO Jennifer Stagnaro说:“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让分布在全球的诸多部门作为一个统一的团队来运作。我们的核心营销团队遍布六个国家,我要确保每个人都经常沟通,共享内容,彼此交流最佳实践。”  Stagnaro试图尽可能让她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在同一个屋檐下办事。她说:“每个人以非正规途径来联系也很重要。我们在日程表中特意安排了破冰环节、活跃气氛的社交活动,以便大家结识对方。我们在小市场的团队成员不觉得孤立,这点来得特别重要。”  地域障碍不是唯一的问题。赛门铁克的CMO Dan Rogers说:“另一个挑战就是,在迅速变化的这种大环境下,让整个营销团队保持步伐协调。”Roger表示,“我们在明年将推出12种重要的产品,”这将是该公司“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产品发布。“每次发布背后都牵涉大量活动、全方面协调、各种不定因素,以及产品团队、销售团队和营销团队之间的互动。这三个团队需要紧密协同,沟通很要紧。”  Roger表示,营销部门应在公司开发的东西与客户想要的东西之间扮演翻译的角色。“优秀的翻译要同时会流利地说两种语言。所以我的忠告就是,这两种语言都要学会。明白产品路线图――工程师或开发者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和取舍,他们试图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密切关注客户的心声,让你的倾听和学习渠道保持开放、畅通。”
子客讨厌吃番茄i
情怀支撑不灵了
粉丝经济不买账
饥饿营销失策
公关团队不给力
价格高,买不起
策划达人分享
Top10热门帖子
7天讨论之星
发表 6 回帖 49
发表 15 回帖 47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日记男主女主结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