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在玩绝地风暴2 攻略,有个侦查一次敌人的任务怎么做不了?我明明已经侦查了,可是就是不显示完成

想起星际争霸(StarCraft),你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
《星际争霸》(英语:StarCraft)是制作发行的一款。这是星际争霸系列游戏的第一部作品,于日正式发行。游戏拥有3部资料片,但是正式发行的只有《母巢之战》。PS:并不是星际2。
按投票排序
199 个回答
很简单,星际争霸教我做人。
即便现在我已经读到博士,即便工作事业在旁人看来也算成功,可是我想说的是,没有什么比星际争霸更能让我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
1998年,我第一次接触星际是在初一,电脑厅,那时候还不是母巢之战,就喜欢打单机任务,感觉画面精美极了,比什么红警之流强太多,我那时候就是这么单纯,每次用坦克把电脑龙骑士打成一滩蓝水都好有成就感。和小盆友造800人口航母大舰对a真棒。
2004年进入大学,那时候寝室人都不怎么打游戏,原谅我们医学院课程超紧,学霸超多,加之我们是七年制本硕连读,一个不小心挂一门课,抱歉您就白瞎了高考分数淘汰到本科继续就读,所以大家都很紧张自己的学业,像星际争霸这种杀时间大户,一般很少有人过问,大部分人都是打打qq游戏之类的。
但我还是忘不了星际,一想起我心爱的游戏高中三年都没怎么玩,我就不甘心,拿出来自己玩,然后从打一家电脑起,到最后用人族堵口打七家电脑,然后我就四处宣传我可以打七家电脑,我的同学不可思议的看着我说:怎么可能,我输秘籍都打不过七家电脑,然后我们打赌,结果我赢了他又不可思议的请我在网吧包了个夜。。。
可以打赢七家电脑的男人,我成了男生宿舍的传说,自信心开始爆棚,到处和别人求战,一副独孤求败的样子。
现实里找不到对手,我便开始上网寻找,浩方作为国内最大在线对战平台自然进入我的视野,进入后发现大家居然玩的不是富矿,而是贫矿,很多人打一张叫lost temple的地图,从这开始,星际争霸正式作为教做人的游戏影响了我一生。。。
结局是显而易见的,我在浩方被虐成了狗,我混乱了,“能打七个电脑的男人”的头衔开始显得发烫就像紧箍咒一样,怎么办?难道这游戏不是这样玩的?怎么办,好奇心和求知欲愈演愈烈,于是我开始寻找支撑,一个能让我变强的导师,没错,我就主动报名了大学所在城市的线下比赛,你没看错,就是只会打电脑的我报名了比赛,所幸的是比赛中认识了真正的高玩!
我带着寝室的弟兄们,和女友,一起去了线下赛的网吧,好紧张,但又好激动,一想到能和江湖上有名气的选手过几招就感觉打了鸡血,我摩拳擦掌上了战场,但是比赛一开始就被吓尿了,我对面的选手噼里啪啦的按着键盘,打游戏一向安静的我被震惊了,有必要按这么快吗?有必要吗?一共就几个农民按这么快是要用响声杀死我吗?当然结局大家能猜到,我被打的连二矿都开不出来,网吧赛大家懂得,我后面好多人围观呢!很多人唏嘘不已,这年头初生牛犊真多呀,不过很感谢星际老玩家都很有素质,大部分都和我说没关系打的少而已,只是开局比较传统,现在不流行了而已,哈哈哈哈,传统?流行?这些话能让我好受一些,但是我最终还是接受了自己是一个菜逼的事实。
give up 不是我的风格,所以我开始每天抽出时间去浩方上找人1V1,慢慢的熟悉了地图,慢慢的和别人在luna上A的有来有回,知道了原来还有职业联赛这种东西,知道了原来不同种族对抗开局不同,原来大家都主打一个种族,1V1用随机的都是菜逼,知道了国内的一些线上媒体PLU,NeoTV有比赛直播,知道了大师,alone,小色,66,super,土豆明等等,我和寝室的小伙伴开始一起看比赛,现在想想好幸福的感觉,后来电脑已经入不了我的法眼,再也不屑打电脑,经常在网吧教小学生做人,如何有素质的打好一盘星际争霸。(那时候国内知名的星际选手几乎都是我学习的对象)
2005年,当然,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走的越远,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慢慢浩方这种平台因为作弊众多,大部分人都是3V3,而被我无情的抛弃了,并且我觉得浩方提高水平很慢,总是A的有来有回,我上论坛求助,得到了一个终极答案,VS对战平台!我兴冲冲的注册了账号,简单了解等级规则,便开始了VS之旅,大家都懂的,一上来就被2级的人打到生活不能自理,有点灰心有点不甘心,只好每天坚持1V1,刚开始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VS上居然没有人打lost temple这张地图。。。
在反复升级到2级,又被3级的人吊打回1级后,我醒悟了,这游戏太TM难了,我需要支援,我想起了当年线下比赛认识的高玩,那年,我大二,他大四即将毕业,再请他吃了一顿饭后,我俩一头钻进网吧,声明一下,他是VS16级的Z,05年,我操作,他在后面指导。不得不说真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他的指导下,我像着魔了一样,思路瞬间变的清晰起来,再也不卡人口了,造下去的建筑再也不用目送农民亲自去干活了,轻松的A平了很多3级的T,那年我用P。
我觉得我上道了,然后养成了每天练琴(原谅我在医学院还非要装文艺的练Violin)结束后打几把星际,看几场比赛的习惯,慢慢的理解了什么叫运营,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光看热闹,听大师解说,大师把韩国比赛引入后让我大开眼界,知道了nada,ipxzerg,知道了很多的职业选手,知道了kespa排名,但是我又遇到了瓶颈,怎么都突破不了5级。
于是我又求助了高玩和论坛,得到的答案是:注意细节! 我下载了韩国第一视角的VOD(感谢遥远论坛提供了那么多资源,不知道现在这个网站还在不在),我记得当年一口气看完xellos的一盘TVZ,那是我第一次看主视角VOD,荡气回肠,我呆在了原地,不知道该怎么描述那感觉,就像这么多年吃薯条都是直接吃,突然有一天别人告诉你要蘸番茄酱,这酸爽,原来是自己的打开方式不对。。。
2006年,我开始模仿韩国职业选手的操作和编队方式,开始强迫自己同时处理好几件事情,多线操作练习,这虽然违背了人类大脑的线性处理方式,但是想变得更强,总得试试。很快,我APM迅速提高,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固定鼠标和键盘,坏了一定买一样的,不一样的宁可不玩,开始有了很多职业选手的坏毛病,像强迫症一样。大概在我APM突破200的时候(后期一度达到300-350,现在想想真抽筋),我的操作已经很流畅了,手速不再是限制,我可以瞬间开局分农民,花式埋地雷或者跳龙骑,斤斤计较每个水晶、建筑的位置,下载大量国际比赛(韩国职业联赛的REP不公开很遗憾)的REP,研究开局过程,农民调配,经济分配。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就热血沸腾,图1 Jeadong VS Flash 图2 flash VS BISU(电竞历史上,之前从没有哪个游戏对选手要求如此之高,按照目前快餐赚钱为主的娱乐市场,以后也不会有。无论对大局、意识、反应速度、多线处理能力,尤其是体力的要求,星际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大家看看much头上的汗,这可伪造不出来,挥汗如雨,再看看比赛结束时候选手几乎要虚脱的状态,这场PVZ,much险象环生,最后成功翻盘,也成为史上经典一战)终于,我觉得我搞懂这个游戏了,原来P面对Z的9D,O9D,12D造BF和基地的时间是不同的,原来SKT1开局4分30秒一定要出门的,原来P裸双是可以防住人族2VF rush的,原来气矿是分时间停采再恢复的,原来。。。
2008年,我突破10级了,在luna上A的飞起,时不时会开个OB房间,装装高手,那年我大四,在现实中已经很少遇到可以和我抗衡的选手,我加入了中国星际联赛战队,甚至在线下比赛打到全省第四名的成绩,我们战队的宣传片做的很美,我还远赴南京参加我们战队的线下聚会。只不过,偶尔我会想起当年那个只会打电脑的菜逼,然后突发奇想回到浩方建个房间,发现打一晚上都输不了,不停的有人来挑战我,完全不会输,浩方上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VS对战平台,他们留言是这样的,大神你按了什么按钮把四个农民瞬间分开的? 后来渐渐开始上ICCUP打赛季天梯,了解了更多的地图,原来世界很大,luna只是冰山一角,在其他地图上,我被实力不如我的人吊打,每张地图都如一个新朋友,需要慢慢熟悉了解,每张地图都有自己的打法,有的适合大招,有的适合后期,有的适合中期一波。星际之路越走越远,也越来越随意,不会拘泥于一种形式。
2009年我进入医院开始实习,时间愈发紧张,打的越来越少,有时候我会怀念和寝室弟兄们一起看比赛的日子,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不断的否定自己的过去,认为自己打开游戏的方式不对,但是走到今天,暮然回首,最快乐还是刚开始作为一个菜逼的日子,这就是不可抗拒的长大吧。直到今天,再也没有一款游戏能如此打动我,再也没有一款游戏大家会有礼貌的在比赛开始和结束时打gl gg互相祝福,在10年前的中国,如此之高的玩家素质和广大公民的素质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写了这么多,就是想记录这些年的星际旅程,人生如同星际,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行业,你可能都是一个大菜逼,大神们分分钟教你做人,带你见世面,但不要气馁,总得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华丽的分割线--------------本来是写给自己的一个回忆,没想到被顶到500赞,看来知乎还是有很多星际老玩家的。这些老照片定格了我们的美好年华,承载了太多的欢乐时光。不管怎样,星际都是一代人永不逝去的青春。
“不要以为你赢了!”详细解释下吧。之前有一个叫PLU全明星之夜的节目,定期邀请职业选手上来打表演赛什么的。某一期请了当时的国内一哥罗贤在浩方用随机打路人局。第一场路人到了91(91死活不认是他,当时他在偷偷憋大招)。然后精彩的时候来了,路人到一个外挂选手,开场就用开图模式各种压制LX,后来被LX打得不行了准备杀进基地了,屏幕出现了一句“bu yao yi wei ni ying le!”接着从他基地里出来一堆大舰啊航母啊什么的…故事的最后是LX在退役前后出了一本自传,书名就叫:不要以为你赢了。
第一次在家里面联机打星际那时候还家里面的猫是28k,56k猫都还没有和朋友约好,通过电话拨号的方式联机打了星际,当时简直惊为天人那时候我的电脑是166M的cpu,16M的内存,3000M的硬盘那时候我的电脑是166M的cpu,16M的内存,3000M的硬盘2003年OSL决赛,nal_ra对阵zeus,CCTV5重磅播出那一刻多少星际迷为之欢欣鼓舞,那一刻多少星际迷为之欢欣鼓舞,谁知道,再见佳人,竟是永诀一直到2009年,星际都是那么的火爆2010年,末代OSL决赛,在上海,国内星际粉丝的美好回忆2005年,国内sc1天王pj和lx加盟韩国skt虽然在韩国没有很好的成绩,但二位是大家心中的英雄。若干年后pj在wcg上干翻不可一世的救世主ipx中国的星际界英雄前辈,尽管成绩不如war3和dota,甚至不如lol,但他们值得受到后辈的尊重pj,rushgoon,super,66,lx,f91,还有许多其他先驱……一代女神tossgirlF91和reach表示躺枪F91和reach表示躺枪除了tossgirl还有不少美女还有第一美女金秋天当然,还有小美,不会忘的一代非韩天王Grrrr当年只能在杂志上看战报,就对天王的克隆技术印象深刻当年只能在杂志上看战报,就对天王的克隆技术印象深刻无数星际粉丝的启蒙圣地,感谢你,遥远!现在还有谁记得Sagat和天terran下?现在还有谁记得Sagat和天terran下?最专业的星际论坛感谢船长、大师、赫本、plp……感谢船长、大师、赫本、plp……2001著名的可口可乐杯决赛林臻录!无需多言十年以后,物是人非十年以后,物是人非2006年,因为车祸失去父亲的nada,表演王者归来,勇夺金属标赛后激动的摆出了心形手势2003著名的天使vs恶魔师徒大战后boxer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一旁夺冠的oov,却面无喜色真正可以靠脸吃饭却靠实力的选手金泽龙bisu那时候打比赛还要装模作样的穿上“太空服”Nal_ra当年一句“Protoss is a good race, plz don't change”不知道鼓舞了多少puser的心完美人族xellos当年go战队的队服好帅上古元老intotherain像不像tvb里面的大哥形象像不像tvb里面的大哥形象上古元老themarine“秋天的童话”,经历过的人都懂,p族的骄傲死神anytime张飞大帝jangbi2007一代,新四大天王,泽炳李双再看看老一代的四大天王,时光荏苒啊OSL上少有的非韩选手眼镜男elky据说这哥们儿靠德州扑克发财了据说这哥们儿靠德州扑克发财了幼齿时期的nada抗韩英雄super张明璐第一届中韩对抗赛,将boxer斩落马下
在《九州幻想》彻底停刊之前,我新开了一个九州中篇系列,可惜刚写了两篇,九幻就gg思密达了,这个系列估计只能腰斩掉。这个中篇系列是以四个倒霉蛋保镖为主角的,四个人的名字是张宏圣,刘青(女),刘允和郁小刚……真挚地感谢BBC、二龙、三炮和大师这四位优秀的星际解说员那些年带给我的欢乐。
初中时学校有一猛人。在参加奥赛那天早上起来不是复习,而是开了局《星际争霸》,最后还获得了省二等奖,我那地方小,已经是最好成绩了。一时间在男生中成为美谈,那是我第一次对《星际争霸》有了印象。某年暑假,初中一好友家买了电脑。之后谈话不到三句,就开始狗狗,叉子,机枪兵。黑球,白球,科技球。说的我不明觉厉,入坠云里雾里。我表面山虽附和,但心里其实是不屑的。好歹我也是玩过《红警2》和《帝国2》的人,这在当年可都是大作,画面游戏性一样不差。《星际争霸》再厉害,又能好玩的哪里去?但禁不住好奇心旺盛。某日放学后来到某个黑网吧。大叫了声:“老板,我要玩星际,哪台机子上有。”二十多岁模样,留着胡渣的胖老板斜看了我一眼,指了指身后的一排说:“这排都有。”于是准备开机搞起。本着游戏未玩先装B的原则,虽然我星际从来没玩过,但也开始和老板扯起了狗狗,叉子,机枪兵。黑球,白球。科技球。当然纯粹是听那好友说的太多了,其实我一个没见过。也许是觉得我说的太烦,也许老板本就有战意,也许只是这网吧里一半的人都在玩仙剑和CS。老板提议:“来一局呗。”战书已下,对于吹了半天B的我来说,自然不能认怂。虽然我一局没玩过,但想着凭着红警,帝国的经验不说打赢,但至少尚能一战。“来呗!”于是老板建了个主机。“进!”结果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局域网入口。最后还是老板教我进的。那斜斜的眼神似乎在说,你真的会吗?“我都是玩单机的!”我急忙解释。终于进去了,虽然我不认识Terren,Zerg,Protoss是什么意思,但由于经常和那好友吹B,P是神族我还是知道的,这个族一个农民就可以造多个建筑物,对于玩帝国的我来说简直就是神技啊!于是手选P,我要造白球,我要造黑暗圣坛武士。我想。老板选的也是P。那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玩星际。开局完全是在混乱状态中度过的。由于没有一直造农民的习惯,资源一直跟不上。虽然农民能一次造多个建筑,但无奈没钱,发展速度慢如蜗牛。其间老板只象征性的派了几个叉子兵来骚扰过一次。很快被我的几个叉子和炮台干掉了。但是,等我终于研究明白白球是怎么造的之后。老板的大群航母群已经来了。我看着小地图上那黑压压的一片,又看了看自己家里那几个各具特色的杂牌兵种。毫无疑问,我被血虐。结束之后,我看了看时间,不早了,于是飞速回家,当然到家之后还是不免一顿骂。之后我也玩起了星际。才发现这游戏真是有意思,不同于《帝国时代》前篇一律的农民造房子,虽然SC只有三个种族,但三个种族是完全不一样的。P的精兵高消耗。T的中规中矩,Z的数量优势。做的确实很好玩。但更好玩的是高中后我认识了一奇人L君。L君酷好玩星际,而且人高且白,成绩还特别好。认识也是从一次闲聊中,小狗,叉子,机枪兵开始的。我自然开始施展起我的吹牛神技,说的L君频频点头,酒逢知己岂可不醉不归。聊的如此投机,自然要来一局,于是放学后直冲网吧。经过一个暑假的练习,我自认水平还是不错的,已经可以打败老板了。(因为老板只会造航母海)建了主机,立刻开杀,打起来之后才发现L君段位至少比我高2个档次。前期一过,遍开始四处空投。我左支右绌好不狼狈,自然又被血虐。忘了说L君选的是虫族,此君也嗜好虫族,在学校里喜欢自称口水龙。遇见厌烦之人便做吐口水状。不打不相识,于是和L君从此成为好基友。于是每逢周末有空便去网吧开杀,带着其它班的几个同好。经常是四对四打的天昏地暗。打熟了之,L君还特地买了本笔记本(纸做的),开始一一记录校内各类高手的战术特点。比如某君特别喜欢造核弹。曾经创造了在劣势情况下靠着小部队吸引对方大部队,之后在一片混战中空投核弹成功,最后成功翻盘的辉煌战绩。又比如某君特爱快攻。经常六狗出门,打的对方三分钟退出。我自然也有幸上了L君的小本本,不过我对自己有几两水还是清楚的。看到L君写着:某某:擅长神族。战术特点是善于防守。之后,心里还是窃笑了一下。因为我双线操作极烂。面对高手只能打防御,最后被耗死。和L君打了一年多的星际,只赢过一次,还是一次1VS3,L君一个打我带2个刚会玩的。战端源于其中放学前的一次争吵,吵的什么已经记不清。如同许多琐事一样,时光呼啸而去,留下的只剩斑驳不清的结局。犹记得地图是著名的失落的神庙。我在12点位神族,L君在9点位选得最擅长的虫族。另外两人一个是虫族,在3点位置。最后的是人族6点位。L君打的快攻,一开始就灭了3点位置的虫族,打的只剩下一个血池,留给他观战用。之后迅速挥师南下,向着6点的人族开始进攻。我心里清楚,人族一灭,我基本就可以GG了。我乘着L君进攻,家里空虚,带着全部的叉叉兵去围魏救赵。结果到了之后L君靠着虫族的数量优势爆了大堆小狗依着防御地刺和我血战。其间不忘让回家的小狗绕路去我家骚扰。我进攻的部队全灭,好在到底还是救下了6点的人族。之后便是你来我往的攻防战,你有刺蛇我有龙骑,你出地刺爆狗我闪电风暴伺候。打的真是好不痛苦,我战术目标明确,就是缠着L君不然他能大规模骚扰人族,让他能好好发展。人族也依靠着强大的防御能力将自己家修成了铁桶阵,尽管速度慢的要死。最后当我和L君都资源消耗殆尽后,六点的人族终于带着大队的大和舰出家了。于是L君GG。此后不久《魔兽争霸3》就发售了。我和L君自然也转移了兴趣。直到高考结束。高考结束那天晚上我和L君加上几个同学,骑车直奔网吧。几个人在大马路上飙车(自行车)。某君一马当先:我是神族的狂热者。L君立刻跟上:我是虫族的狗狗。我插上:我是打了针的机枪兵。某君再上:我狂热者升级了。L君上:我虫族三级主基地了。最后一人插上:都别吵,我是人族布雷车。这是我关于高考最后的记忆。
showmethemoney
“不要以为你赢了”其实星际和刀塔一样,怀念的压根不是游戏,是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我们不可能打一辈子星际,但可以做一辈子的朋友”——Freeagain
大学寝室,都是打dota的,只有我玩星际。有一天,室友问我:星际有什么好玩的,以前我也玩过啊。我说:因为我星际玩得好,dota玩不好啊。室友问:你能玩得有多好?我说:和你们玩的,应该不能称之为一个游戏…你玩得dota不是5个人的吗,玩星际我一个能打你们五个。室友不信,找满五个人号称以前玩过星际的,来和我5v1试了一晚上打了6局,他们只赢了一局。结束后,他说:我重新认识了星际争霸。然后打dota去了。
我想,最美好的回忆,应该是让我交了这群朋友吧。星际圈有一句话叫做:不能打一辈子星际,但能做一辈子朋友。我98年11月3日那天开始打星际,最开始跟我哥两个人打,一直被虐。后来也只是在网上看看比赛看看rep,也没有自己一个人打过。一直到06年才开始学打1V1。这时候知道了PLU,于是在PLU注册了每天看人家吹比约战。后来发现这个论坛的脑残以及脑残粉太多,于是就跑路了。08年进入了遥远论坛,认识了一帮朋友,关系最好的应该就是我身边的193了……然后参加线下比赛,因为投缘,交了几个好朋友,到现在也都7年了,上个月有两个结婚了。之后在遥远论坛认识了1eesan,也就是我的老队长,开始有想打职业的想法。这时候在八达论坛了解了一些国内联赛的事情,加深了个人想打职业的想法。高考之后去了湖南郴州在线下他家的网吧,和另外2个队友一起训练。同时也加入了=M2M=战队开始联赛历程……当时条件真的好艰苦,不过到现在我也没后悔过这事。08年底,跟队友一起奋战训练了半年,毫无成绩,而我个人因为天赋不够也就收拾包袱回家了。09年在家自己继续打了半年,说是继续在打,实际上也只是玩玩吧。09年下半年自己一个人坐20个小时的火车去看了WCG成都世界总决赛,跟两个朋友混了几天,我还参加了八达的星际玩家聚会。估计也是我国星际圈最后一次这么大型的聚会了吧。10年,=M2M=战队解散,我加入了GP).Team。10年WCG,湖南赛区终于有星际项目了,我也成了星际项目的裁判。小色让我帮忙宣传拉些人来参加,结果湖南赛区成了全国人数最多的一个赛区,一共248人参加。比赛那天分组,星际魔兽CS DOTA的各路选手都站在一个大厅,吵吵闹闹的什么都听不到,女裁判喊了半天也安静不下来,分组分不开,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然后我站到一个茶几上,怒吼一声:“都他妈的安静!!”结果就真安静了……分组之后打的也很嗨。最后我的朋友及队友GP).JeDi依靠在厕所门口想到的2盘战术,成功夺冠。一直到2012年,在战队成立10周年的这一年,我们终于获得了两连冠。中间的故事实在太长了,说起来很美好,也很心酸。如果有朋友感兴趣我就慢慢写出来吧。附图:最后,我想说:我们的青春,都是星际争霸吧。
知乎上好多星际爱好者,说一个比较深刻的记忆...2007年我读研一,那年CEG在长春有一站,就在我们学校边上的航空学院打。WAR3和SC当时最好的选手基本都在:sky fly suho xiaoT moon fov remindLX PJ Super 91 jaystar leilei tttt jedi而比赛中印象最深的是和PJ只有半米之隔...当时那可是心中的大神啊...当时的场景是在厕所,偶遇...比赛是12月,东北最冷的时候,看比赛间隙我去厕所偶遇了PJ,PJ方便好之后提好裤子和旁边的xiaoT说了句:这也太Tmd冷了...
星际1的时候是用神族的,十几年前第一次在网吧里接触到这个游戏的时候随机到了神族。后来看韩国职业联赛,水平S级脸SS级的Bisu自然就成了我最关注的选手。虽然Bisu在离开MBC加入SKT以后个人联赛上一直表现不佳,2010-11的战队联赛打出了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好的表现,总胜率74%,看家本领的PVZ是惊人的24胜4负,打得全联盟的虫族没有脾气。就连不太擅长的PVT也是19胜6负,胜率最高的神族选手之一。到了和KT的总决赛上,打到抢七的ACE战了,KT那边不用想上场的也会是教主Flash.观众当然都希望SKT能派上他们这赛季状态最好的选手,来场火星撞地球的较量。结果上场的是常规赛战绩对教主有优势,但刚刚已经输给了教主一局的另一名PVT好手Best,电脑前面不知道多少观众齐声大骂朴秃cnm,为什么不敢上Bisu?因为觉得他打不过教主?严重怀疑教主输给Best是故意示弱的心理战,和常规赛被A成狗时比就跟换了个人一样,best30个兵营暴出来的神族大军在教主中场的铜墙铁壁上撞得粉碎,又送给教主一场,KT以4:3战胜SKT拿下了冠军。这一年的韩国星际联赛可谓风雨飘摇,假赛事件的发酵,星际2上市的竞争,暴雪的逼宫,经济危机后各队母公司减少投入,一下子导致三支战队解散,联赛差点不能开张。最终好不容易才凑起了第八支队,赛程也削减了一大半。相关各方都已经明白,这个电竞史上唯一堪比职业体育联赛的赛事终于到了尽头,不会再有下一赛季了。最后的总决赛仍然是KT对SKT,依然打到了抢七,KT派出的当然还是教主。这一季Bisu的状态并不好,11胜7负,不如上赛季,也不如队友Fantasy和Best。朴教练似乎是要给上一季的遗憾来一个了断,在星际1职业联赛的最后一场派出了Bisu。教练和选手都能超越自己心中过去的障碍,让最好的神族选手和最好的星际选手来给这项运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连比赛的胜负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我们家里以前年年有大规模混战,我爹,我爹的两个弟弟-也就是我叔叔,我堂弟和我,五人乱战high到爆~~~过年的聚会不是搓麻将,是打游戏~我爹跟我男票的sala,我男票不敢赢~~~我堂弟吊打我男票~堵家门口慢慢折磨~~爽!!!我男票高中的时候就是因为我玩sc看上我的(并不是因为我聪明美丽智慧善良纯洁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我爹现在都快五十了还在玩,不过我已经转战dota2了~~~sc是个好游戏!刺蛇吾爱(? o?_o?)?
那时候我上小学三年级(1999年),家里刚买了第一台电脑,无奈的是父母不让装游戏,所以那时候玩电脑游戏的时间都是爸妈带着我去亲戚家打麻将,我霸占亲戚家的电脑玩的,一玩就是一天。星际是我接触Windows后认识的第二个游戏(第一个是红警),能顺利玩上星际还得感谢爸妈送我去读了外国语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了英语,以至于能让我这个三年级的熊孩子大致看得懂这满屏幕的英文。还记得最开始进入的是神族战役的第一关,就是控制一个暗堂和一堆小弟一路杀杀杀的故事。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内心比较阴暗,感觉这种画风和特效比起红警和帝国来说,实在是棒极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是因为只玩了战役前几关而后一路以P为主族的,反正我是。后来知道了星际可以和红警一样直接和电脑自定义战役干架之后,就像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大概四五年级的时候,我爸带我去他朋友开的一个网吧里(那时候还没有网吧禁止未成年进入的规矩),老板看着我打开星际并熟练地添加了3个电脑进入了游戏,并无脑爆起了龙骑海一路A平电脑,惊讶得合不上嘴。按他的话来说,他连怎么进入游戏都没搞明白……进入初中之后我以“SC大神”自居然后转去打CS了,直到高中才被彻彻底底地打脸。这段经历倒和最高赞的那个大神经历类似。高中那会接触信息学竞赛,竞赛班里有个学长整天玩星际跟学弟切(nue)磋(dai),那时我也没放心上,想想这种勤奋的好学生(人家已经保送THU了)怎么可能打游戏打得6。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我跟这位学长大神开了一局,经典Lost Temple,我P他Z,然后我没撑过10分钟 被撸平。从那以后我才开始去网上找路人打,原本我以为我掌握了开局分农民、甩飞龙、甩雷车一些微操,然后知道几种像宇宙天空流之类的战术,就是一个大神了。被虐多了之后,我发现我太不善于侦查,往往被人抓住科技走向后吊打;开分矿的时机也掌握不对,往往被人抓住真空期后强行一波rush。所以闲的时候就去下几个教学视频(好像是小色的),拷在MP4上无聊的时候反复看。周五放学的时候偶尔会跟同学去校边上的黑网吧切磋几把,而那位学长大神,已经去征战IOI的路上了……(泪)谈不上星际有什么完美的回忆,毕竟也没有多少菜鸡逆袭的励志经历,当初一起打星际的战友后来都转去打DotA了。当时让我去玩一个只需操作一个单位放技能的弱智游戏我是拒绝的,然后一晃,就玩了7个年头的DotA。虽然还没有接触SC1的时间长,但陪伴一起玩耍的战友越来越珍贵,所有对游戏美好的回忆,恐怕都是和小伙伴一起鏖战后在记忆中所留下的美好烙印。
终于找到正确的按钮进入游戏了ORZ
人族坦克变形声音太酷,网吧里就这么一直让坦克兵变来变去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沉封已久的回忆。想要说好它,可能得从C&C开始。我记得当年还是磁盘的时候,有个游戏,叫沙丘魔堡。故事背景很像星战。 该星球的沙中含有一种叫做"香料"(Spice)的稀有矿砂,可以用来做超空间跳跃以及延长人类寿命,这自然引起各方野心家的觊觎· 而沙丘底下潜伏的巨大沙虫又会不时出现吞噬沙丘上往来的人们,使得亚瑞克斯更增添了几许诡异与危险的气氛。当年即便是游戏老鸟,玩的最新潮游戏也不过是老任的一些作品。很多人家里还在用ATARI。应该说这个游戏对当年的我还是非常震撼的。不过当时因为年龄问题,玩得并不是很明白。(毕竟那时候我也就看过两年童话大王罢了)它可以采集香料,建造部队等等。但是和现在你们玩过的RTS差别还是很大的。并不是很『即时』。后来过了几年,我用上了光驱……那时候花了大几百买了张C&C,开始了昏天黑地的RTS之旅……屌炸天的画面,超强的互动性,精美的单位动画,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包括音乐。带着耳机听着Act on Instinct 里面的架子鼓和贝斯,简直炸裂。后来它还出了黄金版。我记得还有SS版、PS版。当然,最大的功劳就是他的资料片——整个宇宙里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RTS,红色警报。说实话红警其实远没有C&C时髦,当年的我总觉得它并不是很有创意。这个时代其实还有很多曾经红透半边天的老游戏,或多或少都有RTS的要素。比如:地下城守护者地下城守护者(一代的图实在不太好找,将就吧……)KKND(绝地风暴)这游戏的背景故事很不错,核战之后幸存的高科技人类 VS 辐射变异后的变种人 挺个性的。但就是油井的设计有点捉鸡……野兽和乡巴佬挺逗的游戏。我感觉应该是最早有实际的黑夜白天概念了。挺逗的游戏。我感觉应该是最早有实际的黑夜白天概念了。横扫千军相当火爆,但是似乎销量一般。可能跟红警太相似了吧。相当火爆,但是似乎销量一般。可能跟红警太相似了吧。帝国时代哈哈,还记得BigDaddy么?这个大家都熟。War2其实我最早玩过的玻璃碴的游戏是 war2 和 D1。其实我最早玩过的玻璃碴的游戏是 war2 和 D1。星际是我玩过的第三款。当时国内其实也挺牛逼的,不落潮流啊。客观的说,跟世界有差距,但不是太大。铁甲风暴这游戏其实挺有创意的。有模板组件,可以自定出各种作战单位。但是系统并不是很成熟。总体质量还可以。(我还花了点银子买了正版的说……)他们的老总当时还在电脑报采访的时候对于同期的星际争霸的狙击表示乐观……(这么多年过去了估计乐观不起来了吧)时间一晃来到了98年。客观的说,星际出现之前,RTS领域并不是一片蓝海。各种RTS满地都是,大家杀得眼红。里面不乏西木头这种领域缔造者,有钱有经验,想在他的统治下抢过份额,难度还是很大的。差不多等于你今天想做个FPS干死COD,或者做个沙盒跟GTA过两招。98年,一份电脑报来到学校,上面一句话定义了星际争霸的地位:暴雪傲视群雄之作。(这么霸气的标题我不知道是谁想的,哈哈。还是有一定先见之明。)这份报纸当时我在上课的时候看了好久。搞不好现在还能找到。当然,它是黑白的。后来,当天跑到隐藏的D盘商那里,用15元的价格买了一张星际争霸的盘。(当年这个价格还算正常了,好久远啊……)直奔家里,安装,搞起。特么的这居然是没有动画和音乐的……硬盘版。(后来过了好久我才成功弄到一个有音乐动画的版本)进入界面的那一瞬间,从小就被 星战啊
星际迷航 啥的熏陶长大的我 顿时意识到 这估计是个不逊于『银河飞将』的超牛逼游戏。一切美术设计都是那么的到位,那么的原汁原味,那么的淋漓尽致。就连exit那个漩涡都是那么好看。任务界面屌炸天配音好屌配音好屌任务模式中间插入的很多图片都很牛逼,品味绝对是死忠科幻迷那种高逼格。冷峻,阴暗,冰冷的未知。就像『异形』『独立日』『太空漫游』。跟2代那种魔兽换个皮似的傻逼浮夸暴发户品味完全不一样。当时最喜欢虫族和神族,一直觉得T很老土。都特么星际战争了还玩tank……当时上手花了不少时间,光搞清楚研究项目的效果、记住单位作用就没少费劲。幸好电脑报有攻略、种族科技介绍,否则以我等的英文水平估计弄暗黑圣堂砍主宰或者运两个狂热者去指定地点一类的任务是别想过去了。当年星际1真的可谓是横空出世。它的很多设定都是我之前所未曾见到过的。(客观的说,星际的很多设定创造了它的战略性。比如资源点——农民的概念,远远超越红警那种摆一地矿的胡搞模式。使得地图的战略意义复杂了很多倍。其他还有很多如单位的视野阻挡、高地差、能开视野不需要回基地加油的空军单位、人口的设计、单位技能与enegry、科技树等等都是划时代的革命,不再多提)首先就是阵营差距极大。帝国有N个国家,基本就是换几个兵种。GDI和NOD的差异还更大点。红警不说了,就是战列舰和重型tank等微弱区别。这星际的三个种族那可是太牛逼了,完全不一样呀!首先玩的是虫族,当年叫『日尔戈』。(单位叫法和现在区别也很大,比如速龙、狼牙龙等等)造东西都是变异出来的。还有菌毡。特效太牛了。单位太酷了。生物种族你造有多牛逼吗?也就KKND有过大螃蟹可玩。比这个差远了。单位不仅动画屌炸,音效也是。永远忘不了点击口水龙的时候那些『蛤~~』『啊诶~~』的怪叫。后来玩神族『婆托斯』,我靠,这特么不就是『独立日』里面那外星人吗?!太牛了!很多神族单位音效也很怪,比如农民(当时都叫矿兵)被点击时候会叫『不鸟——』。狂战士出现时候那句『My life for Aiur!』也很屌。(个人觉得霸气程度仅次于后来的 Storm,Earth & Fire! Hear My Call!)当时的主流RTS 单位回馈音效是什么?都特么一水的 yes sir!Roger that!affirmative! 根本听不出是什么鬼单位。 那时候玩神族,感觉里面的单位都像机械和虫子的融合,比如农民,比如龙骑士、机器甲虫、仲裁者。很酷。最后玩的是T。泰尔然。我不是太喜欢T。造tank枪兵飞机总觉得像在打红警。不过巡洋舰的日本口音也是醉了……对了,里面还有robocop里的 ED209……我那时还是很萌这个东西的。我那时还是很萌这个东西的。很快就刮起了一阵星际对战的旋风。我记忆里,早期的比赛还没录像可看,(1.08才有)。那时候都是看战报。星际历史上第一位明星玩家,是谁呢?当然是加拿大天才帅哥,Grrrrrr……(我一直没搞懂他后面到底有几个R)(哈哈……)(哈哈……)(他确实挺帅的)(他确实挺帅的)这哥们绝对的战术天才。当年他对星际的理解远超常人。在大家还用红警里面人海战术对打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很多先进的战术。早期星际的对抗是什么样的呢?水平当然很低了。基本上没有拉伤兵啊等等的微操。但是运营操作大家还是很快的。当时网吧里充斥着一些傻大粗的战术。比如人族起一堆兵营,到处摆碉堡rush。虫族爆口水、神族爆炮台等等。高级兵种战术还不太成熟。Grrr是个随机玩家。他在一场比赛里面第一次让世界明白了『微操』的概念。经典镜头就是分出若干自身蝙蝠 分头撞对方的飞龙。确实惊为天人。此后他在世界锦标赛上击败诸多高手夺取个人第一个世界冠军。百科:慢慢的,韩国也崛起了。中间出现过诸多高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 Slayers'_Boxer 。个人认为他应该是星际历史上最伟大的选手。他巅峰的时期,给人的感觉,其实和后来的一个人很像。那就是MOON。当时人族是处于一个弱势时期。部队生产速度不如虫族,扩张也不快,论耐打、移动战、反隐形等很多方面又不如神族。很难组织对手扩张,比扩张又不行。家里防守也很麻烦,需要占人口。不管对神族还是虫族,都有一个真空期,很难熬……包哥用他强大的操作,细腻的打法,发挥出了T的所有优势。非常霸气。也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术如神一样的空投等。后来他甚至开了一间网吧叫Dropship……星际1最牛逼的地方,是他使我认识到了很多过去看起来像是空话的东西。比如小时候不懂,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玩了星际才知道,如果全开地图将会有多大优势。再比如『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等策略,也是有了新认识。打仗时候为什么要占领高地?玩过星际的人会告诉你,高地有视野优势,低打高会miss,还能先发制人,战略优势很大。为什么说打仗就是比经济?因为没钱就没兵营、科技,没兵营就没兵,没兵就没扩张,没扩张就更没钱…… 战争就是在打经济战。为什么打仗要包围对方再打?星际告诉你 包围的一方可以充分发挥火力,被包围者大大吃亏。什么叫『敌进我退 敌退我进,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玩过的都知道 这可是游击战的精髓,比如雷车打狂热,就像一块甩不开的狗皮膏药,生生把对方烦死。一夜之间,好像很多『骚扰』『反间』『侦察』『阵地战』等等词汇 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玩了星际才知道,什么叫战略,什么叫战术。操作牛逼,会打局部战的人,大局未必厉害。大局观厉害的人总是能破坏对手的意图,阻止对手的扩张,就算操作不如对方,靠战略带来的部队、资源优势也能弄死他。战略高于战术,但战略实施能不能成功又依赖战术。从那时候起,我明白了,想做成什么事,光是低头瞎努力,应该是很难的。就像你玩星际操作再好,不懂扩张,不懂阻止对方扩张,没点战略思想,是很难赢的。哪怕你克隆玩得很溜。但另一方面,我又明白了,你想象的各种牛逼战略,怎么发展怎么拿这个兵种去克制对方啊等等,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执行力,操作能力,那你就算拿潜伏打枪兵,也不是必胜的。成功源于细节的完美。源于苦练。源于执行力。更不用提,还有各种心理博弈。猜测对手。放烟雾弹。尔虞我诈。头一次理解什么叫『兵不厌诈』。知道了做事不能光考虑自己的状况,掌握对手,揣测对手,换位思考都是非常重要的。知道了什么叫『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指在正确的时机做事,成功率会大大增加。地利是指外界环境对胜负往往有巨大的影响。人和你可以试试跟朋友共享操作同一个种族玩,俩人不沟通的那种。配合得好了发展速度起码快一倍,配合得不好能气得你七窍生烟。我想,一个游戏中所能获得的经验,这些应该算是相当高等级的了。最后,I love starcraft.·
T的比赛从老包一路看到教主封神,星际的电竞带来的感触最为震撼:1.不论形势多么劣势与黑暗,坚持下去才可能有变化。2. 很多看似无解的情况,只是因为想象力的匮乏。总是在生活最劳累、黑暗、压抑的时候找出星际的pimpest plays和best highlight看一看,看看逆风之下清晰的判断与逆天的想象力与执行,一切也不是那么难了。时常会有种奇怪的感觉,随着时间流逝,周围的人和关系总是在快速的出现和消失,只有星际这些游戏,见证了欢乐,陪伴了困难,不曾改变,真是分不清哪个是现实,哪个是梦幻了。
写完答案以后,看到其他人的回答都是BISU、大魔王、FLASH、PJ、F91,感到时光荏苒啊。当年国内熟悉的ID就是=A.G=temple、=A.G=MTY、=A.G=DEEP、ID.EAT、KULOU.CSA之类的。原答案:我2000年大学开始打星际,曾在网吧坐在“单挑王子”(I.D gladiator)旁边看他打战网。对于当时只能在电脑杂志上看"寒羽良"的战报的我来说,那个操作惊为天人,轻松拿下数人后与ID.EAT打了一盘,之后还玩了一个星际的TD地图。至今难忘。
当年还没有网吧,那时候我们叫电脑房,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凤翔三虎愣是被小学生加高中生二人组(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合体的。。。)给打尿了,先是人族挪基地采矿、小狗变飞龙、建筑变飞龙。。。然后我们受不了说不能作弊,再然后开始给我们下无限原子弹。。。每次nuclear lauch detected就满地图找红点,泥煤啊。(???)当时很郁闷,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其实好开心、好幸福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地风暴1中文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