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结合我国经济背景谈谈影响利率走廊 知乎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你好,快递,请开一下门。
谢邀&br&&br&《象棋塔》一 庆功宴星月同贺
人间事上下齐谋&br&我叫李谦益,对,就是当省委秘书长的李谦益。新任的书记是原省长刘毅,当然他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我们几个老家伙出了不少力,鞍前马后地跑。出了力气,自然要有回报,省长的位子书记自然要帮我拿到手。秘书长这个给人擦屁股的活,我不想再干了,我也不该再干了,当然了,这是我应得的。现在,只需要喝点董酒,好好地睡一觉。夜晚总是这么沉寂,但只有深沉的人才能欣赏这种沉寂,因为他们不会艳羡恼人的喧嚣。今夜的沉默是我庆功会最好的配乐。&br&&br&二 惊闻此讯夜亦恼,问遍苍天天亦思&br&什么?还是秘书长?不能发火,李谦益,你是个有城府的人,你现在不能动怒,给我忍住!刘毅让我当秘书长,至少他还是信任我的!我倒要看看是谁敢抢我的位子坐,他能不能坐得稳!那恼人的月光顺着刘毅身后的窗户爬上桌子,对着我张牙舞爪,混帐的夜晚!&br&&br&三 清风无意穿柳过,一丝轻颤蛛网摇&br&陆纯,竟然是陆纯,京城下放来的大少爷。刘毅啊刘毅,你竟然把我卖了,来讨好陆纯,为了往京城进,你不惜背叛我,来讨好陆纯这个蠢货。你光明正大地背叛我,还想用秘书长这个位子来买我的好。陆纯这条线是那么好搭的吗!你要做一省的皇帝,我就把陆纯变成曹操,你要做也只能做汉献帝。我望向车窗,车窗外的一切都在飞速倒退,只有那明晃晃的日头在天上一动不动。&br&&br&四 棋开得胜初役顺,八百里肉边声起&br&这一届的省里各市换届刘毅的人基本没保住,八市只占了两市。他现在是没爪子的老虎,只要再敲掉省里这几颗牙,刘毅也就不足为虑了。陆纯在打电话,听得出来,他很高兴,但他高兴不了几天,刘毅就算真的倒了,这个省也不是一个陆纯能摆平的了的。这银针还算对牙口,够新鲜。窗外吹来一阵风,几片新叶经不住风吹,无奈地落在泥土里。&br&&br&五 旧敌紫蟒落阶下,同悲无意凤池夸&br&刘毅倒得比想象中快,他的情人向巡视组举报了他。一个月前,他还在办公室里对我发号施令,现在,他却成了过街老鼠。几天前,我去监狱里看望过他,刘毅瘦了好几圈,眼睛里早没了当初摄人心魄的力量。他还满口感谢,说同事这么多,只有我一个人来看他,当然,他还不知道我和陆纯早就计划好了一切,包括他那个贪得无厌的情人。我脑袋里突然间闪过一个念头,我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br&&br&六 二虎相争咆哮响,不及一声崩天雷&br&陆纯胃口很大,他当上了书记后,大刀阔斧地改革,因为京里的关系,他虽然很罪不少人,位子却依然坐得很稳。当然我也如愿当上了省长,但我知道,省长已经满足不了我了,因为我发现权力这东西如同赤裸全身的美女,它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你,如同神秘的诅咒。&br&副书记马向东本就是刘毅的老对头,现在,他又开始跟陆纯扛上了。陆纯要整肃警风,省公安厅历来是老马的地盘,陆纯整风运动自然没什么起色。两个人在关于新的经开区到底该不该成立的问题,更是大吵了一架。陆纯这条强龙压不压得住马向东这地头蛇,省里的人都在看着。窗外突然响起一声霹雳,雨,毫无征兆地倾泻向人间。&br&&br&未完,可续………………………………………………也可不续&br&…………………………………………………………………………&br&感谢捧场,今天太忙明晚再续……
谢邀《象棋塔》一 庆功宴星月同贺 人间事上下齐谋我叫李谦益,对,就是当省委秘书长的李谦益。新任的书记是原省长刘毅,当然他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我们几个老家伙出了不少力,鞍前马后地跑。出了力气,自然要有回报,省长的位子书记自然要帮我拿到手。秘书长…
&img src=&/cf6c6dcb6ae1afc1fd848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f6c6dcb6ae1afc1fd848_r.jpg&&Doug Stamper :议会已经决定了,你来当总统。&br&&img src=&/bc6e5b9d5775c2cfcb37f25bd42a8bad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bc6e5b9d5775c2cfcb37f25bd42a8bad_r.jpg&&&br&Francis Underwood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那我就当吧(计划通)。
Doug Stamper :议会已经决定了,你来当总统。Francis Underwood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那我就当吧(计划通)。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14 年 11 月 22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4 个百分点至 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至 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 1.1 倍调整为 1.2 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因为再不宽松,实体经济就受不了了。首先,中国经济面临着通缩的风险。我还是先用数据说话: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483亿元,预期6264亿元,前值8572亿元。 10月M2货币供应年率+12.6%,预期+12.9%,前值+12.9%。10月CPI同比增1.6%,徘徊于近五年低位,PPI再降2.2%,连续32个月下降,刷新历史记录。这是一周前的数据。贷款新增量和M2可以评估货币流通速度,可以看出流动性并不让人乐观。要知道央行的M2目标是13%,而10月继续下滑达到了12.6%。这与规范银行冲时点行为有一定关系,但是上个月的M2数据并没有出现大幅度回落。而且新增贷款数量也大大低于预期。而且人民币贷款也出现了大幅度回落。 10月人民币存款减少了1866亿元,除去财政存款暴增6837亿元的影响,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的存款数共减少了9877亿元,接近万亿。 截至9月末,16家上市银行的银行存款总额为75.62万亿元,较今年中报的77.13万亿元,减少了1.51万亿元,降幅达1.97%。其中,有13家银行存款减少。而存款总额下降在近年来还是首次出现。在存款流失的上市银行中,交行的存款流失比例惊人,三季度高达5.93%。 我们一直都有一个错觉:只要CPI是正数,就是通货膨胀。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由于我们现在是纸币时代,货币在不断的快速发行。CPI低于2%就已经视为无通胀的情况了。可是最近几个月的CPI数据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在近五年来的低点徘徊。再加上PPI跌幅扩大,已经连续32个月下滑。这些,还有我上面提到的第一个现象,都告诉我们:通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而且在这个位置上降息是没有多大风险的。而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经济出现了大麻烦。世界上其他媒体报道的我们的GDP都不是我们统计局的这个数。比如:还比如彭博社的:近期汇丰也公布了11月PMI初值,降到50.0。工业生产的情况也相当糟糕。经济下行的情况已经超乎一般人都想象了。所以此刻宣布降息是绝对正确的。几天前我看到新闻,宣称央行反对全面降准降息。但央行定向降准与定向降息收到的效果是:第三季度利率比第二季度的利率还要高。这种情况,若坚持定向调控,到最后只能演变成「四面八方的定向降准」与「四面八方的定向降息」,还不如全面降息。降息可以带来更低的融资成本,对于实体经济有很大的好处。按照理论,降息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但这次的降息是非对称性降息:对于贷款利率调低0.4%,存款利率调低0.2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这就意味着银行的利差将会被缩减。原来存款利率可以上浮到1.1倍,大概是3.3%的水平,而这次下调利率如果存款利率仍然上浮到顶,那么利率还是3.3%。为了维持利差,贷款利率还会在基准水平上再上浮,那么这次降息对于融资困难的缓解仍然是有限的。而且对银行来讲并不是个好消息。中金公司给出报告:降息后2015年银行利润将零增长或负增长。银行的利差被缩减,再加上「融十条」的落实使得一部分过度依赖同业存款的银行需要补交大量的准备金,会导致银行惜贷的现象更加严重,会有更多的企业依赖民间借贷,实际利率可能不会下降。而可不可以像日本那样无休止的降息或放水呢?对于中国来讲,不行。首先大家要知道, 美联储08年为了救自己,“在直升机上撒钱”,美国经济终于复苏。但当撒钱的时候,美元都进入到了新兴市场,光香港就流入了一万亿美元。 这些热钱趁着我们国内四万亿大放水推高房价,现在美国QE结束了,美元要回家了,中国流动性肯定要紧张很久。仅以2013年两次“QE退出演练”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就可见一斑: 5月22日美联储首次提出“ Tapering”,6月新兴市场股债双杀,中国遭遇钱荒,A股下跌20%。12月18日美联储意外宣布逐步退出QE,新兴市场股债应声而跌,Shibor再次飙涨,A股下跌12%。新兴市场为何历来对美联储政策如此敏感,因高度依赖外资及堆积了大量泡沫。故全退QE及加息将对新兴市场带来重大冲击。这次10月份QE3肯定全部退出,再加上美联储未来的加息, 美元回流,资金紧张。如果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这边降息,更会加剧资金的外流,流动性得不到宽松反而更加紧张,这也是央行迟迟不放水的原因之一。来一段总结性文字吧:我认为仅凭这一次降息去调控流动性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解决融资难问题还得是靠利率市场化、网络金融和民营银行。况且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更会加剧流动性的紧张。经济的寒冬已经来临,自求多福吧。最后,请不要问我类似于「还要不要买房子」「还要不要买股票」这类问题,我无法对我的建议负责。
&p&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d6dce93a3e06e&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d6dce93a3e06e& data-title=&@Vas Brandon& data-tip=&p$b$d6dce93a3e06e&&@Vas Brandon&/a& 邀。&/p&&br&&p&这两天看了一些关于降息的观点,感觉有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猜测,也有些回答,比如“降息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之类的观点,未免过于一厢情愿,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水平所限,我的分析相比管清友、MFI等投研团队的分析自然是很粗糙的,只能说个大概原理。&/p&&br&&p&此次降息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放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二是存贷款利率有所下调,并简化了一些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大家主要关心的是存贷款利率下调,其实我的看法是:降息是反市场化的,达不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而放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又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p&&br&&p&&b&一、按照各方来分析,总体是个“假私济公”&/b&&/p&&br&&p&&b&1、最大的得利方自然是国有企业、地方政府。&/b&&/p&&p&这些机构议价能力强,依靠背景可以拿到基准利率的贷款。基准利率一降,许多融资平台都松一口气,正好续一下命,减轻一点担子。&/p&&br&&p&&b&2、银行不会完全承担降息造成的损失&/b&&/p&&p&分为存款利率下降和贷款利率下调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调表面上降低银行融资成本,但很大程度上被扩大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抵消了。另一方面,贷款利率下调也不是完全的利空。因为银行能从以下两点得到弥补:&/p&&br&&p&(1)银行会对议价能力低的贷款人提高贷款利率。目前贷款利率区间已经完全放开,银行拥有理论上的自主定价权,在信贷资源有限(人民银行有额度控制)的前提下,除了那部分特供政府相关机构的基准利率信贷资金以外,对于议价能力不强的客户,商业银行要么直接的提升贷款利率,要么很快会创造出“手续费”、“买保险”、“留余额”等变相加息的方式,提高对议价能力不强的客户的贷款利率。 &/p&&br&&p&(2)降息使银行可以再向一些还款压力大的客户收取几期利息,推迟将这些客户的贷款确认为不良,延缓资产质量下滑速度。&/p&&br&&p&3、&b&真正最惨的是私营经济部门。&/b&&/p&&p&民营经济的议价能力本来低,在有限的信贷资源被继续甚至更多地占用着的情况下,留给民营企业的资金将更加稀缺,必然将许多私营企业推向民间借贷,或者关停并转。因此,从国家队得利,私营经济受损的角度来说,此次降息的结果将是国进民退,”假私济公“。&/p&&br&&p&&b&二、几点零散的思考。&/b&&br&&/p&&p&1、利率或者说“资金价格”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变量。市场上存在无数的资金价格。国有企业去贷款能拿到的利率是一个价格,它们最高能接受的利率是另一个价格,民营企业去贷款能拿到的利率也是一个价格。而这些价格又不一定等于央行的参考价格(基准利率)。靠发文件降息只能改变参考价格。&/p&&br&&p&2、供求关系是铁律。任何商品在任何时候都是供不应求的时候涨价,供过于求的时候降价。信贷资金也是一种商品,靠官方限价不会真正压低市场上的真实利率,只会降低资金配置的效率。所以有人分析说“降息会让资金更贵”,我也是这个意见。&/p&&br&&p&3、人民银行的降息和美联储推行零利率下限政策表面相似,其实存在本质的区别。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压低市场利率,。而人民银行依靠发文件的形式降息,只能造成资金双轨制,基准利率和实际利率更加背离。&/p&&br&&p&4、真正降低资金成本必须要从供需关系入手。在需求方,关键在于能否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让一些僵尸企业尽早破产重组,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减少低效率的占用资金。在供给方,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改革存贷比,增加可贷资金总量,让资金自由流向高收益的地方,迅速形成有效市场。(常听有些人说普遍降准是“大水漫灌”,可定向降准又能定到哪里去,以为钱贷出去以后不会四处流动的吗?其实交给市场才是最聪明的做法。)&/p&&br&&p&5、最后,其实人民银行不乐意降准,至少有一部分考虑就是自身的财务实力问题。我理解目前国际主流意见是央行也需要稳健的资产负债表,而庞大的存款准备金正是央行的低成本负债来源,支持着外汇储备占款。具体可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2014 年 6 月初,中国央行「降准」的概率有多大?会采用「全面降准」吗? - 知乎用户的回答&/a& 但我认为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央行降低对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同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前者会减轻央行的财务负担,使前者的影响大体与后者相抵消,这样能在不影响人民银行盈利的情况下,对社会可贷资金总量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我曾经做过一点粗略计算,估计取消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付息可以在维持央行利润不变的情况下,支持降多次准。&/p&&br&&p&6、以上,包括我之前的答案,说的都是从社会总福利角度出发,“应该如何如何”的梦话。至于“实际会如何如何”,还取决于各方利益博弈。&/p&&br&&p&7、金融是润滑剂不是发动机,降息救不了实体经济,只是对实体经济下滑的进一步确认。该来的迟早要来。唯一的不同是,本来有些实体是能活着看到明天的。&/p&
邀。这两天看了一些关于降息的观点,感觉有正确的分析和合理的猜测,也有些回答,比如“降息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之类的观点,未免过于一厢情愿,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水平所限,我的分析相比管清友、MFI等投研团队的分析自然是很粗糙…
&strong&前两天正好写了一篇文章,我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谈谈央行本次降息对银行的影响吧。&br&&br&不只是降息——从银行角度谈一谈利率市场化改革&/strong&&br&&br&&p&央行降息的消息刷了几天屏,大家普遍比较关心这一举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原因很简单,降息对资本市场影响大、见效快,关乎大家能不能赚到钱。但作为一个银行从业人员,我对于利率市场化的问题更加敏感,因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是趋势性的,是不可逆的,是我们不想面对却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真正关乎银行活不活得好的问题。&/p&&br&&br&&strong&&em&&u&降息对银行的影响&/u&&/em&&/strong&&br&&br&不管怎么说,还是得谈谈降息对银行的影响。非对称降息与央行以往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超常规地下调了0.4个百分点至5.6%,相比12年6月、7月的两次分别为0.25和0.31个百分点的降息,此次央行一次到位,并不希望产生连续降息的预期;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明显的非对称性体现了央行更加注重了保护消费者和储户的意图,而银行受到的直接冲击是很大的,或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挤压银行的存贷利差来补贴实体经济,从这个方面看,降息对银行是一个大利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降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增长,是利好银行的;此外,对于已经在银行贷款且还款压力较大的企业部门,降息能缓解一些资金压力,或许也能降低企业资金断裂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的坏账水平。&br&&br&此次央行除了非对称降息以外,还采取了两个措施推动利率市场化:&b&第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b&也就是说如果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则上浮后的存款利率相当于调整前水平。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的扩大拓宽了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此银行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分集团来说吧,五大行各期限利率完全一致,一年期调为3%(原为3.25%);股份制银行有高有低,一年期招行、光大3%,浦发、兴业、民生、广发3.025%,中信、华夏3.3%;城商行也很激进,宁波、南京等上浮到顶3.3%。所以从这点也可以看出,降息政策对各家银行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大型银行议价能力较强而且有点同盟的意思,存款控制在了较低的水平;中小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只能牺牲利差提高存款利率。&b&第二,简并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b&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将贷款基准利率简并为一年以内(含一年)、一至五年(含五年)和五年以上三个档次。减少利率档次也需要将其影响和冲击控制在一定范围了,在市场化条件还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保持一些重要的、关联度高的存款利率档次,而逐步去掉一些存款规模比较小的档次的基准利率。央行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就是走的比较谨慎的一步,因为五年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非常小,很多银行连0.1%的比例都不到,所以即使对其不设置基准利率了,影响也很有限,但可以给银行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是跨出的一小步;可以预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基准利率档次或许会进一步简化,给银行更大的空间。&br&&br&同时央行表示,下一步将“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br&&br&&br&&strong&&u&&em&利率市场化,先看历史再谈未来&/em&&/u&&/strong&&br&&p&扯多了,还是回来谈谈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吧。&/p&&p&谈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利率市场化已经进行到了哪一步。先看历史,再谈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概念最早来自于中共十四届三种全会,1993年,当时只是一个设想。到1996年随着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实现联网运行,这一“设想”迈出了第一步,形成了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再到1998年,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放开。这个时期基本可以看成我国金融机构之间利率机制的形成时期。此后,银行存贷利率开始了漫长的市场化之路,分两部分来说。&/p&&br&&br&&br&&b&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b&第一阶段,放开上限:年,央行2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0年放开外汇贷款利率限制;2002年将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上限提为30%,2003年提至50%,2004年初再提至70%。最后,日,央行完全取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上限。第二阶段,下限放松:2005年房贷利率下限调至基准的0.9倍;2008年下调至基准的0.7倍;2013年取消下限,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但是由于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住房贷款的利率有所管制)&br&&br&&b&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b&2005年9月,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决定存款的计息方式;2012年6月,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至基准利率的1.1倍。日,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同时央行表示,下一步将“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br&&br&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目前贷款利率已经放开,银行可以自主决定;存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上限有20%浮动空间。整体看来,要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最关键的就是存款利率完全放开这“最后一跃”。&br&&br&&strong&&u&&em&“最后一跃”困难重重&/em&&/u&&/strong&&br&&br&完全放开存款利率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这“最后一跃”所牵涉的面实在太广,几乎包含了个人、企业等所有经济主体。即使是在美国等直接融资十分发达的金融体系内,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都是一件风险极大、需要极度小心的事情,更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间接融资比重超过了80%的国家。这里,我谈一谈自己的几个逻辑。&br&&br&&b&第一,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什么?简单来说,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完善、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b&从这句话看来,其目的是宏大的,本身就涉及到了经济的方方面面,所以不难猜想,要达到此目的,其过程必然也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不断创造条件,为利率市场化打下基础;其次等条件具备了就要适时而动,条件上了一个台阶,市场化进程也要随之上一个台阶,这是有效率而稳妥的方式。根据央行对此次调控政策的解释,央行正是意识到我国已经具备了“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基础条件”才有此行动来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同时央行的推进措施是比较谨慎和巧妙的,降息与扩浮动空间相结合,即使是商业银行用足上浮区间,上浮后的存款利率也仅与调整前水平相当,而此时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却得到了进一步拓宽。&br&&br&&b&第二,市场化的利率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前提是什么?换句话说,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关键基础条件有哪些?我认为所谓的基础条件其实很多,但最主要且最需要“创造”的有两个:一是经济主体对利率具有充足的敏感性;二是金融机构掌握必备的风险定价能力。但是从目前来看,要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这两个前提都还不成熟。&/b&&br&&br&&b&经济主体对利率具有敏感性吗?&/b&把经济主体分为个人和企业,个人对利率水平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为了微小的收益差别来精挑细选的储户和理财居民满地都是。而企业则有分化,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的财务预算硬约束,因为钱都是自己的钱,多花一分钱自己就少赚一分,这个账老板算得很清楚。&br&&br&但是国有企业则不同,预算软约束问题被骂了多少年,依然没有多大改观。国有企业承担着政策性负担,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所造成的亏损负有责任。为了让这些国企继续生存,政府必须对其进行事前的保护或者补贴,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不知道亏损是由政策性负担造成的还是由企业管理问题或是经理人道德风险造成的,企业经理人会将各类问题造成亏损都归咎于政策性负担,获得补贴,形成预算软约束。所以国企对利率普遍缺乏敏感性,利率成本的高低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反正亏了有政府来补贴;但大部分情况,国企都能享受到较低的贷款利率水平,因为银行看中了国企所拥有的政府信用背书,在盈利压力下将更多的资产以更低的价格配置于向上述部门,而不管其运行效率的低下。这样一来,利率就无法发挥有效配资资金的作用了,由于政府信用的背书,大量资金都涌向国企,以资源错配的方式支持着低效的生产活动,挤占了本应获得融资的大量中小企业。所以,要让利率市场化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关键一点就是培养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利率敏感性。&br&&br&&b&利率市场化虽然能够赋予借贷双方自由选择和自主定价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行使取决于金融主体对交易对手的风险定价能力。&/b&对于一个市场化的金融系统来说,定价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你连风险定价都做不好,那又如何针对单个的交易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br&&br&所以,问题来了,我国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是否具有了必备的风险定价能力呢?应该说还没有完全具备。目前银行的风险计量体系主要是为了满足监管资本计算需求而建立的,其中的参数与模型主要用来描述历史轨迹,对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几乎不敏感,对风险的把握尚未精细到结构层面,更谈不上业务单元和产品层面。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主要是基于央行基准利率,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简单浮动,因为自主定价的空间很小,所以银行基本上养成了这种“懒”习惯,没有动力去花费巨大的成本构建针对交易对手的风险定价体系;在存款定价上,大部分银行也都仅仅追求存款规模,也没有建立起与自身资产结构、期限和成本相匹配的存款定价机制。&br&&br&那么,在短期内银行能够建立起对风险的定价能力吗?不能。定价能力的建立必须有大量的数据积累,而且依赖于较强的模型构建和量化分析能力。从防范银行系统风险的角度来看,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必须经过一个充分的缓冲期间,过程须充分,但时间很紧迫,银行已经到了需要倾全力建设风险定价体系的关键时期。&br&&br&&strong&&em&&u&定性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几何&/u&&/em&&/strong&&br&&br&&br&&b&第一,银行存贷利差收窄,利润下降,这是最大的影响。&/b&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近些年来中间业务有所发展,但存贷利差和存贷规模的扩张仍然是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在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相似且同质化程度过高的情况下,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必然会竞相提高存款的利率水平。事实上银行存款理财化的趋势就是在未放开存款利率情况下,为争夺客户而采取的变相提高利率的行为。存款只是一方面,市场化的利率也会使得银行对于优质企业的贷款争夺更加激烈,这导致优质企业在银行信贷中的议价能力较强,进而导致贷款利率难以明显提升。上面主要谈的是存贷利差率水平,利差总额=存贷利差率*存贷规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居民将会拥有更丰富的投资渠道,企业将会获得更丰富的融资方式,所以预计在未来银行的存贷规模的增长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最终导致利差的收窄,使得银行利润水平降低。“台湾银行业在利率放开管制后,集体亏损了三年,主要由于有限资源下,台湾银行业过多,产生了过度激烈的竞争,使台湾银行业成为艰苦行业。”&br&&br&此外存贷利差收窄对不同银行的冲击存在差别。对于一些大型银行来说,其议价能力较强,贷款端能够争取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而对于很多部分小型银行来说,由于议价能力较低,存贷利差将会收得更窄,甚至直接影响到其生存。&br&&br&&b&第二,利率风险增加,管理难度进一步提升。&/b&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以后,利率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增加,期限结构将会改变。将银行资产、负债根据其对利率的敏感性进行区分,我们知道,当利率敏感性负债少于利率敏感性资产,银行收益随利率上浮而增加,随利率下浮而减少;反之,当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银行收益会随利率下调而增加,随着利率上浮而减少。在市场化情况下,利率波动更加频繁、幅度更大,从而增加银行的风险。此外,在利率变动频繁的情况下,短期利率比长期利率上升更快,由于“短借长贷”,长期贷款利率却还没有调整,导致利差收窄,即期限错配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都是来自于利率更大幅度和更频繁的波动,都加大了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br&&br&从国际经验来看,存款利率市场化后,不论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几乎都出现了整体资金成本的上升,对投资提出更高的收益率要求,使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趋于上升。预计商业银行对高收益资产的风险偏好也将上升,资产配置中,低收益高流动性的国债、央票的占比可能下降,相应信用债、股票、抵押贷款证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占比会上升,进而导致资产组合的利率风险和敏感度大幅上升。&br&&br&&b&第三,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b&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一方面,居民的储蓄行为对利率变化越来越敏感,与此同时,各类客户的信贷行为对利率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可能出现较为频繁的存取、贷款还款行为,将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头寸管理的难度。利率市场化改变了银行的存款结构,促使存款成本上升。随着存款稳定性降低,负债成本提高,银行对于同业融资市场的依赖性增强,系统性风险以及伴生的流动性风险扩大。由于流动性缓冲受到较大的挤压,加大了现金流的预测难度,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变得更加困难,流动性风险管理将面临更大挑战。&br&&br&&b&第四,银行信用风险增加。&/b&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由于存贷利差持续缩小,商业银行依靠中间业务收入仍然难以满足利润增长的需要。优质客户在盈利压力的持续刺激下,银行在信贷投放的过程中必然会开始选择一部分高风险的额客户,以期获得更高的利差收入。这就是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导致信贷客户的信&br&&br&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利率完全放开对不同银行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像工农中建交以及一些股份制大型银行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抗风险能力更强,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能够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而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自有资金较少、吸收存款的能力不强、信贷业务的议价能力不足、业务模式较为单一,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处于劣势。所以,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要远远大于大型商业银行,随着其出现经营成本上升、不良资产增加,不排除出现破产倒闭等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就造成了大量中小银行破产倒闭,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剧烈波动。所以,就我国来看,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与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br&&br&最后附我的微信公众号,更多文章请关注:&br&&img src=&&A HREF=& d70b40fe244f01ed118b_b.jpg?=&& =&&&&a href=&///?target=http%3A///d70b40fe244f01ed118b_b.jp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70b40f7&/span&&span class=&invisible&&579ca755e83e244f01ed118b_b.jp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data-rawheight=&100& data-rawwidth=&1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0&&&img src=&/d70b40fe244f01ed118b_b.jpg& data-rawwidth=&100& data-rawheight=&1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0&&
前两天正好写了一篇文章,我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谈谈央行本次降息对银行的影响吧。不只是降息——从银行角度谈一谈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降息的消息刷了几天屏,大家普遍比较关心这一举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原因很简单,降息对资本市场影响大、见效快,关乎大家…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率互换 知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