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个很专业的问题,轻钢结构房屋图纸和集成房屋,以后会有什么发展方向,还有管理发面,速求

集成住宅国内外相关行业现状
集成住宅国内外相关行业现状
“人类尚未揭开地球生态系统的谜底,生态危机却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我们将把怎样的城市和乡村交给他们?建筑师如何通过人居环境建筑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作出自身的贡献?”
传统建筑产品的生命周期
高耗能-高污染
中国传统建筑建材消耗相关专家统计:
水泥消耗:中国每年消耗12亿吨水泥,全球每年消耗24亿吨水泥,中国水泥消耗占全球消耗的50%,我国超出全球平均消耗四倍多!
红砖消耗:中国每年消耗8000亿块红砖,一年相当于破坏一个县的土地!
推广低碳集成住宅的意义:
减低生活能源开支
改善家庭生活环境质量
减少碳排放对自然环境有益
国内外相关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市场需求
集成住宅(又称活动集成住宅)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经过近50年的发展,在欧美与日本市场发展规模以及行业集中度都已达到较高水平。日本形成以大和集成住宅集团、东海集成住宅为代表整体式和折叠式集成住宅,欧美形成以美国通用设备公司GE、法国ALGECO、德国ALHO、日本长河为代表的箱型活动集成住宅;在中国以杭州萧雅集成房屋为代表整体扩展折叠式和整体集成式型、集装箱型集成住宅。雅致K型活动房住宅.
集成住宅是一种专业化设计,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易于拆迁、仓储,可多次重复使用、周转的临时集成住宅。广泛用于建设工地的临时办公室、宿舍;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气等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城市办公、民用安置、展览等临时用房;旅游区休闲别墅、度假屋;抗震救灾以及军事领域等用房。
与传统的砖混结构集成住宅相比,新型建材系统的集成住宅具有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一般的砖混结构集成住宅的墙体厚度多为240mm,而集成住宅在同区域条件下小于240mm。集成住宅的室内可用面积比传统的砖混结构住宅大的多。集成住宅重量轻,湿地作业少、工期短。集成住宅热工性能好,集成住宅的墙面板是采用保温隔热的可呼吸的轻型夹心墙体技术。再就是集成住宅所用的建材大部分可回收利用降解、造价低、是绿色环保的住宅。
在国外,到处可以看到活动集成住宅,它由成型的装饰板和钢材搭建而成的临时集成住宅。然后接通水管、煤气管道、电源线,就可以入住了。集成住宅最大的优势就是造价低廉环保,仅为同面积住房的1%—10%,建一个普通的居民房需要十个月甚至一年以上,而搭建这样的住宅只需一两天足够了。在悉尼奥运会上、上海世博会、伦敦奥运会上这样的活动式住房的优越性几乎被发挥到了极致。
在英国,集成住宅成为了上班族的寄望。英国的房地产这几年一直比较红火,新建住房供不应求是直接原因。据英国住宅建筑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英国全国新建的集成住宅总数为192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里每年新建的住房只能满足1/4家庭需要,而大多数住房是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需要。为了缓解英国住房危机,政府亲自上阵“推销”轻钢微型集成住宅,这中集成住宅面积不大,只有35平方米。但是功能齐全,卧室装有兼作存储柜的折叠餐桌,厨房内烤箱、电炉、冰箱、洗衣机样样齐全。
在美国,活动集成住宅是汽车后面流动的家。美国流行一种可以拖在汽车后面行走的活动集成住宅。它实际上是一个流动的居室,一个可以移动的家。这活动集成住宅看起来很简单,有一个长方形的拖车车身做成,长度为17米左右,宽度为5米左右。虽然体积不大,但是里面却根据不同的要求分隔成卧室、起居室、浴室和厨房等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国外集成住宅的运输半径一般从300到100公里不等,由于受运输半径限制,必须有足够的分支机构才能确保其租赁业务快速运转。法国ALGECO在欧洲9个国家有89个分支机构,7家生产基地,超过1600员工;通用公司更是有遍布全球的分公司。庞大的资金规模、技术力量、销售网络、运输系统是确保公司正常运作与竞争的有力武器。
国外集成住宅除了用于临建行业的工地的临时用房外,还包括商业的办公楼、商店、实验室;用于工业的厂房;用于公用建筑的学校、幼儿园、疗养院、医院;用于旅游业的旅游别墅、汽车旅馆、酒店、餐厅;用于传统建筑业的民用集成住宅等等。
轻钢结构集成住宅行业发展状况及市场前景
1、轻钢结构集成住宅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由于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木材短缺等因素,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早已在积极地推动中低层轻钢结构集成住宅的应用与发展。
澳大利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快速安装预制集成住宅”的概念,但由于市场尚未成熟,并未得到很好发展。到了1987年,高强度冷弯薄壁钢结构出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联合规范AS/NZS4600冷弯成型结构钢规范于1996年发布实施。这种钢材承载力高,与相同承载力的木材相比,只是木材的1/3重,表面经镀锌处理,在免大修的情况下,耐久性可达75年。
据报道,轻钢结构集成住宅在美国发展最快,1965年轻钢结构集成住宅在美国仅占建筑市场15%;1990年就上升到53%,而1993年则已上升到68%,到2000年已经上升到75%。集成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及其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仪器等租赁化非常发达,商品化程度达到40%。
近年来,全部构件均采用冷成型钢的轻钢龙骨体系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法正在欧美迅速发展,日益成为一种可订购的特殊商品,广泛应用于别墅、集成住宅、学校、医院、商业建筑等。在澳大利亚,每年约建造6亿美元的轻钢龙骨独立式集成住宅120000栋,约占澳大利亚所有建筑业务产值的24%;在美国,采用该体系建造的房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55000栋剧增为2000年的325000栋。目前这种轻型钢结构己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建筑结构形式。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几百栋轻钢结构低层别墅,90年代个别国外公司为推广其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多层轻钢结构集成住宅楼,但是大规模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轻钢结构集成住宅建筑还是近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北京、天津、新疆、湖南、山东莱芜、安徽马鞍山、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开始并建成一批低层、多层和高层轻钢结构集成住宅试点工程。同时,在建设部组织编制的《钢结构集成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的指导下,很多科研单位和钢结构公司都分别在轻钢结构集成住宅体系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轻钢结构集成住宅在我国尚属试验、起步阶段,但目前己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在我国,适宜用于低层、多层建筑的轻钢龙骨结构集成住宅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
(1)我国钢铁行业迅猛发展,2004年的钢产量达到2亿吨,成为世界第一钢材生产大国。随着我国冶金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钢与钢材的品种、规格日渐增多,建筑配套产品日益齐全,为钢结构集成住宅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钢结构建筑发展,建设部在新修订的《建筑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钢结构的方针,把钢结构技术列为10大重点推广技术。2002年发布了《钢结构集成住宅产业化技术导则》又为轻钢集成住宅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和技术支持,这必将对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3)冷弯薄壁型轻钢龙骨集成住宅满足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要求。集住宅产业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或者说,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住宅产业化,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萧雅超轻钢结构建筑体系特点:
萧雅超轻钢结构,采用智能化结构设计软件完成建筑方案的结构转化设计,然后由结构软件转化成生产数据文件,用笔记本电脑驱动智能化轻钢结构制造设备完成超轻钢结构的智能化加工,结构铆钉孔,电线及管道孔经精确加工完成,生产设备采用220V电源驱动,结构生产过程耗费最少的能源碳排放为零,应采用了550Mpa的高强度镀铝锌钢材,所以在满足结构安全度的情况下将钢材特优越特性用到极致,以单层建筑为例平米用钢量为传统结构用钢量的1/4-1/5,镀铝锌钢材的高防腐蚀性能是热镀锌钢材的4倍以上,结构寿命达百年,而且结构部品100%可回收性,结论:萧雅超轻钢结构为可持续建筑首选结构体系,属于绿色建筑、低碳建筑。萧雅环保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善待地球资源是每一位百得豪斯员工应尽的责任。萧雅将携手各位同仁共同保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萧雅超轻钢结构体系使用的所有建筑材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材料品质认证,确保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化低碳建筑体系;
萧雅超轻钢结构体系所选用的钢带强度为550兆帕的镀铝锌钢,是目前普通钢材强度的一倍以上,钢材的强度及韧性均大大优于传统钢材,所以萧雅超轻钢结构体系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节约了更多的资源。
萧雅超轻钢结构的外墙为新型轻质的围护材料,具有不燃,不霉变,不虫蛀,耐久,美观等诸多优点。
就中亚国家的建筑市场,轻钢结构住宅的实际单位使用面积造价与砖混结构的造价相比,大约便宜200美元/平米,而同样面积的住宅,轻钢结构集成房屋人工使用要比砖混结构节省三分之二的人力。
萧雅轻钢结构建筑套内使用面积率高出传统结构约8-13%,使用率高。墙体厚度为150mm以内,约为传统结构的1/2-1/3;内隔墙厚度为120mm之内,约为传统结构分室墙的1/2;楼板无主梁,净空高提高约100-200mm。
抗震性能特点:
萧雅超轻钢结构体系结构自重轻(约为传统砖混结构的20%),可大幅减少基础造价,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地震反应小,用于结构抗震措施的费用少,适用于地震多发区;抗震性能九度烈度;
隔声性能特点:
萧雅超轻钢结构体系具有非常良好的隔音品质:外墙、层间:计权隔声量大于45 dB(相当四星级酒店标准)。楼板:计权标准撞击声压小于65
dB(相当五星级酒店标准)。
保温隔热性能特点:萧雅超轻钢结构采用整体六面外保温,有效防止了冷、热桥效应,避免了墙体结露现象;保温性能是:K《2.4W/㎡.K;
萧雅北美门窗系统的优势
A、立面精巧、开启、通风方式合理
传统的欧式推拉窗是左右开启,而提拉窗是上下垂直开启。通常情况下,无论是推拉窗还是提拉窗,开启面积都不会超过1/2,
但改左右推拉为上下提拉后,不仅开启方式更为科学合理,且人体舒适度也大为改善。
因为,在我国建筑洞口中一般离地高度为900—1000mm,如果将提拉窗的高度设计为mm,则1/2的开启高度为800—
900mm,与人体高度接近,通风及舒适度都大大增强。
外平开窗开启扇过大,则关闭不易,建筑立面也较凌乱。左右开的窗,总是有一半是不能开的,除了进入室内的的气流不易产生对流之外,在某些内部空间的规划上,也会有一些障碍。
上下提拉窗有比较多的高与宽的细长比设计弹性,立面显得美观、轻巧,上下窗扇可有不同的线条分割,窗框简洁、线条细腻,通风采光并重,不会有视觉障碍,可视通风需要调整上下窗扇,因为不是平开或推拉,所以纱窗的设置也比较容易,在紧急状况时也易于逃生,若设计成连续提拉窗,则完全可以享受自然通风,是设计师在平开窗与推拉窗之间的又一种选择。
B、气密、水密性优越
提拉窗比左右推拉窗要紧密,这是窗的结构所决定的。传统的推拉窗是扇包框结构,也即是窗扇在左右开启时,是靠下部的滑轮在窗框滑轨上滑动来实现的。而滑轮和滑轨之间存在间隙,要兼顾开启时的顺畅程度,则不可避免的导致密封性能的下降。而提拉窗是框包扇结构,窗扇是被包在窗框内垂直上下运行,通过优质硅化毛条的多重密封,扇框四周贴合紧密,密封性能要明显好于左右推拉窗,仅次于固定窗及平开窗。
C、结构安全、不占用空间
从安全及节能的角度,在我国对建筑外窗的规范中,明确规定在高层中七层以上禁止使用外开窗,某些省甚至将推拉窗列入限制使用及淘汰的窗型。而美式窗的框包扇结构使窗扇在上下提拉时,贴合在窗框内,窗扇只能内倒,窗扇绝无滑落之忧,在获得更好的气密、水密性的同时,相对于传统窗型,在高层中使用,安全性能大为增强,替代优势明显。
在国家出台的房地产新政中规定在住宅开发中实行“90/70”政策,即90平米以下面积的小户型要占到住宅开发面积的70%。高层中不能使用外开窗,大量使用内平开窗势必占用宝贵的室内空间,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
因此,内平开窗也不是最好的选择。美式提拉窗通风方式更为合理,上下提拉,不占用空间,尤其在细长、窄小的洞口如厨房、卫生间或过道、阳台等部位采用,是设计师在平开及推拉窗外更为理想的选择。
D、节约制造材料
左右推拉窗的窗框是以挤型腔体构成,其主要功能有:
一、为了承载窗扇滑轨,因此需要用腔体形式来强化窗框结构;
二、因为窗扇滑轨造成了窗框与窗扇的间隙,除了需要考虑相关配套的防水补救设计外,还需要利用腔体作为备用容水空间,在排水不及时,
收容往室内串入的水再排出。为了窗框下料的腔体形式,上框料与左右框料一致,比较提拉窗,不需要与腔体形式做框,自然省料。
提拉窗的垂直上下开启,使窗的受力集中在窗扇上,对墙体及窗框的载荷要远远小于平开窗,所以型材的惯性矩要求较低,可以合理缩小型材的横截面,可视面较小,框扇相对较细,自然节约材料,降低成窗成本,同时,透视率也得以提高。
E、易清洁、没有卫生死角
传统窗型中,固定窗是难于清洁的。在当今建筑中被大量采用的大固定、小开启的“飘窗”中外开窗只照顾到气密、水密性等,但当外玻璃脏污后清洁将变得非常困难,推拉窗总有一扇是不能清洁的……
上下提拉窗的内倒功能突破其他窗型清洁困难的缺陷,使在室内做清洁变得更为轻松、容易,双扇内倒做清洁,没有卫生死角,既安全又方便,成为提拉窗的又一大亮点。
百得豪斯生态社区不仅零能源,而且零碳,无废弃物排放,是真正的环保生态小区。比如,保存水资源。百得豪斯一方面利用各种节水设施,还利用雨水和废水。屋顶的雨水部分流入阳台花园储水罐,用于花园浇灌,部分流入地下储水罐,经处理后用于厕所。停车场使用渗水砖,减少雨水流失,从空中花园、道路和人行道流走的水排入到开发区前
面,提高了沟渠的水位,又吸引了野生动物。小区的废水通过小规模生物处理系统过滤掉食物、植物等之后,进入地下水罐补充雨水,用于冲洗厕所。滤出的“有机物”保留在温室中作肥料,用来培养观赏植物。在地下大型储水罐收集的雨水和再循环水在小区中约占水消耗的1/5。
轻钢结构房屋市场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数据,经有关专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预测,全世界对“节能集成住宅”的年需求量约为建筑面积2亿m2,占全年度住宅建设面积的13%左右,我国对“节能集成房”的年需求量约为建筑面积5000万m2,占我国年度住宅建筑总面积的10%左右。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部分人成为了新崛起的中产阶层或富豪阶层,购买别墅成了新兴富裕阶层关注的目标。根据搜房网2009年5月为了配合第六届中国别墅节的举行,启动的大型网络调查《2009中国别墅消费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一万多名网友中,有68.83%的网友表示近期有购买别墅的意向。而这些网友中,已多次置业人群为主,占78.62%。70.97%是用于自住的。可见,改善性需求是购买别墅人群中的主要驱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在购买别墅时优先考虑的十个因素中,各项数据比较平均,但环境和园林景观分别占到了16.89%和10.8%,分别处于关注的第一位和第四位。同时,63.72%的更愿意购买郊区生态型别墅,这说明追求安逸、脱离生活中繁琐的事物,享受清新、自然的生活是别墅业主所追求的。
轻钢结构房屋:主要应用于别墅开发、乡村酒店、旅游度假屋、灾后重建安置、各类临时活动房屋等方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想问一个很专业的问题,轻钢结构和集成房屋,以后会有什么发展方向,还有管理发面,速求_百度知道
想问一个很专业的问题,轻钢结构和集成房屋,以后会有什么发展方向,还有管理发面,速求
我有更好的答案
集成房屋更有前途,组合式拼装,速度快得多,国家也在支持
如果在集成房屋的前提下,在更新,会怎么样
可以在具体说明一下集成房屋的方向
还有那些需要改进
集成房屋前期需要大量的组装,后期是拼接,改进的方面是新材料的研发,更轻更环保,希望可以帮到你
你说的新材料,指的是,具体点可以,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轻钢结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轻钢结构住房有哪些优缺点?
国内大多见于轻钢结构厂房,并没有看到大范围的轻钢结构住房。在安全、装修、防雷、施工、购买难易程度上,有哪些困难地方吗?
按投票排序
博士新生,专注轻钢已两年。谈谈我的看法吧。不过,真心觉得 回答的不错。首先,更正一个误区。大多数人认为轻钢的耐久性不如传统建筑材料如混凝土,但是根据美国钢铁协会的设计指南的资料指出,轻钢材料能使用几百上千年都没问题。英文好的可以戳进去看看,在最后的部分。具体原因是镀锌钢板即使在镀锌层有损坏的情况下也能对铁形成阴极保护,防止进一步腐蚀。只可惜化学忘的差不多了。不多谈。但是我强调的只是轻钢的耐久性是没问题的。再者,轻钢房屋在国内不流行,只是现阶段的现象,过不了多久就会普及起来的。我实在是想不出轻钢不火的理由。万科在一次会议上曾经提到装配式住宅不火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过的。“我国研发装配式住宅始于1959年。20世纪60至70年代,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验,装配式住宅大力发展了起来。至20 世纪70年代末期,北京装配式建筑比例已达30%,上海达50%。至20世纪80年代末,装配式住宅大幅度萎缩,退出人们的视线。由于六七十年代的大板房在使用功能、结构安全上存在诸多问题。同时由于城市交通和运输网络不健全、廉价的农民工取代了产业工人,使得工业化住宅的经济性和装配式优势未得到体现。因此到20世纪80年代末在房屋建筑领域已大幅度萎缩,且在未来的20年中,再未有任何发展。”这里面提到的问题我理解就是,轻钢房屋需要有一定技术的工人,而现在农民工太廉价,建设商为了降低成本,只能选择技术门槛低的混凝土结构。详细参见:最后,国内早已经开始推广轻钢结构了,目前正是风起云涌的时候。从政府部门,像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以及国内的企业,像北新建材,还有民间建筑事务所,都在努力推广。北新建材联合日本新日铁成立了北新房屋公司。我知道的就有在连云港大量推广。 我硕士同门正式这个部门的。澳大利亚博思格合并了美国的巴特勒,在中国的业务也很多。美国的华星顿也在中国有业务。在湖北仙桃就有轻钢五层住宅项目,我去现场看过。台湾建筑师谢英俊也在灾区和农村推广轻钢。已经得到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我曾经在谢英俊的一个农村项目上呆过一个月,有所耳闻。如此总总,证明轻钢房屋正在被大力推广,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市场。-----------------------------------------------------------------就这样,苦逼男博回家做午饭去了。------------------------------继续补充-------------------关于隔音和防火问题,可以先看几张图片。(本人拍摄)上面的三张图,是去年在北京做轻钢隔墙隔声试验的墙体制作图。第一张是轻钢格栅和玻璃棉填充物,第二章是铺石膏板,第三章是封闭抹灰。这是最基础的轻质隔墙制作了。其中玻璃棉主要用于隔声,石膏板用来防火。加一张轻钢公寓楼图片,项目地点:湖北省仙桃市中加现代工业园。(友人提供)最后上几张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做的轻钢项目吧。感受一下。(以下图片全部来源于谢英俊作品集,特此感谢。)
我在悉尼,做的就是轻钢龙骨建筑工。
比起凝土房屋轻钢房的成本比较低(抱歉,澳洲人工非常高。建筑工的时薪一般在35+),塑形多样,建筑速度快,环保。 楼层承重小。 澳洲目前多数的单元房都已经在采用此技术了。 施工方面,所谓的”技术工人“并没有楼上说的那么难找,澳洲有很多华人,都是半路出家,打出一片天下的。(我在国内做的是IT,是金融,...) 而澳洲本地人,也喜欢自己DIY,可见施工并不难。难以在国内实施,可能有以下原因:成本太高:是指在市场目前没有大批量需求的情况下,在中国的成本可能会比较高。工具太贵:我个人的工具:无线电枪+镭射+火枪+汽枪+其他(做架子工的标配)已经过RMB万元。
居住方面,隔音隔热的实际效果可能由于操作问题,不如传统的混凝土房屋。而且用手敲击墙体时,会有”空空“的声音。而且一般墙体都是13mm的石膏板,一打就碎,有失安全感。铺隔热棉时不能直接用手直接接触,也必须要戴口罩。(
提供的图片中,施工人员似乎没有戴口罩,善意提醒一下,长期这样,肺部会有问题的)这都是国人的大忌。为了不影响销售,开发商当然不会贸然使用轻钢技术。但是我相信随着国人对这项技术的认识,在未来的中国必然会普及开来。
谢邀。我觉得轻钢住宅在国内很少见的原因,跟知乎上好几个问题的情况类似,比如卫生棉条、洗碗机等等为什么在国内没有人用。不是这些东西不够好,而是国内暂时还没有接受、还没有这个市场基础。轻钢结构住宅体系非常接近木结构住宅,优缺点也基本类似。在北美市场基本是木结构占据主流,原因很简单,那儿木材便宜的很,钢结构在经济性上没有优势。在日本,轻钢的份额就要多一些了。优点结构性能好,轻质高强,抗震性能佳钢材可回收,比砌体、混凝土更节能环保工厂加工,质量有保证自重轻,基础造价低现场工期短现场基本没有湿作业,不会产生粉尘、污水等污染结构构件截面小,柱子很细,墙很薄,建筑使用面积大缺点(有些叫缺点不太确切,应该叫目前不适合国内市场的原因)需要熟练技术工人安装造价可能略贵严重依赖产业配套,比如预制墙板、屋面板、墙体内填保温材料、防火材料。国内现在流行的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墙体基本为现场湿法砌筑,而轻钢结构需要干法预制墙板。需要内装修材料、装置、方法的配套,比如把热水器、空调、画框安装到预制墙板上的方法和现在安装在砌体墙上的方法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再比如压型钢板楼面的防水做法、隔音做法等。需要定期检修维护,因为钢材的耐久性还是不如混凝土,不像混凝土那么“泼辣”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开发商开始尝鲜了,比如中华钢结构论坛的 hans2007 介绍的自己做的轻钢住宅项目:,这个帖子用照片记录了轻钢结构住宅施工的全过程,对轻钢结构住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贴几张hans2007这个帖子里的照片,方便大家了解轻钢结构住宅。结构完工后的轻钢结构住宅的样子结构完工后的轻钢结构住宅的样子开始贴墙板的轻钢结构住宅开始贴墙板的轻钢结构住宅最后完工的轻钢结构住宅的样子最后完工的轻钢结构住宅的样子Update:补充一张去超市的路上拍的轻钢多层建筑的照片
楼上都是大牛,我硕士论文写的是装配式建筑,内容大致和楼上几位差不多。补充几点1. 普通钢结构可能存在抗火性较差的缺点2. 国外装配式建筑或者轻钢结构之所以有卖点,大致是因为其成本(包括人工,工期等)相对底,我认为如果企业要推动一项新技术,必然需要该技术带来利益或潜在的未来的利益。 而国内与国外的工程成本构成有很大区别,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低(其中也包含health&safety的部分)所以国外采用在工厂生产,运输到工地,现场组装的综合成本,由于人员的减少以及强大的工业基础,使得建筑成本降低。而国内人力相对便宜,减少人工作业而改用工厂生产+运输(高速收费你懂的)成本反而有可能增高。(当然也有人员技术的问题)但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如果几个大开发商,以及政府的廉租房项目都可以依据一个标准化,模型化的作业流程应该可以减小成本3.d和zf目前应该还不希望大量农民工下岗,同理的是农业机械化在我国也不是发展很快,私以为是维稳需要。但是写论文的时候貌似看到过北京现在对新型建筑有补贴,送面积什么的貌似4. 积极展望还有一点是,这种建筑形式会极大的缩减工地所占面积和提高工程管理尤其是工期管理的效率,在大型城市建筑基本满载和国内工程管理观念提升的情况下,未来还是可以看好的。可惜我已经不干建筑了??以上貌似偏题,多批评指正
关于轻钢结构房屋的优劣势
已经谈了很多,我再补充一下吧首先声明,利益相关,本人系山东大象房屋有限公司员工,公司主要从事轻钢集成房屋的运营和推广。1、关于墙体,我们来看两张图:第一张是比较典型的轻钢结构房屋外墙结构,由内至外以此为:防火石膏板、轻钢龙骨(内部填充隔音玻璃棉,也可先喷发泡聚氨酯再填充玻璃棉)、定向结构刨花板(OSB)、防潮纸(单向呼吸纸,可调节室内湿度)、保温层、外墙挂板。整个墙体厚度在20cm以内。第二张是传统砖混或钢混外墙结构,仅基层厚度应该就远不止20CM。另外,之前@ 有提到过轻钢龙骨为镀锌钢板,不易腐蚀。通过这张图也可以看到轻钢龙骨完全处在封闭环境,且外层覆盖了防潮呼吸纸,大可不必担心耐久性的问题,也基本不必维护。2、关于技术工人和人工费的问题首先,轻钢结构房屋相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大大降低了用工量和劳动强度。其次,轻钢结构体系非常适合工厂化生产,大部分工序可在生产车间内完成,现场施工周期短,难度低。上传几张我们大象房屋工厂化生产的照片龙骨生产车间,这些还是国产设备,生产效率相对低些。这是进口设备,可以批量输入生产任务,一次性完成多种型号的龙骨加工,自动化程度更高。墙体组装车间现场拼装对于一些小型应用,可以在工厂全部完成,直接运输成品到现场,当然不能太远,否则运输成本太高。3、看到上面有朋友认为轻钢只能做厂房,我表示非常不服。发一些我们做的轻钢项目。美式大HOUSE新中式别墅公共建筑校舍这是我们在雅安捐建的小学新农村还有这种小型门卫室最后贴一张我们的办公室,也是钢结构,不过是重钢和轻钢结合来做的。转发请与本人联系获得授权 QQ:
轻钢结构主要用于轻型厂房,仓库等建筑物,是因为相对于以前的混凝土预应力大屋架结构,它建造速度快,造价低,比较容易实现较大的跨度。轻钢结构只是一种分类方法,一般是指每平方米用钢量在40kg以下的建筑物,大于这个指标一般认为是重钢结构,重钢结构一般用于多层及重型厂房,比如钢铁厂,造船厂等,在民用领域,广泛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及超高层建筑,上海陆家嘴的高层建筑基本都是钢结构的。相比重钢结构,轻钢结构只能做别墅或多层住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新疆库尔勒就建造了一个轻钢结构的多层住宅小区,北京还有轻钢结构的别墅区,但是轻钢结构的住宅在中国没有推广,这是事实。
钢结构在我国发展了二十多年,目前已经很成熟了,在技术上没有困难,维护结构及装修水平也是相当高的,所以建造轻钢结构住宅没有技术难题,造价也接近钢混结构。之所以得不到大范围推广我认为主要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比如美国由于地广人稀,房子都是独栋的,和多层的,一般用木结构,但是近年来大量建造轻钢结构的住宅,可能是出于环保的原因,用C型钢代替传统木方,推广轻钢结构房屋和多层住宅,效果很好。这种房屋的墙,地都是复合木板的,在中国人看来很不结实,小偷用斧头就可以轻易破墙而入,锁门是没有用的,而中国房子太贵,都想用一千年,最好用花岗岩建造才好,所以没人喜欢买,就推广不开了。
钢结构的民用非住宅项目倒是见到过。我个人以为,运用在住宅上还需要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一是如果不预留好水电管线,住户很难装修。这和美国的木质构件房屋类似,得在内外两层墙板间走线。需要上下游配套才行。二是钢结构的使用期维护费用高。钢板会生锈啊,混凝土就不会。谁来出这笔费用?三是轻钢结构依赖于工厂预构件而不是现场作业。这会加重我国的就业问题的。即使工厂预构件可以更环保更少扬尘,仅从不利于就业这一点,就是极大的问题。而且预构件会带来千篇一律的副作用。
旗帜鲜明地匿名反对(囧) 的答案...这个@是不是很欠抽啊囧前提:可能我接触的案例都比较低级../学历文盲,只能从实用上说说我在十年前就在北京见过轻钢结构了,北京有一片别墅区都是轻钢的。所以说这东西现在也没推广起来实在是有原因的啊...啊...啊...1 用途。轻钢用在哪儿? 认为推广住宅用途吗?我觉得不合适。首先是农村自建房,造价真高,而且哪儿去找技术工人?然后是城市高楼,承载力不够,两三层到头了,也用不了。剩下就是盖别墅了,问题是我们需要多少别墅...呢==虽然咱总是千年一遇的洪水和万年一遇的地震,但是抗震还是要考虑实际情况,片面追求8度10度有意义嘛2 关于所谓的“优点”钢材可回收,比砌体、混凝土更节能环保 一栋楼少说50年,50年后的技术谁说得准啊...现在打算50年后回收并计算收益是不是太早了点(据我所知总成本要增加40%以上)现场基本没有湿作业,不会产生粉尘、污水等污染 置楼板于何地...!没有湿作业俺们睡天井吗结构构件截面小,柱子很细,墙很薄,建筑使用面积大 保温层携国标表示不服!墙的薄厚不能只考虑那点面积,p,s爪机端“随便看”看到了第一名的这个回答,所以就针对这个回复了。看了其他的再补充...
记得在围脖上看到一则:“最初在国内引进轻钢结构的开发商是为了做高档别墅,推广不开;然后觉得抗震好,适合做乡建,也推不开;农民说,你们那个东西是不是造猪圈很快?遂采用。”心酸…国内轻钢推不开有很多原因吧:显得low,一看到轻钢就想到活动厂房;混凝土结构还是造价太便宜(因为工人费低)优势不明显;难装修是真的,龙骨间直接填岩棉,业主想挖个电视机位什么的就不行;安全感低,墙打上去都觉得空,很多人还是喜欢砖墙的厚重感;隔声差(薄肯定会导致隔声差)…可以参考万科在南京使用轻钢龙骨隔墙时遭到业主联名反对的事件,原因就是隔声和装修。轻钢的确优点非常多,但缺点也是有的。或者说还不适应中国国情吧。不过习大大说要增加装配式建筑,可能发展前景比较大哦~贴一张轻钢别墅图:
嘿嘿,反正看到你们的幽默我笑了,轻钢会成为主流,我只想说这么一句,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啊,当然对上年纪的不能这么说。我们总说进步与发展,基本天天不离嘴边。有人给出了10年的时间说轻钢住宅的发展不乐观,可总是在发展不是,慢点嘛。但我一种强烈的感觉,轻钢结构的住房会很快普及的,专业性的分析你们都做了,我更加觉得加确信轻钢住宅房会大力发展,现在只是个初级阶段,如我们的祖国喊出的口号一样,以后不再会是拿来“盖个猪圈,遂用之”的时代啦,哈哈哈哈……让我笑会,肚子疼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钢结构房屋图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