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有一个道光十六年小品剧本性质的磁带有阿里巴巴成吉思汗等歌

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p&豆瓣上是在抄我的,既然是在知乎,就请不要再给我提豆瓣了。&/p&&br&&br&&p&文化背景&/p&&p&整部电影除了向大师致敬就是在隐喻。如果说简单的把它归类为喜剧、悬疑、冒险、剧情,就太肤浅了。其实这更像是纪录片、历史片、文艺片。纪录片记录的是刘别谦、希区柯克(存在争议)、罗西里尼、卓柏林等人留下的经典电影手法,历史片记录的是欧洲文明衰落这一精神内涵,文艺片文艺的是色调和风格。 &br&&br&要搞清楚它的文化背景,其实不得不提到两个人—— 瓦尔特·本雅明,史蒂芬·茨威格。&/p&&p&茨威格就不说了,原著作者,简历就太长了,挑几个简单而至关重要的特点来说:他是奥地利流亡作家、犹太人、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身亡。《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实讲的是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史,具体一点讲,其实讲的是犹太人的流亡史,更细化一点,讲的是茨威格离开逐渐衰亡的精神家园,心碎而死的自传。&br&瓦尔特·本雅明,德国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评论家、“欧洲的最后一位文人”,流亡作家,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西班牙自杀身亡。 他为什么重要我不知道,但是在欧洲文科学术界,反正总是把他奉为大神的。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中哀叹传统讲故事技术的消亡。 《布达佩斯大饭店》用了四层讲述结构,始终呈现的是一个身临其境的讲故事的过程,一个故事离不开一个讲故事的人和一个听故事的人,还有他们同时所处的环境。这是在向本雅明的思想致敬。&br&&br&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工业化深入,世界大战,纳粹崛起,凡是和人文关怀,人道关怀,实用关怀的东西迅速衰亡,理性,集权,现代化,快餐化的东西在崛起,欧洲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被铁蹄蹂躏,精神强奸,物质上发达进步了,但是传统消亡和丢失,人性也在淡漠。人们习惯了人云亦云,不再用心品鉴文艺,就更谈不上思考和探索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场华丽的演讲就可以让无数狂热信徒走上战场,也导致了那些有良知的作者们痛心疾首,本雅明和茨威格的自杀就是一种殉道。但是在战争年代,这些人都还想得到不断写东西,想得到哀叹和自杀,这就很了不起了。有时候我们感叹自己出不了有深度的东西,不能只怪作者和体制,而是整个土壤的养分和逼格就不够,然后又不求甚解。就拿张冯二导来说,拍专业了你看不懂,没票房,拍浅显了你说人家低俗。&/p&&p&&br&在有了小说、报纸、电话、电报、电视的时代,人和人的关系被媒体取代了,人们把自己藏在麦克风的后面,交流减少了。相比起神话、史诗、童话的传播方式和环境,以前作者和听众聚在一起讲故事的现实被改变。过去一个故事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口口相传,这个过程需要融入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共同经验,而在现代化以后的世界,一个孤立的作家,在他与世隔绝的阁楼里面没有感情的量产作品来满足一个群体的需要。实用关怀逐渐消失。随着实用关怀的消失,欧洲文化的精神支柱也就倒塌了。&br&&/p&&br&&br&&p&隐喻分析&/p&&p&《布》这个名字,让人以为故事发生在匈牙利,虽然匈牙利酒店业是很发达,一万福林就可以租一套别墅来住,但电影内容似乎和匈牙利没有关系。电影取景是在德国,原著隐喻是在1918年到1938年之间的奥地利。&/p&&p&奥地利,小巴黎,欧洲的文化艺术的心脏,欧洲精神和思想的摇篮,也是希特勒“水晶之夜”排犹杀犹焚书坑儒的地方。故事的场景就是小说作者茨威格本人的祖国。&/p&&p&如果考证一下历史原因,大家都知道1918年以前奥匈帝国并未解体,是由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组成的。&/p&&p&第一次上火车检查古斯塔夫他们的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警察穿的制服立领,颜色为地灰色,区别于德国原野灰或者黑色制服,但是枪套,背带,胸略,肩章却是普鲁士式的,卫兵使用的步枪是毛瑟98k,筒形帽是普鲁士军人的传统,上面搞个狐狸就纯粹是卖萌了。他们代表着旧奥匈帝国或者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p&&p&&br&&img src=&/cf6c60c8bca1f00d33b15c46c0a30cb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f6c60c8bca1f00d33b15c46c0a30cbb_r.jpg&&奥匈帝国皇帝卡尔一世和高级军官,地灰色军服,筒形帽,绑腿,军靴,高领。&br&&br&&br&&img src=&/4b894ae0a09acd0cd09e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b894ae0a09acd0cd09e2_r.jpg&&&img src=&/c600cda12f73e3771bfb7f74dbbec77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c600cda12f73e3771bfb7f74dbbec77f_r.jpg&&&br&&img src=&/e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a_r.jpg&&毛瑟步枪&br&&br&&img src=&/69ad7a919ed5619bbdbe2e1e0f4ab2ad_b.jp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69ad7a919ed5619bbdbe2e1e0f4ab2ad_r.jpg&&这张图片左上角挂着一个画像,有夸张的胡子和一个鹰形领章。哈布斯堡家族纹章是黑色双头鹰,这个距离看不出来是双头还是单头,但是配上胡子,就可以和如下几个奥匈帝国重要历史人物对比。&br&&br&&img src=&/49a7dc5da0e0719d9cfdf_b.jp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2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费迪南大公&br&&br&&img src=&/2e1c80c91cfeb4c5ee1d277_b.jp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6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弗朗茨·约瑟夫&br&&br&&br&&/p&&p&相比之下,后来战争爆发封锁边境时上车检查的士兵是清一色的德军党卫军装备,山型双扣帽,帽徽是个II,现实里这个II是绣在德国国防军中下级军官的领章上的。&/p&&br&&br&&br&&p&占领饭店以后,挂巨幅国旗,带袖章,只有纳粹有这个习惯,电影上旗帜和袖章是ZZ图案,纳粹是SS,或者卐字,按照希特勒自己的解释,SS,卐都是双闪电,那么ZZ,不就是更直接的隐喻双闪电么?导演明明可以直接挂出卐字旗,却不这样做,明明可以写《维也纳大饭店》或《贝希特斯加登大饭店》,却要转移到布达佩斯去,这就是欲盖弥彰。&/p&&br&&p&电影中的大堂经理,古斯塔夫,是个深受金发、富有、年长、敏感、虚荣的顾客欢迎,用自己巧舌和身体去满足他们的角色。古斯塔夫被打骂的时候自己也说,他自己不是同性恋,倒可能是个双性恋,这也是在暗示他的工作是满足所有人精神上的一种需求。而他满足的对象,是这个社会的精英贵族阶层的男男女女。这其实就是茨威格的自画像。二战前,茨威格是深受奥地民众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深度的实用、人道关怀,所谓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和社会及传统有很积极的互动。这种文化上的互动,在电影里被用一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庸俗的方式反映出来,大俗大雅,这也是实用关怀和人道关怀最好的体现。&/p&&p&《苹果男孩》被定义为一副给古斯塔夫引来杀身之祸的价值连城的名画。这幅画是遗产,是欧洲贵族留给古斯塔夫的财富,是靠他细致入微,体贴热心的服务劳动所换来的。苹果在圣经中是欲望之果,禁果,而在欧洲古老语言修辞中,也有劳动回报的意思。这幅画的隐喻是要表达整个犹太民族精打细算,左右逢源,从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渐继承了欧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他们应得的。而此时此刻,死者的儿子,家人站出来了,一个只关心财富,整理遗产很多天才发现画已经丢失了的实用主义者,他暴虐,疯狂,粗鲁,无视法律和契约,修改遗嘱,谋杀律师,追杀证人,但是对遗产却又有着变态的依恋,这像不像希特勒呢?作为同一文化的继承人,他想占有祖先的所有遗产,但是却完全没有继承到其精髓,同时撕毁停战条约,穷兵黩武,屠杀犹太人......&/p&&p&偷到这幅画以后,在列车上,古斯塔夫曾对Zero说,我要死在这幅画下面,你看得出来我和画上那个男孩多像么? 这不是玩笑,而是导演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犹太人,而苹果就是他应该继承的遗产和财富。然而分秒之后,他又说,我考虑把这幅画卖掉,这就是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从《出埃及记》,到《辛德勒的名单》,都表现出犹太民族太过于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的排挤的苦难现实,财富带来的是妒忌和迫害,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一直在逃亡。&/p&&img src=&/28abe9d59bbdc8f2cfe8_b.jpg& data-rawwidth=&427&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7& data-original=&/28abe9d59bbdc8f2cfe8_r.jpg&&&p&一定要注意看画面上几个重要细节:&/p&&p&1.男孩的头发是金色的,是个斜分头。再看古斯塔夫。请对比鬓角、发际线、眉毛、耳朵还有脸部轮廓。&/p&&p&2.男孩的衣袖是红色绒布材质,再看古斯塔夫。&/p&&p&3.画是插在火车浣洗台上的,照理说这里是一面方镜子,画应该挡在那个镜子上,但是改成了画插在了一个小圆镜子后面,而镜子里面反射的是Zero躺在床上说话的镜像。&/p&&p&从图像构成上说,Zero的头盖在了这幅画上,圆形加方形,很不和谐。&/p&&p&从拍摄手法上说,一般对话镜头,导演切一个镜头给Zero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那里挂一个镜子破坏那幅画的完整性,而且在这一个桥段里的其它和苹果男孩无关部分,是切了镜头的。唯独这里很蹊跷的让两个人通过镜子对话。&/p&&p&实际上,现实距离里,躺在床上的Zero不可能以这种造型出现在镜子里,而拍摄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圆形画面也一定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这个地方应该是摄像机机位的镜像,而摄像机机位这个位置无法真正躺下Zero。&/p&&p&这座老式火车显然是道具,道具是为拍摄服务的,随便做一个标准车厢就完了,没有必要在圆镜子这种小细节上下功夫,要知道,在这里加一个Zero的头,对操作性是有要求的,所以,导演几经周折加一个Zero的头在苹果男孩上,不是随意而为。&/p&&p&如果从镜头语言上来考虑,导演现在用的是Zero的第一人称视角,但是实际上银幕背后使用这个视角的人是观众。所以,我给一个合理的逻辑: &br&注意看这里整个空间结构——&/p&&p&古斯塔夫面对着Zero说话,Zero不在画面里面,画面里的Zero面对着镜子,镜子上的Zero在说话,面对着银幕,银幕背后是观众,光线呈W型反射,暗喻叙述关系,古斯塔夫对Zero说,Zero对观众说。通过银幕,古斯塔夫跨越了四层时间和空间,跨过了口授,转述,书本,电影四层空间在和我们对话!&/p&&p&同时提供一个暗示,古斯塔夫手上是空的,背对着画面,只有Zero和画在一起。&/p&&br&&br&&br&&p&十字钥匙结社一章十分有趣,古斯塔夫一个电话,全世界各地的酒店同业者就第一时间,不惜代价,义无反顾的来帮他。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蔷薇十字结社、郇山隐修会等,都是秘密结社,都是分布甚广,都是能力通天,都是内部成员之间有求必应。这是典型的犹太人结社。这一章即是描写茨威格被纳粹迫害逃难途中受到同胞接济和帮助,也是描述犹太人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br&现实中,茨威格是在巴西自杀的。然而电影中,古斯塔夫是在火车上怒斥纳粹,被枪毙在冰冷的荒原里,茨威格和纳粹叫板了一生,何尝不希望勇敢的站出来和他们抗争到底。但是现实里他没有勇气这样做。而电影里就不一样了,有传承人,见证人ZERO,古斯塔夫要把这个种子保护和延续下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经过艺术加工后,茨威格最最理想的结局。&br&&br&德米特里家的打手是个牛高马大,少言寡语,出手残忍,效忠主人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男人,其戏剧形象就像弗兰克斯坦(科学怪人),或者《007》里面的钢牙。他的戏就只有一个内容——追杀,杀人不见血。直到最后雪橇追车一幕,才让人想起点什么,他停好摩托车,竖起雪橇,以几乎是军姿的方式站在原地喝威士忌。皮衣,军姿,杀人不眨眼,愚忠,恐怖,执行命令不动脑子,就是德国军队的写照,尤其是党卫军或者盖世太保的写照。&/p&&p&&br&&br&悬崖上垂死的古斯塔夫说到:“你这个可悲的怪胎”,“毛瑟枪咔塔上膛,军官欢喜呼喊” 这就是在说德国军人了,要不然他怎么不说中正式、加兰德、莫辛纳干或三八大盖咔塔上膛?&br&&br&&br&最后一章酒店里的枪战简直就让人忍俊不禁了,从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站位和手持的武器,就能看出隐喻.&/p&&p&最开始是德米特里冲上楼,看见了古斯塔夫和Zero,然后给了个正面镜头,迪米特里身穿黑色风衣,手腕上别着双闪电袖章,以一个很嚣张的姿态吼道:“苹果男孩”在哪里?这像不像希特勒一九三几年时候的叫嚣?然后古斯塔夫来了句:“管你屁事。&于是迪米特里说:“我要把你打个希巴烂”。他从脚底掏出一支枪,此时导演对拔枪,上膛,举枪,射击四个动作给特写,强调这是一把PPK。拔枪射击是个很简单的动作,导演切到特写,就意味着要增加剪辑量,改变机位,多此一举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这支枪。卡尔·瓦尔特兵工厂的PPK(卡尔·毕而瑟)是二战时最著名最先进的手枪,纳粹党于1931年夺得政权后,由于该枪械轻、小,便于携带,性能杰出,主要配发给高级将领,非作战参谋人员,盖世太保等或者赠送给外宾。虽然我们看到很多二战题材的电影里德军军官使用最多的是鲁格P08或者P38,但那是作战人员用的武器,而PPK更有身份象征的特点。&/p&&p&&img src=&/9b7acc5dc4a7bcd09b88b6cf0208e4cb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9b7acc5dc4a7bcd09b88b6cf0208e4cb_r.jpg&&PPK,国产零零七也用的是这个。&/p&&img src=&/0a654addd4444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4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0a654addd4444_r.jpg&&&br&&img src=&/b6da67cdeb335cfc722b_b.jpg& data-rawwidth=&758&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8& data-original=&/b6da67cdeb335cfc722b_r.jpg&&&br&&p&接下来就是武器博览会了,一个武器代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阵营。&br&先是德米特里对面走廊右1房间冒出来一个人,探头观望,此时他拿的枪看不清楚,但是他大吼一生:”放下你的武器!“ 然后开枪掩护古斯塔夫。然后德米特里身后右边出来一个人,手持毛瑟盒子炮,不由分说就站在他身后和他一起开枪。毛瑟盒子炮俗称驳壳枪,一战德国军警制式装备,后来被鲁格P08取代,二战时毛瑟主要出口给德国的盟国和仆从国,亦出口过给蒋中正以换取中国的稀有金属。在西班牙内战中也大量使用。这三个人之间的枪战可以让人联想到二战爆发前国际纵队寡不敌众对抗西班牙弗朗哥政权以及法西斯政权。他们的枪声很快迎来了三个大家伙——&br&接下来的三个人都是特写,很有意思,第一个人端着一把夸张的长弹夹波波沙,先出来的是枪,然后才是人,他并没有开枪,而是站在那里观望。这明显就是在影射老毛子。如果一把枪不能证明他的身份,那么注意他的胡子和发型,斯大林也留着这样性感的胡子,头发从正上方,左边,右边朝后梳,是个“背头”。&/p&&img src=&/7fc9aa9bf0c025e3db95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7fc9aa9bf0c025e3db95_r.jpg&&&p&&img src=&/13d22d9d5f_b.jpg& data-rawwidth=&281& data-rawheight=&3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1&&约瑟夫·斯大林&br&&br&&/p&&p&&img src=&/dfde2b78de0ffc41ddfff9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7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dfde2b78de0ffc41ddfff9_r.jpg&&波波沙PPSCH41,弹鼓,弹夹&/p&&br&&p&&img src=&/605a44c09cd8edeac09c7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05a44c09cd8edeac09c79_r.jpg&&汤姆森,弹鼓,长短弹夹&/p&&p&&img src=&/efb9b4cbf2a0bc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fb9b4cbf2a0bc0_r.jpg&&《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军持汤姆森&/p&&br&&p&&img src=&/ddb226bb535e8b361e896_b.jpg& data-rawwidth=&227& data-rawheight=&2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7&&历史照片上苏联海军持波波沙&/p&&br&&p&这种长弹夹的波波沙是二战后期简化设计之后才有的,三十年代肯定是还没有出现过的。不过这样也好跟汤姆森区别开,因为代表美国的汤姆森冲锋枪这时候就带着一个巨大的弹鼓。&/p&&p&二战爆发前,斯大林干了件大事,就是和希特勒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借此蠢蠢欲动,瓜分波兰,文艺青年们可参考《卡廷惨案》。图上这壮汉显然是一副端把大枪把自家挡住,再看看有没有好处可捞的神色。&/p&&br&&p&&br&然后是拿着一把左轮手枪的眼睛哥,这把枪不是韦伯利就是恩菲尔德,二战时只有英军军官使用左轮手枪,但也出口给苏联和美国。二战早期美军还停留在一站热带战场战术指导方针上,武器是英式的,服装为沙漠黄色,头盔为炒菜锅,枪支为恩菲尔德,参战后适应局势需要自己开发斯普林菲尔德、汤姆森、加兰德、柯尔特。&/p&&p&关于人像,还是看胡子和头发,给张西奥多·罗斯福的照片。&/p&&img src=&/bf675f69c96cdf997f9603_b.jp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4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p&&img src=&/efc3d0e901ce8f44a8a217e1e4839b26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3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西奥多·罗斯福&br&有人说二战美国总统是他弟弟富兰克林·罗斯福。首先,本片时间段不是二战,是一战以后,二战之前,此时承上启下者是威尔逊。西奥多·罗斯福生于日,卒于日。之所以要影射老罗斯福,是因为他在任的时候搞的美西战争,是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改变格局的征兆,也代表美国作为新一代列强加入到世界权力格局重建中。&br&&/p&&p&&br&最后出场的家伙手握毛瑟1910或者毛瑟1934,该型号为毛瑟手枪袖珍版,主要在一战被美国大量进口,但是作为跟班,意大利、西班牙也想有一杯羹。但是画面上这个人肯定不像墨索里尼,比起西奥多·罗斯福他又没有眼镜,比起弗朗哥他的发际线又太矮。直到参考了张伯伦的照片——额发从左向右梳,两鬓发白......&/p&&p&&img src=&/e69e9125b4eac71b73dcf7d11ebddbfe_b.jpg& data-rawwidth=&465&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5& data-original=&/e69e9125b4eac71b73dcf7d11ebddbfe_r.jpg&&&br&&img src=&/cd039d22b75bcb07cc8212caada8ac82_b.jpg& data-rawwidth=&265& data-rawheight=&3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5&&&br&张伯伦&br&&br&&br&&/p&&p&张伯伦是英国前首相,但是这位仁兄为什么拿着一把德国制造的手枪?答案应该很简单,因为张大爷就是屁颠屁颠跑去跟希特勒媾和签署绥靖合约,出卖中欧国家利益的代表人物,那么希特勒送他一只枪打自己人,不足为怪。&br&&br&每个人拿着不同的枪在走廊里对射,导演肯定是别有用意的。&/p&&br&&br&&p&结构分析&/p&&p&该片的结构分析,也不是用简单的线性结构或者乱入结构就可以概括的,和它的配乐一样,这个结构具有极强的中、东欧洲风格,因为本雅明和茨威格都受到这种影响。&/p&&p&本片是回字形,或者套娃结构。&/p&&p&开篇出字幕,特别提示要用指定屏幕尺寸观看,这是提醒观众,我们看到的是第一层——电影的叙事。信息发送者是导演,接收者是电影观众。屏幕尺寸尽量接近故事发生的年代,避免叙事脱节。&/p&&p&然后影片开始,一个抱着书的女子走近作家的雕塑,电影结尾也以此收尾,这是套在第一层里面的第二层,提醒我们,我们看到的是小说的叙事结构。信息发送者是写书作者,接收者是读者。&/p&&p&然后作家开始讲故事,讲一个他亲赴故事发生地点,和还活着的Zero交流的故事,最后以作家自述结尾,这是第三层,是作家亲自口授自身经历,信息的发送者是写书的作者,也可以说是他的书或者自述、自传,但是不同于第二个层次的第三人称视角,这里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这一层也可以和上一层合并。&/p&&p&然后是Zero和作家在酒店,向作家讲述他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共同经历,以Zero在酒店乘电梯离开回房间为结尾。这是比较核心的一层,是Zero和作家面对面,亲自口述的自己和古斯塔夫经历的叙事结构。信息的发送者是Zero,接收者是作者,但是作者也加入了自己对Zero的评价和内心语言,也算是参与到了故事的加工过程中。&/p&&p&最核心的是Zero向作家叙述的内容,是他和古斯塔夫亲自经历,一同用生命书写的故事。&/p&&p&一层套一层,都给出了完整的开始和结尾,中间有穿插,但是原理不变。直到最后电影院亮灯,观众离席,这一层层叙事,才像洋葱切面一样完整再现,导演的讲述才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br&&/p&&br&&p&演员阵容&/p&&p&整部戏是大腕云集的,演员阵容已经强大到了变态的地步。&/p&&p&古斯塔夫扮演者,拉尔夫·范恩斯,他是《英国病人》中忧郁的历史学者,是《汉尼拔红龙》中变态内向的连环杀手,是《哈利波特》中邪恶的伏地魔,是《辛德勒的名单》中冷血无情的集中营司令,除此以外,还扮演过无数经典角色,两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p&大反派德米特里扮演者,阿德里安·布劳迪,《钢琴师》里面失魂落魄的犹太人,《1942》里面忧心忡忡的白修德.......仅凭他往哪里一杵,那时而阳光,时而清朗,时而忧郁的外表就可以赢得一片赞誉的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得主。&/p&&p&警官亨克尔斯扮演者,爱德华·诺顿,《面纱》里不善言辞的生物学家、羞涩丈夫,绿巨人,搏击俱乐部里的人格分裂......&/p&&p&作家,扮演者裘德洛,《兵临城下》里的瓦西里,《人工智能》、《冷山》、《大侦探福尔摩斯》.......&/p&&p&打手乔普林,扮演者威廉·达福,《蜘蛛侠里》情感丰富的大反派,还有《野战排》、《生死时速》、《英国病人》.......&/p&&p&管家瑟吉,扮演者马修·阿马立克,被某大导演称为法国最会演戏的人。&/p&&p&律师科瓦奇,扮演者杰夫·高布伦,由于他特别喜爱扮演稀奇古怪的角色,所以经过胡子,眼镜,皱纹的修饰,你绝对想不起来他就是当年《侏罗纪公园》里那个帅气的歌星,然后还曾用《天煞》、《变蝇人》这些科幻恐怖片把观众吓傻。&/p&&p&监狱黑帮老大,哈维·凯特尔,经常就来点老大或者组织头头的角色,例如在《低俗小说》、《落水狗》这些剧里面他就已经把有点点背的黑帮小头头这个角色演烂了。除此还有《坏中尉》、《出租车司机》、《汉尼拔红龙》......数不胜数。&/p&&p&女演员、还有新人也是亮点暂且不提,仅凭这帮外貌协会、超级大腕、老戏骨,就已经超值了。他们每个人戏份都不多,但是都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比如说爱德华·诺顿的严肃公正的研究者仲裁者形象,拉尔夫·范恩斯的绅士形象,阿德里安·布劳迪的神经质的形象,裘德·洛的真相调查者的形象,哈维·凯特尔的混子长老,黑帮前辈形象,威廉·达福残忍狡诈的形象被发挥到极致.......&/p&&br&&p&指导思想&/p&&br&&p&其实就是一个逃亡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再安排四层空间,无数大腕来演绎?这就是在向传统讲故事的技巧致敬了。&/p&&p&在这里要普及一点关于讲故事的基本知识,电影叙事和文学叙事是分不开的,西方文学发展演化过程基本上是神的神话——英雄神话(史诗)——古典时期(戏剧)——中世纪(教会文学、建筑文学)——文艺复兴(小说戏剧诗歌)——启蒙运动(小说)影响下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资产阶级崛起影响下的现实主义——技术革新影响下的短篇小说——电影——新闻——结构主义,相对论,反传统,自由化,全球化运动影响下的现代、后现代。&/p&&p&最早的叙事是口述的,在一个部落或者族群里,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给自己的族人讲故事,然后族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帮助讲故事的人完善他的叙事。举个例子,土著人出去打了一头大象带回家,家里人坐在火堆边听猎户讲述狩猎的曲折经过,猎户说:“妈的那个大象当时拱了老子五下”,旁边的小孩说:“不对,我看到它拱了你七八下,你当时太猛了.......要不是我顶了它小JJ,说不定你就被踩死了。”猎户说:”对对对,我给忘了,记下来记下来。“然后他们用他们的油手在岩壁山画一只大象,再画几个娃娃,然后按几个手印,遇到饥荒灾难了,就看看这些壁画打打气,祈祷祈祷。&/p&&p&到了古典时期也就是古罗马,古希腊时代,有了剧院,按照先贤的定义,一个好的国家就是要能请老百姓看戏,吃面包。那时候一场戏可以持续一天,讲究三一律,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角色在一天内发生的事。此时叙事顺序是线性的。而观众也是在现场,和表演者在一个环境里完成叙事过程。但是此时参与性要减少一些,表演得不好,观众可以在舞台下扔无花果核,橄榄核,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打岔表演了。可是观众还是和演员面对面的。场地,布景,音效,服装,这些触手可及。&/p&&p&中世纪的时候创作权利在教会,罢黜百家,教会在羊皮卷上抄写圣经经卷,但是老百姓是不大看得懂拉丁文的,所以教会就盖很多大教堂,用大量雕像和圣像画作为修饰宣扬宗教典故。所以进教堂看圣像画和雕像的时候,也是按照某种时间空间顺序。而更多的时候需要弥撒或者祷告活动,神职人员和信徒一起完成故事讲述。中世纪是黑暗的,信徒不可以亵渎圣宗,连私自抄写和印刷圣经的权利都没有,此时唯一留下来的信息载体就是教堂建筑。信息传递方式是被动式的。不过读者如果不接受,不赞同和不了解,就只有被烧死,所以也带有一点胁迫性质。但总的来说,中世纪对文化的传递,叙事结构的发展是起阻碍作用,所以是黑暗的。&/p&&p&文艺复兴之后人性得到解放,由于复兴借用的是古典形式,反的是中世纪风格,所以也尊重三一律和古典风格。这个时候戏子,游吟诗人受到推崇,在小说,史诗,英雄传记的基础上,戏剧盛行。&/p&&p&在此之前所有的叙事顺序基本上都是线性,大不了有点在插叙,倒叙上的突破,文艺创作要严格遵守这个规矩,否则在业内人士看来不是个性,而是“二”。而传统的讲故事讲究三个要素,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共同参与的环境和氛围。读者可能还记得一些场景:小的时候,睡觉以前要请爸爸妈妈讲童话故事,讲的时候,自己要提问题,爸爸妈妈要编答案来解答。而且很多电影里爱放这个镜头。或者一个酒馆里,监狱牢房里,一群人围在一起,听一个人叙述。然后总有一个人冒出来说我不信,于是讲述者要跟他沟通,来说服他。可以参见莎翁著作,塞万提斯,洛佩·德·维嘉、《海上钢琴师》。《肖申克的救赎》等。这些才是最有魅力的传统叙述。&/p&&p&启蒙运动之后,文艺创作为宣传思想服务,要用有限的资源,尽量多的辐射,改变人们的思想,所以讲求效率,要么以大部头的小说深深打动读者,要么以简单的小册子广泛宣传阶级思想,以《常识》为例,一本小册子,掀起一场大变革。&/p&&p&而随着印刷工业的进步,有了报纸和小说以后,叙述者和观众被割裂了,尤其是有了胶卷和照片以后,文字叙事的功能逐渐被图像代替,所以需要花很多文字来描述的东西被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胶片所代替,小说开始变短,出现短篇小说,而短篇小说又出现在报纸上成为新闻报道和评论,叙事上浓缩到只要把5W讲清楚就可以了,评论上浓缩到引经据典一阵见血。节奏越来越快,结构越来越清晰,内容越来越单薄。叙述者埋着头自顾自的写,观众抽奖似的拿着作品看,他们之间的交流渠道局限为一些评论论坛和期刊,就连这都还是间接的方式。在一个叙事过程中,叙事者和观众不可以再交流经验,共同加工。这就是传统讲故事技术的衰亡。&/p&&p&近现代出现了相对论,平行空间理论,这个对文艺创作影响很大,既然科学证明空间是平行的,可互相穿插的,那么时间也可以。所以在叙述顺序上出现了平行,乱入,倒叙,插叙,等。一些人发现原来玩结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感觉。而之所以现在稀奇古怪的结构越来越多,是因为在画面上已经没有可挖掘之处了。因为已经3D了。说回来3D的目的也是为了观众更加身临其境,融入剧中。而不是为了单纯的满足享受欲望和感官刺激。&/p&&p&隔着一个屏幕,电影作者无法和观众交流,所以天然的被局限起来。而《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导演编剧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即使隔着屏幕,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也能带着观众进行了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叙事。&/p&&p&广播电视传媒对传统讲故事的技术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在多快好省的年代,读者能读帖子就不看小说,能看视频就不看电影,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法让我们再有那么多时间去体验完整美感的酝酿过程,反而习惯了感官上的无脑刺激。因此文艺创作人员们能把一个故事讲简洁明快了,就尽量不搞复杂,观众也没那个耐性,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剪辑镜头的使用量已经超越长镜头使用量的上百倍,只有眼花缭乱高大上的音画,才满足得了观众的胃口了,而这就好比饮鸩止渴,阈值调高了,技术革新又跟不上,作品没有了灵魂,只有靠技术来包装,电影院就难以再座得满了。然而本剧导演却不厌其烦的耗费那么多胶片,使用那么多演员来重复这个故事,这即是在勇敢地缅怀我们已经丢失的传统和习惯。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很难满足于咖啡和下午茶,导演不得不用牛叉的卡司把大家的眼球震住,然后再坐下来好好讲这个故事。不过大腕们参演哪怕是一分钟也是值得的,只有大师才看得到这样大师级著作的潜力,哪怕奖杯难分,只要为其献身一刻,就是和逝去的大师对话,就足以留名青史。&/p&&p&在作家的家里,作家讲自己的书;在酒店大堂里,门童对作家八卦Zero的传说;在清zheng风格明显的澡堂里,在酒店餐厅吃甜点的餐桌上,老Zero对作家讲自己的传奇;在逃亡路上,古斯塔夫对Zero讲自己的经历;在作家的纪念碑前,少女拿着小说缅怀......每一次讲述,都脱离不开一个密切配合的环境,以及讲故事、听故事的人的亲身参与,这,就是传统讲故事技巧的真谛。然而电影也表现出了讲故事技巧的衰落,Zero和古斯塔夫是共同参与和经历故事;作家是亲临酒店,从Zero口中继承故事;女读者只能通过书本脑补故事;而我们只有依赖电影惊鸿一瞥了。这就是现代性带来的悲哀。此外,导演明确的标示了不同模式和空间之间的界限,一个叙事空间里面的角色迫切渴望进入更深层次那个空间,可是进不去。比如,在核心空间里,古斯塔夫和Zero一起坐火车出境,古斯塔夫被纳粹带走枪毙。Zero想站起来抗争,被用枪托砸晕,从此他们就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理想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往外一层,作家和Zero谈完话以后,Zero坐电梯回房间,作家有意跟随,但是最终止步于电梯之前,那个古斯塔夫套房成为了可望不可及的空间。再往后,读者拿着一本书,走到作家雕像前,她很想跟随作家一起去探寻这个故事,但是已经是阴阳两隔。这些桥段都表现了一种人们希望回到最本源的那个故事里的愿望和冲动。其实也就是表达对最传统的面面相视身临其境的讲故事的模式的怀念。&/p&&p&理想世界中的茨威格化作古斯塔夫,已经为理想殉难,继承者Zero,留在小说叙事里,守住大饭店这个精神家园,并且把这份人文情怀传递给文学世界中的作家,作家即是现实世界中的茨威格,远赴南美疗养,再也没返回祖国,作家通过小说作为载体,继续传承思想给读书的女孩,也就是那个时代的绿茶表姐们,绿茶表姐们的推动下,导演读到了小说,把它转化为电影,再传递给今天吃惯了快餐的观众。&/p&&p&导演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即使是用镜头语言,他也可以带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怀旧快感,在今天,很多人除了秀事业线,秀高科技,秀呆萌,已经做不到这么好了。&/p&&p&我们见多识广,有灵气,有脑子的观众之所以会跨越时代和文化体验到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美感,就是因为文化的本质和人性都是一样的,只能用灵魂去感知。&/p&&br&&br&&br&&p&&a href=&/TheWorldOutside& class=&internal&&外面的世界 - 知乎专栏&/a&&/p&
豆瓣上是在抄我的,既然是在知乎,就请不要再给我提豆瓣了。 文化背景整部电影除了向大师致敬就是在隐喻。如果说简单的把它归类为喜剧、悬疑、冒险、剧情,就太肤浅了。其实这更像是纪录片、历史片、文艺片。纪录片记录的是刘别谦、希区柯克(存在争议)、…
我拍过胶片,也拍过数字。最近的《长江图》,更是一部80%胶片,20%数字的电影。所以,用我拍《长江图》的感受,来展开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意思。&br&当然,我是导演,不是摄影师,技术细节以宾哥(胶片摄影师)和卢晟(数字摄影师)为准。我只谈感受。&br&先说胶片。&br&2012年1月最冷的时候,我们从上海出发,三条船组成的舰队,开始逆流而上的拍摄。画风是这样。&br&&img src=&/fefd09f7ec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fefd09f7ec_r.png&&这是拍摄船,一般来说,摄影机就在这条船上。冷,风萧萧兮江水寒。&br&&br&&br&&img src=&/42cef2de3ad4e38e536fa88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42cef2de3ad4e38e536fa88_r.png&&船上还有这个长吊臂,很贵,但很有用。&br&&br&&img src=&/ebf4838044f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ebf4838044f_r.png&&因为金属质地的胶片摄影机非常重,所以必须用这种比较粗的吊臂。装卸都需要一个小时。&br&&br&&img src=&/05d1fbfebfc5e079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05d1fbfebfc5e079_r.png&&阿莱535最新型号的摄影机。按照牯岭街小马的说法:这才叫货嘛。转动的时候,确实带感,仪式感。&br&&br&&img src=&/ffcf62c4a980a12f8f1f51a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ffcf62c4a980a12f8f1f51a_r.png&&每个接近摄影机的人都变酷了。成了长江图中人。&br&&br&&img src=&/66fac3e5809cdb131be1bac11a52a915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66fac3e5809cdb131be1bac11a52a915_r.png&&除了导演。因为我在监视器里看到的,是这样的影像。&br&&img src=&/150fdf149cb5acba62fbbb9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150fdf149cb5acba62fbbb9_r.png&&这个影像,和最终《长江图》在巨幕上呈现的4K影像相比,清晰度只有百分之一(估计的),颜色的准确度更是可以忽略不计。简单说,你只能隐约看清表演和构图。亮白线就是构图线。四周用黑胶布贴起来让我看得舒服点。晕。一点都不舒服好不好。贴得都卷边了。所以我经常这么看监视器。&br&&br&&img src=&/25fa83aaeefa3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25fa83aaeefa3_r.png&&与监视器融为一体。这是导演现场最高境界——监就是我,我就是监。真是看不清啊。&br&&br&&img src=&/1b7ca54a04edd5ec5ddf_b.png&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1b7ca54a04edd5ec5ddf_r.png&&偶尔大监视器没电的时候,就得这样,像捧着个大个的平板,很没面子。&br&&br&&img src=&/3f70ef019fd95ad13d79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3f70ef019fd95ad13d79_r.png&&还要不时装出一切尽在掌握,指挥若定的样子。&br&&br&&img src=&/e417d977a4b6455deedacb2_b.pn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e417d977a4b6455deedacb2_r.png&&宾哥拍摄时的状态,画面中间看外挂监视器的,是负责焦点的第一助理曾哥。焦点是拍摄胶片,技术上重要的一环。很容易软。&br&&br&&img src=&/ed8b280bacbb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ed8b280bacbb_r.png&&所以经常需要这样。&br&&br&&img src=&/c2d21c8cee1cd_b.png& data-rawwidth=&376& data-rawheight=&5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6&&为什么灯光师熊哥总是比演员还入戏?因为他需要非常精确地控制光量和光比,,而又没法像拍摄数字时那样,直接在监视器上看到光的最后效果——刚才说了,那个监视器顶多只能看表演和构图,帮不到他。所以,他每次都这么紧张,与光共舞。&br&&img src=&/596051ece0d8a624e5b0bdeeb37f1da6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596051ece0d8a624e5b0bdeeb37f1da6_r.png&&拍一会儿(半小时到数小时不等),就要换片。把拍完的熟片换下去,装上没拍的生片。&br&然后,帅哥换片员高诗熠就开始变魔术。他要在暗袋里,把熟片装进金属片盒,并且用胶带封起来。这个过程如果漏一点光,之前所有人就算白干了。&br&全组成果在他手上,但他纹丝不乱。这段没有照片说明,看看帅哥吧。&br&&img src=&/55e3d6bff6210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55e3d6bff6210_r.png&&&br&&img src=&/b5afcb240eb01bbbed35c4a662e76aa4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b5afcb240eb01bbbed35c4a662e76aa4_r.png&&换片员还要帮忙和副导演一起替演员走位,忍受移动组的嘲笑。顺便说一句,摄影组宾哥的几位助理,曾哥,熊哥,高诗熠,都是拍过长片的摄影师。他们来长江图,就是想和宾哥一起拍胶片。&br&&br&&img src=&/774c04e25ee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774c04e25ee_r.png&&拍好的熟片在金属片盒里,会放在冰箱里里暂存。积攒到一定份量——就是两个行李箱的体积——我们的胶片主管李理就会出场,拉着两个行李箱,下船,用最快速度奔往最近的机场,坐最早的航班飞往北京,最快时间把熟片送到洗印公司的车间里。然后等着洗出底片,转磁,再转成数字文件,然后拿着硬盘回到长江来找我们。&br&我们当然已经不在原地了!&br&&br&&img src=&/fae3ff0f17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fae3ff0f17_r.png&&舰队已经到了下一个码头,李理像舰载机回归母舰一样,迫不及待地赶到我们停泊的码头,找到宾哥和我,让我们看硬盘里的数字文件。&br&这是关键时刻。此前到底拍成什么样。其实谁都不知道。看到这个影像,宾哥才算放下心来。&br&当我们说没问题。李理的这一轮奔波就算结束。他可以休息一两天。直到行李箱再次被片盒充满。他就再次出发。&br&这个过程极耗体力,但两个月下来,李理的体重丝毫不减。是条汉子。&br&因为总是在路上,所以几乎找不到李理的工作照。用这张广德前进的画面向他致敬!&br&&img src=&/a87aa53b63c42bb8b39e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a87aa53b63c42bb8b39e_r.png&&以上大致就是拍摄胶片的繁琐和仪式感。总结一下,就是未知。&br&整个剧组处于各种不同程度的未知之中。演员所知甚少;主创只知道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效果;摄影师知道构图运动,也能大致预测光效;导演知道构图运动,也知道表演,但对光效无法预估。&br&但所有人都不知道胶片冲洗后,最终的完整的影像效果——那个最后的真相。这是一个巨大的期待,巨大的未知。&br&相反,拍数字时,基本上影像的一切,尽在掌握。摄影师和灯光师能清楚地看到光影的最终效果,并据此做出实时调整,直到最佳。这份便捷和自由度,无以伦比。这方面很多人都有经验,我就不多说了。&br&&img src=&/fc76b278d3c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fc76b278d3c_r.png&&这是二期摄影师卢晟,使用阿莱数字摄影机爱丽莎,拍摄荆州万寿塔场景。&br&&br&&img src=&/7d263bb6c7b9b13d4b039ebdaa6a84f5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7d263bb6c7b9b13d4b039ebdaa6a84f5_r.png&&而我也能监看非常接近最终效果的影像。监视所有人的感觉太好了!&br&&br&&img src=&/3500be4cfe1fa8cbeeab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3500be4cfe1fa8cbeeab_r.png&&就最终效果而言,我感觉,目前,数字已经能够实现胶片的全部效果。未来,胶片这种介质也不会再有任何优势。&br&2012年《长江图》开拍的时候,数字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那时,胶片对表现长江这条河流的烟波浩渺,层层水雾的水墨质感,仍有数字不及的优势。&br&2016年《长江图》做4K后期的时候,胶片和数字最终效果之间的鸿沟,技术上已经可以跨越。&br&谁能分辨下面这几镜,哪个是胶片,哪个是数字?&br&&img src=&/e812e34cd6f6dd526e858d355b0dd8df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e812e34cd6f6dd526e858d355b0dd8df_r.png&&&img src=&/53b2cc102fc269349adf581d8e144783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53b2cc102fc269349adf581d8e144783_r.png&&&img src=&/5adca617d3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5adca617d3_r.png&&&img src=&/07b81e17a31febba4d6a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07b81e17a31febba4d6a_r.png&&知乎多高手。也许有人仍然可以分辨。但那也只是因为,我需要这一场更冷一点,那一场更暖一点。&br&如果我需要,完全可以把一个胶片镜头调得又冷又锐,比数字还数字。或者反过来,把一个数字镜头调成又暖又柔,比胶片还胶片。&br&&img src=&/d025d687df16d62b450ce9f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d025d687df16d62b450ce9f_r.png&&&br&所以,是的,数字会取代胶片,技术无止境,会突破所有限制,带给作者自由。&br&但胶片的美感会在数字技术中保留下来。美学反而是在限制中产生的。作者需要找到自己的角度,找到自己的限制。&br&就一个导演的感觉而言,拍胶片和拍数字的区别,是未知和已知。&br&哪种感觉更好呢?&br&说实话,都挺好的。拍数字时,实时看见效果,心里踏实。尤其是面对复杂难拍的场景。&br&&img src=&/673adde1218ea7cbc1a26d8572aba4fe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673adde1218ea7cbc1a26d8572aba4fe_r.png&&&br&拍胶片时,那种未知的不安,期待和神秘感,好像每时每刻在和命运博弈。更刺激,更难忘。&br&有的时候,拍了满意的一镜,感觉也是没谁了。&br&&img src=&/98ff428e0c0db0b4c00fa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98ff428e0c0db0b4c00fa_r.png&&其实这个时候,我和宾哥都不知道最终影像是什么样。我们猜的。
我拍过胶片,也拍过数字。最近的《长江图》,更是一部80%胶片,20%数字的电影。所以,用我拍《长江图》的感受,来展开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意思。 当然,我是导演,不是摄影师,技术细节以宾哥(胶片摄影师)和卢晟(数字摄影师)为准。我只谈感受。 先说…
&p&&b&好吧……看到有人说我列了一堆影史活化石,其实我本意也不是这样的,只是他们确实很经典,印象很深,至于观赏性,就看个人喜好吧,我也没觉得他们很看不下去。我也会继续更新一些剪辑比较有特色的不那么上古的作品。&br&&br&&br&对于剪辑来说,并不是说经典或者大师剪辑就一定值得拿出来说,简单说剪辑只是电影创作的一道程序,何况就如《一夜风流》这样伟大的作品也出现过剪辑错误。从剪辑角度我其实非常佩服快节奏的商业大制作,镜头很碎。因为题主就是求推荐电影,所以我不想进行理论上的讨论,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我这里列出来的不会是简单的流畅就好,基本都是些剪辑上很有特色甚至是颠覆的片子。&/b&&/p&&p&&b&下面是推荐:&/b& &b&戈达尔《筋疲力尽》&/b&&br&这部片子出来以后电影界震惊了,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剪!因为戈达尔创造了跳切——这个以往在流畅剪辑中被认为是错误的剪辑手法。&/p&&p&&b&阿伦·雷乃《广岛之恋》&/b&&br&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在于雷乃将时空交错剪辑,它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所以如果把时空的交错拿掉而顺序讲述故事,就没有意义了。同时这种在当时极其先锋的剪辑手法也反应了雷乃作品中记忆与遗忘的主题。&/p&&p&&b&维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b&&br&一部纪录片竟然拍得如此先锋,最经典的便是人的眼睛特写和观看到的景物快切,这也印证了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p&&p&&b&谢尔盖·艾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b&&br&“敖德萨阶梯”段落是电影史上最著名的一段蒙太奇剪辑,一段不长的阶梯在艾森斯坦的创造下被拉得很长,同时他还自觉使用了“杂耍蒙太奇”。&/p&&p&&b&希区柯克《惊魂记》&/b&&br&“浴室杀人”段落同样是经典的剪辑段落,镜头极碎,他巧妙利用了蒙太奇的特点制造了一场“一刀都没扎进受害者的谋杀”。&/p&&p&&b&泰伦斯·马力克《生命之树》&/b&&br&这部电影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剪辑非常自由,无拘无束,在长镜头间自如的小跳切,包括在整体叙事顺序上前后的相互组接都很奇妙。马力克在意象组接方面几乎无人能及。&/p&&p&&b&英格玛·博格曼《假面》&/b&&br&影片一开始的段落画面和音乐的声画同步十分精彩。当然最精彩的是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同一段对话的重复剪辑,博格曼分别以两位主角的视角进行了重复剪辑,从而引起观众更多的思考。&/p&&p&&b&丹尼·博伊尔《猜火车》&/b&&br&酷酷的英伦摇滚加上花样百出的剪辑手法使这部剧情充满争议的片子变得非常好看。尤其推荐一开始的部分和中间男主角戒毒出现幻觉的部分。&/p&&p&&b&加斯帕·诺《不可撤销》&/b&&br&视觉系导演加斯帕·诺的片子,最大特色就是全片是倒叙剪辑的,是从结局推回至开始。他的《遁入虚无》也很推荐。&/p&&p&&b&迈克·尼科尔斯《毕业生》&/b&&br&这片子真不算是剪辑有特点的,但是作为新好莱坞时期代表作,又广泛利用相似性进行流畅剪辑,所以提出来,对于学习剪辑很值得参考。&/p&&p&&b&沃卓斯基《云图》&/b&&br&读过原著,确实不好改成电影,没想到脑洞一向很大的沃卓斯基姐弟(现在是姐妹了,拍《云图》时还是姐弟,拍《黑客帝国》时是兄弟)改得这么好。因为故事的时空跳跃性和内在的关联性,使得本片在剪辑上大量运用运动、形状等相似性来进行流畅剪辑,而且完成度相当好。当然,本片值得借鉴的还有化妆等优点,所传递的内核也值得探讨,但毕竟与本题无关了。&/p&&p&&b&赛尔乔·莱翁内《美国往事》&/b&&br&莱翁内这部史诗巨作时空跨越极大,无论是跨越整部片子的电话铃还是几次时空跨越都把控的行云流水,同样多次运用相似性来保持多时空内剪辑的流畅性。&/p&&p&&b&罗伯·马歇尔《芝加哥》&/b&&br&这部歌舞片的节奏真是好。看的有点久远了有些忘了……但是印象依然很深的好像中间有个狱中段落,手指敲打配上歌舞音乐节奏,剪得很棒。&/p&&p&&b&盖伊·马丁《心灵烙码》&/b&&/p&&p&最近才看的一部片子,先锋实验作品。2006年拍摄,却使用了默片和有声片结合的手法,画面也是相当复古。镜头零碎、剪辑跳跃性大,跳切、叠化等等各种花样繁多。&/p&&p&想到哪部片子再随时补充吧。欢迎讨论。&/p&
好吧……看到有人说我列了一堆影史活化石,其实我本意也不是这样的,只是他们确实很经典,印象很深,至于观赏性,就看个人喜好吧,我也没觉得他们很看不下去。我也会继续更新一些剪辑比较有特色的不那么上古的作品。 对于剪辑来说,并不是说经典或者大师剪…
谢邀&br&&br&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问题,我也将提供纯干货。&br&&br&&br&&br&首先给出结论:&br&1.西班牙民族性中的热情开放,是生活和形体上的热情开放,而思想文化上,西班牙人其实是一个因为特定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而造就的比较重口味的人群。&br&&br&2.国人只了解了少量,片面,某一特定种类的西班牙影片,这类影片,往往以重口味来实现商业票房的大噱头,高盈利,广影响,毕竟,人们都喜欢看热闹,看奇葩。而事实上,某一特定种类影片不能代表西班牙电影艺术的全部。西班牙还有很多其它类型的经典影片,就不是深沉压抑的。比如说《两边床》、《八个巴斯克的姓》、《西班牙公寓》、《弗拉门戈》、《夜曲》、《丑人该死》、《月孩》、《精致的异想世界》、《炮友》、《唐吉坷德》、《天空之上三公尺》......&br&&br&3.西班牙国宝级导演阿尔莫多瓦思路上和毕加索是相近的,他的标签是针砭,讽刺,批判,后弗朗哥时代,暴力美学等,不能因为他个人的风格,来标榜整个西班牙电影的风格。&br&&br&&br&接下来我们一条一条的分析。&br&&img src=&/6d7d04d3d04f_b.jp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6d7d04d3d04f_r.jpg&&&br&西班牙位于亚欧大陆最西端的伊比利亚半岛,北临法国,南靠直布罗陀海峡通向非洲大陆,东靠地中海,历史上,这里从来就没有安宁过。腓尼基人、罗马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来自四面八方的几乎所有的先后崛起的文明,都喜欢来这里骚一下。&br&&br&从南北方向上来说,北方有蛮族,南方有摩尔人,随时可以从两个方向入侵西班牙。事实上,今天位于国家版图正中心的首都马德里,也是领土争夺的结果,在天主教双王合并,与阿拉伯人形成势均力敌的态势,到彻底征服西班牙全境之后,定都国家最中心。如果我们回到旧首都托雷多,这可以看到在古城里有大量的罗曼、哥特式建筑与大量的阿拉伯建筑并存,这说明,这座城市,就是两个甚至多个不同文化、种族反复争夺、征服、共存的证据。&br&&br&&img src=&/e6dedeceb6fefec_b.jpg& data-rawwidth=&1036&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6& data-original=&/e6dedeceb6fefec_r.jpg&&&br&而从东西方向上来说,东边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来自于印度的香料贸易路线,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当然是位于欧洲边陲的西葡两国。而来自于海上的英国人在英西大海战、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打得西班牙无敌舰队、法西混合舰队灰飞烟灭,从此把西班牙西进入海的道路逐渐封死。&br&&br&西班牙的地理环境实际上是怎样的呢?&br&这是一个重要,开阔,却又四面受敌,毫无天堑的战略孤岛。&br&生活在这个孤岛上的人,一直到15世纪,都还在为领土完整而抛头颅洒热血,都还不得不探索海洋,寻求来自于欧洲大陆之外的资源。虽然说十八世纪圣彼得堡都还只是兔子岛,十九世纪德国的精英还在为争取建立一个统一的邦国而奔走努力,相比之下西班牙的确算是欧洲很早完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然而在后续的发展中,它又在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纠缠中国力渐衰,又在从封建君主国转向资本主义帝国的竞赛中被英国远远甩在身后。&br&&br&为什么统一西班牙的是双王呢?还在封建君主时代,为什么女人可以做国王和男人平起平坐?因为一个王搞不定啊,要靠家族合并,才可能统一全国。而统一了全国,才可能有点安稳日子过。也正是双王统一了西班牙,才可能有后来的女王赞助哥伦布航海探索,发现新大陆。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br&&br&有人可能要说了,狗屁,德国、奥地利才是十字路口,兵家必经之地,是的,可是中欧、北欧、东南欧这几块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都是自家人打来打去,同种同文,信仰近似,血脉相承,而西班牙面临的情况就复杂得多喽——早期南北向上与信仰天主教的骑士贵族进行争夺的不是蛮族就是阿拉伯人,这是不可调和,你死我活的矛盾。而后期和西班牙进行南北争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海上的英国,又有政权,体制先进性上的差距,又是不在一个维次上的拉锯。&br&&br&&img src=&/8e9ebecf263cca82795e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e9ebecf263cca82795ee_r.jpg&&&br&&br&因此,虽然双王统一了西班牙,哥伦布、科尔特斯等也从拉美带回了大量的资源财富、人口,为西班牙发现,征服了大量海外领土,然而,位于欧洲边陲的这个国家,依然是搞不过开了外挂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理位置绝佳的德法,地大物博的沙俄的,只能算是欧洲大家族门边上看热闹的一只饿虎,东进是妄想,守土是主题。他多次想挤进欧洲大陆权利核心,除了在哈布斯堡家族全盛时期,因为姻亲关系荣耀一时,多数时候是多方掣肘,劳民伤财,举步维艰的,然而更可怕的是,到了17-19世纪,来自于西边海上的英国,通过早期工业革命实现了质的飞跃,也通过重用海盗这一流氓玩法,至此瞬间把西班牙玩坏,从德雷克船长胜利之始,西班牙海外的领地与资产,就座等着被英国,以及后来的美国慢慢鲸吞蚕食。&br&所以西班牙人其实只嘚瑟了不长时间,也就是完成国家统一,和阿拉伯人势均力敌的那几天,也就是哥伦布和小兄弟们从拉美凯旋归来的那几天,也就是1556年至1700年被哈布斯堡家族统一的那几天,之前与过后就都还是生活在焦躁之中。&br&&br&这个民族,一直迫于开拓生存空间的压力,所以有那么一些烈性的东西,参杂在她的民族性之中。就像航海的水手,需要朗姆这样的烈酒来壮胆御寒。&br&一说到西班牙,大家就知道他们喜欢斗牛,斗牛是什么?是他们的传统,在医疗技术落后的过去,人敢于向牛角,向自然发起挑战,就可以是开疆扩土,保家卫国的英雄豪杰。&br&就像西班牙今天的这面三色旗,红色象征血液,黄色象征沙土,是为碧血黄沙,正是斗牛场的写照,而斗牛场,又是战场的写照。&br&同样,人们常常还会提及冲撞风车的唐吉可德——已经落伍的封建旧骑士,去冲撞资产阶级的生产工具,正是天才作家对当时封建君主制下西班牙的嘲讽。&br&&br&&img src=&/3c61fcc88a45fc105f05d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3c61fcc88a45fc105f05d_r.jpg&&&br&&br&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上就提倡不惧流血牺牲,去为争取生存空间和资源而努力,那么这种气质也会通过它的文艺作品反映出来,无论过去,还是现在。&br&&br&&br&仅仅是如此,也就够了,然而西班牙在近现代还经历了高压、专制的弗朗哥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弗朗哥左右逢源,避免西班牙卷入战争,长袖善舞,先后从德国、英国、美国处获取无数利益,然而,弗朗哥对内,尤其是对共产党是相当强硬的,在内战,清党工作中,制造了大量的白色恐怖,这个时期的西班牙人生活在非左即右,时时刻刻都要提心吊胆的环境里。如今有大量的文艺作品,都是反映和控诉这个时期的历史的,如《格尔尼卡》、《蝴蝶的舌头》、《潘神的迷宫》、《灵异孤儿院》等,就好比中国的《蓝风筝》、《活着》、《芙蓉镇》、《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等。&br&&img src=&/a37ff7cfd0f81ebee80a377b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a37ff7cfd0f81ebee80a377b_r.jpg&&&br&&br&&img src=&/734fe46e4da61a101bccac_b.jp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734fe46e4da61a101bccac_r.jpg&&&br&&br&而从弗朗哥时期过渡到民主共和国,先后经历了军队的顽固不化,埃塔的恐怖威胁等历史进程。可以说,一直到一九七几年,胡安·卡洛斯国王,苏亚雷斯首相宣告西班牙民主改革步入正轨,之前的岁月,一直是充满纷争,矛盾冲突,恐怖威胁的。只享受了不到半个世纪和平、现代化、民主的西班牙人,很大一部分还沉浸在历史的沉重之中,但是相反,年青一代,却可以无忧无虑的成长。因此,西班牙电影也表现出两个极端,要么就是极其虐心的,思想非常深沉,映射历史,政治的作品,要么就是广受年轻人欢迎的青春无脑爆米花,或者惊悚恐怖重口味的娱乐、爱情、动作、喜剧片。&br&&br&&br&&br&&br&第二点,国人了解的西班牙影视作品,多是《活埋》、《蝴蝶的舌头》、《灵异孤儿院》、《死亡录像》、《潘神的迷宫》、《吾栖之肤》、《时间的针脚》等,这是引进的问题,首先看到西班牙的影片的,并不是观众,也不是国内专业影视剧导演,而是一些唯利是图的中间商,在引进选片,翻译的过程中,中间商要考虑的还是票房,而恐怖、悬疑、惊悚、变态、喜剧、浮浅的内容最能吸引广大用户,而那些稍微平淡一些的生活、艺术、剧情片,相对来说就被关注得少一些。&br&同时,引进的时候还要考虑同理心,就是我国的观众是否理解某部外国电影里面的文化、历史背景。目前国内唱得特别火得《时间的针脚》是控诉西班牙弗朗哥时期的专制的,拥有大量忠实的中国粉丝,因为,中国文化历史中有相同的背景,观众稍微一看那个情节就能感同身受,被唤起共鸣。但是,不少的西班牙读者,尤其是比较专业的读者是非常不喜欢这个哗众取宠,流于表面,缺乏思想深度,肆意YY的作品的。我的朋友,文艺杂志Leer的编辑(一本国王夸奖过的杂志)就很好奇地问我,你们中国人真的了解弗朗哥时期这段历史吗?你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作品?弗朗哥也为西班牙做了很多好事你们知道吗?&br&&br&&br&第三点,关于“代表了”西班牙电影的阿尔莫多瓦,很多片子上映之前,他都要来我们学院办影展,我们常常见得到他本人,我只能说,面对CCINF影展流水席上的各位大牛大导演和各式各样的作品,这哥们只能算是一个另类和奇葩而已。&br&国人最熟知的西班牙导演一般就是阿尔莫多瓦了,觉得这个名字代表了西班牙电影,事实上,这是一种很大的偏见。&br&第一,西班牙电影并非都是控诉弗朗哥,控诉内战的题材,也并非都是后弗朗哥时期,自由,开放,变态,乱伦,重口味的另一个极端。&br&第二,阿尔莫多瓦在西班牙是饱受争议的,说实话,有人爱他,有人唾弃他,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像学院派出生的大导演,人家最早是靠写色情小说起家的,一直靠口味重来博取眼球,说实话,娃是很没有节操的。&br&西班牙很多大导演的光辉,因为引进的问题,被阿尔莫多瓦盖住了,毕竟商家喜欢引进那种吸引眼球,可以获取高票房的奇葩。&br&我们来列举一下那些被阿尔莫多瓦盖住光辉的西班牙大导演,以及他们的作品——&br&&br&严格意义上讲,西班牙电影史从1896年开始,可分为无声电影时期、早期有声电影、 内战时期电影、 弗朗哥执政时期电影、当代电影5个阶段。&br&而我认为,西班牙的导演,大致可以分为老,中,新三代,阿尔莫多瓦属于新一代,但是他又继承了老一代的批判性。新一代更偏向于商业化,主推戏剧、爱情、恐怖三大主题,与他相似的,还有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他也常常拍一些靠恐怖悬疑吸引年轻观众眼球的商业片,例如1996年 《死亡论文》,1997年 《睁开你的双眼》,2001年 《小岛惊魂》,2004年 《深海长眠》,2015年 《邪灵逆行》等;&br&&br&了解西班牙导演,从老一代开始——&br&&br&&img src=&/dab3bc0bc35ccce6cab55e7a_b.jpg& data-rawwidth=&322& data-rawheight=&3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2&&&br&Luis Bunuel, 路易斯·布努埃尔,西班牙国宝级电影导演(日-日)。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大师之一。主要在法国和墨西哥拍摄电影。他导演的电影多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摄影技巧,以反教会和讽刺社会生活中的虚伪为主题。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将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叙事完美结合,有机地融入进他的32部作品当中,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他导演的电影主要有:《一条安达鲁狗》、《白日美人》、《黄金年代》、《维里迪亚纳》、《泯灭天使》、《自由的幽灵》、《欲望的隐晦目的》等。&br&路易斯·布努埃尔应该算是绝对意义上的老一代西班牙导演,一生经历过一战、内战、二战,见证了西班牙现代化,民主化进程的大师,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针砭时事,他善于利用讽刺、调侃的手法来批判一些政治、社会问题。因此他的电影所表现出来的重口味,完全不是为了博取眼球,为了重口味而重口味,而是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苦口良药。&br&&br&&br&&br&&img src=&/ed9bf32e1bbec31cb31fde6d26d77146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ed9bf32e1bbec31cb31fde6d26d77146_r.jpg&&&br&Carlos Saura,(日)卡洛斯·绍拉,西班牙导演,并兼编剧、演员、制片、摄影等。擅长拍摄歌舞表演,以六七十年代影响最大,这个时期正是后弗朗哥时期,老年弗朗哥日趋温和,却并没有放弃权利的意思,社会相对开放,政策相对开明,然而独裁的阴影和是否能实现民主的疑问依然笼罩着西班牙。&br&绍拉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对复兴西班牙电影起到很大作用。跟他导师布努艾尔一样,喜欢把现实和怪异的超现实融合在一起。最重要的作品出现于弗朗哥专制政权的后期,他的作品常常被弗朗哥政权、卡洛斯政权剪刀伺候,但是因为他常常能在国际上为西班牙电影夺取荣誉,因此当局对他应该算是相当宠爱的,很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975年独裁者弗朗哥死后,胡安卡洛斯国王和苏亚雷斯首相迅速完成民主化改革,他找不到批判对象,作品反而渐渐失去内力。&br&绍拉被公认为是最有西班牙特色的导演,他的的影片的最大特色就是影片中的音乐与舞蹈的特色,尤其是他的弗拉明戈舞蹈三步曲,更是让他赢得了诸多光环。弗拉明戈这个词,不仅是一种特定舞蹈的名称,也被用来形容一种人生态度。根据字典上的解释,弗拉明戈指一类追求享乐,不事生产,放荡不羁,并经常生活在法律边缘的人。在艺术家心中,“弗拉明戈”不仅是歌(cante)、舞(baile)和吉他音乐(toque)的三合一艺术,也代表着一种慷慨、狂热、豪放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弗拉明戈是最能享受音乐,将音乐掌握得最精确的舞蹈”。在弗拉明戈舞蹈中,除了歌曲、吉他和响板的伴奏外,舞者时而配合节奏拍手,时而脚踩地加强韵律。随着音乐表现的变化,舞者的肢体表现也随之哀凄、欢愉,仿佛作着灵魂最深处的展现。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艺人和观众都在寻求一种心灵相通之处。&br&绍拉成长与内战时期,经历过封闭和高压,然而讽刺的是,成就他的却也是弗朗哥政权,第一,弗朗哥政权为他提供了批判的素材,第二,弗朗哥政权没有粗暴地扼杀他,而弗朗哥晚年时政策趋于平和,更是为他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创作环境。&br&&br&&br&&img src=&/3ff2fefa23b9ecb10d05a5_b.jpg& data-rawwidth=&992&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2& data-original=&/3ff2fefa23b9ecb10d05a5_r.jpg&&&br&Emilio Martínez-Lázaro,埃米利奥·马丁内斯·拉萨罗,1945年生于马德里,早年学习工业设计,后从事编剧、电影相关工作。&br&作为成长在后弗朗哥时期的导演,关注的重点已经不是内战、独裁等问题,而是把目光转向爱情、喜剧、同性恋、青年人、社会等话题。&br&国人非常了解的两部作品《两边床》、《巴斯克情事》就是他的作品,所以,作为中间一代的埃米利奥·马丁内斯·拉萨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说明西班牙并非所有成功的导演和作品,都非要依靠扭曲、变态、阴暗、重口味取胜,诙谐幽默,轻松愉快,照样可以名扬四海。&br&&br&&img src=&/9a40f61bb7_b.jpg& data-rawwidth=&868&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8& data-original=&/9a40f61bb7_r.jpg&&&br&Bigas Luna,比格斯·鲁纳,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西班牙编剧、导演、制作人。&br&1973年,推出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纹身》。1979年,拍摄剧情片《卷毛狗》 。1985年,拍摄剧情片《洛拉》 。1987年,凭借恐怖惊悚片《凶眼》获得第2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导演奖提名。1991年,凭借剧情片《露露情史》获得第5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1992年,执导“亚比利亚三部曲”的首部作品《火腿,火腿》,该片获得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最佳影片 。1994年,凭借“亚比利亚三部曲”的最终曲《乳房与月亮》获得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金奥赛拉奖-最佳编剧奖
。1998年,执导爱情片《泰坦尼克号上的女佣》 。2001年,执导爱情片《海之声》。2006年,拍摄喜剧片《我是乔安妮》。2011年,执导科幻恐怖片《第二起源》。&br&西方影评界一度有过这样一句话:比格斯·鲁纳(Bigas Luna)之于西班牙,就好比罗斯·梅尔(Russ Meyer)之于美国以及丁度·巴拉斯(Tinto Brass)之于意大利。在成为电影导演前,比格斯·鲁纳已经是一位相当有名的画家和设计师,他设计的家具和工业产品都曾获得国际大奖,甚至有些作品还被收入西班牙达利艺术馆,大导演生前非常热爱生活,喜欢美酒和美食,它的作品也反映出他的性格,常常毫无保留的展现情欲。&br&比格斯·鲁纳早期的电影创作并非都是成功的,然而当他借助时代批判的东风,把情欲主题放在了整个压抑的时代背景下,连续创作了三部惊世骇俗的电影,被后人称为“伊比利亚三部曲”,分别是1992年获得威尼斯银狮奖的《火腿,火腿》,1993年的《金蛋》和1994年的《乳房与月亮》。而他也顺理成章地凭借这三部曲成为知名导演。&br&&br&&p&中生代导演&/p&&p&&img src=&/feff33ff5ffa_b.jpg& data-rawwidth=&643&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3& data-original=&/feff33ff5ffa_r.jpg&&出生于1947年的乔塞·路斯·奎尔达就是在后弗朗哥时期长大的,而到老都不忘记洗刷整个弗朗哥时代,他最为我们了解的作品是《蝴蝶的舌头》,叙事之美,震撼之强烈,豆瓣评分8.8。&/p&&br&&img src=&/f89d26ce149d19a78661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f89d26ce149d19a78661_r.jpg&&&br&如果站在今天来看,阿尔莫多瓦职能算是中间一代西班牙导演了,他的身上是后弗朗哥时代到民主化改革的烙印。他的人生多是受到弗朗哥在世时候的政策的影响,而他也是靠在弗朗哥死后挖苦讽刺他的政策而崭露头角的。&br&日,佩德罗·阿莫多瓦出生于西班牙卡拉特拉瓦卡尔泽达。在传统西班牙家庭里长大,童年时与教徒们一起学习、在唱诗班里唱歌,总感觉到与伙伴们有点格格不入。12岁时,佩德罗看了理查得·布鲁克斯的情感片《朱门巧妇》,便下定决心一生做一个信徒,因为自己的一生是&罪恶和堕落的一生&。此后,十几岁的佩德罗观看了大师比利·怀尔德、道格拉斯·瑟克、艾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路易斯·布努艾尔、布莱克·爱德华兹和新写实主义马科·费雷里以及费尔南多·费尔南·戈梅斯等导演的作品,深受影响,决定做一个电影人。&br&1969年,佩德罗·阿莫多瓦离开了故乡卡拉特拉瓦,前往马德里发展。由于没有钱上大学,加上70年代初,佛朗哥政府关闭了所有的电影学院,阿莫多瓦只能沿街摆地摊卖书糊口,后来他进入了国家电话公司,在那工作了10年。在这段时间里,他白天在电话公司工作,晚上编写故事、嘲讽新闻以及其他文章换取点稿费维生。&br&阿尔莫多瓦真正开始电影创作,是在弗朗哥去世以后,他的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进入大众的视线,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而那些为我们所知的,或者获得大奖的作品,大多都是1999年,2000年之后创作的。&br&比如,《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999年,《对她说》,2002年,《不良教育》,2004年,《回归》,2006年,《吾栖之肤》,2011年。&br&他为我们广泛了解的这些作品,只是运用了大打色情擦边球,大搞惊悚牌等后现代手法取胜。这让我们非常容易忘记,他早年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的那些良心之作,比如,1980年抨击弗朗哥在位时期社会现实的《烈女转》,1986年的《斗牛士》,1988年的《崩溃边缘的女人》,1990年的《帮着我,捆着我》。&br&因此,我们看到的阿尔莫多瓦的色情,暴力,重口,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和情怀,并不能代表西班牙电影的整体风格。&br&&br&&br&新一代导演&br&&br&&img src=&/572e855a0f53ed3bd20acb1a6ce11bb1_b.jpg& data-rawwidth=&646&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6& data-original=&/572e855a0f53ed3bd20acb1a6ce11bb1_r.jpg&&1968年出生于加泰罗尼亚的豪梅·巴拿盖鲁 Jaume Balagueró一生钟爱恐怖片,他所处的这个时代里,年轻人已经不怎么关系什么国家,政策,主义,节操了,西班牙电影更是被美国商业大片牵着鼻子走。说他肤浅无聊,助纣为虐 毫不为过,但是他的《死亡录像》系列,却也是近些年来光受年轻人欢迎的爆米花重口味娱乐片。也算是为后现代西班牙电影争了一口气。&br&&br&&br&&img src=&/ae09dc487d67f60ea5ddb4db3813d1ed_b.jp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ae09dc487d67f60ea5ddb4db3813d1ed_r.jpg&&&b&亚历杭德罗·费尔南多·阿梅纳瓦尔·坎托斯&/b&(Alejandro Fernando Amenábar Cantos,日-),通常简称为&b&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b&(Alejandro Amenábar),智利-西班牙作家、作曲家、导演。他生于智利,在西班牙长大及接受教育。23岁时推出首部剧情长片《死亡论文》,在这里要得瑟一下,这片子是在我们信息科学院大楼里拍摄取景的。1997年的《睁开你的双眼》则讲述了一个科幻伦理故事,在西班牙大获好评。2004年的《深海长眠》讲述一个瘫患者的尊严,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至今他获得过8次戈雅奖、1次欧洲电影奖,1次奥斯卡奖。&br&比起阿尔莫多瓦的奋斗史,这个外来高帅富就要幸福得多了,没有受过压迫,接受过良好科班教育,同时又沐浴着西班牙民主改革的春风,他不在乎那么多社会和政治问题,而是更偏向于挖掘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情感,钟爱恐怖片,商业片。这也反映出了西班牙电影,无论是创作,产业,还是市场,观众,都艺术从理性,客观的现代向感性,主观的后现代过渡的大趋势。&br&&br&&br&&img src=&/3c10a5e85f001b3d168ea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c10a5e85f001b3d168eae_r.jpg&&&br&&br&罗德里格 科尔特滋Rodrigo Cortés,1968年出生于森列,在萨拉曼卡这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作为年轻导演,他依然还奋斗在创作之路上,然而人人都记得的是,他用一个不到一平方米的空间,一个长镜头,完成了一部近90分钟的电影,而每分钟都扣人心悬,这就是《活埋》。&br&在2007年之前,罗德里格·科特斯的作品多以短片为主,而且常常短的令人难以置信,一部名为《Dirt Devil》的作品时长仅仅2分钟,这还不算最短的,《Dentro》更是只有1分钟时长。不过,罗德里格·科特斯的短片作品却以巧妙的构思获得评论界好评,或许也是在这样的锻炼和实验过程中,他才构思出了《活埋》这样诡异巧妙的作品。&br&作为年轻一代导演,面对无脑爆米花市场,他选择了静下心来,回归叙事结构,这一点十分不可多得。&br&&br&&br&西班牙,作为一个饱经风雨的老牌殖民帝国,作为一个涅槃重生的现代化民主国家,曾经孕育出戈雅,毕加索,达利,高迪这样伟大的术家,在电影艺术这一领域,也是众星璀璨,希望我们更客观广泛地去了解这些出色的导演和他们的作品,而不是用一个阿尔莫多瓦的刻板印象以偏概全。&br&&br&耗时2月建楼,全文完。&br&感谢观看。&br&&br&&br&&a href=&/TheWorldOutside& class=&internal&&外面的世界 - 知乎专栏&/a&&br&&br&&br&微博:&a href=&///?target=http%3A///u/%3Fis_all%3D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u/?&/span&&span class=&invisible&&is_all=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汉尼拔莱克特医生) 专栏:&a href=&/TheWorldOutside&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h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orldOutsid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外面的世界)已授权“维权骑士”对本人在知乎发布的所有文章的版权侵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谢邀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问题,我也将提供纯干货。 首先给出结论: 1.西班牙民族性中的热情开放,是生活和形体上的热情开放,而思想文化上,西班牙人其实是一个因为特定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而造就的比较重口味的人群。 2.国人只了解了少量,片面,某一特…
这可能会是我在知乎写的最长的回答。&br&在一大波李安、是枝裕和、贾樟柯、杨德昌等等大牌已经在这个题目下落座良久的时候,我只想来给大家安利一部国产片——《假装没感觉》。这个电影名字自然很没有感觉,若不是被DVD封面上吕丽萍沉静的面容吸引,我也不会提起一丁点儿兴趣。况且,说来惭愧得很,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彭小莲这个导演。不过,本片的摄影师林良忠曾经掌机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所以对于本片的影像部分,大家自会觉得熟悉、放心。另外,本片还有时年二十岁的胡歌倾情出镜,嫩得很。这个片子最难得的地方在于:每个角色都是正常人,说的也都是正常话。这在今天神经病式角色充斥着的国产电影里,非常罕见。&br&&img src=&/0ed47cd683b17ca05de2f81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0ed47cd683b17ca05de2f81_r.png&&&p&下面我会用近乎拉片的方式给大家过一遍这部电影。尽管我素来鄙视截一堆图却无关痛痒的答题方式,但是这一次我要厚一回脸皮,因为对这片子我实在是爱不释手。想直接看结论的请拉到最后。&/p&&p&&img src=&/dce43831f9eef6d58be06_b.pn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dce43831f9eef6d58be06_r.png&&开篇不久,吕丽萍饰演的妻子即发现丈夫外遇,而且持续了两年之久,终于鼓起勇气打算在饭桌上跟丈夫摊牌,于是先把女儿阿霞支开。低调的打光方式,吕丽萍的半边脸始终处在黑暗之中。&br&&/p&&p&&img src=&/ccacccea96328c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ccacccea96328c_r.png&&阿霞虽然进了房间,却拉开门偷听谈话(站在画面右侧暗部)。面对妻子的哭诉,丈夫仍旧若无其事地吃饭。吧唧嘴的声音刺耳得很。&br&&/p&&p&&img src=&/f56dd89ad4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f56dd89ad4_r.png&&吕丽萍说道“日子过不下去了”,丈夫顺坡下驴,“这可是你说的过不下去的啊!”,并宣示自己对房子的所有权,随后出镜。留下一对母女分别在画面的左右两个角落抹泪。母亲与女儿,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女儿尚可一个人躲起来顾影自怜,母亲却不得不面对这一桌子残羹冷炙,收拾这幅不堪的局面。&br&&/p&&p&&img src=&/be1371dcead75dab4f55c1a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be1371dcead75dab4f55c1a_r.png&&影片没有在离婚的事情上扯皮太久,很快母女二人就搬了出去。在逼仄的室内进行场面调度是林良忠的拿手好戏,在李安的《推手》中我们已经领教过。女儿在一边收拾铺盖卷儿,爸爸却在桌前啪啪啪地敲打着键盘。更加不可理喻的人,女儿出去后又借口忘拿东西,想回来跟爸爸说几句话,结果,他却趁机躲进厕所,连个告别都懒得给。&br&&/p&&p&&img src=&/93a4e7f71ffa303cefb72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93a4e7f71ffa303cefb72_r.png&&本来应该是一场心酸的离家,结果二人的洗脸盆滚到了马路上被汽车碾脱了形。母女俩却笑了起来。这个洗脸盆也许象征着之前的家庭已彻底瓦解,也许也象征了吕丽萍这个角色受到的、即将受到的生活的践踏。&br&&/p&&p&&img src=&/d69ac1dccd696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d69ac1dccd696_r.png&&回到了娘家借住,被母亲责怪婚离得太草率。这个外婆的形象很真实,明知道自己的姑爷不是什么好东西,仍然希望女儿可以忍一忍,“事事顺心就不是女人的命”。丑话也说在了前面,她们只能暂住,因为儿子也快要结婚了,房子还要给他们一家腾地方。背景里的小邻居胡歌一直在恼人地唱着光良的《第一次》,与这一对成年母女的哀愁形成对比。&br&&/p&&p&&img src=&/ae741ba1cda5caa3a9babf94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e741ba1cda5caa3a9babf94_r.png&&寄人篱下反而拉近了母女俩的距离。尽管吕丽萍为阿霞铺好了小床,但她还是钻到了妈妈的被窝里。&br&&/p&&p&&img src=&/afffa98d48390fde38a15a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fffa98d48390fde38a15a_r.png&&未来的舅妈跑来抱怨这对母女占地方。看看人物造型:短发、橙色上衣、格子裙,符合人物泼辣、不好惹的性格。&br&&/p&&p&&img src=&/c6f8f052ac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c6f8f052ac_r.png&&阿霞看到邻居胡歌一家其乐融融,很是羡慕。父亲的角色处在画面中央,暗示了这个角色对于一个家庭的支柱作用,这也正是阿霞一家所或缺的。&br&&/p&&p&&img src=&/9c55e93d11ad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9c55e93d11ad_r.png&&吕丽萍在母亲安排下,与孙海英扮演的碎嘴老男人(他就是擅长这类角色)再婚。她说,“这个男人的妻子是病死的,跟那些离婚的不一样。”爱情已经不是她组建家庭的首要考虑,她看中的是一个可靠,遮风挡雨的人。女儿当然觉得妈妈有点下嫁的意思,但是吕丽萍也耐心劝道,“妈妈的条件不是很好……”,并期望女儿将来可以出人头地,让前夫后悔。&br&&/p&&img src=&/7e3c236b65c13b4f349e9aa2fbae8385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7e3c236b65c13b4f349e9aa2fbae8385_r.png&&&p&新家第一天,一扇拉门就坏掉了。一家人合力修好了门,却在日后成了躲避彼此的屏障。&/p&&p&&img src=&/df96f607fa88ef8a77eb12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df96f607fa88ef8a77eb12_r.png&&孙海英当鳏夫太久,憋得够呛,来催孩子睡觉,自己也可以早点进屋行房事。&br&&/p&&p&&img src=&/06615dda79275cbd98f721d94fc79916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06615dda79275cbd98f721d94fc79916_r.png&&尽管孩子们没有会意早睡,孙海英已经再难把持,于是卧室里一阵猛震。儿子墙上被震落的海报暗示:这墙可有些日子没动静了!&br&&/p&&p&&img src=&/aeb4daa42b5095bcae103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eb4daa42b5095bcae103_r.png&&为了讨孙海英的儿子欢心,吕丽萍咬咬牙给他买了一双耐克,自己的女儿却没买。被阿霞指责,“你才像是我的后妈。”&br&&/p&&p&&img src=&/bbdc0097d8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bbdc0097d8_r.png&&结果这双耐克穿得很不太平。小伙正在球场上风生水起之时,孙海英赶到让他脱下新鞋,换上旧鞋踢。这段很真实,也许大家小时候都有想穿着崭新衣服出去玩耍结果被大人强行换上旧衣服的经历。&br&&/p&&p&&img src=&/e09d7d421a6a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3小品十跪父母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