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产后一年怎么减肚子的小金刚老是反减怎么办

金刚菩提的保养  很多新手拿到心爱的宝贝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就会上网查各种资料,但是网上的资料有的是对的,有的确实是会误导很多新手玩家,现在我就以我多年盘玩金刚的经验和大家说一说金刚菩提到底该如何盘玩。  首先金刚菩提到手了以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清理,这时候会遇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表皮带有大量的果肉残留,这种毫无疑问,是必须要下水清理的,用温水浸泡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用钢丝刷顺着纹路边敲打边刷,刷完之后每一颗都要用手纸包起来,然后放进抽屉里阴干一天一宿,防止金刚继续开裂。第二种情况是到手以后金刚表皮不算太脏,但是缝隙里有很多果肉残渣,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没必要下水了,因为能看得出,已经是经过一次初步清理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用猪毛刷或者钢丝刷干刷(钢丝刷要注意力度),也是变敲打边刷,这时候很明显的就能感觉到有很多残渣掉落,这样连续刷几天就会很干净,最后的效果也跟下水清理过没什么区别。告诉大家这个方法就是为了大家方便,其实下水清理是很麻烦的,很多玩家不喜欢这个过程,而有些珠子确实是不需要下水清理就可以清理的很干净的,这样也同时避免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防止对金刚照成二次伤害(也就是继续开裂的问题)。以上两种方法清理之后的前一个月在室外的时候都要尽量避免金刚暴露在外面,因为每个地区的干湿度和温度不同,也会对金刚照成二次伤害。正确的做法就是在盘玩一个月之后形成初步包浆,而且珠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这个时候才可以在室外盘玩(在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最好整个冬天都不要暴露在室外)。    清理过后很多玩家也会问了,接下来我该怎么做?现在我就来给您解答这个问题。先从大金刚说起,在清理过之后大金刚就可以直接上手了,您可以直接用手盘玩,手出汗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要用干净的手,因为如果手脏的话会随着汗液吃进金刚的表皮,这样就会越玩越黑。网上所谓的七分刷三分盘那只是一个比较书面的说法,其实并不需要这么标准,平时拿在手里盘玩,闲下来的时候就用刷子刷一刷,颜色是盘出来的,透的感觉是刷出来的,所以根据你自己想要的效果,来平衡你刷与盘的比例,其实刷金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您盘玩的时候你会发现表皮变色很快,但是缝隙里面变色很慢,这个问题就要用刷子来解决,刷子就是把表皮的汗液均匀的刷到纹路缝隙里面的每一个地方,这样很快就可以达到一个颜色。接下来说一说小金刚,小金刚其实很简单,比大金刚变色快多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小金刚最致命的,就是色差,那么怎样避免色差过于严重呢(只针对精选的小金刚,下面会为大家解释原因)?小金刚上手以后清理的过程和大金刚一样,也是一样有两种选择,大家都说小金刚不会开裂,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小金刚有两种桩型,一种是高桩,就是所谓的盘龙桩,一种是矮桩,所谓的梅花桩矮桩,两种桩型在同样高密度的情况下,保养的方法不对一样是会开裂的,矮桩开裂的几率会比高桩要大。小金刚清理过后千万不要直接戴在脖子上,人体温度最高的地方就是脖子,如果直接戴在脖子上什么样的精选都会有色差。正确的方法就是净手盘玩一个月以上,边盘边刷,不玩的时候放在兜里,而不是挂在脖子上,初步包浆以后才可以挂在脖子上,这样色差就不会那么严重,夏天的时候从新穿串,把颜色浅的放在脖子的位置,这样佩戴一夏天,色差基本就没了。    金刚的反减和所谓的尴尬期  金刚在下水清理阴干过后,很多玩家会很不解的问道,为什么我的金刚表面有一层白色?是不是籽有问题?其实不用担心,这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金刚反减是因为金刚为碱性,下水过后表皮就会大量反减,人体汗液是酸性,长期盘玩酸碱综合就会变红,这就是金刚变色的原因,所以不用太担心,也千万不要太心急,有的人喜欢上橄榄油之类的东西,想把反减覆盖住,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正确的做法就是单纯的盘玩和刷,如果是汗手的话半个月基本就会看不见了,但是要勤刷,干手大概一个月左右就会看不见了。  金刚的尴尬期就是只刚刚盘玩的前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很多人问为什么刚刷完的时候看着很肉,但是越盘越觉得柴呢?原因就是表皮纹路变色,但是缝隙里没有变色,这样从视觉上看就会给人一种很瘦很柴的感觉。这也是反减所带来的问题,所以不用担心,当你发现缝隙里面也开始变色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感觉你的金刚很漂亮了。必经的过程。    金刚开裂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新手最烦恼的问题了,尤其是那些完美主义者。在这里说一下,大金刚就没有不裂的,不管你如何保养,都没有用,因为金刚只要一见风,或者干湿度温度有微量的变化就会导致金刚开裂。这就是大家所谓的无裂不金刚。有的人为了防止开裂,给金刚上橄榄油,这是最错误的决定,因为就算你上了油还是一样会裂,不但没有解决裂的问题,同时也毁了您心爱的宝贝。因为上了油以后,油会吃进金刚内部,而且永远不会蒸发,这样就会阻碍汗液渗透。如果手有一点点脏,都会吃进油里,这样就导致了上过油的金刚会越玩越黑,而且永远都不可能有透的感觉。有的人说了,上过油以后很漂亮啊,也解决了反减的问题,文理缝隙里也变色了,而且不会有尴尬期。这样的话您只能自己体会了,过了半年,您在和一串没有上过油纯手盘的金刚对比一下您就该知道您有多后悔了。    金刚沉水的问题  这个可能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了。其实关于沉水的问题大家有很多说法,而且仔细一看谁说的都有道理,我就说一说我多年接触金刚所获得的一点经验吧。就大金刚来说,所谓秒沉什么的其实就是商家的一种噱头,沉水有很多因素。六瓣以下,尺寸23以下,只要是红皮基本都会秒沉。秒沉主要也是测试珠子是不是糠籽。但是如果尺寸大了,比如超过25,秒沉的籽就不会那么多了。因为体积变大,果核内部空间也变大,里面含有大量空气,所以就会导致不会秒沉。在说一下六瓣以上的,瓣数越多就越难秒沉了,说一下原因。因为金刚内部是空的,和核桃一样。里面含有果肉。如果是老籽,常年放置果肉水分会流失,金刚沉水的重量完全取决于皮子的厚度,众所周知,五瓣的纹路是最肉的,纹路是最厚的,瓣数多了以后纹路就会柴,所以就失去了重量感,所以瓣数越多秒沉的可能就越小,当然也不排除那些极品的多瓣。只是非常非常少,价格非常非常高。所以大金刚,如果想玩密度,五瓣是和小六瓣是最佳的选择。想玩瓣数,就放弃那些所谓的衡量标准吧,因为多瓣本身就是属于变异品种,衡量标准就不能用五瓣来衡量了。  在说一下小金刚。小金刚秒沉的终合考量更多了,因为小金刚和大金刚是两种产物,大金刚无非就是瓣数,大小,红黄皮之分。小金刚的纹路多说有上百种,每种纹路的密度都不同。但是测试沉水有几点共同点,有的极品密度极品纹路小金刚确实可以达到100%秒沉,但是综合来讲,那只是针对0.9以上的,而且没有打眼。小金刚本身体积就小,打了眼以后中间就会空,扔进水里孔道内会含空气,所以体积小的小金刚扔进水里没有秒沉这个也占一部分原因。还有就是放置时间长的小金刚由于水分缺失,也是不会秒沉的。  归根结底就是几句话,大金刚想选择密度,纹路,六瓣以下是您的选择。如果想玩多瓣,就不要用衡量五瓣的标准来衡量了,除非您是土豪。小金刚呢,其实纹路,桩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只要沉了水,不管是不是秒沉,都能玩出样来。因为您长时间把玩,汗液渗透,包浆,都会增加金刚的密度。所纹路很重要。有的人说了,密度不够玩意玩就会碎啊?我想问问您,您能常年天天的把玩十年二十年吗?如果不能,那就不要刻意追求了,当然,极品纹路,高密度是存在的,但是价格会很高。如果您是土豪也当我没说。  金刚皮色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金刚分两种皮色,一种是黄皮,一种是红皮。大金刚没什么好说的,只有红黄之分。下面重点说说小金刚。  很多人问了,小金刚不也是红黄之分吗?其实小金刚的皮色很复杂的,红皮分很多种,黄皮也分很多种。总所周知,黄皮的小金刚玩出来是鲜红色,但是都觉得黄皮变色慢。又有的玩家买到了黄皮但是玩出来却不是鲜红色,一样会发黑。这就是我要给大家讲的重点。小金刚的黄皮大概分糠籽黄皮,姜黄皮,油黄皮,和鸡油黄皮等等,太多了就不一一介绍了,先介绍这几个比较常见的黄皮。糠籽的黄皮我就不说了,字面理解,就是糠籽。下面说说姜黄皮。    上图是网上扒来的,如有冒犯请见谅。这就是姜黄皮小金刚,其实这是小金刚里面最最最常见的皮色,看起来生生的,可以说90%都是这种皮色,这种皮色变色确实不如红皮那么快,而且变出来的颜色也不会是鲜红色。就是这种皮色误导了很多很多的新人,让新人觉得黄皮变色好慢,而且不是鲜红色,在这里和大家说一句,不要一竿子打掉所有黄皮,真正牛的黄皮一会给大家介绍。这个皮子没什么好说的,非常常见的东西。    上图是曾经经手过的有黄皮小金刚,这种皮子阳光下看油性很大,密度很高,微微泛红。这种皮子变色速度比较一般,玩出来颜色比红皮要鲜一点,很多人把这种皮子当成红皮,其实这种也属于黄皮,也属于一种比较不错的皮子。下面重点说一说小金刚里面的精品皮质。        上面所有的图都是鸡油黄的皮子,也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个皮色。 图1是干刷一个星期的效果,阳光下很黄。图2是玩了两个多月的效果,阴面的效果。图3是本人玩了一年半的效果,在台灯下拍的。图4是鸡油黄籽弄湿了的切面图,和皮子是一个颜色的。这就是鸡油黄,真正的玩出来很透的黄皮。鸡油黄变色的速度不比红皮慢,上面几张图就能看出来,图1和图2是一样的籽,两多月以来的变化。图3是经历了两个冬天一个夏天的变化,其实变色的时间就是一个夏天。看这几张图,黄皮变色慢吗??我觉得一点都不慢,只是你没有选到真正的好黄皮。  下面大家看看红皮,小金刚里面真正的红皮其实很少,我先给大家看看大家常见的伪红皮。    大家仔细看两个箭头所指的位置,很多人会认为这个就是红皮的,其实这个是鸡油黄的皮色。黑色箭头所指的位置是纹路的地方,那才是这串金刚真正的颜色。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其实是缝隙里面剩余的果肉残渣,印尼人会用药水把金刚原果的果壳泡烂,然后取出金刚的果核,长时间氧化剩余的果肉残渣会成红色,还有就是他们用一种药粉擦在金刚上,用障眼法让玩家误认为这是红皮,因为以前的玩家只喜欢红皮,所以印尼人就会这么做,为了销售,看小金刚皮色的时候,手如果有汗,直接在纹路上时间搓,擦干净以后,那就是这串金刚的颜色。这是一个小窍门。不要被缝隙里的残渣颜色所误导。    这是小金刚里面的红皮,撸了几天,底色出来了,底色发红,这才是真正的红皮籽。    这是籽红皮的小金刚,阳光下拍的,颜色有点过于红了,看着是那么个意思就成。左边是没有清理的时候,右边是下水清理过后撸了几天的效果。这才是玩家以前经常提起的紫红皮小金刚,时间久了以后底色会发籽。属于小金刚红皮里面比较好的皮色,这种皮子上色也是比较快的,但是这种皮色很少。和鸡油黄一样,属于红皮和黄皮里面的两个极端。仅供参考。  金刚的桩型与纹路  先说说大家都非常非常关注的盘龙纹吧。用几张图给大家做个标示。    上图为原桩盘龙的示意图。    上图为藏式盘龙的示意图。上面两张盘龙纹的照片介绍的非常清楚了,之所以盘龙纹一直被大家所爱,就是桩型整体特别整齐。举个例子,如果都是0.9直径的话,就是所有的基本都是0.9,每颗籽的大小偏差就在于高度,所以磨成藏式以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大小之差了。因为盘龙纹的边缘是一条直线。其实个人喜欢藏式的盘龙,至于现在为什么原桩盘龙流行起来,可能是玩家追求更极致更天然的东西,也或许是商家的一种炒作吧。    上图为伪盘龙的示意图,这个比较明显。    上图为二代盘龙的示意图,这个我要好好说一说了。看瓣线和龙筋还有中间的肉和一代盘龙特别特别像,但是桩型出卖了他,不是直上直下的桶珠。这种其实就是连肉纹,玩出来也特别漂亮,但是又的商家会把它当做一代盘龙去销售,新手很容易混淆。就因为这样,他不是盘龙,所以就被人们所忽视了,其实玩出来还是不错的。    上图为矮桩磨盘小金刚,看红线,两头非常整齐,看起来像是被切割过一样,也是一种比较好看的桩型。    上图为梅花桩矮桩肉纹小金刚。矮桩的籽通病就是不整齐,不会像盘龙纹那样是一条直线。这东西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至于喜欢什么样的就要自己去选择了。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22333 更新:
人气:21313 更新:
人气:18133 更新:
人气:16973 更新:
金刚菩提子知识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质感】这才是属于男人的名片
《甄嬛传》众小主最美瞬间,后宫佳丽笑魇如花,令人眼花缭乱!
我和肉友有一个春天的约会
【小叶紫檀】做个纳财蟾蜍,密集恐惧症慎入!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小金刚菩提的选择、清理与盘玩,如何清理、盘玩小金刚
在菩提籽中,金刚菩提所处于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据个人所了解,金刚菩提在资料中的记载应当是真正意义上的佛祖开悟时所在的树结出的籽,或者说果实,外层有肉,把肉剥离后,就是我们常见的金刚菩提了。而菩提在梵语中的意思即是“智慧”,那么从它诞生的那刻起,就带有了很浓厚的宗教色彩,菩提籽这类树籽也就成为了念佛的一种辅助工具了。
今天不想去谈论金刚菩提的宗教文化,只是谈它的另一个分支——文玩。其实很多非佛弟子的朋友玩菩提类的物品时,都是图一个效果,也就是老北京的话儿,一个字儿“盘”,什么叫盘?不用说,玩的人都知道,无非就是手里把玩,通过时间让手里的物件更加的漂亮,润泽,挂满均匀的胞浆。这就是文玩的魅力所在,急不得,但又让人难以放下,而金刚菩提盘玩后的效果,则更是魅力十足了。我在论坛搜集了些老金刚的图片,作为欣赏和参考,图片引用处也真是无法寻觅了,希望原主人不要介意。
金刚经过几十年的盘玩之后,样子已经变的十分质朴,而且红润,实物应当比图片更加的红润,当然,一串新的小金刚菩提有一年的时间也可以看到效果了,只是没有如此的温润而已,这就是文玩的魅力,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每一年都会让你觉得惊喜,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总在想,怎样才能玩出一串漂亮的小金刚菩提呢?甚至很多朋友都有些急功近利了,可是,盘这个活儿,是需要耐着性子慢慢来的,欲速则不达,真正慢火炖出来的肉,永远比高压锅作出来的好吃。甚至有些商家开始在做旧上做文章,不管什么样的东西,都不如岁月磨砺出来的漂亮,这是肯定的。
想要盘,那必然先要买,怎样买?买什么样的?
关于小金刚菩提的购买
金刚菩提主要来源于印度和尼泊尔,国内也有,相比于印度和尼泊尔的来说,庄高,纹路单调,所以选择小金刚菩提还是先考虑前者,市场上的小金刚菩提籽,尺寸不一,一般都集中在0.7-1.0之间,有很多朋友在论坛问选择多大的合适,其实这并没有一个标准,念佛用还是稍微大些的好,如果盘玩,大小皆可,0.7-1.0的都是不错的选择,每种尺寸虽然相差很小,但是因为量的缘故,价格差异还是很大,我觉得没有必要追求,只要价格能接受的最好。另外很多朋友关注金刚菩提的瓣数,众所周知,5瓣的金刚是较为常见的,而4瓣和6瓣就相对少一些了,对于小金刚,7瓣的更是稀有的物件,所以价高那是自然,甚至有些商家一串1.3的7瓣手串能卖到一千多,所以我并不推荐。而且由于过于稀少,所以拼出来的籽都是很多颗树摘下来的,密度以及健康状况都不同,出现色差的可能性也呈倍的增加,盘玩图的是效果,不是虚荣,所以购买时最好能摆正自己的心态。
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线路就是通货和精品的选择,什么是通货?因为菩提就是树籽,天然产物很难做到工业化的一致性,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也可以说,一万颗小金刚里,您绝对挑不出两颗一摸一样的,而通货就是在串成佛珠的时候,只对珠子的横向直径做限制,比如0.8的108佛珠,只对直径限制为0.8厘米,误差大概在±0.1厘米,而不对外形,高低,以及是否有伤做挑选。这就是通货,什么是精品呢?精品的概念分支很多,我们暂时不把老金刚放到谈论行列,只是说新金刚,一般精品的有两种,一种是原籽挑选,基本是3选1,或者几十条中选出若干,一般都是把形状,高低相似的选出来,把直径尺寸误差降到最低后串成一串,另外一种精品就是,把原籽打磨后变成藏式,这样看起来形状就更为一致了。通货价格相对低廉,而精选的则不用说,价格肯定高于通货很多,因为都是几选一,另外加上了不少的人工,挑选金刚是件很费神的事。(PS:大家要正确的对待金刚的色差。因为籽都是批量的,不同树,不同时期,哪怕是不同枝条产下的密度皮色均有不同,除非染色,否则您很难选出一条色泽完全一致的金刚,这个问题大家要正确的看待,过分的追求只会给自己带来过多的压力。也会消耗您许多不必要的金钱。)
但是说到这里,我还是有个小经验,也是对于小金刚菩提自己的一点感触,那就是“金刚不清理无真相,金刚不盘玩无真相”,什么意思呢?因为金刚菩提就像核桃一样,下树的时候都有果皮,而工人们肯定不会把纹路中的果肉完全剥离干净,就像我们吃不离核儿的桃子一样,桃核纹路中的桃肉我们是吃不干净的。所以当核子干了后,就会干巴巴的附着于核子表面,这个时候我们挑选出来的东西,是否是真的精品就不得而知了,另外一点就是,因为金刚菩提属木性,不同时期不同树的籽在密度上的差异很大,其中不免隐藏着糠籽或者会油阴的籽,糠籽好挑,可是会油阴的籽不盘玩是绝对看不出的。可以理解,我们即便买到一串精品小金刚,可能也会在盘玩几个月和一年后,出现了极其明显的色差(色差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追求的是尽量小的色差),这样会很影响盘玩心情。要我来说,选择小金刚菩提,优先看皮质,其次看形状,其实只要不是怪胎,串到一起,形状略有不同的籽也被淹没在整串当中不明显了。
关于金刚的清理
金刚菩提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清理起来都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每个朋友对干净的认识程度也各不相同。大起码都会把金刚身上残留的过头去除,而小金刚因为个头小,我们用手很难抓住的特性,直接导致了清理的麻烦。我说下我的清理方法,不一定是最科学的,但给完全无从下手的朋友出些参考吧。
清理金刚前,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钢丝刷一把,硬毛刷一把,针一根,1.5-2MM钻头一根,水盆和水,还有几块干布。特别说明一下钢丝刷吧。看下图
钢丝刷上都是细密的钢丝,很硬,但是很细,这种刷子的好处是硬度够高,可以把比较硬和干的果肉刮掉。买的时候要注意,我们买的是钢丝刷,不是钉耙。好了,工具准备好,我们就来说下清理过程,很遗憾,我自己清理金刚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当时也没有拍照,只能口述一下了。
1.先打一盆清水,最好是温水,不要太热,30度左右吧。然后把你要清理的小金刚扔到水盆里(买来的小金刚先不要急着把绳子解开,整串的扔到盆里),等待他完全慢慢的沉入水底后,就不用管他了。在里边浸泡上10几个小时吧。
2.10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后,拿出来,两个人一人抓一头把金刚串拉平(如果只有自己的话,可以找一个木板,一头顶上钉子来代替另外一个人),拉平后,用钢丝刷以垂直角度平刷,刷的时候不要把刷子狠狠的压在珠子上,而是应该像我们用扫帚扫床上的渣子一样的方法。这样可以使珠子转动起来,以保证每个地方都能刷到。刷十几下把金刚转转,以保证离手近的那部分也能被刷到。
3.刷完后,把金刚在扔回水盆里,用手使劲搅,让刷下来的渣滓洗下来。搅完后,再换一盆温水,泡上几个小时候,用硬毛刷像第2步那样刷一下刷。其实基本进行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如果觉得还不干净,可以重复以上的操作。小金刚可以多泡些时间,没有关系,我自己曾经泡过4、5十个小时,时间越久,表层的那些果肉越会被软化刷掉,但我觉得时间越久,用钢丝刷越要谨慎,因为我想金刚本身也浸透水后硬度会下降。
4.觉得基本干净了,就可以拿出了,如果你是买了几条精选,那这个时候把绳子剪断,让珠子全都放到水中,观察,变得黑红暗红的留下,那些还是很黄的就跳出来吧,很大可能是糠籽了。如果单是1条,也没关系。
5.把留下的金刚捞出来放到一块干布上,然后兜起来使劲甩一甩,用手隔着布轻轻搓一搓,这样是为了把大部分水甩到揉到布上,感觉布很湿了,就换到另外一块干布上,用手平揉珠子,这样几次后,珠子表面的水分就基本干了,可是渗透进内部的水石不可能完全弄出来的。
6.弄完后,找一个容器,把珠子全放进去,阴干则可,很多朋友说上油放密封袋阴干,我个人不建议如此,尤其对于南方朋友,很容易霉变,因为刷油后,水分释放明显变慢。等水分干到差不多的时候,你可以用钻头开始扩孔了,这样有个好处,水分没有彻底干透之前,质地偏软,钻起来不容易崩齿,而且一颗珠子扩完孔后,也基本被手滋润了一遍,相当于上油保养了。注意。千万不要让湿透的小金刚吹风,不管热风冷风,还有空调风,自然风,都不要吹,还有要远离阳光与热源,比如暖气,小太阳等设备,很容易裂。正常阴干的话,小金刚不易裂。
7.扩孔方法,(小金刚通货一般都是没有打孔的,只利用天然的那个小孔穿细线,所以我们都需要扩孔,以便适应我们的线材)很多普通玩友没有手钻,单为了扩孔买一把不值得,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费些力气用手拿钻头扩,最好用钳子使劲夹住钻头,左手隔这手套或者布捏住金刚,然后开始钻,要两头钻,就是这边钻一钻,那边钻一钻,同时进行,千万不要从一个头一直钻过去,很容易钻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你感觉钻头有点卡卡的感觉时,千万不要蛮干,那是底部或者头部的齿卡住了,蛮劲硬钻很容易把齿给崩掉。所以不要心急,慢慢的来回拧钻头,把那块磨平了自然就过去了。
8.好了,弄完后,你会发现,金刚的很多细纹理,还有部分金刚表皮还是有嘿嘿的脏,我的建议是不要理会它了,把它全串起来后,以后又时间了,就用你的针慢慢的刮刮,剔剔,之间到了,自然就干净了。一股脑的往干净弄,只会让你乐趣尽失,身体疲劳。
关于小金刚的精选
如果你是2条选一条,那么你可以把所有的串起来,如果你是3选一或者多选一,那我建议你选出216颗或者更多来,怎么选择呢,在你清理前,先进行外观的初选。就是把一些形状相近的籽集中起来,那些长的奇形怪状,或者个头差异太大的选出收起来。把样子尽量相似的珠子按照上边的方法清理干净后。全部都串在一起。你会发现,金刚的颜色真是各式各样,粗看差不多,晚上或者细看,颜色差异很大,请不要在意。全部串好后,你就可以盘玩了,为什么呢?因为色差是无法避免的,可我们可以把盘玩后,把色差过大的籽剔除,这样品相更好。
关于小金刚的盘玩
这个是我们盘玩金刚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见功力的步骤。为了达到漂亮的效果,很多朋友都是想尽办法,多少有些急功近利的感觉。我说点我个人的建议和感受,虽然我玩这东西也不过2年不到的时间,但也走过弯路,吃过亏。说几点,给新朋友参考吧。
1.清理完干透的籽不要马上贴身佩戴。我见过很多朋友贴身带的,我自己的第一串也是贴身带,先不说金刚对于你身体皮肤的伤害,单说金刚干透后,密度肯定不如湿润的时候紧密,这样就导致大量的含有碱性的汗液迅速浸入,好吗?貌似这是我们追求的。可是我觉得是错误的,急剧快速的渗透会使得一些密度相对差些的籽变得很黑,而密度好的籽却变化很小,咱不说将来是不是会拉小距离,黑籽是否会变红,单说那种盘玩的信心也会受到极大打击,怎么看都是黑乎乎的,或者五颜六色的一串,您还有信心吗?干性皮肤的朋友更不建议,小心您的皮肤过敏。
2.上油,我觉得和第一点类似吧。一旦密度茶的籽油阴了,那估计回天乏力了。
3.我个人就是随性而盘,玩的时间久了,珠子也多,这串玩会,那串念佛,换来换去,平时就是放在电脑旁,看电影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想起来了,拿起来捏捏,无聊的时候,清理清理还有脏的小金刚,得空了,用没上油的牙刷拉平了刷刷,我还是尊崇那句:“慢工出细活”。
转自一淘淘吧-----佛珠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racle日期减一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