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如何选择智能手机着智能手机

阅读正文 :
教你如何选择4G智能手机
随着4G牌照的颁发以及4G网络的不断完善,国内手机市场近来4G风劲吹。记者近日在市场上调查发现,尽管国内手机厂商和通信运营商对4G的宣传不遗余力,但不少消费者仍然对4G手机持观望态度,而在准备换手机的群体中,注重知名品牌、多花钱买安心以及将手机视为快速消费品等,是当前消费者选购手机时的主要特点。
用不用4G?多数人观望
&现在4G资费贵暂且不说,关键是还得换手机,这成本就大了。而且现在4G刚刚兴起,时间短,网络覆盖面积有限,可能会导致网络不稳定,各大运营商现在还处在摸索阶段,各项技术或服务可能还不成熟,所以自己暂不考虑更换4G手机。&在北京工作的李先生打趣说4G&用不起&。北京市民王女士表示,自己对现在的3G网络很满意,网速快,也稳定,完全能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不打算为了用4G再&奢侈&更换新手机。市民李小姐则表示自己比较跟风从众,毕竟现在刚刚出现4G还没形成稳定市场,自己会等一段时间参考一下别人用4G的体验。
在4G信息狂轰滥炸的大背景下,多数消费者还是倾向对此持观望态度。
选不选大牌?体验说了算
&我倾向于买国外的品牌,不是崇洋媚外,我两年前用过国产机,老出现卡顿现象,反应速度慢,然后结合各个手机品牌的口碑和用户评价等买了iPhone4,直到现在用着一直挺顺利的。&在某金融公司工作的孙先生这么解释自己对手机品牌的看法。&因为有了上一次不愉快的体验,所以一直也不敢再次尝试,目前仍不打算选国产品牌。&
当然也有另一种迷信洋品牌的情况。&只要它是苹果三星,我就有种年轻人的群体归属感。&这番话来自一位正在手机专卖店里选购手机的小伙子,因为喜欢看电影,所以最终他买下了屏幕大一些的三星Note3。
在北京西单一家多品牌手机卖场记者看到,前来选购手机的还是年轻人居多。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年轻人一般目标比较明确,&他们还是比较倾向于购买国外品牌,价格也偏高&。在智能手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今天,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年轻群体反而更加青睐价格偏高的手机。
&一分钱一分货&,这一传统观念其实代表了很多消费者的理念。很大一部分人宁愿多花点儿钱来买个安心。这或许也是很多低价智能机没有太大市场的缘由所在。
追不追时尚?需求来决定
据西单一家手机卖场销售人员介绍,来买刚上市的、5S的,绝大部分都是&果粉&,手里的老机型还完好无损,但为了赶时尚追潮流尝科技的鲜,还是不惜重金拿下新品。这部分群体,早已把手机用成了&快消品&。此外,也有部分消费者十分看重手机的外观。&在功能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我看重手机的外观,它好看,我看着也舒服。&当被问及买手机最看重什么时,还在上大学的张同学这么说。
据记者调查发现,在购买手机时,关注参数对比乃至于性价比的仍有一大部分人。这部分人相对来说&买得明白&,能根据自己的功能需求来&量体裁衣&。比如认为某个系统稳定好用,不会或较少出现卡顿现象和系统崩溃;或者单独强调手机的拍照功能或影像效果等,有针对性地筛选品牌。
随着4G在国内的逐渐普及,我国各大手机品牌应时应景推出新款4G机型,且价格相对亲民合理。国产品牌的这种跟进和引领对普及4G消费有积极作用,但是到底消费者买不买账,他们在手机消费上又存在什么样的特点,确是个需要买家反思、卖家揣摩的问题。
责任编辑:景秀华
<div style="float: width:255 margin:1px 0;"}
厂商投稿 产品评测/网站合作/010-84383 友情链接:029- 京公网安备55号
Copyright@
驱动中国 All Rights Reserved2012十大安卓手机排行榜公布 教你如何选择智能手机 (9) - 七丽女性网&
2012十大安卓手机排行榜公布 教你如何选择智能手机 12:36:41来源:七丽女性网分享:近年,Android系统手机已经成了大家购机的首选,所以在数量众多的Android家族成员中,那些才是真正值得拥有的机型自然值得关注。假如你还在几款的智能手机之间难以抉择,那么不妨来看看专业媒体最新公布的2012年10款最佳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排名情况,教你如何选择智能手机。
TOP2:HTC Droid DNA
作为全球首款装载Full HD全高清分辨率触控屏的,HTC Droid DNA的正式发布可谓技惊四座。该机首次配备的5寸1080p分辨率SLCD3触控屏,不仅首次在业界带来了像素的全高清分辨率,而且子像素密度更是达到了440ppi,无与伦比的精细度让用户在手机上浏览网页或是观看视频将会得到绝对震撼的视觉效果。分享:图说天下大家都在看大家都在搜其他///////////数码新闻电脑//手机/////为你推荐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192542315619081猜你喜欢|||||||||prevnext当前位置: >
2015年如何正确选购智能电视机
14:52:55&&&来源:投稿&&&
知道智能电视有什么好处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消费者购买电视机都会首先考虑智能电视机,但是智能电视机的品牌太多了,如三星、索尼、海信、联想、创维等等,那么如何正确选购智能电视机呢?下文中笔者就来讲一讲如何选购智能电视机。
& & 【高清时代 &技术】知道智能电视有什么好处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消费者购买电视机都会首先考虑智能电视机,但是智能电视机的品牌太多了,如三星、索尼、海信、联想、创维等等,那么如何正确选购智能电视机呢?下文中笔者就来讲一讲如何选购智能电视机。
如何选购智能电视--看准品牌
  买智能电视机品牌很重要,不要因为便宜就着急购买,看准了再下手。智能电视机的生命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如果你不想自己的智能电视机早早的夭折当然要选择大品牌了,预算最好在5000元左右,质量高,可靠性好。
如何选购智能电视--操作要简单
  目前智能化的操控应重要考察三个要素:界面、遥控器。
  首先说说用户界面。市面上很多智能电视,也许是对智能功能没有足够的信心,他们将此功能隐藏得很深,用户如果要看电影,则需要用户点开菜单,再费力地去找电影点播选项,才能开始体验。而真正体验好的电视,根据消费者使用习惯,把用户最常用的三个场景(看电视、玩各种APP和点播在线视频)直接放到桌面上,并且非常容易切换,即点即用。  &
  一款好用的智能电视机操作方式要很简单,诸如语音、手势等花哨的功能尽量不要考虑,普通的智能遥控器即可。
如何选购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要专业
  & 选购智能电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操作系统是否是Android 4.0的。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市面上绝大多数使用了Andriod 4.0系统的智能电视依然在体验方面表现不佳,原因是他们没有通过谷歌CTS认证(兼容性测试),这意味着他们的系统兼容性在谷歌的测试中还没及格,甚至都没敢去参加考试!在此要为联想智能电视鼓掌,因为它是全球第一个,并且是目前唯一通过谷歌CTS认证的智能电视!
如何选购智能电视--配置要过硬
  智能电视性能好不好,最基础的要先看&四大件&:CPU、GPU、内存,存储,这四项指标直接决定了智能电视的性能。
  CPU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它会直接影响到电视的运行速度,目前市面上最好的CPU就是双核产品,主频最快可以达到1.5GHz,消费者可以选择运行速度在1.2GHz以上的产品,就基本能够保证大型软件的运行。
如何选购智能电视--在线视频点播要专业
  智能电视普遍都提供在线视频点播功能,但&有&并不代表&好&。建议消费者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第一,影片清晰度够不够高;第二,影片更新够不够快;第三,影片播放体验是否够流畅。
如何选购智能电视--App应用程序要专业  
  专业的智能电视应用会专门为电视大屏进行定制适配,保证了最佳的使用体验。刚刚获得中国电子商会颁发的&最受消费者喜爱智能电视应用奖&的联想智能电视,在这一方面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联想智能电视为用户提供了专属的电视应用商店,目前已经有超过1600款优质应用,涵盖了娱乐、游戏、生活、教育、办公等多个领域,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应用绝大多数都针对联想智能电视进行过优化,保证在电视上运行得非常流畅。
  因为急公好义,购买智能电视机时很多朋友容易进入误区,看看你是否犯过同样的疏忽。
误区一:不是4K智能电视不买
  毫无疑问,现在4K电视红得发紫,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还是3C卖场中,4K电视都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也成为了不少用户的购机首选。甚至有一些准备新购机的用户,抱着一步到位的思想来购机,非4K电视不要,十分执著。那么在现阶段,4K电视是否适合所有的用户呢?其实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有必要先明确一下4K电视的概念。4K电视实际上所指是电视的物理分辨率,只要达到分辨率的电视,都可以被称之为4K电视。相比传统的1080P全高清电视全高清分辨率,在4K电视的超高清分辨率支持下,电视的清晰度提高了四倍之多,画面更加精细。而在各大电视厂商狂轰滥炸般的宣传中,我们也能看到,4K电视被标以旗舰、高端产品这样的称号。仿佛现在不买4K电视,就会落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其实作为消费者来说,应该擦亮眼睛,不能被厂商或者电商的宣传所迷惑。以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否应该一步到位购买4K电视而言,笔者的建议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如果是对画质追求极致的用户,那么不妨选择4K电视。片源不足目前还是个很大的问题,而一些品牌的4K电视则加入了4K频道和4K专区等内容,可以让用户观看到在线4K节目,也是一种折中的解决片源不足的方法。
  我们给出的建议是,不要盲目追求购买4K超高清电视。如果用户平时仅仅观看一些1080P全高清影片,那么就完全没必要选择4K电视。4K电视价格相比传统电视高很多,因此多花钱却没有享受到高画质体验,那么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误区二:盲目追求多核智能电视机
  大家都知道,智能电视和传统电视并不相同,由于带有智能系统,因此就需要有完善的硬件支持,也就是说在智能电视中,和PC一样,是有着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内部存储空间等一些硬件存在的,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智能电视系统,并且正常运行,让用户再安装各种应用程序和游戏。
  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些用户在购买电视的时候,受到厂商宣传的影响,很多都准备购买四核、八核甚至是十核电视,仿佛如果不是这样多核心智能电视,速度就很慢,无法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要。
  这也就是接下来我们谈到的第二个误区,也就是盲目的追求多核高配置的智能电视。智能电视的硬件配置确实重要,但是像一些八核心甚至是十核处理器,并非是人人都需要的。一味追求过高的配置,并不是明智的选择。笔者认为,用户还是应该从自身的实际使用需求来出发,目的明确的选购。
  比如平时仅仅是用来上网浏览网页,或者观看在线视频,玩玩《斗地主》这样的小游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普通A9单核处理器或者双核处理器就足够使用,完全没有必要选择配置太高的智能电视。而如果用智能电视来玩《狂野飙车7》、《现代战争4》这样的大型游戏,就要选择硬件配置较高的智能电视。
  比如配备了四核CPU+四核GPU的产品,这样多核CPU负责数据处理,多核GPU则负责图形渲染和3D处理,因此可以确保3D游戏的流畅运行。
  此外,在机身存储空间方面,有的用户非常看重,想要一步到位购买16GB、32GB机身内存的智能电视。实际上,机身内置超大内存的机型,性价比并不高,虽然看起来是一步到位,但是多花的冤枉钱,确实是不值得的。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通过SD卡插槽来进行扩展。以京东商城为例,一线品牌的32GB品牌SD卡仅售99元,和直接购买同型号高配置版的电视相比,要实惠很多。
误区三:智能电视尺寸越大越好
  现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在购买电视的时候,经常会陷入尺寸的误区中。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一味的追求大屏幕,认为屏幕越大越好,才能有着出色的效果。毫无疑问的是,这种想法看起来似乎有道理,实际上却并不是想当然的这么回事。对于应该选购多大尺寸的电视,其实里面也有着很多学问。
  现在市场中主流尺寸在42英寸-55英寸之间,用户选购多大尺寸的电视,应该根据客厅的空间大小而决定。也就是电视距离观看者的实际距离,这个距离过远或者过近的话,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说观看距离过近,容易造成用户视觉上的疲劳,而且画面会产生轻微的颗粒感,变得不太真实。而如果观看距离过远,画面中的细节就会丢失,用户观看电视的时候,一些字幕等较小的字体就会出现看不清等不良情况,从而影响用户的观看。
  那么究竟如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其实电视机和观看者的距离非常重要,用户购机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家中客厅空间大小,即观看位置距离电视的直线距离为准。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液晶电视的最佳观看距离=液晶电视屏幕对角线x0.0635。举个例子来说,比如50英寸的液晶电视,计算结果为55x0.5米&3.5米。那么对于选购55英寸电视的用户来说,3.5米的距离就是最佳观看距离了。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根据距离来推算适合选择多大尺寸的电视。比如观看距离为3米,那么用3&0.&47英寸,那么不妨就可以购买47英寸的电视最为合适。当然了,大家也不必过于严格的按照尺寸对号入座,比如距离在2.6米左右,那么选择40英寸或者42英寸电视则都可以。
误区四:智能电视代替电脑使用
  有一些用户有着这样一种观念,他们认为,购买一台智能电视,用它来取代电脑的功能。这种想法,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有着很多的弊端,用智能电视是无法取代电脑的,就像平板电脑无法取代笔记本的道理一样。一般情况下,用户使用智能电视是时候,上网、玩游戏都是比较常见的操作。下面,我们就针对上网和游戏来进行一番分析。
  在上网方面,目前绝大多数智能电视确实都具有完善的浏览器功能,不仅支持普通的网页浏览,甚至还支持像HTML5、Flash硬解码这些新技术。看起来似乎和在PC中上网并无两样,其实区别很大。一些网络浏览器虽然在功能上可以完美支持上网浏览等功能,但是比如使用50英寸这样的大屏电视上网,即使是外接键鼠,使用起来依然是非常不变,因为电视特性决定,不适合当做显示器使用。
  试想如果上网浏览网页,由于屏幕过大,上网时候要时不时的左右环顾才能看全整个页面,离屏幕太远的话,又会看不清屏幕的内容。除此之外,电视机的亮度比显示器高,长时间观看文字性的内容,会造成视觉疲劳,用户体验也很差。因此,上网只是智能电视的一个附加功能。
  再来看看智能电视的游戏功能,除非是像一些品牌推出的专属游戏电视,具有很多大型3D游戏。绝大多数品牌智能电视在游戏功能方面,并不是十分完善,仅有少的可怜的大型3D游戏可玩。这是因为,由于安卓智能系统的限制,以及电视处理器GPU的性能所限,因此3D画面表现方面并不具有优势。
  和电脑中的3D显示效果相比,还是有着极大的区别。而且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很多PC平台中的游戏,并没有相应的安卓版存在,因此玩游戏的用户就会大失所望的。所以,想要用户智能电视来取代PC,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误区五:买智能电视就要带3D功能
  用大屏电视观看3D影片,绝对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无论是不闪式3D还是偏光式3D,在厂商的宣传中,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效果绝对震撼、立体感极强,画面扑面而来,整体非常不错,可以让用户安坐家中,就能体验到IMAX影院级的震撼效果。一时间,很多用户在购买智能电视的时候,甚至出现了不带3D就不要的情况,那么3D功能真的是非常重要吗?
  一般情况下,配备了3D功能的智能电视,和同尺寸非3D智能电视来说,都有着数百元甚至更多的差价。当然在这里我们不是讨论哪种性价比更高,而是从用户实际的使用角度出发来分析。如果用户购机后,主要是给家里的老人或孩子使用,那么3D功能就不是必备的。
  老年人视力状况都不太好,在佩戴老花镜的情况下,再佩戴3D眼镜,无疑是一种负担,让观看3D节目变成的一种累赘。而小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如果经常观看3D节目,对视力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此外,3D片源不足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虽然有的智能电视内置的正版视频播放平台中,提供了一些在线3D节目。但是很多节目都是内容都十分陈旧,还是一两年前的老片,更新非常缓慢。也许有的用户要说,不是很多3D电视都具有2D转换3D功能吗?这一点倒是可以肯定,但是经过转换后的3D影片,在实际播放效果方面,相比原生的3D影片,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3D效果也不太理想,只是厂商宣传的噱头而已。所以说,购买3D电视应该因人而异,并非人人都需要的。
延伸阅读:
电视机热搜词
机顶盒热搜词
投影机热搜词您已经赞过此文了。
[华盛顿邮报]智能手机充斥市场 我如何选择?
原作者:Rob Pegoraro
发表时间:浏览量:2860评论数:0挑错数:0
随着智能机成为大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着手手机的更新换代 然而面对种类繁多的机器 我们是否也有过不知所措?
Twice this year, I've had a chance to review the Phone of the Month, then faile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我今年两次获得了评测月度最佳手机的机会,我两次都放弃了。
I was lucky each time. 我很幸运。 Google's Nexus One was lauded as a "super-smartphone" in January, but the Web giant's vision of selling an Android device directly to customers went nowhere. Verizon and Sprint abandoned plans for their own Nexus Ones, and last week Google quietly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soon stop selling the device. Google的Nexus One一月推出时被赞为“超级智能机”,然而Google意图将该手机直接销售給顾客的愿望终将落空。Verizon和Sprint放弃了他们原本的计划,Google上周也低调宣布他们将停止销售该机型。 A few months later, Microsoft's Kin One and Kin Two were supposed to fuse social media and the smartphone -- but those models lasted a mere 48 days in the market before Microsoft terminated the entire Kin project. 几个月以后,微软的Kin One和Kin Two一度被认为能整合全民媒体和智能机,但微软最终表示将放弃整个Kin计划,该机型仅存活了48天。
The pace of smartphone evolution doesn't seem likely to slow down as the year rolls on, and there's no way I'm going to get to all these things -- even the models that survive to the end of the year. Instead, I'll share general advice applicable to people buying any smartphone. 随着时代的推进,智能机的发展步伐没有减缓的趋势,说什么我也不想全盘接受,即使该机型可以使用到年底。相反的,我愿意同想买智能机的人分享一些购买建议。 Know your upgrade options. You should know upfront whether your particular smartphone will allow an update to its manufacturer's next operating system. 1.知晓你的升级可能性。你应该知道你看中的智能机是否可以升级到该操作系统的新版本。 With Android phones, though, you first need to see what version of Android ships on the phone. If it's not 2.1 -- available since January --the carrier selling that model has explaining to do. If it can't give you a date within weeks for a 2.1 update, find another phone. 如果是Android系统的机器,你得先看它的软件版本。如果不是2.1(1月份便已推出),运营商有义务将其升到2.1。如果他们在一周内未将版本升至2.1,那么请放弃该机型。 The upgrade picture is far cloudier for Research In Motion's BlackBerry. The company plans a major new operating system later this year (among other things, its Web browser will run on the same open-source core as the terrific browsers on the iPhone, in Android and in Palm's webOS). But RIM won't say which, if any, of its current phones will support this BlackBerry OS 6 update. 由加拿大通讯服务运营的黑莓手机升级前景不容乐观。黑莓预定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新的操作系统(其网络浏览器同运行与iPhone、Android和Palm的出色浏览器有着同样的核心代码)。然而加拿大通讯服务并没有表示他们运营的黑莓手机可否升级至黑莓6。
As for Windows Mobile phones, there is no upgrade possibility to worry about: Microsoft's upcoming Windows Phone 7 won't run on existing devices. 对于Windows系统的手机就没有太多可以担心的了,微软的下一代移动Windows7系统无法运行于现行机型。 Battery life counts, if you can define it. More is better, but in what scenario: standby time, talk time, Web browsing, music playback, GPS? 2.注意续航能力。当然续航能力越强越好,不过也要视情况而定——待机时间、通话时间、上网浏览、播放音乐还是GPS定位? Considering how many people use phones more for data than for voice calls -- last year, AT&T told me that for every voice call, it saw three data sessions -- you can probably set aside the talk-time figure, even though it's the one most often cited. Standby time is even less relevant. AT&T告诉我说每通电话都由3个数据部分构成,考虑到很多人用手机是为资讯、应用而不是通话,因此你可以先不考虑通话时间,即使它是最常被提到的。待机时间就更不重要了。
Instead, look for battery-life estimates or tests that focus on data and GPS. The former represents the most common use of smartphones (for my worst-case test of the iPhone 4, I had it play Web radio nonstop), while the latter taxes the battery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相反的,应更关注手机在接收资讯和利用GPS定位时的续航能力。前者是智能机上最频繁的应用(我个人在iPhone4上最糟糕一次让它不间断地播放了网络电台),后者则比其他任何程序都耗费电池。
App selection only goes so far. Yes, Apple's App Store has some 225,000 programs, far more than available than any other smartphone platform. But just as Apple's Mac OS X remains a fine choice even though far more programs run in Windows, you shouldn't rule out competing platforms with fewer applications to their name. 3.扩展性。是的,苹果商店拥有225000个程序,比任何智能机平台的程序都要多。但就像苹果的Mac系统在Windows可以运行更多程序的情况下仍是不错的选择一样,你不应该以程序的多少来对操作系统进行比较。 Google's Android Market, now approaching 100,000 apps by an outside estimate, leads that list of alternatives. Indeed, users can justifiably brag about such Android-only titles as the Google Sky Map astronomy program. Google的Android市场目前据外界估计程序也达到了100000个。的确,用户可以以Android独占程序为豪,比如Google星空这种天文程序。 RIM's BlackBerry has a decent number of titles, but not if you look in its BlackBerry App World catalog -- which only stocks 7,000 or so programs. Palm's App Catalog only stocks 3,000 and change. 加拿大通讯服务的黑莓也有着相当的程序数量,但如果你通过市场程序进入,会发现那里面只有7000个左右的程序。Palm的市场程序中也仅有3000左右的数量。 Don't buy by the camera. The cameras in phones now offer multi-megapixel resolutions on par with many point-and-shoot cameras, but they continue to yield blurry, foggy shots, especially if you're dealing with too little or too much light. Why? They have tiny image sensors but feeble (or nonexistent) flashes, and you can forget about "real" camera features like powerful optical zoom lenses or image-stabilization systems. 4.不要因为摄像头而购买。现在内嵌于手机的摄像头提供各种像素或等同于袖珍照相机的像素数值,但他们拍出的照片失焦而模糊,尤其当你身处过亮或过暗的环境中。为什么?他们是有一个小型的感应器,但闪光功能过于孱弱(也可以说根本没有)。长此以往,你便渐渐忘了真正照相机是拥有强大光学变焦或防抖技术的。 The iPhone 4 is one notable exception to this pattern.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4在这方面是个例外。 You'll have to trust the keyboard. Any new phone keyboard, onscreen or physical, will probably feel clumsy and annoying at first. But after a month of acclimation, you may find the entire business of typing on the phone completely natural. 5.相信键盘。任何一个新的键盘,无论是触摸键盘还是物理键盘,一开始使用都会有那么一点的别扭。但经过一个月的适应,在手机上打字会变得越来越自然。 Some platforms offer a choice of text-input options. Android makes up for the inferiority of its onscreen keyboard relative to the iPhone's by allowing users to install other keyboards, such as the crafty, efficient Swype (in which you "write" by tracing a path with your finger from one key to the next). 有些平台提供多种文字输入方式。Android的触摸键盘相对iPhone的处于劣势,因此它允许用户安装其他程序,比如设计巧妙而高效的Swype(通过追踪你手指滑动的轨迹来输入)。
Junk the junkware. This suggestion is not for shoppers, but for wireless carriers. The idea that we as customers somehow appreciate getting a phone with a random set of add-on programs -- a NASCAR app from Sprint, a Blockbuster video player from Verizon, a navigation program from AT&T -- that we can't remove betrays an enormous amount of condescension on the part of these firms. 6.抛弃垃圾软件。这个建议不是针对买家,而是针对运营商的。收到预装有程序的手机我们也许会觉得挺好,比如Sprint的NASCAR,Verizon的Blockbuster视频播放器,AT&T的导航程序,但我们无法卸载自带程序,如果是很无用的软件呢?
All the carriers have played this game for years, but it's especially irritating with phones that, like most Android devices, advertise their openness. 所有的运营商都在这方面动了很久的脑筋,但实际上却在做着令人气愤的事情,比如Android手机对开源的广告宣传。 I have been too kind on this point myself in the past. No more: Carriers, you need to stop this nonsense. The first one to do so will look a lot better in a future version of this column.
我过去在这方面太仁慈了。现在我想说,运营商们,是时候停止这类无意义的行为了。我相信第一个取消这类行为的运营商将有一个更好的前景。
Living with technology, or trying to? 同技术快乐地共存,抑或痛苦地追随?
来自无觅插件
还没有人赞过这篇文章
努力向高翻学院靠近...!!!
(C) 2015 yeeyan.org
公司全称:北京译言协力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99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选择智能手机201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