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脸老太太事件让卖保健品的给忽悠了该怎么办

请关心家里的老人,别让推销保健品的人给忽悠了。[关闭讨论]|掌上红豆
> 查看帖子
请关心家里的老人,别让推销保健品的人给忽悠了。[关闭讨论](回复:14/339)
&&&&&& 现在某些不良商家或者骗子,打着免费送东西的旗号,采用洗脑的方式忽悠老人。很多老人由于缺少子女的关爱,而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不良商家或者骗子身上,把血汗钱用来买那些所谓的保健药品或者器材。希望家里有老人的年轻人,注意一下身边的老人,看是否有参与这些活动,并提醒他们不要上当受骗。年轻人有时间多陪父母聊聊天,远离不良商家和骗子。
老人顽固起来,很难搞定
现在有一帮老年吃喝团,请喝早茶也去,送东西也要,但是要买产品不买。
我家老人买六合彩,也是吃光用光赌光
老人似小孩,需要呵护。
我家有老妈被骗买回的一大堆银杏滴丸、净水器、果蔬机、抖脂机,曾经要买个2万多的理疗机,不让买还差点断母子关系咧,那种健康中心,打着服务口号,欺骗老人,无证经营的骗子不得好死!
字种卖保健品的最可恨,应该捉起来往屁眼灌辣椒水,再用冲击钻狠狠钻他屁眼
&&&& 其实工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局应该去管一下了。很多卖保健品的都是通过报纸来宣传的,某些报纸发布这样的广告应该承担一些的责任。该谁管就要管,不要推卸责任。如果是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不会坐着不管的。
麻龙:其实工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局应该去管一下了。很多卖保健品的都是通过报纸来宣传的,某些报纸发布这样的广告应该承担一些的责任。该谁管就要管,不要推卸责任。如果是为人民服务的官员不会坐着不管的。
我想把我爸打残废克.买东西没说了。还会写欠条。我去闹要会千五元。第二天他给人家5百辛苦费.我上一个星期班都没有5百.
&&&&&&讲真的,有一些老人家要耐心的去劝说,越老越像小孩子,固执,不得买东西他就不走那种,很容易就上不良商家的当了。还得让社区和工商局的人给那些老人家上上宣传课,讲事实,讲情理。让他们远离那些推销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人。
回复内容(换行请输入/// ):
长按以下链接复制本帖地址,然后分享给好友
掌上红豆 &2015奶奶是小县城的小学退休教师,退休金大约每月4k+,推销珍奥保健品的女推销员一次次上门,奶奶就像被洗脑一样买了好多东西。羊奶粉一买两大箱,一箱上千!还有自己的榨油机,五千多;空气清新机,一万五;某保健品牌,非珍奥的枕头和被子,一万五;亚麻籽油,五千四;各种各样的药,两三万……奶奶还定期参加他们这群人的聚会,就是产品宣传会。有一群老人参加,共同特点是有钱,儿女孝顺。虽然钱是奶奶自己的退休金,她想怎么花是她的自由,可是被推销员这么骗走都觉得亏心。劝奶奶不要信推销员,她还跟所有劝她的人生气【劝她的人包括我爸,我的姑姑们……】现在大家都不敢劝,但是那个推销员上门就生气。奶奶平时省吃俭用,菜都不舍得买好的,就舍得买保健品。而且很关键的是,十万块钱的东西都没有收据和发票!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情况:我爸是老大,下面四个姑姑。我爸只有两个女儿,我和我妹妹(爷爷奶奶对于我妈没生儿子想当不满意)。爷爷奶奶都是退休老师。奶奶是退休的小学老师,爷爷是师范老师。最后说一下,奶奶其实社交很广泛,腿脚好的时候喜欢广场舞,腿脚不好了还有一群牌友,各种老同学经常玩。我本人是大四学生,体力废柴。相关问题:
并不是老年人就听不进道理,而是你必须顺着他们的思路捋直了,而且要顺着促销员的忽悠招数,我成功两次成功劝阻了岳母购买“虫草精饮料”“金砭石”的念头。首先你要承认他们的出发点,想自己健康,想家人健康,要回避一点,不能打击他们的自尊,尤其是科学认知水平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知道 ,我要说服她还面临另一个更大的障碍,推销员一次利用了“助老之家”的场地和人员,(国家正规登记在册的合法机构),一次居然请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佛教大师暖场(她是虔诚信佛,十天半月要去寺庙吃素念经),大师虽然没有直接推销或对产品背书或对商家口头认可,但对于一群老头老太眼里看来,这明显就是“该产品有大师加持”了。对于心理学分析,其他网友的很专业很系统很详细,我就不展开了。我只讲我的策略和技巧。其实也很简单,金砭石万能的x宝有售,打开让他们看即可,哈哈哈虫草饮料就难些,因为网上没有。为啥大家觉得老人不可理喻,相信外人不信自家人,除了上面网友的专业分析。我补充一点:推销员给老人捋思路的时候,都是顺着捋,就像梳头,就像给猫抓痒,就像解麻绳疙瘩(心结)——舒坦,在舒坦中不知不觉被植入思想,培养起“消费冲动”。而且,推销员不但要打破老年人的顾虑和疑惑使其放下防卫掏重金购买,而且也“打了预防针”,防止家人劝阻,比如“他们年轻人不懂事”“年轻人就是怕你花钱(暗指年轻人不舍得给老人用钱)”“这些货品高级领导人,著名富豪都在用(还附照片)”等等……这些谎言都很容易戳破,但是一旦轻易戳破,就伤了老年人的自尊心,即使这次劝阻了,下次他们就根本不跟家里说了,直接偷偷买。而家人在劝阻时,分析时,都是直来直往,缺乏技巧,令人不舒服。比如那些个老年人活动协会,佛友圈子,虽然沙泥俱下鱼龙混杂,一些骗子,甚至为了小小利益对熟人朋友灌米汤的老年人活跃在周围,然是他们不多的寄托和支撑,直接攻击这些,等于跟哪咤对三太子的手段无异——剥鳞抽筋。(这些个圈子的利弊不展开说,)忙乎中,待续……
&p&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回答一下顺便科普一下老年心理学。&/p&&p&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老年人一旦相信了保健品推销的,那就没法劝!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让骗子有机会上门推销。&/p&&br&&p&--------------------------------为什么没法劝?-----------------------------------&/p&&p& 有人说我们告诉他这些保健品是假的,骗人的不就行了吗?其实作用很小。。。&/p&&br&&p&老年人第一个特点,就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记忆系统是在衰退的,例如他们的来源记忆(source memory,不知道翻译的是否正确,就先这么说吧)也是衰退的。我们在回忆一段话或者记住某个片段是,总是伴随着这段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或者是谁说的这样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来源记忆。来源记忆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去判断信息源是否可靠(不同的信息,如果出自从来不说谎人之口,相比于出自经常撒谎的人,我们当然会相信前者)。而很多老年人是不会记住来源的,这就导致面对保健品他们无法判断其真伪。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保健品需要不断在电视、电台和报纸上做广告了。让老年人不断接受“XXX产品好”的信息。等推销的时候,老年人只会记得我听说过这个牌子,是很好的,但至于从哪里听说的,这个来源是否可靠等信息,他们就记不住了。&/p&&br&&p&老年人的第二个特点,也是导致没法劝的很重要的原因。老年人不愿改变自己的固有信念(或者说“固执”——虽然这是一个政治不正确的词)。我不敢说100%的老年人都这样,但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如果老年人已经有了一个信念(比方说:XXX保健品很好)或已经相信了某一件事,如果第二个人告诉他这个产品不好(即与他们原来信念不同),他们是不会听的,至少大部分老年人是不愿意相信的。即老年人的固有信念是牢不可破的。因为打破固有观念是一件很耗资源的事情。&/p&&br&&p&--------------------------------保健品推销为什么得逞?--------------------------------&/p&&p&曾经也有学生问我,她的父亲上了骗子的当,她怎么劝也劝不住,老人甚至会为了骗子跟她吵架,怎么办?&/p&&br&&p&我的回答依然是没办法,因为你之前对老年人关心不够,才导致他愿意去相信推销员们。&/p&&p&简单分析一下“保健品推销员们”的几种方法&/p&&p&1)他们不会一下子就要老年人买这买那,而是先关心老年人,嘘寒问暖,甚至送一些小礼品,这就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和老年人的距离。根据老年心理学中的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随着年龄增加,个体的生活目标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关注情感需求(emotionally meaningful goals,例如要跟家庭成员跟亲密),而现在大部分子女对老年人的关注其实是不够的,尤其是不和子女同住的老人。就我自己来说,我也只有周末才能给父母打个电话。而“推销员们”的表现则强得多,不但平时经常跟老年人聊天,逢年过节甚至还有一些小礼品送。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了被关注,满足了他们的情感上的需求。老年人自然会对他们更加信任。&/p&&p&2)给老年人做一些免费的身体检查,告诉他们身体状况如何,需要补充营养。因为随着年龄增加,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死亡,所以也会有所谓的死亡焦虑(death anxiety)。老年人的死亡焦虑是相对较高的(虽然很多国外的研究发现中年人的死亡焦虑最高,中国我还没怎么注意),这就导致他们对这方面的信息特别敏感,也特别相信。&/p&&br&&br&&p&-------------------------------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p&&p&只能说还是以早期预防为主,如果已经上当了,99%的后续措施都是徒劳。当然你从推销员方面入手还是有可能的。&/p&&p&花点时间多陪陪老人是最好的选择。&/p&&p&另外,也是我们国家政府机构没做好的一件事,是对各种保健品广告的规范。有时听到收音机里那些侃侃而谈各种保健品疗效的节目都让我有一种去把广播电台砸了的冲动,简直就是助纣为虐嘛。&/p&&br&&p&先写到这里,有空再补充...&/p&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回答一下顺便科普一下老年心理学。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老年人一旦相信了保健品推销的,那就没法劝!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让骗子有机会上门推销。--------------------------------为什么没法劝?--------------------------------…
&b&首先,关于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现象和原因——&/b&&br&果壳上有一篇文章是分析相关原因的(链接:&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372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老人更容易被骗?&i class=&icon-external&&&/i&&/a&),我个人比较认可。摘录部分内容如下:&br&&blockquote&对于较疏远对象(如邻居、陌生人)的信任感,其跟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提升的程度则更显而易见。&br&老年人似乎倾向于忽略负面线索,而多以正向(但可能不尽正确)角度去体验周遭的人和事物,这种现象被称为正向偏误(positivity bias)。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主张,人到晚年会将&u&&i&和他人建立紧密的情绪性连结&/i&&/u&视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标,而&u&信任他人&/u&无疑是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他人采取正面的重新评价也让老年人更容易信任他人,并更愿意向他人请求协助,以化解生活上因机能衰退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如此一来,信任他人也算是一种促进老年人调适晚年生活的应对策略。&br&但不幸的是,&u&正向偏误也会带来不利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让老年人更容易被诈骗集团锁定。&/u&&/blockquote&&br&&br&&b&其次,老年人所经历的上当受骗更可能与“医疗保健”有关。&br&&/b&成为“老年人”,意味着,自己以及的很多好朋友(都是同龄人)都要面对身体的衰弱,甚至社交圈里的成员们在陆陆续续地去世……——这都在提醒着“死亡”的存在,以及它在逐渐靠近。&br&这会让老年人产生一些&b&对于死亡的焦虑感&/b&。&br&人在焦虑的情绪下很容易做出一些&b&非理性的决策&/b&以降低焦虑感——这一点很容易被商家利用(美容院向女性顾客推销产品的时候也会制造进而利用女性对于自身年龄与容貌的焦虑感)。&br&所以,相比于其他方面的诈骗,养生保健类更加容易得手。&br&&br&&br&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讨论怎么劝,怎么办。&br&&br&主要是以下两点——&br&&ul&&li&节制老年人对陌生人的信任感。&br&&/li&&li&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焦虑。&br&&br&&/li&&li&&b&如何节制老年人对陌生人的信任感。&/b&&/li&&ul&&li&如果从“&b&认知&/b&”的角度来入手,也就是教会老年人理性判断,类似于“说服老年人不去买产品”,个人认为这个比较困难。毕竟,一个人的思维习惯、知识水平,几十年下来,很难改变。道理不好讲啊——至少咱们很难在“空口说白话”这件事情上超越那些“专业”的骗子。&/li&&li&&b&但是,以下方法值得尝试:&/b&&/li&&li&比如,可以带自家老年人&b&定期体检&/b&,正规医院总比来路不明的商家靠谱吧(医患关系的话题此处不讨论…),医生的白大褂一穿“权威感”就出来了吧,老人家思想传统,对“&b&权威&/b&”还是会比较忌惮的,有了医嘱,面对商家推销的时候,老年人总会多掂量一下吧。&/li&&li&再比如,老年人需要&b&安全稳定的情感联系&/b&——如果老年人能够在家庭、老朋友的范围内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应该比较不容易在骗子身上花费感情。家人多关心,朋友多走动,也是可以促进“防骗”的。&/li&&/ul&&/ul&&br&&ul&&li&&b&如何降低老年人关于死亡的焦虑感。&/b&&/li&&ul&&li&死亡焦虑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的研究表明,&b&自尊水平高&/b&和&b&亲密关系(依恋)&/b&对死亡焦虑有缓冲作用——但是得到上述结果的研究并不是针对老年人的。&/li&&li&如果我们不太严谨地在老年人身上推广一下,那么——&/li&&li&&b&提升老年人的自尊水平。&/b&&/li&&ul&&li&“自尊”,也就是“自我评价”,所谓“高自尊”,也就是“觉得自己很不错”——&b&对自我价值的认可&/b&。这个“价值感”,不是说儿女天天嘘寒问暖就能有的,也不是说被人当成菩萨供起来就能有的,而是需要&b&去劳动、去做出贡献、去创造价值&/b&。比如做顿饭,打扫打扫房间,帮忙带带孩子……倪萍曾经故意让自己的姥姥整理报纸(链接:&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4a8e31a0010007oo.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倪萍姥姥的“工作”&i class=&icon-external&&&/i&&/a&,事件真伪此处不讨论),这是个帮助老年人提升自尊的例子。&/li&&li&另外,还有就是老年人的&b&控制感&/b&——让他们&b&自己为自己做决定&/b&,包括吃什么、穿什么、平时在家干什么、时间怎么安排……在合理的范围内,给老年人最大限度的&b&自主权&/b&。&/li&&/ul&&li&&b&让老年人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b&&/li&&ul&&li&也就是之前说过的安全稳定的情感联系,家人多关心,朋友多走动。&/li&&/ul&&/ul&&/ul&&br&&br&&br&最后啰嗦地做个总结吧:&br&&ul&&li&&b&空口讲道理,我们的确很难扳倒专业推销人员。&br&&/b&&/li&&li&&b&我们能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br&&/b&&/li&&li&&b&定期带老年人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检。&br&&/b&&/li&&li&&b&多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并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在安全的人际范围内进行情感交流。&br&&/b&&/li&&li&&b&让老年人适当劳动,适当做贡献,提升自尊水平。&br&&/b&&/li&&li&&b&尽可能保证老年人的控制感,即自主决定权。&/b&&br&&/li&&/ul&&br&总之,老年人要不要去买明显不靠谱的保健产品,“说服”未必有用,解铃还须系铃人,焦虑感惹出来的不理性的麻烦,还是要通过降低焦虑来解决。&br&&br&&br&愿健康平安。&br&&br&&br&&br&ps.其实之前自问自答过…基本上只改了改排版…&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避免老年人因轻信而购买某些不可信的养生保健类产品? - 老年人&/a&
首先,关于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现象和原因——果壳上有一篇文章是分析相关原因的(链接:),我个人比较认可。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对于较疏远对象(如邻居、陌生人)的信任感,其跟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提升的程度则更显而易见。老年人似…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首席切菜工at炊事班in炮军连of神机营by天策上将不能让“保健品”再忽悠下去了
□晚报评论员 闵良臣 2月29日和3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向地方监管部门下发内部通知,通报检出铅、砷超标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和内容物(内容物,即里面包含的东西——闵注)欺诈的8家鱼油生产企业名单。这两份名单被媒体曝光后,引发舆论普遍关注,多家涉事企业进京“公关”。 于是,3月30日凌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公布的“最新”抽检结果显示,原先“黑名单”上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仅剩1家产品不合格,而原先8家内容物欺诈的鱼油产品变为3个为假冒产品,其余产品检查结果未予公布。 为此,4月9日《经济参考报》发表了《药监局关于螺旋藻产品报告打架 疑因企业公关》的报道,认为两次抽检结果大相径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信力一定会受损。 看着这种报道,不知别人如何,自己很难过: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最高层也有“嫌疑”,那么,今后食品药品再出了问题,我们还能找谁?又还能相信谁! 说来也巧,前几天在一档财经电视节目中还看到新华社记者对螺旋藻保健品产品的申报中介公司的暗访调查。当你跟着记者暗访的摄像镜头走进一些帮助保健品产品申报的中介公司后,会让你觉得不论是家中的老人还是自己的身体再需要补,也不能相信那些打着各种幌子的所谓“保健品”了。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对有些人来说,没有他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比如,按照产品标准,不能有某项成分,可他申报的产品中偏偏就含有这种成分,怎么办?中介公司人员会爽快地告诉申报者,这好办,申报表中不填这种成分就是了——你不要以为这是写评论的人在想当然,这是新华社记者不久前的公开报道,自己是在一档财经视频节目中亲眼看到(画面)又亲耳听到(声音)的。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知道我们还有多少保健品的质量是合格的?在有些国家机构聘请的实在应该“挨砖”的专家那儿,只要交了让他满意的费用,你想把你的产品申报成什么都行。 鉴于此,我们不能让“保健品”再这样忽悠下去了。我们更有理由呼吁,应借此“契机”对一些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不论它是哪一级)包括一些不负责任甚至已经丧失了良知的专家,追究他们的失职渎职,努力恢复人们对我国保健品质量的信心。  住航天城某家属区的张女士,为了给丈夫治疗帕金森病,听信宣传,花22500元购买了某品牌的保健品,谁知道不但丈夫的病没有好转,反倒越来越重。
  免费体验,还送大米和鸡蛋
  张女士家住航天城凤栖东路风雷厂家属院。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张女士和往常一样到在航天西路菜市场买菜,在农贸市场外一间临街门面房里,一位年轻人非常热情地邀请她到店里&体验&一下理疗,并且对方表示理疗不收任何费用,并且临走时还会赠送她鸡蛋。张女士因此也就非常高兴地进店进行了体验。
  &当时来这家店里体验的人很多,但都是老年人。在这里做理疗的人也有很多是我们一个小区的邻居,所以我也到店里尽心了体验理疗。&据张女士介绍,这种体验理疗并不收一分钱,而且在理疗结束后,店里的年轻人还会送给她一些小礼品,其中包括鸡蛋,小袋包装的大米等,&每次去做完理疗都会送。&
  张女士承认,有免费的礼品送给她,这让她觉得很心里很高兴,&这么好的事情,我们当然都愿意参加了。&张女士表示,送的礼品她拿不动,店里的年轻人还会帮她送到家,&那小伙子很热情。&花22500元买了保健品,说是能治很多病在持续进行了一周的理疗后,有一天店里一位王姓年轻人告诉大家,第二天早上6点多会带大家到西安高新区去听课,&当时我也去了,去的时候还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早餐。在高新区哪一个酒店里面听课,人很多,大约有好几百人。&
  张女士说,&听课的主要人群都是老年人,有人在台上给我们讲说有一种胶囊可以治疗我们老年人的很多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白内障、甚至对老年人的帕金森病等好多病都有非常好的疗效。&参加了三次这样的&听课&,在第三次听课回来,张女士决定为自己患帕金森的老伴儿买一盒试试。
  根据张女士自己记录的显示,张女士先后4次共花了22500元购买这种胶囊,其中5月25日第一次购买这种胶囊花了8000元,6月14日拿到实物,&当时是小王亲自送到我家里来的,同时还送来了大米和鸡蛋。&
  张女士还表示,当时小王说因为老伴儿的病比较严重,让他每天吃两次,一次吃5粒。但是她老伴儿并没有因为吃了这个胶囊而好转,反倒是病情越来越重。有一次甚至倒在厕所里动弹不得。&我为此还专门去找医生咨询,医生说吃保健品根本没用,让我们不要再吃了。&出于担心,张女士给小王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希望他来了解情况。&但是他来了以后说我老伴儿是吃的是间短,让我们继续吃。&
  在张女士家里,小王送来的大米还放在门口一个凳子上,张女士的老伴儿双手扶着卫生间门框,几乎站不起来。销售人员否认&包治百病&因为一直没有见到老伴儿病情有所好转,张女士找到小王,要求退款退货,但却迟迟得不到解决。无奈之下,张女士专门到航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进行了投诉。
  昨日下午,在张女士所说的这家体验店里,现场还有6位老人正在做体验理疗,每次理疗大约20分钟,每次结束后,还不断有人来接着体验。
  经华商报记者现场联系,该店负责人小王就张女士购买保健胶囊的事情作了说明,他自称只是负责送货上门,&我们一直对她都很好,她家里有什么事情一叫我们就赶到。我们也从来没有宣传过能治疗各种病,这是保健品,只是辅助作用。再说了,钱是她自己的,我们也没有强迫她,都是她自愿购买的。&
  执法部门协调,销售人员退回14500元
  经华商报记者向航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了解情况后,该所工作人员表示,接到张女士投诉后,他们也曾到该店进行调查,当时在这家体验店里,墙上张贴者很多宣传,其中包括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一些老年人常见病的介绍,但这家店里并没有销售相关保健品,但经过协调,8月3日小王已经向张女士退还了14500元。
  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销售保健品的机构,都是通过设立理疗体验店吸引老年人进店体验,并且不断送出米、面、油、鸡蛋等礼品来&攻陷&老人们的心,然后再将老人拉到一个地方集中听课,反复几次后,很多老人就会主动要求购买这些保健品,但老人们购买的这些保健品并不在体验店出现,而是有专人送货上门,这就给执法部门对这类投诉的处理带来很大困扰,无法对销售机构或者人员进行处理。
  同时,航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也强调,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根本无法替代药品,也不具有什么所谓的疗效,希望广大消费者不要轻易听信一些宣传和心理暗示,有病应该到正规医院治疗、华商播报记者景冀报道
编辑:华商报供稿
正如杨希川曾做过的调查,在有应激性事件发生的患者中,44%的人曾有睡眠障碍,...
叶先生回忆说,小小是四川人,从小就觉得自己和其他男孩不一样,就想着做个真...
人的大脑有脑电路和脑电波,如果UFO发射出强有力的电波,则会使脑信号混乱,人...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
24小时点击排行
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SP服务代码 陕卫网审[2010]第006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编号:陕网文许字[7号
新出网证(陕)字 006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猫脸老太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